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計促增收確保農民得實惠

來源:巧巧簡歷站 6.76K

農業問題和農村問題一直是中國經濟的基本問題,而且是一些基本的難題。目前,農村大多數勞動力仍然從事農業,收入的源泉也主要是農業活動,而中國的農業又受人多地少之困,難以開展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技術落後,人均勞動收入也非常低,擴大農業產量,市場容量又有限,價格下降使農民收入不能提高,遇到天災,價格上升,產量卻下降,收入不能提高。結果城鄉收入差距過去一個階段有拉大的趨勢,收入不等所造成的社會問題日益顯露出來。農民增收困難不僅影響農業發展和農民生活,而且嚴重製約農村購買力的提高,成為擴大內需的重大障礙,成為今後發展的一個潛在隱患,要把增加農民收入,讓農民得到實惠作為農業發展新階段的中心任務,作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基本目標放到整個經濟工作的突出位置。

千方百計促增收確保農民得實惠

農民佔我國人口的70%,農民的收入問題事關全局,事關大局。從經濟上説,它關係到全國能否全面進入小康社會並繼續向新的經濟發展目標前進;
從政治上講,它涉及到新時期工農聯盟基礎的鞏固和全社會的安定,也是在農村落實“三個代表”的最實際的內容,各方面人士都在為農民增收出招,提出了諸如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提高農業產品價格等多種思路,這些無疑都會增加農民收入,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着手,為農民增收,得到實惠可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實施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出和發展有自己特色的產品

近年來,黨和國家的政策對“產業結構調整”這一名詞提到非常多,非常響。但在實際工作中卻產生很多矛盾和問題。對於怎樣搞好產業結構調整,採取哪些對策來消除不同誤解,達到產調工作的目的,我們必須進行認真的剖析、研究,找出癥結所在,以至解決辦法,才能真正搞好產調。隨着市場經濟法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我國加入wto後的迫切要求,農產品市場正與國內外市場逐步全面接軌,對於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則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要方法和路子,但是怎麼搞,又使得各級黨政領導傷腦筋。當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難在哪裏?我們分析發現,難在上上下下的思想觀念,軟在農村基層領導,弱在各類市場中,廣大農民對調整結構的認識誤區大致有以下幾種:1、不想調。許多人認為產調是政府的事,缺乏參與意識和合作心理,總認為種植糧食,輕車熟路,易搞有保障而我行我素;
2、不敢調。怕擔市場風險,怕上當受騙,總認為種植糧食作物沒有大起大落現象,這種想法緣於前幾年產調步子邁得太大,曾經出現“種蒜扔蒜,種桃桃爛”的後果;
3、不會調。由於多數農民朋友知識有限,加上沒有準確的市場信息,缺乏科學知識,對“怎樣調,調種什麼,種後怎樣銷售”缺乏信心和勇氣,有的想調而不會調;
4、無錢調。有些農民羣眾對調整種植結構積極性很高,但是由於近年來糧食價格下降,農民收入減少,他們缺乏必要的資金購買良種及肥料而只得放棄產調。

透析以上出現的各種現象,我們發現了農民朋友目前存在的心理狀態,同時也折射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存在的問題,怎樣調,如何搞,從哪些方面着手,是我們迫在眉捷要解決的問題。引導農户面向市場,發展多種經營,生產附加值高的產品。合理調整區域佈局,促進優質農產品主要產區集中。大力發展畜牧業和農產品出口。實行適度規模經營,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加快農業科技進行。

(一)進一步穩定和完善聯村承包責任制,搞好土地的有效流轉

聯產承包責任制在農村落實以來,我國農村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極大地提高了農民自主生產和自主經營的積極性,有效地推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在一定時期內,農民確實得到了實惠,生活水平大有提高,但是,隨着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入,過去的小農經濟還遠遠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經營規模較小,勞動產業不高,勞動生產力低下,嚴重製約和束縛着農村經濟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穩定承包關係的基礎上,搞好土地的有序流轉。造就和鼓勵一部分人承包大片土地,實行規模開發和規模經營,改善耕種方式,降低勞動強度。

(二)幹部帶頭調整。一個產業結構調整的計劃,模式的開始與推廣應用,必須經過各級領導幹部進行嚴密的市場調查和研究和科學的市場分析,並通過認真篩選後最終“定奪”取捨,而這一系列活動都離不開各級幹部的積極參與。在實踐中,只要一個地方的幹部一心一意抓產調,而不是從中得實惠,撈好處,這個地方的產調就會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和結果。

(三)市場引導調整

從產業結構論成功與失敗,有一把尺子可以衡量,那就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產品在市場中的暢銷與滯銷決定了調整的取捨,市場變化帶動產業結構調整的變化,但市場又有難以預料的地方,它具有“順我者生,逆我者亡”的特色,這一點註定了廣大幹羣在產調中必須圍繞市場抓產調,“市場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否則,就會受到市場的懲罰,那些既能察覺市場當前變化,又能掌握市場前期運行跡名勝,同時還能預測到市場未來變化的人,才能駕馭市場,征服市場,在市場中自由遨遊。

(四)羣眾主宰調整

再好的調整模式和計劃都必須由農民羣眾去落實,去實踐,他們才是真正的產調主人,他們一旦真正認識到“究意種什麼賺錢”後,就會產生無比巨大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產調的實踐中去,從中撈取利潤。

(五)流通延續調整

農副產品流通渠道是產業結構調整行為轉換為調整效益的唯一重要環節,是對產業結構調整結果進行檢驗的關鍵,抓好流通也就是抓住效益,在具體生產過程中,廣大農民的最大願望就是在家裏、地頭、場邊進行農產品交易,但農副產品銷售需要各級幹部和農民自己主動闖市場,積極參與國內外市場大循環,通過流通環節實現農產品的自身價值。

近段時間以來,各級政府先後出台了許多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各種配套政策,服務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些政策主要有:資金扶持政策,科技扶持政策,龍頭企業扶持政策,農民企業家和經紀人隊伍政策,農業社會服務政策等,將進一步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民羣眾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如果有這些政策的落實和廣大幹部羣眾的真抓實幹,產業結構調整的路子將越遠越寬,步子將越邁越大,農民增效和農民增收將進一步提高。

二、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

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作為我國的農業生產體制,將在較長時期內保持穩定,在這種農業生產體制下,農民收入被分為農業土地收入和非農業收入,發展農村非農產業可以使農民從事農業生產以外的剩餘勞動時間得到利用,這時的農民實際上具有農民和非農民的雙重身份,因此,解決農民的收入問題,還是要實現農業勞動力向城鎮轉移,減少農村勞動力的數量,實惠農村土地的規模化經營,提高農民來自於土地產出的收入,即增加農民收入必須減少農民,讓農民從農業生產的土地上轉移出去,到城鎮第二、第三產業中去就業。

農民的收入過低,主要原因是中國農民太多,佔有資源又太少,均0.1公頃耕地,種得再好,也只能是吃飽肚子或略有節餘而已,也就是説,農業這塊蛋糕太小了,而分吃這塊蛋糕的人又太多了,當然中國農業還有很大的潛力,將農業這塊蛋糕做得再大些,對此不能有絲毫的鬆懈,但當前最突出的問題是農民向外轉移的數量太少,速度太慢,大量農民還困守在土地上,靠分吃這塊很小的蛋糕生存。發達國家都是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同時完成了農民向非農業轉移的歷史任務,這應該説是一條規律,而我國長期實行城鄉分離,工農分離的政策,固化了二元經濟格局,造成了不良後果,現在該是自覺地積極地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了,要鼓勵農民到鎮上、城裏或就地從事非農產業,去造新的蛋糕。每轉出一個農民,就意味着留在土地上的另一個農民可以分到兩份蛋糕,因此轉出的農民越多,留在土地上的農民就會富得越快。

(一)加快城市化進程,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

我國鄉鎮企業的發展為1.3億左右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就業崗位,貢獻了1/3的國內生產總值,但其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潛力並沒有得到發揮。而這裏的根本原因在於鄉鎮企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工業化,但卻未實現農村的城鎮化。農民在鄉鎮企業就業的同時,還擁有土地從事農業生產。農民雖然可以從鄉鎮企業中取得收入以提高收入水平,但農村剩餘勞動力並沒有從土地上徹底轉移出去,成為專門從事非農業的城鎮勞動者,從而改變農民既經營土地又從事非農產業這種雙重身份的局面。因此,發展農村非農產業尤其是鄉鎮企業和私營企業,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必須要與城鎮化進程相結合,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這不僅可以將農民從土地上轉移出去,實現土地的規模經營,而且城鎮化進程所帶來的第三產業的發展還可以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的速度。

在發展小城鎮的同時,應做好城鎮發展規劃,促進城鎮規模的擴張。根據有關資料,中國現有的1.9萬個小型城鎮中,平均每個城鎮有4.54萬人,就業人員平均為1.18萬人,就業人員為城鎮總人口數的25.9%;
2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業人員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0.3%;
100萬—200萬人口的城市,就業人員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2.6%;
50萬—100萬人口的城市,就業人員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6%;
20萬—50萬人口的城市,就業人員佔總人口的比重為55.5%。即人口規模在50萬—100萬和100萬—200萬人口的城市,其提供的就業機會最多。因此,推進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選擇發展50萬—100萬和100—200萬的城市比較適宜。

(二)消除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障礙

目前的户籍管理是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主要障礙。我國通過户籍管理制度,將居民劃分為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並對農村居民取得城鎮户籍採取嚴厲的限制政策。這顯然與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目標是相悖的。某些農村勞動力較長時期在城鎮從事非農產業並提供税收收入,事實上他們已經是城鎮居民。但由於沒有城鎮户籍,因此,他們無法得到與城鎮居民的相同待遇。如城鎮居民可以憑藉其户籍獲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子女免費入學等,而城鎮中的“農村居民”卻沒有這些待遇。這就使這些“農村居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很難在城鎮紮根生存,最終還要返回農村。正是這樣的結局,他們無法放棄在農村的土地,從而阻礙着農村土地的規模化經營,進而使真正的農民收入難以提高。

當然,我國還不可能取消户籍管理,但迫切需要對户籍制度進行改革,實行以職業和居住地為標準來確定居民的户籍。對於那些專門從事非農產業且居住在城鎮的居民可申請得到城鎮户籍,而從事農業生產且居住在農村的居民則為農村户籍。這樣,那些在城鎮固定地從事非農產業且居住在城鎮的“農村居民“就可以變為正式的城鎮居民,與城鎮居民得到同等的待遇。同時,這些“農村居民”必須放棄在農村承包經營的土地,這樣隨着更多的農村居民變為城鎮居民,農村勞動力就可得到更多的承包土地,土地便逐漸走向規模化經營,農民的收入也就相應地得以提高。

這樣的城鎮户籍改革,不會造成農村勞動力突然大量流入城市,從而給城市管理帶來問題。第一,取得城鎮户籍是有條件的,不可能絕大多數農村居民都具備這樣的條件,這個條件本身就是農村居民變為城鎮居民的障礙,它防止了城鎮人口的突然大規模膨脹。第二,這些新的城鎮居民有着固定職業和居住場所,説明他們有能力在城鎮中生活,而不會成為城鎮的負擔。相反,他們所經營的事業給城鎮帶來的税收收入,對於城鎮建設本身就是貢獻。

(三)建立農村剩餘勞動力合理流動的機制

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流動不僅可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而且是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前提。因為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變為城鎮勞動力,必須首先進入城鎮尋找工作,逐漸地變為符合條件的城鎮勞動力,才能最終成為城鎮居民。當然,一部分流入城鎮的農村勞動力會重新回到農村,便農村勞動力的流動是農村勞動力城鎮化的必要條件。

目前,一些城市為解決本市職工的就業問題或因社會治安問題甚至因部門利益的驅使,對農民進入城市打工,設置了各種障礙,如要求農民工辦理就業證、暫住證、健康證等各種證件,才能在城市打工就業。辦理這些證件,需要交納一定的費用,這些費用對於這些進城農民來説,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同時,辦理這些證件還需要具備相應的條件,如學歷、基本工作經歷、不良記錄、健康證明等。辦證費用及附加條件成為農民進入城市尋找工作的嚴重障礙。農民進城打工辦理的有關證件是需要的,但不能附加任何條件;
同時更要取消不合理的收費,尤其是禁止城市有關部門將其作為部門創收的來源。

在消除農村勞動力流動障礙的同時,還要為農村勞動力的流動提供相應的服務,以確保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的流動。各省、市、縣、鄉(鎮)應建立專門的農村勞動力流動管理機構,為農村勞動力的流動提供市場需求信息,甚至直接組織本地的農村勞動力向外地輸出。國家應通過抽樣調查,設立固定觀察點,開展重點監控等多種手段,搞清農村勞動力資源基本情況,掌握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動態變化,根據城市化的要求,確定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轉變的速度和規模,並制定相應的計劃和措施。

(四)加強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培訓,提高其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的能力

大力推進農村職業培訓,是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問題的重要舉措。發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的教育優勢,各部門協調配合,對農村未能繼續升學、準備從事非農產業和進城務工的初高中畢業生、現有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勞動職業培訓,有利於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增強其向第二、第三產來轉移的能力;
同時還可以減緩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壓力。

國家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和各地區制定經濟發展戰略要充分考慮開發利用農業勞動力資源,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經濟和利用勞動力較多的技術,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創造條件。

三、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減輕農民負擔

當前,我國農村集體經濟比較薄弱,農民負擔較重,有的地方農民負擔還相當重,大大挫傷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同時也不在不同程度地損害了黨羣、幹羣關係。今年,全國大部分地區推行農村税費改革,通過税費改革,規範了收費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讓農民的負擔減輕了,但是,這與老百姓的期望值、承受能力還有一定差距,我們必須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共產黨的温暖,讓他們從中得到實惠。

(一)走村辦企業的路子。辦企業的崛起是我國農村改革的亮點之一,也是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凡村集體經濟實力強的村,無一不是村辦企業發達的村,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要依靠集體的力量辦好村辦企業,但在具體操作上,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1、因村制宜,根據市場、技術、資金、人才等情況,確定項目,保證新上項目的成功率,決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村村點火,户户冒煙“,使村集體舊債未還,又添新債。2、要選好項目,以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3、要分類指導,根據本村的班子情況和企業現狀,選擇適當的經營模式和管理方式,宜統則統,宜分則分,統分結合。

(二)走合力扶貧攻堅的路子。集體經濟不景氣的薄弱村,大多是班子弱、幹部素質差,這些村發展村集體經濟難度大,困難多,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難在短時間取得突破性進展,需要各級各部門合力扶貧攻堅,具體要堅持“三結合”:1、扶貧與扶志相結合,針對部分村幹部觀念陳舊,不思進取的現狀,加大對他們政治思想、領導藝術及實用科技培訓的力度,引導他們充分認識本村的優勢所在,希望所在堅定其發展村集體經濟的信心和決心。2、“輸血”與“造血”相結合,不僅要幫助解決資金、物資等實際困難,更要通過指路子、傳技術、上項目提供一個穩定的經濟增長點。3、“建班子”與“換腦子”相結合,為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提供永久動力。

(三)走節支增收的路子。1、減少幹部職數,降低村級組織的資金支出。2、從制度入手,堅持民主理財,進一步健全集體資產管理制度,在清產核算、資金界定、產權登記的基礎上,對集體資產的佔用、經營、運作作為規定,防止集體資產流失,進一步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加大農村審計力度,強化對農村財務的外部監督,壓縮非生產性開支,降低村級招待費用。3、從源頭入手,對村級不合理負擔進行徹底清理整頓,防止反覆,保護村集體和農民的利益。

另外,我國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還相當薄弱,無論是水、電,還是路方面,都為人民羣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形成生產條件差、生產方式落後、勞動生產力低下的格局。因此,國家加大對農業的投入,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將為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