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的心得體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7W

通過寫體會我們的思想境界是會得到提升的,通過心得體會,我明白了目標明確和計劃周詳的重要性,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匠心的心得體會8篇,供大家參考。

匠心的心得體會8篇

匠心的心得體會篇1

自從南北機車合併以後中國中車股票暴跌,為了振奮民心,大國工匠一詞應運而生。這個成語一是表明中國是大國,二是誇獎技術工人的手藝和敬業精神。

為什麼一定要是大國工匠,而不是大國大師、大國專家呢?因為這年頭大師、專家、教授、學者約等於坑蒙拐騙,造詞者想來想去只有工匠一詞帶有農民工進城般的質樸,沒人會拿這個頭銜去騙吃騙喝,所以最後決定用大國工匠。

説到中國最有名的工匠那非魯班莫屬。魯班原名叫公輸班,祖上幾輩都是木匠,自從魯班繼承了父輩的衣缽後勤奮鑽研,發明了鋸、刨子、墨斗、曲尺等一大批工具。但當時是戰國時期,天天都在打仗,今天剛建起的房子,明天一把火就燒沒了。這就好比在爽朗的女生面前耍心計,在豪邁的女生面前裝純情,註定成功的機率都不高。

終於有一天魯班開竅了,既然天天打仗,那麼索性就為打仗服務好了。於是到了喜歡打仗的宋國推銷自己的攻城工具,而這些產品富有很大的時代意義,肯定備受賞識,宋國決定訂購一批。但魯班剛跟宋王簽完合同墨子打着和平的旗號就出現了,兩人都是木匠出身,互相看不順眼,且墨子又是來砸他生意的,魯班哪裏肯讓,九設圍城與墨子較量。

結果呢,魯班輸了個稀碎,宋王一看這丫的靠不住,趕緊退貨。魯班為人心胸比較寬廣,不去計較輸贏,專心向墨子請教,並很快接受了墨子主張製造實用的生產工具,反對為戰爭製造武器的思想。墨子是當時很有名的思想家,魯班發明的工具因為貼上了墨家制造的標籤頓時銷量暴增,魯班本人也名氣大噪,成了木匠的祖師爺。到了現在,經過幾千年的包裝,都成了木匠的代名詞。

班門弄斧和關公面前耍大刀同是形容在行家面前賣弄手段,為什麼不稱關公是大國工匠呢?因為在魯班面前你只是丟點臉面,而在關公面前你丟點的就是腦袋。

亂紅飛過千秋去,一拍兩散雞蛋黃,哪怕當不成大國工匠,也要為社會建設貢獻一份力量,哪怕逢賭必輸,也要胸襟寬廣。

匠心的心得體會篇2

在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央視播出了一系列紀錄片《大國工匠》,忠實地記錄和頌揚了植根於中國勞動者的“工匠精神”。有這樣一羣工人,他們的成功之路不是上高中或大學,而是追求自己專業技能的完善和完美。通過繼承和學習,以他們的專注和堅持,成為了國寶級的頂尖技師,以工匠的名義成為了某一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紀錄片《大國工匠》講述了八個“工匠”的故事,主題是熱愛職業,奉獻精神。其中有中國航天界第一個焊接火箭“心臟”——發動機的人,載人潛水器“雙線”鉗工顧,高速鋼軌打磨器寧,港珠澳大橋等。深海裝配工嚴觀安,裝配工胡雙千,坐大飛機的,刻骨銘心為apec會議做禮物的孟劍鋒,釣魚紙大師。他們文化不同,年齡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亮點:他們熱愛自己的工作,敬業。他們之所以能巧妙地構建夢想,靠的是傳承和學習,靠的是專注和磨練。

“三百六十行,各行其是”,這些偉大的匠人給我們的財富,就是深深地植下“光榮的勞動,珍貴的技藝,偉大的創造”的理念,繼承中國悠久的工匠精神和精湛的工藝,讓“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釋放出更耀眼的光彩。

在這個多姿多彩,極度物質化的時刻,這些成功的工匠們也受到了幾倍的工資,幾套房子,幾個升職的誘惑。然而,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感動。因為他們的共同點和特殊性不僅在於他們精湛的技藝,還在於他們對祖國的熱愛,對所從事事業的熱愛和忠誠,以及他們崇高而充滿職業道德的“工匠精神”。高鳳林的話代表了大國工匠的聲音:“每次我們看到我們生產的將衞星送入太空的發動機,都會有一種成功後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是用金錢買不到的。”

偉大的鄉村工匠,匠心打造夢想——每個五金製造商都是工匠,都有一份責任。每個產業工人都應該以“偉大的鄉村工匠”同樣的精神標準,盡職盡責,贏得尊重。

匠心的心得體會篇3

在追求短平快的今天,我們更要擁有(工匠精神),擁有它,相信未來,我們將會走得更平坦。

工匠精神,是對於完美的不懈追求。有多少人體驗過,因為一個鐵蹄,一個渺小的標點符號,一根小小的簽字筆,就不幸因此亡國,就仔細思考了一天,連至交好友的到來也絲毫不覺,就去調查,一個個的數據小心排列,計算每個禮拜最多可能用多少根。在許多人們的眼中,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種吹毛求眥,但事實上,正是這種精神,造就了多少人的偉業,影響了多少人,如瑞典的手錶,德國的製造業,日本的豐田汽車。也許有人會對此不懈一顧,唸叨着所謂的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卻不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的,正是因為小節的一點點的,如沙般的聚集,才造就了平地而起的萬丈高樓。細節,是工匠精神的四肢。

如果説細節,是工匠精神的四肢,那麼,創新,就是工匠精神的心臟。

工匠精神,是對於創新的不斷努力。多少人體驗過,為了一個知識,一個問題,一次小小的知識上的突破,就拼盡全力,只為明白,就注足思考,草稿遍桌,就欣喜若狂,哈哈大笑。在許多人的眼中,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種學者的怪癖。但事實上,正是這種精神,影響了多少人的世界,造就了多少人的偉業,如愛因斯坦,愛迪生。是的,創新,是工匠精神的靈魂。

工匠精神,它如同辰星,高懸無垠,影響的人,數不勝數。所以,我們更應該去繼承,去弘揚。

工匠精神,其實就是由細節和創新糅合的產物,它活在我們的心中。有人倡導去國外,學習他們的管理方法,憑此來繼承工匠精神。但其實,這種行為是錯誤的。

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種對於職業本身的要求,是一種追求完美,追求創新的責任感,它活在每一個人的心裏。要學習的不是國外的管理方法也不是什麼神祕的知識,它就在人們的心中,我們要做的是叩問自己,是否可以時時刻刻的保持這種不斷追求完美,追求創新的精神,憑此去完成每一件事,並且熱愛它,是的,工匠精神不是管理方法,不是一種工具,不是一種神祕的知識。它是一種心態,一種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態度,它是工匠精神的靈魂。

細節是工匠精神的四肢,創新是工匠精神的心臟,而態度則是工匠精神的靈魂。是的,態度,將引領細節,創新。去做每一件事

師説由雲: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讓我們從小事作起,從細小的每一件事情開始,一點點的積澱。

將來回首時,看到的將是彩虹。

匠心的心得體會篇4

每一次破繭成蝶,都是在黑暗與痛苦中磨礪着。在追逐夢想的日子裏,它,從未懈怠。

毛蟲,這卑微的生命,自然界似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從未因此沮喪,它有一個美麗的夢想——破繭成蝶。它追逐着,心無旁騖。

它結繭了,當它意識到這一切時,興奮從心底泉湧而出,與之俱來的,還有撕心裂肺的痛。

它用柔軟的頭去撞擊那厚厚的繭,一次,兩次,三次……厚厚的繭紋絲未動,它不禁滋生出些許沮喪,它以為自己的一生就要終結在這繭裏了。

驀地,它看到了從前的自己,那個堅持不懈追逐夢想的自己,彷彿一束陽光,射進了它心中的黑暗之淵。此刻,它看到了未來的自己——那個在花叢中,小溪邊翩翩起舞的.彩蝶。

它繼續用柔軟的頭去撞擊那厚厚的繭,一次,兩次,百次,千次……它堅信自己會衝破黑暗,重見光明。

漸漸地,它感到背後一陣疼痛,它明白,夢想將觸手可及了,他忍着撕扯般的痛,更加努力地撞擊着。

生與死,成與敗,在頃刻間定格,又一次的撞擊,它竟然什麼也沒撞到,它緩緩睜開了朦朧的雙眼,它,看到了久違的陽光,陽光傾灑,映照着那色彩斑斕的蝶影,它在空中輕盈地流動,在花叢中、小溪邊翩翩起舞。

破繭成蝶,是一個令人驚羨的結果,更是一個痛苦與磨礪的過程。在追逐夢想的日子裏,它從未懈怠,終與夢想共舞。

匠心的心得體會篇5

關注“結緣蓮心堂”,共賞中華文化。

雲南瓦貓是指置於屋脊正中處的瓦制飾物,因其形象頗似家貓而得名,其原義是能食鬼的老虎,有避邪納福、鎮宅護佑之用。瓦貓的形制很多,書中描寫的漢族瓦貓身為筒狀,前腿直立,蹲坐在脊瓦上,尾巴上翹捲曲在後,耳朵尖立,眼大而突,鼻子成倒三角貼於面上,鬍鬚貼在左、右臉頰,口大張,牙突出,頭部有“王”字,胸前有八卦圖。

鎮宅神獸——瓦貓

小説《瓦貓》的作者葛亮家學淵源,其祖父葛康俞乃著名藝術史學者,太舅公是陳獨秀,叔公則是鄧稼先。葛亮曾獲2008年香港藝術發展獎、首屆香港書獎、台灣聯合文學小説獎首獎、台灣梁實秋文學獎等獎項。長篇小説《朱雀》獲“亞洲週刊2009年全球華人十大小説”獎,他是該獎項迄今最年輕的獲獎人。

《瓦貓》作者——葛亮

?瓦貓》以作者參與祖父葛康俞教授的著作《據幾曾看》手稿的修復工作為起點,講述了關於古籍修復師、理髮師以及陶藝師三個傳統匠種的感人故事。

《瓦貓》

故事一《書匠》

作者毛果出身書香世家,為了修補爺爺的書稿,結識了修書匠簡。愛書、惜書的簡通過書與鄭先生結緣,並在其幫助下走上了修書的道路。陰差陽錯,簡的高徒靜宜正是鄭先生的女兒。最終,鄭先生沒有與簡走到一起,但他們之間的友情和愛情卻隨着幾本修補的書在世間流轉。通過與簡的交往,毛果想起了另外一個修書匠——老董。老董年輕時在琉璃廠做裝裱,被毛果爺爺帶回南京,修書技藝得以發揮。文革中迫於壓力,誣陷了老毛。後淪落街頭修鞋,修書的手藝卻沒丟。他傳統的修書技藝真正達到了修舊如舊,脱胎而未換骨的境界。在與毛果父子的交往中,老董完成了自我救贖。

古籍修復

故事二《飛發》

毛果因理髮結識了理髮師翟師父。老翟上世紀五十年代由佛山來港,在富婆霞姐的資助下,開辦“孔雀理髮公司”,一舉進入上流社會。但因年輕莽撞外加經濟衰退而落魄,他是港派理髮師的代表。二兒子翟康然天性叛逆,投入海派理髮師莊師父門下。港派與海派既是同行,又是冤家,但老翟和老莊都堅守着自己的手藝與理想。老翟患肺癌,老莊為他理了人生最後一次發,一段恩怨在温情與悲情中落幕。

理髮師(粵語:飛發)

故事三《瓦貓》

故事由毛果受藏族阿婆委託送信為起點,以在昆明尋訪收信人為主線,描寫了抗日戰爭期間,西南聯大青年學生寧懷遠與昆明瓦貓手藝人榮瑞紅之間一段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當中既有匠人的堅守,也有愛情的忠貞,同時還能領略聞一多、朱自清、馮友蘭、樑思成、林徽因、金嶽霖、華羅庚等大師的日常風度與性格魅力,以及一代熱血青年奮勇抗日、慷慨赴死的壯烈情懷。

瓦貓製作

小説中的三個故事雖然都描寫的是匠人匠心,但各有側重:《書匠》是各法古籍修復之異同,講究的是“不遇良工,寧存故物”;《飛發》是傳承變與不變之爭,持守與創新的碰撞;《瓦貓》則更涉及匠人的根本——吾隨物性,以手摹心。

一口氣讀完《瓦貓》,我對“工匠精神”有了新的認識。工匠精神就是對自己的工作和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一種情懷、一種執着、一份堅守、一份責任。在我們身邊,匠人無處不在,他們是各行各業的從業者中最“倔強”而“執着”的那一部分人,他們讓這個世界除了利益的追逐之外,多了一份純潔樸素的情感。

日日浸潤於“海淀坦博絲路文明藝術館”的珍寶中,我被無處不在的工匠精神所包圍。在此僅舉一例:“金累絲嵌寶玉如意”造型新穎,工藝繁雜,金碧輝煌,玲瓏剔透。如意的主體為玉石,經工匠打磨後,玉石薄如蛋殼,外部用金累絲工藝進行編織,其間鑲嵌以各色寶石,立體的蝴蝶、花朵等動植物穿插其間,充分體現了該藝術品作為皇家賞器的華貴與精巧。

海淀坦博藏品:金累絲嵌寶玉如意

“金累絲”工藝業已失傳,與之類似的是“花絲鑲嵌”。作為燕京八絕的花絲鑲嵌名震四海,但在金累絲面前,難免有小巫見大巫之嫌。金累絲工藝是將黃金加熱變軟後,在玉棍上不斷纏繞、拉細。1克黃金可以拉至2000米,僅為頭髮絲的八分之一。這份手藝,非高人親傳,非經年累月訓練,非手穩、心專、神定無以達成。這份手藝,乃匠人匠心的完美體現。

金累絲嵌寶玉如意(細節)

喧囂塵世,千篇一律、一蹴而就的產品越來越多。而源於傳統、出自手工、一物一樣、一品一神的物件兒越來越少了。如果你感懷這份情感與堅守,不妨讀讀《瓦貓》,不妨來海淀坦博看看……

匠人匠心

2021年9月24日 於“蓮心堂”

往期蓮心書香文章回顧:

1、死亡與復仇的對話——讀《消失的13級台階》有感

2、一個用文字餵養靈魂的故事——讀《偷書賊》有感

3、起飛是如此艱難,因此我們渴望飛翔——讀《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有感

4、呼喚內心深處的良知——讀《殺死一隻知更鳥》有感

5、致敬生命中的亮光 ——讀《雲邊有個小賣部》有感

6、活着,是門技術活兒——讀《活着》有感

7、答案其實就在你心中——讀《解憂雜貨店》有感

8、失格在人間,還是人間已失格?——讀《人間失格》有感

9、廢都因何而廢?——讀《廢都》有感

10、心有千千結——讀《女心理師》有感

11、人生不過愛與痛——讀《人生海海》有感

匠心的心得體會篇6

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在專注與堅持裏做到物我合一,追求卓越……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本質內涵。

道法自然,工匠精神的境界亦復如是,《莊子》有云:“技近乎道”。早在古代中國,就已經有了技藝精湛的魯班、遊刃有餘的庖丁,他們的行技境界都是歷代工匠精神的畢生追求。關於庖丁解牛,書中曾記載了他與梁惠王之間的一段對話。梁惠王問:“(你)解牛的技術怎麼會有如此的高度呢?”他説,“我憑藉精神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體本來的肌理結構,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縫隙的骨節。十九年了,我的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鋒利。”這就是工匠精神的至高境界,當常規技藝與人的精神達到一種高層次的配合,心手合一,物我兩忘,便創造了極近完美、精益求精的深遠天地。

在國外,瑞士製表商對於鐘錶的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件作品的用心打磨和精良雕琢,也無不體現了他們對“工匠精神”理念的完美詮釋。正是憑藉製表商們對瑞士手錶從鑄造材料、製作工藝、人為加工等方面一絲不苟的孜孜追求,才使得瑞士手錶譽滿天下,經久不息地在世界各地暢銷,並且成為人類製造史上不可磨滅的經典。作為以嚴謹、理性而著稱的德國,其在機械製造和哲學方面的突出貢獻,同樣離不開工匠精神。但是,工匠精神並不等同於“苛刻”,它是一種因時因地而異的生動存在,能把人的主體性傳遞到對應的作品中去,並從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創造奇蹟,讓大家在產品的背後感受到工匠本身所帶來的人文情懷,而不是冰冷的工藝品。

隨着互聯網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工匠精神”的呼喚逐漸成為中國追求行業崛起和文明覆興的必然要求。時代需要創新,時代需要奇蹟,然而離開了以開放的國際視野、最新的前沿技術為武器的匠人們,講究極致完美、精益求精的未來發展之路何以坦途前行?

工匠精神並不僅存在於那些創造歷史的人們那裏,它還滲透到工作與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響着我們每一個人。它不僅是一種堅定、執着、踏實勤奮的工作方式,更是一種熱愛事業、熱愛生活的擔當精神和時代使命感,是日常生活裏的奇蹟。在社會上存在的工作崗位中,若是都能用工匠精神對待每一件工作,這不僅能夠完成個人價值的釋放,也托起了一個輝煌的中國夢。

作為服務三農、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機構,我們時刻以“誠信服務、合作共贏”的服務理念方面廣大羣眾,這其中同樣需要工匠精神。面對每一位客户,身為大堂經理的我,都會以真誠熱情的微笑迎接他們,關切地詢問、認真解答客户所需,及時準確地幫助客户解決相關問題,並引導客户增加與我們合作的機會……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其中便貫穿了我對工匠精神的微末見解。工匠精神,更體現為高超的業務技能和精湛的業務技藝。身邊朝夕相處的同事們,有的在手工點鈔、手工計息、翻打傳票等方面技能過硬,有的在行業相關證書的取得方面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對於我們而言不僅是口號,它早已融入我們的職場信仰中,貫穿到我們的生活態度裏。

重拾工匠心,重塑工匠魂,是助推時代進步的先決條件;唯有以一己之力不斷踐行工匠精神,才能無愧於心、無愧於時代,在未來希望的田野上耕耘出一片芬芳的美麗!

匠心的心得體會篇7

在第十四屆全國煙草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暨“合和杯”第五屆煙機設備修理職業技能競賽中,紅塔集團選手楊存龍和邱仕強奮勇拼搏,劈波斬浪,在競賽中脱穎而出,分別獲得制絲設備sd508機型第一名和捲包設備gdx2機型第一名的優異成績。這個振奮人心的捷報讓每個紅塔人心底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對於楊存龍和邱仕強而言,取得如此優秀的成績與紅塔集團所提供的平台、機會和幫助密不可分。因此,這不僅是突破自己的第一名,更是屬於雲南煙草和紅塔集團的榮譽。

2016年8月26日至30日,第十四屆全國煙草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暨“合和杯”第五屆煙機設備修理職業技能競賽在雲南玉溪和曲靖舉行。在這次由中國煙草總公司、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和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全國委員會主辦,雲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雲南中煙”)承辦的國家級二類競賽、煙草行業最高規格的職業技能競賽活動中,來自雲南中煙代表隊的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紅塔集團”)玉溪捲煙廠職工楊存龍、邱仕強分別獲得制絲設備sd508機型第一名和捲包設備gdx2機型第一名,王雲祥獲得制絲設備sq311a機型第二名。

作為全國19家參賽單位之一,紅塔集團參賽選手在制絲、捲包設備修理競賽中全面開花,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背後成功的祕訣是什麼呢?紅塔集團戰略性的人才培訓計劃、優秀的教練團隊配置和完備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共同給出了答案。

在參賽備戰中,紅塔集團以雲南中煙整體的培訓和選拔計劃為核心,同時紅塔集團職工培訓中心充分吸取了歷屆技能大賽的成功經驗,借鑑體育競賽模式,確定了逐步競爭、最終確定參賽選手的做法,以此保證參賽選手始終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通過三個階段的集訓和最後階段的強化訓練,全面增強了參賽選手的理論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並在備戰過程中進一步強化選手的競爭意識、危機意識,提高心理素質和應試技巧,從根本上保證了選手即便在高強度、高壓力下也能正常發揮技能水平。

針對參賽選手的培訓指導,紅塔集團配置了最優秀的教練團隊。縱觀教練名冊,他們都是來自集團省內四廠參加過業內多次技能競賽具有豐富經驗的技術骨幹,不但有紮實的理論知識儲備,又身懷豐富的實戰經驗。選手在教練的指導與陪伴下,以匠人精神勤練、巧練、鑽研提升,以最飽滿的精神、最精湛的技藝奮力迎戰。

戰略性的人才培訓計劃、優秀的教練團隊配置是紅塔集團選手取得優異成績的基石,完備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更為紅塔選手們的騰飛插上了有力的翅膀。近年來,紅塔集團不斷梳理企業內部管理,整合管理工具,積極構建具有紅塔特色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圍繞“選、育、用、留”四個維度構建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着重於“兩書”(幹部履職承諾書和崗位績效計劃書)建設,着力於新員工培養計劃和崗位勝任能力提升計劃,加大人才開發投入,加快推進技術、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建設,讓員工實現“經營管理”和“職業技能”兩條路徑發展,分別在原料保障序列、設備維修序列和捲包操作序列、品牌管理序列設計職業發展任職資格平台。同時,充分發揮集團自身技術方面的優勢和影響力,進一步加強高技術、高技能人才培養,超前思考,科學謀劃,及早選苗,各方主動,做好儲備,使得一大批優秀年輕的技術、技能人才脱穎而出,在引領行業人才培養與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在行業、雲南中煙各類技能競賽中奠定有利基礎,真正發揮出人力資源管理作為集團新時期展現新形象的窗口。

近年來,紅塔集團培養出了諸如2015年第十三屆全國煙草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暨第六屆煙葉分級職業技能競賽第一名、“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申報資格獲得者梅玲麗等一批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

腳下有基石,紅塔選手站得穩,身上有豐滿的羽翼,紅塔選手可以乘風翱翔,再加上一顆敢於拼搏、永不放棄的心,紅塔選手一路走來碩果累累。

楊存龍、邱仕強兩位選手作為此次競賽雲南中煙代表隊中紅塔集團競賽團隊的優秀代表,從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一幅紅塔匠人在工匠之路上堅韌篤定的前行圖景。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感受“冠軍”背後的成長曆程。

匠心的心得體會篇8

“2.16毫米、0.1秒”這是兩個讓人震驚、驚歎的數字,高鳳林,作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高級技師,他被稱為火箭的“心臟”。2.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寬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高鳳林如此高超的焊接技術,讓人歎服,憑着對航空事業的熱愛,他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始終奮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對品質的極致追求,高鳳林就是這樣把微小的工匠精神,做精、做美、做到了極致,也正是有像高鳳林這樣的大國工匠們的默默付出,堅持不懈的努力,才使得中國的科技發展到了令人仰視的高度。

試想一下,如果清潔工們不努力的工作,我們將生活在垃圾堆裏;如果房地產開發商只認錢,建築材料以次充好,那我們所住高樓大夏將變成工程;如果快遞員野蠻裝卸,那麼我們千挑萬選的貨物送上門後就變成了殘次商品;如果醫生對待工作敷衍應付,那將會對患者造成多大的傷害呀;如果工廠的操作工人不認真工作,那麼廢品率和次品率就會成倍增長……因此,我們要特別感謝那些具有工匠精神的普通勞動者,是他們的認真、執着、耐心、精細的工作態度,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幸福美滿。

工匠的精神,指的是工匠身上所具有的對技藝的堅持,以及對細節近乎完美的苛刻要求,還有他們所追求的極致的專業和專注。在當今機械工業化時代,放眼我們的周遭,浮躁之風正滋生蔓延,我們身邊的很多人追求是“投入少,見效快”的理念,“工匠精神”正逐漸被人們忽略,甚至於遺忘,很多人丟棄了自己的良心“一切向錢看”,各種粗製濫造、資源浪費、浮躁、膚淺的現象,層出不窮,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生產大國,我們需要“工匠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同樣需要“工匠精神”,正是這種精神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我要讚美那些將工匠精神當成人生態度和價值信仰的普通勞動者們,是他們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毫無怨言的付出,才讓我們的國家逐步走向強大,我要學習這種工匠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