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熱門關於《浮生六記》讀後感範文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5W

大家在讀後感的寫作中,前提一定要認真閲讀和思考,着重表達的是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收穫,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精選熱門關於《浮生六記》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精選熱門關於《浮生六記》讀後感範文5篇

精選熱門關於《浮生六記》讀後感範文1

聽説這本《浮生六記》還是林語堂先生的功勞,因為他的翻譯,我在學校圖書館借了本,但是相應的版本實在是久遠得很,紙張泛黃,中文還是繁體字版。然而即使如此也還是堅持下來了。

我想,對於那時候的人,能夠遇到一個像芸一樣有趣味又識大體的女子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事(不過據林老在《蘇東坡傳》裏所寫的蘇軾之夫人,多少也是賢妻良母)。現在的電視劇常常會塑造一位才貌俱佳的女主,但真正到了生活中會是什麼樣子,我們並不能從其中細細品味。這裏的故事卻是那麼細小,那麼親切。

如果有一天,我也能遇到這樣的女子,我會讓自己鼓起勇氣去結識如此得體的女子。

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和自己的他這樣恬淡地生活,我該會是很滿足的。

精選熱門關於《浮生六記》讀後感範文2

沈復在他的自傳散文體小説《浮生六記》開篇時便用了東坡詩中“事如春夢了無痕”這句,而這句話幾乎可以算得上是他和陳芸愛情的寫照。

林語堂的女兒林太乙説:“父親的理想女人是《浮生六記》的芸娘。他愛她能與沈復促膝暢談書畫,愛她的憨性,愛她的愛美。”芸娘大概是所有文人夢想中的女人,世界上絕不會再有第二個她。

沈復和芸孃的愛情,很好。

十三歲時沈復第一次見到芸娘,兩小無猜。脱金為約,她成了他的未婚妻,這是一開始的故事。金風玉露一相逢的美好。然而太美好的東西總是不能久存,他們約定的太早,難免過早散場。

洞房花燭夜,兩人比肩調笑,共論《西廂》。此夜春心動一處,不知今夕是何夕。這樣像是密友重逢的愛情,這樣互為心動的愛情,多少痴情男女想要,多少人求而不得。

他們本來就是有緣的。陳芸以白樂天為啟蒙師,幼誦讀《琵琶行》而識字,以李太白為知己,愛他“姑射仙子”“落花流水之趣”。而沈復適字三白。

卻不知白是空,萬般柔情終成空。

他們是如此般配的兩個人。滄浪亭愛蓮居里談詩論賦,細説相如。他愛他鬢邊濃香撲鼻的茉莉花香,愛她的多愁善感,心地善良。陳芸在沈母大壽上聽到《慘別》等劇時的不忍,沈復看在眼裏;陳芸對王二姑折花的調笑沈復記在心上。啟堂弟婦催粧缺珠花的時候,陳芸把自己的給了她,她不以這些在別人眼裏送出便是可惜的東西為貴,卻偏偏珍惜些破書殘畫,悉心裝訂,竭力蒐集,她愛的他也愛。她的好他全陪着。

相處久了連不愛的地方也變成了愛。後來她喜歡吃的滷味漸漸變成了他的習慣。自由隨性的沈復也把“得罪”、“豈敢”當成了日常。當沈復問為什麼一開始厭惡的東西最後卻會喜歡上的時候,芸娘説:“情之所鍾,雖醜不嫌。”喜歡上,就什麼也不在乎了。

情到濃時,竟然相約來世,來世竟要當個男兒陪他遊歷天下。這樣的愛情應該純粹到何種地步?

洞庭盛會,陳芸便做了一回男子。她在丈夫的慫恿下女扮男裝的出了門。攜手而出,歡樂無限。

也曾託言歸寧同去太湖。

陳芸説,第一次見到了這麼寬廣的天地,看過了便不虛此生了。閨中女子終生沒有見過的大有人在。她們與船家女素雲在船上嬉笑作樂,唱歌歡笑,最後被友人妻誤以為是沈復挾着兩名妓子舟中作樂。陳芸解釋的很妙,她説:“有之,其一即我也。”

每到暮春,便恨花落得太快。

結局總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衣冠之家最後也沒給沈復仰仗,而生在衣冠之家的沈復還不能給陳芸仰仗。因替人作保被人追債,竟至於被趕出家門。幸有友人收留,卻終將疲於生計。布衣蔬食已是嚮往,家破人亡終成現實。

他們的愛情就像是水晶,他們自己也像。在這個世界上好像每個人都沒辦法得到自己最想要的東西。文人們想要仕途的時候,仕途不順;人們想要安居樂業的時候,流離失所;他們想要平平淡淡共度一生的時候,偏偏妻離子散。

未嘗不希望沈復更強一些,更聰明一些。不用太聰明,不用太強,足以支持的起他們的愛情便足矣。然而那樣或許太過完美了,所以上天竟然不準這種情況出現。

塵世中的我們大都渴望着完美,完美的戀人,完美的愛情,完美的人生。可惜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完美的事情。當愛情來的時候去愛,當苦難來的時候去承受,人生就是這樣,總有些意外等着你,既然無法預測,不如真誠接受。只能接受。

事情沒那麼好也沒那麼壞。愛情和人生都是如此。

精選熱門關於《浮生六記》讀後感範文3

掩卷自有清風縈繞心尖,倍感神清氣爽。全篇六卷,最愛卷一和卷六。

卷一為閨房記樂,可見沈復、陳芸夫妻二人志趣相投,伉儷情深。

平淡生活有柴米油鹽,亦有詩詞歌賦,雖為布衣菜飯,卻自得其樂。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沈復和芸娘也改變了大多數人對舊時夫妻的刻板印象,他們相互理解與尊重、恩愛有加,令人感動。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二人常能製造出一些“小驚喜”,把平凡日子過出了“儀式感”,夫妻生活有愛又有樂,令人嚮往。

芸娘是沈復的表姐,舅舅家的女兒,與沈復同歲,但大十個月,所以沈復多以姐姐稱呼。芸娘在父親早逝之後,靠做女紅來養活自己、母親和弟弟。芸娘天資聰慧,在針線活的空閒讀書認字,自學成長。沈復十三歲時,看到芸娘寫了“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詩句,便被芸孃的蘭心蕙質傾倒。至於沈復,我估計有點像現在政府機構的“臨時工”,做的可能是書記員之類的活,後面辭職不幹了,做了一小段時間的生意,然後買賣賠了,就以賣字畫為生。

卷一中有幾個細節很打動我:

夫妻談戀愛時,沈復來芸娘做客,那天沈復外出夜歸後,已經錯過了晚飯,家人給了他棗脯乾果之類的,沈復嫌太甜,不想吃。芸娘便偷偷把沈復帶到自己的房間,原來芸娘為沈復偷偷藏了熱粥,還有一些清淡的小菜。恰好這個時候,芸孃的堂兄叫芸娘出門,芸娘不開門,説我準備睡覺了。堂兄硬是把門推開,瞧見屋內倆人,便揶揄芸娘,“剛才我問你要粥,你説沒了,原來是給你小男朋友留着呢……”

沈復家有個小亭子,取名“我取軒”,屋外有一個蒼天大樹,屋後有一淙潺潺流水,所以到了夏天,夫妻兩就去那裏避暑。夫妻二人經常坐在哪裏賞月對酌,還會行酒令。有時沈復還會和芸娘探討對古代文人和文學作品的一些看法,芸娘説喜歡李白,恰好又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啟蒙,沈復字三白,就開玩笑説,看來你今生和“白”字有緣分。

沈復家附近有個水仙廟,當地有一個節日,家家户户會在裏面供燈,很熱鬧,但是女眷不能入內。沈復説可惜你是女的不能進去,芸娘靈機一動,説自己可以變裝成男的呀。然後芸娘就在家裏喬裝打扮,還練習像男生一樣走路,後來沈復就帶着女伴男裝的芸娘去了水仙廟。

還有芸娘沽簪買酒,人家沈復和朋友秋遊,愁沒東西吃,芸娘乾脆把人家整個餛飩攤子都搬去了郊外,給沈復賺足了臉面。

兩人不拜觀音,拜月老,只求“生生世世做夫妻”,情深至此……

林語堂説芸娘是“中國古代最可愛的女人”,大概男人都對這樣一位不流於物役,和男人談得來又能玩到一處去,聰明機靈又賢惠持家的女人充滿了嚮往吧。不過我覺得沈復大概也是最受女性歡迎的古代中國男人,沈復尊重女性,又懂得在生活中製造一些“小驚喜”、“小浪漫”,去哪兒都惦念着自己老婆,有情、有趣、又有才,有夫如此,芸娘比起其它生活在封建社會的女子又是幸運多了。

卷二閒情記趣,此篇未做深讀,寫的就是沈復平常摘花布景的一些心得,可見其在室內美學方面頗有造詣。卷三坎坷記愁,寫的就是芸娘後期被沈復家人嫌棄,夫妻二人顛沛流離,最後芸娘撒手人寰的事情,確是令人扼腕。卷四就是寫沈復年輕時習幕,就是在揚州一帶的官府做臨時工時,順便到處去玩的所見所聞。卷五中山記歷,寫的是沈復到琉球羣島旅遊的事情,當然作為海邊人,又是日語專業學生,對此卷所述幾乎就是一眼飄過。

但是卷六養生記道,原以是老者養身所談,興趣闌珊,不曾想字字珠璣,所談皆為立身養心的處世之道,讀後心中豁然開朗。再歎中國文學之精妙,不過四五字,表達之意竟可層層推進,回味無窮。

沈復一生清貧,命運多舛,但是志趣諸多,遊戲人生。苦雖是大苦,但也及時享樂,活得通透明白,這種人大概在臨死之前會了無遺憾地説一句:“我這輩子值了!”想來,這個世上的人,哪個不是為了這句話在拼命活着嗎?

願你愛你所愛,行你所行,優遊閒歲月,瀟灑度時光。

精選熱門關於《浮生六記》讀後感範文4

我最初讀到《浮生六記》是在上海福州路上的一家古舊書店內,從一本上海世界書局三十年代出版的舊書中無意間瀏覽到的。那是在1978年的夏天,我剛參加了‘文革’後恢復的首次大學聯考,所以雖然落榜,但古文基礎已初具。因此,在一番夾生半熟地啃讀後,我決定買下這本書。然而,當我設法湊足書資再次趕回到書店時,此書已被他人淘走。當時,我那種遺憾懊惱的感受可比大學聯考失利。由此,可見我對《浮生六記》的喜愛之情。

當我能夠再次讀到《浮生六記》,時間已是在1996年的晚秋了。這是一個由湖北辭書出版社在1995年出的版本,書名取為《閒書四種》,集中選入了明朝冒襄的‘影梅庵憶語’、清朝陳裴之的‘香畹樓憶語’、蔣坦的‘秋燈瑣憶’以及沈復的‘浮生六記’,這幾個名篇均是出自四位明清文人之手來追憶記敍家庭生活的精彩文章。而在此中,我格外讚賞的就是清代沈復所寫的‘浮生六記’。

可以説《浮生六記》是沈復用率真自然的文字,細膩生動地記錄了自己的婚姻愛情與日常家庭生活、抒發自己對人生、對藝術、對自然、對傳統習俗賦予獨特見解的自敍傳。他的文采很像與他差不多同時代的英國十八、十九世紀的隨筆作家查理.蘭姆那樣的風格,文字質樸天成、毫無矯揉造作之語。讀來倍感親切,如同傾聽自己的內心獨白。

坦率地説,我也不止一次地讀過與沈復同時代的曹雪芹的《紅樓夢》,並將《紅樓夢》與《浮生六記》作比照。相比之下,我覺得《紅樓夢》似乎更適宜於讓達官貴人、巨賈富商的家族去品讀。在我看來,無論是林黛玉、賈寶玉,還是王熙鳳、薛寶釵等等一系列人物的喜怒哀樂,都與我們普通百姓階層存在着一種隔閡,畢竟我們不瞭解他們的生活環境與思想心境,因此,他們的一切演繹也就很難感動於我。而沈復在《浮生六記》中所真實敍述的他與芸娘之間的夫妻恩愛之情、他倆間生離死別的催淚情景、以及刻畫夫婦倆所難忘的閨房之情、交友之樂,與品味大自然和藝術品的審美之趣等等的細節,無一不讓我為之激動和認同。

《浮生六記》如有些學者所論述的那樣,我也贊同前四記的藝術魅力‘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製作精微的痕跡’(俞平伯評語)。而且,我還認為,沈復和芸娘都是屬於普通百姓階層的人物,因此,我們也應用同樣普通人物的坦誠要求與質樸的文字來欣賞讚美這篇中國古代文化史中珍貴的作品與作品中栩栩如生的可愛人物。

就説芸娘吧,她不愧為林語堂所讚美的‘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不是嗎?當讀了《浮生六記》 中的第一記‘閨房記樂’之後,有誰不會深深地喜愛上如此可愛的女性?我覺得有必要摘錄一段散文詩般的文字如下;…七月望,俗謂鬼節,芸備小酌,擬邀月暢飲。夜忽陰雲如晦,芸愀然曰:“妾能與君白頭偕老,月輪當出。”餘亦索然。但見隔岸螢光,明滅萬點,梳織於柳堤蓼渚間。餘與芸聯句以遣悶懷,而兩韻之後,逾聯逾縱,想入非夷,隨口亂道。芸已漱涎涕淚,笑倒餘懷,不能成聲矣。覺其鬃邊茉莉濃香撲鼻,因拍其背,以他詞解之曰:“想古人以茉莉形色如珠,故供助粧壓鬢,不知此花必沾油頭粉面之氣,其香更可愛,所供佛手當退三舍矣。”芸乃止笑曰:“佛手乃香中君子,只在有意無意間;萊莉是香中小人,故須借人之勢,其香也如脅肩諂笑。”餘曰:“卿何遠君子而近小人?”芸曰:“我笑君子愛小人耳。”…簡潔的語句、新鮮生動的描述,沈復將這位天性聰穎活潑、知書達理、情意綿綿的可愛女性-芸娘,深深地刻畫在每一個讀過《浮生六記》的讀者心中。芸娘,也永遠地成了我心中的‘紅粉知己’!

再説説《浮生六記》的文體吧,我很喜愛沈復那種自由自在、不拘格套的行文風格,在這點上他的文章很像我所喜愛的另外幾位英法美隨筆散文作家的文風,譬如英國的查理.蘭姆、譬如法國的盧梭和美國寫《瓦爾登湖》的梭羅。我有這樣一種讀書習慣,就是喜歡將風格類同的不同作家的作品,在同一天內同時展開閲讀,往往是信手打開書籍,隨意閲讀目光所及的文章,如果有能振動我心的文章,我就會感慨自己遇到了知友,反之,我就會將此書封入紙箱從此遠避。我不知道這樣的習慣是否有點神經質?但我覺得,讀書和寫作如同交友一樣,我喜歡讀哪個作家的書,必定與我的經歷、個性、血型、理念、家庭背景等等的因素同這位作家有着某種相似的密切的關聯。

因此,我是否可以這樣説;我之所以喜愛沈復的《浮生六記》就是因為作者所抒寫的他與芸娘之間那一生刻骨銘心的愛情經歷與純真美好的夫妻恩愛之情、那洋溢着甜美氣氛的家庭生活和那寄情自然和藝術世界的韻致畫卷,也正是我內心深處所期望的、所追求的呢!

我相信,答案是正確的。所以,我會繼續再讀《浮生六記》這一永遠的名篇。

精選熱門關於《浮生六記》讀後感範文5

如譯者所講:浮生六記和許多老故事一樣,其中有歡樂也有悲傷,有温馨也有酸楚,有熱鬧也有寂寞;似乎過於平凡,還有點不合時宜,卻有一種看似“慢半拍”但永遠不過時的温暖、悠然和浪漫;當然,還有愛情。在我看來,作者一生的經歷莫過於八個字,那就是:人生寫意,莫過良緣。

沈復生於1763年,字三白,號梅逸,清代蘇州畫家。一生在家庭、官場、經商之間沉浮,浪遊各地,閲盡人生百般滋味。誕生在蘇州一個小康讀書人家。沈復年幼時與他的表姐(也就是故事的女主人公——芸)定親,開啟了這段百轉回腸的故事。沈復生性豁達快樂,喜好交友,喜好出遊,結交了眾多情投意合的好友,也遊歷了許多山水名勝。他似乎就是有這種本事,即使是困窘的日子也總是有辦法過的津津有味。

更為難得的是,芸和他是一樣的人,安於簡單平淡的生活,自得其樂,兩人情深意篤、夫唱婦隨,芸的温柔體貼和蘭心蕙質,為他們的生活增添了別樣的趣味和風情。

沈復對芸的愛是如此的真摯,在他筆下的文字中,你不難讀出芸的形象:她清秀瘦弱,脖頸修長,彎彎的眉毛,眼睛靈秀俏麗,顧盼間神韻動人。唯是上脣略短,微露出兩顆牙齒,雖然這似乎不是有福之相,但別有一種嫵媚嬌柔之感,讓人怦然心動。然而芸讓沈復着迷的絕不僅僅是她的外表,更是她為人處世樂觀積極的點點滴滴。她終日神色平和,與她説話,常以微笑作答。對父母長輩尊敬愛重,待晚輩温柔和氣,家事料理的井井有條,沒有一點疏忽。又見她可終日與作者廝守,花間月下品讀詩書,縱論古今。

回頭看,似乎我們的男主角並不大有資格勝任這一角色。雖家境小康,但他既不曾積極規劃未來,也沒有絲毫將來要繼承門第的自覺;對讀書沒有什麼上心的地方,也不知道像精明能幹的父親多多學習。他似乎甘於過小情小調的小日子,和芸卿卿我我,兒女情長。

但即便如此又有什麼不好呢?為什麼一定要把人生活成小説或者劇本?誰又規定了做人就一定要志存高遠、胸有成竹?我們中絕大多數的人都很平凡,並將終生平凡。沈復沒有宏大的才情和高遠的志向,他生性風流,不貪圖功名利祿,但好在他身邊有芸的陪伴,縱然生活充滿未知和艱辛,但這位女子卻總能把生活變得充滿樂趣。

正如我所説:人生寫意,莫過良緣。在歲月的長河中,終將陪伴我們的不是父母、也不是子女或朋友,而是攜手一生的伴侶。所以無論看上去多麼平凡的人生,只要身邊有佳偶相伴,接受它,安於它,堅守它,並樂在其中,發現快樂,懂得欣賞,懂得感恩,自會體會到人生獨特的樂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