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課餘時間調查報告2篇 "揭祕大學生課餘生活:調查報告"

來源:巧巧簡歷站 5.59K

本次課餘時間調查主要針對大學生進行,目的在於探究大學生在閒暇時刻的消遣方式以及課餘時間的分配情況。調查結果旨在幫助大學生更加合理地規劃個人時間,提高學習和生活效率。

大學生課餘時間調查報告2篇

第1篇

1、眾所周知,大學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場所。它擁有着無限的魅力吸引到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彙集到它的懷抱,一起學習,一起為了自己的各種夢想而不斷努力着。大學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歸究到一點就是它與學生之前所經歷過的國中高中截然不同的教學方式以及培養目的。

它只把較少的一部分時間依舊留在傳統的課堂教學,而其餘的大部分的時間是讓學生自己去學。旨在讓其養成良好的自學、自我規劃、合理的運用時間的能力。然而,不知是目前國內的教育模式仍存在某些無法避免的缺陷,還是學生本身的問題,在很多學生的眼裏,那些離開課堂的時間被他們基本上是當成了純粹的“休息時間,放鬆的時間”,把它堂而皇之的肆意揮霍掉。這讓很多的老師和家長深感痛心。那麼,在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會怎樣安排自己的課外時間呢?

2、調查意義:許多大學生把考上大學作為中學噓唏的奮鬥目標,但上了大學卻對大學生活缺乏長遠的打算,因而感到大學生活茫然、空虛、枯燥、乏味,不能合理地利用課餘時間,虛度了大學的光陰。本調查問卷旨在引導大學生合理安排課餘時間,全面提高大學生素質,既能學習好專業理論知識,又能開闊視野,參加社會實踐,發展個人愛好,實現自我價值。

1、在我們所調查的同學中,有18%的同學認為自己的課餘時間安排是合理的,53%的同學覺得自己的課餘時間安排有時合理有時不合理。在課餘時間安排上,僅有17%的同學用課餘時間來看書學習,而36%的同學都用來上網、玩遊戲、睡覺等娛樂消遣活動中。都説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在接受調查的同學中,只有25%的同學會將課餘時間用在鍛鍊身體上,而30%的同學則將課餘時間用來做兼職、談戀愛、與人閒聊等。為什麼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在許多同學的安排中似乎只有無聊呢?

首先同學們的意志太差,調查中,有30%的同學認為自己的課餘時間安排不合理是因為自制力太差。的確,當內在驅動力不足時,內因所起的作用就抵擋不住外界物質的誘惑,這個時候習慣依賴上網來打發自己的時間,真正利用網絡來提高自己的學習的很少。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讓許多的大學生流連其中,沒有時間與精力跑到圖書館去看書借書。

但在去圖書館的同學中,絕大部分是為學習而去的。其中,有23%的同學是去自習,54%的同學是去借閲圖書,只有23%的同學是去上網,而且這其中也不缺乏上網查資料的同學,這一點還是讓我們挺欣慰的。

在問到大家對課餘時間的利用是以什麼為目的時,總體而言,60%是為了充實大學生活,提高想象力和能力,其次是開心隨意發展個人興趣。這以現象説明大學生在思想上都對提高自身極其關注,也希望在大學生涯中將自己鍛造成有用之才。但是數據表明大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不高,自制力不強,經常是身未動心已遠。這便是哲學中説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和獨立性與依賴的矛盾。”

能否合理安排課餘時間,受內因和外因的影響。根據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動力和源泉的原理,我們可以知道,在內外的雙重作用下,內在驅動力會更好地發揮作用。大學生必須加強思想修養。人的自制力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思想素質,文化素養。因此提高自制力最根本的方法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保持樂觀向上的樂觀情緒。與此同時,要加強自我意識,強化時間鍛鍊。要加強學習、之類知識,開闊視野,用知識來武裝和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水平,培養自己性格中意志獨立性的良好品質,對自己奮鬥的目標要有高度的自覺性。

由於事物的聯繫是多方面的,我們作為體育院校的學生,應該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和提高專業技術知識。如何安排課餘時間,那就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制定了。保證體育鍛煉適當娛樂休息的前提下,學習時間安排越多越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僅僅靠專業知識是很難立足於社會的,多學習本專業以外的知識能夠使自己的思維更系統,更全面,更準確,這也是大學生提升自我的需要,許多同學都有這樣的意識,所以都能主動去學習。

對於社團和班幹部方面,從經濟學成本--收益分析法可知,高校學生擔任幹部可獲得收益,同時也要付出相應的成本。若成本大於收益,則選擇消極參與。要破除這一現象,必須在改變學生擔任幹部的成本收益結構上下功夫,培養合作精神,增大學生幹部的收益空間,構建提升平台,增加擔任學生幹部的比較收益,這也需要學校提供一定的設施及幫助,才能讓幹部們課餘時間之際投入其中,鍛鍊自身的能力,為今後在社會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於網絡的使用,必須從大學新生的教育與管理開始,例如多組織班級團體活動,增進批次友誼,從而解放學生們的鬱悶情緒,學生關愛學生,以生為本,豐富班級和宿舍活動,加強網絡建設,營造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綠色校園環境。

3、小結:總的來説,要合理安排課餘時間,大學生應首先最自己近期內的活動有一個理智的分析,然後儘可能專門制定一份休閒計劃,然後按計劃去實行。在條理中讓自己的大學生活豐富多彩,鍛鍊與實踐,休閒與學習兼得。

大學生課餘時間調查報告2篇

第2篇

1.摘要:為了瞭解現在的大學生,怎樣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對此我們調研小組對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在校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大學生並沒有對自己的課餘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由此得出結論,當今大學生,應該結合自身特點,制定有效合理的時間安排;控制上網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加強實踐,促進自身發展。這樣,我們才能夠做到,無愧父母、無愧自我,真正的做到無悔青春。

關鍵詞:大學生 課餘時間 學習技能 奮鬥青春 規劃未來

2.問題重述:大學作為是人生最有意義最美好的階段,在這4年裏我們要學會的不僅是知識,更是能力,在這4年是我們過渡到成人的鋪墊與奠基,也是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一段旅程。如今在大學裏,屬於我們的課餘時間非常之充裕,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未來定位不同也就對課餘時間的規劃不同,在這裏,大學生生活、學習、成長、成才。在如今的大學校園裏,有的大學生參加協會活動,有的參加班級學校團總支、學生會的部門活動,也有的組成創業團隊奮鬥夢想,也有人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自習室,當然也有人把時間浪費在了逛街、戀愛、上網、遊戲……

大學生作為社會以後的中堅力量和建設羣體,我們所肩負發責任是不可推卸的,社會之所以給我們一個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國家給我們創造力一個和諧的校園,就是為了培養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但是,隨着經濟的發展競爭的加劇,大學生面臨着更多的誘惑和挑戰,愈來愈多的壓力讓很多大學生不能很好的認識自己的位置。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學課餘時間,發展自己的個性,培養技能,增長知識,修養身心,使自己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圓滿的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活,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所以,大學生們在課餘時間都在做些什麼,這就顯得尤為重要。對大學生課餘生活的調查也就有了重要的意義。

本文通過對交院在校大學生的調查研究來了解交院同學課餘時間的現實狀況,使交院同學的學習與實踐的時間分配達到最佳化提供依據,來幫助同學們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課餘生活。具體研究問題包括:

1)調查交院學生除了雙休日,您平均每天大概有多少課餘時間?

為了瞭解大學生課餘時間的安排合理和利用,特意展開此次調查,瞭解我校學生課餘時間的安排和利用,以便展開更好的活動安排,及時發現一些問題,並得到改善。感謝您的配合!

3、除了雙休日,您平均每天大概有多少課餘時間( )

4、您平均每天用多少課餘時間用於參加社團活動?( )

a、半小時 b、30分鐘~1小時 c、 1小時以上 d、 幾乎沒有

a、學習專業課程 b、 體育鍛煉 c、上網娛樂 d、人際交??

13、您認為大學生應該怎樣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才算合理?請簡單寫寫您的看法。(開放題)

調查對象: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學生,物流管理學院同學為主

調查時間:2011年11月4號——2011年11月8號

調查樣本容量偏小,不具有十分廣泛的代表性。調查對象中大一,大二人數較多,大三人數較少;物流管理學院學生居多,其他院系同學少;故主要對大一,大二進行分析,且調查結果不側重對年級的分析。

調查表明,約有81.9%的學生認為目前他們的業餘時間使用存在一些問題,只有7.2%的同學沒有發覺其中有問題或問題很少,可以忽略。最終發現這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五,自制力差,易受外界誘惑的干擾而打亂原有計劃;

第六,還有一部分同學在問卷中寫到“沉迷於網絡、談戀愛、逛街”、“周圍沒有形成珍惜時間的氛圍”等。

針對大學生學生在業餘時間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們調查小組對在學校教育中開展時間使用方面的專門指導的必要性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有必要(包括“非常必要”和“比較必要”)在學校教育中開展時間使用方面的專門指導的學生佔總人數的68.5%,認為“不太必要”和“根本不必要”的佔10%,持中立態度的佔20%。多數人對學校開展時間使用方面的指導持肯定態度,這説明學生們急需這方面的知識,迫切需要學校教育中給予專門的、科學合理的指導,以便提高學習、工作效率,減少時間浪費現象,能在有限時間內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但也有一小部分同學對學校教育中開展時間使用方面的指導持否定態度,原因可能是有的同學認為學校教育指導只能是從宏觀上進行,卻不能從個人角度進行個人指導,因此效果不會很好,再者大學生已經是成人了,業餘時間的使用是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學校的干預。

從調查情況來看,現在的大學生不會象以前那樣每天都要在題海度過了,大學的課程沒有象高中那樣多,所以大學生的業餘生活也會變得豐富起來了。現如今的大學生業餘生活基本上是靠上網、看書、逛街、睡覺以及兼職來維持的。這種業餘生活稱不上是豐富多彩,但也不是枯燥乏味的。很多大學生對這種現狀持着一種模糊態度,不清楚自己的業餘生活到底是如何進行的,或者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追根溯底是什麼。

從我組的問卷調查情況來分析,大多數大學生享有的業餘時間還是比較寬裕的,但是如何利用這寬裕的時間倒成了一個問題。大學生對業餘生活並沒有明確的概念,因而也沒有明確的安排、計劃,所以理所當然也無所謂業餘生活精不精彩。探其原因,有認為是自身原因的,畢竟一開始就沒有樹立這方面的意識,而且進入大學之後緊繃的神經一下進入懶散階段,隨性地過着大學生活的每一天,沒有危機意識,更沒有打算好課餘時間怎麼過;也有認為是學校造成的,學校在這方面考慮得並不周全,學生缺乏機會去鍛鍊並豐富自己的生活;更有甚者認為是社會造成的,社會中存在的不安定因素使學生望而卻步。

那麼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生課餘生活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隨着深入的調查,我們也似乎探到了一些苗頭。在大家心中,真正的業餘生活是可以又自己安排的,與誰一起度過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可以增長見識、鍛鍊身體,達到身心健康及自身修養提高的效果,這是大家所期待和憧憬的。但是現在經歷的似乎與這又背道而馳了。大多數人選擇了上網、睡覺或購物來消磨時間,能兼職的也是少數人,出現這種情況與大家的初衷似乎矛盾了,這只是消磨時間,有什麼效果嗎?然而這種情況卻又普遍存在。於是訪問了部分學生,其答案也較類似,他們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業餘生活其實很難實現,不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重要的是很難堅持。因而又進入一個模糊圈中,模糊了大家的概念及初衷,從而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從入學的第一天起,就應當對大學三年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規劃。為了在學習中享受到最大的快樂,為了在畢業時找到自己最喜愛的工作,每一個剛進入大學校園的人都應當掌握七項學習:學習自修之道、基礎知識、實踐貫通、興趣培養、積極主動、掌控時間、為人處事。只要做好了這七點,大學生臨到畢業時的最大收穫就絕不會是“對什麼都沒有的忍耐和適應”,而應當是“對什麼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只要做好了這七點,你就能成為一個有潛力、有思想、有價值、有前途的快樂的畢業生。

1,外出旅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大學生如果在課餘時間能夠遊歷祖國名山大川,對增長見識、放鬆身心無益是好事情。

2,兼職實習:大學生應該多利用業餘時間去參加社會上的兼職、實習,既可以獲得一定經濟收入,也可以增加自己的時間經歷。

3,結識人脈:21世紀人脈很重要,大學生熟悉互聯網,可以在課餘時間參加一些實名制的社交網站,比如校內網、互助求職網、等,拓寬自己的人際圈。

4,加入社團: 參加社團有利無害,大學生課餘時間除了要參加一些校內的社團,更可以參加一些校外的公益性青年組織,像互友會、一些互助會等,都很適合大學生。

5,互幫互助:我們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普遍缺乏與人合作和互幫互助的態度。因此大學生課餘時間可以多參加一些互助活動,學會與人交流、互助。

6,練習口語: 外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學生在課餘時間應該多練習下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可以參加一些培訓,比如新東方的培訓等。

7,考資格證書:客觀來講,職業資格證書的作用非常有限,有證書並不代表你有相應的能力。但是有些證書,比如計算機類、外語類,以及與專業相近的證書,還是要考一下的。

8,談一場戀愛: 到了談情説愛的年齡,大學生們可以認認真真的談一場戀愛哦。但是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要為自己的戀愛選擇和戀愛行為負責。

9,關心國家大事:作為國家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大學生應該在課餘時間,通過電視、報紙、互聯網、廣播等途徑多多關心國家大事,切不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10,發展興趣特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大學生們要利用業餘時間多多發展自己的特長哦,不要僅僅只是愛好,要升級為一項特長,這個特長要優於一般人!

8.那麼,作為一所國家級示範性高職院校,又應該怎麼做呢?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現代大學教育的神聖使命,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應該在大學教育的全過程,既包括課堂教學和實踐環節,也包括豐富的課餘生活,使學生擁有廣博的知識,較強的創造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學校園的課餘生活豐富多彩,除了日常的教學活動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講座、文娛活動、社團活動等等。這些活動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説,的確是令人眼花繚亂,但如何安排課餘時間?我認為這一問題不僅僅是大學生自己的問題,學校也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只有學校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讓大學生的業餘生活充實有意義。

①圖書館建設,圖書館是書的海洋,是存貯人類知識的寶庫,高校圖書館濃郁的文化氛圍,優雅的閲讀環境,大學生在圖書館輕鬆、舒適的環境裏可以自主地支配課餘時間,探索知識奧祕,利用圖書館資源繼續學習專業知識,查閲相關資料,修補自己知識結構中的欠缺,拓展知識面,提高自學能力;

同時也可以到圖書館補充課外知識,文學、歷史、理工、音樂……應有盡有。圖書館可以通過一系列讀書活動的開展,擴大自己的影響,發揮自己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在課餘時間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

②社團硬件建設,大學生課餘時間參與社團活動,鍛鍊自己,社團是由大學生自己發起、管理、策劃、運行的組織,它更接近大學生的生活,更懂得大學生的需要。通過社團活動能夠鍛鍊大學生處理事情能力,培養交際能力,提高大學生素質,為儘快實現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目標做出重要貢獻,學校應該為社團工作提供充分的硬件條件。使學生社團活動在素質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③體育場館和鍛鍊器材的投入。增強學生體質是學校體育的任務之一。近年來隨着高校擴招,學生規模急劇增加,現有學校的體育場館設施就遠遠不夠,所以建議學校在多安排體育活動的同時,加大對體育場館和鍛鍊器材的投入。

(2)教師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可以潛移默化的引導大學生,培養大學生積極健康的安排課餘時間,是全面提高大學生素質的重要內容。

①課餘時間合理,正確的利用網絡資源。大學生,一方面需要作為弄潮人,熟悉數字化社會;另一方面應該注重自己的學業,合理調整上網與學習時間比例,建議廣大大學生多瞭解、多掌握關於網絡的知識,為迎接新型數字化社會做準備。 ②課餘時間多留意就業信息、現狀與動向,由於現在人才競爭激烈,市場對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業壓力增大,導致許多大學生產生危機感。一些在校大學生為日後適應社會激烈競爭,提前做好“充電”工作,在課餘時間主動聯繫實習單位和第二語言、計算機的學習,在校大學生們課餘時間“充電熱”的現象,正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目前的現實。

③利用課餘時間打工,在世界各國,大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打工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在我國也不例外,大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打工,不僅僅是為了掙錢,更是走向獨立和社會生活的起點。學生通過打工接觸社會,可以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同時也形成以自立為榮的樸實健康的社會風氣,讓更多的同學有積極的事可做。

李開復老師建議:大學三年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大學三年應這樣度過……

1.大學生不應該只會跟在老師的身後亦步亦趨,而應當主動走在老師的前面。中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更多地是追求“記住”知識,而大學生就應當要求自己“理解”知識並善於提出問題。

2.在學習知識或解決問題時,不要總是死守一種思維模式,不要讓自己成為課本或經驗的奴隸。只有在學習中敢於創新,善於從全新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學生潛在的思考能力、創造能力和學習能力才能被真正激發出來。

3.大學生應當充分利用學校裏的人才資源,從各種渠道吸收知識和方法。如果遇到好的老師,你可以主動向他們請教,或者請他們推薦一些課外的參考讀物。除了資深的教授以外,大學中的青年教師、博士生、碩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學都是最好的知識來源和學習夥伴。每個人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都不盡相同,只有互幫互學,大家才能共同進步。

4.大學生應該充分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培養獨立學習和研究的本領,為適應今後的工作或進一步的深造做準備。

5.自學時,不要因為達到了學校的要求就沾沾自喜,也不要認為自己在大學裏功課好就足夠了。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才已經變成了一個國際化的概念。當你對自己的成績感到滿意時,我建議你開始自學一些國際一流大學的課程。例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開放式課程已經在網上無償發佈出來,大家不妨去看看mit的網上課程,做做mit的網上試題。當你可以自如地掌握mit課程時,你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對國際化的挑戰了。

總之,善於舉一反三,學會無師自通,這是大學四年中你可以送給自己的最好的禮物。

如果説大學是一個學習和進步的平台,那麼,這個平台的地基就是大學裏的基礎課程。在大學期間,同學們一定要學好基礎知識其中包括數學、英語、計算機和互聯網的使用,以及本專業要求的基礎課程(如商學院的財務、經濟等課程)。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應用領域裏很多看似高深的技術在幾年後就會被新的技術或工具取代。只有對基礎知識的學習才可以受用終身。另一方面,如果沒有打下好的基礎,大學生們也很難真正理解高深的應用技術。最後,在許多的中國大學裏,教授對基礎課程也比對最新技術有更豐富的教學經驗。

無論學習何種專業、何種課程,如果能在學習中努力實踐,做到融會貫通,我們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體系,可以牢牢地記住學過的知識。

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你對某個領域充滿激情,你就有可能在該領域中發揮自己所有的潛力,甚至為它而廢寢忘食。

最好的尋找興趣點的方法是開拓自己的視野,接觸眾多的領域。

通過開拓視野和接觸嘗試,如果你發現了自己真正的興趣愛好,這時就可以去嘗試轉系的可能性、嘗試課外學習、選修或旁聽相關課程;你也可以去找一些打工或假期實習的機會,進一步理解相關行業的工作性質;或者,努力去考自己感興趣專業的研究生,重新進行一次專業選擇。

從大學的第一天開始,你就必須從被動轉向主動,你必須成為自己未來的主人,你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的學業和將來的事業,理由很簡單:因為沒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工作與生活。“讓大學生活對自己有價值”是你的責任。許多同學到了大四才開始做人生和職業規劃,而一個主動的學生應該從進入大學時就開始規劃自己的未來。

積極主動的第二步是對自己的一切負責,勇敢面對人生。

積極主動的第三步是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事事用心,事事盡力,不要等機遇上門;要把握住機遇,創造機遇。

積極主動的第四步是“以終為始”,積極地規劃大學四年。只要認真制定、管理、評估和調整自己的人生規劃,你就會離你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

除了積極主動的態度,大學生還要學會安排自己的時間,管理自己的事務。

安排時間出了做一個時間表外,更重要的是“事分輕重緩急”。

大學生必須有自控的能力,讓自己交些好朋友,學些好習慣,不要沉迷於對自己無益的習慣(如網絡遊戲)裏。

在未來,人們在社會裏、在工作中與人相處的能力會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超過了工作本身。所以,大學生要好好把握機會,培養自己的交流意識和團隊精神。八)“人際交往能力不夠強,人際圈子不夠廣,但又沒有什麼特長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在社團裏也不知道怎麼和其他人有效地建立聯繫。”這是一些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經常遇到的困惑。對於如何在大學期間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第一,以誠待人,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對別人要抱着誠摯、寬容的胸襟,對自己要懷着自我批評、有過必改的態度。與人交往時,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這就好比照鏡子一樣,你自己的表情和態度,可以從他人對你流露出的表情和態度中一覽無遺。你若以誠待人,別人也會以誠待你。你若敵視別人,別人也會敵視你。最真摯的友情和最難解的仇恨都是由這種“反射”原理逐步造成的。因此,當你想修正別人時,你應該先修正自己。你想別人怎麼對你,你就應該怎麼對人。你想他人理解你,你就要首先理解他人。

第二,培養真正的友情。如果能做到第一點,很多大學時的朋友就會成為你一輩子的知己。在一起求學和尋求自身發展的道路上,這樣的友誼彌足珍貴。交朋友時,不要只去找與你性情相近或只會附和你的人做朋友。好朋友有很多種:樂觀的朋友、智慧的朋友、腳踏實地的朋友、幽默風趣的朋友、激勵你上進的朋友、提升你能力的朋友、幫你瞭解自己的朋友、對你説實話的朋友等等。此外,大學時談戀愛也可以教你如何照顧別人,增進同理心和自控力,但戀愛這件事要隨緣,不必為了談戀愛而談戀愛。

第三,學習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社團是微觀的社會,參與社團是步入社會前最好的磨練。在社團中,可以培養團隊合作的能力和領導才能,也可以發揮你的專業特長。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做一個誠心誠意的服務者和志願者,或在擔任學生工作時主動扮演同學和老師之間溝通橋樑的角色,並以此鍛鍊自己的溝通能力,為同學和老師服務。這樣的學習過程也不會很輕鬆,挫折是肯定有的,但是不要灰心,大學社團裏的人際交往是一種不用“付學費”的學習,犯了錯誤也可以重頭來過.

第四,從周圍的人身上學習。在班級裏、社團中,多觀察周圍的同學,特別是那些你覺得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特別強的同學,看他們是如何與人相處的。比如,看他們如何處理交往中的衝突、如何説服他人和影響他人、如何發揮自己的合作和協調能力、如何表達對他人的尊重和真誠、如何表示讚許或反對,如何在不冒犯他人的情況下充分展示個性等等。通過觀察和模仿,你漸漸地會發現,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會有意想不到的改進。在學校裏,每一個朋友都可以成為你的良師,他們的熱心、幽默、機智、博學、正直、溝通、禮貌等品德都可以成為你的學習對象。同時那些你不喜歡的人和事也可以為你敲響警鐘,警告你千萬不要做那樣的人和事。當然,你也應當慷慨地幫助每一個朋友,試着做他們的良師和模範。

第五,提高自身修養和人格魅力。如果覺得沒有特長、沒有愛好可能會成為自己人際交往能力提高的一個障礙,那麼,你可以有意識地去選擇和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共同的興趣和愛好也是你與朋友建立深厚感情的途徑之一。很多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的人都不是隻會閉門苦讀的書呆子,他們大多都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我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同事中就有繪畫、橋牌和體育運動方面的高手。業餘愛好不僅是人際交往的一種方式,還可以讓大家發掘出自己在讀書以外的潛能。例如,體育鍛煉既可以發揮你的運動潛能,也可以培養你的團隊合作精神。如果真的沒有什麼興趣愛好,那麼,多讀些好書豐富自己的知識也可以改進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因為沒有什麼比智慧和淵博更能體現一個人的人格魅力了。

所以,學會與人相處,這也是大學中的一門“必修課”。

10.總結:對於本次關於“大學生課餘生活”的實踐調查,收穫頗豐。對本調查組而言,它促使我們深入地瞭解了社會,拓展了實際工作能力,更強化了我們在組織、表達、創造及交際方面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對我們將來的大學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我們的業餘生活指明瞭方向。對於其它個體而言,它引起了他們的關注及自省,起了警示作用,真是“一舉多得”。

最後,要感謝被訪談的老師和同學的支持,感謝其他調查成員!

教務處:《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習指導書》,教務處,xx年9月

教務處:《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手冊》, xx年8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