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後感優秀3篇 《論語》啟迪心智,終身受益。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1W

《論語》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孔子與其學生們的言行錄,被譽為中國儒家思想的經典之作。通過對於人性、治理、教育等方面的闡述,其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古代的道德觀和思想理念,對於今天的人們仍然具有很高的借鑑價值。

《論語》讀後感優秀3篇 《論語》啟迪心智,終身受益。

第1篇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品讀經典文學能讓我們從前人的經驗中得到許多知識和感悟,從而更好地修繕自我。近段時間我再次認真閲讀了《論語》,又一次與孔夫子產生了跨越時空的思維碰撞。

?論語》是敍述孔子與其弟子的言行,全書圍繞着“仁”“義”講述了其對學習方法和思想修養上的認識,我從中領悟到了許多東西。“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是全書中我印象頗深的其中一句,它給予了我學習上莫大的啟發和幫助。大家都説,三年級到四年級的數學學習是一個大坎,在跨越它的過程中,我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困難。如每當在課上遇到較難的知識點,跟不上老師的思維時,弄不懂時,我就會在課後認真把所學的知識不斷温習鞏固並細細咀嚼。經過這段時間的反覆學習,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數學這門科目有了新的領悟併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同時,書中的“言必信,行必果”這一句也讓我明白瞭如何健康地成長,更好地做人。記得有一次,好朋友宇傑約我週六一起去書店買書,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週五的晚上,姑姑説:“小川,明天我帶表哥去漂流,你要不要一起去?”其實我內心十分渴望去體驗一把暢快淋漓的漂流,可是想到自己已經答應了朋友,不能言而無信呀!我就果斷地對姑姑説:“我不去,我已答應朋友一起去買書了,我不能違約!”姑姑就笑哈哈説:“小川,你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姑姑很喜歡你!”我雖然沒能體驗到自己盼望已久、十分嚮往的漂流,但我收穫了比去漂流更大的快樂——言而有信。

?論語》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僅是因為其歷史年代的久遠,更是因為其亦師亦友的美好形象。它把“仁”與“義”的美好修養、道德深深地印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更好地做人,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論語》讀後感優秀3篇 《論語》啟迪心智,終身受益。 第2張

第2篇

讀了《論語》這本書,我的`感觸至深。因為這裏不但有大家明白並且知道的論語,還有一些大家比較生疏的論語。

比如説:子曰:君子之德,風;人之小德,草;草之上風,必偃。這句話也代表了我們不能做一個牆頭草,然後隨風倒。沒有一個自己的理由,總是聽從別人的安排,跟着那些有思想的人倒。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這句話代表了我們遇到了合乎仁德的事,即使面對老師,也不必謙讓。也説明了我們應該在老師面前,就診一些老師的錯誤,更對的應該是在人德、人品一面上,有一些修改。這樣,我們的教育,就萬無一失了。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句話也反映了老師對我們所説的:做事情不能着急,如果太着急,就沒有多少成果,反而還要重新來一遍,還不如穩紮穩打,把事情一次性做好。雖然這樣慢一些,但是,這畢竟是做事最快的方法。要是着急,成不了,瞎操作,沒有一點用處。

還有大家最熟悉的一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也是我們要温習所學的內容,複習了之後,才可以穩紮穩打,學上其他的、更加新鮮的知識。所以,温習還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温習,就像猴子搬包穀一樣,走着丟着。第一天,有100%,到了第二天,不復習的話,就跌倒了50%,還不復習,第三天,就只剩下最後的5%,第四天,還不復習,那麼,這個東西就忘完了。所以,我們應該好好複習。

這就是我總結出論語的幾條名言,我們應該學習學習。

第3篇

這周繼續看《孔子》,我覺得相對於讀《論語譯註》那簡短而又不知深意的古文,似乎更具影響力,因為讀那些古文時,對於一些詞的釋義或解釋總不能恰到好處,當自己不懂時,就會忍不住看翻譯,之後暗示心理會告訴自己:原來這話是這意思,所以並不會有太多思考。

而當我們看的時候,首先,視覺上會形成一個識記過程,印象更深刻。且透過鏡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一個社會背景,看到孔子在什麼境況下説的話,而非籠統地去背,這種學習方式更是寓學於樂!

我看到孔子對禮的追求,對道德的堅守,劇中他在去季孫家赴宴路上,一直在做着同樣的動作,似乎是一種禮節,但路上的人卻總是對他的行為有些不解,可孔子似乎覺得“我走我的路,讓別人説去吧!”到門口後,陽虎並未讓他進去,此時孔子説:“季孫此舉是違背了禮的,因為他用了天子才能享有的八佾,八珍。”可陽虎並未在意,放狗咬孔子。他回家後,對他哥哥説:“人不能只為了口飯活着,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可見他對禮的崇尚,重視,孟孫恰巧拜訪他,他頓時慌亂説要以禮相見,整理裝束,並自將草蓆放在正南方向,以示尊重。

我們可能會想孔子既是教育家,又是聖人,他對禮節如此崇尚,他的思想又是我們民族的精神食糧,我們為什麼不一直繼承禮,而要去簡化禮節不去效法孔子呢?古人有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的思想對現代的我們來説有些封建,是舊俗,但我們不能否認孔子在歷史上的影響,對中華民族的影響,他是的的確確的教育家。他對於學習六藝的堅持是我們所需要的品質。

又回到君子謀道不謀食上,以我們今天來看,很多讀書人,包括大學教授和科研工作者他也許有時還沒有明星一部電視劇收入高。但他們為什麼會選擇這種高難度職業呢?這時,孔子這句話便很好的得到論證了,學者是真正有學問,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的君子,他們沒有把心思放在祿和食上,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都説職業沒有高低貴賤,可若此時讓我們去掃大街了,我想我內心也會極其抗拒。若只謀食,只要靠勤勞的一雙總會活自己,但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肯定不是為了餬口。所以我想告訴自己,讓自己把目光放得長遠一點不要,不要貪圖物質享受,而要從學習找生命真正的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