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物的作文關於寫物的作文3篇 “筆下芬芳:探祕寫物之美”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9W

寫物作文是指通過描述某一具體物品或事物,來展現作者的感受、思想和觀點的一種文章形式。在寫物作文中,通過細緻入微的描寫和感性表達,往往可以讓讀者深入感受到物品所藴含的內涵和與人類生活的關聯。本文將為大家詳細探討關於寫物的作文,分享寫物作文的特點與寫作技巧。

寫物的作文關於寫物的作文3篇 “筆下芬芳:探祕寫物之美”

第1篇

看着水龍頭裏汩汩流出的自來水,突然間想起了那久違的故鄉的井。當今生活在繁華都市裏的人們,能有幾個道出真正意義上的井?估計所説的無非就是那些伴隨大都市應運而生的什麼下水井、污水井、電梯井等等。而那時故鄉的井,卻是我們每個人生命的源泉,一條巷子,至少一個村子都有一口井,生活根本就離不開它。

記得小時候我們家就有一口自挖的井,曾經有一陣子讓我非常引以為豪。大清早,巷子裏勤勞的人們便一溜帶串兒地到我家來提水做早飯,我們已提前準備好了井繩,村裏沒有轆轤之類打水用的工具,單憑人力用井繩吊着桶從十幾米深的井裏提水上來。那時候,我經常站在不遠處看着別人嫻熟地用鐵鈎掛上桶,再鎖上鍊子,將桶放到井裏,然後鼓足了勁,左右手互換,粗脖子漲臉地將一桶水硬生生拉上來。一般情況下,提完水,都是用一塊石板將井口蓋起來,一則防止雜物落進去,二則更是為了防止我們這些貪玩的碎娃們在井邊玩出意外。有時候好奇心驅使,趁大人不注意,我們會偷偷溜到井邊朝下看,啊!一股涼氣撲面而來,好舒服呀!井裏面還有一面圓形的“水鏡子”,我們可以看見自己稚氣的臉,可以扮出各種鬼臉,並向着井裏發出各種怪叫,聽“嗡嗡”的回聲。如果扔下去一塊小石子兒,“水鏡子”上會立刻盪出波紋,自己的臉也會隨着波紋蕩散開去,現出哈哈鏡的感覺,甚是好玩。但經常正玩得高興時,身後突然被自家大人提着領子猛地拽起來,然後是大聲的訓斥:“不要命了!跑這兒來玩?”於是我們便灰溜溜地跑開了。

後來村上給另一處公用場所打了一個更深的大井,我們那兒叫“機井”,估計是用機器挖的原因吧。於是到我們家打水的人漸漸就少了,聽説那口機井有幾十米深,夠到了地下的甜水層,所以打上來的水特別甜。而我們家那口井的水每次燒開後,底層會有白色的水垢,現在想來可能是礦物質或其它雜質太多,水的硬度過高,喝起來有一點澀味,而這口機井就好多了。我家也逐漸開始吃機井裏的水了,但是它離家有一點距離,媽媽常常為了少跑一趟路而用扁擔去挑水,我總是像跟屁蟲一樣跟在後面。打完水回家的路上,看着那根扁擔一忽悠一忽悠的,底下吊着的兩個大木桶也伴着節奏一起一伏地跳躍,我真想親自體驗一下看能不能挑起來。媽媽邊走邊擦着汗,水桶裏滴下來的水在彎彎的小路上留下了兩串長長的水印,我遠遠地跟着,踩着那兩道水印,頭也不用抬就跟着回家了,覺得真是有趣極了。

別人家的娃娃們也和我一樣,常常會跟着大人來到井邊,於是那兒便熱鬧起來。我們圍在井的高台下打鬧,玩耍,久久不願離去,而家人也不放心留我們在井邊玩兒,便多逗留一會兒諞諞閒傳。於是孩子們的嬉鬧聲、大人們的玩笑聲、人來人往的提水聲互相交織,遠近可聞,給人們的農閒生活帶來了無限的愜意和生機。後來村大隊開社員大會也索性搬到這裏,人們站的站,蹲的蹲,家在附近的就拿個小板凳坐下,還有的婦女拿來自家的針線活邊開會邊做,大隊幹部在上面講,大家聽會做活兩不誤。我們這些娃娃們只顧在不遠處追玩打鬧,好不熱鬧。

幾年以後,不知誰家打了第一口手壓泵井,不用井繩,也看不見井,只需壓幾下,水就源源不斷地流出來,於是村裏人便陸陸續續各自在自家後院裏打這種井了。從此打水不用出門了,而那口機井也就慢慢的無人光顧了,失去了它往日的生機。而這時我的童年也已慢慢地走遠了。

再後來,我離開故鄉到城裏上學、到城裏工作,並在城裏安家落户,故鄉的井也深深地被塵封在我的記憶裏了,但每次想起它,我心裏還是會湧出一股親切的甘甜,彷彿喝了媽媽早晨在井裏打出的第一口水。

寫物的作文關於寫物的作文3篇 “筆下芬芳:探祕寫物之美” 第2張

第2篇

近日, 中華文化藝術協會與中國老舍研究會舉辦了一個名為"老舍文學創作生涯展覽".以往只是從教科書上略略認識了老舍, 並沒有真正瞭解到他在文學上的精湛造詣, 慕名前去參觀後, 才知道老舍的一生是那麼地豐富,他的文學作品又是那麼地扣人心絃!

舒乙先生曾經這樣概括老舍的特點:"渾身上下帶著他固有的特點, 就像他多次描寫過的’長在北京城牆磚縫中的小棗樹’一樣, 土壤,營養都貧乏到了極點, 可是它依俯在母親—雄偉古城的胸口上, 頑強地硬鑽了出來, 驕傲地長成了樹, 從而獨樹一幟……"老舍先生生活在一個最動盪的年代, 槍聲,炮響都曾在他幼小的心靈上刻下了不少烙印.破落的衚衕裏, 留有老舍童年瘦弱的身影, 拿著一塊塊小棉花在角落裏玩耍, 每天吃著剩菜稀飯的情景;在艱苦的環境中, 老舍磨成堅毅耐勞的個性.

在偶然的機會下, 老舍進了學堂, 成為了一名學子,他在學校所有學科中, 對國文,寫作有著特別的鐘愛, 這是老舍踏進文壇,成為一顆巨星的先機. 在學堂裏他學到了知識, 這些知識不僅使他增長了智慧, 更為他日後出國深造打下深厚的基礎,這裏是老舍醖釀光芒的`地方, 為他將來大放異彩, 寫下他精彩豐富的人生第一頁;這時侯的老舍儼然是一顆正等待著滋潤,培養的種子.

後來, "五四運動"爆發了, 這個運動不但帶給老舍在思想上無限的衝擊, 也開始了老舍的文學創作生涯.新的思維,新的語言成為了老舍寫作的原料, 白話文的生動靈活, 使老舍可以更自由地創作,種子終於萌芽長成了樹,一棵會結出累累果實的大樹.

不過到那時侯為止, 老舍的眼光都只侷限在中國, 並沒有機會感受到世界文學,之後受聘於英國倫敦大學, 遠洋的輪船帶老舍走出了他所熟悉的中國, 向著新鮮,遙遠的國度駛去.在英國, 他涉獵了很多外國文學, 他為了更能準確地明白外國作家在書中表達的情感, 便讀了歐洲史,希臘藝術,希臘史等等.老舍完全沉浸在這另一類文學中, 為他以後的小説加添了許多元素.

生長在古城牆上的小棗樹終於開花結果了, 他成了令中國人驕傲的"人民藝術家".老舍是中國母親孕育出來出色的兒子, 他依附著古城牆,感受著中華大地的氣息, 再憑藉自己的頑強的精神, 鑽出了頭, 更昂然地挺立著.雖然後來他為歷史作出了犧牲, 捐獻了身軀, 姑且不論他選擇自殺的方式來結束生命是對是錯, 但老舍的確為中國新文學奠下了根基, 而他的作品更是永恆不朽的.

老舍含淚幽默,寫實無華的寫作風格在中華文化中是獨一無二的.他留給後人的是甘甜的果實, 只有細細品賞才能領會當中的滋味.而這棵城牆上的小棗樹, 仍然會屹立著, 等待著後人細細品賞.

第3篇

的確,咖啡是棕色的。可是,它為什麼是棕色的呢?老師教導我們,認知事物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否則,就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不能透過表象看事物的本質。

我想,咖啡是棕色的與蓮生長在淤泥中是同樣的道理吧。“高潔清雅”一直是蓮的讚詞,因為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試想,如果蓮生長在一片淨土,或許它依然長的美麗動人,但“高潔清雅”的讚詞也許就不屬於它了。以此而論,是“淤泥”賦予了蓮的“高潔清雅”。

咖啡也一樣。咖啡濃郁的苦澀味道,吸引着大批的飲者。雖然,咖啡本身就具有這樣的味道,但真正成全這種味道的,是咖啡獨一無二的棕色。人們喜歡用咖啡喻人生,説的是人生就是一杯咖啡,甘甜藏在苦澀的背後。苦盡甘來,是所有懂得忍耐的人的幸福歸宿。這一個比喻讓人覺得合適而且美滿。除了咖啡本身味道的特性,是咖啡的棕色讓這個比喻的成立更加毋庸置疑。

我們假設以下:一杯咖啡仍舊保持濃郁苦澀的味道,而咖啡的顏色換作是紅色、藍色……或者乾脆就是透明的,它還能夠引發飲者以種種哲思嗎?它還能夠成為眾多現代文人青睞的飲品嗎?它還能夠恰如其分地曉喻人生嗎?

因為擁有濃郁的苦澀,咖啡耐人尋味;而真正讓咖啡顯得深刻的,是這獨道的苦澀外表包裹的一層得體的棕色。如果失去了棕色,就如同失去了最得體的衣裳,咖啡會像穿着華美但不合身的少女,難登大雅之堂。

咖啡需要棕色,棕色促使咖啡深刻;一個人則需要苦難,苦難促使一個人人生完美。漫漫人生路,如果走的一帆風順,沒荊棘的牽拌,沒有淺窪的阻隔,是毫無樂趣可言的——就如同行走舟海上,沒有遭遇大風大浪,即使駛達心中的彼岸,卻失去了這次航行的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