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宴席禮儀合集3篇 中式宴席禮儀全攻略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8W

“中餐宴席禮儀合集”是一份關於中華餐飲文化的禮儀指南。從禮儀準備、坐席次序、餐具使用等方面詳細介紹了中式宴席的規矩,旨在幫助讀者在商務、社交和家庭場合更好地應對宴會禮儀。

中餐宴席禮儀合集3篇 中式宴席禮儀全攻略

第1篇

先有請賓客入座上席,再請長輩入座賓客旁邊,依次入座,最後自己坐在離門最近處座位上。如果帶孩子,在自己坐定以後就把小孩安排在自己旁邊。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坐下以後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頭,使餐桌與身體距離保持在10-20公分。入座後不要馬上動筷,更別弄出什麼聲響,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情,要向主人打個招呼。動筷子前,要向主人或掌勺者表示讚賞其手藝高超、安排周到、熱情邀請等。

進餐時,先請客人、長者動筷子,加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發出聲響,最好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時喜歡用勁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起進餐時,就要儘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有的人喝湯時,也用嘴使勁吹,弄出嗦嘍嗦嘍的聲音來,這也是不合乎禮儀要求的。

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説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

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佈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個一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者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尊敬和重視。

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裏,或放在緊靠自己的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中餐宴席禮儀合集3篇 中式宴席禮儀全攻略 第2張

第2篇

首先,我們在穿着上應該大方得體,其次,用餐時要注意文明禮貌,對外賓不要反覆勸菜,可向對方介紹中國菜的特點,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歡向他人勸菜,甚至為對方夾菜。外賓沒這個習慣,你要是一再客氣,沒準人家會反感。

要是作為客人,入席後不要立即動手取食,而應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舉杯示意開始時,客人才能開始。夾菜要文明,應等菜餚轉到自己面前時,再動筷子,不要搶在鄰座前面,一次夾菜也不宜過多,要細嚼慢嚥,這不僅有利於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禮儀要求。決不能大塊往嘴裏塞,狼吞虎嚥,這樣會給人留下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歡的菜吃,或者急忙把喜歡的菜堆在自己的盤子裏;用餐的動作要文雅,夾菜時不要碰到鄰座,不要把盤裏的菜撥到桌上,不要把湯潑翻;不要發出不必要的聲音,如喝湯時"咕嚕咕嚕",吃菜時嘴裏"叭叭"作響,這都是粗俗的表現;嘴裏的骨頭和魚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來放在碟子裏;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進餐過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別人;不要用手去嘴裏亂摳,用牙籤剔牙時,應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讓餐具發出任何聲響。

用餐結束後,可以用餐巾、餐巾紙或服務員送來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頭頸或胸脯;餐後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飽嗝或噯氣;在主人還沒示意結束時,客人不能先離席。

1、赴宴時應注意儀表整潔。無論天氣如何炎熱,不能當眾揭開鈕釦脱下衣服。小型便宴如主人請客從寬衣,男賓可脱下外衣搭在椅背上。

2、赴宴不宜過早到。因為過早將影響別人的正常準備工作,同時也能看出你的時間安排不合理。如果遲到,要進行簡單解釋道歉後入席,例如,“不好意思,塞車來晚了”即可,不要長篇大論解釋遲到,影響整個宴會氣氛。

3、進餐時,使用筷子不能交叉;夾菜應先揀離自己最近的菜下箸,夾菜時不要在碗碟裏亂翻找,較遠的菜應等主人或同座客人表示請用後再下箸。端碗時,不要大把託着。

4、吃飯時,切忌狼吞虎嚥,吧嗒嘴。席上談話不應含着食物,要知道飲屑四射是極不文明的。湯和食物如果太熟,不可用嘴吹。席中不要酗酒。

5、客人不得中途退席,如確有急事,要向主人説明原因,表示歉意,同時要向其他客人示意,方可離席。客人餐畢,一般不要離席,應等其他客人吃完。

6、散席時,客人要向主人等致謝意,然後握手告別,並與其他客人告別。

7、除主人特別示意作為紀念品的東西外,各種招待品,包糖果、水果、香煙等都不能拿走。有時在出席私人宴請活動之後,往往致以便函或名片表示感謝。首先致謝女主人,但不用説過謙的話,如“太豐盛了”,“太美了”都是很合適的離席用語。離席時讓身份高者、年長者和婦女先走。

(1)與西餐吃法相比,吃中餐規矩不多。中餐一般使用圓桌進餐,大家圍坐圓桌旁,自己用筷子夾菜吃。一般是十個人配十道正菜,目的是講求圓滿和十全十美。

(2)中餐的餐桌上,每個席位前放有湯碗、筷碟和小瓷湯匙,桌中備有胡椒、醬油、醋等調料,菜夾到碟子裏之後再吃。

(3)中餐上菜的順序,雖各地食俗不同,但大體上是按照冷盤→頭菜(主題菜)→熱炒→大菜→甜品(湯和點心同時上,甜湯配甜點)→水果→茶的順序上席。當冷盤吃剩三分之一時,開始上第一道熱菜,放在主賓面前。主菜上桌後,宴會才逐漸進入氣氛。

(4)吃中餐沒有特別嚴格的規定,為保證進餐時的歡快氣氛,要注意如下禮儀:

①上桌後不要先拿筷,應等主人邀請、主賓動筷時再拿筷。

②筷子不要伸得太長,更不要在菜盤裏翻找自己喜歡的菜餚,應先將轉枱上自己想吃的菜轉到自己眼前,再從容取菜。

④冷盤菜、海味、蝦、蒸魚等需要蘸調料的食物可自由調味,但切記勿將咬過的食物再放進調料盤中調蘸。

⑤主人向客人介紹自家做的拿手菜或名廚做的菜,請大家趁熱品嚐時,不得爭搶,應首先禮讓鄰座客人後,再伸筷取食。

⑦當其他客人還沒吃完時,不要獨自先離席。在宴會餐桌上,進餐速度快慢不要依個人習慣,而應適應宴會的節奏,等大家都吃完,主人起身,主賓離席時再致謝退席。

①外賓上桌後,應首先詢問客人是否會用或者喜歡用筷子,是否需要另配刀叉進餐,總之,要尊重客人的飲食習慣。

②席上使用餐具,千萬不要再用餐巾紙或餐巾去擦拭,這是許多中國人用餐前的'習慣,但這會使外賓認為餐具不潔,沒有經過消毒處理而影響進餐情緒。

③每上一道菜,應主動向客人介紹食品製作原料及食用方法,因為中餐菜餚經過加工以後,已看不見食品本身原料,而外賓對許多中國人喜歡吃的菜餚(動物內臟、海鮮中的海蔘等)是拒絕食用的。

④給客人介紹菜點時,應儘量介紹其特色,而不要籠統地説這是中國的名菜、名點,外國人對於“著名”的認識與中國人有一定偏差。

⑤招待外賓千萬不要説“沒有什麼菜”、“招待不週”之類的客套話。這種中國式的謙虛會被他們誤認為你對他們重視不夠,而應當説“今天的菜餚是我夫人精心為你們準備的,希望你們吃得開心”。

第3篇

就宴會而言,一般都要事先安排好桌次和座次,以方便參加宴會的人都能各就各位,也體現出對客人的尊重。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遠近而定。以主人的桌為基準,右高、左低,近高,遠低。就座次的高低而言,主要考慮以下幾點:首先,以主人的座位為中心,如果女主人蔘加時,則以主人和女主人為基準,近高遠低,右上左下,依次排列。其次,通常要把主賓安排在最尊貴的位置,即主人的右手位置,主賓夫人安排在女主人的右手位置。再次主人方面的陪客要儘可能與客人相互交叉,便於交談交流,避免自己人坐在一起,冷落客人。如果碰上外賓,翻譯一般都安排在主賓右側。家宴的席次相對簡單,主人與女主人一般相對或者交叉而坐,主人一般背對廳壁。

一般情況下北為上。以往,在婚禮或者葬禮的宴會上經常會出現大家讓座的情況,比如幾個年紀輩分差不多的老人一起就座時,難免會互相謙讓,“來您老上座”另外一個會説“別介呀,還是您來”,拉拉扯扯幾個來回都確定不下來,這時有眼力的司儀或者茶房就會大喊一聲“四方為上,入座了您!”這樣大家才會相繼入座,也就不分什麼上座下座了。

當兩人一同並排就座時,通常以右為上座,以左為下座。這是因為中餐上菜時多以順時針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優先受到照顧。

三人一同就餐時,居中坐者在位次上要高於在其兩側就座之人。

倘若用餐時,有人面對正門而坐,有人背對正門而坐,依照禮儀慣例則應以面對正門者為上坐,以背對正門者為下座。【觀景為佳】:

在一些高檔餐廳用餐時,在其室內外往往有優美的景緻或高雅的演出,可供用餐者觀賞,此時應以觀賞角度最佳處為上座。

在某些中低檔餐廳用餐時,為了防止過往侍者和食客的.干擾,通常以靠牆之位為上座,靠過道之位為下座。

宴會廳內若有專用的講台時,應該以靠講台的餐桌為主桌,如果沒有專用講台,有時候以背鄰主要畫幅的那張餐桌為主桌。

如果是宴會場所,各桌子上的主賓位都要與主桌主位保持同一方向。

當桌子縱向排列時,以距離宴會廳正門的遠近為準,距門越遠,位次越高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