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生禮儀7篇 —— 比智力更重要的生存技能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4W

中學階段是人生中重要的一個時期,是建立正確禮儀觀念的關鍵期。在教育中,中學生應明確自己的行為規範,遵守基本禮儀,培養健康的心態。本期文章將從中學學生的禮儀方面入手,為大家分享相關知識和經驗,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啟發。

中學學生禮儀7篇 —— 比智力更重要的生存技能

第1篇

一、異性同學間,特別應注意以禮相待,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幫助。不能互起綽號,不能講粗話、髒話和庸俗的傳聞,不能久久凝視對方,不能打打鬧鬧。對異性同學的容貌、身材和衣着,不應評頭品足;對異性同學的弱點、缺點或殘疾,不可嘲諷、不要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男女同學正處於生理、心理髮育成長的青春期,雙方往往都會產生對異性的好奇和興趣,但由於年輕,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對社會的瞭解和對生活的'理解又較淺薄;同時,感情也最易衝動。在這種情況下,異性同學過分親暱,就可能異致想入非非,使雙方的學習和身心健康受到影響。異性同學接觸除不宜過分親暱外,更不應早戀。

同學的生日、畢業和老鄉聚會應以精神交流為主,以學業和事業為重。活動的安排應有激勵作用,應能鼓舞同學奮發向上,使同學愉快地度過生日,並享受同學們給予的集體友愛和温暖。而不應每人湊錢,到館子裏或在寢室裏大吃大喝,不能酗酒和無節制地狂歡,更不能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

中學學生禮儀7篇 —— 比智力更重要的生存技能 第2張

第2篇

什麼是禮貌,什麼是尊重, 什麼是自愛,什麼是自律…… 人人從我做起來

學做人,講禮貌,“禮儀之邦”人知曉。 有禮節,互尊重,禮貌待人好品行。 “您好”“謝謝”“對不起”,文明語言通情理。 坐立走,要端莊,舉止文明有修養。

常洗澡,勤換衣,儀表文明好風紀。 同學間,鄰里情,民族習慣要尊重。 見外賓,要大方,彬彬有禮樹形象。 重禮節,講禮儀,社會生活鋪路基。

第3篇

陸的遊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説: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一個有高素質、有道德,懂禮儀的人,必定會引來旁人的讚許和祝福。即使你再怎麼不出眾,但是你那處處為人民着想,毫無怨恨、純真的神情,足以讓人記住你的名字、記住你這個人。在一個窮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進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錢給他,就會在他心中默默的為你祝福。在一個已經失去勇氣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許只要給他一個對生活充滿快樂的微笑,説一句激勵他的話,那麼就會令他充滿對生的希望。在這一瞬間,你的面容也將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在生活中,很多不經意間發生的事,足以反映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禮儀文化,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個很小很小的動作。

而一個不講文明禮儀的人,也將跟不上潮流,被社會所淘汰。 據中央電視台報道,某年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的口香糖殘跡,顯得格外刺眼,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漬,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在我們的身邊,這樣的事情也有很多。 例如,語言不文明,有些同學出口成髒,打架罵人的事件還偶有發生; 例如,環境不整潔,伴隨着值日勞動的是一些同學對環境的破壞,飲料杯、面巾紙、塑料袋、紙屑隨處丟棄,甚至不辭勞苦將這些東西到處藏,四處塞,垃圾不及時清理並倒入垃圾房,有的將垃圾偷偷掃近牀底下,有的將整袋垃圾放在公共樓道上,有的將垃圾由2樓作“高空投擲”,而且甚至沒有老師同學伸手將身邊的.垃圾揀拾起來,這些都映襯了我們衞生習慣差、衞生意識薄弱 可見,文明與醜陋的衝突嚴重存在,要引起全校師生的重視,需要大家的行動。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愛學習的人。他總是對知識充滿渴望,在課內課外都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愛提問題、不怕困難。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講禮貌的人。禮貌用語在他嘴邊,遠離污言穢語,他懂得要想別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因為尊重他人與尊重自己同樣重要。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有着良好衞生習慣的人。他會自覺維護校園環境,不會隨便買零食吃,因為他懂得隨便買零食既浪費錢財又不利於健康,他更不會亂丟飲料杯、塑料袋,而是會動手撿拾紙片,因為他懂得環境是大家的環境,把美好留給他人和自己。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愛護公私財物的人。他愛學校的一草一木,不會踐踏草坪,不會亂塗亂畫,更不會踢門、浪費水電而是會制止破壞行為,及時報告。

第4篇

進行社交,正確處理人際關係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青少年應當遵循以下各項基本原則:

(1).熱情待人,以誠相見是人際交往中的基本準則之一。親戚、朋友、同學之間的承諾,我們都必須抱積極熱忱的態度對待,應該正確估計自己的能力,有分寸地處理每一件具體事情。

(2).珍惜自己的名譽,力爭在別人心目中樹立熱情、誠懇、務實的優良形象。

(3).不能自以為是,要時刻注意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尤其是對長輩、老師、領導的意見更要重視。當別人提出意見或建議時,要和顏悦色地傾聽,在社交場合,我們要注意多用使人感到親切和富有人情味的語言,如“謝謝”、“請”、“對不起”、“勞駕”、“願意效勞”等等。説話時,應該面帶微笑,語調親切友好。

(4).對集體的事要多關心,對別人的困難要多給幫助,對朋友託付的事情要儘可能辦好;凡是我們答應別人的事,都要講究信用。

初次見面更要注意稱呼,要稱呼姓+職務,要一字一字地説得特別清楚,在交談過程中,稱呼對方時,要加重語氣,稱呼完了停頓一會兒,然後再談要説的事,這樣能引起對方的注意,對方會認真地聽下去。

根據禮儀規範,握手時雙方伸手的先後次序,一般應當遵守“尊者先伸手”的原則,應由尊者首先伸出手來,位卑者只能在此後予以響應,而絕不可貿然搶先伸手,不然就是違反禮儀的舉動。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務場合,握手時伸手的先後次序主要取決於職位、身份。而在社交、休閒場合,它則主要取決於年齡、性別、婚否。

握手的標準方式,是行禮時行至距握手對象約1米處,雙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傾,伸出右手,四指併攏,拇指張開與對方相握。握手時應用力適度,上下稍許晃動三四次,隨後鬆開手來,恢復原狀。在正常情況下,握手的時間不宜超過3秒,必須站立握手,以示對他人的尊重、禮貌。

語言作為人類的主要交際工具,是溝通不同個體心理的`橋樑。交談的語言藝術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在表達思想感情時,應做到口音標準、吐字清晰,説出的語句應符合規範,避免使用似是而非的

語言。應去掉過多的口頭語,以免語句割斷;語句停頓要準確,思路要清晰,談話要緩急有度,從而使交流活動暢通無阻。

交談是一種複雜的心理交往,人的微妙心理、自尊心往往起重要的控制作用,觸及它,就有可能產生不愉快。因此,對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事情、人們迴避忌諱的事情、可能引起對方不愉快的事情,不能直接陳述,只能用委婉、含蓄、動聽的話去説。

談話要有放有抑有收,察言觀色,注意對方情緒,對方不愛聽的話少講,一時接受不了的話不急於講。

交談者隨機應變,憑藉機智拋開或消除障礙;幽默還可以化解尷尬局面或增強語言的感染力。

(1) 保持公共衞生,不隨手亂扔果皮、紙屑、飲料瓶罐。

(2) 自覺遵守規章制度,愛護公園的花草樹木和娛樂設施,不能攀樹折枝、掐花摘果、踐踏草坪,也不要在古蹟上刻刻畫畫。

博物館陳列的展品,大多數具有很高的價值,參觀時,不隨便觸摸展品,特別注意不要碰壞展品和其他設施,不可任意使用閃光燈拍照,對於博物館和美術館的特殊規定,參觀者一定要遵守。

①進入博物館和美術館要將大衣、帽子以及旅遊攜帶的雜物存放在衣帽間。不要戴帽子或者攜帶食品雜物進入展覽廳,一邊參觀一邊吃東西是不文明的舉止。如果要喝水、吃東西可以到休息室去。

②展覽廳內要保持安靜的環境和良好的學術氛圍,對講解員的解説要專心傾聽,遇到不懂的可以請教,但不要問個沒完沒了,惹人生厭。

③參觀時也不要對展品妄加評論。如果你很欣賞某件展品,在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可以多欣賞一會兒;如果別人停住欣賞某件展品,而你不得不從他面前穿過時,一定要説“對不起”。

(1) 到影劇院去看戲或看電影,應提前到場對號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間,應當有禮貌地向已就座者示意,請其讓自己通過。通過讓座者時要與之正面相對,切勿讓自己的臀部正對着人家的臉,這是很失禮的。

(2) 應注意衣着整潔,即使天氣炎熱,袒胸露腹也是不雅觀的。

(3) 在影劇院要保持安靜,不可大呼小叫,笑語喧譁,也不可把影院當成小吃店大吃大喝。

(1) 衣着。體育場所中的衣着一般是非正式的,以穿着適時、舒適為主,尤其是秋冬季的室外賽場,優先考慮的應是保暖。

(2) 入座。應準時到場,以免入座時打擾別人。觀看比賽時,不能因情緒激動而用腳踩着座位看。

(3) 遵守秩序。觀看體育比賽時要注意講文明。可以在比賽中為你所喜愛、支持的運動員和運動隊歡呼吶喊,但不要辱罵對抗的一隊,以免和另一隊的支持觀眾發生爭執,更不要因不滿賽況而向比賽場中投擲雜物,攻擊裁判等。

(4) 退場。如果賽後有要事,可在終場前幾分鐘悄悄離去。若等到賽完才離去,就要按順序退場,不要互相擁擠,以免人多發生意外。

第5篇

一、在圖書館、閲覽室應保持安靜,愛護書報雜誌,並及時歸還。到圖書館、閲覽室看書時,要注意保持安靜和清潔。在館內走動要放輕腳步,有必要交談時應該儘量簡短、輕聲,不搶佔座位,文明閲覽、姿勢端正,注意用眼衞生。愛護圖書報刊,要輕拿、輕翻、輕放,不能因自己需要某些資料而損壞圖書,私自剪裁圖書是極不道德的行為。借閲圖書應按期歸還。

二、遞送或接受物品時要起立並用雙手。饋贈不僅是一種禮節形式,而且是人與人之間誠心相待的表現。饋贈禮品,一是社會交往中禮尚往來的需要,二是為了表達友情或謝意,不管是遞送或接受,均應起立並用雙手。

三、尊敬父母,離家道別,回家道安,幫助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不任性。孝敬父母是調整父母子女關係的.道德和行為規範。它的主要含義,一是指思想感情上要熱愛和尊敬父母。即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有出自內心的愛戴和敬重感激之情,二是指行為態度上,對父母的忠告和教誨,能虛心接受,恭敬有禮,儘可能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並在生活上能體貼照顧父母,為父母分憂解難。不任性,不固執。

四、能給長輩讓座,讓餐、讓路,客人來訪時會讓座沏茶倒水。家庭中的相互問候,可以傳遞情感創造温馨的氣氛。飯桌邊的禮儀包括飯前洗手;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準備工作;招呼長輩先入座;咀嚼時不要發出太大的響聲;不挑食;用飯進如果打噴嚏要側轉身體或用手帕捂住嘴,學會怎樣夾菜、喝湯、吐骨;學會飯桌邊交流,如説些有趣的讓大人高興的事情。做客應進門問好,出門道再見,不隨便翻動主人家的東西,收禮須經大人允許並道謝。待客應熱情禮貌,學會招待客人,雙手捧杯敬客人,並學會恰當稱呼。

五、乘車、出入公共場所排隊、謙讓,在影劇院、車站、碼頭等場所要注意公共衞生,遵守社會公德。乘車、購物和出入公共場所人多擁擠時,要自覺遵守秩序,依次排隊,相互謙讓,不要爭先恐後。在影劇院、車站、碼頭等場所要注意公共衞生,不隨地吐痰,不亂丟果皮、紙霄和雜物。

六、節日中注意衣着整潔,並按節日的特點參加活動或向他人致敬,問候。節日禮俗豐富多彩,春節是我國人民的傳統佳節。過春節一般要穿新衣服,親戚、朋友、熟人、同學之間見面,要互致問候,態度要熱情歡快,有時還要説一些吉利話,平時可話的玩笑話這時不可隨便説,走親訪友,一般都要略備禮品。清明來臨,學校一般要組織祭掃烈士墓,緬懷先烈的活動,祭掃過程中,要服飾莊重,不要穿花花綠綠的與莊嚴氣氛不協調的衣服;態度要嚴肅,語調要沉重,不可嬉笑打鬧;要遵守紀律,按統一口令向烈士鞠躬行禮,瞻仰和參觀烈士墓事蹟要保持安靜。中秋節要注意問候長輩,元旦、國慶等節日要注意佈置環境,參加慶祝活動等等。

七、遇見來校賓客,熱情行禮招呼、主動介紹,友好待客,外校或外班老師來班聽課,課前禮貌問候,課上認真聽講,踴躍發言。某些學校經常有賓客來訪,課間遇到來賓要主動行禮、問候、對待來賓問題,要熱情解答。

八、遇見外賓,以禮相等,不卑不亢。尊重對方的生活習俗。對外賓以禮相待,熱情友好,小記者應大大方方地進行採訪,聲音響亮。

第6篇

中學生的常用內容,分成幾大方面。一是個人形象問題,個人衞生清潔、得體,着裝清潔,得體不奢華。二是個人舉止問題,舉止文明得體,不破壞公物,公共場所文明守禮。三是交往方面。尊重老師、家長及其他尊長,團結友愛同學。四是業務關係方面,上課認真聽講,努力學習,遵守學校規章制度。

見老師問好,見同學多打招呼等,總之平時多注意自己的行為就行了。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其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準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二、問候禮儀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採用不同的問候。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説: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説: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如果離家時間較長,就要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3、吃東喝湯時要小口天咽,閉嘴咀嚼,要細嚼慢嚥,儘量不發出響聲。

第7篇

1、升國旗儀式,穿着整潔的校服,脱帽肅立,行注目禮;長國歌嚴肅、準確,聲音洪亮。

2、着裝得體,坐正立直,行步穩健,談吐舉止文明。

3、使用禮貌用語: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係、再見。不講粗俗語言。

4、使用好體態用語:微笑、點頭、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禮讓,回答問題起立。

5、每天每一次遇到老師,點頭問好;上下課,起立向老師行注目禮;課堂上,發言先舉手;課餘,進老師辦公室或居室,喊報告或輕敲門,經允許後再進入;離校與老師、同學道別。

6、家中吃飯請長輩先就座;離家或歸家與家長打招呼。

7、對待家人與外賓,主動問候,微笑致意,起立歡迎,招手道別。

8、對待老、幼、婦、殘和軍人,行走讓路,乘車讓座,購物讓先,尊重幫助殘疾人。

10、參加x守時肅靜,大會發言先向師長和聽眾致禮,發言結束道謝;觀看演出、比賽,適時適度鼓掌致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