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太空授課觀後感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04K

我們在寫觀後感的過程中,需要聯繫自己的生活實例,當人們觀看完一場影片後,肯定有很多感觸,可以撰寫一篇觀後感,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看太空授課觀後感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看太空授課觀後感6篇

看太空授課觀後感篇1

的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挑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體驗,出生在新世紀的我,見證了新時代中國的發展:我看到奧運會上中國健兒矯健的身姿,為祖國感到驕傲;我看到“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成功,掩飾不住對祖國科技發展的自豪和喜悦;我還看到互聯網已經觸及千家萬户,鼠標一點,指尖一觸,便無處不達……

我在這個發展迅猛的社會裏,回首過去,又展望着未來。如何在這大時代的浪潮裏求得發展,是我,更是未來的你,我們每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首先,抓準時代脈搏,根據時代需求來完善自我,才不會落於時代。世界的發展用“一日千里”來形容也不為過,這個時代正在走向智能化,講究高效,正在從注重簡單的實用性到滿足多樣化的精神需求發展着。身處科技人文發展不斷登上新台階的你我,唯有不斷學習本領,掌握高精尖知識,才不會淹沒在時代大潮中。

與時代同行的路上,我們需要一顆強大的抗挫折之心。人生實難,作為青少年的我們,面對着生活中的風浪,又何嘗不應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昂揚姿態去面對呢?

然而,與時代同行並不是做一顆隨波逐流的海草,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樑,我們有着自己自由的精神、獨立的思考,不會人云亦云,更不會迷失自我,誤入歧途。待到你們18歲的時候,也希望你們在斑駁陸離的社會裏能夠明辨是非,守住底線的同時,更要擔起引領時代風向的大旗。

“後之視今,亦尤今之視昔”,無論時代如何變幻,總有一些東西值得追尋,總有一些東西值得堅持,總有一些東西值得堅守......當我們都明確自己的使命的時候,當我們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達到統一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時代浪潮中奔湧向前了。

看太空授課觀後感篇2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正式開始了,應該説,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壯舉,它不僅標誌着中國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載人航天技術,也意味着我國的航天科學技術已經向教育領域再一次伸出了橄欖枝。

此次,中國航天員們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並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發了無數學生對神祕太空的興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講課的方式親自傳授科學知識,這也只能是人類現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壯舉。孔子當年杏林遊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後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並在太空上傳道授業解惑呢?都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摩根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的光輝灑向太空,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如果説浩瀚的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麼強大的綜合國力、紮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打開這本書的智慧鑰匙。

中國航天員們的太空授課,已經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們發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着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就必須大力發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而我們也期待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好讓更多的地方都能夠傾聽到“中國好聲音”。這次太空授課,激發了學生們對學習的內心喜愛,這樣就可以轉化為愛祖國、愛學習、愛科學的樸素情感,讓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説教,多一些用心,激勵培養我們未來的接班人。

看太空授課觀後感篇3

今天今天上午在我們學校的會議室裏四、五、六年級的全體師生觀看了由神舟十號飛船中女航天員王亞平在離地球300多千米的天宮一號上給所有中國小生上的一堂課。 日記

此次太空授課意義非凡,不僅體現出了國家對中國小生的關愛和我國在航天事業進步很大,證明了中國學生好學、好問,求知慾望強。

這次太空授課王亞平任主講,聶海勝任助教,張曉光任攝像員。三位宇航員配合十分默契。王亞平老師面帶微笑,講的繪聲繪色,十分動人。有時還會説幾個小笑話,讓我們更能理解其中的奧祕。有時又通過幾個簡單的小實驗讓們親眼見證了地球上與太空失重環境奇妙的差別,各種各樣奇妙的實驗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太空授課的成功,是宇航員和地面工作人員精心準備,密切合作的結果,是以進的航天技術為保障的。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將來肩負着建設祖國、發展祖國的重任,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好好學習,積累知識。去探索發現宇宙的奧祕、地球的奧祕造服人民羣眾。讓全世界都能傾聽到中國的好聲音,讓中國夢偉遞到更遙遠的地方。把中國變強大起來,不再被別的國家所欺負。

通過這次的太空授課,我不僅認識空中奇特的物理奧祕,還讓我對今後的學習充滿了期待和自信。謝謝王亞平老師的精彩授課。

看太空授課觀後感篇4

週五班會課上,學校組織了全校師生觀看神舟十號在遙遠的外太空中的天宮一號內三名宇航員為我們做的“太空授課”……

授課中王亞平老師為我們做了幾組只能在外太空失重情況下可以做到的有趣實驗。首先王亞平老師告訴我們,太空中專用的質量測量儀是依據牛頓第二定律製造的。物體受到的力,等於它的質量乘以加速度。在質量測量儀中,設置一個彈簧凸輪機構,能夠產生一個恆定的力,另外再設置一個能夠測出物體運動加速度的測速系統,根據這個定律,宇航員可以在失重情況下測出物體的重量。

然後,王亞平老師把一個小球用線固定在一個支架上當亞平老師給小球一個推力時,小球竟然圍繞擺軸做圓周運動。王亞平老師告訴我們:“只要我們給處於失重狀態下的小球一個小小的初速度,小球就會圍繞擺軸做圓周運動了。但是在地面上,我們要給小球一個足夠大的初速度,才能夠實現。”

之後王亞平老師又做了陀螺試驗,告訴我們陀螺在地面高速旋轉時,具有很好的定軸性,這一特性在太空中也是一樣適用。所以天宮裏的很多設備就是利用陀螺組合來定向的,也有利用陀螺定向原理製作的儀器,用來測量航天器的姿態和軌道。

最精彩的要説水膜實驗和水球實驗了:王亞平老師使用一個金屬圈和一個水袋,把金屬圈輕輕地放入水袋,再將金屬圈慢慢地抽出,這時在金屬圈上形成一個大大的水膜。在失重狀態下,普通水也能夠形成漂亮的水膜,這在地面上可是很難實現的。隨後王亞平老師輕輕地把水注入到水膜上,水膜慢慢的變厚,隨着注入的水越來越多,水膜竟然變成了一個亮晶晶的大水球。水膜變成了大水球,而且沒有破裂。當把紅色液體注入到水球中,紅色在水球裏慢慢地散開,最後形成一個大大的紅色水球。

通過這次太空授課實驗,讓我們懂得了許多物理知識,也告訴我們外太空還有太多奧祕沒有被人類所攻克,這次太空授課,也激發了我們對學習的內心喜愛,讓我們感受到了平凡而枯燥的物理的美妙之處,而且也瞭解到了有關太空的一些知識,見識到了這些神祕的知識,加強了我們對無盡的太空的興趣。

看太空授課觀後感篇5

太空授課,零延時的空中課堂闊別八年,它又回來了。

翟志剛王亞平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站在了世界最高講台,為廣大的青少年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是中國第三次將三尺講台放到了廣闊無垠的大空上,同樣這也是王亞平老師第二次登上a空,為青少年當起了老師。

八年前的太空授課在無教青少年心底下播下了科學與夢想的種子。而八年後的今天,天空課堂再度開課,但與上次不同的是,中國人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空間站,也迎來了首次屬於自己的太空授課。同時本節課亮點不斷驚精喜不斷,帶來了新的升級,在太約60分鐘的授課中三位老師分別給我們講述了角動量活力與重力伴生、凸透鏡成像原理微重力環境等一系列的知識,用生動形象的動作以及詼諧幽默的語言,為我們講解這些平日很難理解的物理知識,以及實驗背後的原理,變得十分通俗易懂。

本次與地面課堂一直保持交流一個接一個的項目,精彩紛呈!在更多的同學的心中播種下來了一顆顆科技夢想的新種子。

現如今,我國科技飛速發展嫦娥奔月,北斗……神舟系列傲遊蒼穹,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與前進,中國將以往許下的神話都化為了現實,浩瀚的星河中中國航天員的身影越來越多,正在將中華民族對浩渺星辰寄予的浪漫情懷,譜寫成探索太空的現實詩篇。

中國,加油!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永不停止。

看太空授課觀後感篇6

神舟十號飛船是中國頂尖科技的結晶,近日,神舟十號飛船已經升空了。王亞平,這是唯一乘坐神舟十號上太空的女宇航員,搭載神舟十號上太空的宇航員還有聶海勝、張曉光這兩名男宇航員。

我為神舟十號的升空感到驕傲的同時,我們得到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那就是神舟十號的宇航員將在6月20日的早上10點為全國的中國小生進行太空授課。太空授課,這是我們以前的一個夢想,現在,神舟十號的宇航員就要和我們一齊來實現這個偉大的夢想了!

6月20日的早上,我們和老師激動地圍坐在教室裏,等待着太空授課的正式開始。10點左右,神舟十號的太空授課正式開始。王亞平姐姐成為了中國的第一位太空老師,首先王亞平向我們講解了失重條件下物體運動的特點、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三名宇航員精心地為我們講解一些有趣的物理現象,同學們既好奇又羨慕。在失重的條件下,宇航員們可以輕鬆地漂浮在半空中,我們感覺太神奇了,這些有趣的現象引起了同學們無盡的遐想!

這次神舟十號的太空授課,我們觀賞後,都有非常大的收穫。我們不僅僅收穫了專業的知識,這堂生動有趣的太空授課也引起了我心中的感想。我要奮發學習,將太空的相關知識學好,鍛鍊好身體,長大了,我也要當一名出色的宇航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