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散文《秋》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7W

寫讀後感是一種審美體驗,可以培養我們的審美情感,通過讀後感,我們可以瞭解不同文化和背景下的故事和觀點,拓寬自己的視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餘秋雨散文《秋》讀後感8篇,感謝您的參閲。

餘秋雨散文《秋》讀後感8篇

餘秋雨散文《秋》讀後感篇1

讀秋雨散文,就如讀着一本厚厚的歷史,更有萬象的人生世態和豐富的個人情感。秋雨的心是年輕的,他的心又是遲暮的。有着兒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天真的嚮往新奇的心,有發自內心的對歷史的感悟。因此他的人生應是美麗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寫的那樣他應該是一個“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也會有一顆年輕的心的。

秋雨對夢想的初衷,對歷史的感悟。更是由於他對人類歷史的重視。他追尋的心中的“陽關雪”,他對對待敦煌文明隱沒的遭受蹂躪的過去不再如別人所云的那樣將罪過歸咎於一個無力迴天的王道士。歷史的失落該有歷史的更深層的本質的。歷史的源遠流長也正是因為它有令人悲痛的≮≯過去。有老人的睿智,有兒童的心情,方有正視歷史的勇氣

初次接觸餘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讀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藴折服,他思接千載,天馬行空的聯想,對歷史、對文化滲透着的領悟力,也使餘秋雨在中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而後接觸到他的另幾本着作,談史談鑑的《山居筆記》、闡述立身處世的《霜冷長河》、《行者無疆》,以及對比幾大文明的《千年一歎》,還有類似回憶類的封筆之作《舍我一生》。讀完後,總想寫點什麼,而一直未敢動筆,只怕自己的看法太浮淺,甚至落入俗套。在上節課談到寫作風格問題,於是還是想起餘秋雨,也參考諸多對餘秋雨寫作風格的評論,也略加自己的一點淺見。淺談一下餘秋雨散文的寫作風格問題,對於我們的寫作也有很多的借鑑意義。

餘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終貫穿着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所謂文化散文家相似,餘的作品更透着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餘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的作品已滲透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這點也許是最重要的。

典雅、靈動如詩般的語言。餘對語言有一種超強的領悟力和駕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種情理交融的雅緻語言,並且“語言在抒情中融着歷史理性,在歷史敍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説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

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張力,富有文采。

歷史,穿越時間與空間,有一份揮之不去的滄桑感,多少個王朝,多少個輪迴,反反覆覆,千年走一回,卻有陣陣歎息,輕輕的,緩緩的,從遙遠的愛琴海,從法老的金字塔,從被風化的古代遺址中,也從恆河畔邊傳來。當曾經的輝煌成為寂寞,當神廟已經破殘,當人們開始遺忘,那陣歎息也只成了無奈,文明已經衰落,歷史也開始褪色了。

翻開餘秋雨的《千年一歎》,跟隨他們的腳印一步步地走下去。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蒼涼中,沒有鮮明的色彩,沒有繁華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時如今卻衰落得徹底的古文明。“千禧之旅”的目的實際上是環遊世界的文明古國,領略各類文明的精華,尋找古代文明的路基,可我更覺得這像是一次冒險。途中他們遇到很多驚心動魄的事,隨時威脅着他們的生命,荒草迷離,戰壕密佈,盜匪出沒,完全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但餘秋雨寫到:“我甘願在毫無保護機制的險境中去面對一切,就像脱去手套去撫摸老人的傷痕。”於是冒險開始,抵達希臘時他所見的只有狹小的陳舊和任意的閒散。乾淨的痛苦一定會沉澱,沉澱成悠閒,悠閒是痛苦的補償,痛苦是悠閒的襯墊,今天的希臘也就是在冷落中與世無爭,閒散自如。埃及卻不同,它昔日的輝煌,幾經割斷,古文字無人能識,古文獻無人能懂,本體文明幾近湮滅,只有從被風化的古代遺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點文明古國的樣子。古巴比倫遺址的復原,更讓人語塞,他們剷平古城重建遺址,卻連帶着將那份強烈的歷史滄桑感湮滅了。文明的衰敗也直接導致了當地人民的貧困,孩子總是讓人心疼的,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學兒童,他們連字也不認識,可他們的祖先卻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文字的人。很小的孩子,本該天真無邪快樂生活,卻硬生生地被與政治聯繫了起來,學校裏教授的只是像“打倒美國,反對禁運”之類的口號。戰爭讓許多孩子的父親離開了,生活的重擔便壓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們蠟黃的臉,深深的大眼睛,顯示着他們這個年齡不該有的沉重。任何一種文明都離不開水源,河流是孕育古文明的基石,而在印度恆河邊,卻讓我領略了前所未有的震驚。無數黑壓壓的人全都泡在恆河裏,以為這樣就可以將病痛治癒,還有長時間擁塞在河邊等死的人,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將自己的骨灰撒入恆河。在恆河邊,所能看到的是,人的骯髒,人的醜陋,人的死亡,就這樣誇張的裸露,都可以毫無節制地釋放給他人,釋放給自然。惡濁的煙塵全都融入了晨露,恆河彼岸上方,隱隱約約的紅日托出一輪旭日,沒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靜上升,對人類,它還有多少耐心?

?千年一歎》僅500多頁,卻讓我的思緒跟隨着它橫貫了整個亞歐大陸,跨越了幾千年的時光。正如《千年一歎》歌詞中所寫:“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長,車輪滾滾塵飛揚,祖先託我來拜訪,我是崑崙的雲,我是黃河的浪,我是涅磐的鳳凰在飛翔。”聽着李白的歌,尋着屈原的夢,探尋着中東古文明的輝煌,撫慰着西亞顧問名的傷痛,感受着南亞歷史的喜怒哀樂。“法老的陵墓,巴比倫的牆,希臘海濱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風涼。我是廢墟的淚,我是隔代的傷,恆河邊的梵鍾在何方?”它引導着我們踏進那個往昔的時空,去品位和享受其中的快樂,而同時也承受着這些輝煌文明不同程度的衰落的震撼。思索着我們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的風風雨雨而生生不息的緣由,中國文化是一種做減法的文化,是一種嚮往簡單和自然的文化。正是這個本質,使它節省了很多靡費,保存了生命。這個以世界屋脊作門檻,以千年冰雪作門楣的泱泱大國,正以磅礴的氣勢矗立着,展示着它博大的精深的文化和悠悠五千年的歷史。它深邃古老卻又充滿活力,在新的時代的浪潮中,它正以中華雄獅的英姿,震驚着全世界。

以上就是一祕為大家整理的3篇《餘秋雨散文讀後感》,希望可以啟發您的一些寫作思路。

餘秋雨散文《秋》讀後感篇2

我不知道能不能算作看過一本書,也不知道這能不能算作一本書,想必人們對餘秋雨散文所作的評論已經是多如繁星了,我此舉不免有些班門弄斧之嫌,我沒有看過所謂的世界名著,只因自己沒有這麼高的品味。然而對這些著作等身的大作家平足論道,又不免太膚淺了,終究還是忍受不住激情的。誘惑,心靈的撩撥,我想談談這本書。

這本書是由上海戲劇學院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餘秋雨所寫。他是1946年生於浙江,在海內外出版過學術專著多部。出版有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筆記》等。餘秋雨散文的歷史氣息很濃,像《酒公墓》、《陽關雪》等許多的篇章,其中濃縮了歷史,濃縮了人生。在《道士塔》心中透露的就是一種情緒。人們往往吧敦煌石窟的罪人歸結於王道士,從一個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是當時的那種所謂“官員”的官員的錯,一個國家都如此的了,又何況一個如此無助的人呢?王道士為生活的所迫也只能如此的了。作為華夏子孫無不對此感到悲憤的,卻很少人像餘秋雨那樣洞察更深層次的原因。

文中又這麼一段“許多非主課老師卻實在有點認不得了,這些非主課老師大多也早退休,今天特地趕來,靜靜地站在路旁,站在樓梯的拐角處,期盼往日的學生能認識他們,我的目光與他們一碰撞,立即感受到他們的期盼,便快步趕上去,一邊呼喊着“老師”,一邊試圖以最快的速度回憶起他們的姓氏。由此可見秋雨心中更有着深厚的師生情誼,友情對秋雨來説也有重要的地位。讀秋雨散文,就如讀着一本厚厚的歷史,更有萬象的人生態度和豐富的個人情感。

道士塔、莫高窟、陽關寄託着他悠遠的憑弔,寂寞天柱山、風雨天一閣,承載着他沉重的喟歎,白髮蘇州、江南小鎮,藴含着他深沉的思考。貞節牌坊令人感慨,貴池儺事又警人反思!邊塞大漠中,留下他道道車轍,廬山石級沾上他輕輕的腳印,江南山巷中回想着他的感歎,殘簡斷垣中閃現他佇立的身影……

去欣賞他吧,你會發現很多。

我從沒有去過陽關,對此也瞭解很少。讀完《陽關雪》後,便找來幾組圖瀏覽一下,不禁生出幾分感傷。“所謂古址,已經沒有什麼故跡,只有近處的烽火台還在,這就是剛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

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見一層層泥沙,一層層葦草,葦草飄揚出來,在千年之後的寒風中抖動。眼下是西北的羣山,都積着雪,層層疊疊,直伸際。任何站立在這兒的人,都會感覺到自己是站在大海邊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凍浪。”面對如此的景緻,誰都要感歎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滄桑。

西漢時,陽關曾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户,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許多王朝都把這裏作為軍事重鎮,嚴加把守。可陽關如今早已不如往日,僅僅是在一座紅色的堆滿沙石的山峯上,殘留有被稱為“陽關耳目”的烽墩。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在友人臨別時所作的這首《渭城曲》,用餘秋雨的話説,是“纏綿淡雅”的。絲毫感覺不到陽關如今的淒冷之景,只是別時應有的微微的憂傷。

陽關不反覆它過去的金色的絢爛,只剩下悽悽的一片荒原。想起樓蘭古城的悲哀,曾經繁華的美在不經意間卻毀於一旦,也許正應了一位作家的那句話:繁華不過是一掬細沙。昔日的景象已不能再見,只由人們去想象,勾勒心中的圖畫。

歷史是深邃而蒼涼的,面對窗外陽光映照的花園中嬉笑的人們,我想,現在珍貴的事物,千百年後,也會隨歲月的輪迴而被漸漸淡忘吧。

餘秋雨散文《秋》讀後感篇3

初次接觸他的文章,是語文課本上那一篇《信客》。讀畢,平淡的語調,樸實的語言卻描繪得如此生動,令我不經心生敬佩。專業點説,就是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説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

我欣賞《蘇東坡突圍》。正如蘇轍的那句話:“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正因為他太出色、太響亮,使得那些品格低下的諫臣有了嫉妒的目標。然後蘇軾就被你一拳我一腳的批判,甚至貶損。八百多年前蘇東坡先生的遭遇,本已塵封於歷史之中,然而餘秋雨先生的《蘇東坡突圍》,對曾經攻擊過蘇東坡先生的人經行強烈的反駁。用詞之尖刻,情緒之激昂,在文字之中盡顯鋪張。恣意汪洋的文采、率真自信的個性、樂觀豁達的氣質,都是我們對這位大才子蘇東坡的認識。幾百年來,其詩詞文賦吟誦不絕,相傳至今。我欣賞蘇東坡先生桀傲不馴的個性,樂觀向上的情感,卻每每心痛其人生頻頻遭遇的坎坷。蘇東坡是中華文明史上既不可遇又不可求的文化偉人,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正是促進他成為偉人的原因。這些,在《蘇東坡突圍》中詳細又透徹的體現了出來。

餘秋雨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結合。將歷史寫的活靈活現,把文化述的鏗鏘有力,引起我們反思。正如專家們所評價的 ,“語言在抒情中融着歷史理性,在歷史敍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這,就是餘秋雨。這,就是《餘秋雨散文》。

餘秋雨散文《秋》讀後感篇4

這段時間重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新版《文化苦旅》,又有一種新的感悟。餘先生通過對歷史、社會、哲學、民族、人生的挖掘,將這本書演繹得沉重而悲壯。

説真的,十年前讀第一遍時除了這篇回憶散文,敍述鄉間的牌坊(與別的地方的“狀元牌坊”、“御賜牌坊”不同,這兒鄉間的牌坊,幾乎都是為女人立的,為一些已經亡故的女人。一座座牌坊,都在表彰這些女人“從一而終、寡而不嫁”的事蹟,因此又叫“貞節牌坊”。)、村裏的尼姑庵,以及幾個從外地來的女教師外,其它的沒太看懂。今又重讀文中結尾的幾段文字卻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漸漸明白了,我們鄉間為什麼留有那麼多無言的牌坊,卻又湧來那麼多陌生的美麗,尼姑的美麗,女教師的美麗?我漸漸明白了,女教師們為什麼那麼迫切地想要招收女學生,連翻山越嶺也不在乎?河英,雪嶺上的一個紅點,就像那束冰封的金髮。

這些美貌絕倫的東方女子,也為一個個鄉村解了凍,為一道道山樑解了凍,為一大批男孩子、女孩子解了凍。

我已經斷定,在大地還在沉睡時悄悄出現的熹微晨光,與《中國曆代失蹤女子名錄》有關。但是,這部名錄,是山川之玄,歲月之祕。它無痕無跡,無符無字,卻被天地銘記。我只知,自己,就是從那解凍了的鄉村走出。

“我”明白了女教師和無言牌坊的關係。女教師是首先解凍了“冰封着的牌坊”的女人,她們被生活了。她們的“美麗”表現在“被衝破封建禮教”。

她們迫切招收女學員,是希望通過她們努力,讓未來的女性不再揹負那沉重的封建禮教。面對封建禮教不再成為新的一批舉白旗的為快樂,以為獲得"真理"的人。

這些美貌絕倫的東方女子,正在努力着為一個個山村,一道道山樑,為女人也為男人,為還在沉睡者的中國解凍,她們是偉大的。她們是哪一座座無字的牌坊,雖無符無字,卻被天地銘記。我只知,自己,就是從那解凍了的鄉村走出。

我從沒有去過陽關,對此也瞭解很少。讀完《陽關雪》後,便找來幾組圖瀏覽一下,不禁生出幾分感傷。“所謂古址,已經沒有什麼故跡,只有近處的烽火台還在,這就是剛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

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見一層層泥沙,一層層葦草,葦草飄揚出來,在千年之後的寒風中抖動。眼下是西北的羣山,都積着雪,層層疊疊,直伸際。任何站立在這兒的人,都會感覺到自己是站在大海邊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凍浪。”面對如此的景緻,誰都要感歎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滄桑。

西漢時,陽關曾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户,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許多王朝都把這裏作為軍事重鎮,嚴加把守。可陽關如今早已不如往日,僅僅是在一座紅色的堆滿沙石的山峯上,殘留有被稱為“陽關耳目”的烽墩。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在友人臨別時所作的這首《渭城曲》,用餘秋雨的話説,是“纏綿淡雅”的。絲毫感覺不到陽關如今的淒冷之景,只是別時應有的微微的憂傷。

陽關不反覆它過去的金色的絢爛,只剩下悽悽的一片荒原。想起樓蘭古城的悲哀,曾經繁華的美在不經意間卻毀於一旦,也許正應了一位作家的那句話:繁華不過是一掬細沙。昔日的景象已不能再見,只由人們去想象,勾勒心中的圖畫。

歷史是深邃而蒼涼的,面對窗外陽光映照的花園中嬉笑的人們,我想,現在珍貴的事物,千百年後,也會隨歲月的輪迴而被漸漸淡忘吧。

餘秋雨散文《秋》讀後感篇5

餘秋雨先生是當今出鏡率很高的一位文化名人,也是一位飽受爭議的大眾人物。作為餘先生的同鄉,我深為其儒雅的外表、博厚的知識、犀利的談吐所傾倒和折服,也為其受到的苛求和責難而忿忿不平。文人相輕,歷來如此,但作為一個敢於用生命探索文化,一個敢於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腳下的文化名人,他無論如何是值得尊敬的。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文化人的一種追求,餘先生卻是視“行萬里路”重於“讀萬卷書”的一位苦行僧。15年來,餘秋雨以長途旅行的方式實地考察世界文化,先後完成了以考察中華文明記錄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考察伊斯蘭文明記錄的《千年一歎》以及西方文明記錄的《行者無疆》,從而完成了對人類歷史的三大文明的關注和考察。捧讀餘先生的這幾本遊記,始終滿懷着崇敬和虔誠,不僅是餘先生的著作使我徜徉於世界文明的浩瀚海洋,領略東西文化的博大燦爛,更重要的是餘先生用徐霞客式的動態學習方式顛覆了我們傳統的靜態學習方式,啟迪了我們向自然學,向實踐學,用腳步和五官去探索世界的學習取經理念。

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都是學習的途徑和方式,本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非要分個孰輕孰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崇拜讀書者,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崇拜實踐者,認為“實踐出真知”、“紙上得來總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筆者以為,在中國現行的僵化教育體制下,“行萬里路”比“讀萬卷書”更值得推崇和倡導。認真審視中國的教育學習模式,“讀萬卷書”幾乎已成為現代人獲取知識、提升能力的唯一途徑,“讀萬卷書”使大家習慣了對書本理論的膜拜和認可,卻束縛了人類原有的主動探索創新的本能,“行萬里路”可悲地弱化成為商業化的休閒和消遣。因此,在大眾的印象裏,讀書就是求知,旅行就是休閒,“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成為完全割裂或對立的兩種行為。看了餘秋雨先生的遊記散文,並親身→←效仿體驗餘先生的文化苦旅,欣喜地感受到了探索後的甜蜜和快樂。原來,美景需要欣賞和發現,文化需要探索和咀嚼,用腳步丈量土地,用文字記錄感受,這是一種事半功倍的學習,也是一種其樂無窮的享受。

閲書如閲景,閲景如閲書,帶着思考去閲讀風景和文化,會收穫一種全新的知識,這是耕耘的快樂、探求的快樂。

以上內容就是一祕為您提供的3篇《餘秋雨散文讀後感》,能夠給予您一定的參考與啟發,是一祕的價值所在。

餘秋雨散文《秋》讀後感篇6

靜靜的夜空,最好莫過於讀書,一盞孤燈,一杯濃茶,細細品味。

?垂釣》是《餘秋雨散文》中的一篇,是餘秋雨夫婦在海參威的見聞,情節十分簡單。一胖一瘦的兩個垂釣老人,因為個人喜好不同,胖老人在釣繩上掛了六個小小的釣鈎,每次下鈎不到半分鐘他就起竿,次次都會掛着六條小魚,他忙忙碌碌地不斷下鈎、起鈎,從來沒有落空,落日餘暉的時候,總是快樂地滿載而歸;瘦老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的釣鈎只有一個,而且碩大無比,即使沒有大魚上鈎,他都倔強地端坐着,等着暮色蒼茫了,瘦小的身影還在與大海對峙。

兩位老者不同的性格追求,導致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胖老人歸去的時候已是盆滿缽滿,快樂的腳步如勝利者凱旋。瘦老人雖然用背影來鄙視同伴的淺北,但他畢竟魚桶空空,一個人在暮色漸濃的大海邊寂寞地等待,孤獨地守候!

餘秋雨在散文中説道“一個更加物質,一個更加精神”,“一個是喜劇美,一個是悲劇美”,“他們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美的人類”。的確,人類在演繹故事的時候,皆因為不同的人生觀而豐富了結局,讓旁觀者更覺意味無窮。

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如果不認清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客觀條件,一味盲目地追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標,那種孤單寂寞的對峙並不能顯示崇高,唯有不斷地充實自己,發現自己,腳踏實地的面對和解決,才會象胖老人一樣,面對人生自如地下鈎、起鈎,而且次次都是滿載而歸,撞開人生的一扇扇希望和快樂之門!

夜深人靜的時候,靜靜的翻開這樣的一本書。再去品味書中對人生、靈魂以及人性的感悟。當然會感慨萬千……

這兩天我們這裏下大雪,窗外雪花飛舞,我窩在家裏讀餘秋雨散文,心情那麼平靜、那麼安逸,很久沒有這種感覺,能靜下心來讀一本書,感情隨着書中的情節起起落落,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

讀餘秋雨散文,作者以論述的方式,帶我走入了中國古典文化的長廊,剖析中國文化長壽的原因,展現五千年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歷史人物,屈原、陶淵明、李白、蘇軾、關漢卿、曹雪芹,一張張偉人的面孔,一幀幀歷史畫冊,展現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脈絡、來龍去脈,讀來令人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平靜。

讀餘秋雨散文,好像行走在厚厚的中國五千年曆史之間,體味古代文人的人生起伏、跌宕命運,回顧一個個王朝的命運輾轉、迴轉成合,給人一種浩大的歷史畫面感和強烈的衝擊,以古喻今,得到許多感悟。

餘秋雨散文始終貫穿這一條主線,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考和反問。平淡的語調、樸實的語言,描述了一副生動的歷史畫面,讀來令人感動。

餘秋雨散文,結合了語言的唯美和藝術的處理,讓你在領略歷史文化的博大的同時,感受漢語語言的精妙和豐富。親切自然的語言、平實無華的文風,講述了一個個經典故事,描繪了一張張大師臉譜,像一個老朋友和你聊家長裏短、鄰里親戚,使人感到親切、感到自然,不知不覺中,你會隨着文章的描述,體會文章表達的意境,隨着古代文學家命運的起伏跌宕而心緒不寧,或激盪難平、或糾結難過,明白很多人生哲理。

讀餘秋雨散文,讓我的思緒漂到了大師倍出的春秋戰國,體味百家爭鳴的文學盛宴,回到開疆拓土的大漢王朝、領悟司馬遷的忍辱負重與《史記》的文學高度,漂到紛亂掙扎的魏晉年代、體會魏晉名士的風骨,回到盛極一時的大唐、感受唐詩的絢麗多彩,體會宋詞、元曲、明清小説的文學脈絡,那一座座巍峨挺拔的文學高峯、那一個個響徹雲霄的文學大師、那一篇篇精彩異呈的文學著作,讓自己的內心澎湃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餘秋雨散文中貫穿的一條主線,是對於中國文化的追尋,是對文脈的探索,是耕織於中國文人心中那一條無法排譴的惆悵。而這樣一條線索,讓他苦苦尋覓五千年中華文明,從老子《道德經》開始,到屈原的《離騷》、司馬遷的《史記》、曹雪芹的《紅樓夢》,從魏晉風骨、大唐風韻,到王陽明哲學,從老子、孔子、莊子,到阮籍、嵇康,從陶淵明到李白、杜甫,上下求索。暢遊於世界各國古老文明之間,從埃及的從未停止追尋的腳步,從未有過片刻的停歇。

而最使我感動的,是古代一個個極具個性的文人形象,阮籍、嵇康、李白、蘇軾。.。.。.作者以一種全新的視角,解讀了一個個文學巨匠的一生,讀來令人蕩氣迴腸、令人回味無窮。

讀一本書,在閒暇時候,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而純粹的文學帶給人的是思想的啟迪和感悟,是心靈的淨化和人格的感染。

歷史,穿越時間與空間,有一份揮之不去的滄桑感,多少個王朝,多少個輪迴,反反覆覆,千年走一回,卻有陣陣歎息,輕輕的,緩緩的,從遙遠的愛琴海,從法老的金字塔,從被風化的古代遺址中,也從恆河畔邊傳來。當曾經的輝煌成為寂寞,當神廟已經破殘,當人們開始遺忘,那陣歎息也只成了無奈,文明已經衰落,歷史也開始褪色了。

翻開餘秋雨的《千年一歎》,跟隨他們的腳印一步步地走下去。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蒼涼中,沒有鮮明的色彩,沒有繁華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時如今卻衰落得徹底的古文明。“千禧之旅”的目的實際上是環遊世界的文明古國,領略各類文明的精華,尋找古代文明的路基,可我更覺得這像是一次冒險。途中他們遇到很多驚心動魄的事,隨時威脅着他們的生命,荒草迷離,戰壕密佈,盜匪出沒,完全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但餘秋雨寫到:“我甘願在毫無保護機制的險境中去面對一切,就像脱★★去手套去撫摸老人的傷痕。”於是冒險開始,抵達希臘時他所見的只有狹小的陳舊和任意的閒散。乾淨的痛苦一定會沉澱,沉澱成悠閒,悠閒是痛苦的補償,痛苦是悠閒的襯墊,今天的希臘也就是在冷落中與世無爭,閒散自如。埃及卻不同,它昔日的輝煌,幾經割斷,古文字無人能識,古文獻無人能懂,本體文明幾近湮滅,只有從被風化的古代遺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點文明古國的樣子。古巴比倫遺址的復原,更讓人語塞,他們剷平古城重建遺址,卻連帶着將那份強烈的歷史滄桑感湮滅了。文明的衰敗也直接導致了當地人民的貧困,孩子總是讓人心疼的,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學兒童,他們連字也不認識,可他們的祖先卻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文字的人。很小的孩子,本該天真無邪快樂生活,卻硬生生地被與政治聯繫了起來,學校裏教授的只是像“打倒美國,反對禁運”之類的口號。戰爭讓許多孩子的父親離開了,生活的重擔便壓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們蠟黃的臉,深深的大眼睛,顯示着他們這個年齡不該有的沉重。任何一種文明都離不開水源,河流是孕育古文明的基石,而在印度恆河邊,卻讓我領略了前所未有的震驚。無數黑壓壓的人全都泡在恆河裏,以為這樣就可以將病痛治癒,還有長時間擁塞在河邊等死的人,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將自己的骨灰撒入恆河。在恆河邊,所能看到的是,人的骯髒,人的醜陋,人的死亡,就這樣誇張的裸露,都可以毫無節制地釋放給他人,釋放給自然。惡濁的煙塵全都融入了晨露,恆河彼岸上方,隱隱約約的紅日托出一輪旭日,沒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靜上升,對人類,它還有多少耐心?

?千年一歎》僅500多頁,卻讓我的思緒跟隨着它橫貫了整個亞歐大陸,跨越了幾千年的時光。正如《千年一歎》歌詞中所寫:“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長,車輪滾滾塵飛揚,祖先託我來拜訪,我是崑崙的雲,我是黃河的浪,我是涅磐的鳳凰在飛翔。”聽着李白的歌,尋着屈原的夢,探尋着中東古文明的輝煌,撫慰着西亞顧問名的傷痛,感受着南亞歷史的喜怒哀樂。“法老的陵墓,巴比倫的牆,希臘海濱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風涼。我是廢墟的淚,我是隔代的傷,恆河邊的梵鍾在何方?”它引導着我們踏進那個往昔的時空,去品位和享受其中的快樂,而同時也承受着這些輝煌文明不同程度的衰落的震撼。思索着我們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的風風雨雨而生生不息的緣由,中國文化是一種做減法的文化,是一種嚮往簡單和自然的文化。正是這個本質,使它節省了很多靡費,保存了生命。這個以世界屋脊作門檻,以千年冰雪作門楣的泱泱大國,正以磅礴的氣勢矗立着,展示着它博大的精深的文化和悠悠五千年的歷史。它深邃古老卻又充滿活力,在新的時代的浪潮中,它正以中華雄獅的英姿,震驚着全世界。

以上就是一祕為大家整理的5篇《餘秋雨散文讀後感》,您可以複製其中的精彩段落、語句,也可以下載doc格式的文檔以便編輯使用。

餘秋雨散文《秋》讀後感篇7

近日讀罷餘秋雨的散文,有許多體會。

餘秋雨作為當代著名學者、散文家,站穩了大眾輿論的中心位置。關於他的話題則紛繁蕪雜,像《行者無疆》等西方列國遊記的出版,北大學者餘傑《餘秋雨,你為什麼不懺悔》直面餘秋雨的文革經歷,頻頻在中央台的綜藝節目中出鏡、點評以及幾起問題官司等等。餘秋雨儼然成了明星,而他的散文則被稱為“文化口紅”。儘管此種種,我們也絲毫不能否定餘秋雨和《文化苦旅》所帶來的社會和文化影響。“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他的散文被稱為歷史散文或文化散文,暢銷不衰,歷久彌新。這些散文,極易與國人心中的某些東西產生共鳴,從而引導人們去關注中國歷史、文化和中華文明,並試圖點燃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的文化火種,試圖對國民的生存和文化狀態有所改觀。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説餘秋雨的散文是他思考的終點,卻又是大眾思想前進的起點,在終點和起點之間形成接力,轉移於無形之中,影響逐漸擴大。

餘秋雨的散文涉及到了若干個層面。

有對現存的歷史遺蹟和文化狀況的考察,感悟歷史、感悟文明。餘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説,“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與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説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比如已被收入中學語文課本的《都江堰》。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的造福千年。長城的社會功能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才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可以毫不誇張地説,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有對矇昧、野蠻、文明進程的深層剖析和思索。道士塔,一座小小的塔,卻包含着王道士的愚昧無知、包含着斯坦因他們的野蠻搶掠,包含着敦煌莫高窟的燦爛文明。作者無盡的傷悲,都凝成那三個字:“我好恨”!現在,雖然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卻,我們應該從中得到更多的思考。

有對故鄉、家園的愛戀和探尋。故鄉的一草一木和固守的人們,在作者筆下都熠熠生輝,飽含着作者濃重的家園情結。而“就連故鄉,也是祖先流浪長途中的一個留駐點??”,又是作者對於故鄉在哲學意味上的思考。

喜歡讀餘秋雨的散文,給我知識和力量,伴我成長。

著名學者孫紹振先生曾説:“餘秋雨之所以在九十年代崛起,就是因為他在自然景觀面前,將激情的抒發和智性的文化沉思結合了起來。”讀《文化苦旅》,讀《山居筆記》,我們都會鮮明地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藝術個性,即以自然景觀為核心意象,使激情與智性相互滲透,把對自然景觀的讚歎和文化景觀的闡釋統一起來。《都江堰》就是這樣的一篇佳作。

這篇散文抒情激切、高亢。文章開篇就奠定了一種厚此薄彼、褒貶分明的情感基調:“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我以為”“最激動人心”“不是……而是……”這些字眼,將作者的理性判斷鍍上強烈的主觀情緒色彩,它統領下文對都江堰自然地理景觀(水)和文化景觀(李冰之於水利建設的傑出貢獻)等的描述與議論。

激情的抒發需要具體形象的鋪墊,否則感情勢必空洞浮泛。《都江堰》一文形象刻畫角度多變,生動空靈。有正面描寫,有側面烘托。正面描寫,或從聽覺角度切入——“如地震前兆,如海嘯將臨,如山崩即至”——未見其形,先聞其聲,以極度誇張的比喻摹擬江水驚心動魄的聲響;或從視覺角度攝取,抓拍堰中江水股股疊疊或合聚飛奔或分流直竄的動態鏡像,突出其規整中的強悍的精神,展示它“壯麗的馴順”的個性。側面烘托,有欲揚先抑,如寫去都江堰之前的先入為主的偏見、懶懶的心緒、散散的腳步,來反襯之後親睹真容的震驚與歎服;有對比映襯,如以海水的“雍容大度”與江水的“精神煥發”相比照,突出江水“踴躍喧囂”的氣韻。這些自然景觀形象的描繪,飽含欽敬欣羨之情,為下文文化景觀的智性反思張本。這些感性的麗句裏潛藏着作者對都江堰內藴的精神風度之歷史價值的深邃反思。

智性的沉思需要具體形象的承載,否則思考勢必單調枯燥。文章在從聲、形、神韻等多側面寫足了都江堰自然景觀的壯美之後,接着將視線聚焦於“李冰”這一形象及其歷史文化的內涵上。作者對李冰形象的刻畫是粗線條的,主要用夾敍夾議的手法,縱橫今古,浪漫飄逸,充滿詩情。作者先是遺貌取神,“取其一點,不及其餘”,以類似速寫的筆法,寥寥數字勾出他想像中的蜀守李冰的形象:“手握一把長鍤,站在滔滔的江邊,完成了一個“守”字的原始造型。”然後疊加上“畫外音”:“站在江心的崗亭前,‘你走這邊,他走那邊’的吆喝聲、勸誡聲、慰撫聲聲聲入耳。”再點綴以妙語連珠的議論,展開與人文景觀的對話。如“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間老農的思維,進入了最澄徹的人類學的思考”,又如“秦始皇築長城的指令,雄壯、蠻嚇、殘忍;他築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等等,這些瀟灑出塵的智性判斷把李冰形象深厚的精神內涵縱深挖掘出來,坦呈在讀者面前。這些智性的睿語中奔湧着作者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精神資源的敬重與熱愛之情。

智性的沉思,不僅要藉助於思接千載、心騖八極的想像,更須有縱橫捭闔的聯想,從而讓議論的鋒芒更犀利。本文第三部分,在闡釋李冰的治水韜略時,作者順水推舟的點到:“在李冰看來,政治的含義是浚理,是消災,是滋潤,是濡養。”這是借題發揮的神來之筆,換句話講,這才是都江堰這一人文景觀的核心隱喻,它與長城所象徵的“保守、僵硬、封閉”形成一種潛在的對照。此外,作者還善用穿插筆法以拓寬闡釋空間,如第三部分倒數第2自然段,插敍了石像出土後,一位現代作家面對殘損的塑像而向現代官場袞袞諸公發出的詰問——“活着或死了應站在哪裏”,這是對當下那些尸位素餐者擲地有聲的當頭棒喝。其實,這也是作者在向讀者追問:我們今天,應該向李冰學習什麼?那不就是曾經有過的“冰清玉潔的政治綱領”,不就是天下為公、澤被萬民的務實行動?……

“一粒沙裏見世界,半瓣花上説人情”,以小見大,由表及裏,因少總多的選材與立意的運思方式,是秋雨文化謀篇佈局的常規。本文着重從都江堰這一人文景觀的歷史價值與當代意義的層面來抒情議論的,因景及人,因人及事,因事及理,如抽繭剝絲,將其精神個性、文化人格、政治理想的追求躍然於紙上,感性與理性交融,譜寫了一曲浩浩蕩蕩的激情與智性的二重奏。

餘秋雨散文《秋》讀後感篇8

餘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種典型的文化散文,它擺脱沉湎於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氣,而表現為一種情懷,更為慷慨豪邁的大散文。散文一字一句都感於心,思於心。其人,其文,始終是心頭情感的沉積;其思,其憂,更是我們精神所皈依的圖騰。體現在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一種浩然而不矯情的雍容與大氣,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內在衝動與感悟,一種湧動着激情與靈性的智慧與思考。落筆如行雲流水,舒捲之間靈性激濺,有博雅的文化內涵,筆端飽蘸着深切的民族憂患意識,字裏行間充盈着越邁千年的睿智哲思。

中國的歷史走太遠,中華的文化也沉積太久,迎面是一個新的千年,一個新的世紀,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也該抖抖身上的塵土,盤點一下自己的包裹,餘秋雨先生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開始他的“文化苦旅”。

餘秋雨散文《文化苦旅》寫道:“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文章中沒有細節,沒有歷史人物,沒有山水勝蹟,但卻充盈着閃光的智慧,藴涵着深刻的思考。殘垣斷壁中,那優美的語言,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強烈的吸引我。走進廢墟,體會着歷史的滄桑,品味着文化的內涵。在敦煌,他懷着無比的熱情讚美民族代代相傳承的對美與善的藝術的追求與表達;也在夕陽西下的時候面對“道士塔”,揭開民族的傷疤,目光黯淡地心痛於近代內憂外患中民族精神的淪陷和流失;他駐足桃花、春雨、小橋、流水的“江南小鎮”,面對“白髮蘇州”愴然發問——現代的中國社會中,從那些緊閉的老房子裏“應該走出什麼樣的人”;我們的“文化與傳統應該怎樣的保留與傳承”才可以使“中國的文化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實現雙相自立”?

他告訴我們,江南小鎮的重生、歷史歸屬感的重生、民族歸屬感的重生,需要“一點真正的文化智者”,需要“一點隱潛在河邊小巷的安適的書齋”,需要“一點足以使這些小鎮產生超越時空的吸引力的藝術靈魂”。

他反省整個民族的文化。他從“一個王朝的背影”中,評論一個民族的興衰成敗、一個文化盛敗的因由。在晉商大院裏,在“歷史的暗角”思索民族軟肋與民族精神的缺陷。他關心文人的命運,關心孕育這些文人的母語文化,關心我們的文化的根源,更關心我們文化的發展,並且關心着所有的文化的發展。他為所有遊離在本土文化荒漠中的人們發問:“日暮相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他比所有的人看的更遠、更真實、更深邃。

他的面前是一個繁衍、昌盛數千年的民族的文化的沉澱,那麼,就註定餘秋雨先生的這個思索將是整個民族的,整個歷史的。這個思索縱橫五千年,必定是漫長而艱辛的。而餘秋雨先生就在這樣的時代,平靜一下自己內心的情緒,整裝出發,縱馬思想,遊走於整部民族的千古春秋。

在這些思索麪前,餘秋雨先生也有無奈: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好的文化卻忘記去繼承?為什麼我們要讓文化在那樣的“江南小鎮”裏漸漸萎縮、褪色?這是餘秋雨先生要問的,也是我們年輕一代人應該思考的。

也許我的民族文化就需要來一次這樣的思索,這樣我們在前進中才可以走的更遠,這樣我們的根在黃土高原裏才可以扎得更深。

我們應該怎樣走出心靈的荒漠?正像餘秋雨先生説的,文化才是我們的綠洲。母語教育最近搭着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車提得很響,壓抑這麼多年的母語文化終於可以緩一口氣。畢竟我們是從黃土高原上走下來的,畢竟一百年後,我們還是我們,英國還是英國,美國還是美國,我們的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將會跟隨我們這個民族,直到世界的末日。我們的根在黃土高坡上,汲取黃河的水而成長。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的希望,是一個民族發展的源泉。只要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有深刻的感情,我們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就包含着深情;只要我們對自己的文化保持清醒,我們前進就會一往無前。只要我們的中華文明不敗,我們的民族就不會失敗。

感謝餘秋雨先生,您的“文化苦旅”帶給我們很多的精神食糧。新的觀念和審美取向,在感悟人生的同時,又富於人生更高的智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