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學常規》心得體會3篇 《教學常規》: 點亮學生潛能的關鍵步驟

來源:巧巧簡歷站 5.76K

在教學工作中,教學常規是教師必須遵守的一項重要規範。它不僅規範了教師的行為舉止,還塑造了學生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學習《教學常規》,我深刻體會到了它的重要性,並積累了一些寶貴的心得體會。接下來,我將與大家分享這些心得,希望能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啟示和幫助。

學習《教學常規》心得體會3篇 《教學常規》: 點亮學生潛能的關鍵步驟

第1篇

通過對教學常規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對新時期的教學常規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我認為新時期教學常規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深入研究新課標,積極貫徹新課程理念。在這個前提條件下,認真領會教學常規實施細則會事半功倍。我們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認識,行動上才能跟上步伐。

作為一名工作在教學一線的教師,教學常規我們每天都在做。但要把教學常規做好,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就必須從平時做起,打好基礎。藉着教研組理論學習教學常規的機會,我和同事們一同學習和探討我們在日常教學常規執行中的心得與體會。

首先是備課。上課是中心,備課是上課的基礎。備課要先備教材。每一名教師在上課前都要備課,課上僅有45分鐘,而要上好這45分鐘的課,在課下老師要花費數個甚至數十個45分鐘來備好一堂課。那麼,備課既是要備大綱、備教材、備教法。這樣在上課的時候,老師才能淋漓盡致的給學生上課,講好難點、突出重點,上出一堂生動的,有感染力的好課。

其次,教師在上課前備課教案的書寫一定要有題目、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教學過程、課堂小結、課後小結。這樣,教師在上課是才能一目瞭然,合理,有效的利用時間。上課是確保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為了上好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有明確的目標、重點突出、方法得當、表達清晰、組織嚴密、課堂氣氛熱烈。教師讓學生知道這堂課要求掌握什麼知識和技能,學會什麼方法,培養何種情感。具備怎樣的態度。課上教師應把精力主要放在知識的重點內容上。不要對所有的任務和所有的內容平均分配時間。要選擇方法,力求使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老師的講解深度要適合學生可接受的程度。語言要流暢,生動,明白易懂。板書要規整、準確、清楚。如果教師的態度富有感情、動人效果就會更好。在講重要內容時語速要放慢,不同知識點之間要有停頓,留有些時間給學生思考和學生交流。取得學生的積極配合。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精神飽滿,一絲不苛,學生專心聽課,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

另外,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的細節問題也要引起高度重視。例如自己也有在上課時的口頭禪,我總是愛問學生:“聽懂了嗎?”自己不覺得,也許有時候真的會帶給學生厭煩的感覺。課堂上我們要注意以下十個問題: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按照教育局制定的教學常規管理辦法,積極吸收其他老師在教學常規管理中的先進經驗,補充完善自己學校常規管理辦法,努力縮小與其他老師的差距,力爭取得更大的成績。

學習《教學常規》心得體會3篇 《教學常規》: 點亮學生潛能的關鍵步驟 第2張

第2篇

教學常規管理是學校管理中最基礎、最重要的工作,完善的教學常規管理能為教學工作的順暢運行提供堅實的保障。它是教學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規範教師行為,促進教師成長,建設優秀教師羣體的主要措施,更是學校提高教學成績,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依賴。沒有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學校的教學工作如何有效開展,教學質量如何促進提高呢?教學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就必須嚴格遵循教學常規,但要把教學常規做好,就必須從平時做起,嚴格規範自己的教學行為。新學期開學,在學校認真組織下,我學習了《九年義務教育教學常規》,通過學習交流,使我對教育教學常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師要時刻加強學習,努力提高理論修養,自覺加強業務的鍛鍊,以教學常規為標準,時刻要求自己的教學行為,更好的服務於學生。

通過學習新的教育教學常規,我對常規有了一個較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從備課、上課、作業的確定、學生的輔導、評價等,需要教師科學的設計,才能使教育教學達到最優化。

課堂教學是每一位教師的生命,這可以毫不誇張地説,每一位教師都試圖讓自己的課堂充分生趣,吸引學生,讓學生一上課就興奮。這當然也是我的追求,但在平時教學當中,卻也有着許多鬆懈之處。因為沒有他人聽課,對自己上課的每一句也不多加雕琢,有時是想到這外過度語就説這個。有人説過,沒有人聽課時,也要把它當成有人聽課,這樣才會迅速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只有這樣做才會是對自己認真負責,對學生認真負責。

?常規》中明確要求“應做到儀表端莊,語言規範”,學習常規以後,我要時刻提醒自己“忍”。當然,如果我在課堂上“講究教態的藝術、語言的藝術,學會傾聽,學會交流,學會欣賞,學會用必要的肢體語言表情達意,使學生得到多方位的啟示和感受”就將學生的注意力緊緊的抓牢,也就無需煩惱自己在課堂中的失態。

教學反思是對自己整堂課的回憶,是對自己課堂中得與失的重新思考。成功了,自己是如何成功,依賴的是什麼,下次遇到相類似的問題,我也還可以用這種方法應對;失敗了,如何才能成功,通過什麼方法可以做得更好?當時自己可以如何應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的表現、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通過反思、體會和感悟,則可以幫助自己總結和積累經驗,形成一套能適應教學變化的、能出色駕馭課堂教學的知識體系和本領。所以,課堂的結束,並不意味着備課的停止。課後的反思,是一種經驗的積累;是自身理論的提升;是下一堂課的基礎;是下一次備課的借鑑之路。有了更好的理論基礎、方法手段,我們就能更漂亮地備好下一堂課。對?這個學期我就很注重教學反思,通過這樣的思考,對自己的教學幫助是很大也有很多所得。

總之,學習《常規》之後,應該給我更多的是思考,只有不斷思考才能使自己獲得更大的進步。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教師,首先就應將日常的教學常規落實到底、落實到位,在此借用屈原的名言與諸位同仁共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3篇

為了促進教師的教學工作的規範化,我校組織我們學習了《吉林省義務教育教學常規》。我認真學習,並且認真記筆記,還同年組教師共同討論。通過學習討論,我更加明確教學工作的每一個細節要求。這將讓我的教學工作更規範化。

?吉林省義務教育教學常規》是我們教學工作的一把尺。它規範我們的個人教學行為,規定了我們計劃的制定、教案的撰寫、上課的要求、作業佈置與批改、幫助與輔導、教學評價、總結等方面要求,使我們的教學常規逐步轉化成教學習慣。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義務教學常規包括制定教學計劃、備課、課堂教學、作業批改、課外輔導、複習與考試等內容。不僅在備課和上課方面給我們提出了具體要求。在作業與輔導方面也為我們制定了標準。 作業設計應當重視實效性,在內容上應當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在難易程度上應當符合學習實際。作業形式應當靈活多樣。不要佈置懲罰性的作業。是的,機械重複的作業能給學生帶來什麼呢,只有加重負擔,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也是在作業中形成,學習的厭煩情緒也是在作業中產生,所以佈置作業一定要精心設計。不同程度的學生完成不同的作業,各取所長,達到各自的效果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教師批改作業時更要講究,對那些作業有差錯的不要批評。要耐心引導,使之知錯,會改錯。這樣作業才有實效性。

通過學習和討論,我進一步領會了《義務教學常規》的內容對紮實推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規範教學行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大意義;明確了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課前準備、教學活動、作業與輔導、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新理念、新要求。在學習過程中,我認為《教學常規》不但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為教師指明瞭工作的方向,消除了教師們在新形勢下對教學常規工作的模糊認識;我們要聯繫實際,找出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與差距,並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實踐。

總之,只要認真遵循《義務教學常規.》去組織好課堂教學,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而功倍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