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夫的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6W

要是在寫讀後感的時候過於馬虎,是很難讓更多人對原作產生興趣的,編輯一篇讀後感可以深化你們對名著人物的體會,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道德和夫的讀後感8篇,感謝您的參閲。

道德和夫的讀後感8篇

道德和夫的讀後感篇1

學習哲學有特定的方法和順序:首先,要明確是否存在一個萬物的來源與歸宿;在確定答案後,再思考人生該何去何從的問題。傅老師以《道德經》為例來説明這個先後順序。《道德經》先確定 “道”這一本源的存在,然後以“德”來回答人生何去何從的問題。這也是國學的特色與精彩之處。

我是先學習西方哲學,再回頭探討中國哲學的。這個先後順序,使我能以更客觀、更全面的眼光,理解國學的特色與精彩,且以老子《道德經》為例,做個簡單説明。

“道”是否存在

首先,西方哲學家雖然透過翻譯才可閲讀《道德經》,結果呢?無不被其深度所折服。當我們對《道德經》第一章第一句的"道,可道,非常道"覺得困擾時,他們卻眼睛一亮,好像發現了稀世珍寶。

因為從古希臘的柏拉圖(plato,427-347b.c.)與亞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以來,西方的愛智者看到變化紛紜的宇宙萬物,總要思索一個問題,就是:在這一切變化的後面,有沒有一個不變的本體,可以作為萬物的來源與歸宿。只有確定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才有辦法進一步解説"人生有無意義"的問題。

現在,《老子》第一章清楚肯定了"道是不可説的",這個答案與西方第一流哲學家與宗教家的想法是完全相應的。"本體"或"存在本身"是不可説的;"太一"或"上帝"是不可説的;老子的"道"也是不可説的。

老子《道德經》的特色之一,是使用全書八十一章的大約五分之一篇幅,從各種角度,藉各種方式來描寫"道"是怎麼回事?這一點使西方學者大為驚豔。

人生應該何去何從

接着,肯定"道"的存在,並且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之後,人生應該何去何從?這是不易回答的新問題。老子《道德經》用"德"字來説明,"德"是萬物得之於"道"的各自的本性。

萬物各依其德而運作,原本應該保持和諧的生態平衡,但是人間常有困境,亂象層出不窮,又是怎麼回事?對此,老子也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説明天下大亂是如何來自人的認知與慾望,然後提出針對的解決方法。

對此,老子最大的手筆與最多的篇幅,是虛擬一個"聖人"作為悟道的統治者,從根本上撥亂反正,要人迴歸原始的純樸心境與類似嬰兒的單純狀態。

真正懂得老子的用意,就會轉移時空,不必想去統治別人,而須學習成為自己生活的管理者,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

萬物有其來源與歸宿,人又何嘗例外?明白了這個要點,就會像嬰兒般依靠在母親懷抱中,然後表現新穎的人生觀:少私寡慾、以德報怨、上善若水、全身保真、柔弱勝剛強、不爭而善勝等等。這樣的人生只有"平安喜樂"四字可以描寫。

我有機會在喜馬拉雅講述老子《道德經》,希望藉此分享自己的心得。我的責任是重大的,而我的心情是愉悦的。

道德和夫的讀後感篇2

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十分快,備受矚目,中國文化也一向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道德經》就是我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書。《道德經》中包含着我們中國人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潛移默話地影響着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道德經》裏面藴含的資料也在塑造着中國人的行為方式。《論語》裏面講“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你自我不想要的東西,也不要硬塞給別人,這是從反面來論證你應當怎樣對待別人,是一種“防禦性”的方式。另外《孟子》裏面講“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意思是當你身居高位,或者處於優勢地位時,要包容比你差的人,構成一種和諧的氛圍,不要讓人對你恨之入骨,這是中國人的行為方式。

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強調要建設一個學習型社會,從《論語》到《孟子》,我們看到了一個人應當怎樣學習。中華經典中《道德經》的作者就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以往老子的出生地是一個謎,為了解決這個謎1990年以來繼清代所以前賢做了很多艱苦細緻的工作,才得知老子出生在今渦陽縣閘北鎮太清宮的流星原址。兩千多年以來,在老子故里渦陽人民心田裏,長期浸潤着老子光輝的智慧和思想。老子對於人類的貢獻,在於他博大精深的思想。老子思想是中國人揭示自然界奧祕的一種嘗試,在中國哲學史上,老子第一個系統提出了“道”,這個“道”來源於自然,以“無”為本,以“有”為用,以“反始守柔”為處事之方。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與無”成為《老子》五千言的綱領。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尼采曾評論《老子》一書説:“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是能夠闡説的,可是並非完全等同於渾然一體,永恆存在,運動不息的大道。無,稱天地的初始;有,稱萬物的本原。所以,從常無中,將以觀察道的微妙;從常有中,將以觀察道的端倪。這無,有二者,同出於道而又玄妙,正是天地萬物變化的總源頭。天地是長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夠長久存在,是因為天地不為自我而生,所以能夠長久。所以,聖人把自身置於眾人之後,卻能得到大家的推崇而佔先;把自身置於度外,卻能保存自我。不正是由於他不自私嗎?反而能夠成就自我,所以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這樣我們才能從《道德經》中汲取營養。

道德和夫的讀後感篇3

3月份,在人力中心的推薦下,我重新學習了《道德經》這本書,通過學習使我對本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道德經》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中華民族歷來提倡“百行德為先”,崇尚“身正為師,德高為範”。在科技和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只有認真領悟《道德經》的內涵,才能使我們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工作團結,有利於家庭和睦!

?道德經》第十六章説:“致虛極,守靜篤。”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靜心,才能不受名利得失所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道德經》第十三章説:“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由此,淨心者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保持清醒認識的源泉。

?道德經》第七章説:“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説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

所以説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道德經》第三十七章説:“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思想並不是説消極而無所作為,而是要求我們在生活、工作中不妄為。只有不妄為,才能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得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我們還要把“無為”思想用在待人處世上的生活中和工作中,對人寬容,這樣才能保證團隊的和諧穩定。

總的來説,通過對《道德經》的重新學習,讓我明白生活、工作中的為人處世之道,萬事以德為先,用清靜思想對待人和事,永懷感恩之心、責任之心和理想之心,使內心愉悦、快樂工作。

道德和夫的讀後感篇4

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律”。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鉅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和夫的讀後感篇5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一種生活的哲學。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是在現實中會發現身邊的人如何如何不如自己,真的好似無任何優點,無法包容一個自己有所厭惡或是不屑的人。又如何三人行就有自己的老師呢?老子的這句話卻給了我啟示。雖然取自的這一章主要是表達事物辯證統一的論點,卻能成為生活的一種哲學。人們知道美的事物之美,是大家清楚什麼是不美的事物,是不好的事物;知道真善之為真善,是知道那些不真善的事情。當我遇見一個滿是缺點的人時,就把他當作老師,當作一個反面教材,讓自己知道自己不能這麼就行。我想這種哲學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的。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道與名是永恆的,不可用言語來表達出來的,但它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我們平常如果為了做好事而去做某一件好事,為了得到好評而去做某一件好事,那不是善言善行,真正的一個好人,行不言之教,對每一個人都會是同一心境,如春風淋浴,會善待周圍所有,你説不出他哪裏好,但他總是那麼親切的對你好,大家都説她好,這才是真正的善人,好人。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説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説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鉅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和夫的讀後感篇6

這個暑假讀了道德經,説到起因其實只是blog上的朋友推薦的而已,看完了一本書有種彆扭的感覺,也不知道是為什麼,感覺上和我印象中有點像但是又好像不是那麼回事的感覺,實在難以形容,不知道是老子的智慧太高深我無法理解,還是心情鬱悶所使然……

道德經分成上篇道經和下篇德經,道是世界萬物的始祖,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很多人將道理解喂猶如神一般的存在,創造萬物的上帝,其實我覺得那並不正確,道創造了萬物卻不是刻意的,將道比作一個人,那這個人吃飯,睡覺,解手等,都是自然規律,他想要也得要,不想要也得要,並非上帝一樣只是一自慾望,可有可無的創造,而是自然而然,不加刻意的,就好比一棵樹,開花結果散葉,自然天成。這世上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價值,對立面也是相對存在的,在老子看來,提倡遵紀守法,也就同時在提倡違法亂紀,提倡一個方面也就同時在提倡他的對立面,世上有越多遵紀守法的人,也就有越多違法亂紀的人,這是恆等的,所以老子建議將2個都去掉,按照自然規律來做人,生活,這樣就是古人常説的“天人合一”,現在有種説法很好,就是人與自然的交融,其實人與自然並不矛盾,我們也本就是自然所生,但是為何會變的矛盾呢?因為慾望和才智,人類的過高才智導致了過高的慾望,然後產生出各種各樣不必要的東西,這些東西摧毀着自然,而人類最終也必定毀於其中,科技一直是人們推崇的,可是不知多少人統計過人類擁有了科技以後變得多麼懶惰,破壞了多少自然,使多少物種滅絕,讓生物鏈受了多少破壞,現在流行一個詞叫可持續發展,但是科技的利益過於巨大導致無人敢挑戰他的可持續性,這是否也是聰明絕頂的人類的一個智障呢?

什麼時候我們也應該想下,我們是要創造最長久的種族還是要創造最輝煌的種族,如果有一天一個神降臨在你面前,告訴你,你現在有2條路,1條是你一輩子都不能有過高的成就,但是你能長命百歲,另一條是你從現在開始做什麼事都成功,但是1周後你就會死,來吧,看看人們都會選擇什麼道路,人類的生死對這個地球,這個宇宙,這片土地或其他非人類飼養物種都毫無價值,為何我們可以將自己提高到萬物之靈的虛無高度?在自然面前人類的渺小程度也許比不過芝麻,而這個只是仗着幾分聰明的的弱小動物居然如此狂妄,真是不可思議,我們一直教導孩子們要改正錯誤,有錯誤不要緊,關鍵是改正錯誤,但是又有多少人想過,錯誤是能改掉的嗎?保持優點改成缺點也許是這個世上最假的話之一,當一個人改掉一個錯誤時必定為了改掉這個錯誤而誕生新的錯誤來維持優點和缺點的相對平衡,如此以來就是向前走一步再向後退一步,説白了就是原地踏步,錯誤是無法改掉的,錯誤只能掩飾掉,掩飾掉的錯誤依然存在卻不易被人看到,別人看不到缺點自然就覺得你這人不錯了,那麼一個人,本身不怎惡魔好,但是他擅長掩飾自己的缺點張揚自己的優點,這樣的人就該被叫做偽君子吧?或者至少被評價為虛偽或不真的人,但是真正善於掩飾的人完全就被叫做君子,所以得到的結論就是完全不掩飾的人被叫做小人,掩飾了卻沒掩飾到家的叫偽君子,把自己掩飾的地地道道的叫君子,這不正是完全的病態嗎?人類社會中許多像這樣的問題完全不被人發現,卻一廂情願的向更高級社會邁進,實在不可思議……

道德經的本質道與德,道就是自然規律,德就是按照自然規律來最是的法則,掌握這些的人也許不能功成名就,但是一定能使自己的幸福指數達到一個飛躍,這就是道德經的作用,但是這個利益薰心的年代有多少人會去思考這個問題呢?真是讓人無法想象……

道德和夫的讀後感篇7

?道德經》很薄,只五千餘言,傳言為老子騎牛過函谷所著,《道德經》又很厚,它包羅萬象,其中有哲學有政治有自然科學有人文社會,這樣的書看完很容易,看懂看透卻很難。《道德經》的語言很美,散整有序,讀起來有種韻律感,深刻地道理藴於淺顯的事例,極具思辨性,這是《道德經》吸引人的地方之一,老子通過闡述“道”這個至高無上的存在來表明自己的世界觀,哲學的神奇之處,即具有共通性,老子不懂現代物理,可他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智慧。

老子的人生觀有兩個基本特點:就自我而言,講究珍惜身體,就人與人的關係而言,主張柔弱不爭,老子把最高品德的讚譽給了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而萬物而不爭。”

老子的政治主張是“無為而治”,老子的思想社會藍圖是“小國寡民,使有什百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宋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是整本書最讓我動容的一段,這是老子的理想,是一位智者對他心中最有價值的生活方式的描繪,不知道能不能實現,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實現,不知道要如何實現,但就是給出了這麼一個夢,這是人對未來的期許,是人對社會本身的關注,很美好。

道德和夫的讀後感篇8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內含禍的因素。也就是説,好事和壞事是能夠互相轉化的,在必須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老子説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之一。關於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歷來有爭論。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給他寫的一個簡單的傳記來看,他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里人。“老子”是人們對他的稱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他的生卒年月不詳。

老子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相當於此刻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所以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不僅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並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劉耿立王子猛為悼王。王子朝殺悼王自立。晉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為敬王。這次內戰達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敗,席捲周室典籍,逃奔楚國;老子所掌握的圖書亦被帶走。於是,老子遂被罷免而歸居。形勢的變化,使老子的地位發生變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轉變,由守禮轉向反禮。

老子由於身受奴隸主貴族當權者的迫害,為了避免禍害,不得不“自隱無名”,流落四方,之後,他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西南)時,關令尹喜明白老子將遠走隱去,便請老子留言。於是老子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傳老子出關時,騎着青牛飄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共5000多字。因為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之後人們又稱它為《老子道德經》。此刻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

?老子》一書,文詞簡短,艱深難懂,因此後人作了許多註解。最通行的有西漢時道學家河上公(姓名不詳)注,三國時魏國哲學家王弼注,還有清朝時魏源的《老子本義》,等等。下方我們就透過《老子》這本書,來了解老子的哲學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國第一個力圖從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而不求助於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學家。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為宇宙間的萬物都有神在統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才開始了變化。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説,“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這就是説,作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遠存在的。道的運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規律而運行。天地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的母體。

老子認為,道產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養着萬物,萬物各成其形,各備其用。所以萬物沒有不尊道而貴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貴重,不是有誰給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產生天地,德畜養萬物,長育萬物,成熟萬物,覆蓋萬物。他説:“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蓋之覆之。”(《第五十一章》)這樣,老子遂把自然創造的根源歸於自然本身,從而摧毀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論的基礎。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觀,在當時有很大的進步好處,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認了鬼神的威靈。當然,老子的“道論”剛從傳統的宗教解放出來,還未能完全擺脱宗教的影響;他的自然決定論,使人完全聽命於自然,輕視了人對自然界的反作用。之後有的哲學家把它發展為定命論,為害頗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