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百草讀後感參考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8W

撰寫一篇讀後感有助於加深人們對名著理論的領悟,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也引發了各類文體的廣泛使用,讀後感就是其中之一,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嘗百草讀後感參考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嘗百草讀後感參考5篇

嘗百草讀後感篇1

嘿,最終把《朝花夕拾》讀完了。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回憶性散文。它主要講了:童年時的魯迅先生從上學前常到百草園中獨自玩耍嬉戲,和到上學後到三味書屋的枯燥乏味學習,兩者構成鮮明比較。

百草園雖然荒涼,但它卻是作者的樂園。三味書屋雖然是個私塾,但它卻有一股親切的氣氛流動其間。世間再荒涼的地方,也可能是有些人的樂園,世間再枯燥的地方,也有歡樂在流動,只可是你沒發現而已,就如那一句,世間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整篇散文就敍寫了魯迅先生從有“無限樂趣”的樂園到全城最嚴厲的私塾上學的過程和心路歷程。

百草園“其中似乎確鑿僅有一些野草”可是“那時卻是我的樂園”,其中充滿了童趣,作者對其中野草樹木的熱愛,還有對花鳥蟲獸的活動,描述得無一不是栩栩如生。

而和百草園相比,三味書屋的景緻卻完全不一樣了,如果説百草園的清新神奇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麼三味書屋的昏暗枯燥與之構成鮮明的比較,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實際上文章前後是和諧統一的,即便是三味書屋的生活充滿着陳腐味:學生進學要先向孔子行禮,在向先生行禮。平時只能專心學習。儘管私塾設有打人的戒尺,也有罰跪的規矩,但對於魯迅而言同樣是新鮮而歡樂的。

對於這樣的童年在現實生活中不會再有了!讀完這些文章,長歎一聲童年的樂園樂屋,該向那裏找尋

嘗百草讀後感篇2

提起魯迅,人們常常會想起他嚴肅莊重的面孔。讀了《朝花夕拾》後,令我感觸頗深。異常是其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它向我展開了魯迅的童年之窗,將我帶進了魯迅的童年,讓我看到了魯迅先生也有頑皮的一面。

魯迅的童年,是沉浸在燦爛的陽光中的。無味的冬天也藏有童趣,在小小的不玩耍中,充滿了幻想,嚴肅的學習中也不乏歡樂。

百草園是“歡樂”的。“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追趕着雲雀,直到它們飛上雲霄;拿着樹枝像趕着馬車一般將蜈蚣趕來趕去。……”這些都讓魯迅先生百玩不厭。

三味書屋是“枯燥”的。每一天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這就是魯迅先生的生活。可是,在學習之餘,魯迅先生還能折梅花、尋蟬蜕、喂螞蟻……讓枯燥的學習生活中,又充滿了生趣。

看了魯迅的童年,不禁讓我想到我的童年。我們的童年能夠説是幸福的。看,我們有趣味的玩具、美麗的洋娃娃……我們當然是幸福的。但我們似乎少了大自然的薰陶。我們一向在接愛父母的關愛,生活在温室中,父母把我們保護的無微不至,然而,正是由於這樣,我們缺乏了對大自然的瞭解,缺少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

看着魯迅先生的歡樂童年,羨慕之情由然而生,多期望自我也能有這樣的童年啊!

嘗百草讀後感篇3

曾經夢想,有這麼一個地方,可以讓我和夥伴們無憂無慮的捉迷藏、鬥蛐蛐;曾經夢想,有這麼一個地方,可以讓我自由自在的呼吸清新的空氣,也可以肆無忌憚的就地打幾個滾兒;曾經夢想,有這麼一個地方,可以讓我帶着快樂去學習、伴着濃厚興致在書海里遨遊……

這個暑假,當我讀完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驀然發現,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就是我夢想的地方。

在百草園裏,有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在百草園裏,有高大的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在百草園裏,有鳴蟬的長吟,肥胖的黃蜂,有輕捷的雲雀……在如此美麗的地方,作者可以毫無顧忌的拔出牽連不斷的何首烏,甚而毀壞了鄰家的泥牆;可以感受長媽媽講述的驚險而刺激的美女蛇的故事;可以和夥伴們在下着雪的冬天,支起一面大的竹篩,開心的捕鳥……這該是一種多麼自由,多麼令人嚮往的生活啊!在這裏,童真得到了盡情的釋放;在這裏,孩提的夢想自由飛翔。

然而,這份美好在進入三味書屋的那一霎那戛然而止,僅有的快樂就是在先生讀書入神的時候描繡像和課餘在書屋後面的園子裏折臘梅花,尋蟬蜕了。除此而外,就是單調,枯燥的學習了。

在三味書屋裏,整天面對的是先生嚴肅而冷漠的面孔,耳朵裏充斥的是同學們雜亂無序的“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還不准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看到這裏,我不禁想到了我們現在的生活。每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雖然老師不像魯迅老師那麼的嚴厲,但是也不會對我們放鬆要求。如果我們出現像逃課這樣的情況,是絕不會罵我們幾句就可以罷休的。我們每天要按時到學校上課,完成老師佈置的'課內學習任務,課後還要去補習班上課,還有的同學要抓緊點滴時間去學鋼琴、繪畫等。在雙休日裏,也不能自由的休息,不是去上補習班,就是埋頭寫作業。而且,這樣的日子隨着年級的提高會變得越來越緊張了。

讀完了這篇文章,讓我體會了百草園的歡樂與自由,三味書屋的單調與枯燥。我真的很想每個像我一樣的學生能有一片夢中的“百草園”!

嘗百草讀後感篇4

讀了魯迅先生的《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彷彿就看到了一個活靈活現的小魯迅從紙上躍到了我面前。

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肥胖的黃蜂、輕捷的叫天子……這些都是百草園的真實寫照。它們就像一股清涼的泉水流進每個人的心裏。這些新鮮的事物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它們孩子來説就像天邊的雲朵一樣,難以觸及。讀着讀着,我才發現小魯迅在百草園裏是很孤獨的。他不像我們有那麼多的小夥伴,他只有看似只長滿了野草的百草園。所以我又有幾分同情小時候的魯迅了。

我也曾憧憬過能有個機會可以做次神仙,原來何首烏的根有像人形的,我邊笑邊想着。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成仙啊?

我最喜歡就是在雪後空地上捕鳥。須在下一兩天雪後掃開一塊空地,撒上秕穀,用一根小棍支起一面竹筐,繫上一根小繩,遠遠的牽着。啊,鳥雀終於來了。不可以急。小魯迅屏息凝神,腦海裏卻憧憬着鳥雀們在口袋裏嘰嘰喳喳又擠又叫的樣子。不自覺的握着繩子的手往後拉了拉。呀,鳥雀都嚇跑啦!鳥兒都驚得直衝雲霄。我好像看到了躲在石頭後面小魯迅沮喪的樣子。

小魯迅的生活真是令我羨慕,但我也不會忽視伏在桌上執筆的大魯迅。朝花夕拾。這多麼形象的比喻。魯迅先生用精湛的文筆描繪出了一個又一個精彩,深入人心的故事。魯迅的精神令我敬佩,他的童年令我羨慕。這雖然是一篇魯迅先生在中年寫下的回憶,卻是他童年的回憶。或許正是因為有過一段美好的童年,嚴而不厲的先生造就了未來的民族魂。

我覺着,如果靜靜的思索百草園與三味書屋,你會覺着你是在看畫,不是在看文。

嘗百草讀後感篇5

讀完魯迅先生寫的這篇散文,我百感交集,從書中,我看到了魯迅先生的歡樂童年,也看到了他的不滿。

本文用了對比的手法,魯迅首先向我們描繪了一個自由自在的地方,在“他”的百草園裏,有許多好玩的東西,儘管大人們並不這樣覺得,但這依然是個令所有孩子們嚮往的園地,魯迅先生在這裏過得快活自在。但是畫風一變,幼年魯迅該上學了,他來到了全城最嚴厲的私塾,老師是壽鏡吾先生,魯迅敬佩老師的知識淵博,但對老師的一些做法覺得不滿,課堂也很簡單,描繪了一個乏味的學堂生活。

再看看現在,學校的課程五花八門,還有豐富的社團活動,老師巴不得讓學生多學點東西,也不會對學生的問題置之不理。孩子們的課餘生話更加層出不窮,不僅有電子產品和夥伴相伴,還有各色的書籍,新奇的玩具。可是現在,依然有些家長們過分地禁止玩樂,強制要求學習。雖然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們更專注於學習,但是,這會極大的打擊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甚至感到厭煩,從而降低效率。可你會説:“魯迅先生的童年不也是如此嗎,那麼他為什麼如此成功呢?”確實,他成功了,可是現在成功的人多的去了,而且現今成功的人也能有美好的童年。魯迅先生成功後還是對這樣的童年感到不滿。若能在搞好學習的前提下,擁有快樂的童年,何樂而不為呢?這讓我聯想到了古人的話:“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這又印證了興趣的重要性。從以前的琴棋書畫到現在,有了許多不同的,各有特色的興趣愛好,可以看出,人們依然把興趣當做追求的目標。

回到文章,作者借這樣分明的兩種環境,批判了當時的政府、學堂禁錮思想的不良作風,同時也希望當時的教育事業有所改進,並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正是人民寶貴的意見和優秀的代領者才使得社會漸漸完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供孩子們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