教師的演講稿2篇 探究教師演講中的藝術之美

來源:巧巧簡歷站 7.19K

教師的演講稿是教師們在各種場合發表的一個重要形式,如畢業典禮、班級活動、教育論壇等。演講稿不僅要傳達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思想,而且要引發聽眾的興趣,使他們對所講內容產生認同和共鳴。本篇文章將為您介紹如何寫好教師演講稿。

教師的演講稿2篇 探究教師演講中的藝術之美

第1篇

小時候,老師是我最崇拜的對象,在我眼裏,老師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那麼的美。於是,一個夢想就在那時孕育,那就是站在三尺講台上,用手中的粉筆吟唱出一曲曲動人的歌謠,讓知識的幼苗在孩子的心中瘋長。20xx年春天,帶着夢想,帶着期待,我來到了泉州豐澤這個靈山秀水的地方,開始了我全新的教師生涯。

當我第一次站在三尺講台上,成為一名光榮的教師時,我才發現那是一個浩瀚的天地。初為人師的我也曾經疑惑於自己的選擇,這就是自己夢寐以求的職業嗎?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讓我有一絲的退卻。20xx年x月xx日。我第一次站在了三尺講台上,面對一年級(2)班那五十七雙渴求知識,純潔的眼睛,我就會感到“老師”這兩個字的份量。在這由知識、情感、理想、信念匯成的三尺講台,是多麼神聖。到今天為止,我還是個只在這講台上站了60天的新兵。在這60天裏,我哭過,笑過,發怒過,感動過,彷彿一夜之間就嚐遍了世間的酸甜苦辣。我哭,因為學生的不理解而傷心落淚,因為工作上的遺漏失誤而懊悔不已,因為突發性的意外事件而不知所措。可是我也笑,那是看到孩子們那渴求知識時的純真目光,那是發現孩子們不斷進步時的喜悦,那是聽到孩子們親切問候時的欣慰。我怒,曾為教室裏學生的“大鬧天宮”而焦頭爛額,為教室裏學生的心不在焉而大動肝火,為操場上學生的貪玩調皮而傷透腦筋。可是我更感動,那是當我看到在那皺巴巴的小紙條上孩子們歪歪扭扭寫下:“老師,再給我們一次機會,我們會好好學習!”“老師,請給我們信心,我們愛你!”這些純真樸實的童言,不正詮釋了蘇霍姆林斯基説一句名言:“如果每個兒童的喜悦和苦惱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關心和擔心,那你就勇敢的選擇崇高的教師工作作為自己的職業吧!你在其中才能找到創新的喜悦。”

所以,我驕傲,因為我是一個老師;我自豪,因為我選擇了教育!

但是做一名優秀的老師是多麼的不容易!不但需要知識和高於知識的智慧,需要方法和高於方法的能力,還需要修養和高於修養的人格力量!我有些茫然,有些緊張,有些敬畏,知道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是卻不知怎樣去求索。於是,我努力尋找德才兼備的楷模來學習。其實——停下腳步,看看身邊的同事,我才發現真正的好老師並不是遙不可及,真正的聖賢不只是在古書裏,不只是在電視屏幕裏,師德師風也不是枯燥的理論和高舉的旗幟,它就在我們的身邊。瞧,張桂英老師的精益求精,蘇雪雲老師的温文爾雅……瞧,小舟老師的經驗豐富,陳煒老師的嚴肅認真……而正是這些我們身邊平凡的“綠葉”們,在我委屈失落的時候給了我力量和信心,讓我這片細小的葉子變得自信和堅強。

同樣,我可以驕傲地説,在座的每一位老師,都是我學習的楷模。我們每一位老師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師德師風的內涵: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温存的問候,一次傾心的交流,一番嚴厲的批評,一節精彩的課堂都無不體現着我們羣石國小老師們的風采和內藴。沒有驚天動地的豪言壯語,卻在腳踏實地工作;沒有望洋興歎的感慨,卻用滴水石穿的信念在前行;沒有身為人師的驕傲自負,卻在收穫着一季又一範文先生季的桃李芬芳。

作為新教師的我,將和我的那些孩子們,在同一片藍天白雲下慢慢成長,然而今天,我要用最深的情感唱出我心中最美的頌歌——我,會真愛每一個孩子;我,會善待每一個生命,我,會衷情於教育事業!我願做我們羣石國小那一片最綠的葉子!

教師的演講稿2篇 探究教師演講中的藝術之美 第2張

第2篇

我是滑縣博文學校的校長賈天霄。博文學校位於桑村鄉,創辦於20xx年,是一所民辦寄宿制國小,現有24個教學班,在校生1164人,教職工90餘人。

今天我彙報的主題是:培養自主管理習慣,促進學生自我成長。

博文學校的辦學宗旨是創辦農村優質學校,讓農村孩子享受優質教育。優質不僅僅指條件優、成績優,還包含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和良好習慣的養成。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我校為學生創造各種平台和機會,使每一個學生能夠得到鍛鍊,實現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接下來,我從以下四個方面向大家彙報我校學生自主管理的一些具體做法。

學生會、班級崗位負責制、學生個人量化考核積分制是我們在學生自管自律方面採用的方法。對學生會和班級崗位負責制大家都很瞭解,也有很多學校在用,今天我就不再詳説。我想重點説一下我校的學生個人量化考核積分制。

到了學期末,每個學校都會評選優秀學生,國小的優秀學生大部分都是老師定的。我們學校的優秀學生不是班主任選的,也不是同學們投票選的,是通過每班的《學生量化考核積分表》產生出來的。我們抓住孩子爭強好勝、熱愛榮譽的特點,利用“量化考核積分制”調動學生的上進心,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首先,學校從學習、紀律、衞生、文明禮儀四方面制定了適合學生實際的,內容簡單、操作性強的學生綜合評定細則。讓同學們分清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該做的做得好的加分,不該做或做得不好的就要扣分。再把學生分成6人小組,每組有組長和監督員,小組長負責扣分,監督員進行監督,全組成員共同參與,互相督促。這是學生在進行檢查。每學期開學初,每人100分的基礎分,每月彙總,扣了幾分,加了幾分,還剩多少分,在班級排名多少,一目瞭然。到了學期末,量化考核積分高的學生就是本學期的優秀學生。孩子們為了能當優秀學生髮獎狀,就會在各方面努力做到更好,想辦法提高量化積分。大家都這麼去想,去做,“比、學、趕、幫、超”的良好班風自然形成。這一辦法的最大好處是不再只追求考分的高低,對學生的評價也更科學更全面,讓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自主管理習慣,促進了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葉聖陶先生説:“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就是要培養學生自己學習的本領。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關鍵在於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其主動參與能力,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在課堂教學上,我們有以下幾點具體做法:

三不講:學生能自己學會的`老師不講。小組長能帶領大家學會的老師不講。優秀學生能代替老師講的老師不講。

作業互改互糾。學生們的作業寫完以後,先自查,自查過後同桌互相檢查,然後由小組長進行批改,批改完以後自己訂正,不懂的向一幫一的小老師請教。作文還採用了同年級班級之間互評互改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自主學習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天份、個性,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學生養成了“善學、樂學、勤學、博學”的好習慣。

我們學校是寄宿制學校,大部分學生是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大多數都是在爺爺奶奶的溺愛中成長,缺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訓練,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

從學生入校開始,我們的生活老師就開始手把手地教學生穿衣服、疊被子、繫鞋帶、洗頭髮,直到孩子學會為止。每逢週末,我們佈置“幫家長做家務”的實踐作業內容,並要求拍攝照片上傳到班級微信羣,對能積極參加勞動、做家務的同學及時進行表揚。通過這些活動,學生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熱愛勞動的品質,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

四、以特色課程和社團活動為主導,拓展學生自我教育的空間。

“空間有多大,孩子的發展就有多大”。在上好國家課程的同時,結合我校實際,開發特色課程,開展社團活動,拓展孩子們自我教育的空間。

1、特色課程。一是“書香校園”活動的開展,讀什麼書、開展什麼活動,都讓學生們商議決定。二是我們的“新聞課程”。“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每晚7點整,我校師生一起收看中央台《新聞聯播》,看完以後,寫新聞記錄和觀後感,我們的新聞記錄本,這是孩子們的新聞記錄。還要用用自己的語言説新聞內容。我們的新聞課程讓學生增長了見聞,豐富了知識、開拓了視野,瞭解了國家大事和世界動態,還提高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作文水平。三是生本課程的開展。結合學生意見和喜好,每年級一個主題,本學年課程的安排:一年級:摺紙;二年級:手工製作;三年級:剪紙;四年級:呼啦圈;五年級:棋藝;六年級:腰鼓。以生為本,全員參與。

舞蹈社團、葫蘆絲社團、鼓號隊、美術社團、籃球社團、紅領巾廣播站……都是結合孩子們的喜好和特長,由孩子們自願選擇參加。

特色課程和社團活動的開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學校生活,還給他們提供了展示、交流、促進、提高的平台。

通過以上具體的方法,學校形成了良好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氛圍,孩子們擁有了自律、自主、自信、自強的寶貴品質。

各位領導,校長朋友們!教育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主宰着未來。國家的未來在孩子們身上,孩子們的未來在我們手中。讓每個學生在學校中得到最好發展,讓每個學生都品嚐成功的快樂,是博文永遠不變的追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創辦農村優質教育”的初心,幫助更多的農村孩子茁壯成長,成就精彩人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