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譯註》讀後感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8W

一味地追求篇幅長短對讀後感來説是沒有意義的,為了將讀後感寫的有價值,一定要認真對待,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論語譯註》讀後感7篇,供大家參考。

《論語譯註》讀後感7篇

《論語譯註》讀後感篇1

有語曰:“有些事想多了頭疼,想通了心疼。”孔子説過,想得太明白未必是好事,糊塗一點也未必是壞事。正是這個道理。一天10小時左右的學習時間已經夠我們受了,如果還整天的胡思亂想,疲憊的不只是我們的身體、精神,我暫且認為那樣是叫“心累。”老師常講只要自己忙起來,我們就會想得更少。我也同意這句話。忙之所以會讓我們想得更少(強調這裏的想是指一些與現實與自己的生活毫不相關的胡思亂想)是因為這會轉移我們的注意力,甚至會麻痺我們的神經。所以對於學生,對於公職人員,治癒“心累”的方法,只有“工作”。唯有不斷地學習、工作,才會探索出新知,才會得到你想要的問題答案。

這周我看完了《孔子》這部電視劇,雖然只有16集,但是它帶給我的衝擊是巨大的。任何天才都不是與生俱來的,天才之所以是天才,並不是説他具有天賦,而是他善於讓自己成功,這才是我理解的天才。孔子之所以成為聖人,是他面對生活的態度,和他留給我們的知識大道。我看到孔子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奔赴於各國,處處碰壁,最終能實現自己的大道了,可楚國君王逝世,自己終也未實現他的最高理想——大同。雖“大同”在現如今還是古時候都不太現實,但他在逆境中的生活追求、生活態度都值得我們學習。所以無論在學習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們都不能放棄自己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論語譯註》讀後感篇2

中國人是講究變化的。這種變化是漸變的,最終達到了一個“神於天,聖於地”的境界。

這“神於天,聖於地”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的規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是夢想主義者不是理想主義者;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是務實主義者不是現實主義者。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

人的意義跟天和地是一樣的,天地人並稱為“三才”。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的強大。《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我們永遠也不要忘記天地給予我們的力量。

孔夫子的態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內心卻十分莊嚴。因為其中有一種強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個特別講究信念的人。

他的學生子貢問,一個國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穩,需要哪幾條呢?

孔子的回答説只有三條:足兵,足食,民信之矣。

第一,國家機器要強大,必須得有足夠的兵力做保障。

第二,要有足夠的糧食,老百姓能夠豐衣足食。

第三,老百姓要對國家有信仰。

這個學生説三條太多了。如果必須去掉一條,您説先去什麼?

孔夫子説:“去兵。”咱就不要這種武力保障了。

子貢又問,如果還要去掉一個,您説要去掉哪個?

孔夫子非常認真地告訴他:“去食。”我們寧肯不吃飯了。

接着他説:“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沒有糧食無非就是一死,從古而今誰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國民對這個國家失去信仰以後的崩潰和渙散。

而真正從內心感到安定和對於政權的認可,則來自於信仰。這就是孔夫子的一種政治理念,他認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這個故事在《論語》裏叫做“子貢問政”。

誠然,誰都不願意過苦日子,但是單純依靠物質的極大豐富同樣不能解決心靈的問題。我們的物質生活顯然在提高,但是許多人卻越來越不滿了。因為他看到周圍總還有乍富的階層,總還有讓自己不平衡的事物。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在《論語》中,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這種思想傳承下來,對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文人詩人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例如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而折腰,讓每個人心裏都開出了一片樂土。

在如此激烈的競爭面前,每個人都在努力發展着自己的事業,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但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並且調整與他人的關係。那麼,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如何為人呢?

子貢問了孔子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您能告訴我一個字,使我可以終身實踐,並且永久受益嗎?”

孔子以商量的口氣對他説:“如果有這麼個字,那大概就是“恕”字吧。”

什麼叫“恕”呢?孔子又加了八個字的解釋,叫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你自己不想幹的事,你就不要強迫別人幹。人一輩子做到這一點就夠了。

孔子的學生曾子也曾經説過,“説我老師這一輩子學問的精華,就是‘忠恕’這兩個字了”。簡單地説,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時要想到別人。拓展一點説,“恕”字是講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給你造成了傷害,你也應該儘量寬容。

但是,真正做到寬容談何容易。佛家有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緣,走到河邊,見一個姑娘正發愁沒法過河。老和尚對姑娘説,我把你背過去吧。於是就把姑娘背過了河。

小和尚驚得瞠目結舌,又不敢問。這樣又走了二十里路,實在忍不住了,就問老和尚説,師父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麼能揹着那個姑娘過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怎麼背了二十里地還沒放下?

這個故事的道理其實和孔夫子教給大家的一樣,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所以什麼叫“仁者不憂”呢?就是讓你的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

其實,《論語》告訴我們的,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

大家知道,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還有一個是“仁”字。

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畢恭畢敬地去問老師什麼叫仁?老師只告訴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

樊遲又問什麼叫智?老師説:“知人。”瞭解別人就叫智慧。

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就這麼簡單。

那麼,怎樣做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呢?

孔子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你自己想有所樹立,馬上就想到也要讓別人有所樹立;你自己想實現理想馬上就會想到也要幫助別人實現理想。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

有一則托爾斯泰寫的小寓言,説有一個國王每天都在思考三個最最終極的哲學問題:在這個世界上,什麼人最重要?什麼事最重要?什麼時間做事最重要?就這三個問題,舉朝大臣,沒人能夠回答得出來。

他很苦悶。後來有一天,出去微服私訪,走到一個很偏遠的地方,投宿到一個陌生的老漢家。

半夜裏,他被一陣喧鬧聲驚醒,發現一個渾身是血的人闖進老漢家。

那個人説,後面有人追我。老漢説,那你就在我這兒避一避吧。就把他藏起來了。

國王嚇得不敢睡,一會兒看見追兵來了。追兵問老漢,有沒有看到一個人跑過來?老頭説,不知道,我家裏沒有別人。

後來追兵走了,那個被追捕的人説了一些感激的話也走了。老漢關上門繼續睡覺。

第二天國王問老漢説,你為什麼敢收留那個人?你就不怕惹上殺身之禍?而且你就那麼放他走了,你怎麼不問他是誰呢?

老漢淡淡地跟他説,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幫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馬上去做,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當下,一點不能拖延。

那個國王恍然大悟,他那三個久思不解的哲學問題,一下都解決了。

實際上,孔子也罷,莊子也罷,陶淵明、蘇東坡直至泰戈爾,古今中外聖賢的意義是什麼呢?就是用他們對生活的體驗,總結出一些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用的道理。

他們把活潑潑的人生經驗,穿越滄桑,傳遞到今天,讓我們仍然覺得温暖;而他們在千古之前,緘默地微笑着、注視着,看我們仍然在他們的言論中受益而已。

《論語譯註》讀後感篇3

關於《論語》的譯註,從古至今有多個版本,流傳最為廣泛的有宋代朱熹的《論語集註》、清代儒生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還有現代楊伯俊先生的《論語譯註》等等。

最近我在讀《論語》的時候按自己的理解譯了一下,以楊伯俊先生的《論語譯註》為藍本,加之本人讀論語時的感受和想法,希望對那些和我一樣想通過學習古聖先賢的典籍對自己有所裨益的人們有所幫助。

起初我在編譯的時候可以説隻字不敢有違楊先生的想法,原本抄錄。但今天,摘錄到第三天,我有個感悟:這距今數千年的典籍能夠流傳到如今,時代背景完全不同,孔夫子如置身當下,必要曰上一句:此乃星宿外空者也。既然他和他的思想得以保存,我認為,正是為人所用的結果。

但是,朱熹、楊先生,也包括楊先生的弟子易中天先生,他們對於《論語》乃至諸子百家的經典的理解都遵循了夫子們那年那時的本意了嗎?我説未必。畢竟那個擂鼓震震、戰馬齊鳴的年代已經離我們遠去。我們仍去誦讀經史子集,只因為它能夠為時代所用,為人的行為做嚮導。可見,真理亦或信仰,一定是不受時空侷限的,更不受人們的身份地位所限。雖然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不同階級、不同人羣對它的理解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經典教與大家要仁愛,要寬容,要講孝悌,仍是我們如今的為人之本。子曰:本立而道生。

所以,不要拘泥於某種解釋中,按自己覺得舒服合理的解釋去看它們,其實越是典籍離我們就越近,因為真理應該是最淺顯易懂的,晦澀的不能清楚明白地説出來的,必定是偽真理。

千人讀《論語》必有千種解釋。不要為了解釋而解釋,而是要用其中的思想去教化和提升我們的靈魂。否則,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論語譯註》讀後感篇4

最近我在讀《論語》的時候按自己的理解先譯一下,再結合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最後讀完論語有了以下感受和想法:

全書共20篇,採用語錄體,通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它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顏回的温雅賢良,子路的率直魯莽,子貢的聰穎善辯等等,每個人物描述地都十分鮮明,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僅在於刻畫人物方面,在內容上也讓我獲益很多。20篇中將“學”放在首篇,如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教導我們要善於學習並且多加思考。“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就是關於知道的真諦。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這告訴我們在學習上和生活上,要善於反省,取長補短,並且要多向優秀的人學習。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教育了我們要孝順父母,尊重師長,誠實可信,多學習知識。

在八佾篇中提到了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我想和大家更深一層來探討這句話,魯國大夫季桓子在自己的庭院中演出了天子才能享用的“八佾之舞”,違背了禮的規定,引起了孔子的極度憤慨才説出了這一番話。但站在音樂發展的角度來看季桓子代表了新興地主階級敢於衝破禮制觀念的束縛,不僅敢“八佾舞於庭”還敢摒棄雅樂欣賞民間流傳的俗樂,這也造就了後來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的局面,從此禮樂制度成為歷史的陳跡。

《論語譯註》讀後感篇5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鑑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倖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説:“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説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季氏》)充分説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説,只有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為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説,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説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論語譯註》讀後感篇6

這周繼續看《孔子》,我覺得相對於讀《論語譯註》那簡短而又不知深意的古文,似乎更具影響力,因為讀那些古文時,對於一些詞的釋義或解釋總不能恰到好處,當自己不懂時,就會忍不住看翻譯,之後暗示心理會告訴自己:原來這話是這意思,所以並不會有太多思考。

而當我們看的時候,首先,視覺上會形成一個識記過程,印象更深刻。且透過鏡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一個社會背景,看到孔子在什麼境況下説的話,而非籠統地去背,這種學習方式更是寓學於樂!

我看到孔子對禮的追求,對道德的堅守,劇中他在去季孫家赴宴路上,一直在做着同樣的動作,似乎是一種禮節,但路上的人卻總是對他的行為有些不解,可孔子似乎覺得“我走我的路,讓別人説去吧!”到門口後,陽虎並未讓他進去,此時孔子説:“季孫此舉是違背了禮的,因為他用了天子才能享有的八佾,八珍。”可陽虎並未在意,放狗咬孔子。他回家後,對他哥哥説:“人不能只為了口飯活着,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可見他對禮的崇尚,重視,孟孫恰巧拜訪他,他頓時慌亂説要以禮相見,整理裝束,並自將草蓆放在正南方向,以示尊重。

我們可能會想孔子既是教育家,又是聖人,他對禮節如此崇尚,他的思想又是我們民族的精神食糧,我們為什麼不一直繼承禮,而要去簡化禮節不去效法孔子呢?古人有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的思想對現代的我們來説有些封建,是舊俗,但我們不能否認孔子在歷史上的影響,對中華民族的影響,他是的的確確的教育家。他對於學習六藝的堅持是我們所需要的品質。

又回到君子謀道不謀食上,以我們今天來看,很多讀書人,包括大學教授和科研工作者他也許有時還沒有明星一部電視劇收入高。但他們為什麼會選擇這種高難度職業呢?這時,孔子這句話便很好的得到論證了,學者是真正有學問,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的君子,他們沒有把心思放在祿和食上,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都説職業沒有高低貴賤,可若此時讓我們去掃大街了,我想我內心也會極其抗拒。若只謀食,只要靠勤勞的一雙總會活自己,但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肯定不是為了餬口。所以我想告訴自己,讓自己把目光放得長遠一點不要,不要貪圖物質享受,而要從學習找生命真正的意義。

《論語譯註》讀後感篇7

孔子説:顏回的學問道德差不多了吧,可是常常窮的沒有辦法。端木賜不安本分,去囤積投機,猜測行情,竟每每猜對了(就像在説證券投資一樣)。

這裏提到的端木賜,複姓端木,字子貢,孔門十哲之一。大家都以為孔子最喜愛顏回,但端木賜也是他的得意弟子。《論語》中,子貢的名字出現57次,而顏回的名字僅出現32次。他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的首富。子貢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風,為後世商界所推崇。

他是孔子周遊列國經濟上的支持者。經商成為他宣傳政治主張和實現外交才幹的重要條件。《史記·貨殖列傳》載:“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越王勾踐甚至“除道郊迎,身御至舍。”子貢通過經商,達到如此顯赫地位,成為孔子的代言人和傑出的外交家。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端木賜發揮自己經商的才能,積累鉅額財富,從而有能力推動儒學的傳播。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雖然微不足道,但也有自己的理想。足夠的財富有助我們更好、更快的實現我們的目標,所以努力賺錢不代表“鑽到錢眼裏去了”,而是我們實現目的的一種手段。

為了理想,而努力賺錢吧,只要不忘初心即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