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類書籍讀後感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W

讀後感是一個探索作者創作過程的機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他們的思想和創意,讀後感是一種自我提升的過程,它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欣賞文學作品,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愛國類書籍讀後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愛國類書籍讀後感7篇

愛國類書籍讀後感篇1

當我讀到《中華少兒愛國三字歌》中的“故土熱,家鄉親,思養育,貫終身”時,便引起我一連串的思索:這句話説得是多麼深刻啊!這告訴我們一個人對於生養他的父母及家鄉的故土是有很深的感情的!而這句話也無疑批判了當今社會的“出國風”。

如今中國有許多人認為能夠出國是一件時髦的事,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而我國的設備與其他國家相比,的確是落後了很多,所以,許多“才子”們為了自己的前途,出國去了。國外的五彩繽紛,豐厚的薪水,誘惑了一個個“才子”遠走他鄉,並且一去不復返……

再看看老一輩的科學家們,他們當中又有多少人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幾經周折,在國外學成又歸來了!他們要在自己的故土上散發光和熱!

我們不否認國外的條件好,待遇優厚,不否認中國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仍是個“窮”國。可是,有句話説“子不嫌母醜,狗不謙家貧。”試問那些所謂有才華的哥哥姐姐們,你們學識淵博,又為何不肯為自己的祖國添磚加瓦,把自己的祖國建設得富強起來呢?

愛國並非一句空話,要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去做才行。是啊,有句古話説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為何説“天下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化為“易”事,不做則反之。作為一箇中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才能為我國的將來出一份力量。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於我們,我們只有發奮學習,將獻我們的才華無保留地貢獻給我們的祖國,才能夠使我國成為一個現代化的發達國家!

同學們,請記住:“振興中華靠我輩!我們不能紙上談兵,而需要我們把愛放在行動中。

愛國類書籍讀後感篇2

這本書,心情久久無法平靜。我真正感受到“保爾”這個名字的偉大,領略到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對革命事業的執着追求;工地上的磨難和病牀上的痛苦等種.種考驗,讓他具有堅強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讓他具有毫不畏懼地面對一切磨難的可貴精神,讓他戰勝了人生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把自己鑄成了一塊堅不可摧的“鋼鐵”。那是什麼力量支配着他呢?是對共產主義堅定不移的信念。

書看完了,然而書上的一件件事,一幕幕都使我感歎,如何看待人生這個問題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人的一生究竟應當怎樣度過?書中的主人公保爾曾説過這樣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什麼只屬於文我們自己,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前,他就能夠説:”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我在想,保爾為什麼能夠不知疲倦地工作,工作,再工作,以至於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寫作呢?是什麼在激勵着他呢?正是這種完美的人生哲理和信念一直鼓舞着他奮鬥不息。

與保爾相比,我們有着優越的物質生活和學習條件;與殘疾人相比,我們又擁有健康的體魄。這些都為我們的成才創造機會,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奮發努力而虛度年華呢?也許正因為我們擁有的太多,所以才不容易感覺到他們的寶貴,才不懂得珍惜。然而有一天當我們不再擁有旺盛得精力和強健的體魄時,回首往事將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也許是的空虛和追悔吧!

以前,我有一個不小的缺點,做事缺乏毅力,常常中途打退堂鼓。比如剛學英語時,覺得挺新鮮,還能大早起來拼讀英語單詞。不久,覺得記單詞既枯燥又乏味,慢慢地就沒勁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好書。保爾的故事曾使多少人面對人生的挑戰時,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毅然前進。鏡以淬而日明,鋼以煉而日堅。希望之路就在我們的腳下延伸,但願會留下閃光的,屬於我們的足跡……

愛國類書籍讀後感篇3

?水滸傳》整本書主要寫了梁山好漢因為反抗當時朝代黑惡勢力的迫害,齊聚水泊梁山,一起反抗當朝官兵圍剿,最終失敗的故事。因為他們都是出身草民,都是被當朝權勢迫害被迫走向梁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造反,也沒有治理國家的本領和格局,所以最終還是想俯首稱臣,走向失敗的結局也是註定必然。可是他們依然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好漢,因為他們每個人的英勇故事都是值得我們尊重的。

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個個都是身懷絕技。但我最敬佩的還是打虎英雄——武松。武松在家排行老二,江湖上也稱“武二郎”。當時武松提着哨棒趕路回家,來到陽谷縣,路過景陽岡,當時天色已晚,山腳下有一酒家,酒家上面的旗幟上寫着“三碗不過岡”。武松進了酒家喝了十八碗酒,心裏一直想着趕緊趁着天黑前翻過景陽岡回家看望許久不見的大哥,抬腳就往景陽岡走,店主見狀急忙勸阻武松,但武松不僅不聽,還以為店主在戲弄他。店主無奈,只能任憑武松走上景陽岡,心想一條好漢就這樣要喪身虎口。

武松走上景陽岡,天也慢慢黑下來,酒勁也上來了,武松搖搖晃晃在一塊青石邊剛躺下來,身邊突然狂風大作,跳出一隻斑紋猛虎,撲向武松,一場“人虎大戰”就這樣上演了。武松被老虎撲過來一驚,酒已經醒了一大半,面對上山前一直不相信的景陽岡老虎,只能使出全身解數為了生存而戰。老虎一撲、一掀、一掃,武松靈活躲閃並拳打腳踢地反擊,最終將猛虎制服打死。第二天,武松打虎的消息就在陽谷縣傳開了,全縣都知道了打虎英雄“武松”,並因此武松還得到陽谷縣縣令賞識,謀得縣衙步兵都頭一職……

武松打虎的這種勇氣、霸氣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就如我們學習中遇到困難一樣,我們應該像“武松打虎”一樣,不要想着退縮,一定要想辦法戰勝困難,主動積極地尋找辦法,我們需要“武松打虎”的勇氣和霸氣,戰勝學習上的“攔路虎”。

“武松打虎”的故事給我很大的鼓舞,我一定要具備這種勇氣,面對學習上的任何“攔路虎”,要敢於拼搏,敢於挑戰,積極想辦法戰勝困難。

愛國類書籍讀後感篇4

讓作為當代的國小生,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發的年代。我們在法制的藍天下健康成長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國家十分關注我們的成長。這些年,黨一直在加強對我們的法制教育。在法制的藍天下我們從一羣羽毛未豐滿的小鳥,逐漸轉換成一羣正準備騰飛的雄鷹。

提起法律,就應該給人一種神祕、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範着人們的行為舉止。正是因為由於這些規範的存在,我們這個社會才會變得有條有理:正是因為由於法律的存在,才使我們的權利得到了應有的保障,我們應該感謝法律帶給我們的一切。

法律和我們息息相關,“與法律同行”從表面意思看是:和法律一起行動。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走路了,人們走在馬路上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它也受法律的控制。“紅燈停,綠燈行”這是法律規定的,人人都知道,可是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這樣,法律就起到了它的作用。如果發生了交通事故,當糾紛的出現也意味着法律的到來。它可以合理解決事故,可以讓一切平息。沒錯,如果沒有人違反法律,就沒有事故的出現,也就不需要法律的制裁。這裏面有着很奇妙的關係,而一切都關於法律,所以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與法同行,那麼一切都不會發生了。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我們必須要知法守法,做任何事都要與法律同行。法律素質如何,就關係到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人品道德,甚至直接關係到我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進程。

法律,要靠我們大家自覺遵守。遵紀守法,我們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國小生的社會經驗不夠豐富,卻自我感覺已經是大人了,喜歡獨來獨往,而有時卻有懷疑自己的能力,需要尋求他人的幫助,因此有些學生喜歡拉幫結派,重“感情”,講“義氣”,崇尚“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有人更是無法無天,強行索取他人的個人財產,發生與他人鬥毆,一句話説他不對就拳腳相加,打得你求饒為止。連點學生的樣子也沒有,説難聽點,這就是地痞流氓。當他們在家庭、公共場所遇到社會難題時,只相信自己,過於信任自己的狐朋狗友,而不聽家長老者的勸阻,遇事不冷靜,行動不計後果,喜歡“先動手”,“後動腦”,事過之後也沒任何反應,知道冷靜下來發現出了大禍才驚慌失措,痛恨不已。也有些人沉迷於網絡、電子遊戲之中,因沒錢玩遊戲,常常幹出不可饒恕和難以想像的事情來。這時,一切的一切已經遲了,一個人的花季被黑雨所污染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祕為大家整理的3篇《愛國書籍讀後感》,希望可以對您的寫作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愛國類書籍讀後感篇5

我懷着憧憬的心情讀完了《紅巖》這本書。

這本書講述了1948年—1949年,重慶地下黨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的鬥爭。在中美合作所,反動派對共產黨人士進行折磨,可當他們面對臨危不懼的成崗;英勇鬥敵、捨己為人的徐雲峯;受盡酷刑從不畏懼的江姐;出生豪門卻參與革命的劉思揚時他們卻一敗塗地。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情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鹹一齊湧上心頭。我覺得很慚愧,因為江姐為了一個信念受盡酷刑都不肯放棄,而我呢?只要有一點小小的挫折,受一點點批評就會想:唉!這太難了,我還是放棄吧!於是我把很多不該放棄的都放棄了。而我又覺得很慶幸,因為我讀了《紅巖》,它使我領會到了:只有努力付出,善始善終才會有勝利的果實。

記得我上次出黑板報,一開始我一心一意的畫畫,可畫着畫着我發現我畫的小姑娘不好看,於是我擦了又改,改了又畫,可始終畫不好,後來我就放棄了,把這個任務丟給了熊浩楠。後來我就讀了《紅巖》,讀了這本書後我就下定決心,這次一定要堅持到底。終於星期一又要出黑板報了,這次可是要全校黑板報比賽的。我鼓起信心全心全意的去畫了,但問題總是不斷的向我“進攻”,我又想放棄了,但突然我的腦海裏浮現出了江姐那堅定不移的表情,那表情使我重新振作起來,我又拿起畫筆認真的畫,終於有了滿意的效果。幾天後,呂老師發表了黑板報評比結果,我們班獲得了二等獎。雖然只有二等獎,但這次的黑板報比賽給了我非常大的啟示,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勝利永遠屬於努力堅持的人。

我要做勝利者,我要繼續加油,爭取以後黑板報比賽得一等獎。

愛國類書籍讀後感篇6

讀了《最後一課》這篇課文,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戰爭給無辜的人民帶來了什麼!或許,有一點還“不錯”,就是戰爭能讓一個人瞬間成長。但我想,誰都不喜歡這種“成長”方式吧!

普法戰爭暴發後,從白髮老人到年幼小童,都是那樣地愛國!這,使我感動。

我不盡想起了,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人民,也是如此,為了祖國,不惜一切代價。雖然地域不同,種族不同,時代不同,但是戰爭對人民的損害卻是一樣一樣一樣地!

可惡的侵略者,該死的戰爭狂,無恥的叛國賊,他們是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對不親父母,更對不起自己的罪人!

我覺得母語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明的承傳載體,如果母語沒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將不復存在。因為一國人民語言彼此不通,就是一盤散沙。

那麼,外語與母語到底哪個重要呢?

如今這個社會,不學英語你就別想上高中大學,更別想找個好工作了。既然外語如此重要,學外語的人多就不奇怪了。現在連幼稚園都開設英語課了。english成了全球通用的“國際普通話”,其他語種已經受到嚴重威脅,面臨消失的危險……這是不能忽視的。

當法國阿爾薩斯被普魯士侵佔,最後一堂法語課便顯得格外重要。“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正道出了亡了國的法國國民心聲。

“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愛國類書籍讀後感篇7

“能看見外面綠樹的飄窗,一個大且柔軟的抱枕,一杯咖啡或是清茶,時下很多人覺得看書需要環境的薰陶,殊不知真正看書的人根本不在乎這個東西。”劉培亮這麼説是有緣由的。1962年出生的劉培亮在上國小時,幾乎是課外讀物的“絕緣體”。“那時我們也就是在課本上才知道有小説這麼個東西,但它究竟是什麼樣的誰也不知道,不誇張地説就連老師手裏都沒有。”正是因為時代的匱乏,讓劉培亮對意外收穫的《紅巖》倍加珍惜。

“那時,知識青年還在下鄉,山路彎彎,冬天雪大路滑,拉着知識青年下鄉的車,走到我家房後側翻了,很多東西包括一些生活用品散落一地,老鄉們都幫着撿,我就是那時候見到的那本《紅巖》。”作為謝禮,這本書的主人將書送給了撿到書的劉培亮。“我記得那本《紅巖》背面都沒有封皮了,我就找了家裏當時最好的紙給包了一個書皮。”劉培亮告訴記者,當時這本書對於他這樣的村娃子來説那絕對就是“心肝寶貝”。

第一次看小説更是談不上什麼情調,興奮時也貓在被窩裏看。

“大家都知道《紅巖》這本書並不薄,因為白天看上了癮,夜裏也無法安然入睡,翻來覆去心裏癢癢,為了不讓母親發現,我就在被窩裏用手電照着看,看到凌晨,還是被母親發現了……”即便是這樣,劉培亮仍認為那一晚是他最快樂的時光。

時至今日,歷經了幾次週轉,雖然原來的那本《紅巖》已經找不到了,但劉培亮仍然難以割捨那份情懷,又再次買了一本當初那個版本的《紅巖》,閒來無事時便會翻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