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3篇 優質大班教案範文:從優秀案例中尋找啟示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6W

本文收集了多篇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涵蓋語言、數學、美術、音樂、體育等各個學科,內容豐富全面,可供教師參考借鑑。希望能夠幫助教師們更好地備課,提高教學效果。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3篇 優質大班教案範文:從優秀案例中尋找啟示

第1篇

1、複習5以內的加減法,感知三幅圖的含義,繼續學習加減法算式。

2、理解加法題中用“一共”表示合起來,減法題中用“還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

1、師:小老鼠去給大老虎買麪包圈當點心,我們看看它買了幾個麪包圈。出示三幅圖,引導幼兒逐一觀察並説説每幅圖的意思:第一幅圖——小老鼠買了1個麪包圈;第2幅圖——小老鼠又買了4個麪包圈;第3幅圖——小老鼠一共買了5個麪包圈。引導幼兒瞭解“一共”表示把兩次買的麪包圈合起來的意思。

2、教師: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買麪包圈這件事嗎?鼓勵幼兒嘗試列加法算式。

3、引導幼兒看算式説説數字與符號的意思,判斷算式是否正確。

1、教師:大老虎可喜歡這個點心啦,瞧它吃得多開心。出示三幅圖,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每幅圖的意思:第一幅圖——大老虎有5個麪包圈;第二幅圖——大老虎吃了1個麪包圈;第三幅圖——大老虎還剩下4個麪包圈。引導幼兒瞭解“還剩下”表示吃掉麪包圈後少了的意思。

2、教師: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麪包圈這件事嗎?鼓勵幼兒嘗試列減法算式。

1、看圖列5的加減算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操作紙上三幅圖的變化,並學習運用“一共”和“還剩下”的詞語,大膽講述3幅圖的含義。鼓勵幼兒根據畫面含義列出5的加減算式。

2、看圖形記錄圖形特徵。看算式進行5以內的加減運算。

3、看算式寫得數。讀一讀算式,並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數量變化過程,寫出得數。

教師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講述畫面內容和算式,其他幼兒對照自己的操作材料,集體進行評價。重點引導幼兒鞏固正確使用“一共”、“還剩下”等詞語。

學具:(1)小簍子若干,內放數量為6的小魚片片,記錄紙,筆。

1、教師出示一羣小魚:河裏游來了一羣小魚,你知道一共有幾條小魚嗎?引導幼兒將小於排成一排,並數出和記錄總數

2、教師將一條小魚拿開放在面前:幾條小魚遊走了?現在小魚分成了兩份,每一份是幾條?引導幼兒根據小魚的位置説一説小魚分成了1和5,並記錄。

3、請個別幼兒移動小魚,引導幼兒繼續按小魚的位置進行分合並記錄

1、小魚遊遊遊。幼兒先將小魚排成一排,記錄總數,然後演示小魚游來了或遊走了,説一説每次分合的結果並記錄

2、分玩具。將6歌玩具穿在一根繩子上,引導幼兒現數總數並記錄,然後再將玩具分成兩份,波導繩子的`兩頭,並記錄下分的結果

3、看房子圖寫分合式,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p38頁),看房子分類圖,請你先將6個圓點分成兩份,再用數字記錄,最後寫分合式

5、給鉛筆排序,觀察鉛筆的長短,在圈中寫上相應的序號

1.請幼兒介紹“小魚遊遊遊“活動,教師記錄幼兒分合的結果,師生共同檢查6的分合是否有重複或遺漏,得出6分成兩份有5中不同的分法,

引導幼兒觀察記錄單,發現數的互補關係:總數不變,兩個部分數,一邊數越來越大,另一邊的數就越來越小。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3篇 優質大班教案範文:從優秀案例中尋找啟示 第2張

第2篇

第一次閲讀《你不知道的三個朋友》這本繪本時,我就被其生動有趣的人物形象和豐富的內容所吸引。如何將這樣一個有一定理解難度的繪本帶給孩子們呢?在對繪本內容進行了畫面的取捨和呈現順序的調整後,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2.能在生活中保持愉悦的心情,並樂於做一個傳遞快樂的人。

2.體現心情的場景圖片4幅,心情卡片、照片、心情標記、記號筆若干

師:你們有自己的朋友嗎?跟朋友在一起是什麼感覺?(幼兒講述)

師:從你們的話語中,我能感受到擁有朋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兒,對嗎?其實還有三個朋友每天也陪伴在我們身邊呢!

根據幼兒的回答,分別認識肚子先生、心小姐、腦教授。

師:原來肚子先生、心小姐、腦教授就是“你不知道的三個朋友”,一起來看看這本繪本吧!

畫面一:在你出生的那一天,有三個好朋友住進了你的身體裏,腦教授住在頂層、心小姐住在一層的左邊、胖胖的肚子先生則住在地下室。

師:心小姐住的地方比較神祕,一下子可能不一定感覺到,不過我有一段視頻可以幫助到你們哦!(教師播放心跳的動畫短片)

師:讓我們跟隨心小姐一起來跳一跳。(教師帶領幼兒原地跑一跑、跳一跳,然後引導幼兒將手按在心臟部位,感受心跳)

師:原來這三個朋友就住在我們的身體裏,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三個朋友每天在我們的身體裏做什麼工作呢?

畫面二:聰明的腦教授負責把你每天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嚐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收集起來,好讓你以後進行回憶。

提問:腦教授的工作是什麼?(幼兒講述)你們的腦教授現在在想什麼?

播放畫面三:幼兒觀察討論,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引導歸納。

①肚子先生負責加工你每天吃下去的各種各樣的食物。

②燙的食物他會先幫你吹涼,冷的飲料呢?不加熱會發生什麼事情?(肚子疼、拉肚子等)

③碰到你不愛吃的或者吃飽了,貼心的肚子先生會幫你把喉嚨打個結。

④如果你吃得太快、太猛了,惹惱了肚子先生,他會送你一個嗝兒。

提問:你們認為這些心包括什麼呢?(教師引導表述自己遇到的快樂和不快樂的心)

①地震後災區的場景,人們紛紛向災區人民獻出愛心。

師:哥哥和弟弟分別是什麼樣的心?(哥哥——憤怒,弟弟——委屈)

師:感受一下畫面中的主人公現在是什麼心情,請你從椅背上把心情標記拿下來,貼到相應的圖片上。

①師: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心情卡片,請你將遇到過的快樂或者不快樂的心畫下來。

②請l~2個幼兒説一説,然後把心情卡片送到心情魔法罐裏收藏起來。

師:剛才有小朋友畫了不快樂的心,心小姐是怎麼處理這些心的呢?

畫面五——畫面六:心小姐把流淚的心晾乾,把破碎的心粘好,把鬱悶的心抹平,然後把這些心小心地保存起來,好讓你送給別人。

師:當你不快樂的時候,你的心小姐還會跟你説些什麼嗎?

①師:剛才我們把遇到的心都收藏了起來,我把它交給心小姐,看看心小姐是不是可以把它們變成更快樂的心?

播放畫面七——畫面八:心小姐把不快樂的心變成快樂的心,從心情魔法罐裏跳出小朋友們快樂的心情卡片。

②教師從心情魔法罐裏取出貼有小朋友快樂照片的心情卡片(與視頻裏看到的相同),一一發給小朋友們。

(1)師:小朋友們,你們快樂嗎?住在我們身體裏的三個朋友也很快樂哦!讓我們跟他們一起來段快樂的舞蹈吧!

(3)師:小朋友們,就我們快樂,行嗎?(不行]怎樣讓別人也快樂呢?(幼兒回答)

師:讓我們一起做個傳遞快樂的小小使者,讓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天天快樂!

本活動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對原繪本內容及呈現順序進行了調整,重點從情感角度出發,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

1.重觀察。繪本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孩子去發現、思考,進而表達,這也是繪本教學的三要素。本次活動中,從封面到內容,每一幅圖片的呈現,教師都積極地引導孩子進行觀察,讓幼兒去發現去思考,從而瞭解這三個朋友的主要功能。

2.偏情感。在初次閲讀繪本的過程中,多數人會糾結這隸屬於哪一類繪本範疇,科普還是哲學?因為繪本中容納的知識很多,從科學知識到生命教育,內容生動、豐富。執教者對繪本內容進行了取捨和調整,以情感為重點,進行了活動設計。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感受不同的心境,難點是在生活中要保持愉悦的心境,並樂於去傳遞快樂。

第3篇

讓幼兒重點理解物體的長度相等,與顏色無關、與寬窄無關、與擺放位置無關、與它的形狀和切割無關。

相關的圖片,毛線、紙條、銅絲保險絲等。讓幼兒提前練習學過的測量。

1、教師邊出圖片邊講故事。有一隻小兔它特別懂事,經常幫媽媽幹活(出示小兔背蘑菇的圖片),教師問“孩子們仔細看一看,它在幫媽媽幹什麼活”?孩子們説“採蘑菇”,教師説“孩子們説的真好,你們看,不一會兒,小兔採了一簍子的蘑菇”。教師接着講,在回家的路上,小兔高興的就玩了起來,一會兒摘摘路邊的野花(出示花的圖片),一會追打飛着的蝴蝶(出示蝴蝶的圖片)。玩着玩着就迷路了。不小心掉進了一個蘿蔔迷宮(出示蘿蔔迷宮圖片),小兔嚇的連哭帶叫“我要媽媽,我要回家”,這時蘿蔔迷宮的主人説“小兔別害怕,迷宮沒有嚇人的東西,只有三條小路,你看一條路是草地,一條是小河,一條是小山路,不管走那條路都行,走出去,你就到家了”。現在小兔看見這三條路,不知走那條路又近又好走,想請小朋友幫幫忙,“你們願不願意幫啊”?(孩子們説願意)教師問“孩子們怎樣才能知道那條路近”?(經過教師的提示,幾個能力強的孩子回答説量量它們)教師説“對了量量就知道了”。

2、指導幼兒動手測量圖片三條小路的長度。教師出示幾種測量的工具如硬紙條,小繩等,教師叫一個能力強的幼兒上黑板測量,其他幼兒拿出相同的圖片和測量工具動手測量,並記錄測量的結果,教師巡迴指導,提示重點,如測量的長度在記錄時,起點一定要對齊,否則不能比較,測量小山一上一下,要測量兩次,記錄兩次。

3、比較測量結果,送小兔回家。教師問“孩子們測量完了嗎?那條路近?”(大多數孩子回答“測量玩了,三條路一樣近”)教師把黑板上三條小路的長度記錄重新進行了比較,並説“一樣近的小路,但是哪條路最好走呢?小河有水,上山要爬坡,你們説讓小兔走那條路呀”?(孩子們大聲説“走草地”個別孩子説,“走草地小兔餓了還能吃草呢”)教師説“那我們就大聲告訴小兔”“走草地”(師幼一起説)。小兔高興的説“謝謝小朋友,再見!”

1、教師問,孩子們回答。“草地是什麼顏色”?(孩子們回答説是綠色)教師問“小河是什麼顏色?”(孩子們回答是藍色)。“那剛才你們量了草地和小河一樣長不?”(孩子們回答一樣長)教師出示紙條粘在黑板上是(1)物體的長度相等與它的顏色無關。教師問“孩子們再看草地和小河那個寬,那個窄?”(孩子們回答説草地寬,小河窄)。教師問“那草地和小河的長度變了沒呀?”(孩子們回答説沒有)教師出示紙條粘在黑板上是(2)物體的長度相等與它的寬窄無關。

2、教師問,孩子們回答。“小山是什麼顏色?”(孩子們回答説是黃色)“小山你們量了幾次?”(孩子們回答説兩次,在做這個操作的時候,教師重點提示和指導切割和擺放位置與守恆的關係),“兩次量的結果,你們把它接起來,與草地和小河比一比一樣長不”?(孩子們回答説一樣長)。教師出示紙條粘在黑板上是(3)物體的長度相等與它的切割和擺放位置無關。

1、教師出示教具一根銅絲和一根保險絲讓幼兒觀察。(顏色、粗細、對齊比較長短)以提問的形式讓孩子們回答。

2、教師示範將一樣長的銅絲和保險絲變換各種形狀,在變換的過程中由易到難啟發孩子們的思維,如6快速變8,6快速變b,1快速變7再快速變2。銅絲和保險絲交替變換各種形狀,變完之後對齊比較讓幼兒觀察看是否仍然一樣長。教師出示紙條粘在黑板上是(4)物體的長度相等,形狀改變但長度不變。

3、幼兒嘗試自己動手變換各種形狀,體驗長度的守恆。指導幼兒將發放的等長的兩根毛線,先對齊比較,確定一樣長後,交替變換各種形狀。再將10根等長的塑料小棍,分開相等的兩份,擺放不同的形狀。在孩子們動手變換的過程中教師巡迴指導,提示重點和難點,如變換完之後,提示把兩根毛線再對齊比一比,看看變了沒?把一樣長一樣多的`,兩份小棍對齊連起來比比看是不是一樣長?

四、以兒歌的形式總結長度守恆的重點,教師和幼兒一起加動作朗誦兒歌。

長度一樣我不怕變,顏色改變我不變,寬窄改變我不變,形狀改變我不變,怎麼擺放我不變,怎麼切割我不變,不管你們怎麼變,我是不變就不變。

本次活動總體來看,由於以故事開頭,以兒歌結尾,數學活動結合了語言形式,孩子們感到新鮮,參與的積極性挺高,接受認知也比較好。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1)個別孩子,動手能力弱,在測量和記錄時有誤差。對於這些孩子,之後要單獨輔導,不要讓孩子對概念產生誤解。

(2)本次數學活動的節奏把握的不好,由於活動內容比較多,我的心裏總是怕講不完,前面講的快,有點趕有點緊,而後面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的時候,由於孩子們的個體差異,節奏有點慢,孩子們交流的是開心,但是活動的紀律,放的有點散,有點亂了,活動的時間有點超時。

(3)送小兔回家後,馬上小結測量的結果。這樣的過渡有點突然,應該在語言的銜接上再自然點。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自己在《指南》的引導下,通過培訓,在老師和各位同行的幫助下,不斷更新教學觀念,虛心向別人學習,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為了教好孩子,自己將不斷努力,接受新形勢的挑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