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殮師》觀後感5篇 精神撫慰者:《入殮師》所述的生死哲學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6W

《入殮師》是一部由日本導演瀧田洋二郎執導的電影,講述了日本殯儀館中一位不起眼的入殮師易水和他與逝者的温情故事。該電影以獨特的視角描繪了日本傳統文化和生死觀,深刻地觸人心絃,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共鳴。

《入殮師》觀後感5篇 精神撫慰者:《入殮師》所述的生死哲學

第1篇

整部電影都圍繞生死觀在探討,但是正面的討論也有好幾處。第一次是大悟在橋上看魚,有兩尾魚拼命的往上游游去,這時候正有一尾魚的屍體飄到了下游。大悟對老人説:“多麼悲傷啊,為了死而努力,終究是一死,不那麼辛苦也可以吧。”老人説:“是自然定理吧,他們天生就這樣。”這裏大悟陷入了虛無主義,既然都要死,結局歸途都是一樣的,努力還有意義嗎?既生命是虛無的,生命本身有意義嗎,死亡已經既定,為什麼還要活着。但是老人回答的很輕巧,自然定理,本來就是如此。是的,不管是努力往上游游去的魚還是死亡這件事情,本身都是很自然的,我們無法改變死亡本身,那麼不能改變,活着就沒有意義嗎? 第二處是和社長的對話,這個時候大悟正打算和社長説辭職的事情。社長先是説了自己和妻子的事情,他妻子是他當入殮師的第一位客人,死亡的無法避免,但是可以讓她美麗的離開,這個也是一種慰藉吧。然後説了一個很普遍的生物規律。這個也是對生死的一次討論。“生物吃着其他生物生存下去,不想死的話就得吃……”(我一直懷疑這裏的字幕不太全)這裏暗含着一種生死觀念。

死亡是很正常的事情,而生活中的死亡是很普遍的,只不過你的角度問題而已,你手裏拿着的食物未嘗不是一種死亡的物體呢? 第三次是火化澡堂老闆娘時候,那個老人這樣感歎:“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總會再見的”這位看着一個個人走向終點的人超脱而曠達,真正做到了對生死的參悟。 整部影片不説教,用音樂和畫面來感染人,生命存在那麼多的未知,明明活着的章魚放生時反而死了,前幾天還活着的人,突然就死去了。那個孤單的老人的屍體在兩週後才被發現……死亡帶着普遍而不可避免的特性,但是即使這樣,我們也沒有權利去放棄生活。

《入殮師》觀後感5篇 精神撫慰者:《入殮師》所述的生死哲學 第2張

第2篇

人們不會將大提琴手和入殮師相提並論,甚至很難將二者建立某種聯繫,但這種印象恐怕都在接觸瀧田洋二郎導演作品《入殮師》之前形成;隨着大悟工作的日臻熟練,表情莊重、動作舒展、步驟嫻熟,想必觀影者會在入殮的細節上領會一些關於音樂演奏的魅力,如有送別親人的經歷則感觸更為強烈。

管弦樂團解散了,從幼兒即苦練琴技的大提琴手大悟失業,不得不賣琴償還高額的購琴款,去鄉下老家渡過窘迫的日子。告別熱鬧繁華的都市回到鄉村小鎮,每一次我都難免悽惶,那種讓人感傷的凋敝,讓人揪心的冷清和讓人懼怕的寂靜始終揮之不去。瀧田洋二郎也發現了這種反差,並不經意地表現出來,失望、頹唐而消極。

好在大悟的母親留下了一棟小木屋,一間陳舊但精緻的咖啡店,工作之餘,大悟和妻子圍着吧枱吃火鍋,上上網,拉拉琴。原野空曠,一望無垠,小鎮點綴其間,頓生天地浩淼之感。站在橋上看流水,看魚,或在庭院賞如雪的櫻花,在花木葱鬱的屋頂花園吃河豚卵。疲乏了,去大澡堂泡泡,聊聊陳年舊事……小鎮的日子,像落花、像飛絮,岑寂,閒散、愜意,無拘無束。

曾經抱負遠大的提琴手消失,讓位於為人不屑的入殮師,過程不可謂不艱難,但放在大工業化背景下的現代社會也不難實現。在城市裏,工業化耐心地摧毀關於美的一切,藝術、想像,包括回憶。或許,我們都只有在人人選擇逃避而又嚮往的鄉村復原被一點點拋棄的童話。

回到入殮這個話題。無可厚非,我們一如既往地欣欣然期盼新生,恐懼甚至詛咒死亡,但死亡始終無法抗拒,每個人都無法決定死亡的時間。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好好活着,珍惜在世的每一寸光陰。

第3篇

入殮師其實是“我與父母”和“我與死亡”的課題。父母是我們生命的源頭,死亡是我們每個人最終的歸宿。

原生家庭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是終生相伴的,與原生家庭和解的課題,是我們每個人都繞不開的課題。父母不會長生不老的,不會給我們無限的機會,與父母和解越早完成越好。

父母是大的,我們是小的。我們要尊重父母,尊重他們的命運,尊重他們的經歷、他們的苦難,尊重他們所有的一切,我們把父母的尊嚴還給他們。不要冒犯他們,不要企圖拯救他們,不管他們曾經給我們帶來了什麼,這一切與父母的地位和能力無關。

一個無法與父母和解的人是不完整的,包容接納父母也是包容接納我們自己,父母是我們的根。不要等父母離開之後給自己留下終生的遺憾。

原生家庭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傷痛,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才能來到這個世界上感受到那麼多的悲歡離和,這份恩情足以。

父母的愛沒有表達,不代表他們心中沒有愛。他們生活的那個年代,生存是第一要務,物質滿足才會有更高的追求。而且我們的民族是含蓄的,不善於表達的。我們要讀懂父母那份沒有表達出來的愛。

父母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也是由於他們的原生家庭和成長背景,他們可能也沒能他們的父母那裏得到愛,一個吃不飽的人怎麼能給別人食糧呢?

我們只有從自己做起,讓自己內在更加豐盈,更加清靜平和,做一個優秀的祖先,打破悲劇的代際傳承,不讓我們的孩子再吃我們吃過的苦。

我們用愛滋養自己內在的那個“小孩兒”,回到自己應有的位置上,把父母的位置還給他們,做回孩子。讓內在那個小孩成長,不再去尋找父母,不再讓孩子做我們的父母。

做一個在位的子女、妻子、丈夫、父母,就是對親人最好的愛!

第4篇

大悟得到父親去世的消息,他的第一意識是不想去。他是恨爸爸的,恨爸爸拋棄了他和媽媽,恨爸爸沒有實現自己的諾言,爸爸説每年會給他寄石頭信的,但是這麼多年他的成長爸爸是缺席的。

大悟的女同事也拋棄了自己的兒子,她對自己兒子很內疚。她和大悟父親也有一樣的經歷,她也想兒子能夠原諒自己,同時她對大悟有心理投射,希望大悟原諒自己的父親,也就相當於兒子原諒自己了。所以她希望大悟能夠去給爸爸送行。

大悟壓制不住對爸爸的牽掛,最終還是帶着社長的心意,帶着妻子來給父親送行。

大悟父子三十年不見,父親的形象在大悟心裏一直是模糊不清的,他看不見爸爸,在內心也“看不見”爸爸,他把爸爸“排斥”了。

父子兩個最終終於見面了,但是一見已是陰陽兩隔。大悟還是愛着爸爸的,只是對爸爸的恨壓住了他的愛。

他給爸爸入殮的時候,他才看清了爸爸的臉。當他瓣開爸爸的手,看到那顆沒有寄出的石頭信的那一刻,父子之間兩次建立起了鏈接。他看着父親三十年沒有寄出的光滑的石頭,那是滿滿的父愛。

石頭信,也叫石碑,以前人們還沒有懂得文字,很久之前,據説人們會尋找符合心意的石頭送給對方。收到石頭的人根據石頭的觸感和重量,瞭解對方的心意。滑溜溜的石頭代表心情平穩,凹凸不平的石頭表示擔心對方。

大悟“看見”了父親,與父親和解了,雖然遲了些。大悟帶着對父親滿滿的愛為父親入殮,眼淚盈而不落,深沉而內斂。

這一刻圓滿的不僅僅是爸爸,更是大悟,他與爸爸媽媽都和解了,與原生家庭和解了;這一刻,大悟是一個完整的“大人了”,他真正地長大了,從他這一代做起,他是一個合格的好爸爸,他會陪伴自己孩子的成長,不錯過每一刻。同時大悟把爸爸沒有寄出的石頭傳給自己的孩子,同時也把愛傳承下去。

一個生命離開,同時又有一個新的生命延續,生命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第5篇

大悟在社長連誆帶騙的引領下走上了入殮師的道路,社長不僅僅是他職業上的引路人,也成為大悟心靈上的引路人;同時社長填補了大悟童年父愛的空白和欠缺,成為了大悟靈魂上的父親。

大悟剛剛從事入殮師的工作,就給他一個正視自己的機會,同時也是了卻他人生最大遺憾的機會。

大悟的第一次入殮師生涯對他來説就是很大的考驗,雖然畫風很搞笑,但是正是在滑稽表象後形成強烈的反差,這種對比反差更能體現出大悟對媽媽去世沒能送母親一程的愧疚感。

隨着低沉深情的琴聲大悟對母親的愛從心底流淌而出,他多想媽媽再給他盡孝的機會,但是已經是物是人非。

他回到家想在妻子身上尋找那份母愛,那份安全感。他所從事的這份職業也是對自己靈魂上的救贖。

大悟在經歷那麼多死亡洗禮後,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重建。

他看到鮭魚拼命逆流而上,生命就是這樣頑強不息;生命就是這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雖然死亡是我們每個人的終點站,但是我們在生命的歷程中體會到了愛與被愛,並把我們愛的結晶留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生命得已延續和傳承。

日本對生命的離去的儀式感令人很感動,我看到的是對逝者的那份愛,而不是像我們國家有的人一樣,只追求排場。對死者的尊重,就是對生命的尊重。

每一份工作都有他存在的價值。入殮師能夠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給她們永恆的美麗。這是冷靜、準確,而且要懷着温柔的情感。他們能夠讓分別的時刻靜謐,所有的舉動如此美麗。

入殮師正是這樣懷着對生命的尊重,為往生的人送行,代替家人為他們盡最後的心意,讓他們體面、安祥地走。

入殮師就像理髮師一樣,只能給別人服務,而不能為自己服務。他們帶着那生命的那份尊重為每個人送行,當他們離開的那一天,有誰為他們服務?

社長、大悟和女同事看到了太多生命的離開,他們深知活在當下是對生命對好的尊重,他們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