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居聽書》教案4篇 聽書教案:讓“明湖居”成為你的口袋好伴侶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1W

《明湖居聽書》教案是一份針對國小生的語文聽力教案。它以《明湖居》為素材,帶領學生感受古代文化,提高聽力和口語能力。除了聽故事外,還涵蓋了詞語解釋、句型分析、作文練習等內容,是一份十分實用的教學資料。

《明湖居聽書》教案4篇 聽書教案:讓“明湖居”成為你的口袋好伴侶

第1篇

1、學習本文具體生動的感受和用形象來比喻無形事物,從而使讀者能真切地領略無形事物的美的手法;

2、學習用場面烘托、人物映襯、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劉鶚(1857─1909),字鐵雲,筆名洪都百鍊生,清末丹徒(江蘇鎮江)人。他出身於一個封建官僚的家庭,懂得算學、醫藥、治河等實際學問,無意於以科舉博取功名。他行醫於上海,後又棄醫經商,直到資本喪盡才止。1888年黃河決口,他因治河有功,官至候補知府。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他曾從俄軍處用低價購買太倉糧,賑濟居民,後清廷以私售倉粟罪逮捕他,流放新疆,次年病死於迪化(烏魯木齊)。

?老殘遊記》是劉鶚晚年寫的一部小説,是晚清中譴責小説有影響的作品之一。《老殘遊記》借老殘在遊歷中所見所聞,對當時吏治的黑暗痛加抨擊,揭露了所謂“不要錢”的“清官”,其實是一些不惜殺民邀功,“急於做大官”的劊子手,在客觀上有助於人們認識整個封建官僚集團的階級本質,有其進步的一面。但是,作者的基本立場是落後的,甚至是反動的。他維護封建統治,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質缺乏認識,反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義和團的反侵略鬥爭,在書中明顯的表現,由此可見,《老殘遊記》是一部瑕瑜互見的書。

?老殘遊記》語言清新簡練,對一些人物及自然景物的描寫比較生動、形象,沒有一般的陳詞濫調,跟晚清的同類小説比較,藝術上的成就是比較卓越的,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説史略》中也稱讚這部作品“敍景狀物,時有可觀”。

?明湖居聽書》節選自《老殘遊記》第二回:“歷山山下古帝遺蹤,明湖湖邊美人絕唱”。作者清末劉鶚,筆名洪都百鍊生。《老殘遊記》借一個不願做官,奔走江湖行醫的名士老殘,在遊歷途中的所見所聞,揭露了當時的官吏昏庸殘暴的行徑,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也表現了作者反對革命運動,主張維新圖強、科學救國的政治態度。這部小説刻畫人物、描寫自然景物比較生動形象,在語言運用和再現手法上頗具特色。重迅先生在《中國小説史略》中評論這部作品:“敍景狀物,時有可觀”《明湖居聽書》便是“可觀”的一節。

“明湖居聽書”故事是這樣的:老殘來到濟南府,在高升店住下。第二天上街遊玩,見那牆上貼了一張黃紙,居中寫“説鼓書”三個大字,旁邊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不知是什麼事情。路上聽得兩個挑擔子的説道:“明日白妞説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來聽書罷。”又聽得鋪子裏櫃枱上有人説道:“前次白妞説書是你告假的,明兒的書,應該我告假了。”一路行來,街談巷議,大半都是這話,心中詫異道:“白妞是何許人?説的又是何等樣書?為甚一紙招貼,便舉國若狂如此?”回到店裏向茶房打的此事,茶房介紹劉:這説鼓書,用一面鼓,兩片梨花簡,名叫“梨花大鼓”,演説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沒什麼稀奇,自從王家出了個白妞、黑妞兩姐妹就不同了。這白妞名叫王小玉,是天生的的出奇人物,十二三歲就學會了説書的本事。他有一副好嗓子,又吸收京劇、崑腔、小調種種腔調,運用到大鼓書的調兒裏,經過二三年的工夫,創造出梨花大鼓的新調,“竟至無論南北高下的人,聽了她唱書,無不神魂顛倒”。明兒下午一點鐘開唱,若上午十點鐘去,便沒了座位,要聽還是早去。老殘聽了茶房的話,也不甚相信,次日九點多鐘便便去明湖居聽書。可以説,在節選的這部分文字之前,作者已在為白妞説書作了鋪墊,那屬“耳聞”;進入課文之後,則屬“目睹”了。

這篇課文主要寫白妞高超的歌唱藝術。為了突出這一中心,在寫演出之前,先寫場內熱鬧場面,先寫琴師和黑妞,先寫場中的議論,這些都是為突出白妞説書的高超技藝作烘托和鋪墊的。然後,作者集中筆力,正面寫白妞説書的高超技藝,最後,寫聽眾的反應,高度評價白妞説書的效果。分別分析如下:

聽書人多: 當官的“撫院”“學院”;做生意的;讀書人。

台上、台下對比: 空洞無人“一張半桌,兩張椅子,三樣樂器”

側寫場內熱鬧場面,有力烘托白妞説書的魅力,渲染了氣氛,與白妞出場寂然無聲形成鮮明對照。

寫琴師用“先抑後揚”的手法,貌甚醜陋,開始彈琴琴聲也不動人,最後輪指彈奏,動人心絃,突出輪指彈奏的高超技藝,為後文替白妞出色地伴奏埋下伏筆。

寫黑妞容貌、服裝,細緻説明她樸實、純潔,為後文白妞的`容貌、服裝描寫節省筆墨,以便集中筆力寫演唱,然後突出吐字清晰,行腔婉轉的特點,“百變不窮”“以為觀止”。但她的技藝遠不如白妞,因她的調門兒都是白妞教的。就這樣層層鋪墊,烘雲托月,很好發揮琴師、黑妞的陪襯作用。

一生朗讀,其他學生考慮:(1)哪些句子寫的特別好??(可分組找,看哪個組找的準,找的多。)它抓住白妞説書的什麼特點?用了什麼修辭手法?(2)白妞在説書過程中聲音有哪些變化?

“五臟六腑裏,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帖,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蔘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寫出聽小玉初唱時感受到的妙境,處處伏帖,處處暢快

“恍如由傲來峯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婉轉回旋

採用了通感(比喻)的修辭方法。(師生共同回憶通感修辭的運用,並舉例。如“紅杏枝頭春意鬧”、“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光與影有着 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山色也逐漸變得柔嫩,山形也逐漸變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觸摸到凝脂似的感覺”、“嗓音油膩得像奶油蛋糕”等。)作者設喻的角度是多方位的,或用感覺,或用視覺,或用聽覺,而同是視覺,有的繪其形,有的點其色,形色兼備,體現白妞演唱的美妙。

師總結:描寫虛幻的音樂時,可以寫出音樂變化的幾個階段,並運用聯想和想象,把聽覺與其他感覺打通,寫出音樂所描繪的意境,聽音樂的感受。

結合學生討論內容,小結如下:課文在描寫白妞説書聲腔的變化上頗具特色,突出的是利用“通感”把由聽覺獲得的聲音,轉換為用其它感覺器官可感知的具體形象,這樣使讀者能夠利用“通感”功能再將由其它感覺器官獲得的具體形象轉換成用聽覺感知的聲音,從而欣賞到白妞那美妙絕倫的演唱。例如:“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表現聲腔尖細高亢、剛勁有力;“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迴百折的精神,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峯半腰裏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表現聲腔迴環宛轉,急促甜潤;“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表現聲腔紛繁奇妙、多彩多姿。要把轉瞬即逝,只可意會的聽覺形象,用語言文字準確地傳達給讀者,實屬不易,而作者卻使我們得到滿足。

從本文中我們可以學習到:描寫音樂時,可以藉助修辭手法直接描寫音樂變化的階段、聽音樂的感受,也可以通過描寫其他東西

比較鑑賞《明湖居聽書》與《琵琶行》中的音樂描寫。

《明湖居聽書》教案4篇 聽書教案:讓“明湖居”成為你的口袋好伴侶 第2張

第2篇

音樂,是人類心靈的詩章。真正的音樂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強烈的感染力,能夠打動所有真誠的心靈。人們隨着音樂的律動,或喜或悲,或驚或歎,隨着旋律的起伏變化,或靜思默想,或翩翩起舞。音樂已經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家也都喜歡音樂,那麼你能不能用語言把歌唱家美妙的歌聲描繪下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老殘遊記》中對民間高超的歌唱藝術的描寫。

1、《明湖居聽書》選自劉鶚的小説《老殘遊記》第二回。《老殘遊記》共二十回,署名洪都百鍊生。小説中主人公老殘是一個不願做官的名士,他手搖串鈴,奔走江湖替人治病。作者借老殘之遊歷,記敍其“言論見聞”,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在這種黑暗統治下,人民被塗炭的社會現實。暴露了當時醜惡的政治現實,特別是比較真實地揭示了一些所謂“清官”實為“酷吏”的猙獰,可鄙。魯迅先生把這部作品與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和曾樸的《孽海花》並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説。

2、劉鶚,字鐵雲,江蘇人。1888年因治理鄭州段黃河有功升至知府。庚子(1900)年,他買谷賑濟北京饑民,後因私售倉粟罪流放新疆,不久死在那裏。

明確:戲園的'盛況、琴師的彈奏、黑妞的演唱、觀眾的議論,以此烘托白妞的高超技藝。

明確:一方面寫戲園內座無虛席,無處落腳,觀眾之滿,座位之貴,襯托下文演唱的精彩;另一方面寫戲台上有哪些道具(一張半桌,一面板鼓,兩個鐵片兒,一個三絃子,兩張椅子),道具簡單,反襯出下文演員演唱技藝的高超。

第3篇

1、賞析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樂的角度和方法。

音樂,是人類心靈的詩章。美好的音樂能打動所有真誠而豐富的心靈。現在人們一般用高科技手段來保存音像。古人沒有錄音、攝像等技術設備,那麼,他們如何保存飄忽易逝的音樂呢?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和學習一篇文章,它用妙筆生花讓我們身臨其境、感受到音樂美。

?明湖居聽書》選自劉鶚的小説《老殘遊記》第二回。《老殘遊記》共二十回,署名洪都百鍊生。小説中主人公老殘是一個不願做官的名士,他手搖串鈴,奔走江湖替人治病。作者借老殘之遊歷,記敍其“言論見聞”,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在這種黑暗統治下,人民被塗炭的社會現實。暴露了當時醜惡的政治現實,特別是比較真實地揭示了一些所謂“清官”實為“酷吏”的猙獰,可鄙。魯迅先生把這部作品與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和曾樸的《孽海花》並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説。

劉鶚,字鐵雲,江蘇人。1888年因治理鄭州段黃河有功升至知府。庚子(1900)年,他買谷賑濟北京饑民,後因私售倉粟罪流放新疆,不久死在那裏。

(一)請同學們快速閲讀全文,思考一下:本文寫了幾處音樂表演?重點寫誰?

明確:本文總共描寫了三個人的表演:琴師的彈琴,黑妞的演唱和白妞的精妙絕倫表演。重點是寫白妞。

既然重點是白妞説書,那麼有關白妞的描寫集中在那些段落?

眼睛:【品味】“如秋水”側重寫眼睛——“清”,如小石潭的水;“如寒星”側重寫眼睛——“亮”;“如寶珠”側重寫眼睛——“圓”;“如白水銀裏頭養着兩丸黑水銀”——圓潤靈動

“彷彿由傲來峯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險、奇、不斷升高

用日常生活中易體會的聲音設喻:“花塢春曉,百鳥亂鳴”

寫觀眾的反應:感覺妙——伏帖——暢快——暗暗叫絕——屏氣凝神不敢少動——叫好之聲轟然雷動

説唱的音樂轉瞬即逝,作者卻藉助於比喻、通感,把白妞説書的或高或低或緩或急,形象地描摹了出來。從發展、跌宕、高潮、結束,其音樂的過程一目瞭然,不能不讓人讚歎其技藝的精湛。

如果把白妞的説唱比作一朵紅花,那麼,課文還巧妙地用了一些綠葉作了陪襯,能找出是哪四枚綠葉嗎?

寫琴師用先抑後楊的手法,先寫相貌,寫小調,再寫絕妙的輪指,抑揚頓挫,入耳動聽,為描寫他為白妞伴奏設下伏筆。

寫黑妞從外貌與演唱兩方面,寫黑妞容貌、服裝,説明她樸實、純潔,為後文白妞的容貌、服裝描寫節省筆墨,目的.在於為寫白妞設伏筆,把黑妞的演唱寫到歎為觀止的地步,好像已詞盡意窮,無可復加。然後用觀眾評論使文章絕路逢生,從而烘雲托月,從側面烘托白妞演唱技藝之高、絕妙。

“水漲船高”、“山外青山樓外樓”,這四處無一處寫白妞,實則處處寫白妞,這就是鋪墊,就是側面描寫,從而烘托的妞説書的精湛技藝。整篇課文就是以鮮花樣凸現在大家面前,正面的描寫和側面的烘托,渾然一體,鮮明生動。

藝術是觸類旁通的,劉鶚為我們再現了當年王小玉説書的精彩情景,大家感覺當代那位歌星能與王小玉媲美呢?

這篇課文主要寫白妞高超的歌唱藝術。為了突出這一中心,在寫演出之前,先寫場內熱鬧場面,先寫琴師和黑妞,先寫場中的議論,這些都是為突出白妞説書的高超技藝作烘托和鋪墊的。然後,作者集中筆力,正面寫白妞説書的高超技藝,最後,寫聽眾的反應,高度評價白妞説書的效果。

第4篇

,原名孟鵬,字雲摶,後字鐵雲,發表《老殘遊記》時署名“鴻都百鍊生”,江蘇丹徒人,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學識博雜,精於考古,在算術、治河、醫道上家學淵源。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時因為設平糶局賑濟饑民被逮捕,流放新疆,後病死迪化,時年五十三歲。

(三)簡介《老殘遊記》及四大譴責小説《老殘遊記》最早發表在1903年8月上海商務印書館《繡像小説》第9號上,刊至十四回,翌年改在天津《日日新聞》上發表至二十回,成單行本,後又續九回。

“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內千芳,人間萬豔,必有與我同哭同悲者焉!”因名為“老殘”。

明確:戲園的盛況、琴師的彈奏、黑妞的演唱、觀眾的議論,以此烘托白妞的高超技藝。

明確:寫黑妞是為襯托白妞,又可省去後文寫白妞裝束的文字。

/“在日常經驗裏,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

/通感也叫移覺,就是人們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把人們某個感官上的感覺移植到另一個感官上,憑藉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受到啟發讀者聯想,體味餘韻,渲染並深化試問、詩文意境的積極的修辭效果。

*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鈴上奏着的名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