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鳥讀後感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4W

寫讀後感是一種對作者的尊重和致敬,是我們與作品進行對話和交流的方式,通過一篇讀後感,我們可以在書中找到對自己人生的思考和指引,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老人與鳥讀後感6篇,感謝您的參閲。

老人與鳥讀後感6篇

老人與鳥讀後感篇1

大學時代,周國平是我最早接觸到的國內作家之一,十分讚賞他的直白樸素。

多年後,重讀他的《人與永恆》又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感悟,曾經把精妙絕句摘抄在筆記本上的習慣也未曾更改。

或許,正如周國平所言,在思想的碰撞中,既有共鳴、又有抗爭,譴責或辯護,都過於狹隘,這種對話式的理解才可以稱作"讀書"。

和《人與永恆》的這次"碰面",機緣巧合自朋友説了一句話:"根本問題是不可討論的,枝節問題又是不必討論的。

"翻開塵封多年的學生時代的筆記本,這是我初讀《人與永恆》時摘抄的第一句話。

大學的課程總是有着這樣那樣的辯論題、討論會,在庸長的論詞中援引幾句先哲的思想精髓,會為論點增色不少,如能恰入題眼,更會贏得掌聲陣陣。

由此可見,年輕人總是虛榮的,喜歡浮誇的存在感。

?人與永恆》的出版,在作者看來也是出乎意料的。

隨性而為的札記,成了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

無需用意雕琢、語句通順即成,全憑"感知"二字描述思緒過往。

作者寫得自得其樂,不曾生憋硬造,讀者也看得隨性自由,不受苦澀折磨。

之所以推薦這本書,因為它簡單、美好,缺少一本書常態的連貫性,而這正可以適應不同情景、心態下,我們的閲讀需要。

短則十餘字,多則百餘字,有篇章、有段落,喜歡的句子多看上兩遍,不解的,大可翻頁而過,這般不受閲讀次序、時間和空間限制的隨心瀏覽,或許只有隨筆類的讀物方能做到。

閲讀也是一種抗爭,與作者思想的抗爭,與本我的抗爭。

書中的所思所感,有些確切樸實有理,有些則稍顯偏頗激盪;有醍醐灌頂的拍案叫絕,亦有付之一笑的不以為然,但這都不足以為《人與永恆》蓋棺定論,畢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人生妙事,這才是讀書的樂趣、閲讀的真諦。

老人與鳥讀後感篇2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在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上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和植物,我們人類之所以能在能在這個星球上快樂的生活,是因為我們能從植物、動物……的身上汲取我們所需要的資源。因此我們要愛護身邊的植物、動物……節約使用身邊的`資源。也不要以為有了錢財,就可以生存一輩子那是不可能的!

讀完這篇文章我的感受是:人不能靠錢財來生存,要節約錢財才能生存一輩子。就像這個財主的兒子,不知道農民伯伯的辛苦,浪費食物,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事情。

就在今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吃飯的時候,我爸爸拿了一張紙擦了擦嘴就要扔,這是被我看見了,就立刻制止了説:“爸爸,您不能浪費紙張。”

“不就是一張紙嗎,大不了再買一包。”

我連忙説:“一張紙,是一棵大樹的書皮,您浪費紙,就相當浪費了一棵樹。”

爸爸聽到了很慚愧,立誓再也不浪費一張紙了。

老人與鳥讀後感篇3

非常喜歡《人與永恆》中作者周國平給自己定的一個原則“每天夜晚,每個週末,每年年底,只屬於我自己。在這些時間裏,我不做任何履約交差的事情,而只讀我自己想讀的書,只寫我自己想寫的東西。如果不想讀不想寫,我就什麼也不做,寧肯閒着,也決不應付差事。差事是應付不完的,唯一的辦法是人為地加以限制,確保自己的自由時間。”

也許有人會説這還不容易嗎?其實要做到這一點,也許一天一週一個月不難,但長時間堅持絕非易事。一個人倘若沒有頑強的毅力,沒有持久的恆心,沒有相當的定力,是不可能確保自己自由的時間的。

閒雲這一年多堅持寫博,也在努力做到不做自己不願做的事情,確保自己的自由時間,還一個本色的自己,嚐到瞭如此度過每一天的快樂與充實,幸福與滿足。

有兩種人不老人,都是凡胎肉身,怎麼會不老呢?起初,閒雲想這應該是指思想不老吧?

讀了《人與永恆》,閒雲知道了“哲學家生活在永恆中,詩人生活在瞬時中。他們都不會老。”

想來作者所言極是――“永恆”和“瞬時”這兩者是時間的兩極,生活在兩級的狀態怎麼老呢?

閒雲一直欣賞能把玩笑開得恰到好處的人,幽默是一個人智慧的外在表現。遺憾的是“中國人是一個老是開會而很少開玩笑的民族。”所以,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似乎多了一些嚴肅與凝重,少了一些活潑與輕鬆。這大概就是缺乏幽默感的表現。

“智慧的人往往會情不自禁地欣賞敵手的聰明的議論,即使聽到罵自己的俏皮話也會寬懷一笑。”《人與永恆》如是説。

閒雲以為智慧應該是美麗的。智者會有更優雅的風度,更寬廣的胸懷,更得體的舉止,因而才會將“幽默”拿捏得恰到好處,彰顯“智慧”的奪目光彩。

讀《人與永恆》之前,閒雲只聽説過有潔癖之人,還從未聽説過有精神潔癖的人。

時至今日,才知曉“有精神潔癖的人在污衊面前最缺乏自衞能力,平時他不屑於防人,因為他覺得放人之心也玷污了自己精神上的清白。一旦污水潑來,他又不屑於洗刷,他的潔癖使他不肯觸碰污水,哪怕這污水此刻就在他自己身上,於是他只好懷着厭惡之心忍受。”

看來,人,最好不要走極端。你可以講衞生,但不要達到“潔癖”的程度;你可以精神潔淨,但不要達到“精神潔癖”程度。一旦與“潔癖”相關聯,就成了病態之人。

老人與鳥讀後感篇4

富人的兒子生活在奢侈浪費中,不知道勞動的果實來之不易。 他經常去餐館吃餃子,但他只吃肉餡,不吃皮,吐出皮。 有一次,他們家着火了,錢被燒了,他成了乞丐。 餐館老闆用他丟棄的餃子皮招待他。 他感動和羞愧,然後努力工作,最終使家庭富有。

人與自然該如何相處?看到今天的話題讓我想起 shane 叔叔在課堂上講的一個悲慘的`故事: 在非洲剛果,鈳鉭礦工用540萬8-10歲的孩子手工挖掘鈳鉭鐵礦。鉭是用於和平的手機和平板電腦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幸的是,我們這個年紀的孩子,被迫像奴隸一樣生活,挖礦,死於疾病和飢餓,其他人死於採礦事故,而我們卻在玩 minecraft。我們能做什麼?我們不可能逆文明潮流而動,不讓我們的父母使用手機,但我們應該告訴我們周圍的每個人,讓每個人都知道剛果孩子的悲慘命運,讓我們的父母儘可能少更換手機,這是我們現在能做的。我們要努力學習等我們長大了我們要開發鉭替代電子元件我們要基本上減輕他們的痛苦!

老人與鳥讀後感篇5

?人與永恆》是周國平隨手寫下的一些隨感的結集,它展現了生與死、愛與孤獨、真實、美、哲學與藝術、寫作、天才等等的廣闊領域。

周國平在他的小書裏説,“死是最令人同情的,因為物傷其類:自己也會死。死又是最不令人同情的,因為殊途同歸:自己也得死。”可能是因為年輕吧,路還很長,我還不曾想到因最終會死而同情自己。但是,我卻因經歷別人的死而心生感觸。其實,對於死,人並不是本能的害怕的,它給帶來的傷心絕望,很多時候不是因為知道自己最終會死,而是因為看到自己的至親至愛在自己眼前死去。我看到過一些失去孩子的父母,他們向上天祈求,讓他們代替孩子死。這讓我覺得,許多人其實是不畏自己死的,而是擔心他人死。然而無論是誰死,最後大家也都“殊途同歸”:死。曾經,我因為一個至親的離世而久久不能從悲傷中走出來。正如無人不知的誰都必須死,我也深知這個道理。但是,就是不能釋懷。直到有一天,我的一個老師對我説,“人就是這樣的,來這世上一趟,做完了他該做的事,他也就走了。”多麼微妙,我頓時放下心中所有的陰鬱。在所有的主題中,我最喜歡“幸福與痛苦”作者寫道:“幸福是有限的,因為上帝的賜予本來就是有限的。痛苦是有限的,因為人自己承受痛苦的能力有限。”我們總是一味地追求幸福,缺刻意避開痛苦。其實,幸福與痛苦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是人氣有很大的差別,只是因為我們的偏見。然而,作者確認為幸福都是在痛苦中破繭而出,換句話説,我們不可以把幸福與痛苦看得太膚淺。

我沒有周國平先生那樣的智慧,但我還是會學着去感悟生活、思考人生。這就是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收穫。

老人與鳥讀後感篇6

?人與永恆》是周國平先生的著作,我利用閒暇時間有幸拜讀了這本書,這本書是他隨手寫下的內心的點滴感悟。人是唯一能追問自身存在意義的動物,這是人的偉大之處,也是人的悲壯之處。因為意義本身並沒有確定的標準,尋求生命的意義,可貴的不在於意義本身,而在於尋求的過程!生與死,自然與生命,等等,是人們對永恆的探索。在閲讀了這本書後,也讓我對身邊的事物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尤其是書中對與幸福與痛苦的解説,讓我不斷的去思考。

定理一:幸福是一種一開始人人都自以為能夠得到,最後沒有一個人敢説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定理二:人是註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痛苦的。由此得出定理三:世上沒有不可忍受的痛苦。對我而言,生與死的兩頭都很遙遠,無法感受生命開始的神聖,也無法感受死亡宣判的恐懼。我只是在行走,一路尋找一路走,終點無非就是一個終結,但我還是在尋找,尋找生活中屬於我的幸福,當讓有時也會迷路,敲了敲痛苦家的門。

“聰明人嘲笑幸福是一個夢,傻瓜到夢中去找幸福,兩種人都不承認現實中存在幸福。看來,一個人要獲得實在的幸福,就必須不太聰明,也不太傻。人們把這種介於聰明與傻之間的狀態叫做生活的智慧。”

幸福會藏在未來引領我們去尋找他,但當我們匆匆走過後,去發現幸福只能在記憶中找到。難道幸福這麼難得到嗎?還是我們普遍善於捨棄呢?珍惜身邊的幸福,那是我們擁有的最大財富。幸福與痛苦交替的生活,是我們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無論我的前方或易或難,我會努力去感受——幸福與痛苦存在的那種充實!

在世界萬物中,人是最大的謎,在人類心目中,永恆是最大的謎。人是唯一能追問自身存在之意義的動物,這是人的偉大之處,也是人的悲壯之處。因為意義沒有確定的標準,尋求生命的.意義,可貴的不在意義本身,而在於尋求。

從生到死,人的起點和終點都一樣,人會遇見不同的路途風景,但人的情緒大多是相似的:快樂與悲傷,程度的不同只在於兩者的界限區分不同,就這樣形成兩種人,樂觀者與悲觀者。對我們年輕人而言,生與死的兩頭都很遙遠,無法感受生命開始的神聖,也無法感受死亡宣判的恐懼。我們只是在行走,一路尋找一路走,“生”在腳下延續,“意義”可能在心裏,可能在腳印裏,始終遍尋不見。但我始終相信,有自我感知,有精神品級,就足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