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心得體會8篇 美術教學的精髓:激發創意,發掘美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6W

在美術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是每個美術教師都面臨的難題。本文將分享一些美術教學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對廣大美術教師提供一些啟示和幫助。

美術教學心得體會8篇 美術教學的精髓:激發創意,發掘美感

第1篇

我們在設計教學導語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去感受美的造型、美的線條、美的色彩、美的構圖、美的聲音,從而喚起一種審美的快感。我認為,可以通過三個方面達到目的。

“百聞不如一見”。運用直觀形象的插圖、掛圖、畫像、範畫等圖片材料導入新課,可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是我在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方法。通過直觀的圖片投影,豐富多彩的圖片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將學生引入課堂教學。?

生活中沒幽默是乏味的,同樣美術課上沒有幽默則是枯燥的。在美術課教學中,如能運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教學過程會更輕鬆、更有效。我在上《船》這一課時,先謎語導入,再取出學生常見的`船的圖片給學生看,發現他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變得非常興,課堂氣氛立即活躍起來。一下子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使師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學情境之中。

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和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的進行學習和探索,培養勇於探索的精神、大膽創造的精神。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發揮成功的激勵作用。

三、讓學生會畫,體驗創作成功的樂趣。

在繪畫活動中,學生只是表現出想畫、敢畫,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些還不是創作的最終目的。因此,教師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實現創作成功的目標。

美術教學心得體會8篇 美術教學的精髓:激發創意,發掘美感 第2張

第2篇

美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對學生的其他素質的提高起着促進作用。多年來,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思想品德教育,考什麼教什麼,妨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自普九以來,特別是大綱明確規定美術是國中的一門必修課,美術課才逐步得到重視。美術課最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首先進行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現在的.青少年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庭大多數比較富裕,而學生身在福中不知福;再是社會上一些不講道德、不講奉獻、不顧國家安危的現象也在不斷地腐蝕着青少年一代。針對這些現象,美術課結合教學的有關內容、範圍,加強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使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尤為重要。如七年級美術課第九課中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浮雕《五四運動》,教師要告訴學生人民英雄紀念碑是為紀念1840年至1949年間,在反對外來入侵,推翻反動統治,爭取自由與解放的革命鬥爭中的無數先烈而建,《五四運動》是紀念碑十塊精美浮雕之一,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教師可簡要講解這次震撼世界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學生運動。

以上只是舉了幾個例子,平日的課堂教學應根據不同的課題、內容,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當然不能使美術課成為政治課,有時用三句兩句同樣可以達到教育的目的,對於無此內容的當然不能牽強附會。

美術課教育內容比較廣,不論是基礎知識課,還是欣賞課、手工製作課,審美教育應是貫穿始終,每一堂課都是一次審美活動。當然審美離不開德育,離不開雙基訓練。自然美是無時不在、無處不現的,藝術美是自然美的創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現創造能力,是美術課的主要任務。只有平日中善於觀察,善於辨別美醜與真偽,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優秀作品的欣賞、手工製作藝術品、基礎知識的學習與造型訓練,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及對智力開發都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馬克思主義的審美觀點為:人類在自己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只是按照美的規律來塑造物體,也要按照美的法則來塑造自己。這一美學觀點,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課的美育作用,它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表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相信隨着教育進一步深化改革,美術課的教學一定會克服臨時困難,在實踐素質教育中發揮出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第3篇

這次互相觀摩美術教學活動,老師們的高水平展示卻讓我久久回味,受益匪淺。下面談談個人收穫:

好的導入能把學生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課堂氣氛熱烈,互動效果好,今天的課有個共同特點是:引人注目的開場白和活動設計,集趣味性和啟發性為一體不僅能引人入勝,而且能發人深思,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比如《神奇的海底世界》導入部分就很特別,帶領幼兒進入佈置好的海洋世界,學生馬上被吸引住了。

教師注重師生情感的交流,有較強的親和力;注重師生學習過程的互動;教學設計適合學生,貼近生活,極具啟發性和引領作用。比如《瓶子的五彩衣》、《吹泡泡》、《小布錘郊遊》、《菊花朵朵開》注重師生交流,把主動權教給孩子。

三、關注本次研究主題,活動的遊戲化。

讓幼兒在遊戲中完成美術作品,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有共同研究。在小班的美術活動上,最能運用邊遊戲邊作畫的手段,因此,本次的三節小班美術活動均體現遊戲化的.設計。而中班、大班的美術活動更偏向於用遊戲化的口吻來進行美術活動。

一節好課設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綜合素質高的教師來駕御。教師形象的感召力、微笑、親切、抑揚頓挫的語言以及隨機應變的教育機智皆是一節好課必不可少的調味劑。今天的幾位老師都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雖然各個老師的水平不一,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總之,教育的生命在於平實、本真、發展,幼兒園的教學觀摩活動只有緊緊圍繞“以兒童發展為本”“促進每一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這一根本目的去開展,才能真正體現其價值。

第4篇

國小生天真爛漫、活潑好動、富有想象力,但他們閲歷淺、知識面窄,因此,在美術教學中善於運用各種新穎的手段及引課藝術,創設與教材相適應的學習氛圍,使他們在特定的情境中激發求知慾望,展開豐富的想象,萌生探究學習的樂趣,積極主動探究和創造表現美的方式等,成為我們國小美術課改中必須思考的問題。

1.悉心創設入課情境,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

?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入課是教師譜寫一首優美教學樂章的前奏,是師生情感共鳴的第一音符。精心設計好這個開端是上好課的前提保障,它能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因此,在每次美術教學入課時,我就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徵,構思創設多種情境,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而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教《影子的遊戲》一課時,我選擇了一個風和日麗的天氣,帶領學生到陽光下找自己的影子,體會身姿變化帶來的影子造型之美,相互描繪影子、加工、美化影子,創作出多姿多彩的"影子畫"。講授《淅瀝的小雨》一課時,我讓學生穿上雨衣或打上雨傘,在雨中散步、嬉笑,感受雨中快樂之美,引導他們觀察自然界中雨滴落地的形狀,觀察人物在雨中的各種姿態。興趣盎然的氛圍給學生們營造了豐富的創作源泉,他們在具體可感的情境中體驗到真實的自然美,觸景生情的發表着自己獨特的體驗和感悟。

實踐中,我對《教師的素質》一文中所指出的"教師是學生求知識,學本領,打基礎的導師和引路人,指導學生掌握勞動技能,則處處離不開教師的操作和示範"有了深刻的理解。我以為,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參與的活動,才會激發其自主學習,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賦予我們的優越教學資源,就能給學生的學習和創作提供了無限的展示空間,就能鼓舞學生的學習樂趣,關鍵的是教師如何創設情境,尋找和開發可用資源。

2.精心創設想象情境,昇華學生美術學習情趣

美的情境本身藴涵着吸引力,能使學生心情愉悦的投入到學習中。運用信息技術聲形並茂、色彩豔麗和諧、生動直觀等特色,再現生活情境,創設想象空間,就會使學生很快進入課堂情境,當圖片欣賞真實地展現在面前時,他們的臉上露出驚異的笑容,專注欣賞畫面,觀察着色彩和諧變化過程,畫面效果昇華了學生的學習情趣。

在以《海底世界》創作畫一課中,我設計了這麼一個課件:將收集的海底世界錄象帶剪輯加工,通過控制面板,給學生展現出神奇真實的海底世界,或是呈現全景,或是將貝殼定格,有時將有特徵的魚放大,有時又反覆播放魚羣遊動的情景,還讓潛水員、潛水艇等來個局部特寫,為加深學生對海底的印象,讓學生不斷觀察和討論,學生心中固有的形象立刻被嶄新的視覺認識所代替。

如教《色彩的冷暖》一課,由於學生對色彩知識理解的比較淺顯,要想讓學生了解色彩冷暖變化,就必須創設體驗情境。讓學生考察、探索自然中的色彩冷暖變化。為此,我依據教材中的知識點和重難點,以樹為例,用電腦再現了大量不同季節的圖片,春天——柳樹發芽、夏天——綠樹成蔭、秋天——秋葉飄落、冬天——樹枝披上銀色盛裝,並出示自然界中的'冷暖色調的作品,讓學生聯想感受色彩的冷暖是來源於人們對色、光的感覺印象和心理聯想:紅、橙、黃使人聯想到陽光和火焰,產生温暖的感覺;藍、青、紫使人聯想到大海和月夜,給人以清冷的感覺…….當大自然的景色畫面再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的思維及興趣豁然開朗,沉浸在藍色的海洋和秋的美景之中,正像法國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師規則"中明確指出:"我以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我認為教師就應該以教學藝術,激勵和點燃學生心中的藝術火花。"

我們知道,美術是視覺藝術,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有着極其強烈的感染作用,在美術教學中適當運用音樂輔助教學,創設想象情境,無疑會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如在欣賞達芬奇《蒙娜麗莎》時,一邊傾聽波瀾壯闊的鋼琴曲《獻給愛麗斯》,一邊欣賞絢爛奪目的色彩魅力;在欣賞《中國山水畫》時,一邊欣賞畫中的韻味、情趣、意境美,一邊欣賞如流水般叮咚的琴聲;上色彩知識課時候,我先讓學生聽幾段音樂,感受音樂中情感,再轉入對美術色彩的感受;在手工製作課時,讓學生邊製作邊欣賞爵士音樂,學生通過音樂的薰陶,把心中所想、眼中所見的表現出來。

總之,在國小美術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不斷創設教學情境,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並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既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又開闊他們的知識視野;既給他們創作的空間,又昇華他們的情感認識;美術教學定能開花結果。

第5篇

作為一名美術老師,為了將美術課講的更好,前段時間,我特意學習了美術史,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幾點體會與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美術史不枯燥。瞭解歷史上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美術,是很有樂趣的。在學完各種文化的特點、文化背景之後,就知道為什麼某一藝術會出現在特定的'時期,而且又有自己的獨特風格,一切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比如文藝復興三傑,他們就是藝術上的高峯,但是這個高峯也是逐漸發展起來的,而且是很多因素促成的,不單單是三位畫家的名字和作品就能説明的!

其次,懷疑這學科實用嗎?答案是:絕對有用!學習美術,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綜合審美能力,還能提高我們的鑑別能力、理解能力等等!

第三,怎麼去學?你可以按照歷史的走向來學!中國美術史每個朝代的主要成就是不同的。邊看作品邊記,又快又有意思。第一次就背事實性的東西,然後再總體去梳理一下理解一下。比如可以縱向想下中國人物畫各個時期的發展階段。並不是將瑣碎的知識點都記住就行了,更重要的是瞭解大趨勢大方向大動向。

第6篇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一般進行的模式都是老師講的多,而學生聽的多,真正動手的也僅僅是課後練習,或者是在課堂中的一些簡單的小練習。而我在給孩子上了一堂美術手工的視頻教學課程之後,瞬間感受到一堂別開生面的課堂對孩子的影響是長遠的。

在這堂課上,我首先告訴了孩子們本堂的計劃,以及課程安排的相關步驟。然後打開了抖音視頻,讓孩子瞭解一下美術手工的製作過程。孩子們個個都睜大眼睛,盯着屏幕,生怕漏過去了一個瞬間,漏掉了一個步驟似的。瞭解着手工製作的過程,且時不時的提出關於美術手工的相關問題。在觀看了一遍視頻後,我統一解答了孩子們提出的相關問題,並讓孩子們憑自己的記憶進行手工製作。孩子們都興致勃勃的開始了手工的製作過程,在手工製作過程中,我沒想到他們對步驟的記憶非常深刻,基本上都能夠在互相協作下完成手工製作,雖然形狀五花八門,但是都到達了勝利的彼岸。在基本完成了手工製作以後;我又放了一遍抖音的視頻,讓他們再對照自己完成的作品找一找還有哪些地方是做的不到位的,最後再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改進。孩子們很認真的討論、改進、並互相探討了這節課的收穫,都表示這節課上的很充實,學到了很多東西。那我又問了問他們,到底學到了什麼東西,孩子們基本上都説道了怎麼樣製作美術手工之類的收穫,但是在我看來,通過這堂課程,他們獲益匪淺。

單純從孩子的課堂表現來講,這堂課正可謂是收穫滿滿。首先孩子們通過自身的全神貫注,領會了美術手工課的製作基本步驟,從而通過個人和團隊的努力,完成了基本的課堂任務,並且最關鍵的是孩子們的印象很深刻,都按照視頻的步驟一次性的完成了操作課程。這是值得鼓勵和表揚的。

然而我認為孩子們在課堂上的`其他收穫要遠遠的大於課堂本身學到的內容。首先第一點孩子們集中精力的表現是值得讚揚的;其次是孩子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因為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以後孩子們走向社會面向工作,必不可少的需要具備團隊協作能力,因為一項工作不可能由一個人完成。而本堂課培養孩子們的團隊協作能力除了完成手工之外,更多是溝通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一點是從整體來看整個課堂的設計非常流暢,讓孩子們便於接受,並且少一點理論,多一點實踐,讓孩子們成為課堂的主人,從實踐中找理論方法。

在這堂課上,我設計課程的經過是這樣的,首先運用視頻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每個孩子都可以參與到本堂課中來,其次將孩子們分組,在看完視頻後進行探討,接下來手工製作,製作完成後再回過頭來反思。總的課堂設計非常連貫,時間節點把握的也很有緊湊,利於孩子們注意力的有效集中。

通過這堂課,讓我感受頗深。首先,要給孩子們創造一個舒適良好的探索環境。做為一名幼兒教師不僅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創新和探索精神,瞭解孩子的年齡特點,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發展水平開展各種學習和遊戲活動,給孩子營造一個輕鬆和平等的學習環境。

其次,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也要認識到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不同孩子不同階段在不同領域的發展,有快慢之分,認真觀察每個幼兒,瞭解掌握他們的不同點,這是重要的。給孩子主動思維,想象與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不封閉孩子、限制孩子。學中玩、玩中學。讓小朋友在快樂中成長,在快樂中學習;實踐練習、觀察練習、移情練習。只要在課上、課下、課餘,快樂中學習中間可以加以遊戲,手指操、兒歌等等。要對待孩子需要以鼓勵和幫助,只有鼓勵與幫助,才能讓他們極大程度上發揮自己的潛能。

第三點,應該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多總結、多分析、多歸納。應多以行動研究原理為重點,結合實際,巧妙的利用案例對教育行動研究的原理、層次、過程等問題進行學習,在教學工作中積極參與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研究中成長,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其實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隱含着許多的問題值得研究,但這隱含教育本質的問題卻往往被繁忙的課程忽略掉了。

最後一方面,雖然説每個教師的成長都要一定的時間。我們可以等待,但是孩子的成長卻是不可待的,怎樣才能加速自我的成長,讓每個孩子受益,這個是我一直在研究的問題。當講到怎樣提高理論素養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覺得最合適的方法就是讀書、記錄、實踐、反思。心中始終裝着孩子,腦中永遠盛滿童趣,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

傳統的教育觀,孩子們是被動的接受者。隨着教育觀的不斷改變,孩子逐漸可以理解成是一個自主的、又能力的學習者的,而這種觀點被我們逐漸認可。而現在我通過課上課下,我逐漸明白孩子不僅僅使一個學習者,而是一個有能力的思考者、思想者。他們有自己分析事物的邏輯,有獨特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有我們無可比擬的大膽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新認識幼兒:從一個被迫接受知識者到有能力的學習者,再到有能力的思考者,在這一過程中我獲得了更多更好的教育靈感和教育智慧。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不斷探索和孩子深層次交流的方法,帶領孩子用他們自己的方式獲得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

第7篇

作為一名中職語文教師,筆者深感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已成為中職語文教學中迫在眉睫的問題。對此筆者有幾點拙見以供討論。

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應開展積極的“雙向互動”,誘導學生的主動投入,鼓勵學生多參與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則充當“導演”,發揮主導作用。

有人認為,課堂上讓學生站起來讀一讀,講一講,到黑板上寫一寫,就算是雙向互動了,其實不然,筆者認為,這只是一種被動的“互動”。所謂真正的互動應要做到:學生在教師的誘導下主動、積極地迴應,並養成這種主動學習、探究的習慣,使語文課堂能時時迸射出智慧的火花。比如教學《再別康橋》一文時,可以這樣導入:同學們學過《天淨沙·秋思》一文,對比很熟悉,一起背誦“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然後設計瞭如下三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判斷、討論:

兩種觀點,其一是“小橋流水人家”是温馨的,反襯出身在異鄉的旅人對家鄉的思念;其二是“小橋流水人家”是冷冰的,表現的是遊子們孤苦伶仃和內心的孤獨。

3、最後一句可否去掉“斷腸”二字,有什麼不同?教師讓學生小組討論,自由發言,學生興趣高漲,回答問題十分積極。比如,第三個問題,有同學説:“‘斷腸’兩字去掉好,去掉之後與上句“夕陽西下”形成工整的對仗結構”;有同學説:“怎能去掉‘斷腸’兩字?自古到今的文學作品中多次出現“斷腸”兩字,如成語“肝腸寸斷”、“斷腸草”等,可見“斷腸”兩字在形容“傷心欲絕”的程度時非常貼切,去掉“斷腸”兩字就不能很好地體現這種情感。

教師巧妙地設計問題,學生在這些感興趣的問題的誘發下,形成了爭鳴的'局面,羣體思維迸發出智慧的火花,自然而然地在輕鬆愉快的課堂討論中解決了問題,極大地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自主參與解決課堂問題的習慣。

此外,在教學中,我們還應儘可能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投影、多媒體課件等,增強教學的生動性、直觀性和對學生的吸引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全神貫注中愉悦身心,激發靈感,淋漓盡致地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如在一次《為了忘卻的記念》的教學活動中,為了使學生能準確把握魯迅在聽到“左聯”五烈士被槍殺的消息時的情感,教師採用了層層鋪墊的方法,靈活運用多種教學媒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做法如下:

與此同時,播放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看着一幅幅畫面,伴着雄渾的旋律,再加上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誦與講解,營造出一個悲壯的氣氛,學生完全沉浸在無比悲憤的情境之中。緊接着,教師讓學生進一步展開想象,魯迅寫完文章後做了什麼事?學生一個個發言,眾説紛紜,卻不乏創新精神:如魯迅揹着手在房間裏踱着;魯迅手抓着短短的頭髮,痛不欲生;魯迅坐在書桌前,點燃一支煙,久久凝望着漆黑的夜空,一言不發,等等。學生這些富有創見性的見解,無疑是得益於教師營造的良好的教學氛圍。

校內交流的步驟分為課堂觀察→書面記錄→組員點評→深度交流→改進建議→自我反思。

組員點評:在課堂觀察和記錄的基礎上,組員褒長貶短,旨在提升授課者的教學品位。

深度交流:進一步聽取授課者的不同想法和教學追求,以謀求雙方的深度溝通。

改進建議:組員面對授課者的不足或特點,在溝通基礎上給出有針對性的“教學處方”。

自我反思:授課者認真消化吸收組員意見,在內省的基礎上自主決定是否接受和怎樣落實大家的建議,同時校與校之間重視師資培訓,搭建提升平台。建議市教研室組建“職教學科中心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各級各類中職校語文教研活動,為職業學校語文教師的培養搭建提升的平台。豐富多彩、靈活機動的形式。 1。理論講座2。聽課、評課3。優質課4。網絡交流

改變中職校語文教學現狀任重而道遠,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就一定能使中職校語文教學現狀得到改觀。

第8篇

歲月如梭,轉眼一個學期過去了。回顧這學期所從事的七年級美術教學工作,基本上是比較順利地完成任務。當然在工作中我得到收穫喜悦的同時,也在工作中發現一些問題。對於獲得收穫我會應用於下個學期的工作中,讓工作更加完善,對於發現的問題我會認真反思改進,避免以後的工作中再次發生。現將個人在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以便擇優汰劣,取長補短使今後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在本學期初,我認真學習學校工作計劃,明確了學期工作的目標和任務,結合本校美術工作的現狀和特點,按照《國中美術教學大綱》的要求,本學期新課開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詳盡的教學計劃。教學中認真遵照教學大綱要求,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廣素質教育,按時按質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教育教學是我們教師工作的首要任務。本學期,我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美術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本學期我任教七個班級的美術課。每個班每週一節課。在日常教學中,我堅持切實做好課堂教學的準備工作。課前認真做好充分準備,精心設計教學,並結合各班的實際,靈活上好每一節課,儘可能做到課堂內容當堂完成,課後仔細批改學生作業,使學生對美術更有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另外,授課根據得失及時寫反思,目的是為以後的教學積累經驗。美術課教學中,我採用系統性階段性相結合的原則,做到每堂課都能讓學生有收穫。總之,不管在課堂教學,還是在課外教學中,我都以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目標,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力求讓美術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積極參加學校教研組的教研活動,認真做好聽課、評課,通過教研活動我積極向老教師請教教學中的難題,改善自己的教學水平。

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經過多方面的考慮,決定在每週三、四的課外活動時間指導七年級學生參加美術興趣小組活動,興趣小組成員也是多次選拔而定的。本學期的課程主要開設了美術基礎課程、石膏幾何素描臨摹,石膏幾何素描寫生,已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當然這中間也存在個別問題,在請教老教師的基礎上已經把問題一一解決。

在課堂之餘,我還認真參加了學校以及教研組組織的'各種政治業務學習。從理論和專業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並虛心向其他的一些老教師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使自己能更好的進行教育教學工作。

我反思本學期以來的工作,在學生進步的同時,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在以後的工作中,爭取有更大的進步,在教學中有更大的創新。不足有以下幾點:

1、對於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還是不夠深入,在新課程的實踐中思考得還不夠多,不能及時將一些教學想法和問題記錄下來,進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本學年加大了學習的力度,認真研讀了一些有關教科研方面的理論書籍,但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還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夠細和實,沒有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

3、美術教學中有特色,有創意的東西還不夠多,還缺乏個人的教學特色,硬筆書法活動開展總體成績還欠佳。今後還要多學習借鑑,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努力挖掘美術教學的特色點,以不斷提高個人的教學能力。

總之,本學期工作順利圓滿完成,不足之處也是在所難免的,通過總結反思,我將在下一學期的工作中,戒驕戒躁,以飽滿的熱情,取長補短,以待來年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