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作品的讀後感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6.13K

讀後感是一種特殊的應用文,讀後感是在讀完一本名著後有感而發的一種,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魯迅作品的讀後感5篇,感謝您的參閲。

魯迅作品的讀後感5篇

魯迅作品的讀後感篇1

魯迅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學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思想深邃,還十分含蓄,但都揭露着一個個另人痛心的事件,有時誇獎着那些為中國做出貢獻的人。今天,我讀完了《魯迅作品賞析》一書,受益匪淺,再次瞭解了魯迅。

魯迅小時候經常與同伴們在百草園嬉戲玩耍,對什麼都充滿着好奇,就連碧綠的菜田,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等都是他們遊戲的“材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我瞭解到魯迅幼時是一個非常好奇的孩子,長媽媽給他講了一個“美女蛇”的故事,告誡他別去草叢裏玩耍,而魯迅正因為這樣更要去,可從未碰上過美女蛇,反倒經常碰到一些小蟋蟀,後來,魯迅與小蟋蟀成了親密無間的朋友。還有一篇提名為《故鄉》的文章,1921年一月發表,那年魯迅正在老家,而聽説幼年的閏土要來看望他,便前去迎接,沒想到閏土不再和以前那樣可愛靈活了,變得十分粗笨,未到不惑之年,卻早有皺紋,頭髮蒼白。閏土見到魯迅便喊“老爺”,與魯迅談起了農民的`悲哀:“哎,家裏有許多孩子,農活有多,政府逼着我們捐錢,基本上都得捐上3次呀,收成又不好,有時割下來的稻穀青菜還沒人要。孩子和我們真是餓呀……”説着摸了摸孩子的頭。這篇文章真是催人淚下,魯迅的這篇文章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貧苦農民的悲慘遭遇與命運,揭示了農民生活日益困難的根源。魯迅寫這篇文章時抒發了嚮往新生活的美好願望。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的文章需要我們細細品味……

魯迅作品的讀後感篇2

中國人通常説:“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説,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開始的,它是做人的根本。這個寒假,我閲讀了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故事——《二十四孝》,更加了解了這句古話的深刻含義。

?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編錄,一説是其弟郭守正,還有種説法是郭居業撰。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為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主要故事有《百里負米》《卧冰求鯉》《湧泉躍鯉》等,我最記憶猶新的就是《湧泉躍鯉》了,我給大家講講吧。

姜詩夫婦知道婆婆喜喝長江水,愛吃魚。但長江離他們家有六七里路遠,一次因風大,妻子龐氏接水許久不回,姜詩懷疑她怠慢婆婆,便把她逐出家門,龐氏沒有走遠,她在鄰居家晝夜辛勤織布,把掙到的錢託人送給婆婆,後來婆婆知道後,便把龐氏接回來,上天感動,湧進了一口長江水,每天都有兩條鯉魚躍出,夫妻兩人再也不用去江邊了。

這個盡孝故事看完後,我非常感動,因為姜詩和龐氏兩人每天都要來回走十三四里遠,可是他們都沒有怨言。龐氏就算被逐出家門也會吃苦掙錢孝敬婆婆。我也很自責,別人想盡辦法孝順自己的家人,現在的我卻還不知道該怎樣孝順家人。自從看完這個故事後,我就知道了不應該在家裏發脾氣,讓家人失望,應該為家人着想,懂得孝心。有一天放學回家,我看見一個老人幫孫子揹着一個書包,説:“快回去做作業!”那個孩子不理睬,在旁邊放鞭炮,老人皺着眉,歎了口氣。看到這,我覺得那個孩子即使很想玩,也要先把學習搞定,他也不能不理老人,讓老人失望。如果你能帶給家人快樂,讓他們生活幸福,也相當於是盡了自己的孝心。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也是最基本的做人原則。一個人如果不孝順,他更不會熱愛自然,熱愛祖國,也成就不了什麼大事業。所以,只要你懂得孝,就會有回報。

魯迅作品的讀後感篇3

在魯迅的文學園地裏,有挺立的大樹,如劍如戟,直刺天空,那是雜文。也有絢爛多姿的小説,一朵一朵,像孔乙已、阿q、祥林嫂等,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散文集子,從純粹的,嚴格的角度來説,並不多,多的是和文學性甚強的雜文混在一起--從某種角度來看,雜文也是散文的一種,只是其偏重議論,理性罷了。而我這裏將和您一道閲讀的卻是他不長歲月裏並不多的那種類型的散文。

翻開最新版的《魯迅全集》第2卷,散文集《朝花夕拾》與《彷徨》、《野草》、《故事新編》,二小説集一散文詩集赫然並列,昭示着魯迅先生的前期創作成果。而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10個篇目,甚至包含其前《小引》,結尾《後記》,時間跨度一年半(1920年2月21日-1920年8月10日)。而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裏,於魯迅先生又發生了多少悲傷、悽哀,而又憤怒、欣喜的事情!與最親近的兄弟周作人失和已2-3年半,住處由阜成門內宮門口西三條衚衕二十一號(現魯迅故居、魯迅博物館所在地),至廈門大學圖書館三層,又離開廈門大學去廣州中山大學任教,居中山大學校內大鐘樓,1920年3月後遷居廣州白雲路白雲樓二十六號二樓,直至9月起程與許廣平先生一起去冒險家的樂園、東方的好萊塢--上海定居。期間,女師大事件,三一八慘案,就章士釗免其教育部僉事一職向平政院提起訴訟成功,遭通緝,排擠,離開北京,受林語堂邀請到廈門大學任教,半年後離開又去中山大學任教;涉及公開講演五次--1920年8月,女師大毀校週年紀念講演(題目不詳);1920年2月,受香港青年會邀請講演《無聲的中國》;1920年3月,在嶺南大學,4月,於黃埔軍校,皆講演題為《革命時代的文學》的演講;1920年6月,在香港,講演《老調子已經唱完》。相信文集編撰也不僅是《朝》了。他刻苦做事是出了名的,然而在這段時間裏,悽苦、孤獨的獨身生活也因“害馬”--女師大國文系畢業生許廣平先生的闖入,結出亮麗的果實:志趣相投,惺惺相惜,最終於此集出版後的第二月,相攜上海,喜結連理。不管別人怎麼認為,我相信,對於魯迅先生來説,最大的收穫莫過於參與“女師大事件”,與許氏相遇、相知--“大概是願使這將墜的被噬而斑斕的顏色,暫得保存,不即與羣也一同飄散罷”。這發表於1920年12月的《臘葉》在告訴人們自己的情感思緒,自感寂寞、無聊,即將行木之年卻又獲得一份真摯情感的欣喜。

這份情感隨着與許氏在老虎尾巴談天、通信,相攜離京,分開於廈門和廣州兩地,而最終相聚於廣州中山大學飄蕩,也充盈於《朝花夕拾》這本散文集裏。《朝花夕拾》中的篇目,陸續發表於期刊《莽原》時,題目為“舊事重提”。在《小引》裏,魯迅先生用夢幻般的筆調敍説了改名之由--“帶露折花,色香要好得多”,“便是現在心目中的離奇和蕪雜,我也還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轉成離奇和蕪雜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雲時,會在我的眼前一閃爍罷。”在流箭、詈罵、懷疑中生活的魯氏,以躲避的方式“逃”到廈門與廣州,在與知己許氏的頻繁通信裏,心中洋溢和升起的温馨讓記憶的色彩也開始“閃爍”。狗、貓、鼠,不小心踩死自己深愛的隱鼠卻又神奇般給年幼的魯迅帶回《三哼經》的長媽媽,迎神賽會中可怖可親的活無常,東關五猖會的熱鬧,百草園裏不斷被拔起的何首烏藤,三味書屋中讀書之餘描成套的小説繡像,留學東京時關心支持中國醫學發展與學生學習的藤野先生……也有由厭惡如今的兒童刊物而憤及《二十四孝圖》的“郭巨埋兒”的令人恐怖、“老萊娛親”的不合情理,“曹娥投江尋父屍”故事中“抱”與“背”字替換背後的“澆漓”“人心”;因為父親的病而知的中醫、勢利的人眼,以及魯迅親眼所見所經歷的辛亥英雄們--被人拍死的秋先烈,洞察世事而屢不得志,沉淪於水的範愛農……那又是一種怎樣的刻骨的憤恨!魯迅在激憤中,咬着牙,金不換蘸着墨,在寂靜的漠然的長夜裏寫着,寫着。抒寫着對辛亥先烈,還有對年輕人粗暴靈魂的懷念與禮讚,也寫着寂寞孤獨的自己在“紛擾中”的心情:“前幾天我離開中山大學的時候,便想起四個月以前的離開廈門大學;聽到飛機在頭上鳴叫,竟記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繞的飛機”,他想,他默默地想,“我那時還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覺》。現在是,連這‘一覺’也沒有了。”於是,他覺得“一個人做到只剩了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要算是無聊了罷”。在他總算還有點温暖的心靈中,慣常異常冷峻,甚至刻薄,極度嘲諷的筆觸裏,少塗了些陰鬱、暗淡的色彩,在其《祝福》、《孤獨者》和《傷逝》等小説裏“浸潤着濃厚的疑惑和悲哀情緒,使你禁不住要對整個人生髮生更大的懷疑”的瀰漫有些許消褪。“悲憤深刻”的魯迅先生,胸中洶湧“現代中國知識分子一份最獨特也最深刻的人生情懷”,在些許寧靜而又温馨的老虎尾巴、廈大圖書館、中大鐘鼓樓、廣州白雲樓裏,即使顛沛流離,周遭冷箭不斷,也能想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與故鄉的人事,包括自己的頑皮與淘氣。故鄉漸行漸遠,而自己再也尋不到往日的温味,即使是長媽媽“一條臂膊還擱在我的頸子上”,我“實在是無法可想了”。因此,在集子的末尾,魯迅先生忍耐不住,用曲筆對《二十四孝圖》中的種.種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們也知道,在《朝》的寫作與編定的後一段時期,文網密集與社會形勢的嚴峻。

無法可想的時候,對世間的種.種不平,又想公開表達自己的看法,身為學者、文學家的他又能怎樣呢?他只好考證,像清代的乾嘉學者大興考據之風一樣。這也是在表明自己態度和看法的一種方式。幸好在此過程中,有許的陪伴,用自己的獨特筆調,共同培育了散文集《朝花夕拾》這朵纖儂搖曳的小花,讓今人的我能有機會回味這悠長而又悲涼的愛曲!

魯迅作品的讀後感篇4

“藥”是一顆沾滿了革命者鮮血的人血饅頭,它醫治不了癆病;“藥”是為了爭取民族光明而犧牲自己,是革命烈士的偉大精神,它可以拯救全民族。

“饅頭”可以給人温飽,血腥的“人血”卻令人可怕的不寒而慄。魯迅的《藥》裏的華老栓為了救自己的孩子,迷信地認為這樣的饅頭可以救人一命,不惜把所有的積蓄,替兒子買來人血饅頭,這是一種何等偉大而又無奈的父愛啊。而他的表現在反映其温厚、樸實的温情的時候又反映出當時中國社會充斥着地愚昧、無知和迂腐,這使得本該善良的人、感人的舉動都被烙上了血紅的烙印,讓人不覺有絲絲的反胃。

親情與現實之間的無奈,封建與進步二者的矛盾,顯示出魯迅先生對於文中那些生活在底層的民眾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更顯示出魯迅先生對當時社會現狀的不滿,失望和迫切想要改變現狀的心境。

魯迅先生對於中國社會無知生活的不滿和客觀的譴責,在文章中隨處可見。這些生活在舊社會地層的小人物的點滴,使得魯迅先生寫起文章來,除了保有中國人充滿人情味,敦厚的感情外,更有西方人實事求是,忠於現實的理性精神。《藥》這篇文章暴露了當時社會的現狀,也是一篇倡導革命的文章,魯迅在文中急於喚醒沉睡多年的中國百姓被禁錮的心靈。

魯迅作品的讀後感篇5

上週,我們學習了《藤野先生》這篇課文,它選自於魯訊先生的回憶性散文《朝花夕拾》。這篇課文寫的是:青年時期的魯迅先生去日本留學,當他來到東京時,卻失望至極,他看到清國留學生生活的污濁,失望以及不滿。當他來到仙台時,受到了特殊的待遇,這裏的學校對自己不收學費,還為自己食宿操心。接着,魯迅便遇見了改變自己一生的老師—藤野先生,在這裏作者又與藤野先生之間發生了幾件事情使魯迅學醫的信心轉變了。第一件是先生為“我”添改講義,這件事表現了藤野先生對工作的認真態度。第二件事是藤野先生為“我”糾正解剖圖,而魯迅只將解剖圖中的一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藤野先生就給改正好了,這表現了先生的細心與認真和對學生嚴格的品質。後來,藤野先生又關心起“我”的解剖實習,表現了他的熱情與誠懇。接着,藤野先生又瞭解女人裹腳的事,這又表現了先生的求實精神.

在魯迅身上有兩件事真正使他改變志向。一件是匿名信事件,另一件是看電影事件。“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這句話是魯迅先生擅長的反語,表達了自己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傷,思想上受到的極大震動,以及改變志向,棄醫從文的決心。從這以後,魯迅覺得醫學並非一件要緊事,作者認為應該從精神上救國民,即使身體再健壯,也改變不了愚昧的思想,只有從精神上喚起國民的覺醒,才能救國。

從這篇文章中,我學到了魯迅先生的愛國思想,也知道了人一生中不能沒有導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