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訪洛陽橋作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W
散文||訪洛陽橋

散文||訪洛陽橋作文

喜歡那些有歷史文化底藴的景點。對我來説,行萬里路,如讀萬卷書,不單可以開闊眼界,且豐富了內心世界。於是,我為您而來——洛陽橋,為您古老的歷史淵源,為您恢弘、奉獻的生命,為您“海內第一橋”之譽;我悄悄地來了......

站在洛陽橋頭,那氣勢如雄姿煥發的千年白龍,橫卧於寬闊的江水之上。歷經千年風雨,此刻的您,正以滄桑、樸實的面容與我對望。橋長834米,寬度7米,以數萬條大青石鋪建而成。

望不見您的古老,也分不清您是否還年輕。走在粗糙的青石條橋面之上,腳下不時出現輕微搖動的石條,可望見橋縫下的灘塗,但卻是穩穩的牢固、安全。

整座橋分三部分,頭尾部為較狹長的橋面,中間百米部分的橋面設計寬闊,顯見獨特。橋樑上的圍欄青石,顯然精工打磨過,隔兩米就出現活靈活現的石獅,神態莊重,凝神眺望着遠方。

“洛陽橋之橋天下奇,飛虹千丈橫江垂”。依偎在厚實的橋欄邊上,默歎如此恢宏的跨海石橋,如何建造而成!這號稱“中國海上第一橋”的洛陽橋,千年之前,那個沒有現代化吊車、沒有加工機械、沒有大卡車的年代,如何將這每一塊重達數噸的長石條,運到高高的橋墩之上?如何在滔滔江水之中,打下堅固的橋基?事實,即是完全依靠勞動人民的雙手與汗水,如“愚公移山”般地搬運至此。這是數萬條青石,在當時,該動用了多少人力、物力,融入多少鮮血、熱淚建成?

觀賞着橋上的每一處精美造形。兩處慈眉善目、栩栩如生的菩薩石坐像,設在橋中,千年如一日,靜默無言地庇佑着每一位來客,庇佑着風雨來襲中的石橋。兩邊橋頭,各設有雕工不同的石塔,層層石塔間是姿態不一的浮雕人物,與一些古文字。細細琢磨那石面上的人物,感覺這些浮雕有着神一般的魔力。敬畏、再敬畏......那神情威武的石虎守衞,那幾座形態各異的纖巧石塔,讓我默默地揣摩着他們的來歷、用途,及他們護橋之神力......

橋中心,矗立着一座雕琢光滑的圓錐形石塔,還有堅固老沉的石亭子。亭旁種有枝繁葉茂的老榕樹,如同一把把護雨之傘,萬古長青悉心呵護着,樹下一排排刻着洛陽橋歷史文化的石碑。

忽然間,一塊紅漆字巨石吸引了我的目光。“萬安橋”?默唸之間,內心極為疑惑,再品讀着石碑上的歷史沿革記載:洛陽橋,曾用名“萬安橋”。宋慶曆年間(1041年至1048年),洛陽江修建浮橋,常被風浪衝垮;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陽橋建橋工程,歷六年之久,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長1200米,寬5米,橋墩四十六座,兩側有500個石雕扶攔石獅,兼有7亭9塔點綴其間,武士造像分立兩端。民國21年(1932年),洛陽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橋面;民國27年(1938年),洛陽橋被日本飛機炸燬;1962年,洛陽橋進行維修;1963年4月,洛陽橋維修完成通車;1993年,洛陽橋進行全面修建;1996年10月,洛陽橋恢復古橋舊貌,開放通行。

對面橋頭,挺立着一尊高12米的蔡襄立姿石雕像;他的正氣與他一生的豐功偉績,讓訪者肅然起敬。這位與我是“仙遊老鄉”的北宋名臣,集一身的過人智慧,兼有着書法、文學藝術的創作才華。此刻的他,身着太守官服,面容淳淡俊美,兩䄂清風、氣宇不凡。

敬仰之中,我向這位廉潔奉功的名臣默唸道:“四諫經邦,昔日芳型垂史冊;萬安濟眾,今朝古道肅觀瞻。”

橋下,無數條石砌成的巨形三角橋墩,形似船頭。凝神觀望中,我先生當起了“解説員”:“這是利用船型橋墩,分開水勢衝擊。蔡襄還智慧地發動當地漁民在橋墩周圍種上牡蠣,這樣可利用牡蠣的生長,使橋基石和橋墩石膠合凝成牢固的整體,這就是造橋史上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讓洛陽橋堅不可摧。”

聽先生的一番解説,我自感見識短淺。方才我還認為,那密密麻麻的牡蠣殼黏在橋墩石上,影響了潔淨、美觀。疑惑解開,似乎頓悟,不禁讚美着牡蠣對古橋的貢獻,歎服着蔡襄太守的智慧。

習習涼風撲面而來,橋下大片大片灰褐色的灘塗,似以油畫的餘色渣塗抹而成,有厚重的抽象。一隻潔白的鷺鳥,優雅飛來;它輕盈地停在灘塗之上,漫步尋覓着什麼...... 接着,兩隻、三隻,接連飛來,在灘塗之上站成了一幅曲線鷺景;那一雙雙鋭利的眼睛,緊緊地盯在柔長的水流邊,追尋着螃蟹霸氣的奔跑,蟶的深深吐氣,還有泥鰍們的歡快跳躍......

回望千年洛陽橋,歎中華民族的偉大創舉!他以恢宏的氣魄,揮寫下了瑰麗的歷史文化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