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最新《朗讀者》觀後感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8.7K

觀後感可以進一步抒發希望與祝願,指導着我們的實際行動,學到更多生活中的道理,你知道朗讀者的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精選最新《朗讀者》觀後感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精選最新《朗讀者》觀後感三篇
《朗讀者》觀後感1

書聲琅琅,且讀且行。

朗讀者第二季第一集,我看的很匆忙,趕着ddl一邊寫論文一邊放直播,還用另一個手機在刷着微博話題跟着動態。但看着那熟悉的舞台熟悉的燈光和熟悉的她,我彷彿又回到節目的現場,門開,燈亮,聲響,她款款走出,我自內心深處爆發出一聲尖叫,世間美好,匯聚一人,不負如來不負卿。

從第一季到第二季,從初生牛犢到稍涉人世,董老師將朗讀者比喻為自己的孩子,而作為觀眾的我們更是這個孩子成長的見證人。閲讀是一件很日常的.事情,但朗讀不是,現在的人們已經少有時間和精力會去停下來認真的將書本上的文字朗讀出來,而朗讀者要做的就是喚醒我們讀書的意識。第一季的問世,激發了多少人迴歸書本的慾望,第二季捲土重來,文化底藴更增,涉及書本更深,面向羣體更廣,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堅守朗讀者節目的初心和目標,堅守董老師的一個夢和一份執着。

我不太愛去宣揚董老師為了這個節目付出了多少,熬了多少夜,或者説長了多少白髮,因為這一切都是她的事業和責任,她在這其中證明着自己的價值和品質,她也從中獲得了滿足和快樂。但是我們依舊不得不説,董老師很辛苦,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很辛苦,做電視的艱難不是我們可以想象的,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最終只被部分人檢驗,而電視節目面向的卻是數十萬的挑剔的、風格迥異、審美不一的觀眾們,得到大家的認可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朗讀者第二季開播前一天的宣傳海報,董老師的眼角多了的幾條皺紋,眼下的發烏的眼袋,她曾累到流淚,這些我們應該看見。

第一季正趕上我高三,每週的朗讀者便成為我一週的作文素材,我已經不記得我的作文裏出現過多少次許淵衝先生,出現過多少次胡瑋煒,朗讀者於我,是快速獲取文學新知的好途徑,是快速瞭解名人大家的好途徑。

第二季播出此時,我已經來到大學,我不再急功近利的為考試而讀書,我已經擁有了慢慢讀書的時間和精力,此時我將朗讀者視作志同道合的好友,我將與他一起品味文字的魅力,這期間我還會有很多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會認識賈先生,我會與姚明一起讀海明威,我會同更多更有趣更有閲歷的人同行,他們在指引着我,以朗讀者的身份,以朗讀的方式。

朗讀有力量,魔力魅力生命力。

它讓過路人駐足,它讓旁觀者傾耳;它讓古老的文字復活,它讓厚重的書本起舞;它讓現場的人凝神,它讓熒屏前的你我靜氣。

神祕的力量,讓人心動。

朗讀者第二季,初心不改,朗讀依舊。

朗讀者第二季,書聲琅琅,且讀且行。

《朗讀者》觀後感2

春節期間央視剛剛播畢的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引爆全國觀眾對於中國詩詞的熱情後,2月18日晚,央視一套三套聯合播出了董卿主特併兼製作人的又一文化綜藝新作《朗讀者》。

此間一眾娛樂綜藝節目熱鬧上演之際,春節前後,《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綜藝颳起一股清新之風,其中,《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更是一舉奪得實時收視冠軍。此番,董卿以製作人、主持人雙重身份推出的《朗讀者》,在“熱身”階段便引發關注。

董卿曾介紹稱,《朗讀者》不是朗誦節目,不是語言節目,而是人生節目和情感節目,這裏不僅有在各領域推動社會進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

昨晚首度“發聲”的《朗讀者》第一期節目以“遇見”為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衝等嘉賓,在節目中,濮存昕第一個亮相,他講述了自己鮮為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時竟被同學起綽號“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選《宗月大師》致謝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恩人,濮存昕感謝了一位醫生,改變了他的命運。

濮存昕年少時曾患有腿疾,自尊心在小時候很強烈,他很盼望國小六年級快結束,離開這個學校,沒人再叫他“濮瘸子”。沒想到到了中學,“地不平”成了他的新外號。

以前濮存昕也會講述他的這段經歷,但是在《朗讀者》中,他首次提到了一個重要的人:榮國威醫生。正是這位醫生,幫助他扔掉了枴杖,讓濮存昕拾起了自信。現在他可以騎馬、打球、演戲,用更好的心態面對自己,都與和榮國威醫生的遇見分不開。

柳傳志暢談因拙成巧的人生軌跡,高三時為何與成為百裏挑一的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節目現場柳傳志重現“父親的演講”,朗讀兒子婚禮上的家信,“柳式家訓”讓觀眾深受啟發。=張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舉奪魁,當選世界小姐的決定性因素,並分享了為人母近一年的驚喜與感動。

《朗讀者》第一期節目,還特別邀請了四川音樂學院畢業的著名鋼琴演奏家李雲迪,從頭到尾彈奏《朗讀者》主旋律,成為一大亮點。台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彈唱經典歌曲《匆匆》,充滿了意境。以朗讀和訪談為核心的節目內容,加上經典音樂藝術的組合,《朗讀者》首期獲得了巨大成功,實現了董卿當製作人的開門紅。

壓軸出場的是曾翻譯《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的96歲高齡的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先生。董卿在現場與許先生娓娓互動,許淵衝道出了曾用翻譯林徽因詩詞追求女同學的獨家趣聞。已為中外文化傳輸做出傑出貢獻的許淵衝老人,近百歲高齡每天依然堅持工作到凌晨3、4點,他活到老、學到老,永遠用年輕人的心態努力工作,感動了觀眾。

《朗讀者》觀後感3

昨晚,一檔五四青年節特別節目,央視《朗讀者》第一季最後一期請來了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和女排球員,郎平朗讀了一篇《人生》,而她的講述更加震撼人心,尤其是當初老女排不怕犧牲的精神在郎平平實的敍述中顯得是那樣深刻。

郎平説:“2016年裏約奧運會結束時,我感歎自己終於可以去‘修理’一下自己的身體了。回想起2013年的時候,我十分猶豫是否出山,我的身體也不是太好,要幹就十全十美,達到最好,要不就不幹。最後我想哪怕給中國女排留下一些經驗和訓練的方法,帶出一些年輕的教練,也是值得的,於是我出山了。”

2016年裏約奧運會奪冠,是對郎平作為教練員最大的獎賞。郎平説:“我當時就感覺心裏的這塊石頭放下了,累得想激動也沒有眼淚了。我也是從隊員時代走過來的,當時隊員壓力很大,我就給她們鼓舞。登場別怕輸,也別想輸,我們是來贏球的。”郎平的話現在聽起來依然振奮人心。

説起帶隊,郎平透露中國女排姑娘到食堂總是最晚的一批人。她説:“我們平時的訓練很枯燥,斜線扣球就分很多種,球員們每天是練兩三個小時。作為教練,自己還要做出作戰方案,提煉精華給她們。里約奧運會期間,我一稱重才知道自己減了14斤,連睡覺都在做夢打比賽。”

郎平的那一代老女排至今僅有郎平一個人仍戰鬥在一線,這是不與歲月妥協的奮鬥。説起一個時代的記憶,在郎平的日記裏有對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奪冠的內容:1984年8月8日,勝利了,勝利了,這是夢嗎?……站在場上的中國隊告訴人們的是無所畏懼。

郎平説:“那個時候歐美強隊身材高大,力量出眾。我們當時便找了男陪練,男排球員有時把球砸在我臉上,感覺整個臉都爆炸了一樣。現在想起來都出汗,我們每天防守練習就訓練兩個小時,此外我還經常加練,記得有一次吃小灶防守,從早晨8點一直到下午3點,練習了7個小時,腿都腫脹了,這種鬥志絕對不簡單。我很幸運碰到這麼好的教練和隊友,最輝煌的歲月我參與了,我覺得特別幸福。”

郎平朗讀了丹麥文學家勃蘭兑斯的《人生》,“這裏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須去攀登的……無論他們多麼年老,到死也是年輕的。好像鮭魚迎着激流,他們天賦的本性就是迎向歲月的激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