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水利局水生態文明建設365行動工作總結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W

根據《江西省水利廳關於印發江西省水生態文明建設五年(2016-2020年)行動計劃的通知》(贛水發〔2016〕1號)文件精神,我局認真組織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我縣水生態文明建設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縣水利局水生態文明建設365行動工作總結

一、水生態文明建設開展情況

(一)“三大安全”方面

1.加快防洪安全工程建設。一是基本完成了全縣所有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目前正在實施的還有最後2座小型水庫,並啟動了1座中型水庫的除險加固續建,對重點病險水庫進行徹底整治;
二是實施了一批五河治理、中小河流防洪工程項目,目前還有6個五河治理項目和3箇中小河流治理項目正在實施,已建防洪堤23公里。

2.推進供水安全工程建設。一是開展備用水源建設,在東谷水設取水口引水進安福縣第二水廠做應急備用水源,目前項目正在施工中,預計2020年建成;
二是開展水源地達標建設,目前安福縣第二水廠、工業園水廠飲用水源地已完成達標建設;
三是實施了4個重點中型灌區高效節水配套改造,整治渠道74.1公里,改造渠系建築物226座,提高了灌區渠系水利用係數,改善了灌區農業用水條件。

3.實施生態安全工程建設。一是加大對水土流失的綜合治理,實施了6個生態清潔型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創建了7個省級水生態文明村和2個水生態文明鄉鎮,打造生態、觀光、旅遊為一體的清潔小流域和水生態文明村;
二是加強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的預防監督和執法檢查,遏制人為活動造成水土流失和破壞水生態文明行為;
三是實施了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和水利工程標準化創建,建設生態、綠色、安全的水利水電工程;
開展了小水電清理整治,加強了生態流量泄放監管。

(二)“六大管理”方面

4.強化水資源紅線管理。一是嚴格落實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對用水單位制定明確的年度用水計劃,建立相應的監管制度;
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制定用水效率控制指標體系,堅決遏制用水浪費和無效用水;
二是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嚴格落實取水許可、水資源論證、取用水和節水、計劃用水考核制度等,足額徵收水資源費;
三是做好水功能區和水源地的水質監測工作,努力保護水環境。2019年我縣用水總量2.49億m3,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34m3/萬元,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降幅為38.2%。萬元gdp用水量為149m3/萬元,萬元gdp用水量較2015年降幅為32.3%,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達到0.515,均滿足“三條紅線”要求。

5.強化河湖管理。一是全面實施河長制湖長制,並從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開展了河湖“清四亂”、清河行動、瀘水流域生態環境專項整治、最美岸線建設、生態瀘水流域建設行動等各類整治行動,解決了影響河湖生態問題200多個;
二是大力開展水庫水環境整治,取締網箱養殖和肥水養魚,清理庫區垃圾,做好水質淨化,全縣95%以上的水庫人放天養,基本實現了還一庫清水於民的目標;
三是嚴厲打擊非法採砂,召開了水利、公安、檢察院等九部門河道採砂聯合整治行動部署會,形成了“政府主導、水利牽頭、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聯合整治非法採砂工作格局,今年已查處非法採砂案件12起,維護了河湖生態和河勢穩定。

6.強化水利建設管理。自2016年以來,我縣在農村水利、水源工程、河湖治理、水土保持等項目在前期規劃設計中,已將水生態文明建設列入規劃建設方案中,預算了專項資金。在項目方案審批中,優化工程設計方案,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2018年實施兩個水利工程epc(總承包制)項目,分別是安福縣小型堤防東谷水章莊段項目和泰山水泰山段小型堤防項目,總投資2855萬元。我縣所有水利項目施工、監理招標全部實行電子招標投標,在項目主體工程施工過程中,加強了對施工、監理企業的管理,嚴格執行水利建設項目履約合同評價賦分,對失信企業形成了“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市場監管機制。

7.強化水利工程管理。2017年,我縣5座大中型水庫全部建立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管理單位,落實了管理責任。小型水利工程根據行政屬性和權屬全部明確了管理主體和責任人,並在安福縣人民政府網站上進行了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嚴格執行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規章制度,全縣所有水庫落實了日常巡查檢查責任人,對巡查檢查維護建立了專門台賬和記錄,保證了壩容壩貌乾淨整潔。

8.強化節水管理。一是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2019年我縣通過了省級驗收成功創建了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在農業、工業、生活節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全社會節水意識得到了加強,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保障;
二是加強農業節水管理。我縣從2017年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以來,累計完成高效節水面積1.5萬畝,完成輸水管道安裝約18千米。通過採取管道輸水灌溉方式,有效的改善了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條件,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緩解了水資源供需矛盾。同時因地制宜的推廣發展管道輸水、噴灌、微灌等工程節水措施,已建成安福縣科隆農業開發示範園、洲湖藍莓基地、平都蔬菜基地、洋門彭山村等一批節水示範工程;
三是加強工業節水管理。圍繞工業節水為發展重點,我縣不斷加大節水設備、器具及污水處理設備的推廣力度。開展工業節水技術示範工程,加大高耗水行業和用水企業節水技術改造,優先支持工業節約用水技術創新和推廣項目。近年來,在工業節水方面我縣主要推進重點用水行業(均為食品行業)節水型企業創建工作,全縣12家食品類重點用水行業企業已建成節水型企業5家;
四是加強城市生活節水。全縣縣級公共機構機關單位共有71家,全部創建為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成4家節水型小區。2019年我局通過節水改造工作順利創建水利行業節水型機關。

9.強化應急監測管理。加快洪澇旱災害監測、預警預報和應急能力建設,2016年新建了29個重點小(2)型水庫水位雨量自動監測站,2017年新建了45個簡易河道水位自動監測站和13個鄉村中、國小簡易雨量自動監測站,2018年升級改造了11個小(1)型以上水庫水位雨量自動監測站,2019年新建了46個一般小(2)型水庫水位雨量自動監測站。

(三)“五大改革”方面

10.推進“河長制”工作。一是組織體系全面建立。全縣共明確了縣級河長7名、鄉級河長19名、村級河長256名、水庫山塘庫長661名。縣境內河庫(包括小河、溝渠、小溪)全面實施了河長制,打通了河長制的最後一公里,縣、鄉均成立了河長制辦公室,承擔河長制的日常工作。同時,聘任了9名律師為縣總河長、縣副總河長、縣級河長法治特派員,為河長履職提供科學參考意見。縣委、縣政府出台了《安福縣全面落實湖長制實施方案》,將武功湖等5座大中型水庫納入湖長制工作範圍,河長制湖長制涵蓋全縣所有水域;
二是配套制度全部出台。建立健全了河長制縣級會議制度、信息工作制度、工作督察制度、考核問責制度、工作督察制度、驗收制度等6項制度,結合實際出台了河長庫長巡河配套制度。創新考核工作機制,將河長制工作列入全縣鄉鎮科學發展綜合考核體系,河長履職情況作為領導幹部年度考核述職的重要內容。建立了河湖地理信息平台和河長通手機app,安裝河道監控設施,積極探索“智慧河長”。

11.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2018年我縣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納入改革範圍內的1357個小型水利工程全部完成了登記造冊,並核發了產權證,其中小型水庫90座、千畝以上堤防7座、小水電站10座、小型灌區546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96處和山塘608座。所有小型水利工程全部落實了責任主體和管護經費。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我縣加速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全社會對水生態文明建設認識不足,瞭解不夠。部分幹部羣眾片面認為抓好水利設施建設就是建設水生態文明,思想意識至今還停留在單純的防汛抗洪、糧食增產增收等層面,對水資源、水環境、水安全、水文化之間的內在關係、並存發發展等問題,缺少考慮謀劃,缺少戰略眼光和創新手段,認識尚不清晰。

二是缺乏長遠規劃,資金短缺。如中小河流治理建設、流域生態綜合整治、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在規劃設計時侷限於基本建設,缺少後續規劃及資金籌備,後期維護往往難以跟上,難以達到全面整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的目標。

三是水污染防治形勢還不容樂觀。分佈在農村的小型河流、支流、坑塘等本應是改善周邊生態環境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生活污水直排、生活及建築垃圾傾倒入河還沒有徹底改觀,加上農業面源農藥化肥等對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另外,一些小型水庫水體受畜禽養殖糞污或投料養魚污染影響,水質還徘徊在v類或劣v水,一時難以達標。

四是水資源浪費還比較嚴重。農業是第一用水大户,以我縣2018年用水總量比較,農業用水佔用水總量的77%,農業缺水與用水方式粗放的情況並存,農田灌溉水利用率只有50%左右,農業節水空間十分巨大。同時學校、家庭、工業等用水較大浪費,缺少有效的節約用水宣傳力度,以及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宣傳氛圍。

五是水生態文明建設機制還不夠健全。如生態補償機制尚未建立,生態補償融資渠道和主體單一,主要依靠政府的轉移支付和專項基金兩種方式。資源開採企業對採石、採砂水土保持恢復投入不足,水生態水環境破壞缺乏應有的懲治,個人或企業破壞水生態環境,政府買單的現象嚴重。

三、明年的工作安排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繼續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推進生態水利建設、管理和改革各項工作。

一是加快推進生態水利工程建設。重點突出鄉村水利工程這一短板,積極謀劃並加快推進一批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完成水庫除險加固、五河治理防洪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設;
積極申報一批防洪工程項目,力爭解決防洪問題突出的鄉鎮達到規劃防洪標準。實施飲水工程建設,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大力推進灌區建設,在現有灌區的節水配套改造基礎上,謀劃安福縣武功山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解決長期以來渠道老化、農業用水效率不高的問題。

二是加強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積極開展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嚴查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未批先建”,水土保持設施“未驗先投”等行為。開展水生態文明村自主創建,加強鄉村水生態系統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加強農村河塘清淤整治,努力構建環通暢的河湖水網體系。

三是提升河湖監管能力。推動河長制湖長制更加“有實”,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認真實施《江西省實施河長制湖長制條例》,推進各級河長盡職履責;
以“清河行動”、瀘水流域生態環境專項整治、“清四亂”等專項行動為重點,推進影響河湖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推進河湖常態化管理,做好河湖劃界工作;
加強涉河建設項目管理。嚴控非法採砂行為,推進國有砂石公司規範運行。

四是強化水資源監督管理。推進縣域節水型建設,開展節水單位、企業、小區、學校創建。加快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促進農業節約用水。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取水許可管理,重點解決無證取水、水資源費徵繳不到位等問題。加快小水電清理整治,開展綠色小水電建設,實施“一站一策”,重點解決生態流量和脱流斷流的河湖問題。

五是提升依法治水管水能力。推進河湖衞士監督執法工作,強化水行政執法力度,打擊各類破壞水生態水環境行為;
加強聯合執法,藉助生態檢察室力量,加大與檢察院、公安機關等行業的橫向聯動,發揮執法合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