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宴會的禮儀集錦7篇 《宴會禮儀指南:讓你成為場上的VIP》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3W

宴會禮儀是社交活動不可或缺的部分,參加宴會時,遵守禮儀規範是體現個人修養和素質的表現,也能增強人際關係,樹立良好形象。本篇文章將為您蒐集整理一系列宴會禮儀的tips,讓您更從容自信的參與各種場合的宴會。

關於宴會的禮儀集錦7篇 《宴會禮儀指南:讓你成為場上的VIP》

第1篇

在正式的宴會上,服務員打開酒瓶後,先要上一點遞給主人品嚐。主人應先飲一小口仔細品評、然後再嘗一口,感到所上的酒完全合乎要求時,再向服務員示意,可以給客人們斟酒了,斟酒的.順序是:先主賓,隨後才是其他客人,斟酒時、酒杯應放在餐桌上,酒瓶不要碰到杯口。

會喝酒的人飲酒前.應有禮貌地品—下酒,可以先欣賞一下酒的色彩,聞一聞酒香。繼而輕吸—口,慢慢品味。不要為顯示自己的海量,舉起舉杯看也不看,便一飲而盡,使酒順着嘴角往下流。也不必矯揉造作地在舉杯時翹起小手指、以顯示自己的優雅舉止。

不宜一邊飲酒,一邊吸煙。鑑於酒後容易失言和失禮,故在涉外活動中飲酒的酒量要控制在自己平日酒量的一半以下,不要一看到對方的盛情或美酒佳餚,便忘乎所以了。有教養的飲酒者飲酒時是不會讓他人聽到自仗隊己吞嚥之聲的,斟酒只宜八成滿。

關於宴會的禮儀集錦7篇 《宴會禮儀指南:讓你成為場上的VIP》 第2張

第2篇

宴會從分類來講,一般我們把它分成四個大類,第一類我們叫它國宴。所謂國宴是在外交場合由我們國家的國家元首出面,宴請別的國家的國家元首的宴會。所以國宴那個主體跟客體都是特定對象。比如我們宴請普京總統,宴請聯邦德國施羅德,就是主席宴請他的總統,宴請他的首相,這種對等的外交場合,國家領導人之間的宴會這個才能叫國宴,它主角是國家領導人。

第二種宴會,我們一般把它叫正式宴會。正式宴會它一般有三個正式,什麼地方正式,第一人員確定,不能臨時拉郎配,説再來幾個,沒事,再加張桌子,像我們一般吃飯,來一個客人,來,你坐這兒,再加張桌子,再弄把椅子,就加上了,不行,那正式宴會這個人員約定有限制了。不僅有多少人到場有限制,而且哪張桌子上面坐誰,位次都有講究,它不能亂來。哪一張是主桌,誰上主桌,主桌裏面誰是主人,誰是主陪它都有講究。你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你這張桌上把人給放得不太對勁,比如説你請了其他幾個單位的客人,偏偏有兩個客户是競爭對手,你還不太清楚,你把他倆放在一張桌上去,這飯能吃好嗎?他們一照面,就有點懷疑,為什麼沒早跟我説,是有意讓我難堪嗎?還有人生氣,怎麼沒帶刀啊,他想決鬥。所以安排宴會第一是人員要確定。

第二,菜單要確定。就是這桌上上幾道菜都有講究,我經常跟同志們開玩笑,我説你要想把宴會搞得正規一點,搞一個菜單,不僅菜單提前要擬定,是四冷八熱,四菜一湯,而且這個菜單要書寫出來,最好在餐桌上人手一冊。它有兩個好處,首先表示鄭重其事,其次是讓大家心知肚明,可以抓住重點,集中解決。明白我的意思吧,留點胃,碰到想吃的東西再下狠手。我們經常遇到這種事,他不告訴你,這個宴會一道一道上,一開始我們不得不吃,出於禮貌上來就吃,結果到了最後,一般壓軸的是看家菜,我們飽了,望洋興歎。這菜單有個好處,自己一看咱就明白了,到底哪道菜最對咱的胃口,咱悠着點兒,留着。所以正式宴會它的菜單是有確定的,不能亂來。

第三個什麼地方正式,第三個它就是時間是確定的。一般情況下,大型的正式的宴會往往是晚宴,也有個別情況下是午宴,比如婚宴,這種大型宴會,我們一般就是午宴,因為中國民俗一般初婚,第一次結婚應該是中午,朝陽,午日,説明陽光燦爛,他一般不是再婚的話很少放到晚宴。但是一般的那種商務宴請,社交宴請它往往是晚宴,為什麼?因為中午大家都在忙事,沒時間,所以晚宴相對就可以比較放鬆,就可以多説兩句,你想想,中午你搞一宴會,一會兒走一個,一會兒走一個,他不是影響效果嗎?宴會。

再者我們宴會第三種,國宴跟正式宴會之外我們叫它便宴。便宴相對就比較隨便了,比如我大學同學從國外回來,難得一見,他到北京來看我,我就臨時找幾個親朋故舊約一個地方大家吃一頓,規模比較小,菜比較簡單,時間也比較短,也不搞菜單,但實際上還是社交。大家理解我的意思,它不像我剛才講的`三個確定了。最後一種宴會我們大家其實碰到的是最多,所謂家宴,就是把人放到家裏來請他吃飯,家宴重在參與,強調氣氛的温馨和隨和,能把你請到家裏來説明不見外,有的時候我們還讓你下手幹一干,比如我有時候有些外國朋友我就喜歡請到我們家來吃飯,而且我還讓他們重在參與。比如讓他們包餃子,積極性很高,但是説個實話,他們包的餃子一般不能下鍋煮,一煮就爛了,你尤其別告訴別人,爛的全是你包的,那你影響人家革命情緒。但是你設想一下,本來都是朋友到家裏來,一邊聊一邊幹活,這挺有意思的。這是一種融洽的氣氛,密切的關係。關於宴會。

第3篇

宴會服裝,雖屬非經常性穿着的衣飾,但在生活上,仍須依自己的需求,準備二或多件。尤其具組合功能,又能達到驚 效果的多重搭配服飾,讓你能在不同的場合,表現應有的穿着儀態 ,不失禮儀 ,也不喧賓奪主。而在添購必要的宴會服裝前,建議你注意幾項要點:

一、平時多翻看服裝訊息快速的雜誌,或服飾專欄簡介。

如:強調流行訊息快速,並整合服裝相關資訊的時尚類專業雜誌;另外,報導實用的穿衣哲學、要領的報紙,綜合性雜誌的定期服飾專欄。一方面瞭解流行時尚的脈絡,也無形中提高了自己對美的鑑賞力。

二、分析自己的身材及品味,挑選吻合個人氣質風格的品牌系列,再依場合的需求做考量。

三、考慮功能變化,是否容易再組合成另一種風貌,達到多次穿着的經濟效益。如簡單而材質精緻的洋裝,可以搭配協調色系的蕾絲刺繡外套,或換上具特色的典雅披巾,增加晚宴氣氛。甚至只是別下一朵別緻華麗的胸花,都能令人看出你的巧思及品味。而且,巧妙的組合式晚裝,可避免同場合「撞衫」的窘況。

四、依宴會場合的差異,及主客身份的不同,將既有的晚宴服歸納篩選後,再適時添購較有新意的單品,補強既有服飾的不足。

可能的話,事先了解宴會的層次,尤其是赴宴賓客的穿着要求。一般婚宴場所,新人當然應以大禮服的主角身份出席,而雙方父母,則是第二主角的身份,自然也應以正式宴會服出現。男士着深色西裝及色彩協調的襯衫領帶,並配上主婚人的.胸花。女士則以中式袍裝,組合式長裙式的宴會裝為主,由於須佩戴主婚人的胸花,所以,其他飾品的裝飾,須以造型簡單,多不如巧為原則。若是公司同仁所參加的晚宴,除了參考邀請函上,是否有服裝要求外,儘可能瞭解主人的衣着品味層次,是正式晚禮服?或小禮服?還有參與宴會長官的可能穿着。如此,自己才可做適宜的打扮,千萬別隨興而至,很可能搶到主人身份,或長官們的丰采,或因太隨便而失禮了。若是一般朋友聚餐或普通邀宴,可以穿着較柔和的套裝或亮麗浪漫的洋裝。再搭配合宜而具女性風格的手提包,將能營造温馨親切的聚餐氣氛。

除了以上個人主觀條件因素的考量外,貼切完美的整體造型,也能讓你獲得極佳的評價。我們可以從幾個層面來分析:

一、服裝造型:中式風格服飾,可分為袍裝類或組合式晚裝,由於曲線優美,適合東方身材特質,頗受一般婦女的喜愛。尤其,正式國宴或婚宴場合,都是一種代表隆重的禮儀表現。而西式晚宴服,應選擇能修飾自己身材,陪襯個人氣質的款型。除了修長及踝的長禮服外,款式俏麗,素材精緻的小禮服,也是年輕女性宴會時的另一種選擇。在商業界社交場合,或時尚業所舉辦的社交活動,都可將個人獨特的創意巧思加入服裝造型裏,讓別具一格的時尚魅力,吸引眾人的目光。

二、搭配品:合適的搭配品裝飾,可有畫龍點睛之效,集中焦點。而過多的裝飾品,卻有如畫蛇添足,掩蓋了自己的氣質光芒。所以,看看自己。拿掉多餘的飾品。包括:耳環、項 、手錶、手 、胸花、胸針,甚至皮包及鞋子的協調性,過分誇張,只會掩蓋自己的自信。所以,你只可選擇其中一種作為集焦的飾品,其他儘量求其簡單而協調。譬如,今天的宴會,你挑了一套材質精緻,色彩絢麗的中式袍裝。那麼,華麗精巧的小提包,則是另一處集光的焦聚。所以,省去多餘的項 ,加上小巧適中的耳飾、手 及刻意低調的素雅鞋款。整體感覺有主有次,不會讓自己的衣着裝飾,像聖誕樹一樣的琳琅滿目。

第4篇

從時間上講,提前一二分鐘、正點,或遲一二分鐘到達是最為適宜的,過早或過晚都是失禮的。同時,應對宴請所需時間給予充裕的安排,赴宴而逗留時間過短同樣是失禮的。此其一。

其二,對宴請的地點以及行經的路線事先應做到心中有底,因為這是準時到達宴請場所的重要保證。假如對宴請活動富有經驗,一定還會對請柬上注有的桌次號碼牢記在心,免得到宴請場所後東張西望,有失風度。

一旦到了宴請場所,並找到了自己入座的桌次以後,便要注意桌子的席位卡是否寫着自己的名字,不可隨意亂坐。只有認準了自己的桌次和席位,而主人或主賓又已經入坐的`情況下,才可從椅子的左方入坐,入坐後,坐姿要端正,切不可用手托腮或將雙臂同時放在桌上,也不要隨意翻動菜單,擺弄餐具或餐巾,這些舉動都會給人以迫不及待的壞印象。解決一雙空手的最好辦法就是將其放在自己的大腿上。

至於雙腳,儘管別人看不見,但同樣也應該守規矩,要平放在本人的座位下,把腳擱在椅檔上或伸出去踢着別人都會使人尷尬。

有時,當坐定以後,服務人員還會遞上一方濕毛巾,此時應禮貌地接下並輕輕擦拭自己的雙手和嘴角,記住,這小毛巾絕不是供擦臉,更不能用它擦頸脖或手臂,不管是怎樣的汗流夾背。

當主人示意用餐可以開始,便可將桌上的餐巾抖開,平推在自己的雙腿上。但請注意,中式餐是將餐巾全部打開,西式午餐也是如此,而西式餐的晚餐則是將餐巾打開到對摺為止。將餐巾塞在頸脖裏或系在褲腰帶上的做法早已過時,把餐巾用來擦洗餐具或酒具的做法更是地地道道的失禮行為,因為這至少表明對餐酒具的清潔持懷疑態度。假如中途需要離開一下時,可將餐巾稍微折一下放置到桌上,而決不能將餐巾放在椅子上,因為這才是給人最不潔的感覺。

其實,最複雜、對參加宴請活動人員的禮儀要求最高的還是席間的用餐過程。從使用不同的餐酒具到餐桌上的點滴舉止都有一套已成習俗的禮儀規範。

第5篇

第一條宴請客人要提前確定宴請的時間、地點和人員,無特殊情況不臨時另邀他人。應邀出席宴會的.人要按約定時間提前到達。

第二條席間敬酒時,要圍繞宴請主題,語言簡潔、情感真摯、用詞文明。主人敬酒後由主賓祝酒,然後其他賓客敬酒,做到敬酒不勸酒。

第三條主人未致祝酒詞前不可先進餐,致祝酒詞時應停止與他人談話。進食時不宜發出聲響,口中有食物時不與他人談話,剔牙時要用手或手帕、紙巾遮口。禮讓他人時,一般只讓菜不夾菜,如需夾菜用公用筷。

第四條用餐後將餐巾放在盤子右側,不宜放在椅子上。吃剩的菜和用過的餐具、牙籤等應放在碟中,勿放桌上。宴會結束時待主人致詞後致謝詞。

第6篇

一般説來,一個酒宴總有一個核心話題。這樣,在飲第一杯酒以前,需要致祝酒詞。 祝酒詞要緊緊圍繞酒宴的中心話題。假如老友聚會,可以説:“此時此刻,我心裏感激諸位光臨。我極為留戀過去的時光,因為它有着令我心醉的`友情,但願今後的歲月也一如既往。來吧,讓我們舉杯相碰,彼此贈送一個美好的祝願。”

祝酒詞必須是簡短的、凝練的,含有很多內涵。上述那幾句很短的祝詞,會勾起彼此間温暖的回憶和嚮往,為後面的宴飲創造美好的氣氛。 祝酒語詞還要帶一點幽默的色彩,這樣有利於彼此間的對話和交流。祝酒詞應略加修飾,但不可過分矯揉造作,祝酒詞可以事先有所準備,但最主要的還是在於臨場發揮。

第7篇

中餐用筷子,西餐用刀叉。我國對外宴請,如在大會堂為來訪國賓舉行國宴,既上中餐,也上西餐,因此餐桌上既擺放刀叉,也擺放筷子。因為,如果送上一道牛排,用筷子夾食,會很不方便。同樣,如果是片好的烤鴨,客人宜用筷子將葱段、黃瓜條和甜麪醬等夾在薄餅內,捲起來食用。

中西餐結合宴會的擺台方式是,餐盤在座位正前方;盤前橫放甜食叉或匙;餐盤左放叉,右放刀(數量與菜之道數一致),叉尖向上,刀口朝盤,便於先外后里,順序取用;湯匙亦放在右邊,即沙拉刀之內;麪包盤在左手前方,其右旁為黃油碟及黃油刀;餐盤右前方是水杯或啤酒杯,其後依次是紅、白葡萄酒杯(現下宴會上一般只供這兩種酒)。中餐使用的筷子,則在食盤右側,筷子應配筷套,並搭在筷架上。

宴會開始前5分鐘,可端上菜單中規定的冷盤,斟上酒類,但飲料,如水或啤酒等,須待客人落座,徵得同意後,才可斟上。

通常摺疊成型,平放在餐盤上或塞在水杯內。餐巾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油漬掉落,弄髒衣服。宴會開始,有時服務員會按西餐規矩,幫助客人將餐巾鋪在腿上;在北京,不少人習慣將餐巾一角壓在食盤下,耷拉下來遮住雙膝。餐巾不可用來擦臉、擤鼻涕,更不可用餐巾擦餐具(對主人來説,這是很失禮行為。如餐具不潔,可要求撤換),但可用餐巾的一角,抹一抹有油漬的嘴角。主人拿起餐巾,是用餐的開始。進餐時因事離開座位,將餐巾搭在椅背或扶手上,表示還會回來,而將餐巾放在餐桌上,就是退席的表示,因而服務員會將你使用過的餐具收走。

中餐特有。有的熱毛巾還灑香水,故稱香巾。熱濕毛巾盛放在瓷碟或小竹籃中,供客人就餐中擦手用。由於餐桌上擺放東西多,為保證每人都有毛巾,可考慮將兩塊毛巾並列擺在一起。更講究的'場合,會上兩次熱毛巾,即落座後,送上第一道熱毛巾,用於擦臉、擦手;宴會結束,再次送上毛巾,則是用來擦嘴,不可擦臉、擦汗。

宴席上手持食品,如龍蝦、田雞等,需配水盂,內盛清水,可能漂有花瓣。客人食用上述食品後,手指上沾有油漬,可在盂中輕輕涮一下手指,用餐巾擦乾。不可在盂內洗手、洗臉。水盂放在食盤右前方。

菜序是:冷盤-湯-熱菜-甜食-水果。服務員佈菜,先客人後主人,先女賓後男賓,先主要客人,後其他客人。如一桌僅一名服務員,也可從主人右側的客人開始,依次按順時針方向佈菜。上菜時,應處於客人左側,以左手托盤,右手佈菜。一道菜吃完,可問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點?”

客人食畢,用過的餐盤、刀叉需從客人右側及時撤下。撤餐具前,一定要注意客人是否已經吃完,其標誌是,刀叉已經併攏,平放在餐盤上。如個別客人忽視這項禮節,影響下一道菜進度,服務員可向前提醒:是否需添加已經吃過的那道菜?如得到否定回答,就可再問,可否撤換新盤?

我們常講“滿杯敬人”,其實在酒會上,不講究將酒杯斟得過滿。一般認為,烈性酒酒杯小,斟至八成為好,葡萄酒斟至五成為宜。酒杯太滿,與人乾杯,固然豪爽,但是少了文雅;而酒太少,又會顯得寒酸、沒有誠意。

斟酒順序是,先客人後主人,先女士後男士。與佈菜不同的是,服務員斟酒應在客人右側進行,上身微前傾,左手下垂,右手持瓶,露出酒瓶上商標。為衞生起見,瓶口不碰酒杯口,還應避免酒水撒在瓶外。

祝酒講話時,應有一名服務員端酒侍立主人身後。講話畢,將酒遞上,以備主人為大家乾杯。當主人離席敬酒時,服務員也需持酒跟隨主人,不時續酒。在宴會中,客人杯中酒水剩下少於1/3時,應及時補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