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的生命讀後感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3W

大家應該知道讀後感的寫作對我們的閲讀有着不小的好處,讀後感是以讀過的書籍作為材料展開寫作的,就是要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重建的生命讀後感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重建的生命讀後感5篇

重建的生命讀後感篇1

生命的重建,這本書講到了用思想治病的原理。他認為一個人有喜樂的心情、愉快的感受,這些就是治病的良藥。作者曾經經歷了很多精神上的挫折和不同疾病的折磨,曾經罹患癌症。在他堅定的信念下,他通過冥想,積極的自我暗示治好了自己的疾病。他所經歷的挫折和疾病的折磨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他卻治好了自己的病痛,不是通過藥物而是通過自己強大的精神力量。

今天科學已經證明,良好的心態,積極向上的自我暗示,愉悦的心情是治病的良藥。很多疾病都是因為我們不良的情緒,不良的嗜好而引起的。所以改變我們的心態,改變我們的認知,看待事物積極的一面都會讓我們的心情愉悦,會減少很多疾病的發生。尤其是癌症。癌症的發生絕大多數與情緒有關。與惡劣的心境有關。惡劣的情緒往往會產生毒素,使我們的身體不再平衡。所以要想讓身體的大環境平衡。首先要保證我們的心理平衡。一但心裏失去平衡,就會出現焦慮和憤怒,恐懼等不良情緒。而這些不良情緒伴隨的是身體內分泌的失調。結果就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

因此生命的重建,這本書儘管寫出來很早,那個時候也沒有這些科學證明。但他確實在當時很暢銷,受到很多人的追捧。這本書還提到,付出是最大的快樂。因為人在付出當中,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在,自然就會產生愉快的心情。因此樂於助人,也是自我治療的一種良方。

重建的生命讀後感篇2

本章從問題清單開始,檢查我們的思想,同時回顧應該清單、消極觀念清單,我們會痛徹痛悟,原來我們日常中所思考的來自於對人生、世界、自我的看法中,有很多的並不是我們自己真正所秉持或者真正如我所是。

這個現象我們姑且用本書所提的關鍵詞“問題”來指代。這些問題都是有思想根源的,而思想根源是可以改變的,因為沒有法律規定,曾經有過的思想不能改變。就像“杯子的水可以是半空、也可以是半滿”,這些都取決於我們看待他的視角。由此我也想起了abc理論,當我們改變對事件的看法時,事件所給我們的壓力也會隨之改變。

我們認識了思想的可改變性,接下來需要的就是找到這些根源的來源。這個來源也恰恰是當我們還是完美嬰兒時全心呵護我們成長的父母、家人給我們的言傳身教,伴隨着我們的逐漸長大,影響到我們的還會有我們的兄妹、親戚、朋友、鄰居、期刊雜誌書籍等等,在我們成長的這個大環境系統中,所有這些人、物的意見、看法、想法、判斷的信息,傳達給了我們他們對我們的看法,而這種看法也逐漸地就作為了我們的人生信條植入到我們的信念系統中,成為指導我們人生的行為準則。

當我想到這裏時,我不由得為之一驚,因為這是多麼可怕的輪迴!我們為人父母時,不曾有過任何指導如何做好父母,大部分經驗、方法是從我們的父輩那裏沿襲過來的,而我們也在重複着他們對待我們的方式,在潛意識中傳承着他們傳授給我們的家族文化信念、家族信仰價值觀。我不由得在想,面對已經長大、或者尚未長大的孩子,我們究竟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給孩子種下了什麼樣的信念?

諸如本章中所講的“男子漢不哭”、“女孩會輕輕走路,從不亂跑”、“世界是可怕的”、“都是我的錯”、“我沒有價值”、“沒人愛我”、“家裏物品總是很匱乏”、“我很糟糕”、“我常常會禍不單行”、“我很悲苦、可憐”等等,還有那些信念呢?我們在給自己心靈大掃除的同時,也在警醒着自己的育兒過程。

好在這些思想根源可以選擇,我們可以像在超市裏挑選需要的寶貝一樣,在呈現出來的思想中挑選我們想要的、需要的,而這恰恰也是我們的療愈過程,讓我們在從過去走向未來的路途中,注入新的、屬於我們自己的能量!真的很感恩這份美好的遇見!

正如本書作者所説,希望把“你的思想如何運轉”這個課題成為學校教育的主題課,是啊,如果我們的這一代人能夠在很早就接觸這些深層思想,去思考思維信念的運轉,去思考財富的管理,去思考如何做父母,去思考怎麼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去創建和保持完整獨立的自尊體系和自我價值,那麼我們的後代將會是怎樣的呢?用書上的原話來説:

這種憧憬太具有誘惑力了,還等什麼呢,我們行動吧!走上自我成長的路,療愈自己,造福他人!作者:孟慶紅

重建的生命讀後感篇3

有人説:人類的知識有兩種發展路徑,一種是橫向發展的,如:自然科學,它的研究範圍很廣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微及一粒塵埃,大到茫茫宇宙;另一種是向縱深發展的,如:哲學、心理學,它可以深入到人的內心,似乎在朝着一個無底的黑洞,綿延向前。於是我們不禁要問:“這個洞有沒有盡頭?”

這個問題似乎早就有人想到了,他們認為自然界的奧祕無窮無盡,而人的內心世界卻是有限的,因此他們甚至懷疑哲學、心理學有一天要走進死衚衕,終究是要撞南牆的。其實這未免有點杞人憂天了。人的內心世界同樣有着無窮無盡的奧祕,甚至有人很形象地把它叫做“內宇宙”,足以見出它的無邊無際。所以道家説:“玄之又玄”,佛家説:“苦海無邊”,儒生説:“剪不斷,理還亂”,就連俗語都説:“人心難測”。因而,道家乾脆無為而治,佛家索性清心寡慾,大有理不順,就剪斷之意。所以消極避世者要麼從佛,要麼皈道。然而,從佛也好,皈道也罷,他們都是世外之人,而我們大多數人還是要在這滾滾紅塵俗世之中度過一生的。所以,我們要另尋門路,解脱自己。

近來讀了路易斯·海的《生命的重建》,不禁使我豁然開朗。

一本書當然很長,但是我反過來倒過去只不過看到了八個字——心想事成,萬事如意!這八個字在我們漢語詞彙中是早就有了的,但是我認為一直以來我們都把它誤解為一種祝福語,所以每逢春節的時候,都會拿出來掛在嘴邊,寫在紙上,表示對親朋好友的祝福。其實它實在是警世醒人的名言警句,它是告訴我們:只要心想就能事成,萬事都在你的意念之中。你之所以沒有事成,是因為你的心不夠專一,你的意志不夠堅定!

也許這樣説有點牽強,但我寧願就這樣牽強下去,其他的我不想,可能真要想下去,就是想破了頭也想不明白,可是,頭破了也是你自己的事,茫茫宇宙,少了一個你,就像大海里少了一個水分子。我們總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認為世界沒有了我將會是多麼大的損失,其實這麼認為的只有你自己。所以,愛自己就讓自己活得簡單一點,再簡單一點!《大學》中有一句話:“知止而後有定”,我們應該學會“止”。

過去,我們一直都説:“生命只有一次!”路易斯·海告訴我們:生命可以重建!但是,前提是我們必須學會“止”,止就是停,比賽進行中叫“暫停”。聰明的教練總是在比賽最關鍵的時候叫“暫停!”我們的生命就是一場比賽,要想贏得比賽,就要學會對自己喊“暫停!”然後把過去的讓它過去,一切歸零,至於未來,告訴自己八個字: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重建的生命讀後感篇4

這本書的作者是露易絲·海,她是美國知名的心理學家和作家。她認為每個人都有能力採取積極的思維方式,實現身體、精神和心靈的整體健康。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她的觀點應該讓更多的人看到並瞭解,積極的思維方式可以讓每個人的生命更加的充實而豐富,讓更多的人實現身體、精神和心靈的健康。這是多麼重要的事。1970年,露易絲·海在紐約開始從事心理諮詢工作。1976年她的作品《治癒你的身體》出版,奠定了她在心理諮詢行業的專家地位。然後露易絲被確診患有癌症,她開始在自己身上實踐整體康復的思想,6個月後,她擺脱了癌症,而且完全康復,1984年,露易絲的代表作《生命的重建》出版,20多年來《生命的重建》在世界各地熱銷不衰。讀到這裏我們就發現,她的經歷非同尋常,凡是查出癌症的人有幾個還能奮鬥出事業的高峯來,即便是喬布斯也不能例外。但是露易絲用六個月的時間擺脱了癌症,這就讓我們好奇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很多事只是一個念頭,而念頭是可以改變的。對我們最有害的是憎恨、批評和內疚。如果把憎恨溶化,甚至可以使癌症痊癒。如果我們真正地愛護自己,我們的生命便有成就。我們一定要對過去網開一面,寬恕所有的人。我們一定要開始學習愛護我們自己。我們應該接受當下的自己,對自己滿意。這樣,我們便走向積極的一面。寫一段話出自她的書,每一句都值得反覆閲讀,念頭是可以改變的,我們要愛護自己,那就要寬恕別人,別人本來就是各有不同,很多事並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如果不能寬恕別人,心中就會產生怨恨,而這種怨恨百害而無一益,甚至會威脅到心理和身體的健康。我們要接受當下的自己,原諒過去的一切,對當下的自己滿意,我們就可以走向積極的一面。

我們自己內心的每一處都藴含力量,它們促使我們隨心所欲地創造。我們自己的心意可以創造各式各樣的事業。生命裏每時每刻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可以脱離陳舊的一切,擺脱無聊的糾纏。是的,我們的生命經歷,完全由我們自己造成。包括自己身體的疾病。而最有力量的是當下。不是過去和將來。而寬恕,方可自救。放下,才有快樂。專注於當下的每分每秒,我們才能明白時間的意義。這段話很有意思,我們要專注於當下,最有力量的不是過去,不是未來,只有當下才可以創造一切。

?生命的重建》讓我們開始真正的認識自己,去決定我們應該怎樣活着才有意義,或許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現實中太多人充滿了焦慮和不安,工作中充滿了抱怨,長此以往終究會威脅到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我們活着不是為了焦慮,但是焦慮卻時常伴隨左右,如果一多半的時間都在焦慮之中,這一生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我們通過閲讀去了解露易絲的這些觀點,對生活有不一樣的認識,讓我們更加自信而從容地面對生活。

重建的生命讀後感篇5

我被這美妙的詩歌吸引着,這是一首美麗的生命交響曲,充滿活力,藴含着大地甦醒般的氣息,來自宇宙、大自然的力量,一切是那麼的安靜,自然,流暢——我是安全的,我的世界一切都是好的。彷彿看到了我的內心世界陰暗的一面逐漸消退,陽光開始温暖這顆恐懼、冰冷的心。一股新的血液充滿了我的身體,彷彿自己變得更加高大,更加有力量——生命在重建中。

露易絲·海在她痛苦的成長過程中總結並揭示了疾病背後影藏的心理模式,認為每個人都有能力採取積極的思維方式,實現身體、精神和心靈的整體健康。閲讀完《生命的重建》,我發現在我的生活經歷中有着很多很多相似之處,也讓我明白了我生活中出現問題的真正原因。書中提到的很多觀點都得到應證,我很認同露易絲·海的觀點(至少有大部分)。很多觀點我暫時還沒去應證過,但我相信他們的存在。感謝露易絲·海的偉大奉獻!

在我內心世界裏充滿着許多的負面因素:我不行、我還沒有做好準備、這些都是不可能的、沒人會愛我、他們會拒絕我的、我太矮了、我長得不帥、我很無奈,不知道怎麼辦、我窮,沒錢、他們不應該這樣對我等等。看看,這就是我,所以我的生活環境是那樣的一團糟,精神低靡,感覺我的未來是那麼的渺茫。突然想起了徐志摩寫的“這是一潭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漣漪”。《生命的重建》把我從“死亡”中驚醒。一縷陽光照進這黑暗世界,大地開始甦醒。

番茄苗的成長故事讓我感悟到積極的思想對改變我們世界是多麼的重要,因為我們的世界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現在我開始懂得愛自己,愛自己首先要懂得寬恕自己,寬恕自己對自己以前的負面的思想,寬恕自己對他們的憤怒。多少次因為憤怒而導致睡眠不好,吃飯不香,沒有心情工作,使自己處在痛苦與煩惱之中。

?生命的重建》中提到,我們現在的思維模式和行動模式都是源自於我們小時候學來的觀念。我的驚奇的發現我在人際關係情況,如同我在家庭的關係情況,我的許多模式跟我的父親很相似,不太習慣語言表達,而更多的是用行動,所以在關係處理上不是很流暢。還有就是父母之間的關係,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家庭顯得比較平淡,有關家庭在親密關係的教育也比較少,所以我現在在親密關係中也遇到困難。我並沒有責怪父母之意,我明白我的父母已經盡他們所學的經驗教育我。我只是表達我的現狀是跟我們小時候的經驗有關,知道這些,我們就有方向去改變他,完形我們的不足之處。

身體的健康跟我們的思維模式有關,這是我第一次所接觸到的理論,但是我對露易絲·海許多觀點都很贊同。疾病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我們不間斷的思維模式決定了我們身體的動作和體態,從而決定了我們是否健康。滿懷愛心傾聽身體的信息,你的背痛、腿痛、無故的頭痛、經常喉嚨不舒服等等,聽聽這些部位想對我們自己想説些什麼。通過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模式,一個人的信念能過達到身體上的療愈作用。在我的生活經歷中,我的身體出現狀況時,回想起來確實都得到了應驗。例如:我的眼睛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近視,這與我在生活中有我很多不想面對的事,害怕、恐懼,我在躲避它們,現在開始接受它們,然而我的視力也開始有所好轉,當然還是有些東西還不能看開。我的喉嚨不舒服,跟我長期沒有表達自己的感受,壓抑自己,恐懼表達有關等等。

新的思維模式,能夠給我們帶來新的生活感受,能讓我們更有力量,更流暢,使我們的身心靈更加健康。

現在我選擇平靜地對我頭腦中的舊思維,我願意改變。我能夠學會,我有學習的能力。我願意改變,在我做這些之時我選擇快樂。

我是自己世界的主宰。耳畔選擇自由。我的世界裏一切都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