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讀後感4篇 "《皮囊》:掘盡人性深處"

來源:巧巧簡歷站 7.75K

《皮囊》是當代作家柴靜的一部作品,是一本以自我探索、人際關係為主線的散文集。通過敏鋭的觀察和深入思考,柴靜將生命的片段和細節拼接成了一個又一個震撼心靈的故事,引起了眾多讀者的共鳴和思考。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皮囊》讀後感。

《皮囊》讀後感4篇

第1篇

用了兩天時間看完了蔡崇達的《皮囊》,胸口鬱積着一股氣,怎麼也出不來,説不出的難受。

這本書前半部寫得有點消沉,又很真實,讓人覺得生活不該如此,又似乎就是如此。我們想改變生活,追尋夢想,結果一次次被生活所踐踏。所謂的夢想如幻境一般,一旦打破,在現實的世界裏更加無助。

"我不願意和許多關心我的朋友聯繫,不願意開口説話,或許也在於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自己,如何和自己相處,更不知道要如何和朋友相處了。"

讀到這裏,我彷彿看到了自己。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最近,我將自己封閉了起來,不參加任何集體活動,不是不想參加,是沒有了熱情。我害怕人多的時候,害怕在大家歡聲笑語的時候我一個人獨自發呆,我害怕自己的格格不入;我又害怕在一陣狂歡之後,回來更加落寞。不如不去,乾脆不去好了。我找到了另外打發時間的方式,看書。以前不喜歡讀書,現在反而讀的多了一些。不求黃金屋,不求顏如玉,只求得一份安寧。

我看書慢,這也是之前不愛看書的原因,太耗時間了。然而這現在成了一個好處,那就是看書可以打發更多的時間。看完一章,往往能用一兩個小時。尤其晚上,看完一章基本就到睡覺的點了。

"你根本還不知道怎麼生活,也始終沒有勇氣回答這個問題。"這是李大人在作者因迷惘辭職道別時跟他説的。怎麼生活?我似乎想過這個問題,似乎又一直也沒想明白過,到現在也不知道答案。"我,或許許多人,都在不知道如何生活的情況下,往往採用最容易掩飾或者最常用的藉口——理想或者責任。"是的,原以為是為父母的期望放棄了一些東西,選擇了一些東西。曾有過宏大的理想,到頭來卻不在現實面前低頭,不得不過普通人的生活。我們把之解釋為對父母的順從以及兒女的責任。實際上呢,這或許只是一種藉口,一種掩飾自己懦弱無能的託詞。

我忽然不知道自己追求什麼。小時候我從農村搬到縣城,之後去省會南京上學工作,再之後去了揚州工作,現在又輾轉到了蘇州。每一個地方都是好地方,無不是風景秀美,人文薈萃之地。處處都是車水馬龍高樓林立,無不熟悉的街道和建築。我知道這是什麼景點那是什麼中心,但是這些都與我無關。朋友説等你買了房子就有了歸屬感。是麼,房子於我只是安放皮囊的所在,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家裏也有這種感覺。

王小波説: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身無能的憤怒。

或許是閒的大發了,想法太多。也許,下一刻我會去大上海,曾經覺得無比擁堵嘈雜的魔都,或許那裏的忙碌緊張能稍微填補我的胡思亂想。

看到阿小看到文展,看到他們的童年,我努力回想自己的童年,竟沒有什麼印象。看到厚朴的大學和青春,我努力回憶自己的大學,竟也沒有什麼印象。我有些發慌,我存在的痕跡都沒有了麼。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我一向以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為傲,鄙視思想淺薄,鄙視隨波逐流,鄙視世俗市儈,鄙視目光短淺,鄙視素質低下。甚至為此而覺得在精神上高人一等,因此並不覺得有錢多了不起,當官就能怎麼樣。雖然,暫時做着不好不壞的工作,過着不好不壞的生活。但是,我一直相信一定會有成功發達的一天。孰不知我的自傲就如文展一樣,只是自卑的另一種表現。

生活就像一場戲,我在等待一個結果,一個想要又不想要的結果。累的時候,很想妥協。哪樣的生活不是生活,也許就賭贏了呢。轉念看到什麼雞湯,又覺得不甘。

想那些有的沒的耗費了自己太多的精力,不如讀點書。很慶幸讀到這本書,對過去的回憶,能讓我們珍惜現在,對失去的回憶,能讓我們更加珍惜所擁有的。生活中總有很多美好的東西,而美好的東西是藏不住的,就像"海是藏不住的"。與其想太多有的沒的,不如珍惜有的,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讀書的意義在於增長見識,拓展視野;在於明辨是非,獨立思考;在於可以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獲得心裏的認同,最終獲得片刻心靈的歡愉。

《皮囊》讀後感4篇

第2篇

正如作家韓寒所言,“好的文字往往給人兩種閲讀感受,一口氣讀完或者捨不得讀完。”這本《皮囊》的書,是我回家的火車上看的。

因為火車是卧鋪,人很多,6號車廂裏我的周圍,啊,一羣遠行的男孩兒,十幾個人,都是十三四歲模樣。

開始覺得他們有些吵,後來被作者緊緊攫住,就在對《皮囊》的閲讀裏非常安靜下來,聽不到身邊的聲音了。

看完了還是意猶未盡,這麼好的書?為什麼現在才遇到?

作者蔡崇達是82年人,這本書於20xx年第一次出版。書的封皮簡單養眼,白色的底,黑色的兩個大字,拿在手上也很小,由十四個温柔而又殘酷的故事組成。

“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書籍不過是一種儀器,幫助讀者發現自己的內心”。

?皮囊》作者沒有寫遙遠的世界與遠方的別人,他簡單,堅定地走向自己的生活。

他寫活到九十九歲的阿太,外婆的母親,這個很牛的人。阿太的女兒五十多歲去世,阿太白髮人送黑髮人,她不哭;她在廚房不小心把自己的手指頭切斷,也事不關己的樣子。

阿太最後留給作者的話是:“從此之後,我已經沒有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

寫自己殘疾的父親,希望能夠重新走路的父親父親去世的時候,作者終於明白,來不及為父親做些什麼了。

寫硬氣的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父親,以及她對父親濃濃的愛情。

——生活就是這樣,值得我們回味,思考,咀嚼,然後品嚐出其中真正的更多的複雜而真實的味道。

可能同為離家在外的人,我對作者描繪的小鎮裏的那些人和事有感同身受的觸動。尤其書的前幾個故事《皮囊》、《母親的房子》《殘疾》都是是圍繞着小鎮,和濃濃的親情展開。

描述了親情之後,第二大板塊是對故鄉人物的刻畫:張美麗,阿小,天才文展和厚朴。

作者在講述他們時,能令人深切地感受到那種理想和現實的矛盾與衝突。

那個時代的青年,胸有熱血,而現實骨感,理想無處安身。

作者剖析自己,剖析他人,筆下很冷靜自省。誠如他所言“每一筆每一刀的痛楚,都可以通過我敲打的一個字句,直接、完整地傳達到我的內心”。

作為現代社會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在追尋和失落之間,在夢想和現實之間,反覆衝突、糾纏浮沉?

“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對待海最好的方式就是讓每個人出去尋找和它的相處模式”。

作者嘗試告訴我們如何對待各人的慾望和現實,“每片海,浮沉着不同的景緻,也滾動着各自的危險”“找到和每片海相處的距離,找到欣賞它們的最好方式”。

現實中的我們,被一具皮囊裹挾而行。皮囊下面是什麼?是香港阿小內心的虛榮?還是他後來被邊緣化的日復一日的無奈的生活?是追求自由想突破現實拘縛的厚朴?他青春消逝,生命殆盡,帶給我們無盡傷感的結局。

不管擺在面前的是什麼,我們也學着接受它,直面它,反覆探尋自己的內心,鼓勵自己勇往直前,找到自己的靈魂安身之處。

最終能得以架着自己的皮囊,堅定熱情地做自己靈魂的主人。

作者的文字特別給到人一種驚喜。他把內心最深處的苦難和幸福,托出告訴我們,這些文字再回歸他的心。

因為作者的阿太也是這樣的,看盡了人間百態,經受了人間苦難後,她手指切斷了,只哎呀了一聲,她説:“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

留給我們她異乎常人的冷靜和人生智慧。原來真是“路過我們生命的每個人,都參與了我們,並最終構成了我們本身。”

讀了這本書,也更明白寫作的意義,“寫作不僅是種技能,是表達,而更是讓自己和他人看見更多人、看見世界的更多可能、讓每個人的人生體驗儘可能完整的路徑。”

?皮囊》非常值得一讀。它是一本與眾不同的書,教我們在燈下自省,學會出發直面生活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

第3篇

蔡崇達的《皮囊》中,對皮囊這兩個字的獨到的解釋和理解讓人印象深刻,引人深思。書中,作者通過講述自己的阿太,也就是母親的姥姥,來詮釋何為皮囊。“我們的身體就是個皮囊,皮囊是用來使用而不是用來保養的。”這是整本書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幾句話之一。我們在這個世界行走,指引我們身體的是我們的靈魂,是我們的思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皮囊不過是禁錮我們靈魂的枷鎖。走在人羣中,有化着淡粧、面容精緻的女孩,也有衣着考究、髮型幹練、五官稜角分明的青年,當然也有面露菜色為家庭奔波的中年人和皮膚如枯老樹幹般的老人,我們的目光落到他們身上的同時會折返給我們不同的感受,譬如為美麗的小姐姐所驚豔,因中年人的油膩而替他惋惜甚至厭惡。可我們看到的不過是一層皮囊,枯槁的老人在幾十年前也會有姣好的面容,只是時間沒有為他們的美麗駐足,匆匆走過,這也是時間公平的地方,它不會為特定的人停下,它只是默默地流逝,悄然帶走每個人的青春和記憶,剩下的是一副衰老皮囊和被時光洗禮過的靈魂,由此可見,我們的皮囊不過是靈魂所寄宿的容器,如果能看透外面這層殼,我想每個人的靈魂都是輕盈的,具有不同色彩的,我們的精神和智慧在其中閃閃發亮。在我們離開時沒有人會帶着這副與生俱來的皮囊,我們會留戀這個世界,捨不得親情,可我想不會有誰會在乎那無法讓我們奔跑和思考的已經衰老的皮囊。

在我們還年輕的時候,多接受一些歷練,也無妨,得到提升的是我們的思想;多遇到一些挫折,又何妨,不過是讓我們更加堅強;拼命讀書,又怎樣,皮囊生來就是拿來用而不是去保養的,飽滿的是我們的靈魂。

“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幫助讀者發現自己的內心。”《皮囊》中的很多話都值得仔細揣摩和思考,不得不説我從中找到了許多心中問題的答案,也在一些人物的身上為我的一些想法找到了印證,譬如有關夢想與現實,面對與逃避,再比如説孤獨。整本書中,作者如同一個瞭解人體結構、技法嫻熟卻又冷漠冷血的外科醫生,用手術刀剖析着那些“怪異“卻又常見的人們同時解剖着自己。在生活中總存在一些活得很用力的人,他們用力地微笑,用力地打招呼,用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就像第一次約會的少女,用厚厚的、成熟的粧容掩蓋了自己青春的氣息,往往在不知道規則的時候,越用力在外人看起來就越可笑。作者筆下的厚朴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好像是與作者世界觀完全相反的一個人物,厚朴大喊着青春和夢想,彷彿一隻飛蛾,只有在夢想的明燈中被烈焰圍繞才是實現自己的價值,他活得那麼用力,渴望用自己理想的世界中的規則去突破真實世界的桎梏。他組建了一個名為世界的樂隊,當這個由一羣不懂音樂的人組建的樂隊成立後,厚朴的用青春把世界鬧個天翻地覆的征程看似開始了,他認為實現夢想就應該是轟轟烈烈、激昂奮進、大聲喊着口號、昂首挺胸的過程,但這麼想的人一般都沒有追逐過真正的夢想,或者説他們只是在空想。作者一直沒忍心告訴厚朴一件事,那就是追逐夢想的過程其實是一程困難的,滿腔熱血根本無濟於事,甚至還需要去做連你自己都看不起的自己,謙卑、隱忍、積累,這或許才是現實世界,追夢人的模樣。讀完了厚朴,我感到自己的靈魂也有與厚朴相似的一部分,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厚朴。有人説:“不掛科的大學生活不完整”,“大學不就是非常自由,想逃課就逃課嗎?”相信這些話並去嘗試的人看似是突破了我們對大學生活“正常的認知”,但他們其實又被另一個規矩所要求、所影響。逃課掛科這些行為其實是種拙劣的模仿,他們不理解第一個為自由而逃課掛科的人最後得到什麼,很多時候他們只是把“希望大學生活變得完整”作為犯下錯誤的藉口,可能他們才是活在自己最不屑的世界裏的人。

不得不説,偶爾的理想化是一種浪漫,讓我們有勇氣繼續抬頭向前看、繼續走,這並不代表我們不需要謙卑、不需要學會隱忍和沉積,在追夢的過程中,不偏離自己的本意,肯付出或許才是正路。

第4篇

皮囊這個詞,大概是出於阿太那句話:“皮囊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這本書講述了一位80後作者在故鄉泉州小鎮上生活的點點滴滴——親情、友情交織成的人生。如今已經小有頭目的作家再回看彼時的故事,除了釋然、理解、懷念,更多的是感慨、喟歎。

作者的母親對父親的愛是那麼深沉與執着,執着到可以抵過漫長歲月,執着到可以選擇欠一輩子的債來為父親建一座老房子。看到這一段,徘徊在我腦海裏總有那麼一個問題:作者是在什麼時候才理解父母間的愛情的呢?

我擁有一個同樣的家庭背景,雖然這樣的家庭背景對於當今年代來説是突兀的。也就是這樣,我一直以一個第三視角的角度去看父母的婚姻——那種刻畫在生活中的感情,那種用粗鄙的話講出的關切,那種浸泡在歲月中的平淡陪伴。我總認為,我之所以有這樣的體會是因為我還年輕,我還相信愛情,所以才可以在那些“廢墟”中尋找光明。成年後的每次夜聊,母親在吐槽父親之餘,因為實在不想被母親的負面情緒所撼動,我總會異常地客觀冷靜分析其中的問題,像是在分析別人家的故事,就彷彿我從來都不是這部連續劇的參與者。同樣的薰陶,而我卻成為了一個與作者完全相反的、薄情冷漠的人。

我之所以想問作者那樣一個問題,是因為當我想下筆去描寫父母之間的故事的時候,更多的是灰色情調。我實在是沒辦法去把那樣一個樸實無華的“愛情”寫得如此感人、積極,也或許是因為在我的生長環境中,這樣的生活方式早就不存在了,所以會在我的潛意識裏是牴觸這樣的生活的。也或許是因為我還年少,並不懂平平淡淡的生活本該如此。更或許,我該是一個更加積極陽光的人,一個可以從淺薄人生中尋找到深情世界的人。

在書中,作者歎惋了許多年少時的夥伴,他們過着看似非同尋常的人生,卻最終落得深淵。我看見書評中有一條差評,他説:作者就是在惋惜他人人生的同事對自己的境遇感到慶幸。而在我看來,作者所敍述的這些“另類人”,恰恰是想突破束縛的“時代先驅”,他們之所以難以“生存”有兩點原因:第一,這些先進的“思維模式”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生存的落腳點,它們既沒有現實的“磨鍊”使其變得理性而實際,也沒有足夠的生存空間給予它們繁衍生息;第二,旁人的不屑與不解會加劇這些“先驅者”思想的極端化,從而導致思維從理性走向了偏激。正所謂,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理論要聯繫實際。綜合以上,這些“先驅者”難以在現實生活中實現自我抱負,而自己又對於這些觀念耿耿於懷無法釋然,最終便促使自己走向了極端的滅亡。

這幾個人中給予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舍友厚朴——一個一直吵着要“自由”,卻不知什麼是真的自由的人。作者曾勸他來北京,而最終卻因為父親的病逝被迫回到了老家,繼而又留在了村裏做老師。我不禁幻想厚朴來到北京後的樣子,不知那些更加虛偽複雜的市井生活,能否真的像作者説的那樣,可以治癒他的病。在我看來,答案是否定的,畢竟在湍流不息的大城市裏,連“做世界”都很難,更何況去做“自己的世界”。

但實際上,作者與厚朴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觀念所促成下的人生境遇,只能説是命運使然,我甚至不覺得其中會存在任何的因果關係,只是,太多人因為沒有學會自我和解而最終走向了“滅亡”。

我特別喜歡書中這樣一句話:名利與期望中的所謂的上層生活拖着我們不斷向前奔跑,我們在以夢想命名的人生中慢慢丟失了自己的“肉體”,只剩得皮囊被生活無情地拉扯着、消磨着,總有那麼一天,磨破得皮囊遮蓋不住自己空虛的身體,那時我們才想起去放慢腳步,回顧來時的路去找尋丟失的“肉體”。

也把這句話送給在大城市中打拼的你,不要在追尋體面的路上,丟掉自己最基本的體面。

“對那些我正在愛着或者曾經愛過的人,我希望你們明白,我多麼希望付出全部為你們停留,如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們刻在我的骨頭裏,即使時光列車拖着我的肉身一路遠行,至少你們的名字和名字牽扯的記憶,被我帶走了,這是我對時間能做的唯一反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