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殮師的觀後感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1W

每次人們觀看完一場影片後,肯定有不少感想,可以完成一篇觀後感,當我們有到內心上的感觸時一定要寫一篇觀後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入殮師的觀後感7篇,感謝您的參閲。

入殮師的觀後感7篇

入殮師的觀後感篇1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不抒發一下心情總感覺有點不舒服啊,因為這部電影真的讓我感慨良多。

影片中有一句台詞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死是一扇門,它並不是終止,而是超越,是踏上新的旅途。”這種説法有點像我們所説的輪迴吧!這部電影深刻地表現出人們對生命的尊重,對逝者的尊重。“入殮師”並不是一個讓人崇拜的職業,在日本甚至讓人看不起。片中的男主角作為一名入殮師,他一開始並沒有獲得妻子的支持,因為妻子認為他的職業是讓人羞恥的。他的朋友也抱着同樣的心態。但是,當他們親眼看到他的工作過程之後,他們的思想轉變啦。對男主角由衷的尊敬。

給遺體化粧這個職業對於很多人來講應該是想都不會想的工作吧!因為對着逝者,就會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儘管很多人都説世界上並沒有鬼,但是這是人的本能反應。當看完這齣電影之後,我更加敬佩那些入殮師啦。他們給逝者化粧,讓他們以最美的一面離開人世,也給逝者的親屬們留下了最好的印象。

故事是以男主角為30年未見的父親化粧,男主一直很恨父親,因為在他小的時候,父親就和別的女人離開了他和母親。因此每次當他回憶時,他只記得母親的樣子,而父親卻是模糊的。父親和他曾經交換過一顆石頭,在父親逝世時,手裏還緊緊的握住那顆小石頭,由此他才知道,父親其實一直都想着他。

故事除了寫出對生命的崇敬外,還描寫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親情、友情、愛情。妻子死後丈夫的傷痛,母親死後,兒子的悔恨。

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出色的地方——音樂。背景音樂是由日本音樂家久石讓所作的大提琴區,旋律優美動人,讓人聽後非常感動。我建議大家去看看這部電影,一定會有所收穫。

入殮師的觀後感篇2

父母離異,年輕的你靠一把破舊的大提琴打拼,可在你咬牙借了重金換了一把提琴的第二天,樂團因收益不好而解散,你愣在原地很久最後沮喪的離去。

你又去了下一個工作地點面試,在瞭解是做入殮師之後你猶豫了,但因為優厚的報酬理解了這份工作。第一個接手的是一具已經腐爛一些的屍體,你的臉色發白,雙手顫抖,對生命的逝去感到恐懼。那天回到家飯也沒吃得下。夜裏,你爬起牀拿出小時候用過的已經生鏽的提琴,卻發現裏面有一個包裹着的石頭,石頭很大,光滑。突然喚起了你從來都不願回想的記憶,你拉着提琴,閉着眼睛回憶,在河邊的沙地父親撿起一塊石頭給你,卻記不起父親的樣貌。母親在你還在國外時去世,與母親相依為命這麼多年,連母親最後一面也沒有見,你無法原諒自己,也無法原諒犯了錯離開的父親。

你懷着對母親的歉疚為一個個死者入殮,温柔地對待每一個遺體,把他們打扮的乾淨美麗。漸漸地你愛上了這個工作,在温柔的妻子苦心懇求你放下時,你拒絕了,妻子離開了家。你去社長那裏打算辭職,但聽到了社長自老伴死後便從事這項工作之後又想起了自己的母親,你還是沒有放下。

最後在不久的一天,妻子回來了,並告訴你她有了身孕,在給澡堂的老夫人入殮時,妻子靜靜地看着,最終,她理解了你的工作是神聖的,鼓勵並支持你。

一個寧靜的早晨,一封信件送到了家裏,信中告訴你,你的父親去世了,你被勸説後,願意去見父親的最後一面,卻得知父親在離婚後獨身一人,從未過上幸福的生活。你顫抖着手給父親擦拭、化粧,發現父親放在胸前的右手緊握着,當你舒展開他的手時,一顆石頭滾落下來,小小的,但卻比小時候得到的石頭圓滑的多。你最終還是原諒了父親,將滾落的石子放在妻子微隆起的小腹上,這是愛在傳遞。

記得在你回到鄉下母親留下的屋子的那個冬天,你説:“在我記憶裏那裏的冬天,從來都沒有這麼寒冷。”可此刻已冰雪消融。你親手送走了你的父親,可你改變了從前對死者的悲觀。死亡,那是一種生命的延續。就像那個同樣送走了一個個死者的老人説的那樣:“死亡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然後走向下一程。”

那顆冰冷卻温暖的石頭,是超越生死的愛。

入殮師的觀後感篇3

影片的主題是沉重的,再加上名字帶着些許的恐怖色彩,會讓人誤以為片子過於陰暗沉重。但事實上,片子一直以暖色調為主,所有的入殮儀式全部都是暖色調的橘色,用東方傳統的黃色系襯托出入殮儀式的神聖。

影片的剪輯節奏比較平緩,慢節奏的進行,有利於影片主題——生命與死亡的表達。在重要情節的剪輯上,多次運用了疊畫、漸入淡出,再搭配着宏大優美的音樂,合適的配樂,乾淨的畫面,淡淡的風格,讓影片給予觀眾一種温暖卻帶有些許哀傷的感覺。

影片的音樂是一大亮點。音樂雖宏大、哀傷卻帶有絲絲暖意。音樂在影片中貫穿始終,對於影片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推動作用,也對影片的氣氛起了很好的烘托。比如,在大悟的妻子美香離開家之後,大悟和社長以及女職員在一起慶祝聖誕節的時候,大悟用大提琴演奏的樂曲,中間穿插着大悟幫人入殮的鏡頭,更襯托出入殮這個儀式的神聖和入殮師這個職業的光輝。

影片的台詞比較少,更多的時候是用鏡頭告訴觀眾導演想説的。給了觀眾更多的思考的空間。比如説在美香無法理解大悟的職業憤然離開之後,影片沒有讓大悟用旁白或者台詞來表達自己對於入殮師這個職業的理解,而是用笑着送別奶奶的一家、喜愛棒球小男孩的離去和帶着無數的吻離開的老爺爺,穿插着大悟在空曠的田野裏演奏大提琴的鏡頭來表達入殮師這個職業帶給人們的是安慰的旅途和新的生命的開始。

影片採用插敍的敍事方法,一開始就直接是小林大悟從東京回到鄉下兩個月以後,他和社長在大霧中開車去工作。影片開門見山的直接引入了入殮的過程,入殮師熟練、精細、井井有條、訓練有素的動作,以及那專注、一絲不苟的眼神,全都體現出對逝者的尊重。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景象已經不僅僅是一場儀式,而是一場精彩藝術的表演。在這之後,影片的名字出現,淡出的效果直接切入了更為宏大的交響樂演出,與開頭那場入殮的表演交相輝映。之後影片開始順序發展,從小林大悟的失業到和妻子回到家鄉,再到大悟誤入了入殮師的行業,期間穿插着大悟和他父親的故事,將觀眾一步步帶入對生與死的思考中。影片也從這裏進入了與追溯和死亡相關的情境,那種寧靜的調子也就此展開,很平穩柔軟的安寧,伴隨低沉悠揚的大提琴聲,與濃烈的悲傷並無關聯,更不會有恐懼。

影片的主線是大提琴和那顆小石頭。影片從開始就是大悟在一場音樂會上演奏大提琴,最後樂團解散了,大悟回到鄉下,從事了自己和別人都接受不了的工作後,他用演奏大提琴來緩解自己心中的抑鬱,並通過演奏小時候的大提琴引出了另外一個貫穿始終的線索——石頭。在音樂聲中,我們看到了主人公的過去,慈愛的母親和看不清相貌的父親。第二次大提琴出現是在妻子走後,他和社長在一起吃飯,給社長和女工作人員演奏。這一次也是影片的高潮,也是轉折。在音樂聲中,社長和女工作人員開始了對自己生命的思考。在整部影片中,反覆出現主人公在曠野里拉琴的景象,音樂聽起來憂傷,平緩,但有一種大氣。

而那個石頭是在記憶裏和父親交換的。大悟給父親的是一顆小鵝卵石,父親回給的則是一塊較大的石頭,就是回家後他拿出大提琴後看到包着的那一塊。在影片後面,他和妻子一起到河邊散步,他撿了一塊小鵝卵石給妻子,説不同的石頭代表不同的感覺,圓溜溜的代表平靜,還説父親答應自己每年給自己一顆,但只給了他一顆就和家裏的服務員私奔了。最後給父親入殮時,他艱難掰開父親手指,指尖滑落了那顆大悟給父親的小石頭。大悟小心的給父親颳了鬍子,在淚水裏終於記起了父親的面容——父親給他石頭的那個景象。當親人送別的時候,妻子遞過石頭,大悟握住了妻子的手,將石頭貼在妻子懷孕的肚子上,那是一種生命的延續,也算是未曾謀面的孫子對自己爺爺的告別。

小林大悟:原本希望在樂團有一番作為,甚至花費大價錢買了最好的大提琴,可是命運卻不給予他繼續留在舞台上的權利——樂團解散。人到中年且琴藝不佳的小林大悟只得攜妻子回到家鄉。為了生計,他接受了入殮師的工作。大悟經歷了開始時的膽怯,後來慢慢從旁學習領悟,而後由於妻子的反對曾想退卻,但最終堅持了下來,認定了入殮師這份工作。很喜歡男主角在工作時的那種專注且執着的眼神,這是對死者的尊重,也是對生者的告慰。

主人公大悟是一個孝順、有責任心、堅持的人。他對於自己因為在國外而沒能見到最後一面的母親,還是曾經犯過錯誤他一直無法原諒的父親,他的愛始終深沉而悠久。對於妻子,他努力盡到一個丈夫的責任,為了生活能好一些,努力去找工作。面對妻子對入殮師工作與自己的理解不同時,他很難過,甚至打算為了妻子放棄自己的工作,他做到了一個男人對於妻子的愛與責任。面對入殮師這份普通人無法理解與接受的工作,他卻在一次次面對神聖的入殮儀式的過程中,深深地愛上了這份工作。對於朋友和妻子的反對,他想過放棄,但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

小林美香:是一個傳統的日本女性,以男人的一切為自己的歸屬,只要丈夫決定的事情,不管自己是高興還是悲傷,卻都能大力支持。面對丈夫入殮師的工作,這個傳統的女性,第一次表現出了對丈夫的不滿,她不能接受丈夫的工作,他怒然離家。從澡堂老闆娘到大悟父親的入殮儀式上,這個傳統的女性,理解了丈夫,明白了入殮工作的神聖,最後那句“我的丈夫是入殮師”是他對丈夫義無反顧的支持的最好表達。

佐佐木:這是一個像哲人一樣的老人,他從妻子離開的時候開始從事入殮師的職業,他總在大悟困惑或者想要放棄的時候,用自己的行動或者簡單的幾句話點醒夢中人。他用自己的行動,讓大悟明白了入殮師的神聖和光輝。

主題

通過死亡這個永恆的話題,來向我們訴説生命和死亡之間並不是對立的,他們是一種延續,一種愛和希望的延續。那奮力上游的魚兒正是為了產下後代,延續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種族,哪怕是要付出死亡的代價,死,或許是一條生命的結束,但,卻是新生命的開始。還有那放在美香肚子上的小石頭,那是對父親的原諒,也是對父親的告慰,大悟父親的生命終結了,可是他的血脈仍舊在延續,他對兒子的愛,也在延續。

就像影片中所説的一樣:死,也許是一扇門;但死,並不意味着結束,穿過那裏,走向下一站,就像一扇門……我們還會相見的。

入殮師的觀後感篇4

不久前我在電視裏看到日本電影《入殮師》的宣傳廣告,短短几個畫面就把我給震撼了,故而一直在心裏惦記着。昨天,主日的下午,我在網上找到《入殮師》,一個人沉浸在裏面,體驗了一次莊嚴而美麗的“死亡之旅”。

因樂團解散,大提琴手小林大悟失業在家,還欠下鉅額債務。為緩解經濟壓力,他接受了“入殮師”這樣一份倍受冷眼的工作。在工作中他逐漸擺脱了最初的牴觸和厭惡,慢慢感受到死亡之旅的莊嚴美麗、感受到生命的尊貴、感受到親情的深厚,於是他深深地愛上了這份工作。可是妻子、朋友、鄰舍對入殮師這種職業依然不能放下偏見,在普世歡騰的聖誕夜,妻子早已因他的工作而離開,留他孤身一人,他為兩位同事演奏了一曲如泣如訴的大提琴曲,——為了神聖的聖誕夜。不久以後,妻子突然回家告知自己懷有身孕,為使孩子能夠健康自信地在陽光下成長,她請他放棄這份工作。這時候,突然傳來鄰家老太逝世的消息。老太的離世成為一個轉折點,妻子和朋友在送別現場親歷了入殮師送亡人踏上死亡之旅的莊嚴和美麗,他們為之灑淚,並且拋下曾經的偏見,完全接納了他和他的工作。

上述情節是以入殮師這位“生者”為線的主敍事脈絡,此外還有一條以“死者”為線的次敍事脈絡,兩條脈絡在鄰家老太和小林大悟父親的死亡中合而為一。死者一線差不多是一個時代的畫面。小林所經歷的第一位死者是一位孤單老者,淒涼地死去,半月以後才被發現;第二位死者是一位中年婦女,女兒讀中學,丈夫似乎對她沒有任何情意,然而入殮師的莊嚴送別喚醒了他的愛情;還有渴望成為女人的男人,最後以女人的面目離去,那一刻,父親認識到,他是自己的孩子;還有基督教家庭的小孩,在牧師的祈禱中飛向天父懷抱;有幸福死去的奶奶,後輩們忍住悲傷笑着送她離去;有缺乏關愛和家教、與男友出外飆車而在車禍中喪命的女孩,家人及男友為她的離去而歸咎彼此;有鄰家老太,為了鄰居的緣故盡心盡力地經營一家並不盈利的浴池,兒子怪罪她並與她疏遠,在臨終送別那一刻,死亡的莊嚴美麗喚醒了他的兒子情分,他失聲痛哭;最後是小林大悟的父親。父親在小林6歲時拋家棄子與情人遠走,小林恨他,也思念他,雖然他並不承認。當他聽到父親逝世的消息,他拒絕為父親辦理喪葬,最後在同事和妻子的規勸之下,他去了,並且為他做了臨終送行。起初看到父親的面孔,他只覺陌生,等他發現父親緊緊攥在手裏的石頭,那是小林兒時送給父親的,他的心立即為之觸動,那一刻,多年的積怨一掃而光,他看到了一張父親的面孔。

死亡在東方傳統文化中是一個神祕的概念,在所有的苦難中,死亡站在頂點,彷彿王者一般。東方人對死亡的敬畏來自對死亡的未知,孔子説:“未知生,焉知死。”儒家避談死亡,只以繁雜的祭祀之禮紀念亡人,卻從來説不清楚這些禮儀有何意義。日本人對死亡的認識也沒有超越不可知的限度,村上春樹説:“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與之永存。”《入殮師》説:“死亡不是終點,而像一道門,人從這道門進入另一個世界。”它把死亡看作從此世到彼世的一段旅程,入殮師的工作是送死者啟程,並且賦予他們最後的尊嚴。這樣一種死亡觀雖然包含了另一個世界的觀念,但這“另一個世界”僅僅存在於他們的觀念中,他們對它其實一無所知,甚至從來沒有確信它的存在。只有上帝啟示的聖經為死亡做了確切定義。死亡是“分離”而不是“消滅”,始祖亞當夏娃犯罪之時,死便臨到,那一刻人與上帝分離;之後人的肉身還要經歷一次死亡,是肉體與靈魂分離,人的靈魂進入另一個世界,這“另一個世界”便是“天堂”或者“地獄”,“天堂”和“地獄”是確實的存在,也是我們深深知道的。

生,在《入殮師》中也是一個神祕的未知概念。小林大悟在極度鬱悶之時來到河邊,凝神望着兩條嬉戲的.魚兒,感歎説:“多奇怪呀,明知總要死去,為什麼還要這樣拼命呢?”後來,他在父親房間看到父親的遺物,説了一句:“這是什麼樣的人生呢?最後只留下一隻箱子。”《入殮師》提出了問題,並沒有給出解答。或許他們認為,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但無論如何,總要活着,有尊嚴地活着。我想,擁有八百多位神祇的日本人骨子裏其實不相信任何一位神,他們是加繆筆下的西緒福斯,沒有任何明確的永恆的盼望,只是悲壯地活着。

所以,《入殮師》對於生死的解説並不高明,它的動人之處在於,以敬畏賦予死亡以尊貴,以美麗恢復死者以尊嚴。它所給予觀眾的,是尊重卑微的生命,是喚醒沉睡的親情,再有就是作為一部完美的藝術品呈現給觀眾。總的來説,《入殮師》還是配得奧斯卡獎美譽的。

入殮師的觀後感篇5

人們不會將大提琴手和入殮師相提並論,甚至很難將二者建立某種聯繫,但這種印象恐怕都在接觸瀧田洋二郎導演作品《入殮師》之前形成;隨着大悟工作的日臻熟練,表情莊重、動作舒展、步驟嫻熟,想必觀影者會在入殮的細節上領會一些關於音樂演奏的魅力,如有送別親人的經歷則感觸更為強烈。

管弦樂團解散了,從幼兒即苦練琴技的大提琴手大悟失業,不得不賣琴償還高額的購琴款,去鄉下老家渡過窘迫的日子。告別熱鬧繁華的都市回到鄉村小鎮,每一次我都難免悽惶,那種讓人感傷的凋敝,讓人揪心的冷清和讓人懼怕的寂靜始終揮之不去。瀧田洋二郎也發現了這種反差,並不經意地表現出來,失望、頹唐而消極。

好在大悟的母親留下了一棟小木屋,一間陳舊但精緻的咖啡店,工作之餘,大悟和妻子圍着吧枱吃火鍋,上上網,拉拉琴。原野空曠,一望無垠,小鎮點綴其間,頓生天地浩淼之感。站在橋上看流水,看魚,或在庭院賞如雪的櫻花,在花木葱鬱的屋頂花園吃河豚卵。疲乏了,去大澡堂泡泡,聊聊陳年舊事……小鎮的日子,像落花、像飛絮,岑寂,閒散、愜意,無拘無束。

曾經抱負遠大的提琴手消失,讓位於為人不屑的入殮師,過程不可謂不艱難,但放在大工業化背景下的現代社會也不難實現。在城市裏,工業化耐心地摧毀關於美的一切,藝術、想像,包括回憶。或許,我們都只有在人人選擇逃避而又嚮往的鄉村復原被一點點拋棄的童話。

回到入殮這個話題。無可厚非,我們一如既往地欣欣然期盼新生,恐懼甚至詛咒死亡,但死亡始終無法抗拒,每個人都無法決定死亡的時間。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好好活着,珍惜在世的每一寸光陰。

入殮師的觀後感篇6

入殮師是日本的一部經典之作,首先從影片的名字上就與眾不同,給不同的人可能會有較大的感覺上的差異,有的人在看之前可能不敢或不想看,因為一聽到入殮師這個名字,心理面油然有些發憷,但事實上影片卻並不是觀眾們認為的那樣,相反,整部影片中沒有一點驚悚的成分在裏面,而是處處充滿了人與人之間那份最珍貴的感情,這部電影從主人公大霧這樣一個角色,説明了一些問題,同時也講述了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讓人們對入殮師有了新的理解與看法,

這部電影講述了三種情感,第一是愛情,主人公大霧與他的妻子之間,給人的感覺是非常和諧,兩個人之見都能夠互相理解,互相體諒,給人很温馨的感覺,影片的第二種感情是父子之情,其實電影從開始時就埋下了伏筆,大霧經常回憶起小時候與他的父母在河邊的沙灘上撿石頭的場景,但是每當出現他父親的是後卻總是模糊不清的,只有輪廓而已,當到了影片結束的時候,才出現大霧的父親那清晰的一面,影片的第三種感情是大霧與他的師父之間的情感,開始大霧去公司應聘的時候,當他知道他所進入的公司的性質時候,幾既驚訝又難以接受,但是通過他師父的一次次的教導,使大霧終於理解了他的職性質,使他欣然的接受了自己職業,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了自己的職業,

從音樂的角度簡單分析一下,整部影片都以大霧手裏的那把大提琴作為主線,大霧拉大提琴的場景貫穿於這個部電影之中,而所拉的曲子正式映襯了電影的主題,電影的情感,影片中的曲子是久石讓寫的,而他其恰恰善於寫這種傷感,煽情的曲子,善於運用大提琴與鋼琴的配合,本來電影的故事情節就已經十分感人,再加上久石讓的音樂,不得不讓人流着眼淚看電影,實在不能不觸動人的靈魂,十分感人,

這部影片的特點之一是,故事情節的主人公相當少,至少有幾個人,但是卻絕不會讓觀眾有空洞之感,故事情節也不復雜,但卻一定能夠打動人心,讓人們從零一個角度理解了死亡的概念,影片後來講述到大嬸死後,一直默默愛戀她的那位大叔講的幾句話,他説,人死並不等於結束,只是人們要通過這扇門,走向另一個永遠沒有痛苦的世界,這或許就是導演要對觀眾們所説的話,

這部電影的另一個特徵是,裏面加入了一些幽默的元素,雖然這部影片以感人的故事情節為主題,但是卻並不缺乏幽默,從大霧去公司應聘的那時起,就時不時的出現幽默的場景,讓人不會總沉寂在一中傷感之中,這或許是電影創作的一種手法吧,當把電影看完後,心裏很是難受,因為那是我們已經知道大霧有了自己的後代,當他將自己父親受掰開後發現父親緊緊的握住那塊大霧小時候送給他的石頭的時候,他明白了一切,而且將這塊石頭保留給了他的後代,説明了將他父親對他的愛傳給了下一代,看到這裏,不得不讓人感動,同時,又應徵了那句話,死亡並不算什麼,那只是過程,通向另一個世界的過程。

入殮師的觀後感篇7

觀看了日本電影《入殮師》,儘管感到內心深處有些壓抑,有些無奈,聯想到早逝的母親更是感到無比痛心絕望,但是,內心深處也很震撼。剛看到電影名字時我有些不想看,總預想可能是悲悲切切的。可是看完後,我除了抑制不住留下眼淚外,更多的是對人生與死的態度更加清晰了。

人生就是單程車票,看完了今生的風景,通過一扇門,進入死亡,又開始另一程旅行,又有另一番風景。電影中把去世的人稱為往生者,是曾經生活過的人的意思嗎?這部電影曾獲得2009年最佳外語片獎,電影所詮釋的對生死的理解震撼活着的人。人活着應該有尊嚴,死時也應該有尊嚴。我們每個活着的人都或早或晚進入另一扇門,所以我們對往生者也要發自內心地尊重,因為我們也希望這樣被對待。每個人都會有“送人”與“被送”的時候,這是一個關於“人”的最普通不過的主題,可是卻能讓我們感受到友情、親情、愛情、工作尊嚴,讓我們感動。

我又聯想到3月12日發生在日本的1200年一遇的大地震中,日本國民的民族素質充分彰顯,讓我敬佩。這是否和這部電影中詮釋出的生死觀高度一致呢?他們面對大災大難的鎮定淡然,促我反思。人之生命的意義、人生該如何度過、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生與死?可能瞬間我們就會在地球上消失,就如此次日本大地震時發生的海嘯把幾座城市瞬間變成澤國一樣。

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註定了這個國家地震頻仍。從板塊構造來看,日本正好處在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太平洋板塊俯衝到亞歐板塊下方,這種地質劇烈變動的地區極易發生地震。

出生在這個國家的人意志應該很堅強,因為隨時面臨死亡。消極的人們,每天都是生活在恐懼、無奈、無助中;堅強的人們,每天坦然面對,從容過好每一時刻。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歷經人生的春夏秋冬最終化為塵埃。我們生活在許多可能的意外中,我們需要以勇敢、智慧、超然的態度去對待。有位作家説:人的一生,總體而言是很悲觀的,因為終歸一死,這是不可控的;所以,我們應該過好每一個細節,這是可控的,所以人生又是樂觀的。哪些細節是重要的、哪些細節是可以忽略的,靠我們自己把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