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通用《菜根譚》讀後感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42K

在我們閲讀了一部作品後,寫好一篇讀後感是非常重要的,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通用《菜根譚》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關於通用《菜根譚》讀後感範文
關於通用《菜根譚》讀後感範文

《菜根譚》 一書,朋友對此書極為推崇,將其譽為修身之書、智慧之書,我也曾想在閒暇之餘仔細閲讀一番,無奈世俗繁忙,一直抽不出時間閲讀品鑑。

近日,女兒的學校給孩子們發啦這本書,並讓每個學生都要熟記裏面的內容。八歲的女兒根本無法理解每一段語錄背後的含義,向我求救,讓我給她讀和講,於是藉此機會我第一次翻開啦這本《菜根譚》。

《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之所以以“菜根為名”,原因眾説紛紜,其中大部分人認為這則源於宋代學者的一句古語——“人能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作者藉此書表現啦甘於清貧的淡然態度和平凡超脱的生活理想,值得後人景仰和學習。

在生活節奏高頻率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奔波忙碌的同時,根本無暇停下來省視內心。就像我,每日忙於工作,忙於生活,經常會遇到各種失敗、挫折,遇到各種困惑和心結,每每在我心中留下陰影和傷痕。在教女兒學習閲讀的同時,《菜根譚》中的每一段語錄都讓我感觸頗深,彷彿醍醐灌頂般豁然開朗,每日讀上幾段,每日都有一些新的思考,新的感悟。在閲讀中,我打開心門,讓這些警世、醒世的語錄包圍浸潤着我的內心,改變着我的心態,改變着我的生活,改變着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貧得者雖富亦貧,知足者雖貧亦富。貧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權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於膏粱,布袍暖於狐貉,編民不讓王公”這段語錄對當今社會追逐富貴,互相攀比的思想有着非常強的教育意義。過去,我也一直迷失在物質的慾望中,不斷渴望得到更好的物質條件,結果自己的心永不滿足,在與他人的攀比之中,總是奢望一些能力外的東西,日子過得浮躁而虛華。現在,我知道啦,物質的追逐是沒有止境的,雖然我沒有奢華的物質條件,然而我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我有穩定可靠的工作,我的生活雖然平凡,然而我的精神應該是快樂的,是富足的。知足常樂,這是人追求快樂的一種心態,也是一種處世的哲學。

“得意須早回頭,拂心莫便放手,恩裏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首;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人生總是不斷上演着失意和得意。這段語錄告訴我們,得意不要忘形,失意不要心冷。對於剛從銷售轉到綜合辦的我來説,此語可作為職場格言。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工作挑戰,只有加倍努力,將工作做得更好;工作遇到挫折,我不再灰心喪氣,而是繼續努力,堅持到底,直至成功。

人生就是這樣,要能夠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尋到快樂的因子,要能夠在榮譽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學會堅持。《菜根譚》教會啦我怎樣面對生活,面對工作,面對人生。

一本《菜根譚》,一部警世書,希望你也能偷得一點閒暇,找到它,翻開它,品讀它,讓心隨着文字飛翔,讓人生隨着閲讀走入另一番境界。

關於通用《菜根譚》讀後感範文

夜深人寂,於無聲處,孑然於點點思緒。懶坐一縷昏黃的燈光下,輕捧起一份沉澱的的古老智慧,。靜靜地讀着《菜根譚》,以一顆樸實的靈,來品味那一絲難言的青澀與甘苦。

《菜根譚》是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的語錄集,是融儒,道,釋意藴於一體的智慧結晶和萬古不變的教人傳世之道,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我眼中的《菜根譚》,是一部難得的人生奧祕和為人處世的書籍。上至治國、平天下,下至修身、治家,人世中的大道,宇宙間的大妙,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但更令人驚歎的是作者那天馬行空般的思辨以及深邃精妙的處世哲學。

處世之道,先在於為人,後顯於行事。《菜根譚》以簡練明雋,兼採雅俗的文字,如雲端之飛鳥,似清溪之流水,讓我們在陶醉於其間之時,留以人無限的遐想和一次次的心靈上的洗滌。

正所謂“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人的才智和修養只有經過艱苦磨練才能獲得。《菜根譚》用最賦予生命的言語,向芸芸眾生闡釋了人生的真諦和生活的萬千智慧。

關於通用《菜根譚》讀後感範文

今天上午去參加了一個關愛陪伴腦癱患兒的育慈活動,志願者們需要做的主要是帶着孩子們跟着上課的老師完成一些列的學習、作業以及遊戲的環節過程。

這幫孩子們或多或少有些生理方面的缺陷,有的智力看起來跟正常孩子一樣、只是肢體不便;有的肢體行動正常、智力方面有些缺失;還有的智力和肢體行動都有些異常。

今天跟我一對一的是一對雙胞胎的弟弟,小傢伙就屬於智力和肢體行動都有缺陷的類型,我沒有詢問小傢伙的年紀,不過估摸着應該是四五歲的樣子。越跟他接觸,越發現跟我有緣,雖然他跟小時候的我有些不一樣:我認真聽課,他注意力特別不集中、搗亂課堂秩序;我規規矩矩的聽老師的話,他總是多動、一刻都不能安靜下來……但感覺骨子裏的東西是一樣的,似乎都是一直想要得到什麼、證明什麼。

育慈機構的老師讓我不要太慣着小傢伙,並且告訴説他其實很多東西都會,可以自己做好,最開始我就放手了。放手後,發現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更加厲害,多動症更加的“變本加厲”……他的雙胞胎哥哥好像並沒有他那麼“神經質”,我問旁邊的工作人員是否兩兄弟腦癱嚴重程度不一樣,工作人員告訴我,他們兩隻是一個外向張揚一點,一個內向安靜一些。

後來,可能是我潛藏的那顆父愛的心開始氾濫了吧,我也開始無視課堂秩序了,陪着小傢伙一起瘋,開始摟着他、抱着他……他慢慢的就變的老實了,不那麼多動了。或許,他的多動以及注意力不集中,都是一種渴望被陪伴呵護的信號吧。因為我發現,以前陪伴過他的志願者親他、抱他、疼他的時候,他會變的很温順乖巧。

我發現自己很喜歡7歲之前的小孩子,不管他們生理是否正常,要不是工作人員事先提醒我們一些注意事項時,我會覺得他就是正常的,他就跟我們家小外甥一樣的。

7歲之前的孩子,性格認知等方面都不是很固定,他們特別的天真無邪、特別的純粹、無憂無慮……整個世界都是特別的簡單。其實,我們以前也是這個樣子的,只是後來,我們都變了,被現實社會污染了。

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想要回到小時候的原因,我想,我可以找回到原來的自己,大家也是可以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