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縣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情況暨2020年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打算

來源:巧巧簡歷站 5.44K

南豐縣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情況2020年工作總結2021年工作打算

南豐縣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情況暨2020年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打算

“十三五”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民政部門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縣民政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時代、明確新方向、聚焦新要求,圍繞省市民政事業“十三五”規劃和民政工作要求,逐步推進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基層社會治理、民政公共服務等體系建設,困難羣眾兜底保障水平逐步增長,民政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人民羣眾的獲得感進一步提高,有力地促進了南豐經濟社會的和諧穩定。“十三五”期間先後被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軍區評為“雙擁模範縣”,榮獲“全省社會救助工作優秀縣”、“全市民政工作綜合評估優秀單位”、“全市民生工程優秀單位”“全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優秀單位”、“全市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優秀單位”等榮譽稱號。

一、“十三五”期間民政工作情況及成效

(一)特殊困難羣眾基本生活切實保障。

1、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持續提高。2020年,城鄉低保保障標準每人每月分別提高到705元和470元,低保保障線標準按年均10%以上的比例逐年遞增。同時按照低保標準提高幅度的相應比例提高低保補助水平,確保城鄉低保對象收入適應於全縣經濟發展水平,2020年全縣城鄉低保補助水平分別達到450元和325元每人每月。十三五”期間,全縣城市低保累計保障14376人,發放城市低保金 7187.6萬元,農村低保累計保障37930人,其中已納入農村低保保障的建檔立卡貧困對象累計19020人,發放農村低保金13541萬元。

2、建立城鄉統一的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2020年開始,我縣將“三無”人員統一為特困人員全部納入救助供養範圍,切實維護他們的基本生活權益。目前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為917每人每月,能自理的特困人員供養標準615人。十三五期間,共發放特困人員供養資金1093萬元人。

3、落實殘疾人的兩項補貼制度。統一城鄉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2020年城鄉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達到每人每月60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達到每人每月70元。會同縣殘聯對殘疾人兩補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將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殘疾人兩項補貼保障範圍。2016年以來共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金額696.5萬元,其中2020年共有2933人享受殘疾人兩補,發放兩補金額共計262.14萬元 。   

(二)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助力脱貧攻堅成效顯著。

1、全面推行農村低保申報制改革,加強農村低保對象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數據比對,做到與精準扶貧有效銜接。目前我縣對建檔立卡貧困户中的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在現有補助標準的基礎上,每人每月提高20元補助。

2、及時開展防災減災工作。2016年以來,琴城鎮人民路社區被評為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琴城鎮新建路社區、琴城鎮建設路社區、琴城鎮解放路社區等單位被評為省級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倉山路社區、楊梅村社區、水南村社區等單位被評為市級綜合減災示範社區。

3、完善城鄉醫療救助體系建設。取消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病種限制,進一步提高醫療自費部分的救助比例。其中:特困供養人員在醫療救助政策內個人自負部分按100%給予救助;低保對象在醫療救助政策內個人自負部分按75%的比例給予救助;支出型貧困低收入家庭大病患者其住院費用自負部分年累計在2萬元以上按50%的比例予以救助,年累計救助金額不超過4萬元。對符合條件的困難羣眾進行大病醫療救助,提高“一站式”即時結算比例。2019年6月份按照機構改革要求,醫療救助工作移交到縣醫保局,同時我局積極配合做好移交後醫療救助對象的身份認定工作,有效緩解困難羣眾看病難問題。

4、完善臨時救助制度。2017年縣政府下發《南豐縣進一步健全完善臨時救助制度實施辦法》(豐府辦發[2017]34號文件),在明確救助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規範和細化了救助程序和救助方式。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我縣簡化優化臨時救助審核審批程序,全面落實鄉鎮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適當提高救助標準,提升救助實效。同時加強臨時救助與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社會救助制度和扶貧政策的銜接,對申請低保、特困供養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新增貧困人口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成生活困難的家庭等困難羣眾,視情先行給予臨時救助,切實保障困難羣眾基本生活。十三五期間臨時救助共救助2385人次,發放臨時救助資金1183279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户救助人次為1119人次,金額為483770加強與公安、城管等部門的協調配合,積極開展 “寒冬送温暖”專項救助活動,對流浪乞討人員及時給予救助服務,切實維護好生活無着落乞討人員基本權益。2016年以來,共救助生活無着落乞討人員1270餘人,支出流浪乞討人員(含生活、醫療、返鄉救助)資金91.45萬元。 

(三)城鎮貧困羣眾脱貧解困工作紮實有效

1、強化保障措施。一是出台了《南豐縣城鎮貧困羣眾脱貧解困結對幫扶工作實施方案》,落實縣領導掛點聯繫社區幫扶和部門單位駐點幫扶社區制度,開展縣直單位黨員結對幫扶,採取“一對一”、“多對一”等方式,每個解困對象都落實了1-2名黨員結對幫扶,全縣共72個縣直單位820名黨員結對幫扶全部落實到位。

2、強化精準核對。依託“數字民政”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台和市政府大數據平台,結合線下和不動產中心、車輛、社保等部門開展家庭經濟狀況核查,對城鎮貧困羣眾做到精準識別。已累計開展線上核查低保家庭和城鎮支出型低收入家庭共1217户、3527人次,核查信息預警242户、303人次;通過政府大數據平台比對,全核查出低保疑似問題人員551例,經重新核查後清退不符合低保條件的人員231例。全縣共認定城鎮貧困羣眾1220人,其中:城鎮低保對象有1086人,占城鎮貧困羣眾的89%;城鎮特困供養對象24人,占城鎮貧困羣眾的2%;城鎮孤兒6人,占城鎮貧困羣眾的0.5%;已認定城鎮支出型貧困低收入人員104人,占城鎮貧困羣眾的8.5%。

3、動員社會參與。充分發揮社會組織民間力量,助力城鎮脱貧解困工作。2019年召開了全縣社會組織管理暨參與城鎮脱貧解困工作會,全縣45個行業協會、商會、公益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積極響應,填寫了《南豐縣社會組織自願參與城鎮脱貧解困結對幫扶工作報名表》,並及時與社區對接開展社會組織資助城鎮脱貧解困對象慈善活動。另外由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江西省分行牽線搭橋,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正邦集團向我縣捐贈一批價值10萬元的愛心物資,每個城鎮貧困對象家庭發放20斤大米1包,牛奶1提,愛心物資由幫扶黨員主動送到城鎮脱貧解困對象家中,讓貧困對象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四)兒童老年社會福利水平逐步提高。

1、統籌推動兒童福利工作。落實城鄉孤兒基本生活保障。2020年我縣城鄉散居孤兒供養標準為950,機構養育孤兒供養標準達到1600,高於全國平均供養水平。積極開展“明天計劃”項目,對孤殘兒童實施醫療康復;以《呵護青春花蕾、關愛兒童成長》為主題,以節假日及新學期開學等特殊時期為契機,多形式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關愛保護活動。

2、着力推進養老服務能力建設。2016年我縣改擴建縣福利院兒童樓為老年公寓,新增養老牀位62張。縣財政投入10188萬元新建南豐縣養老服務中心,新增養老牀位473張。同時加快推進鄉鎮敬老院建設和城鄉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進一步提升我縣養老服務能力。2019年7月,我縣採取公建民營的形式通過公開招標由福建省福齡金太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對我縣養老機構和居家養老進行運營管理,為我縣老年人提供專業的照護服務

3、全面落實老年優待政策的建立了由民政、保險公司、公交公司、車管部門等單位的聯絡協調機制,召開專門協調會,按照省財政、縣財政80%:20%的比例負擔,為全縣   名60週歲以上城鄉特困老年人和重點優撫對象以及其他70週歲以上老年人免費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同時在重陽節,與縣保險公司一同對我縣百歲老人進行走訪慰問活動。落實高齡老年人補貼制度。對高齡齡補貼申請實行信息化,將年滿60週歲的老年人輸入市局開發的高齡老人補貼發放系統,縮短申辦程序防止了漏發、錯發等現象。2016年以來,我縣共發放高齡補貼金1275.104萬元,惠及5000餘名老年人。

(五)綠色殯葬改革穩妥深入推進。

1、加強殯葬執法力量。縣政府批覆成立了南豐縣殯葬執法大隊(隸屬民政局的股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加大殯葬執法力度,同時下發了《南豐縣進一步規範縣城規劃區喪事活動實施方案》,進一步規範我縣縣城城區喪事活動。

2、加強殯葬服務能力。縣殯儀館擴建工程按照高標準建設竣工,並於2019年1月31日開始試運營,項目投資約3200萬元,新增1個大型悼念廳、9個守靈廳及餐廳、綜合樓等配套,殯儀車、環保火化設備、治喪悼念設施等一應俱全,提供殯葬一條龍服務。各鄉鎮農村公益性公墓一期建設於2019年6月底前全面完工,目前建成墓穴6351座,路網、綠化等配套到位;城市公益性公墓完成建設面積10畝,新增骨灰存放格位900個。

3、全面整治違規陋習。大力開展“三沿六區”散埋亂葬墳墓治理,我縣各鄉鎮對“住宅式”墓地、硬化大墓、活人墓進行了摸排,進行銷號管理,採取搬遷、平墳頭、植樹遮擋等方式治理了散埋亂葬墳墓1510座,“三沿六區”可視範圍內已無墳墓。縣民局政和民宗局聯合對我縣宗教活動場所提供殯葬服務進行了摸查統計,並對存在情況的金山寺下發了整改通知單,並確保整改到位。

4、落實殯葬改革惠民政策。我縣出台了《關於喪葬費、撫卹金等補助發放管理辦法》,實行了惠及全縣城鄉居民的5項(包括遺體接運、冷藏、火化、普通骨灰盒、骨灰寄存)合計1200元免費遺體火化政策和5年內農村公益性公墓免費入墓安葬政。推行綠色殯葬改革以來,我縣共獲得市政府殯葬改革獎補資金150.5萬,免費火化遺體2601具,惠民減免火化費用312.12萬元,火化率達100%。我縣多篇殯葬改革的宣傳報道登上了江西民政雜誌和中國社會報,綠色殯葬改革深入人心。

(六)城鄉社會治理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1、加快農村社區試點建設。“十三五”期間,全縣計劃建設52個農村社區,佔全縣行政村總數的30%。2017至2019年建成34個,2020年建成21個。各鄉鎮結合當地實際和資源稟賦,分類打造旅遊型、養老型、經濟發展型、電商服務型農村社區,其中市山鎮前山村、包坊村、桑田鎮荷田崗村、白舍鎮中和村、傅坊鄉傅坊村、萊溪鄉九聯村等六個農村社區先後被命名為全省農村社區建設試點示範社區。

2、創建“綠色社區美麗家園”。按照“六化”建設要求,着力打造服務完善、管理有序、美麗宜居、幸福和諧的示範社區,全面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琴城鎮琴台路、琴湖路、國安路、沿江路、桔都西路、新建路社區和白舍鎮中和社區、琴城鎮水南村社區等8個社區先後被命名為全省“綠色社區,美麗家園”示範社區。

3、推進城市社區標準化建設。2019年開始至2021年,分三年建設11個城市標準化社區,縣委書記吳自勝、縣長樂啟文多次到社區調研指導工作,要求高標準打造有品位、有亮點、有業態的標準化社區,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明確由縣委組織部牽頭標準化建設工作,民政局、琴城鎮、以及財政局、城投公司等相關職能單位密切配合,各司其職,通過長期租賃、公房置換等方式確保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達標、引入專業設計團隊高標準建設“四個中心”。 目前已完成琴台路、琴湖路、沿江路、新建路、國安路、人民路、桔都西路等7個城市社區標準化建設,2021年計劃完成4個社區標準化建設工作。

4、規範完善村規民約。加強對制定和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的重要意義的正面引導,指導全縣各村()按照程序制定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把禁止大操大辦紅白喜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容村貌環境整治、鄰里糾紛協商處置等內容,寫進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大興儉約民風,引領新時期文明新風尚,深化依法治村(社區)工作,推進村(居)民依法民主自治,不斷完善基層治理結構,努力提升村(居)依法自治能力。目前13個居民委員會、172個村委會全面完成村規民約的修訂完善工作。

(七)民政專項社會管理能力進一步提升。

1、依法加強社會組織管理。按照《關於江西省實施社會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改革的公告》的要求,從2016年5月開始,對已登記社會組織換髮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登記證書工作。在縣委組織部的領導下,成立了社會組織黨工委,指導幫助社會組織開展黨建活動。依法做好民間組織的登記、年檢工作。2016年以來共依法審批新登記社會團體組織21個,民辦非企業單位19個,依法開展社會組織年檢63個,進一步規範了社會組織行為。

2、全面提高新時代地名管理服務水平。及時調整了全縣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我縣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工作動員大會,進行動員部署。按時按質完成全縣十一大類3676個標準地名的普查工作,在此基礎上扎開展地名普查成果轉化工作。在以往地名標誌牌設置工作的基礎上,落實經費136.754萬,對全縣1282處未設置標誌牌、損壞標誌牌的地名及縣城新增道路地名標誌牌進行了補設,做到地名標誌牌設置全覆蓋。製作完成地名視頻《人傑地靈話南豐》、《曾鞏讀書巖,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地名詞典(江西卷)》第三稿修改,配合《江南西道》攝製組完成我縣地名專題宣傳片拍攝工作,收集、編寫了12篇《紅色地名故事》,進一步推動全國地名普查成果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服務百姓生活,弘揚傳承歷史文脈中發揮積極作用,實現地名工作創新發展。

3、全面完成行政區域界線聯檢工作。按照上級民政部門要求全面完成行政區域界線聯檢工作。其中:2016年全面完成琴城桑田、冾灣萊溪、琴城冾灣、東坪太源、冾灣東坪等五條鄉級界線聯檢工作。2017年全面完成了太源萊溪線、太源桑田線、桑田萊溪線、太和太源線、市山琴城線等5條鄉鎮界線共計82.235公里的聯檢任務,同時完成2017年行政簡冊填報工作。2018年全面完成白舍市山等5條合計86.999公里鄉鎮級界線聯合檢查工作,共埋設17個界樁,其中三面界樁 7 個,雙面界樁 10 個。2019年認真做好閩贛線建寧-南豐段全長28.38公里的行政區域界線聯檢工作(主要涉及南豐縣傅坊鄉、太和鎮、建寧縣溪口鎮、裏心鎮),埋設雙面界樁1個(18號界樁);認真做好南(城)南(豐)線全長87.10公里的行政區域界線聯檢工作,埋設雙面型界樁2個,埋設南(豐)宜(黃)南(城)、南(城)黎(川)南(豐)三面型界樁2個;完成我縣太和桑田線、傅坊白舍線、紫霄三溪線3條總長37.905公里鄉鎮級行政區域界線聯檢工作,共埋設界樁8個,其中三面型界樁4個。同時紮實推進 “平安邊界”建設,邊界相鄰的鄉鎮、村組開展了豐富多彩聯誼活動,簽訂了創建“平安邊界”協議書,促進了邊界和諧發展。

4、嚴格依法辦理收養和婚姻登記。積極組織參加全省兒童收養和婚姻登記工作培訓,提升工作人員依法辦事能力。2016年-2019年,共接受收養工作業務諮詢1800餘人次,依法辦理收養登記4件。按照民政部、省市婚姻登記標準化工作的要求,我局對婚姻登記服務辦事大廳進行升級改造,營造温馨祥和的辦證環境,以提高辦事效率。按照“放管服”要求,推行延時錯時服務,公開辦證程序及收費標準,切實做好婚姻免費登記工作,切實方便辦證羣眾,提高了滿意率。2016年-2019年累計辦理婚姻登記14668對,其中:結婚登記7238對,離婚登記3774對,補辦結婚登記3608對,辦證合格率100%。

二、2020年工作總結

2020年是決戰脱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全縣民政系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眾志成城、迎難而上、紮實工作,充分發揮民政職責“惠民生、兜底線、救急難、促和諧”和精準扶貧的重要作用,為全縣經濟社會健康和諧發展保駕護航。

(一)守好民政陣地,多措並舉抓實疫情防控工作

1、強化責任落實。第一時間成立以局長為組長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細化防控措施,落實防控責任。

2、強化民政服務機構管理。疫情期間,對全縣所有養老機構實行臨時封閉管理,關閉農村幸福院,無特殊情況,嚴禁老人外出,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敬老院探訪,嚴禁老人親屬上門探視,工作人員每日實時關注老年人身體健康,一天兩次測量體温,如若發現體温異常,及時送醫或第一時間上報並處理。婚姻登記服務處暫停婚姻登記辦理,做好宣傳引導,對確需緊急業務需辦理實行“預約辦”,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流動聚集。殯葬管理領域,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的作用,積極引導羣眾移風易俗,推遲或從簡辦理喪事,縮短治喪規模和時間。救助管理站認真核實流浪乞討人員流出地區、詢問身體狀況、做好體温測量,如發現有發熱、乏力、咳嗽等疑似症狀應立即向站領導報告並已送縣定點疫情防控醫院,切實保障受助人員和工作人員雙安全。

3、強化社會救助。首先對我縣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等救助對象逐户排查登記,瞭解救助對象中有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及其基本生活保障情況。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家庭生活狀況做好持續跟蹤瞭解,掌握有無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導致基本生活存在困難的情況,妥善解決與疫區人員密切接觸的救助對象自我隔離期間的生活困難。各鄉鎮通過全面落實定期探訪制度,密切關注救助對象身體、生活情況等,確保低保對象、分散特困人員“平日有人照應,生病有人看護”。

4、全力羣防羣治指導城鄉村(居)委會持續開展網格化排查摸底,每天進行拉網式、全方位檢查,確保各項防控措施得到落實,不落一人,不留死角,全縣基層幹部下沉社區3208人、社會力量下沉社區人數3831人、城市社區,參與社區防控人員工作總時長929760小時,社區摸排居民數量75947人,農村社區參與社區(村)防控人員數量5132人。上報防控工作宣傳材料58篇。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疫情防控,以捐款捐物的形式奉獻愛心,合力抗擊疫情。如藍天救援隊、縣平安志願者協會、愛心驛站志願者協會、縣長跑協會、縣物流協會積極行動,參與疫情一線;南豐縣副食品百貨行業商會向紅十字會捐贈帳篷53頂;南豐縣上海商會向向十字會捐贈800箱聖牧有機牛奶和800箱光明酸奶;南豐縣副食品百貨行業商會祕書長嚴文光向琴台路社區捐贈了60瓶84消毒液;南豐縣餐飲行業協會捐贈了一批總價值2萬多元的食材,可供1000人食用,並從2月2日開始向南豐高速路口監測點、縣委黨校留觀點等地夜間執勤值班人員贈送夜宵;南豐縣美術協會用藝術創作,向奮鬥在一線的英雄們致敬。

(二)補齊短板兜底線,織密織牢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網

1、集中精力做好脱貧攻堅“兩不愁”。全面落實提標提補,着力保障基本民生。截止目前,我縣共有農村低保對象4353户7743人,發放農村低保金3033.3萬元(其中保障疫情期間困難羣眾的基本生活,增發一個月低保金作為疫情生活補助,共計232.4萬元)。共有農村特困人員255人,累計發放供養資金192.3752萬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户中特困對象105人,累計發放供養資金68.0584萬元。共有2933人享受殘疾人兩補,發放兩補金額共計262.14萬元,其中建檔立卡殘疾人發放99.7萬元。主動銜接扶貧部門開展兜底保障對象信息比對,完善兜底保障工作資料,對縣、鄉鎮、村的社會救助數據進行核對排查,做到數據精準、工作精細、交賬精確,為打贏脱貧攻堅戰提供數據支撐,確保充分發揮民政系統兜底保障政策合力。落實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評估認定措施、剛性支出扣減政策以及“單人保”政策,將未脱貧建檔立卡貧困户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納入農村低保等社會救助保障範圍,截止目前,共對19户農村低保對象實行了低保延退。

2、高質量完成城鎮貧困羣眾脱貧解困。目前我縣城鎮貧困羣眾1231人,其中城鎮低保對象有1123人,城鎮特困供養對象28人,城鎮孤兒4人,城鎮支出型貧困低收入人員76人,幫扶率100%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完善體制建設。進一步完善困難羣眾基本生活保障協調機制、脱貧解困工作定期調度機制、各部門數據共享機制等工作機制,及時研究解決脱貧解困工作推進中的各類突出問題,促進各項業務有效融合和高效聯動。二是強化經費保障。縣財政2020年安排了縣城鎮貧困羣眾脱貧解困專項工作經費60萬元,確保了基層有錢辦事,有人辦事,有章辦事。三是推進政策落地。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主動作為,密切協作,紮實推進針對性和操作性更強的專項幫扶措施,解決城鎮貧困羣眾在醫療、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四是完善激勵機制。為更好地展示城鎮貧困羣眾脱貧解困工作成效,挖掘、宣傳一批辛勞奮戰在城鎮貧困羣眾脱貧解困工作一線的先進人物,開展了“最美幫扶人”和“脱貧解困奮進之星”評選活動。五是引入第三方評估。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對我縣城鎮貧困羣眾的脱貧解困情況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確保城鎮貧困羣眾“兩不愁三保障”逐户落實到位,確保城鎮貧困羣眾同全縣人民同步邁入小康。

(三)多元參與聚合力,着力健全老年兒童福利體系

1、統籌推動兒童福利工作。一是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救助範圍,通過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核查認定,我縣共有事實無人撫養兒童48人,按照孤兒標準減去低保金後的差額予以補助,截止11月份共發放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生活費28.52221萬元。二是提高城鄉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2020年我縣城鄉散居孤兒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950元,機構養育孤兒供養標準為每人每月1350元(與省市標準持平) ,2020年1—11月,共發放孤兒生活費12.17萬元。三是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根據省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江西省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任務分工》的通知(贛農兒保辦字〔2020〕5 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了《南豐縣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任務分工》,進一步明確我縣各成員單位職責任務分工。截止目前,我縣各鄉鎮經過全面摸底排查瞭解,現有留守兒童780人,困境兒童 202 。春節期間,由縣慈善總會牽頭,各鄉鎮協助,春節期間共走訪慰問150户留守兒童及困境兒童人家,每人發放春節慰問金500元。通過對這些困難對象的上門上户,讓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温暖,對他們的童年產生積極影響。

2、建設高質量養老服務體系。一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對全縣年滿80週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發放高齡補貼。對80週歲以上的低保家庭成員、城鄉特困人員按照每人每月50元發放服務補貼。對特困自理人員、特困半失能人員、特困失能人員分別按每人每月70元、300元、1200元標準發放護理補貼,對未享受殘疾人護理補貼、年滿60週歲的低保對象,按每人每月50月標準發放護理補貼。2020年共發放高齡補貼186.084萬元4766人;發放服務補11.665萬元216人;發放護理補貼73.76萬元297。二是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2020年9月28日,新建設的縣養老服務中心開始試運營,通過近2個月的運營,入住老人普遍反映良好,入住的社會老人逐月遞增。縣財政安排1000萬元用於六類對象的助餐和助娛、助浴、助安服務,同時還配套1000萬元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資金對達到“四助五有”“幸福之家”標準的養老服務站分別獎補5萬元20萬元,累計撥付居家養老設施建設配套資金300餘萬元。目前助餐活動已在部分鄉鎮村居養老服務點正常開展,助娛、助浴、助安、助醫等活動在全縣各鄉鎮居家養老服務點全面開展。全縣落實助餐六類對象162人,落實助娛、助浴、助安、助醫的六類對象1550人。到2020年底,全縣75%的建制村將建成居家養老服務設施。三是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機構民營化運作,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養老服務的調節,提高養老服務的經營效率。目前我縣引進了福建省福齡金太陽健康養老股份有限公司對我縣養老機構和居家養老進行運營管理,為我縣老年人提供專業的照護服務。2020年,通過市場化運作,建成了智慧養老管理中心信息平台,已錄入六類對象人員信息1100餘人。同時將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與黨建工作融合發展,市山鎮包坊村日間照料中心每週安排一次老黨員上黨課活動。2020年我縣在5個鄉鎮開展了“黨建+養老服務”試點工作,養老服務體系工作在學習強國上刊登發表。今年縣財政安排10萬元專項用於養老護理員的培訓,全縣鄉鎮養老機構護理員及其他養老機構護理人員68人蔘與了培訓並通過考評,為我縣打造一支政治素質硬、文化水平高、管理能力強、富有為老服務情懷的管理服務隊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四是加快特困人員集中照護機構建設。為更好地服務城鄉特困失能人員,保障他們的權益不受侵害,我縣正在將原縣福利院老年公寓改造成特困失能人員集中照護養老機構,改造完成後,將委託專業養老服務機構管理運營,由他們為特困失能人員提供專業化、系統化的優質服務。

(四)加強基本社會事務管理,提升民政公共服務水平

1、持續深入推進綠色殯葬改革。2020年我縣將撫州市財政局和撫州市民政局下達的2018年和2019年殯葬改革市級獎補資金150.5萬元合理分配至各鄉鎮用於鄉鎮公益性公墓配套設施建設,在建設殯葬基礎設施過程中,充分徵求多方意見,因地制宜,合理佈局,補齊殯葬基礎設施短板,在建成後注重優化服務管理,讓廣大羣眾享受更多民生福利。今年縣殯葬管理所採購城市公益性公墓墓碑石159座滿足城鎮羣眾需求。同時,嚴格按照民政部、省市相關安葬(放)設施違規建設經營專項摸排和違建墓地專項整治成果鞏固提升行動的相關文件精神,通過部門聯動,成立工作專班,全面整治“三沿六區”散理亂葬墳墓,確保效果好、成效實。今年我縣“三沿六區”散埋亂葬、大墓、活人墓等共29穴全部整治完畢。

2、有序實施行政區域界線聯合檢查工作。完成縣級行政區域界線聯合檢查任務,其中:南(豐)黎(川)線由我縣牽頭負責,宜(黃)南(豐)線我縣協助配合完成5條鄉鎮級行政區域界線聯檢任務,分別為:琴城萊溪線、洽灣太源線、桑田白舍線、傅坊太和線、三溪市山線,界線總長78.011公里,共埋界樁17個(含8個三面型界樁)。

3、紮實做好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成果轉化工作。按照上級要求,製作出版了《南豐縣行政區劃圖》、《南豐縣政區圖》,製做完成地名視頻片《南豐老街老巷》。完成了《南豐縣地名圖集》第次審稿工作,預計年底出版發行。我縣《地名志》、《地名詞典》、《紅色地名故事》的編纂正在按進度實施

4、推進婚姻登記便民服務。加強婚姻登記信息化建設,有效對接“贛服通”平台,大力倡導預約服務。積極與縣衞健委溝通協調,實現婚姻登記與健康體檢合署辦公,極大地方便辦事羣眾。目前共登記結婚1218對、離婚811對,補辦結婚405對,婚登合率達100%。

5、依法加強社會組織管理工作。認真做好社會組織進行例行年檢,以檢促整,規範社會組織行為;以社會組織年度檢查為契機,分類對社會組織年檢資料進行審查,業務主管單位初檢後我局複檢,確保社會組織規範運行,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2020年新登記3個社會團體組織:南豐縣蜜桔協會、南豐縣四和青年公益志願者協會、南豐縣勞動模範協會。

(五)立足民政職責,推進基層政權建設和城鄉社區治理

1、做好村(居)委會補選工作。積極配合縣委組織部門,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補選方案和操作流程,做好了一肩挑主任補選的指導工作,指導各鄉鎮依法、依規補選村(居)委會主任,今年我縣12個鄉鎮補選村委會主任80名、副主任1名,委員2名,居委會主任12名。

2、抓好“綠色社區美麗家園”創建活動工作。根據撫民電[2020]35號文件要求,結合社區標準化建設,按照“六化”建設要求,深入開展“綠色社區美麗家園”創建活動。2020年我縣琴城鎮新建路社區、水南村社區被命名為全省“綠色社區,美麗家園”示範社區。

3、推動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全縣共安排6個鄉鎮21個行政村開展農村社區試點,利用試點建設開展以來積累的工作經驗及探尋的有效模式,同步結合“綠色社區 美麗家園”創建活動,適當進行增量擴面,縣財政安排建設經費105萬元,確保每個試點社區不少於5萬元。傅坊鄉傅坊村、萊溪鄉九聯村被命名為全省農村社區建設試點示範社區。

4、搞好城市社區標準化建設。根據城市社區標準化建設三年工作計劃,今年我縣選取了新建路、國安路、人民路、桔都西路等4個城市社區開展標準化建設,通過長期租賃、公房置換等方式確保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達標、引入專業設計團隊高標準建設“四個中心”。目前,已經有3個社區全面完成了“四個中心”建設任務,國安路社區因黨建三化工作還在進行中,社區標準化建設工作預計12月中旬可以完成。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農村支出型貧困低收入家庭在認定家庭收入核算中,由於農民家庭收入來源多樣,家庭收入綜合量化評估的困難較多。一是收入類別多樣,難核實。隨着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農村居民收入來源更趨多元化,既有傳統經營性收入,也有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收入的多樣化更容易產生隱瞞收入的問題,從而很難保證將各類收入無一遺漏地納入核算範圍。二是收入難以貨幣化衡量。農村經營性純收入需要根據各類農產品的價格和成本投入進行核算,而一方面價格易受市場波動等多種複雜因素影響,另一方面,不同家庭在農業經營中的投入成本也不盡一致;同時不同質量、級差的土地、不同的經營者會有不同的產量,更增加了農業純收入核算的難度。

2、支出型貧困低收入家庭的相關社會救助政策沒有明確。低保、教育、醫療等社會救助政策瞄準的主要是絕對貧困人口,針對農村支出型貧困低收入家庭,有些救助政策還沒有將其納入救助範圍。目前就醫療保障方面,城市支出型貧困户醫療救助享受90%的政府兜底,農村支出型貧困户醫療救助只享受了免費醫療救治(具體免費救治的相關政策見《關於調整完善重大疾病免費救治政策的通知》(贛衞醫字[2017]111號),這需要進一步加大投入,提高救助質量,增強兜底能力。

3、全縣養老服務能力還存在較大差距。一是每千名老人的養老牀位數不足。2019年底,我縣有6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口44136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4%,而我縣現有養老牀位數837張(含養老服務中心養老牀位數473張),每千名老人的養老牀位數只有19張,遠遠低於目前45張牀位標準要求。二是村級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嚴重滯後。難以滿足農村老年人特別是對於一些留守老人、空巢(獨居)老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等經濟困難老年人的養老需求。

4、殯葬設施建設和公墓管理不夠完善。殯葬設施建設和公墓管理還需進一步加強,入公墓安葬率還需進一步穩步推進,較大的鄉鎮還需合理規劃增建公墓點,執法力度和相關部門配合還不夠積極主動。

三、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我局將深入貫徹學習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科學謀劃“十四五”新時期民政事業遠景規劃,努力實現新突破,推動南豐民政事業邁上新台階。

(一)着力健全完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保障基本民生。按照省市民生工程的要求,做好城鄉困難羣眾基本生活保障標準提標提補工作。深入推進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加強完善低保救助工作制度機制。統籌推進城鎮貧困羣眾脱貧解困和農村兜底保障,突出為民服務解難題,切實抓好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落實。以基本生活救助為基礎,專項救助為支撐,織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

(二)着力健全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加快出台南豐縣農村特困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政策,高標準完成福利院老年公寓改造建設,做好全縣農村特困失能人員集中照護工作,提高特困失能人員生活質量。進一步落實六類困難羣眾的助餐助醫助安助娛等補貼,推進農村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確保全縣建制村建成養老服務設施,在太和、桑田等鄉鎮新建1-2個區域性養老院,切實提升我縣養老服務整體水平。繼續深入開展全縣各養老院的服務質量大檢查活動,抓好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管理特別是養老機構的安全管理,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健全完善社會福利體系。着力推進兒童福利事業,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及時調整孤兒、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做好孤兒、困境兒童的摸排及認定工作並及時納入兒童福利保障體系,做好動態管理工作。大力發展慈善事業,拓寬資金募集渠道,培育壯大基層社區服務類慈善組織和以慈善超市為重點的基層慈善服務平台,推進慈善示範基地建設,引導慈善資源精準有效參與扶貧幫困、脱貧攻堅。

(四)深入推進惠民綠色文明殯葬改革。加強殯葬管理作風建設,優化服務流程,加快提升殯葬服務水平。加強殯葬惠民政策宣傳,做好清明、冬至期間安全文明祭掃工作,引導樹立現代文明殯葬新風。合理規劃建設城鄉公益性公墓及完善公墓配套設施建設,加強縣殯葬執法大隊和鄉鎮聯合執法力度,進一步鞏固我縣入墓安葬率。全面深入推進喪禮俗改革,加大移風易俗宣傳力度,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摒棄喪舊俗,普及喪新風,樹立移風易俗培育社會良好風尚。

(五)切實加強城鄉社區基層治理創新。繼續推進城鄉社區治理工作,不斷完善基層治理結構,努力提升村(居)依法自治能力。將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與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農村居家養老標準化建設相結合,統籌農村各項資金、項目和工作,整體推進,共建共享。全面加強社會治理,基本形成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政府主導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

(六)努力提升民政公共服務水平。積極穩妥地做好行政區劃工作,進一步理順行政管理機制。穩步推進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成果轉化,深化地名規範、地名規劃、地名標誌和數字地名等公共服務,做好標準地名圖錄典志編纂和深入推進農村地名標誌設置。加大地名規範化管理,深入開展地名文化保護工作,抓好地名地址庫運行升級。依法做好生活無着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推進婚姻登記規範化建設,提升婚姻登記服務水平。

(七)積極推動民政事業改革創新。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大局觀念。科學編制實施民政事業“十四五”規劃和有關專項規劃,深入推進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進一步強化民政系統黨風廉政和作風建設,加強民政法治建設,加強執法隊伍和能力建設。深化民政領域放管服改革,加強民政正面宣傳和與論引導,加強部門協作,調動多方社會力量助力民政事業發展。

 

 

 

 

      南豐縣民政局

        2020年1210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