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桑局工作年終總結參考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9W


蠶桑局工作年終總結參考

xx年,我局在縣委、縣府的領導下,負重拼搏,開拓創新,較好地完成了縣委、縣府賦予的各項工作任務,為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較大貢獻。
xx年主要工作
一、抓生產、促發展,全力實施蠶桑“百萬工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大力實施蠶桑“百萬工程”的意見》要求,重點抓好發種產繭、育苗栽桑、桑樹嫁接改造和養蠶設施設備改造添制等工作。
(一)狠抓發展產繭。xx年全縣發種24500張,產繭800噸,分別完成市上下達任務的102.1%和103.9%。農民蠶桑生產收入2500多萬元(含附產物),全縣農民人均增收42元,蠶桑基地鄉鎮農民人均增收188元。

(二)狠抓育苗栽桑。全縣調運桑種200斤(其中良種桑桂特優2號10斤),採取“三集中”、“三統一”的辦法在雙溪、回龍、清水3個市級基地鄉鎮和增產、靈鷲、帶河等17個縣級基地鄉鎮指導育苗XX牀,栽桑21000畝,分別完成市上下達任務的133.3%和140%,全縣桑園面積達到69900畝。在靈鷲鎮、福源鄉建立了XX畝蠶桑科技示範園,在清水鄉頂子村建立了蠶桑產業路5公里,桑園面積達1000畝。今年的育苗栽桑工作名列全市第一,受到了市委市府檢查驗收組的好評。

(三)實施新桑嫁接。組織蠶業科技人員、蠶桑乾部,深入鄉鎮村社,採取“縣培訓到鄉、鄉培訓到村、村培訓到人、合格上崗”的辦法,紮實抓好嫁接技術人員培訓和嫁接工作,全縣良桑率達到60%以上。

(四)建好養蠶設施。一是抓好小蠶共育室建設。今年在雙溪、清水、回龍3個市級蠶桑基地鄉鎮採取土地優惠(按臨時用地)、林木優惠等政策,鼓勵建設了小蠶共育室14個,其他鄉鎮在養蠶零星分散的地方適當採用了發放蟻蠶的辦法,全縣共育面達38%。二是大力推廣大蠶省力化蠶台育。動員業主、專重大户添制了一批能適應養蠶需要的省力化、低成本、易操作、抗病好養、單產高、質量優的大蠶室外蠶台,截止12月底,全縣蠶台已達9000多套。三是大力推廣紙板方格簇。採取縣財政補助一點、蠶繭收購企業承擔一點、養蠶農户負擔一點的“三個一點”辦法籌集資金10.4萬元,購買方格簇10.2萬片,在雙溪、清水、靈鷲、青山4個鄉鎮進行集中推廣。

(五)推進機制創新。一是引導龍頭企業建基地。今年秋季,按照國辦發[XX]44號文件精神,引導英華蠶業有限公司與蠶農簽訂了收購合同,承諾實行全額收購和保護價收購,明確方格簇蠶繭最低保護價為18元/公斤,對農民育苗、栽桑、嫁接、共育、設施建設、優良簇具推廣等方面給予扶持。二是大力培育蠶桑業大户。引導本地“有勞力、有技術”的養蠶能手、農村能人,採取租賃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將3000多畝無人管理、不養蠶的桑園流轉給養蠶大户。同時鼓勵蠶桑專業技術人員、外來工商業主等承包土地,投資蠶業生產,實現規模化、集約化和專業化經營。目前,全縣業主大户已達150多個。三是大力培育蠶業合作社。積極鼓勵和支持農村能人領辦創辦蠶業合作社。通過建立緊密型、鬆散型、指導型等多種類型的蠶業專合組織,按照合作經營、二次返利、入股分紅等方式,為蠶農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全縣現有縣級蠶業協會1個,鄉級蠶業合作社4個,縣級蠶業協會理事任正明被國家財政部、國家科協命名為“全國科普工作帶頭人”(獲得獎金5萬元)。

(六)大力推廣蠶業科技。一是狠抓養蠶技術培訓。全年共培訓蠶農15000人(次),基地鄉鎮蠶農人均培訓達1次以上,做到每個養蠶户有一個明白人,每個養蠶户有一張明白紙,達到單產平均提高5%以上。二是大力推廣省力化養蠶技術。針對農村勞動力外出的實際,大力推廣“統防統消,小蠶共育,大蠶省力化飼養,自動上簇”等配套技術,加大科技栽桑養蠶配套技術的推廣力度,實現了蠶繭單產、質量、效益三提高。三是大力推行蠶業科技承包。支持鼓勵蠶業科技人員到基地鄉鎮進行技術承包,向基地鄉鎮、村社提供技術服務,使先進的栽桑養蠶、防病、治蟲技術到村、到社、到户、到人。四是搞好蠶桑副產物的綜合利用,提高桑園綜合經濟效益。今年與成都晶寶公司合作,幫助蠶農銷售幹桑葉0.8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000多萬元。

二、保穩定、促和諧、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一)抓好招商引資。爭取蠶桑富民工程建設專項資金40萬元,蠶桑“百萬工程”建設資金16.2萬元,還有部份資金將在明年初到位。

(二)組織非税收入。完成財政預算外收入3.5萬元,調控3萬元。

(三)抓好信訪穩定。信訪穩定是我局的一項重要工作,花去了全局8名在職職工大量的人力、精力和時間。但由於採取許多過細的、大量的、有效的措施,使200多人的維穩任務得以順利完成,沒有出現到市及以上的人員,也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

(四)抓好黨建工作。切實抓好局機關黨組織建設,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採取多種有效形式,加強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理想信念、黨風黨紀廉潔從政和艱苦奮鬥教育,全年共召開民主生活會4次,上黨課3次,開展警示教育活動5次,對黨員幹部進行正反典型教育4次,報送紀檢監督信息12期,調研文章2篇。進一步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提高全局幹部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我局繼續保持縣級文明單位。(五)抓好安全工作。切實加強安全生產教育,樹立安全生產意識,全年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六)抓好計生“三結合”及聯繫鄉鎮工作。對雙溪鄉顧家村(新增3户,聯繫6户,幫帶20户)的計生“三結合”户,提供項目、資金、信息、培訓、政策等幫助,做到了“三落實、三到位”,同時督促、協助雙溪鄉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蠶農栽桑養蠶積極性不高。受勞力、技術、蠶繭價格等因素影響,蠶農栽桑養蠶積極性不高,不願或不敢進行生產發展。

二、收購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不強。收購企業參與原料基地建設不夠,注重眼前利益,與蠶農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夠完善。

三、蠶桑科技推廣程度低。蠶桑生產技術力量缺乏,養蠶設施較差,人蠶共居、口袋蠶房等落後養蠶技術還在一定範圍內存在。

四、蠶桑生產投入太少。

xx年工作要點

一、目標任務

xx年全縣計劃嫁接3000畝,全年發種25000張,產繭75萬公斤,推廣紙板方格簇20萬片,培育蠶桑業主大户600户。

二、主要措施

(一)進一步夯實蠶業發展基礎。一是不斷優化區域佈局。重點打造“靈鷲—帶河—雙溪—駱市—東昇”和“增產—回龍—清水—福源—青山”兩個蠶桑產業帶,力爭使每個產業帶桑園面積達到2萬畝以上。xx年全面完成栽植桑樹改良和養蠶設施改造,xx年實現全面投產,養蠶量佔到全縣的60%以上。二是積極培育蠶桑大户。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有效形式,促進蠶桑資源向業主大户集中,解決單家獨户養蠶缺勞力、缺技術等問題,對全縣基地鄉鎮、業主大户給予項目、資金等優惠扶持。三是切實改善基礎條件。加快蠶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廣省力化蠶台。xx年新建共育室85個、簡易蠶房700個、消毒池700個,切實改善養蠶環境和基礎條件。

(二)進一步培育產業帶動主體。一是培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現有絲綢企業,鼓勵和引進有競爭實力的企業參與**蠶業資源的整合,不斷增強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能力,努力建設川東北一流的生絲出口創匯基地。二是發展專合組織。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進一步鼓勵發展蠶桑專業合作組織。規範和完善現有蠶業協會和蠶業合作社,在條件成熟的鄉鎮及村社新建一批蠶桑專合組織,並參與蠶繭生產和收購。以鄉(鎮)、村、社、業主(大户)、鄉村蠶桑技術能人和企業為重點,逐步建立起具有法人資質的經濟實體,為蠶農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技術指導和銷售服務,把分散經營的蠶農組織起來,提高蠶農組織化程度和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三是完善市場體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培育和引進1-2家有實力、有資質的企業,參與蠶繭收購,通過有序競爭,帶動全縣蠶桑產業健康、快速發展。進一步改革和完善“蠶繭收購許可證”年審制度,加強蠶繭收購站點管理,凡不符合條件的,一律不予上報審批。

(三)進一步增加蠶業科技含量。一是積極推進桑樹嫁接改良。加速劣桑改良和桑樹新品種的推廣,大力推廣免嫁接新桑品種,xx年計劃改良桑樹3000畝,使全縣良桑率達到60%以上。二是大力推廣紙板方格簇技術。xx年計劃推廣20萬片,市級蠶桑基地鄉鎮力爭推廣面達到70%以上,縣級蠶桑基地鄉鎮推廣面達30%以上。三是實施蠶桑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推廣肥團育苗,小苗一步成園,小蠶薄膜覆蓋育,大蠶蠶台育,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機械化作業等穩產高產技術,把蠶業標準化工作具體落實到桑園建設、養育管理各個環節。

(四)進一步強化蠶桑產業發展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大投入力度。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同時,引導龍頭企業通過業務補貼等形式,增加對蠶桑產業的先期投入。二是建立蠶繭收購風險基金。按照“企業提取、財政配套、訂單收購、盈取虧補”的原則,建立蠶繭收購風險基金,抵禦市場風險、確保企業和蠶農“雙贏”。三是強化蠶業發展的目標考核。落實鄉鎮蠶桑生產目標責任,爭取縣上把蠶桑生產納入基地鄉鎮一級目標考核,定期檢查、嚴格考核、逗硬獎懲。

(五)進一步抓好示範基地鄉鎮建設。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打造1個高標準和示範基地鄉鎮。示範基地鄉鎮基本實現旱地桑園化、經營集約化、養蠶標準化、簇具優良化,力爭到2011年實現發種達到10000張,產繭40萬公斤,解舒率60%,繭絲長1200米以上的目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