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觀後感600字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4W

《人民的名義》主要講述了由工廠拆遷、企業經濟糾紛而暴露的一樁特大貪污腐敗案件,以檢察官侯亮平(陸毅飾)的調查行動為主線,以錯綜複雜的官場關係和貫穿始終的“一一六”事件為輔線,抽絲剝繭、層層遞進最終一網打盡一連串的利益集團。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幾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觀後感600字三篇

人民的名義觀後感

每一位觀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人民的名義》都會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下面談談我的深刻體會: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講述了因工廠拆遷、企業經濟糾紛而暴露的一樁特大貪污腐敗案件,檢察官侯亮平的調查行動為主線,以錯綜複雜的官場關係和貫穿始終的“一一六”事件為輔線,抽絲剝繭、層層遞進,最終一網打盡一連串的利益集團。

透過一件件、一樁樁觸目驚心、震撼人心、發人深醒的典型腐敗案例,深刻地揭示了建黨以來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嚴峻形勢和重要性。透過觀看這些腐敗分子的典型事例,使每一位黨員幹部及職工都理解了一次思想洗禮,深刻領悟到: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僅靠黨紀國法的約束是不夠的,務必靠自覺、靠嚴格自律,持續嚴謹的生活態度和生活作風,要“慎微”,要“慎獨”。同時,讓人們從靈魂上受到震撼,從心靈深處得到淨化,牢築道德、紀律和法律防線,正確對待權力,正確把握人生。

權力是一柄雙刃劍,自己手中的權力既可成為為人民服務、為企業服務的工具,也可成為毀傷自己的利刃。對於無權無勢的人,在各種非分的誘惑面前即使有那個心,也往往沒有那個膽;即使有那個膽,也往往缺少付諸行動的條件。而對黨員領導幹部來説,由於權力在握,在一般人眼裏困難重重的事情卻可能易如反掌。這樣,當他們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為個人或小集團撈取好處的時候,權力對他們的腐蝕也就開始了。但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在歷史上和現實中,多少人自以為手段高明,自以為手中的權力和強大的後台能夠充當“保護神”,最終卻都難逃被押上審判台的下場,被永久地釘在恥辱柱上。

在社會道德目標不斷髮生變化的這天,在腐化墮落、違法犯罪的道路上,一些人不斷地步那些翻身落馬者的後塵,重蹈覆轍,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自我警惕,思想上解除了武裝。觀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後,我再次深深認識到時刻自警,增強自律的重要性。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要時刻不忘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在權利與誘惑面前,要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在思想上、行動上、作風上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自覺擺正同人民羣眾的關係。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們忙於事務,不注意學習,容易陷入庸俗的事務主義中去。不注意學習,忙於事務,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説要變質,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個危險的起點。”前人教誨語重心長,實實在在地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兢兢業業,如霆如雷。”這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句子。“兢兢”,是謹慎留意的樣貌;“業業”,是誠惶誠恐的樣貌。兢兢業業,就是一種極端負責、生怕有什麼閃失的生活態度和工作態度。高度自覺的“自警”精神,是全黨同志和全體人民思想道德的修養上都不可缺少的品質,“自警”精神是抵禦誘惑的武器,“自警”精神是持續廉潔清正的最後屏障,“自警”精神是平衡權利與職責的天秤。天下事無不成於節儉而敗於奢糜。我們要在工作中兢兢業業,時刻自警,增強自律,進一步開展好工作。

觀看了“人民的名義”電視劇後,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我深受教育,也有幾多感慨。是阿,黨員幹部也是人,是人也就會有私慾,那麼在私慾面前,我們每一個黨員幹部要要時刻持續清醒的頭腦,時刻認識到一個共產黨員的職責,善始善終完成黨交給的使命。

這部劇給我們每一個黨員敲響了警鐘,黨員、官職不是護身符,手中的權不代表自己的利益,處在黨員幹部職位上,那就意味着你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多,因為在你的身上寄寓的是百姓的期盼,國家的期望。

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在實際工作生活中,就應懷着敬畏和感恩心理,圍繞“權、利、廉、責、德”五個方面,時刻自我警醒,時刻自我約束,始終堅持“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做一個領導幹部。

作為國家幹部,如果不潔身自律的話,那麼最終會得一應有原下場。曾多次將國家和人民的財產裝進自己的口袋的袁學林所説“後悔了,我的心在流血”,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反而教材,此時此刻,毀掉的是他自己的前途,而痛心的是我們的黨和人民,我們每一個黨員幹部千萬不要讓利慾薰昏了頭腦。

《人民的名義》觀後感二

日前,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牽頭創作的《人民的名義》電視劇,正式在湖南衞視黃金檔開播。該劇真實震撼地演繹了熒屏“打虎”,開播以來引起強烈反響,不但收視告捷,在社交媒體上也引發熱議。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反腐電視劇的熱播,生動展現了反腐敗鬥爭的真實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着力解決管黨治黨失之於寬、失之於鬆、失之於軟的問題,一大批腐敗分子受到法律應有的懲處,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構成。

權力離老百姓很近也很遠,就像人們在關注反腐劇、反腐鬥爭一樣。但是,官員廉不廉、政黨純不純,老百姓都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人常説。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們黨能夠從弱變強、從建黨到建國,成功經驗就在於得民心。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於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礎。廣大人民羣眾痛恨腐敗,必然會力挺反腐,而反腐作品道出了民眾心聲。《人民的名義》首集就取得了全國網收視率位居同時段第一的好成績,説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順黨心、合民意,有着廣泛和堅實的政治基礎和羣眾基礎。

“腐敗最嚴重的不是貪了多少錢,而是人的墮落,是世道人心的失落”《人民的名義》是藝術化了的現實,而我們更需要直面現實、直面問題。這也如同行進中的中國,不管速度有多快、成績有多好,都不能忘了發展是在較量着什麼,那就是“以人民為中心”,而這也恰好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人民的名義”。

人民的名義觀後感三

《人民的名義》不僅僅是普通觀眾的期盼,也是黨員幹部學習反腐倡廉的生動教材。

“腐敗分子太有“創造力”了,遠遠超出了一個作家的想象。”編劇周梅森説。劇中一位國家部委項目處的處長,住在傢俱裝修土的掉渣的舊屋中,吃着炸醬麪,口口聲聲“人民”“黨和政府”,每個月只給鄉下老母親匯300塊的生活費。而最終,在他另一處隱蔽的豪宅裏,辦案人員找到了現金2億3955萬4千6百塊。這是電視劇開篇還原小官巨腐魏鵬遠的情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有貪必肅,真反腐敗,堅持鐵腕反腐,“打虎拍蠅”,尤其是堅決查處xxx、xxx、徐才厚、郭伯雄、令計劃等腐敗案件,體現了捍衞國家政治制度和根除腐敗頑疾的決心意志,在黨內起到了很大的震懾作用。壯士斷腕,刮骨療毒,黨中央向全黨證明,在貪腐問題上,沒有特殊黨員,沒有人能當“鐵帽子王”。懲治腐敗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強化不敢、知止的氛圍。

《人民的名義》,既有平民百姓一碗炸醬麪的“底層”寫照,又有一杯高檔酒的“階層”腐朽,既有三百塊孝順金的初心殘留,又有兩億元貪腐金的人心異變,這樣的故事,在大刀闊斧反腐、正大光明倡廉的今時今日,催人深思,發人深省,引發共鳴。

《人民的名義》,以懲治腐敗的許多典型案例為原型,在何謂“名”又何謂“義”的深究中?劇中那些以人民之名行苟且之實的“執權者”,那些滿嘴人民正義而又滿身銅臭氣味,滿臉風光得意而又滿心紙醉金迷的“老虎”“蒼蠅”,究竟會給熒屏幕觀眾多少深思,又將喚起多少黨員幹部對人民“名”與“義”的考量?劇情仍在繼續,“老虎”“蒼蠅”最終會被繩之以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