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釵觀後感9篇 《情緒與命運的交融》

來源:巧巧簡歷站 8.85K

《13釵觀後感》是我近期觀看的一部電影,該片根據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説改編而成。影片通過描繪13位女性角色命運的起伏,展現了女性在男權社會中的堅韌與智慧。該片情節扣人心絃,人物形象鮮活立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觸動和思考。

13釵觀後感9篇 《情緒與命運的交融》

第1篇

初看影片的名字,我們就不難發現這部電影主要與南京秦淮河畔的十三個妓女有關。其實電影中一共出現了14位風塵女子,其中兩個中途被日本軍人凌辱致死,場面異常悽慘。《金陵十三釵》主要講述的是1937年南京淪陷以後,日軍進行血腥屠城,所到之處血流成河,哀鴻遍野。而此時南京的一個教堂臨時成為了避難之所,一個美國殮葬師、一羣金陵教會女學生、幾個殊死抵抗的軍人和傷兵還有14個淪落風塵的秦淮女子都來到了那裏,他們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裏,共同應對一場生死浩劫。然而這個教堂並不是永遠安全的,鐵蹄之下,他們都是俎上之肉,亡國之奴。最終日軍還是闖入了那裏,並且發現了女學生,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佟大為飾演的中國軍人殊死抵抗,以生命的代價救下了這些女學生。這一段電影情節也是相當慘烈,在日軍對那些女學生實施獸行時,佟大為飾演的中國軍人以精準的槍法先後射殺了幾個日本兵,最終和日本人同歸於盡,在場的人無不震驚和感動。然而日軍不可能就此善罷甘休,他們再一次要求強徵女學生前往慶功會為日軍表演節目。這當然是一條不歸路。女大學生們不堪受日軍凌辱,決定團體自殺。可最終卻被以玉墨為首的妓女們和假扮神父的約翰救下。這12個平日裏被視為下賤的風塵女子,在侵略者喪失人性的屠??

前,卻激發了俠義血性,她們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教堂裏的女學生,去赴一場悲壯的生死之約。

?金陵十三釵》裏的故事地點就在南京的一個天主教堂裏。在那裏,女學生們的單純、善良、純潔與妓女們的世俗、妖豔、放蕩構成了鮮明的比較,在兩極化的主人公的拌嘴與吵架中教堂成了人性集中的舞台。以趙玉墨為頭的妓女們在教堂裏抽煙、喝酒,説淫蕩的話,以孟書娟為首的唱詩班的女生們對她們嗤之以鼻,總以為自我代表了女性性格中最完美、最讓人嚮往的一面,妓女們在她們眼中則代表了女性最為醜陋、恥於示人的一面。學養、身份與境遇完全不一樣的兩撥人增加了電影的戲劇性,一羣女人的貧嘴吵架成了矛盾衝突的一個小高潮,其中以女學生們阻止妓女使用她們的茅廁為代表。可是這並不代表她們永遠水火不容,她們在關鍵時刻還是表現出了人性善良完美的一面。比如在日軍第一次闖入教堂發現女學生時,妓女們為了救女學生一向把地窖的小門敞開,而女學生們為了不把日軍引到地窖,寧願跑到樓上引開日軍,自我受苦。這些都鑑證了人性的閃光點。

?金陵十三釵》的另一個看點就是人性的轉化。妓女和女學生雖然皆為女性,卻是女性的兩極代表。張藝謀在電影中充分運用這一矛盾之後又來了一次人性的轉化:日本人闖入教堂要求讓女學生去參加日軍宴會的唱歌活動(實則當“慰安婦”)之後,代表女性完美一面的唱詩班女生在大難面前表現得唯唯諾諾,而妓女們則表現出了平時少有的英勇,在最短的時間內化粧成12位女學生,加上陳喬治男扮女裝,一共扮作13個女學生登上了對她們而言無異於地獄之門的軍車。佔據《金陵十三釵》九成的矛盾在電影剩下還不到一成時突然轉化為生死友誼和無言的大愛,電影所表現的情感也所以大步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這是一部“用人類之善向人類之惡宣戰”的電影,整個影片都貫穿着善良、救贖和愛的主題。雖然這部影片時長145分鐘,但我還是感覺意猶未盡,並且個人感覺影片中演員的表現都很不俗,尤其是戰爭場景極為震撼。我覺得《金陵十三釵》能夠説是近年來最感人的國產電影之一,也是具有藝術氣質的商業電影,各項技術指標亦在此片中得到了全面提升。不得不説影片故事敍述的獨特性,情節環環相扣,塑造的人物反差極具感染力,戰爭場面逼真,還有視覺畫面的美感,堪稱佳作。這部電影詮釋了電影藝術和電影美學,再加上嚴歌苓的好劇情。這部影片的幾乎每一個畫面,每必須格都拍出了美感,幾個主要的畫面場景就更是美得一塌糊塗。

看完整部電影,我為很多場景、很多人物而感動。我感動於國軍士兵的英勇就義,我感動於浦生的可憐身世,我感動於豆蔻的天真可愛,我感動於約翰的惻隱之心,我感動於漢奸父親的愛女之心,我感動於陳喬治最終的男扮女裝,捨命救人···我更加為那秦淮十二釵捨命代替學生勇赴日軍慶功宴而感動。異常是電影的最終一幕,那12個女子齊唱《秦淮景》的時候,嫵媚而旖旎,悲哀而決絕,慷慨赴死,不減一分顏色,於是,再回過頭去看她們一開始的潑皮無賴,醉生夢死,和女學生之間的針對打鬧,更是唏噓,更是喟歎,很多人都潸然淚下。她們,12個別樣女子,12個所謂卑賤的“窯姐”,用自我生命的最終輓歌,唱響天地間的最強音!不覺讓我想起杜甫的詩句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十三釵的命運無疑是悲哀的。這是一羣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女人,真正的社會底層,走到街上被鄙視被唾棄的一羣女人,她們出賣自我的身體,每日醉生夢死,在有些人眼裏她們甚至是連垃圾都不如的存在。可是,她們出賣的只是身體,被唾罵被遺棄,人生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走到那樣的一條路上去。他們自甘墮落、麻木自欺,我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是這也是她們命運的愚弄。如果她們的“命好”,她們本來是能夠同唱詩班的孩子一樣,享受正常的教育,抬眼可見青天。正如玉墨,一個不一樣的女子。她端莊、雅靜、温柔,説話上得了枱面,理性而通透。一個舉手投足間就能讓男人陶醉的女子,但偏偏,她是一個妓女,一個人儘可夫的妓女,只能淪落為下賤女人行列。想到這樣美麗的一個女子,卻只能以這種方式存活在人世間,確實是種悲哀。以趙玉墨為首的女子,深陷泥淖,心裏其實是悲哀的,同樣身為女人,那些女學生都能夠在那樣安靜的聖潔的聖堂裏,安心的做着自我的事情,可是她們卻一雙玉臂千人枕,卻還要被迫在戰火之下顛沛流離。然而正是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賤女子,卻在生死關頭上演了令人感動地一幕。她們選擇了代替女大學生們前往日軍的慶功宴,她們選擇了一條不歸路,一種可能連死都不如的結局。她們,只是簡單的

中國女流之輩卻用血的洗禮使這羣“特殊女人”完成了由醜陋恥辱到聖潔善良人性的蜕變。

其實,人人生而平等。即便那12個風塵女子是以出賣肉體為生,可是她們的人格和女學生的人格是平等的。她們和女學生相比沒有貴賤之分,僅有身份之別,所以他們在道德範疇內沒有義務去代替女學生英勇赴義的。可是她們做到了!她們也是俠肝義膽的人,她們也是有情有義的人!!

13釵觀後感9篇 《情緒與命運的交融》 第2張

第2篇

我和媳婦走出電影院,坐上104快車回家。車上媳婦讓我説説觀後感。我説:“好!”我又問媳婦電影怎麼樣?媳婦也乾脆地説:“好!”

在《金陵十三釵》公演前兩天(2011年12月14日),北京青年報c3版刊登,讀家蓮珥題為“筋骨不錯,內力銷欠”的文章。文章指出影片不足之處,現摘錄幾段:

一句話點評:小説藉由戰爭這一極端環境對女性這一性別的思考和頌揚被人道主義與戰爭反思所替代,因此觀者才覺得整部影片煽情太過、壓抑太過、未留出口。

張藝謀肯花兩個小時的銀幕時間來品這故事的味道,但可惜最終也只借用了骨頭,卻將骨髓剔出,又填入新的作料去烹飪一道好萊塢菜單上常有的“人道主義+反戰”的濃湯,實屬可惜。

然而所道“可惜”者,則在於張藝謀為趕“戰爭史詩電影”這早非時髦的時髦而延展了電影的寬度,代價則是不得不犧牲和消減了本可深挖的原著所天然帶來的厚度。

中篇原著的主要篇幅集中在女學生與秦淮女子的多次短兵相接中,她們之間複雜而曖昧的關係不斷流動變化,直至高潮。

而張藝謀的這版電影雖筋骨不錯,卻也只能説是短一口氣的戰爭史詩,沒修煉好內功的江湖把式。

我認為,《金陵十三釵》的主題是讓國人永遠記住那段血的教訓和對戰爭的反思,而不是以女學生與秦淮女子多次短兵相接為主調。

我還認為,可以對影片技巧做探討,但不要説得那麼不中聽。

蓮珥是專業影評,細讀了嚴歌岺的原著,還能結合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與之對比,確實是讀家。而我和媳婦是普通觀眾,以前都沒聽説過嚴歌岺,當然也沒看過《金陵十三釵》,所以,就我們這類的觀眾來説,看到中國軍人與日軍的巷戰,熱血沸騰激情亢奮;看到滅絕人性的日軍凌辱中國女學生,五內如焚心如刀割;看到風塵女子從逃命躲到教堂,卻最終捨身相救女學生,肅然起敬淚盈眼眶。有這些就足夠了。

看完電影,我感到中國必須強大,必須走強國之路,只有強大了,才不會被別人欺負。

第3篇

最初嚴歌苓的《金陵十三釵》吸引到我是因為它的名字,讓我聯想到了曹雪芹先生筆下的“金陵十二釵”,十二個鮮活的如花女子。而相隔數百年之後,同在金陵,這個六朝古都,又孕育出十三位可歌可泣的人物——金陵十三釵。

?金陵十三釵》主要講述的是1937年南京淪陷以後,日軍進行血腥屠城,所到之處血流成河,哀鴻遍野。此時南京的一個教堂臨時成為了避難之所,一個美國殮葬師、一羣教會女學生、幾個軍人和傷兵還有14個淪落風塵的秦淮女子都來到了那裏,共同應對一場生死浩劫。最終日軍還是闖入了那裏,發現了女學生,中國軍人殊死抵抗,以生命的代價救下了這些女學生。然而日軍再一次要求強徵女學生前往慶功會表演節目。女大學生們不堪受日軍凌辱,決定團體自殺。卻被以玉墨為首的妓女們和假扮神父的約翰救下。這12個平風塵女子,身披唱詩袍,懷揣利剪,代替教堂裏的女學生,去赴一場悲壯的生死之約。

想想國軍戰士們如何用身體來抵擋坦克,我就心驚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慘景,真的很揪心。那種慘,好像不是能夠想象的,不敢想象那些畫面,那種仇日情緒一下子就在我心裏翻騰。很多讀者看到那裏,大聲嘲笑她們的傻,竟然會為了琵琶弦、耳環和貓而跑出去冒險,而對於沒有多少寄託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環和貓,都值得她們冒死追尋。這就是她們的精神寄託,無關世間安穩和動亂,畢竟她們是遭人嘲笑戲弄的邊緣人啊。和平年代,她們也是邊緣人,戰爭年代,同樣沒有逃脱邊緣。從良家女子變為妓女起,她們就學會了在自我的世界裏求生存。

同是13歲的豆蔻年華,教堂裏的女學生們依然過着天真浪漫的生活,而玉墨就被迫從一個好女孩變成一個“壞女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兒在春天到來之前就遭受了殘忍的摧殘,她本該天真無邪的生活徹底被那些逼良為娼的人們所改變了。在這些歲月裏,她們的天真浪漫早已消耗殆盡,受過摧殘的她們更懂得保護年幼的女孩,所以她們挺身而出了。恰恰是這樣一些邊緣女性,她們在關鍵時刻,用生命包容了這個世界的醜陋。她們的英勇可歌可泣、可歎可悲。她們的偉大更顯得日軍的卑鄙,對她們的敬佩更激發我們隊日軍的憎恨。

那曲《秦淮景》,她們是第一次穿着學生服唱的,而在書娟的回憶裏,卻是穿着豔麗旗袍的十三釵。歌聲彷彿把我們帶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地窖裏留下了她們最終的光彩,很悽美,很蒼涼。吳語總柔軟,卻唱了一曲的剛烈。

在古詩《泊秦淮》裏有一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其實不然,商女亦知亡國恨!

第4篇

觀後對片中多個鏡頭歷歷在目,心境分外沉痛。戰爭是不分國家、不分地域、不分種族的,戰爭是殘酷的,在我們抱怨當年日軍暴行的時候,事實上在之前的納粹二戰中,早已上演過。不管是在歐洲大陸上的猶太人杯具,還是在亞洲大陸上中國的隕落,歷史只是一次次在上演人類的貪婪與野心,慾望與自私。片中的細節不管是不是真實的,我們都相信在戰亂的年代,國人是團結的,中華兒女是齊心的。即便政府早已不復存在,“國”在當時必須是凝聚眾人的基礎,信念的所在!大到現任政府、小到如俾草民,一句話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泯滅——落後就要捱打!

對於沒有多少寄託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環和貓,都值得她們冒死追尋。這就是她們的精神寄託,無關世間安穩和動亂。和平年代,她們也是邊緣人,戰爭年代,同樣沒有逃脱邊緣。從良家女子變為妓女起,她們就學會了在自我的世界裏求生存。

電影比小説更充實飽滿,色彩的運用體現了張藝謀獨特的美學,教堂彩色的玻璃在電影中其實起到了很重要的視覺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電影情節很緊湊,一環扣一環,不像小説天馬行空。

作為電影來説,無論是情節人物設置,還是畫面拍攝手法,大到戰爭場面,小到地窖裏的十四釵生活,都看得到張導的用心良苦。

全片幾乎一半英文一半南京話,注意了一下,貝爾的英文對話都儘量簡潔,句式簡單,玉墨的英語則用了許多很漂亮的句式和詞彙,顯得她很有教養,畢竟是在教會學校呆過6年,是班上英文最好的。從這一點上説,十三釵具備了國際大片的基本素養。

學會尊重下層人民,這是禮貌人的基本素養。因為每一天裝扮得光鮮亮麗,人模人樣的,未必背地裏做的勾當就比妓女枱面上的錢色交易更正當。“妓女是婦女最古老的職業。”和那些被包養的女人相比,起碼她們是靠自我謀生。這些人之所以比我們過的不堪,更多的不是因為她們自身的原因,而是被社會放逐了。

搞藝術的,請不要用常人的世俗心態來揣度他們。不是所有導演都衝着金錢和利益而去,不是拍了個電影就是為了拿奧斯卡。他們想做的,無非就是拍一個好電影。一個首先是自我喜歡的電影,然後是能贏得觀眾喜歡的電影,最終才是評委喜歡的電影。

真正的藝術家,不為別人而創作。他的創作,是內心的需要,是藝術的呼喚。好片不怕被潑髒水,好導演根本就不在乎無道德的詆譭。

第5篇

對於金陵十三衩,我並不陌生,因為在它剛剛上映的時候,我就已經體驗了其中的徹骨心酸。今日坐在教室裏,再一次的回味震撼。

一個動盪的年代,人心惶惶,無從逃離的恐懼,該如何去面對,該如何去銘記。真正的,看着大屏幕,深一些,如果我處在其中,我想對那滿目的瘡痍,我只會感到無力了吧。人人都道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對於這個年代的她們,近日網上的新詩應該更能道的真切些,商女熟知亡國恨,贖幼之身永貞真,山崩地摧志猶在,興我中華休忘魂。興我中華,休忘魂,魂,這是一個帶着尊嚴與信念的載體。

整部影片,陰沉抑鬱,灰暗的整體色調,看着就讓人揪心,想着那裏,人無安逸,恐懼扎心。小的時候,還記得在美術課上的水彩課,在多麼美麗絢爛的色彩上,只需一點黑色加入其中,他便蔓延開來,腐蝕着多彩。但是,在一片黑色之上,多少亮麗的色彩只是轉瞬即逝,剛剛延開的觸角一眨眼便淹沒在一片黑色之中,沉了下去,永遠不會再起來。她們,一羣擁着色彩的女子,被那一雙雙暗淡的眼睛透過美麗的窗子凝望着,有歡聲飛揚,有笑語迴盪。為了這羣孩子,她們失了色彩,掩埋了,在這煉獄般的世界。金陵十三衩裏包含着與以前電影一樣的情感,愛國,奉獻。中國人,很偉大,或者,人都是偉大的,在一個場景中,一段年代裏,一波,又一波的湧現。教堂,在那麼一個

滿是流血的土地算是一方避難之地了吧。外出卻受死的她們,到底為了什麼,琵琶弦,亦或是耳環?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東西,她們也願冒死而尋,處在世界的邊緣,在邊緣有如何呢,戰火還是燒到了她們。當她們喬裝學生,那懷中的剪刀,是她們赴生死之約的武器。一直記得在地窖裏,她們的光彩,那般奪目,她們的歌聲,雖然穿着樸素的學生棉衣,但那首透着蒼涼悽美的秦淮曲,直到現在,任在心中,每每想到在一方小小的地窖裏,卻飄浮着多少的俠義真膽與真情心語,眼濕了,心碎了。

現在幸福生活的我們,回望歷史的時候,對那慘絕人寰的場景最多隻有哀痛,難以置信,生活前進中,人也慢慢忘記了哀鳴的痛楚。只盼全世界能平安永世,此般地獄的世界只存在於過去,放眼未來,是拉起的友好之手。

第6篇

張藝謀對電影藝術的探索始終不渝當是不需論證的事實,他的電影總是為中國電影開思潮與風尚之先河。其中有一條是張藝謀電影永恆不變的主題——關注普通人物。他當然不是敍寫普通人的普通故事與生命存在,他獨特的藝術目光總會滯留在普通人的普通故事與生命存在的某一個點上,並將那個點放大,再進一步推向極致。這使得他電影中的人物總是與眾不同,超凡脱俗,張揚着旺盛的生命慾望。比如,《紅高粱》中的我奶奶、《菊豆》中的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頌蓮、《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一個都不能少》中的魏敏芝、《我的父親母親》中的駱老師和招娣、《山楂樹之戀》中的靜秋與老三。

?金陵十三釵》中,張藝謀的藝術目光聚焦到了南京大屠殺時暫借美國人的一家天主教堂活命的13位社會最底層的妓女身上,她們在生與死、苟活與被污辱的關頭,挺身而出,高昂地唱出了“商女亦知亡國恨,隔江猶唱英雄花”的大風歌,其震憾人心之程度無疑超越了他之前的多部電影。當然,電影《金陵十三釵》表現的不僅僅是13位妓女,還有拼至生命最後一刻的中國軍人、美國的一位由殯葬師轉而擔當起牧師職責的約翰,甚至還有不起眼的被牧師撿來的小雜役,他們共同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麼叫人性。這人性的光芒將燭照被戰爭陰霾籠罩的死亡之城。

第7篇

看完金陵十三釵,我的心被震撼到了。坐在電影院裏,看着銀幕,我感覺自己就生活在那個硝煙瀰漫的南京。我為眼前的人的痛而痛;我為日本軍卑鄙、下流的行為而憤怒;我為放棄離開已淪陷的南京的勇敢戰士們而感動。我為秦淮河的女人的品質而流淚。現在,電影裏的畫面還在我腦海裏輪迴。

故事發生在1937的南京。那時的南京已經成為了所有人的噩夢,那裏被日本軍害的滿目蒼夷,已經是一片黑暗,統統籠罩在戰火之中。血肉模糊的屍體縱橫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上,尖叫聲、槍聲隨處可聞。在這戰火之中有十二個女學生和一個孤兒陳喬治在匆忙的向教堂奔去,她們的臉上有着常人無法體會到的痛苦,有着難以傾訴的苦楚。她們失去了美麗的家園,失去了最親最親的家人。與此同時,一羣秦淮河的妓女也到教堂去避難。那些日本軍到處搜捕女學生,對女學生如牲畜般的蹂躪。更可惡的是,日本人竟然還要這些女學生在他們的慶功大典上唱歌,為他們助興。就在這火燒眉毛之時。那些妓女挺身而出,代替了那十三個女學生。在南京的教堂,那個為了送葬教父的送葬者,為了肩上的一份責任,為了保護那些教堂的女孩子們,能安全離開那個可怕的南京,不惜自己冒着生命危險,修好了卡車,把她們帶出了南京!

影片的最後沒有交代那些女人最後如何。但我相信大家猜也猜得出她們如何,只有死。

妓女的身份很低,大家都説他們無情,但她們做的的事情卻有情有義。可又有幾個人有這種情義呢?在南京危在旦夕之時,正是這種身份卑微的人,獻出了力量。

在看影片時,我一次又一次的流淚,我真想嚎啕大哭,我的心是那麼的沉重,脆弱。一個個場景像一把尖刀一痕一痕刮在我的心上。望着那日本軍殘害中國人的場面,想起那三十萬觸目驚心的數字,想起那一堆堆的屍體,我就想哭。我真為那些日本軍隊的軍官和士兵一直受的思想教育而感到深深地悲哀。我還為中國的腐敗而哭,如果那時的中國強大,日本人敢來欺負我們嗎?只要強大了,我們誰也不怕。一個國家想要在世界立足,只能取決於自己的國家,看你堅不堅強,強不強大。現在我們的國家強大了,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中國歷史上的屈辱。

我們今天的幸福是勇敢的戰士們用鮮血換來的,在我們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那些為革命流過鮮血的革命烈士們……

前天,我和媽媽以及媽媽的朋友一起去看了時下最流行的電影——《金陵十三釵》。這部電影是講述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發生的故事。

電影一開場,就是一片戰亂,到處都是屍體,民眾扶老攜幼倉皇出逃。中國軍隊與日本軍隊進行了殊死搏鬥,可惜中國的武器不如日本先進,損失慘重。

看到這裏,我心想:日本人太殘忍了,殺死了那麼多中國人,簡直慘無人道。鏡頭轉向教堂內,管理這個教堂的是一個外國人,他細心地照顧着中國傷兵,這一幕與日本人的殘暴行為是多麼鮮明的對比啊。同時藏在教堂裏的還 有十三個女學生和一羣風塵女子。

有一個細節,我至今記憶猶新。有一次,日本兵在追殺時,躲在一個草堆中的人發出了一些聲音,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我原以為他們會把那幾個人找出來,誰知,他們竟然用刺刀狠狠扎進去,我清晰地看到,拔一出來的刺刀上已經染上了殷紅的鮮血,我的心顫一抖了一下。雖然我早在歷史書上了解到日本鬼子無惡不作,但當我看到這一幕時,我還 是震撼了,日本人太可惡了。而另一場戲,是日本軍隊到教堂搜查,女學生和風塵女子都在四處逃竄,當十四個風塵女子躲進地窖後,地窖裏發生了一場分歧,所有人都想把地窖入口緊緊頂住,只有一個叫墨玉的,一直説着:“讓學生進來。”而當女學生逃到地窖口時,日本人也已追到門口,其中一位學生毅然決然地帶着同學們離開了地窖,朝樓上逃去,這一刻,我看到了兩種不同的態度,一種是自私,只顧自己,不顧他人安危的態度,一種是無私的態度,處處為別人考慮,反差真的很大。我事後想了很多,其實這兩種態度也就是現在社會上存在的兩種人啊,看來,無論是過去還 是現在,人心都是一樣的,有善良就會有自私啊。

最後一段,是學生在唱歌時,日本人聽了之後,要求她們去給日本軍隊唱歌。這天深夜,幾個女學生商量決定一起跳樓自殺,決不為日本人唱歌。我似乎感受到了她們那種寧死不屈的勇氣,更是她們的中國情結讓我感動。就在她們準備一起跳下去的那一刻,十三人出現了,説願意替她們去。看到這裏,我深深感動。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決定啊,為了他人,犧牲自己,不也正是體現了中國人在災難面前團結互助的精神嗎?最後,她們一起帶着“暗器”去了日本軍隊,而學生們安全離開了。

結局沒有放出來,留給人無限想象空間。看了之後,依然回味無窮。最後那一段,也是全片的亮點,是對中國團結精神最好的詮釋。

昨天星期日,我去觀看了這部備受爭議的電影(金陵十三釵),這部戲在微博上抵制 的很厲害。原本我也想,再沒有看的情況下隨波逐流的抵制一下拒看。但還 是禁不住好奇的誘一惑,想看看到底為什麼要抵制它。於是坐進了電一影院,但説句心裏話,就衝這部片子騙了我大把的眼淚這個份上,花50元還 是值得的。影片有個最大的敗筆,就是那半分鐘的牀戲。把原本很凝重的題材變得有點滑稽。我不反對在凝重的題材里加上一些輕鬆的元素進去,但把這生編硬造的牀上戲給加進去就太有失水準了。以為這半分鐘的一牀一戲就能把人吸引進電一影院就能製造出票房的奇蹟,那也太小看觀眾的智商了。真不知道張藝謀想什麼呢?人家嚴歌苓的原著里根本就沒有這段情節,你張藝謀好色這口,也認為觀眾都好這口?簡直噁心死了,這是這齣戲的最大敗筆。其次,這齣戲很多情節不能細琢磨,都不合邏輯,經不起推敲。雖然不合邏輯但還 是很感人,無亂男女老少,我感覺身邊的人都流淚了,其實流淚是因為南京大屠一殺的場面實在是觸目驚心太殘忍了,讓人不忍目睹那些人的死法。

影片拍的很悽美,鏡頭影像都很漂亮,演員演的還 不錯。而且電一影也確實反映出了日本人的奸惡兇殘的嘴臉,也反映出來無論什麼樣的女人在大是大非上都還 能展現出偉大來。當然男人也很偉大!任何人都有偉大勇敢的一面。

我想我的這些評論還 算是中肯,這部影片也不像網上評論的那麼不堪入目,還 是可圈可點的。

張藝謀在中國是家喻户曉的大導演,其電影導演藝術和才華毋庸置疑。但最近看了他幾年前拍的“金陵十三衩”,覺得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這部電一影公然為南京大屠殺時的漢奸張目和翻案,令人匪夷所思。電影敍述者書娟之父身為政府交通部門官員,因未及時將女兒送走,選擇留下來做了漢奸。這種理由不經大腦考慮,似乎合乎人情,頗有幾分道理。但國家民族大義,人格尊嚴,豈可用這種個人或家庭的情感得失作交換對價?多少母親為了國家,將年輕的兒子送上了抗日前線;多少義士為了民族,忍痛別離新婚的妻子,告別年幼的子女。它們捨棄個人感情和小家,才保住了我們中華民族這個大家。書娟父親僅為了保護自己女兒就要做漢奸,這樣的理由誰沒有一籮筐呢?按照這種邏輯,中國一開戰就投降好了。這不正是汪精衞他們的主張?影片中國軍抗日勇士戰鬥到最後一人,或許也是家有老小的。他本可以換上便裝逃命,也可以堂而皇之地自稱保存生命是為日後多殺鬼子,但他沒有這樣做。影片借殯葬師之口,反覆説明書娟的父親是好人。電影安排他死於日軍槍口,似乎也赴了國難。如此筆法,將他的死與國軍戰士的死放在一起,實乃對民族英雄的褻瀆。以上雖然只是副線情節,但這些情節是小説原著沒有,拍電影時特意加上的,應屬導演團隊的創作。

這種故意的表達,雖然在言論自由範圍,受到法律保護,但與我們一直堅持的意識形態或政治底線不相容。一般觀眾或許無法辨別,就在渾然不覺間,被漢奸文化洗了腦,就像受嵌入式廣告影像一樣。

張藝謀作為一個功成名就的大導演,為何要拍這種意境的電影呢?是自己也渾然不覺,還 是被人收買或挾持了?不管怎樣都是令人悲哀的。

聯想到也是剛看的另一部大片“捉妖記”,據説票房大賣了24億,其實也是一部混淆黑白,顛倒是非(人妖)的電影。這讓人感到,現如今的世道,好像已經沒有是非黑白了。曾幾何時,電影審查中意識形態的利劍高懸。“文革”後拍的一些寫實電影,控訴反右擴大化、“文革”給國家、人民造成的悲劇,因為略含抱怨黨的潛台詞,就被長期禁演了。現在,公開為漢奸翻案,故意顛倒黑白,卻也沒有人或部門從意識形態方面把關了。這或許應該值得高興,這是社會民主、政治進步的表現。但作為藝術家,在創作時應有底線意識。而作為電影觀眾和評論者,也要能夠明辨是非。否則,我們的社會將會滑向永恆的黑暗。

今天,我在網上看了由張藝謀導演的《金陵十三釵》,我覺得這是一部非常很震撼人心的電一影。坐在電影院裏,看着銀幕上的場景,感覺自己似乎也處在當時那個動亂的年代,那個極度的煉獄中。我為眼前的人物的痛而痛,為那些放棄離開已經淪陷的南京,繼續與日本軍做殊死搏鬥,哪怕只剩一人,與敵軍同歸於盡,不惜衝在死亡的前線保護教堂的女學生的中國士兵而感動,為日本軍隊在南京到處搜抓女學生,對女性如牲畜般地蹂躪,殘殺而激憤,為那些逃命的淪落風塵的女子在最後關頭挺身而出,代替女學生去參加日本軍隊所謂的慶功宴而對她們激賞,同時對不能改變當初的歷史,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殘酷的歷史在自己眼前重現而感到無能為力,並感到深深的無奈和徹骨的辛酸。

有些場景當時真地很有讓我嚎啕大哭的衝動,特別是那些女子和女學生的最後對話,整顆心都是無比的沉重和苦澀,對那些日本軍隊的軍官和士兵一直受的思想教育和絕對的服從而感到深深地悲哀,他們似乎已經喪失了“人之初,性本善”這種人性的基礎。

電影最終也沒有交代那些代替女學生去日本軍營的女人最終是怎麼樣的,只是交代了女學生最後是在外國人的幫助下順利地逃離了南京。可能那些女人是活着逃出來了,可能是被那些日本軍給殘殺了,我覺得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但我寧願是前者。

在現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我覺得我們中國人不能忘了以前的歷史,要時常保持戒心,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現在世界上的國家對我國的態度,尤其是日本,我覺得更是不能失了戒心。古人有句話説的真地很好,那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現在的我們更是需要居安思危。

張藝謀,馳名中外的大導演,作為一名大導演,他的電影已經不需要大明星去宣傳,他就是他的電一影的賣點。《金陵十三釵》是根據嚴歌苓的同名小説改編的,是一部宏大的戰爭史詩電影。每一部電影都是褒貶不一的,因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視覺眼光,不同的價值觀立場等等。但對於我,一個不研究電影拍攝技巧,處理手法,情節起伏的普通觀眾,只是單純看電影、欣賞電影的普通觀眾來説,這部電影已經足以觸動我的內心,讓我感動,讓我深思。關於歷史,關於人性,似乎永遠不會有確確實實的真相,它總是要我們不斷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悟。戰爭是那麼的殘酷,到處充斥着野蠻,人類建立的文明毫無立足之地,戰敗的一方,就像俎上魚肉,戰爭中的生命脆弱得不比一朵野花,卑微得不如一顆塵土。我該多麼慶幸生活在一個安全和平的國家,在一個安全和平的時代。戰爭會永無休止地一直存在,但至少,現在的我不需要去面對,那是常會被我們忽略的幸福。

?金陵十三釵》裏的故事地點就在南京的一個天主教堂裏。在那裏,女學生們的單純、善良、純潔與一妓一女們的世俗、妖豔、放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兩極化的主人公的拌嘴與吵架中教堂成了人性集中的舞台。以趙玉墨為頭的妓女們在教堂裏抽煙、喝酒,説婬蕩的話,以孟書娟為首的唱詩班的女生們對她們嗤之以鼻,總以為自己代表了女性性格中最美好、最讓人嚮往的一面,妓女們在她們眼中則代表了女性最為醜陋、恥於示人的一面。學養、身份與境遇完全不同的兩撥人增加了電影的戲劇性,一羣女人的貧嘴吵架成了矛盾衝突的一個小高潮,其中以女學生們阻止妓女使用她們的茅廁為代表。但是這並不代表她們永遠水火不容,她們在關鍵時刻還 是表現出了人性善良美好的一面。比如在日軍第一次闖入教堂發現女學生時,妓女們為了救女學生一直把地窖的小門敞開,而女學生們為了不把日軍引到地窖,寧願跑到樓上引開日軍,自己受苦。這些都鑑證了人性的閃光點。

與其説這是一部關於戰爭的電影,倒不如説是關於人性的電影,抑或是關於救贖的電影,可,救贖的是?

那是一場殘酷的遊戲,卻展現了中國女子的風采與氣概,那是最後的尊嚴。

穿過茫茫煙海,翻開厚重的歷史,唯獨南京那一頁久久不能翻過。那是中國人心中的痛,也是埋藏在心中最深處的一段記憶。

那一個個冰涼而無聲的數字訴説着歷史的悲哀,那一場場震撼而心痛的畫面刺激着人們的心靈,一具具冰冷而悲怨的屍體陳述着那時的慘狀;一個個鮮活而淒涼的故事扯開了中國人的傷口……那一年,註定在歷史上鐫刻了一個城市的名字——南京。

在這個擁有將近38萬個心靈陳述的事件中,有這樣幾個風塵女子,在這裏留下了極其深刻的背影,我透過屏幕看着她們,她們一步步地走近,笑靨如花,又一步步走遠,只給我們留下那從容赴死的背影。

電影的內容很簡單,發生在一個教堂裏,有一羣看不起風塵女子但最後被她們感動的女學生,一羣開始只為求生後來甘為女學生赴死的風塵女子,還有一個一心想保護女學生的陳喬治和一個開始只會喝酒抽煙而最後成了救世主的冒牌神父。開始的時候,人性的醜陋被充分展現出來,為了生存,為了利益,對其他東西都置之不顧;但是最後,一羣被別人瞧不起的女子卻彰顯了作為中國人最後的尊嚴——不卑不亢、堅韌頑強。

倏爾,腦海裏迴盪起那首悠揚的《秦淮景》。豆蔻為了給小戰士彈《秦淮景》去找琴絃最後慘死在日本人手裏。臨行前一夜,玉墨抱着豆蔻的琵琶和姐妹們為女學生彈唱《秦淮景》,我聽着那悠長舒遠的曲調,不禁潸然淚下。哪一個秦淮女身後沒有自己的故事,就像玉墨所説,她十二歲以前的時光和這些女學生一樣美好,可是十二歲以後呢?她們也有自己的尊嚴,但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她們。在別人眼中,她們永遠都只是社會的最底層,沒有人同情,沒有人憐憫。但就是這樣一羣女子,卻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承擔了這個永無退路的任務,她們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死亡。一遍又一遍地想起最後訣別的場景,無限悲痛。她們不是戰士,卻是戰場上最偉大的戰士,她們是一朵朵盛開在廢墟上的鮮花,永不凋零。

影畢,讓我想到了四個字——勿忘國恥。幾十年來,每個觸碰到那個敏感的事件,總會讓人想到這四個字,沉重但又不能迴避。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名與利一直都是現實,而這個很虛無,虛無到已經快被人們所忘記。十三釵,卻是十二名女子和那個陳喬治。記得陳喬治説過他要堅持到神父已經帶着女學生們平安出城,即使是死,那也心安。為了十幾個女學生,不惜一切代價也不曾後悔,這才是中國人的本色,這也是中國人的尊嚴。

電影中沒有一絲愛國氣息,卻處處體現着人與人之間的友情。書絹為了她的同學放棄了和爸爸一起走的機會,士兵為了保護孩子們最終與敵人同歸於盡……無數個場景只在彰顯人與人之間的大義——愛。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是古人對秦淮女的評價,可這十二名女子卻詮釋了一個不同的形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中國人的氣節,是中國人的傲骨。

第8篇

最初嚴歌苓的《金陵十三釵》吸引到我是因為它的名字,讓我聯想到了曹雪芹先生筆下的“金陵十二釵”,十二個鮮活的如花女子。而相隔數百年之後,同在金陵,這個六朝古都,又孕育出十三位可歌可泣的人物——金陵十三釵。

?金陵十三釵》主要講述的是1937年南京淪陷以後,日軍進行血腥屠城,所到之處血流成河,哀鴻遍野。此時南京的一個教堂臨時成為了避難之所,一個美國殮葬師、一羣教會女學生、幾個軍人和傷兵還有14個淪落風塵的秦淮女子都來到了那裏,共同應對一場生死浩劫。最終日軍還是闖入了那裏,發現了女學生,中國軍人殊死抵抗,以生命的代價救下了這些女學生。然而日軍再一次要求強徵女學生前往慶功會表演節目。女大學生們不堪受日軍凌辱,決定團體自殺。卻被以玉墨為首的妓女們和假扮神父的約翰救下。這12個平風塵女子,身披唱詩袍,懷揣利剪,代替教堂裏的女學生,去赴一場悲壯的生死之約。

想想國軍戰士們如何用身體來抵擋坦克,我就心驚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慘景,真的很揪心。那種慘,好像不是能夠想象的,不敢想象那些畫面,那種仇日情緒一下子就在我心裏翻騰。很多讀者看到那裏,大聲嘲笑她們的傻,竟然會為了琵琶弦、耳環和貓而跑出去冒險,而對於沒有多少寄託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環和貓,都值得她們冒死追尋。這就是她們的精神寄託,無關世間安穩和動亂,畢竟她們是遭人嘲笑戲弄的邊緣人啊。和平年代,她們也是邊緣人,戰爭年代,同樣沒有逃脱邊緣。從良家女子變為妓女起,她們就學會了在自我的世界裏求生存。

同是13歲的豆蔻年華,教堂裏的女學生們依然過着天真浪漫的生活,而玉墨就被迫從一個好女孩變成一個“壞女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兒在春天到來之前就遭受了殘忍的摧殘,她本該天真無邪的生活徹底被那些逼良為娼的人們所改變了。在這些歲月裏,她們的天真浪漫早已消耗殆盡,受過摧殘的她們更懂得保護年幼的女孩,所以她們挺身而出了。恰恰是這樣一些邊緣女性,她們在關鍵時刻,用生命包容了這個世界的醜陋。她們的英勇可歌可泣、可歎可悲。她們的偉大更顯得日軍的卑鄙,對她們的敬佩更激發我們隊日軍的憎恨。

那曲《秦淮景》,她們是第一次穿着學生服唱的,而在書娟的回憶裏,卻是穿着豔麗旗袍的十三釵。歌聲彷彿把我們帶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地窖裏留下了她們最終的光彩,很悽美,很蒼涼。吳語總柔軟,卻唱了一曲的剛烈。

在古詩《泊秦淮》裏有一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其實不然,商女亦知亡國恨!

第9篇

觀後對片中多個鏡頭歷歷在目,心境分外沉痛。戰爭是不分國家、不分地域、不分種族的,戰爭是殘酷的,在我們抱怨當年日軍暴行的時候,事實上在之前的納粹二戰中,早已上演過。不管是在歐洲大陸上的猶太人杯具,還是在亞洲大陸上中國的隕落,歷史只是一次次在上演人類的貪婪與野心,慾望與自私。片中的細節不管是不是真實的,我們都相信在戰亂的年代,國人是團結的,中華兒女是齊心的。即便政府早已不復存在,“國”在當時必須是凝聚眾人的基礎,信念的所在!大到現任政府、小到如俾草民,一句話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泯滅——落後就要捱打!

對於沒有多少寄託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環和貓,都值得她們冒死追尋。這就是她們的精神寄託,無關世間安穩和動亂。和平年代,她們也是邊緣人,戰爭年代,同樣沒有逃脱邊緣。從良家女子變為妓女起,她們就學會了在自我的世界裏求生存。

電影比小説更充實飽滿,色彩的運用體現了張藝謀獨特的美學,教堂彩色的玻璃在電影中其實起到了很重要的視覺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電影情節很緊湊,一環扣一環,不像小説天馬行空。

作為電影來説,無論是情節人物設置,還是畫面拍攝手法,大到戰爭場面,小到地窖裏的十四釵生活,都看得到張導的用心良苦。

全片幾乎一半英文一半南京話,注意了一下,貝爾的英文對話都儘量簡潔,句式簡單,玉墨的英語則用了許多很漂亮的句式和詞彙,顯得她很有教養,畢竟是在教會學校呆過6年,是班上英文最好的。從這一點上説,十三釵具備了國際大片的基本素養。

學會尊重下層人民,這是禮貌人的基本素養。因為每一天裝扮得光鮮亮麗,人模人樣的,未必背地裏做的勾當就比妓女枱面上的錢色交易更正當。“妓女是婦女最古老的職業。”和那些被包養的女人相比,起碼她們是靠自我謀生。這些人之所以比我們過的不堪,更多的不是因為她們自身的原因,而是被社會放逐了。

搞藝術的,請不要用常人的世俗心態來揣度他們。不是所有導演都衝着金錢和利益而去,不是拍了個電影就是為了拿奧斯卡。他們想做的,無非就是拍一個好電影。一個首先是自我喜歡的電影,然後是能贏得觀眾喜歡的電影,最終才是評委喜歡的電影。

真正的藝術家,不為別人而創作。他的創作,是內心的需要,是藝術的呼喚。好片不怕被潑髒水,好導演根本就不在乎無道德的詆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