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個人教科研教學計劃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2W

有關專家認為,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一般包含三個階段,即教材探析的起步階段――教學過程研究的發展階段――心理研究和課題實驗研究的成熟階段。這個成長過程體現了認知的層次性和漸進性。由此,根據自己的教學現狀及學校的教學環境,我的教學研究工作分為三個層次:

國小語文個人教科研教學計劃

(一)學習、鑽研《課標》和教材――教師成長的起步階段

首先,我要認真研讀《課標》。熟練其中教學目的及對各知識點的要求。總的來説,做到以下三個明確:

1.明確本科目的教學目的和要求,瞭解學情。

2.明確教材的各部分在整個學科體系中處於什麼地位,它們之間是怎樣聯繫的。

3.明確每個部分的具體的教學目的、要求是什麼,並據此確定內容的教學檔次。一般分為“瞭解、理解、掌握”三個檔次。

其次,我要認真鑽研教材。

1、把教材讀厚――微觀備課

把教材讀厚,對教材精讀細研,作深入細緻地分析。多思考,多發問,對一些重點知識反覆思考,將心得體會、疑問或評論和有關的參考資料放在一起,就會感到把書讀厚了。把教材讀厚,目的是把教材的內涵充分挖掘出來,越細、越深越好。這種由薄到厚的過程,是不斷思考的過程,是不斷提出問題的過程,也是對教材不斷理解加工的過程。

2、把教材讀薄――宏觀備課

把教材讀厚可以把細節搞清楚,但是,也容易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還必須在精讀細研的基礎上,藉助提要筆記、心得筆記,不斷地對教材進行概括歸納,把握教材的要點,掌握其精神實質。只有這樣對教材吃透吃深,教學才有明確的方向性,才能確定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才可以制定出可行的教學計劃,有利於學生學習。掌握了全書的精神實質以後,就會感到書本變薄了。這並不是學的知識少了,而是把知識消化了。

(二)熟悉、研究教學過程――教師成長的發展階段

新教材、新課標、新理念,要求我們有新的教學思想,建立新的課堂模式,從而有效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如何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呢?我將從以下幾方面提升自己:一、注重板書設計,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有機滲透概括與具體的理念。二、注重課堂語言的嚴謹精練性,保證課堂教學的清晰準確,促進學生敏鋭的言語感受力的生成。三、構建教學模式,形成特色課堂。四、換位思考,想學生之所想。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改進教學方法。因此,必須認真研究各個教學環節,不斷完善教學過程,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一線教師,課堂就是我們的舞台,課堂就是我們的生命,努力耕耘以求長足進步!

(三)深入研究課題――教師成長的成熟階段

李鎮西所説的:“對於一線教師而言,什麼是最好的教育科研?那就是帶着思考的大腦從事自己每一天的平凡工作。” 因此,從紮實的教學實踐工作中,我將繼續進行課題研究,追求小而實效性。如何讓學生的習作走向個性化,讓優生獨放異彩?讓學困生有序有話並自如的表達?……都是本學年度課題研究的再次延伸,我將一如既往的深入學習、不斷探尋,以期有新的突破。

(四)撰寫教師專業生活史,促進隱性知識顯性化

撰寫教師專業生活史是我這年度將盡力做的一件事。因為作為教師的我們不僅要研究學生、研究課程,更要研究自己。通過對自己專業成長的回顧,發現自身的人格和認知特性、知識結構、對個人成長的決定性影響,把專業成長中個人常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成功案例和教學決竅等撰寫出來,以期能成為同行們專業發展的財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