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漢鐵路遺蹟保護情況的調研報告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7W

****年1月18日,根據區委劉洪福書記的批示,區政協組織專班通過走訪座談、實地查看等形式,對市政協主席李亞隆批示的市傳統文化研究會簡報“建議將川漢鐵路倖存黃花車站立即保護起來”、“建議收藏百年前川漢鐵路所遺灌裝水泥實物”等川漢鐵路遺蹟保護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川漢鐵路遺蹟保護情況的調研報告

一、位於我區川漢鐵路主要遺蹟及遺蹟保護情況

川漢鐵路是清朝末年計劃建設,但最終未能全部建成的一條鐵路線。詹天佑為該鐵路總工程師。按當時的勘測和劃段共劃分為三段,即宜昌——萬縣,萬縣——重慶,重慶——成都,最先開工宜昌——萬縣這一段。1904年,川漢鐵路掛牌,1909年12月28日舉行開工典禮,指揮中心設在宜昌城郊一片寬敞地,該地後由此而被命名為鐵路壩。1911年5月,清朝政府宣佈將鐵路收為國有而引發保路運動,川漢鐵路宜萬段在修通17.5公里之後就被擱置起來。這17.5公里,即從宜昌到我區黃花鎮的上風埡。保路運動直接導致了辛亥革命的爆發,故而有歷史學家稱“一條鐵路斷送了一個王朝”。

(一)我區尚存的川漢鐵路主要遺蹟情況

1、上風埡山峒 該洞是川漢鐵路穿過上風埡這座山的隧道入口,位於現宜黃路上風埡轉角處。史料記載,此隧道竣工於1910年夏天,距今103年。當時還鋪有鐵軌,通行過送料車,是川漢鐵路已鋪鐵軌之終點。隧洞整體建築保存完好,圓頂如穹,石壁堅挺,洞裏尚存一段可以入內觀看。洞口出處有裝飾性混凝土建築,對稱而立,威武挺拔。中間題刻主題為“上風埡山峒”五個大字,上款有“宣統二年六月”字樣,下款落“秀山李稷勛題”,並有兩枚印章刻文:一曰“李稷勛印”、一曰“戊戌傳臚”。現鐵軌已不復存在,近處一農户清除洞內淤泥,從中取水洗車之用。

2、上風埡隧道通風口 與上風埡山峒相隔約500米左右,用鑿好的規則性石頭壘起來的一個圓形出口,直徑約3米。該通風口與上風埡隧道相通。附近村民從通風口進入過隧道,現旁邊一預製場也在這通風口取水用。保存完好。

3、上風埡隧道出口 位於上風埡與劉家坡接壤的山上,現已塌陷,殘缺的建築物兀立在雜草叢林之中。

4、黃花火車站 位於黃花鎮鎮政府附近,在路邊一排民居的後面。車站建築面積379平方米,牆體敦厚,腳基堅實,整體建築略帶西式風格。原有五個拱形門,一大四小,對稱排列,現左邊兩個已改為方形門,屋頂為硬山式,應該不是原來的風格。上世紀五十年代搞統購統銷,廢棄了四十餘年的老車站人們把它改造為糧站,現上面書有“黃花糧站”四個字。屋頂土房子部分系後來作為糧站所加,但原狀改動不大。產權為黃花糧管所。現棄之未用,大門緊鎖,屋外堆滿啤酒瓶。

5、張家口火車站 原系曉峯鄉政府駐地。90年代,小峯鄉政府將火車站拆建為兩層樓的房子做黨成校,現為私人辦的幼兒園。新建的房子基腳仍為原火車站的基腳。

6、黃金卡火車站 位於小溪塔七裏崗路“東湖花園”一帶,現房子已被拆除,只是在鐵路旁的一片空曠之地。

7、灌裝水泥實物 在張家口火車站不遠處的一塊菜地旁,原擺放有8個當年水泥灌裝的遺物。這些水泥桶柱,本是用鐵皮圓桶裝載的,但現鐵皮鏽蝕剝落不知蹤影,而水泥遇水後凝結的圓柱物質卻頑強地存活下來,儘管表面有些石化,仍可看出這是水泥的凝固物。1個水泥桶柱已經斷裂。

8、過水涵洞 位於新坪村大棺木巖下的過水涵洞,寬約9米,保存完好。涵洞上面現老百姓栽種的有柑橘 樹。村民反映,南邊村這樣的涵洞還有幾處。

9、橋墩 新坪村八組有橋墩2個,黃花場村現傳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旁有橋墩4個。據説,其他地方還有類似的橋墩。

(二)我區對川漢鐵路遺蹟保護情況

多年來,我區致力於川漢鐵路的遺蹟文物保護工作。一是對上風埡山峒和新坪村的2個橋墩,捆綁申報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3月獲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時劃定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20XX年,區文物保護部門將此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未獲批准。在即將動工興建的小溪塔至黃花一級路的改造建設時,區交通部門為保護上風埡山峒不受損害,已決定繞道而行。二是對可移動的8個灌裝水泥實物,區文物部門已於****年12月24日將其運至黃陵廟保存。市傳統文化研究會總第3期簡報中所反映只有5個了,這是不屬實的。文中所述的當事人秦德標老人説,是他自己看錯了。三是區文物部門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對川漢鐵路的部分遺蹟做了普查,保存有普查資料。四是積極向上呼籲。早在興建夷陵廣場之時,我區政協就建議在該廣場興建川漢鐵路紀念園;20XX年,又以社情民意的形式向省、市政協呼籲《川漢鐵路遺蹟應進行搶救性的保護》。

二、保護川漢鐵路遺蹟的重要意義

1、川漢鐵路顯現了夷陵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影響

撼天動地的辛亥革命,起源於川漢鐵路的路權保衞戰,由此引發了中國社會從此走向民主共和的根本變革。而川漢鐵路主建工場在宜昌夷陵。夷陵既是整個事件的發源地,又是保路運動的第一戰場。所以説,整個辛亥革命的進程中,夷陵處在一個顯著而重要的位置。

2、川漢鐵路是夷陵近代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川漢鐵路雖然半路夭折,但其指揮部設在宜昌,最先開工修成的鐵路在夷陵,這無疑使它成為宜昌夷陵近代史上一道耀眼的光芒。現存遺蹟,就是這光芒的一部分。

3、川漢鐵路遺蹟是我們珍貴而獨有的歷史文化財富

川漢鐵路遺蹟,歷經百年,尚存不多。它是歷史的見證,是全國罕見的鐵路工程建設遺址之一,由於其不可取代,不會再生,因而彌足珍貴,無疑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遺產意義。保護好這些遺蹟,就是在保護我區的歷史文化財富。

三、保護川漢鐵路遺蹟的建議

川漢鐵路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它經過百年滄桑之後,不可再生的遺蹟現今狀況令人堪憂。特別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上風埡山峒,如果再不進行搶救性的保護,將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為此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文物保護意識

在夷陵留下的大量川漢鐵路的實物遺存,是彌足珍貴的歷史實物見證,是夷陵近代歷史的亮點和驕傲,是弘揚夷陵地方特色文化的生動教材。這些遺蹟在夷陵,作為地方政府、地方人民,應以積極主動的態度,保護好、利用好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除了各級黨政領導要高度重視之外,還應對不可移動的遺蹟的周邊村民,宣講保護這些遺蹟的重要意義,宣講文物保護法,使這些村民自覺成為文物的守護神。

(二)組織專班,對川漢鐵路遺蹟做一次全面的摸底調查

雖然區文物部門已有部分川漢鐵路遺蹟的普查資料,但那種普查是按區域不分類別的普查,所以就川漢鐵路遺蹟的情況掌握的並不夠詳盡。建議如市傳統文化研究會建議的那樣,組織專班對我區境內的川漢鐵路沿線遺址,進行一次全面的走訪摸底調查活動,並將調查情況建檔備案。這項調查,要通過走訪知情老人、實地查看等多種形式,一是要全面詳盡收錄遺蹟情況,二是要有多角度的圖片資料,三是要有客觀的各個遺蹟情況的介紹,如大小、原材料、用途等。

(三)加大文物保護申報力度,對已經批准的必須掛牌保護

在專項調查的基礎上,對川漢鐵路遺蹟要分類別逐級申報。除上風埡山峒外,其他遺蹟目前均未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建議先將黃花火車站、上風埡隧道通風口等列入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然後逐級向市、省級申報。一旦申報成功,必須掛牌保護。上風埡山峒在20XX年就已經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在我們1月18日現場查看時沒有掛牌。對可移動的遺蹟如灌裝水泥實物,現已集中保管,可在將來市修建的川漢鐵路紀念園展示,或在我區修建的文化類公園展示。

(四)創新管理方式,明確監管責任主體

全區文物保護監管的主體,毫無疑問是區文物保護部門。區文物保護部門應創新管理方式,與不可移動的川漢鐵路遺蹟所在的黃花鎮及相關村簽訂協議,明確其監管責任。各遺蹟所有權單位如黃花火車站的所有權現為黃花糧管所,要制定保護措施,落實責任人,並不得隨意改變其結構。對遺蹟已是農户的,如新坪村的過水涵洞,就要到户宣傳文物保護法,並明確其管理責任。遇到情況,當地責任人應迅速向文物部門報告。

(五)搶救保護好、開發利用好上風埡山峒等文物

在所有的川漢鐵路遺蹟中,上風埡山峒是目前唯一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雖整體保存完好,但畢竟已過百年,現已有裂口,字跡也開始斑駁。建議請專家現場查看,對字跡進行拓片,對裂口進行修復,以防日久失修導致坍塌。同時,該山峒旁的路基已在塌陷,建議及時修復,以防影響到山峒的保護。

上風埡山峒與隧道通風口相通,並和火車站、橋墩、過水涵洞等都在到三峽大瀑布、情人泉旅遊的線路上。為此我們認為,把其開發利用為一個旅遊項目還是可行的。在隧道前立詹天佑雕像,遊客穿越時空,從山峒口進入100多年前的鐵路隧道,然後爬梯從隧道通風口出來,再遊黃花火車站、三峽大瀑布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