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柴靜《看見》讀後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6W

學生在讀完柴靜《看見》這本書,是不是從書中有所領悟呢!那麼都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柴靜《看見》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參閲。

學生柴靜《看見》讀後感
       學生柴靜《看見》讀後感1

因為你是我的眼,讓我看見這世界就在我眼前——題記

大學聯考那年,我“看見”了一本書。那本書的封面上是柴靜採訪中的照片,幾位滿臉皺紋的老農笑着圍坐在一起,一個小朋友也毫不怯場地在大家面前玩耍。畫面是那樣的温暖。這是我第一次認識柴靜,知道有這樣一個人,也正是因為這張照片我一直保存着這本書,直到現在,封面還是完好的。

她不是什麼大人物,但是她很真實。最近,柴靜主導的演講“《穹頂之下》”上映了。這個在2013年就讓我覺得“偉大的女人”。我再一次拿起了那年讓我不得不買的書。讀着柴靜的書,對一些曾經並不甚瞭解的新聞熱點也有了一些新的認識。我好似又一遍的經歷了一番,那幾年的重大事件。過去多年的非典時期,此時彷彿也浮現在眼前了。那時的我還在上國小,每天都要帶上厚厚地口罩,清晨進校門的時候還要被老師各種“觀察”,但老實説,自己一直認為那件事距離自己很遙遠。

那一段段文字,卻讓這段恐慌那麼真切。雙城事件,開始我也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小的孩子會把有些東西看的比生命還重要,但我漸漸理解他們,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執着的東西。有很多事情,也許我們一輩子不會遇見,但這些確確真真的發生過,也許就在我們周圍。許多事,許多人,我們不能理解,但我們沒有權利去幹涉它的存在。如今,我還記得柴靜給小楊寫信時裏面的一句話:“對遭受的侮辱,不需要憤怒,也不需要還去,只需要蔑視。”

看見讀後感。有人善意地告訴柴靜,她做的節目脱離了大眾,僅僅關注社會邊緣的人與事物。我想説,那些大眾的問題,有人在説了,有很多人在關注了,為什麼就不能分點兒給那些“被社會拋棄的人”。的的確確,我們能感受到柴靜很真實,很有力量。也許這就是欣賞!

有人説柴靜不像一個新聞人,那麼我想説的是,每個人對新聞的理解都不同,而我所理解的新聞,就是以小範圍的客觀,大範圍的去尋求本質。不論是觀眾還是當事人,我們要做的就是真實的去還原事情的真相,將之呈現在人們面前,也許這個結果是兩面的,但得到的人會不再因旁人的譏諷而感到身心疲憊,痛苦不堪,得不到的人會因事實的真相而得到法律的仲裁。

柴靜的演講、書之所以對我有吸引力,也許正是因為有真相,有看法,有血有肉,我才會喜歡的吧。非得要買來一本她的書,看一看她做的演講和節目。因為我會無條件的相信她所述的真相,也許這就是信任。

柴靜説:“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會存在”。

我説:“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學生柴靜《看見》讀後感2

書名《看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但仔細揣摩,其實也不簡單,我想它至少包含了二層含義:

第一層是:書的內容記錄的都是作者的親歷,是真實的,沒有道聽途説,更沒有妄自揣度。體現了她實事求是的態度。正如她所説:“我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段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

第二層:因此書中所選的內容僅限於自己的所見所聞,全書作者只是如實地講述,沒有個人觀點的表述,更沒有對讀者的引導,只有個人真情的記述。這即給讀者以思考,也體現了作為新聞記者較高的職業操手和對讀者的充分尊重。

全書記敍了她走進央視後十年記者生涯,以及個人的思想蜕變:由第一次採訪時的青澀,緊張,焦慮,注重個人上鏡效果,到語言犀利,咄咄逼人,致壞人於啞口之地,再到現在的如實記錄社會現象,反映社會問題,為處在社會中的人寫實。全書如實地記敍了在每一個新聞故事中,作者內心深處的聲音和自己的思考,讀者在閲讀的時候也有一種在跟自己心靈對話的感覺,讓自己不由地與自己的心説話,讓自己的心對事件的是與非做出判斷,讓民眾從內心深處本着對人性的尊重,公正而客觀地作出評論,從而擺脱被輿論誤導、利益牽絆,讓理智戰勝非理智。全書描述了她沿着這種方法和思考去做新聞的歷程,一路走來,她的成長與成熟的心理歷程清晰地在線於讀者面前,她對社會的大愛,對人性本身的理解和尊重也深深地影響着讀者,讓讀者發現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用她的話説:“人的脱變,關鍵不是別人能給什麼,而是自己內心想要什麼。”她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於是一個有思想、堅定而倔強的女性形象也躍然紙上。

全書並沒有宏大的敍事,都是十年中所經歷過極具突出的事件裏的人,如抗擊非典、汶川地震、華南虎、藥家鑫、虐貓事件、安盧克、山西等二十多個新聞故事,共四百多頁。這些事,這些人都是我們所熟悉的新聞事件和人物,每一個故事都能讓我們重拾當年的回憶,當讀完這本書後你會發現,在對待這些事上我們都曾有意無意忽略事情的真象,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或模式化,人的真正思維卻被埋在無意識之下,即使在當前我們可能依舊如此卻渾然不覺。正是基於這一點,在這裏我向大家推薦這本書。由於時間關係在這裏我就列舉藥家鑫的故事與大家一起分享。 讓我們再一次重温回憶,體會在一個事件中,一些人是如何的無意忽略事情的真象,是如何地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近而體會到:當一個人的真正思維被埋在無意識之下,其實也是一種犯罪,只是審判官是來自理性思考後的那份良知。

你在思考的同時與你內心深處的聲音達成共識。讀完全書,作者給我的感覺是:在努力地掀開生活的石板,讓你看看相反的另一面。也正因如此這本書讓人讀後久久回味。 我們都是人,我們也只是人。人生的路上,我們都只是頭一遭,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思考,提醒自己不要迷失。

一本書一些故事,一個人,一段經歷,留下的卻是一份思考,一段感悟。希望我的分享給你帶去心靈的啟迪。最後送上一位網友的話與大家分享:“一個人的生命由無數他人構成。她如你我一樣,沒有多高的起點,是繁茂大樹上不起眼的枝椏,從頭做起,一步步,沒有輾轉翻騰的技巧,下的都是笨功夫,不斷犯錯,不斷改正,只是每走一步,有的人會停下來想一想,看看走過的路,望望前方,想想為什麼出發,將要去向何方,不疾不徐,走得再遠,總有一股自省在裏面,提醒自己不要迷失。”

學生柴靜《看見》讀後感3

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這才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為矇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裏的壩。

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裏掙脱,這才是活着。

正如書名寫的那樣,看見!

作者也許是讓我們看到這個社會的真實,也許是看到做事的中不斷的突破自己的矇昧,不斷挑戰和修正自己。也許是看到做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是如何真實的還原事實的真像。

裏面有些事情印證了自己在工作的真實心態。

P184中講,做不到,只是一個技術問題。不必做,卻是一個以暴制暴的思維模式。這讓我想起在工作中那些不必做的情況,也許自己當時對自己存在的疑慮提出解決方案,那現在的我是不是就不會太痛苦。而不是給自己藉口事情執行的太多,沒有思考的時間。這是自己認為思考不必做的,老闆已經成了自己的大腦了。

P193中講,念起即覺,覺即不隨“,這是今年我情緒管理中要做的事情,積累的不夠多,還沒有深刻在自己的意識裏,隨時去關注自己。

裏面還有很多,我最想説的一句話是:這是一本能看見自己的書。帶着你去一起思考是這樣為什麼不是那樣,讓你學會思考的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