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心得體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3K

通過心得體會,職場人可以具體地表明實質的見解,優秀的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記錄自己的真實感悟,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征程》心得體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征程》心得體會8篇

《征程》心得體會篇1

一路跌跌撞撞的我們逐漸成長,一路荊棘密佈,歷經困難險阻;一路鮮花相伴,體驗青春浪漫。十八歲的人生,我將會用汗水澆灌,用感恩描繪。

感恩——成長

成長的路上,感恩相伴。遇到困難時,陌生人一個微笑的幫助;感到迷茫時,老師、父母一句鼓勵的話語,我們都應用感恩的心去回報。18歲,我們已不再是那任性叛逆的少年,18歲我們懂得心存感恩。感恩夢想,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感恩挫折,不斷磨鍊,鑄就那個更堅強的少年。心存感恩,我們才會感受世界的美好;心存感恩,我們才能鑄就更美的青春。18歲感動依舊,成長依舊。

逐夢——青春

蘇格拉底曾説:“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追逐夢想的道路,也許很艱難,但是正值青春的我們永遠不會懼怕什麼,因為我們處於的年紀,我們會為自己的未來拼盡全力,我們會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摔得頭破血流也不會説放棄。這樣,當我們回首往事時,才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會因碌碌無為而內疚。18歲的夢想,是最純淨的源泉。韶華易逝,不負青春。18歲,逐夢依舊,拼搏依舊。

擔當——責任

“你將走向成熟,你將擔當責任,你不再是那個需要保護的孩子,18歲你將成長。”這是每個父母都會向孩子説的話。是啊,邁向18歲階梯的那一刻,我們會是社會的公民,我們應承擔法律責任。我們不再是那個遇到問題會向父母尋求幫助的孩子,而我們應學會的是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孝敬父母,承擔相應的義務。“責任”這兩個字擔負了太多的東西,想要掌握它,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18歲,擔當依舊,責任依舊。

從孩童到少年到成人,我們度過了18個春秋。一路上,汗水、淚水、歡笑都是青春的體現。一路上,我們學會了感恩,我們也學會了擔當。心有夢,志四方,青春的路上,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18歲,我想對現在的自己説“希望你能永遠保持純潔的心,不負時光,不負青春,不負夢想,不負,最美的十八歲!

《征程》心得體會篇2

總有人會問,什麼是人生?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在我看來,答案只有一個,把自己的事業或者夢想與國家的命運關聯起來,無論你的作用大小,影響力如何,只要這個東西是有助於建設國家的,那人生就沒有白活。在共青團成立100週年的日子裏,我們終會找到個人的奮鬥方向,尤其是青年一代,更要努力發揚五四精神,傳承五四的傳統美德,做好建設祖國的責任與本該履行的使命。

共青團成立這100週年的歷程裏,我們應該明白,什麼是責任?什麼是青年人的該有的樣子?在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之外,更要注重知行合一,所有的成果都需要堅定地去做,去執行,空有一腔的熱血,縱然萬馬奔騰,波濤洶湧,沒有行動的理想,都是幻想。因此,中國的青年人,要堅定選擇唯物主義實踐論,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人們説,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引你走到黎明。簡單地説,理想是人生的奮鬥目標,我的理想是紮根基層、奉獻青春。

堅定理想信念是我們團員成長成才的核心靈魂,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人生信念。深刻認識練就過硬本領是團員成長成才的牢固根,不斷提高素質、增強本領,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樑之材。

深刻認識到勇於創新創造是我們團員成長成才的時代要求,在積極投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踐中體現價值。深刻認識到矢志艱苦奮鬥是我們團員成長成才的精神支柱,用頑強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攻堅克難、成就夢想,不斷開闢事業發展的新天地。深刻認識到錘鍊高尚品格是我們團員成長成才的立身之本,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踐行先進的道德風尚,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進步。

最後,祝願你我他,所有的中國青年人,用我們的行動,用我們的智慧與擔當去踐行使命與責任,不管未來的道路如何曲折,青年人永不言棄。因為我們可以做好,並且可以做得更好,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為執政方向,五四精神永不褪色,青春永不褪色。

《征程》心得體會篇3

有人説,所謂“大國民心態”,即寬容、大氣,懂得理解、尊重和兼收幷蓄。我覺得他説的很對。也許你有權利不去欣賞一個人,但是你卻有義務去包容一個人。如果每個人都可以用這樣的心態去看待生活,那麼這個中國,就是一個在世界上站穩了腳步的大國。

愛國主義是什麼?愛國主義就是指個人或集體對“祖國”的一種積極的態度,一種支持的態度。而不是做做樣子寫幾個字掛個橫幅,就可以説你很愛國。愛國。不僅僅是言語,更是行動。

回想起自己以前所認識的“愛國”,和自己以前所做出的“愛國”,不禁笑了。幼兒園升旗的時候,我總會大聲的唱着國歌,對着國旗行注目禮。幼時的我,是這樣做的;國小的每個星期一,我總會把紅領巾洗的乾乾淨淨。兒時的我,是這樣做的;八月的假期我做了張愛國的手抄報,過後我便取得了獲獎證書。昨日的我,是這樣做的。

我認為,這些便是我可以做到的愛國,也許不止這些。但是,用自己樸實簡單的行動,去感動身邊的人。用自己的心靈,去接受“中華”二字的洗禮。用永不放棄的精神去拼搏每一件事。為的是成長,為的是長大後報效祖國。如果不能站在台上,那麼站在幕後又有何妨?

我認為,這便是我可以做到的愛國,這便是我應該做的愛國。

《征程》心得體會篇4

戰“疫”戰“貧”沒有暫停鍵

2020年是脱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之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狀肺炎疫情,給脱貧攻堅增加了難度。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疫情防控不可鬆,脱貧攻堅不能停,廣大黨員幹部要以最迅速的行動、最靈活的方式、最精準的措施、最靈活的方式,抓緊幹起來,奪取戰“疫”、戰“貧”兩戰全勝。

在扶貧中戰“疫”。時間就是生命,防疫、扶貧都要賽跑。黨員幹部只要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沒有邁不過去的坎。當前是疫情防控和精準扶貧的關鍵時期,廣大黨員幹部決不能有緩一緩、等一等的思想,要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爭分奪秒、夜以繼日,利用“大喇叭”、微信羣、qq羣等,喊話農户,引導工人、農户錯高峯生產,保持安全距離,出門務農戴口罩,按時定點測體温,做到同步生產、同步防疫。同時,堅持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放在第一位,切實解決羣眾特別是貧困户的困難,絕不允許藉故疫情影響出現新致貧和返貧的現象。

在戰“疫”中扶貧。做好疫情防控是打贏脱貧攻堅戰的前提和保障。戰“疫”戰“貧”是相輔相成的,不能相互排斥。從扶貧到戰“疫”,變化的是任務,不變的是使命。廣大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既當好“戰疫鐵軍”,又當好“扶貧鐵軍”,在防控工作力度不減、措施不偏、責任不空的情況下,以等不起、慢不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一鼓作氣定好時間表、路線圖,推動工業企業復產、重大項目復工、春耕生產有序等,真正做到“不破樓蘭終不還”、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戰“疫”戰貧結合。戰“疫”加快攻堅,戰“貧”跟上腳步。因疫情導致我們處於非正常狀態已經近50天了,經濟發展拖不起,脱貧攻堅等不起。這個時候是我們黨員幹部踐行初心和使命的時候,是考驗我們能力與智慧的時候。如何轉危為安,如何在不利局面中搶抓機遇,需要我們再非常時期擔起非常責任,主動戰出來,學會用“十個手指彈鋼琴”,精準“把脈”,精準“開方”,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貧攻堅,找準疫情防控與脱貧攻堅的平衡點,各地制定差異化政策和措施,開足馬力,全力以打贏疫情防控和脱貧攻堅這兩場輸不起的阻擊戰和攻堅戰。

《征程》心得體會篇5

百年之前,在中華民族苦難深重之時,五四一代的先驅們上下求索、挺身而出,“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開闢出廣闊的新天地,迎來中國奔向黎明的曙光。今天的青年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立鴻鵠之志,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及實現兩個奮鬥“一百年”的目標。

青年是這個時代蓬勃發展的關鍵力量,新時代需要有志新青年,新時代離不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時代要發展,社會要進步,新時代的中國新青年成長在全新的時空環境中,有着全新的挑戰和機遇,只有知行合一,履行所肩負的使命和責任,才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永遠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富朝氣、最能創新、最善開拓的羣體,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最重要的力量。

中國青年有責任擔當。青年強則中國強,只有青年肩負起時代重任,我們未來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新時代的青年身負着黨和人民的重託,黨要管黨治黨、科技攻關、國防建設、基層治理、創業創新等各項事業依然任重道遠,無不需要青年的接力奮鬥、鐵肩擔當、責任堅守。中國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通過認真學習黨章和黨的理論知識,提升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覺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真學真做中篤實求真,滴水穿石地把巨大的熱情轉化為為人民服務、服務社會、服務大局、勇於創新的具體行動。

中國青年有時代使命。只有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時代先鋒,切實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的氣概主動擔當起祖國和時代賦予的偉大責任,把家國情懷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在擔當中作為,在磨礪中成長,在實幹中推動國家和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中國青年有家國情懷。五四時期的青年“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務必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抓機遇、迎挑戰,承擔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強國、提升國家文化實力、傳播中華文明的歷史使命。把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深刻認清世情、國情、黨情,保持危機意識,與時代共奮進、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共發展,奮發有為,做開拓者、奉獻者,以青春助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青年將會成為主力軍。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的源泉,是國家之希望,民族之未來,我們應嚴格要求自己,,砥礪前行,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努力弘揚五四愛國精神,立足中國,走向世界,展我中華學子風采,爭做時代驕子。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的血脈湧動的是長江,黃河。身體裏支撐的是長城。骨子裏沸騰的是不屈不撓的中國魂!

《征程》心得體會篇6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正如雷鋒所言:“我是祖國的,祖國是我的。”因此,把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直接聯繫起來,把自已的人格與祖國的國格直接聯繫起來,這正是愛國主義真諦之所在。每當奧運會頒獎儀式上五星紅旗高高升起,中國的國歌通過現場直播響徹整個世界的時候,不但獲得世界冠軍的中國運動員在為自己的祖國母親而感到驕傲和自豪,而且,與此同時,祖國母親也在為自已有這樣優秀兒女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生為祖國母親爭氣,死為祖國母親爭光,這才是一個愛國主義者的人生價值和人生意義之所在。

打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冊,每一頁無不閃爍着愛國主義的燦爛光輝。中華民族的愛國志士,不畏強權壓迫,不畏虎豹柴狼,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昌盛,為了民族的自由,為了人民的幸福,譜寫了一曲曲響徹雲霄的愛國主義壯歌,愛國主義是一個民族強大的精神支柱,是不可戰勝的偉大力量!

在歷史長河中,英雄事蹟,層出不窮;愛國人物,羣星燦爛。戰國時期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飛、文天祥,明代的愛國將領戚繼光,焚燒鴉片的抗英將領林則徐,他們忠於祖國、熱愛人民,不畏貶謫,不怕犧牲,忠烈千秋,永垂千史,這正是愛國主義力量的集中表現。

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們祖國開始了新的歷程。讓我們每個有志氣的同學,把對祖國誠摯的熱愛,傾注於緊張的學習中去吧!

《征程》心得體會篇7

紅色,是一種信仰,然而他和其他的信仰不同,他從不讓人去為自己謀私,從不讓人去沉迷於飄渺的虛無,他讓人有堅定的信念和理想,併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奮鬥。

十月的一場燎原大火燒出了天空的第一片紅,而後用了整整28年的拋頭顱灑熱血的努力拼搏將神州大地染成遍地紅色,因此,這種紅色的信仰絕不是虛無的,而是有無數的前輩用生命去檢驗、踐行的,並在一代代的不懈努力中,成為我們世代相承之意志。所以,紅色是我們的基因,我們不能放棄,要好好地傳承下去。

這不是上級要求,也不是政府要求,而是這個時代的要求,這直接關係到我們這代人能否實現中國夢。想要真正實現中國夢,我們就要沿着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行,並且要讓紅色血液在全身流通,讓頭腦清醒,讓行動堅定,讓紅色的基因在自己的血脈中紮根。

眾所周知,江西是中國工人運動、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革命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大搖籃”。在這片光榮的紅色土地上,孕育了以“信念堅定、紀律嚴明,對黨忠誠、一心為民,艱苦奮鬥、勇於犧牲,實事求是、勇闖新路,清正廉潔、無私奉獻”為內涵的紅色基因,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無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以及在改革開放新時代,都堅持奮勇當先、勇往直前,成為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國夢。

因此把紅色基因作為黨性教育最好的教科書,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通過潛移默化的傳輸和春風化雨般的引導,在紅色教育中澆注黨性修養的“心靈雞湯”,汲取錘鍊黨性的最好“營養劑”,化平凡為神奇,讓黨員幹部在紅色教育中情感受到衝擊、心靈得到淨化、靈魂得到觸動。紅色基因讓黨員幹部在回顧歷史中傳承精神,在立足現實中點燃激情,自覺地在思想上講黨性、講信念、講傳統,在實踐中比工作、比學習、比奉獻,切實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找到精神的根和人生的魂。

不可否認,一些黨員幹部沒有經歷嚴格的革命傳統教育,沒有經受紅色基因的薰陶,出現了信仰模糊、信仰缺失,甚至信仰倒退等問題。有的理想動搖,思想滑坡,喪失精神支柱和奮鬥目標。有的宗旨觀念淡薄,官本意識強烈,對羣眾“冷硬橫推”。有的道德失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滋生和膨脹,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些問題的存在,是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要應對的挑戰。

《征程》心得體會篇8

夜深了,月亮奶奶此刻已不知不覺的爬到了正空中,白日裏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的街道此刻迎來了最寧靜的時光,似乎一切都陷入了靜謐。然而媽媽還不休息正坐在客廳的沙發上認真的織着毛衣。明明商店有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毛衣,為什麼卻熱衷於自己動手呢?我對於媽媽的行為表示深深的疑惑,帶着這個疑問我終於忍不住問出了口: “媽媽,自己動手織毛衣耗時又辛苦,去商店裏買一件多好啊! ”媽媽聽到我説的話停下了正在織毛衣的手,抬頭笑着衝我説:“是啊,現在想要什麼都可以輕易的買到,可是在我小時候可沒有這樣的條件哩!”那媽媽的童年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媽媽,您能為我講講您小時候的故事嗎?”説完我一“呲溜”鑽進媽媽的懷裏,聽她為我講那過去的故事。

媽媽打開茶几上的一本相冊,看着一張張翻閲而過的泛黃老照片,緩緩的揭開了媽媽童年的神祕面紗。原來,在媽媽的童年裏並沒有高樓大廈,只有低矮的平房。街道也不像如今的寬廣柏油水泥路,而是泥濘的羊腸小道。從前的孩子們上學、放學走的路都是泥巴,坑坑窪窪、泥濘不堪,晴天只要一有車過,那地上的灰塵就嗆得人們喘不過氣來,下雨天,只要有車經過,泥水紛紛向四周濺開,路上的行人個個都變成了小泥人。説到這兒,媽媽頓了頓,笑着對我説:“你們現在的生活是真的幸福,你看看現在到處是縱橫交錯的水泥路,晴天也不會被嗆得喘不過氣來了,下雨天,也不會再把人弄成泥人了。水泥路邊還栽了許多松樹,它們四季常綠,像站崗的哨兵呀!

再看看老百姓們的生活更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呀!人們有的搬進了公寓住上了套間房;有的住進了單家獨院的別墅。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洗衣機,電冰箱,彩電……家用電器一應俱全。許多家庭買上了小轎車。日子過得是紅紅火火,幸福美滿。

聽完媽媽的訴説,我不禁感歎道:啊!新時代新氣象,我們能夠生活在這個富饒時代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