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散文集》個人讀後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8.94K

我們在平時閒暇時間,都靜下心來品讀一本好書吧!那麼讀後感應該怎麼寫?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徐志摩散文集》個人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徐志摩散文集》個人讀後感

《徐志摩散文集》個人讀後感

知曉徐志摩其人,那還是在我很小的時候,從一堆泛黃的舊書中看到這樣的詩句: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年的我只是初識字的孩童,天真懵懂的望着這些文字,心底不期然灑下一點漣漪。金柳、夕陽、小橋、長篙、書生幻化成最初的印象,這便是最初他的文字給我形成的詩人謎一樣的形象。擁有如此才情的他,不僅詩寫得不錯,而且他的散文更是獨樹一幟,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的散文風格,讓他在散文家林立的那個時代也是那麼的搶眼。他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不只他的詩詞散文還有他和林徽因、陸小曼的愛情故事。這樣複雜的情感使他的文學創作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這樣的詩句也激發了此後我們幾代人對他的崇尚之情,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活潑的、熱烈的、浪漫的愛情觀點。我們能背出的,他的詩: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偶然的相遇,註定的陌路。徐志摩與林徽因糾纏不清的愛情往事,我們在詩中不難看到些許詩人的無奈與放手。他生在名門望族,但卻接受了較多的西方文化,留學美英等國家,生活經歷頗多,感情世界自是讓後來的人感慨萬千!讀徐志摩詩歌散文集有感

只有經歷多一些的人,寫出來的文字才能從本質上打動看文字的人,才能產生心與心的共鳴。得益於他的經歷,他的活潑奔放的性格,我們今天才能看到這些經久不衰的詩文。這些散文、詩句或是闡述了他的理想國度,或是表達了他對愛人深深的愛戀。幾乎每一次的思想起伏,他都能將它們轉換成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他所愛戀的這些個女人就是他詩歌創作的源泉,他所經歷的苦悶的生活也是重要的創作源泉之一。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提煉出來的真實感悟最是令人感慨,也最能引起那時候人們對理想國度的期盼。正如亂世出梟雄一般,在動-亂的年代,人們思想越是澎湃,那麼創作就越會一發不可收拾,也必然造就出徐志摩這樣富有才情、思想卓著之人。

許多人印象中的徐志摩只是和張、林、陸三個女子有着糾纏不清感情經歷的詩人,實際上他以自己活潑、奔放的品性在短暫的一生中結交了眾多趣味相投的友人,而這些人都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文學泰斗。譬如,泰戈爾、郁達夫、狄更生、胡適等人。這樣的一羣人都是那個風雨飄搖年代的傑出代表人物,他們影響的是我們數代中國學生的思想,或堅強或睿智或理性或率直,文字在這樣的一些人的思想中被賦予了生命,如行雲流水般傾覆在詩歌的海洋。有人説他的散文是濃得化不開的情懷,我覺得再確切不過了。他黏稠的文字和細膩的情感交織在一起,濃得化不開啊!如果我會譜曲,我願意為徐志摩的文字配上最優美的曲子,擁有最深沉情感的曲子。

徐志摩已經死在永遠的35歲,但是他的文字穿過時間的海洋流傳至今,就像他的浪漫永遠年輕,永遠停在我們每一個看過他文字的人。即使當年幼小如我,也會因看着他穿越時空而來的感動而有所震撼吧。感懷在心間的那個他,飛去的志摩可為當下政壇學界遴選人才作一有益借鏡參考。

《徐志摩散文集》個人讀後感

大家知道徐志摩寫詩,不過同時徐志摩也寫散文,在其全部創作中,其成就和影響更為顯著的,除詩歌外,恐怕就要數散文了。甚至有人認為他的跑野馬的散文比他的詩好。

一個人的一生該如何界定,或許誰都沒有權利。只是那些死去的人們,用他們鮮活的過去,通過人類發明的各種渠道灌輸着孜孜不倦的氣流,讓現在變得豐富,讓心靈尋到根源

面對天才性的人物,我總有種負壓感,可他們強大的氣流像黑河中的漩渦,驚起每一個探尋者的好奇,誰也不知道這種吸引力會引發什麼,只是那無可抗拒的力量被冠以命運的稱號,於是我不可迴避的頂着這強大的負壓感,去探尋他們傳奇般的人生

這是一顆浪漫的種子,不幸地降生在那紛亂的動盪年代,如果不是如廊橋遺夢般的劍橋兩年陶冶,那深埋的浪漫或許永遠都不會被挖掘,而成為父輩沿襲下來的金融鉅子呢。但命運的事,誰又有力量更改。一切都完結般地記述在人類承接命脈的歷史冊上了。

《徐志摩散文集》個人讀後感

從志摩先生談起,心中不由得為其感慨,他是一位具有一定影響性的文學家,也是一位對生活熱愛的人。1921年開始長期的詩歌創作,後來讀到的詩歌一部分來自這個時期,受英國唯美派詩人的影響,認為藝術至上。曾經寫過不少優秀的作品,深受讀者的喜愛。

《徐志摩散文集》是一部精選的散文著作,帶給我的當然是少不掉的欣喜,每讀一章都會深陷其中,過後便養成了閒餘中的趣子。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歐洲漫錄”這篇散文,富有幽默感,又不失哲理性和語言剛柔並工的表達。讓讀者深陷其中,體會其中的情感。

對於托爾斯泰的書與人的看法及表達了他的人生觀。對於莎士比亞的回信,更讓讀者瞭解他為人禮貌,性情温和的另一面。

可不幸的事情終究會發生,因從南京乘機去北平路途中,飛機失事遇難,他告別了自己光輝的一生。雖死猶榮,用在這樣一位詩人身上,不容置疑。他的逝世是對文學歷史上的一次深痛的失去,一位正處風華正茂的年齡,還沒有結束的人生就這樣畫上了句號。

可他的一生是精彩的,在散文中,與泰戈爾的對話,相當的好,能與這樣一位印度詩人如此聯繫,並與他環遊亞洲,也不失為一種成就。並影響着徐志摩對於印度洋的恩情。

遊歷學習的志摩先生,寫出了一批感人肺腑的散文,有對於環境,事物的描寫,也有對於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描寫。

在我看來,他所寫的是人所觸的正常感受,只不過是他會用最準確,扣人心絃的語言描繪罷了,體會是深刻的。

如果世界上最後一本《徐志摩散文集》在我的手上,我該會是怎樣的欣喜發狂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