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幹部如何提高文字寫作功底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6W

  機關幹部如何提高文字寫作功底

機關幹部如何提高文字寫作功底

機關幹部最常用的一種工作方式就是“耍筆桿子”,寫文字材料。因此,文字寫作就成了機關幹部應具備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要練好文字寫作基本功,必須從學習掌握文字寫作的一般套路開始。所謂文字寫作的一般套路就是撰寫文字材料過程中的謀篇佈局、起草初稿、修改加工這五個步驟。這“五步”説起來很容易,但真正走好這“五步”絕非一日之功,需經反覆磨鍊,方能深悟其中之訣竅。

一要精心謀篇佈局

有了高質量的寫作素材,又確定了一個好的主題,接下來就是謀篇佈局。如同建房中的設計圖紙,構築框架一樣,寫文章開筆之前也要精心擬製篇章結構和粗綱細目,把文章的“框架”設計好。

(一)理清思路,定好大綱。要寫好一篇文章,必須首先把寫作的大思路搞清楚。思路通則文路迎,寫作起米才能下筆千言,一氣呵成。理清思路就是依據已經獲取的人量寫作素材,緊緊圍繞文章的主題,確定寫作的目的、方向和準備闡述的主要問題。有了明確的寫作目的和寫作方向,確定了寫作的土要問題,腦子裏就形成了一個總的寫作輪廓。這樣,就可以把寫作的大方向、大綱日、大框架確定下來,從而為整篇文章的寫作奠定堅實的根基。

(二)確定縱橫,細分層次。一篇文章分幾個層次?是縱向展開,還是橫向展開,還是縱橫交錯展開?這些問題,不能依據撰寫者的主觀想象而定,而要從寫作對象的客觀實際和指導工作的客觀需要出發。一般情況下,撰寫典型人物事蹟、某一事件的專題調查報告之類的材料,大多是按照先進典型的成長過程、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縱向展井,分出若十層次:撰寫工作經驗、領導講話之類的材料,大多是圍繞一個主題橫向展開,分出若十問題和觀點;撰寫較大型(問題比較大、篇幅比較長)的文字材料時,如黨委年度工作總結之類的材料,則大多是縱橫結合。有的是大層次縱向展開,每一個大層次中又橫向分出若干小層次。有的則是橫向展開大層次,縱向展開小層次。

       以上只是就一般情況而言,寫文章分層次不一定要固守一種格式,而應該從實際出發,從效果出發,從客觀需要出發。只要能準確反映事物的發展過程,深刻反映問題的步步深入,全而反映事物的本來面日,科學展井某一思想、某一經驗的深刻內涵,層次劃分就是合理的可行的。另外,分層次,列綱目,還要注意粗細適度。太粗了,不利於深刻反映主題思想,不便於讀者對文章的閲讀和深刻領會。太細了,又會把文章寫得太煩瑣,不僅不能加深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反而會沖淡主題,搞亂主題。特別是領導講話,千萬不能摘得層次太多太細。否則,領導講得亂了套,羣眾越聽越糊塗,有時連領導自己也不知道講到哪裏去了,羣眾聽了半天也不知道領導講了些什麼。

(三)錘鍊標題,力求醒目。在謀篇佈局中,推敲好大小標題,使之立意準確,立場鮮明,詞語醒目,有力度,有亮點,是非常重要的。要讓讀者一看文章的大小標題,就眼前為之一亮。要讓聽者一聽文中提出的人小觀點,就心中為之一振。當然,這些要求説起來很容易,真正做到是需要傷一番腦筋,下番功夫的。平時要注意多學習,多積累,通過多種途徑把寫文章常用的好觀點、好詞句及時收集整理儲存於自己的腦子裏和筆記中。對能反映寫作對象本質的精彩之處進行深入的思考,對列出的綱目進行反覆的推敲,把一個個標題、觀點錘鍊成一顆顆閃亮的明珠鑲在文中,給人一種亮晶晶的感覺。要注意借用和吸收領袖、名人和羣眾的思想、智慧和語言。有人把運用領袖、名人的思想去深思熟慮某一個問題、某一個觀點比喻為“站在偉人的肩膀上思考”,把借用通俗易懂、生動形象、富有哲理的羣眾語言作為文章中的題目説成是“把深刻埋在淺顯中”,是很有道理的。

二、要精心起草初稿

寫文章的具體筆法、風格可以多種多樣,但要寫好一篇文章最根本的是要搞好五個“結合”:

(一)搞好觀點與素材的結合。綱目觀點好比文章的骨架,寫作素材好比文章的血肉。只有把粗綱細目和優質素材結合好,把勻稱的“骨架”和豐滿的“血肉”結合好,才能形成一篇“體態端莊”“豐潤迷人”的好文章。搞好這個結合的關鍵是把已經準備好的大量的優質素材合理分配給每一個題目和觀點,實現觀點和材料的合理搭配和有機結合。在這方面容易山現的毛病有兩個:一個是使用材料不當,針對性不強,説服力不夠,文不對題,答非所問,材料用了一大堆,也沒有把相應的觀點説清楚;一個是把材料與觀點簡單相加,結合不緊不自然,沒有把觀點融合滲透到材料之中,在一個題目裏,羅列了一大堆材料也沒有把相應的觀點表達出來,只是把“骨頭”和“血肉”硬堆到一起,而不是長到一起。以上這兩種不正常的結合,都會給寫作造成失敗,因此,都在防止和克服之列。

(二)搞好敍事與論理的結合。處理好敍述和議論的關係是使文章出思想、出靈魂、出哲理的寫作基本功。可以先敍後議,可以先議後敍,也可以夾敍夾議。然而,無論採取哪種方法,都必須把敍和議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只敍不議,就會把文章寫成缺乏思想性的“流水賬”,只議不敍,則會把文章寫成乾枯乏味的“枯樹枝”。在敍事與論理相結合的寫作技巧方面,毛澤東著作給我們提供了光輝的典範。如他的《實踐論》、《矛盾論》等理論專著,就採用了夾敍夾議的寫法,因而使深奧的理論通俗化,使大家從司空見慣的事例中悟出了深刻的哲理。

(三)搞好綜合概括與具體剖析的結合。這是在寫作中處理運用綜合材料和典型事例時需要注意的問題。用好綜合材料,可以使讀者看到寫作對象的全面情況和整體水平;用好典型事例,可以使讀者看到寫作對象的突出特徵和精彩之處。因此,使用綜合材料時,要注意其高度概括性和全面整體性的特點,對寫作對象從宏觀上進行高度而又準確的概括;使用典型事例時,要注意對寫作對象從微觀上進行生動形象深入細緻的刻畫。只有把這兩種素材使用好,結合好,才能從宏觀與微觀,整休與局部的結合上準確地反映寫作對象的真實面貌和實際水平。

(四)搞好精彩語言與紮實內容的結合。寫文章要用精彩的語言來表述,更要以紮實的內容為基礎。只追求語言的精彩,沒有紮實的內容,會給人以華而不實、譁眾取寵的感覺;只注重了內容的紮實性,忽視了語言的生動性,會給人以平淡無味,如飲白開水的感覺。因此,在寫作中,二者不可偏廢。既要語言精彩,又要內容紮實。在使用語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精彩的語言絕不是那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華麗辭藻和那些詞不達意的四六句,而應該是那些言之有物、樸實無華、寓意深刻、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大眾化語言。

(五)搞好輕描與重彩的結合。這主要是指使用筆器多少的問題。在一篇文章中,對文中的各個章節、段落不能平均使用筆墨,應該是有輕有重,有繁有簡,區別情況,詳略得當。如對錶現文章主題作用較大的重點章節,就要多用筆墨,對輔助性的章節,則可少費筆墨;對難以理解的觀點,要多用筆墨,對一點就通的觀點,則可少用筆墨;對爭議較大的內容,要多用筆墨,對認識一致的內容,則可少用筆墨;等等。具體到某一篇文章中,哪些需要輕描,哪些需要重彩,只能在具體的寫作實踐中去分析,去體會,去處理。

三要精心修改加工

寫文章不要追求一次成功的效果。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都有個反覆修改、精雕細刻的過程。因為人的認識不是一次完成的,有一個由點到面、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過程。人們對寫作對象的認識也是如此。從調查研究掌握素材,經過提煉主題,到列綱日,動筆寫作,到寫出初稿,對寫作對象也有個由偏到全、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隨着認識的不斷深入,對文章的內容、觀點和寫法會產生一些新的思考。再有,上級領導要審查把關,寫作對象也要看看文章寫的是不是自己,像不像自己。因此,初稿完成後,還要廣泛聽取意見,進行認真的修改,修改的重點可以歸納為“六看”:

一看主題是否突出。方法是從頭到尾把全文閲讀或宣讀遍,而後對主題是否集中,表現是否突出,讓大家評頭品足。要捨得把那些分散主題、偏離主題甚至與主題相悖的內容堅決刪掉。對那些儘管很生動、很優美但對錶現土題沒有什麼作用的內容,也要堅決去除,以免喧賓奪主,沖淡主題。

二看觀點是否準確。觀點準確不準確,要從四個方面去衡量:即是否符合馬克思上義的基本理論,是否符合上級的指示精神,是否符合本單位黨委的決定、工作部署、規章制度,是否符合客觀事實和寫作對象的本質特徵。

三看用材是否得當。要換掉那些不能説明問題的材料,要砍掉那些可有可無的事例。有時還要進行補充調查,糾正那些表達觀點不準、反映情況不實的材料。如綜合材料中的數字不準、典型材料中的事例不典型等問題,必須認真糾正和補充。

四看邏輯是否嚴謹。這裏講的邏輯主要是指形式邏輯。形式邏輯是關於思維規律和思維形式的科學。形式邏輯要求人們的思維要遵守思想的同一性、無矛盾性、確定性、可證實性、連貫性“五性”和同義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四律”。還有構成形式邏輯的三個主要思維形式即概念、判斷、推理。這些,都是我們寫文章不可缺少的。看一篇文章的邏輯興遞性如何,主要看文章中有無概念使用混亂、論述自相矛盾、結論不明確、思想不連貫以及前後重複、主次顛倒、內容交叉等問題。

五看語言是否精練。文章不是越長越好,也不是越短越好。文章的長短應該依據內容多少和客觀需要而定,不要人為地拉長或縮短。現在的主要傾向是長文章太多,短文章太少,講話越來越長,公文越來越厚。精簡語言是解決這一傾向的好辦法之一。因此,我們在修改文稿時,要下決心砍掉那些可説可不説的客套話,對錶現主題思想毫無意義的廢話和翻來覆去的重複話,文不對題的多餘話,沒有實際內容的空話,吹牛皮唱高調的大話,囉囉唆唆幾十個字甚至上百字不見標點符號的長話。如果各級公文能把以上這幾種類型的話刪掉,不僅文章會變得言簡意賅,而且還會產牛節省人力物力、提高T作效率的良好效益。

六看文字有無差錯。這主要是文章定稿時和打印時要認真地搞好校對,防止錯字、別字、漏字、病句的發生。特別是對那些關鍵性的字、詞、句要高度重視,反覆核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