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的禮儀7篇 "從餐廳到家庭:探討傳統和現代飲食禮儀"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1W

飲食的禮儀是指在進餐時遵守的一系列規矩和習慣。它不僅關乎個人素質和文化修養,也體現了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內涵和社會風貌。在現代社會,飲食的禮儀成為了人們應該掌握的文化技能之一。掌握飲食的禮儀,不僅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更能提升自己的素質和修養。

飲食的禮儀7篇

第1篇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中餐因種類豐富、色香味俱全而聞名世界,很多外國朋友一聽到中餐就樹起大拇指表示贊同。但是同時必須認識到,很多國人在餐桌上的禮儀卻是讓人不堪入目的。有的人吃了幾十年的中餐,依舊拿不穩筷子,夾菜時滑掉食物;有的人吃東西的時候發出巨大的聲音,卻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古話説得好“席不正不做”,因為彎腰駝背會壓迫腸胃,導致消化不良,而且儀態也不雅觀。在用餐的時候要考慮一下自己會不會影響到別人?會不會讓人家側目以對?在吃飯的時候時刻保持警醒,保持應有的禮儀。

宴會前的準備工作包括很多方面,尤其是重大宴會的準備更是需要細心、耐心和恆心,其中,邀請函的製作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一般來説,正式的邀請函中應該註明以下內容:

宴會的目的 首先要讓賓客通過閲讀邀請函明確宴會是為了什麼而舉辦的,比如為了慶祝元旦、迎接新年的到來,或者為了給某人祝壽,或者為了紀念公司成立等等,這樣來客才會心中有數,知道應該做什麼準備。

宴會的種類 因為現在宴會的種類很多,有自助餐、西餐、中餐、雞尾酒會等等,所以需要事先讓賓客知道宴會的種類。

時間 選擇宴會時間,一般要儘量避開法定假日,如國慶、春節等,因為在法定假日有的人家人團聚,有的人出門旅遊,很難把人湊齊。

?舉例】 一對年輕的戀人準備舉行婚禮,她們把婚禮的時間定在十月二號,結果當天有的朋友因為出門旅行沒能出席婚禮,有的人卻拖家帶口的全家都來了,使得整個婚宴很混亂。

地點 在確定宴會地點的時候,必須考慮到交通是否方便?有沒有停車場?不能為了吃一頓飯,使得大家舟車勞頓。

對於一般的休閒聚餐性質的宴會,客人們可以着便服,但是對於比較正式的或者重大的宴會,則需要出席者穿着禮服,所以要在邀請函上註明:“男士請着西裝打領帶,女士請着套裝或小禮服”,否則客人很可能會依照自己的想法穿着,到時舉辦方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回帖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幫助舉辦方確認能夠出席宴會的人數,統計人數之後,舉辦方才能根據人數確定宴會的規模、食物的數量等。

2.座次的安排 我國在正式場合一般都用圓桌,最少一桌,多則幾十桌,每種情況都有具體的禮節要求。

一桌 如果只有一桌,這一桌一般設在房間的中央,正對着門口,這時主人應該坐在離門口比較近的位置,主賓坐在面向門口、離門口比較遠的位置,這樣既可以便於主人招呼遲到的客人,又不會讓主賓受上菜動作的影響。

如果是一字形排開的三桌,則以中為主,以左為次,最後是右邊的一桌;如果是品字形的三桌,則以上面的一桌為主桌,然後是下面左邊的一桌,最後是右手這一桌;如果是鼎足形的三桌,上面左邊的'是主桌,上面右邊的是次桌,下面靠近門口的一桌是最低的位置,由年紀比較小、職位比較低的人坐。

如果是梅花形排列的四桌,中間的遠離門口的一桌是主桌,其次是中間的離門近的一桌,再次是左邊,最後是右邊;如果是一字形排開的四桌,還可能是七八桌,都是以中間的一桌為主桌,然後按照離主桌的距離從近到遠先左後右依次排序。

如果是軸心形的五桌,那麼最中心的一桌自然是主桌,然後依照以中為主,以左為次,以右為輔的規律,再排其他四桌;如果是梅花形的五桌,最上面的是主桌,然後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排列,常見的擺結婚喜筵的時候,新郎新娘都是坐在最上面的主桌。

總之,不管桌子擺成什麼形式,在排序時都是以中間為首,其次是左邊,最後是右邊,只要按照這個規則就能把座位安排得非常妥當。

飲食的禮儀7篇

第2篇

中國的飲宴禮儀號稱始於周公,千百年的演進,終於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飲食進餐禮儀,是古代飲食禮制的繼承和發展。飲食禮儀因宴席的性質、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區,也是千差萬別。古代的飲食禮儀是按階層劃分:宮廷,官府,行幫,民間等。而現代飲食禮儀則簡化為:主人(東道),客人了。

1、有中餐特色的菜餚。宴請外賓的時候,這一條更要重視。像炸春捲、煮元宵、蒸餃子、獅子頭、宮爆雞丁等,並不是佳餚美味,但因為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國人的推崇。

2、有本地特色的菜餚。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饃,湖南的毛家紅燒肉,上海的紅燒獅子頭,北京的涮羊肉,在那裏宴請外地客人時,上這些特色菜,恐怕要比千篇一律的生猛海鮮更受好評。

3、本餐館的特色菜。很多餐館都有自己的特色菜。上一份本餐館的特色菜,能説明主人的細心和對被請者的尊重。

同時,在安排菜單時,還必須考慮來賓的飲食禁忌,特別是要對主賓的飲食禁忌高度重視。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盤、碗、碟、筷、匙六種。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可放在專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紙套中。公用的筷子和湯匙最好放在專用的座子上。

中餐上菜的'順序一般是:先上冷盤,後上熱菜,最後上甜食和水果。

用餐前,服務員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濕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臉。在上蝦、蟹、雞等菜餚前,服務員會送上一隻小小水盂,其中漂着擰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飲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時,可兩手輪流蘸濕指頭,輕輕涮洗,然後用小毛巾擦乾。

這個“排座次”,是整個中國飲食禮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從古到今,因為桌具的演進,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應變化。總的來講,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家宴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

巡酒時自首席按順序一路敬下。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左手邊依次為2、4、6……右手邊依次為3、5、7……直至匯合。

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然後首席的左手邊坐開去為2、4、6、8,右手邊為3、5、7。

如果為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為3、5、7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一忌敲筷:即在等待就餐時,不能坐在餐桌邊,一手拿一根筷子隨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盞或茶杯。

二忌擲筷:在餐前發放筷子時,要把筷子一雙雙理順,然後輕輕地放在每個人的餐桌前,相距較遠時,可以請人遞過去,不能隨手擲在桌子上。

三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橫一豎交叉擺放,不能一根是大頭,一根是小頭。筷子要擺放在碗的旁邊,不能擱在碗上。

四忌插筷:在用餐中途因故需暫時離開時,要把筷子輕輕擱在桌子上或餐碟邊,不能插在飯碗裏。

五忌揮筷:在夾菜時,不要把筷子當作道具,在餐桌上亂七八糟地揮舞;也不要在請別人用菜時,把筷子戳到別人面前,這樣做是失禮的。

8、常用姜、葱、蒜、辣椒、胡椒等佐料,具有殺菌消脂的作用。

第3篇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而中國的飲食文化在歷史長河中也源遠流長。如果你去到任何一箇中國人的家裏或是在中國餐廳就餐,你會發現他們的餐桌禮儀十分特別,而且充滿着深意及樂趣。

錢錘書先生引博明《西齋偶得》言:“由古溯今,惟飲食、音樂二者,越數百年則全不可知。《周禮》、《齊民要術》、唐人食譜,全不知何味;《東京夢華錄》所記沛城、杭城(按:《東京夢華錄》未記杭城,記杭城者為《夢粱錄》)食料,大半不識其名。又見明人刻書內,有蒙古、女真、畏吾兒、回回食物單,思之亦不能入口。”這段話不是沒有道理的。中國傳統音樂的記譜方法很落後,樂曲、歌曲大多要靠口耳相傳,這樣傳之既久,必然失真。

飲食就比較複雜,一是有文字記錄能力的士人,長期奉行“君子遠庖廚”,對於飲食烹飪知之甚少,也不甚重視,很少見諸記載;即有記載也很疏略,像《膳夫經手錄》(唐人楊曄著)這種以“經”命名的烹飪典籍,其實敍述非常簡略,正文僅有一千五百字,其中還以講述各種食物名稱和產地為主,論及烹飪也只是“後以五味汁沃之,更以椒酥和之”之類,非常簡單。就憑着這些記載,真是令人“全不知何味”了;另外是自古以來,人的口味變化甚大,古人津津樂道的美食,今日看來不僅未必“美”,而且有些可能令人難以下嚥,甚至會產生望而生畏的感覺。如先秦人普遍食用的“醢(醬)就有以螞蟻、蟲卵、蠶繭作原料的,除了個別的少數族羣,對於華夏民族説來大約是不能接受了。這種變化是基於食物原料的改變和飲食觀念的變遷而形成的。

古往今來,食物原料變化很大,有的新被培植出來,有的從外地或外國傳人,有的由於烹飪方法的變化,因此人的口味不由得不隨之而變。即使回到古代,能夠吃到古人烹飪的佳餚美味,恐怕大多很難適應。不用説數百年,就是五十年前,北京人喜歡喝的豆汁、喜歡吃的麻豆腐,由於斷檔一二十年,改革開放以來,要求恢復生產的呼聲甚高,待真的恢復了,除了一些老年人外,連中年人能夠接受的都很少,更不用説年輕人了。又如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北京炒菜大多是用葷油(豬油),認為花生油有腥氣,豆油冒煙,其他如現在流行的玉米油、葵花子油根本就沒有聽説過,香油(芝麻油)也只是拌生菜吃。

近幾十年來由於人們關注肥月較、預防心血管疾病,許多人談葷油而生畏,這也影響了人們的口味。現在炒菜用葷油的不多見了。人們口味變了,看到既往時代的美味,自己再仿做而嘗試的時候就會如李漁所説“皆闊於鼻而蟄於口”(《閒情偶寄》)了。又如《紅樓夢》中的許多美食令人垂涎三尺,其實真正按原汁原味做出來,人們也未必能接受。例如“茄鰲”,這本來是個“路菜”(長途旅行時吃的),要做得鹹一些,以防止變味。現在所謂“紅樓夢菜系”都做成“雞丁燒茄子”,食客驚歎,如果恢復曹雪芹所寫的本來面貌,很少人會把它當作美食的。

在餐桌上,中國飲食文化非常注重“尊重”二字。對於那些長者,老師或者貴客,通常都要做到謙虛禮讓。

中國人非常注重孝道。他們往往會先把最好的菜第一個送給自己家庭裏的長輩品嚐,因為長輩們為了這個家付出最多。在古時候,雖然人們生活拮据,但是善待自己的長輩並盡力照顧好他們是必須盡到的`義務。

儘管中國的主人都很友好,但作為客人也要向主人表示敬意。在晚餐開始前,主人往往會寒暄一番,客人只有在聽到“請用,隨意”等類似的話語後才能開始用餐。否則,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主人一般會把主菜放在餐桌的中央,其餘的菜圍繞擺放。通常主菜會面向貴賓或者年長者,這也顯示出尊重的美意。

中國人都用筷子吃飯,筷子文化在中國由來已久。現在,筷子的使用也已經深入到其他許多地方,如:越南,韓國,朝鮮等等。筷子的誕生象徵着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這一對筷子雖然看似簡單,但是他可以夾,繞,戳住食物。同時,在一些重大的場合中,例如婚禮喜宴,贈送筷子作為禮品也寓意幸福,吉祥。

生日是每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在年輕的時候,人們往往在生日前要吃一碗麪,寓意長壽;在生日當天則吃蛋糕慶祝。等人到了中年,這時候的生日更為重要,除了吃麪和蛋糕之外,大家還會送上蟠桃祝福長壽安康。

在結婚的大喜日子,中國人往往會吃花生,龍眼等食品,祝福新人能馬上有愛情的結晶。

在端午節,儘管不是所有人都能親眼欣賞到賽龍舟的精彩比賽。但是,他們都會吃粽子,用糯米,鮮肉以及竹葉等原材料包出來的特別食物。這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人物屈原而製作的,人們害怕他吃不飽,就會給他做各種樣式和形狀的粽子。

在中國農曆最後一個月的第八天,中國人都會吃“臘八粥”,來紀念和分享大家的成果,至今這個傳統沒有改變。

對於中國家庭,如果有孩子出生了,父母們會為鄰居送上紅雞蛋慶祝這件喜事,有時候會在紅雞蛋上點上黑點,表示孩子的出生日期,或者暗示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

而在新年的時候,大部分中國人都會聚在一起,享用雞鴨魚肉,慶祝新年的到來,這些食物也寓意來年的繁華與豐收。

第4篇

德國人十分重視就餐時的坐姿。按照從小接受的教育,德國人坐在餐桌旁始終保持上身筆直,兩臂儘量貼近身體,以免影響旁邊的人,一般只有手腕以上部分在桌面上。(聊天和抽煙時例外)

在進餐過程中,吃相比坐相更重要。在餐具使用上,德國與西方大多數國家的禮儀基本相同,這裏就不再一一列舉。

切食物要大小適合,切忌叉起一大塊再一口一口從叉子上咬着吃,也不能把食物全都切成小塊再一一叉食。

另外,在德國吃飯,盤子裏的食物不宜一次添得太滿,在一盤全都吃完後再續添。儘量不要剩食物在盤子裏,這不僅不禮貌,而且還會令主人很尷尬。

飲料也是如此,喝完一杯再去續杯,不要隨喝隨續。另外,德國人也不流行“乾杯”,慢慢來,沒必要一口喝光。

與國內一樣,嘴裏有東西時不要開口説話,德國人會耐心等你嚥下去。

在德文裏,德國人稱喝湯為“吃”湯,因為德國人從不把湯盤端起來喝,而是用勺子一勺一勺的送到嘴裏“吃”。

如果湯比較燙,也不能用嘴去吹,只能等着它自己慢慢變涼。

另外,就餐時不要發出怪聲,不要吧唧嘴與國內沒什麼不同。而像剔牙、挖鼻孔、挖耳朵、抖腿、不停扭動身體也被視為有傷大雅甚至粗俗或缺少教養的表現。

在德國的觀念中,宴會即社交,令主人最難堪的不是碰翻酒杯或者刀叉落一地的情況,而是面對一圈埋頭吃喝,不吭不響的食客。

參加宴會可不僅僅是“一飽口福”,首先這是個聯絡感情、增進了解的社交場合,然後是展示個人口才與修養的機會

當然,談話的.內容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要涉及影響食慾或者使氣氛緊張的內容,比如誇獎女主人的手藝就是一個優秀的主題,席間不時應上幾句讚揚,絕對能讓宴會始終氣氛融洽。

第5篇

世界上每一種文化的形成都是歷史積累的結果,中國有着悠久歷史,中國人創造了無數的燦爛文明,在這種文化藴藏中,中國人自古至今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技術的高超,菜式的多樣,造型的精緻,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從沿革看,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中國飲食文化從內涵上看,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係等,深厚廣博。

中國飲食文化從外延看,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中國飲食文化從特質看,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衞論(素食為主,重視藥膳和進補),五味調和的境界説(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着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

中國飲食文化從影響看,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麪食、藥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是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富有特點的飲食禮俗,發達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中國人的飲食禮儀是比較發達的,也是比較完備的,而且有從上到下一以貫通的特點。

在中國,根據文獻記載可以得知,至遲在周代時,飲食禮儀已形成為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

這些食禮在以後的社會實踐中不斷得到完善,在古代社會發揮過重要作用,對現代社會依然產生着影響,成為文明時代的重要行為規範。

為使這種社會活動有秩序有條理的進行,達到預定的目的,必須有一定的禮儀規範來指導和約束。

每個民族在長期的實踐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範化的飲食禮儀,作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行為準則。

維吾爾族待客,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糕點、冰糖,夏日還要加上水果,給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

宴客時很講究儀節,吃手抓羊肉,要將羊琵琶骨帶肉配四條長肋獻給客人。

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將全羊各部位一起入鍋煮熟,開宴時將羊肉塊盛入大盤,尾巴朝外。

作為漢族傳統的'古代宴飲禮儀,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於門外;客至,至致問候,延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導客入席,以左為上,是為首席。

席中座次,以左為首座,相對者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

現代的標準規程是:斟酒由賓客右側進行,先主賓,後主人;先女賓,後男賓。

上菜先冷後熱,熱菜應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上;上單份菜或配菜席點和小吃先賓後主;上全雞、金鴨、全魚等整形菜,不能把頭尾朝向正主位。

中國是一個崇尚禮儀的國家,從幾千年前的周朝開始就已經有禮制的誕生了。古代人走路要講禮儀,坐着要講禮儀,穿着要講禮儀,吃飯更要講禮儀,因此中國的餐桌禮儀可謂是源遠流長。雖然近代以來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中國的餐桌禮儀已經從簡,但還是有着諸多講究。

1、一般來説,面朝大門的座位是留給最年長或者最尊貴的客人的,所謂面朝大門即為尊説的就是這個。

2、剩下的客人以這個面朝大門的位置開始依次向大門邊上的位置靠近。

3、中國歷史悠久,不同的時代左右的尊卑也有不同,但是大體上是以右為尊的,成語無出其右中的右指的就是上的意思。因此,餐桌上也是右邊的賓客要比左邊的尊貴。

4、而大門旁邊的位置則是主人坐的,一來方便為賓客引座,二來方便結賬。

1、首先客人要提前做好功課,根據客人的喜好以及自己的預算確定宴請地點。

2、等賓客來齊之後,把菜單交由主客,由主客開始傳閲菜單並點菜,切忌只交由主客點菜,一方面主客會覺得客人不夠體面,另一方面會招來其他客人的不滿。

3、而客人們點菜則不可以過於大包大攬,有必要的時候也應該讓主人點菜,點菜的時候儘量點價格適中的菜,並且點菜之前要問一下其他人都沒有忌口的。

4、一般來説,每個人都可以點一個菜,並且只能點一個菜,所點的菜最好與已經點過的菜形成互補,避免出現葷多菜少或者菜少葷多的情況。

1、倒茶或者倒酒的時候要用兩隻手,一隻手扶住茶壺或者酒瓶,另一隻手緩緩倒入杯中。

2、敬酒的時候,如果是碰杯敬酒,那麼敬的人要喝完,如果是不碰杯敬酒那麼敬的人不需要喝完,但是觀察對方,不能比對方喝得少。

3、敬酒的正確姿勢應該是右手拿杯,左手託底,並且敬別人酒的時候酒杯要拿得比別人低一些,即使你是領導。關於筷子。1、筷子作為中國特色的飲食工具,有着特殊的禮儀和禁忌。

2、擺放筷子的時候,要注意一雙筷子一定要放在一起,如果把筷子放在來面前餐盤的兩邊,這是是與對方絕交的意思。

4、不能把筷子插在飯碗裏,因為古人認為這樣很像祭祀插香,是很不吉利的。

5、同一道菜不可以連續夾三次上;嘴裏吃着東西不能同時伸筷子

1、有魚諧音有餘,因此魚類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扮演着極為重要的角色。與其他菜餚相比,有着特殊的講究。

2、吃魚要從魚頭下方的背部開始吃起,如果一上來就夾魚肚,會被認為是小家出身。

3、吃魚切忌翻身,因為古時候的人相信翻魚等於翻船,如果吃魚愛翻身那麼下次捕魚的時候就會翻船。到了現代,雖然已經不那麼迷信了,但翻魚還是被認為是不吉利的象徵。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等吃完一面魚肉以後,將中間的魚骨挑出,再繼續吃另一面。

4、如何擺放魚也是有講究的,正確的擺放方法是講魚頭朝向飯局中最尊貴的客人,避免魚尾衝長者、貴者。

第6篇

讓長輩先動碗筷用餐,或聽到長輩説:“大家一塊吃吧”,你再動筷,不能搶在長輩的前面。

吃飯時,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無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對着碗吃飯,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壓迫胃部,影響消化。

夾菜時,應從盤子靠近或面對自己的盤邊夾起,不要從盤子中間或靠別人的一邊夾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盤子裏翻來倒去地“尋尋覓覓”,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盤子,一次夾菜也不宜太多。遇到自己愛吃的菜,不可如風捲殘雲一般地猛吃一氣,更不能乾脆把盤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顧及同桌的父母和姐弟。如果盤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掃”乾淨,應徵詢一下同桌人的意見,別人都表示不吃了,你才可以把它吃光。

客家人日常三餐,多數早晚食粥,晝邊(中午)食乾飯。農村早餐粥加雜糧。長汀稱雜糧為“粗貨”,過去常年是“粗貨半年糧”,歉收之時則以雜糧為主,有時要食番薯渣充飢。麥子一向少種,故麪條只作年節加餐或招待客人時用。有時春荒青黃不接之時,將剛收下的麥子磨成粗粉,做麥羹度日,50年代後則很少如此吃了。長汀,上杭,武平部分鄉村有一種藏番薯,用鹽水醃漬而成,風味獨特。

家常便菜,醃菜幹、蘿蔔乾常年不斷,配以時令青菜,莧菜,血蕨,白菜,芥菜,藜瓜,番瓠最為普遍。家家户户都能製作一些小菜,如生搓醃菜,生搓蘿蔔子,爽脆味美,富有地方特色。還有豆醬,豆腐乳等,是常見菜。

第7篇

二十三祭灶王,一碗清茶一碟懈”。“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

舊時,每當臘月二十日過後,孩子們就唱起了上面的歌謠,並且盼望着大人們快些買回糖瓜來。“糖瓜”是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製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裏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但在屋子裏遇熱後就變成了又粘又硬的糖疙瘩。這種粘性很大的麥芽糖,在晉代的.《荊楚歲時記》中就有記載,當時稱為“膠牙餳” (音形)。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一首詩中也寫道:“歲盞後推蘭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由此可見,在唐朝它已與美酒一樣,成了春節期間必備的佳品。到了明清時代,麥芽糖又被派上了新用場,成了祭祀灶王爺時,粘糊其口的武器。

據民間傳説,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廚灶中間,看着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壞事都詳細記錄下來,到了臘月二十三日就回轉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各户的善惡情況。到了臘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間,根據玉帝的旨意懲惡揚善。

所以人們在臘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並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獻給灶王,粘住灶王爺的嘴,讓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兒童們則把這一天當作春節的序幕和“彩排”。天一擦黑兒,就放起了鞭炮,在鞭炮聲中由家中的男主人把糖瓜一盤,清茶一碗供在灶王像前,點上蠟燭和線香,祈禱行禮後,把灶王像從牆上揭下來燒掉,再把茶水潑在紙灰上,糖瓜則由孩子們搶着分而食之。

臘月二十三糖瓜祭灶,形式熱鬧隆重而又風趣幽默,所以把這一天稱為“過小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