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活動總結最新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9W

活動總結是我們未來活動成功的橋樑,通過反思經驗,我們能夠更加堅實地鋪設下一次活動的基石,通過活動總結我們能夠及早識別和解決可能引發活動失敗的問題,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活動總結最新6篇,供大家參考。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活動總結最新6篇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活動總結篇1

一天傍晚,在馬路邊上,一個抱着嬰兒的婦女,拿着幾袋東西站在上面。寒風凜冽,天色陰沉,車站上的“母子上車處”顯得十分顯眼。母親望了一下,咦?母子上車處裏,怎麼會有四個大男人在這呢?難道他們不識字嗎?可是看他們紳士道衣冠楚楚的衣着打扮,怎麼也不像一個文盲呀!

母親瞧了瞧他們,排最前頭的那位大爺,胖墩墩的,穿着筆挺的大衣。他眯縫着雙眼微微一抬,又耷拉下眼皮,沒有絲毫反應。再看看第二個人,戴頂軍帽,穿着軍大衣,雙手放進兜裏,平視前方,旁若無人。第三位,矮矮的個子,戴着一頂十分時髦的帽子,閉着雙眼,嘴角向下撇,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再瞅瞅最後一個人,簡直無法形容。大個子,大皮衣,再加上一個大口罩,真是滑稽可笑。

母親提着嗓門兒,大聲説:“難道你們不識字嗎?這裏是母子上車處呀!”可是,他們一點反應都沒有。

這時候,車來了。那幾個男人一窩蜂地衝到車上。母親看了看車裏擠得滿滿的人羣,又看了看懷裏冷得發抖的孩子,年輕的母親只好無奈地站在旁邊,等待着下一班車的來臨。

英國的弗o培根先生講過:“如果有一個良好道德風氣的社會環境,是最有利於培養出一個合格的公民。圖中的那幾個男人真的不識字嗎?他們裝聾作啞,面對寒風中的母子熟視無睹,毫無憐憫之心,真是讓人痛心啊!為什麼會有如此現象呢?這些人明明認識字,為什麼要裝成文盲呢?難道他們早已把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遺忘了嗎?

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擦亮你們的眼睛,不要當假文盲,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中華美德不能忘!我們應該把它傳播下去,讓它成為每個人心裏的標尺,讓它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最大的驕傲!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活動總結篇2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是隨着我國的發展沉澱下來的傳統美德。

?管子》有言:“雖有乃目利手,不如拙規矩之正方圓也。”尊老,已經隨着社會的發展而成為了一個“規矩”。每輛公交車上都會有老人的專屬座位,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力度也日益加強。而“尊老”這一主旋律也俞發的歷久彌新。

兩個稚氣未脱的小學生將書包人道公交車的唯一空位上,異口同聲地説座位是自己的,一位老奶奶出現,他們都主動讓座給老奶奶。這個故事影響了我的整個青春期,它也會影響了我的一生。我會給老人讓座,會給懷有身孕的阿姨讓座,會幫村子裏子女不在家的老奶奶老爺爺挑水澆菜,尊老很簡單,簡單到一句爺爺奶奶好,一次讓座都是尊老。

縱觀古今,放眼全球,沒有一個成功的人是不尊老的。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應該先從尊老開始。“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這是李密尊老的方式,尊老不需要做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簡單的陪伴也是一種尊老,先要學會尊自己的“老”,才能推己及人,尊別人家的“老”。

九九重陽節剛過去不久,各大敬老院還沒有完全走出節日的氛圍。去讀大學的朋友在重陽節法律一條心情:“爺爺奶奶們高興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配圖的老人們面帶笑容,笑容可掬,並且與大學生們比起了剪刀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今天,尊老、愛老、敬老又被賦予了時代內涵。

誰家都有老人,每個人都會有老去的一天,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會失去老人,尊老也就會越來越重要。從剛開始踏進校門的時候,老師會説見到別人要有禮貌,要問好,看到老人要説爺爺奶奶好,要尊重老人,要幫助老人,尊老的意識是從小就樹立起來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做一位合格的中國公民,從尊老、敬老、愛老開始,弘揚尊老這一主旋律開始。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活動總結篇3

中國自古便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心中。俗話説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家家户户户都有自己獨有的規矩,我家也不例外。

爸爸常常告訴我:“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所以,如果爸爸媽媽在一件事上爭論不休,各執一詞時,家裏的`長輩們不管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還是隨口一説,都是值得爸爸媽媽參考並認定的。又比如説,爸爸一直不怎麼喜歡吃油膩的東西,可外婆畢竟不太瞭解,喜歡給爸爸做紅燒肉,用紅燒肉裏的湯給爸爸拌着飯吃。爸爸只好咬牙吃了下去,還自個兒夾了幾塊油光閃閃的五花肉,一邊吃一邊説外婆年紀都六十出頭了,可做菜的技術卻還是那麼好。

媽媽也常告訴我:助人為樂,樂於助人。所以,在公共汽車上,媽媽總是為他人讓座。如殘疾人、孕婦、兒童。又比如説,媽媽有次拾金不昧,並找到失主,失主感謝萬分,可媽媽卻一笑而過。

除了這些,爸爸媽媽還要求我:見到老師敬禮問好,遇見同學招手説早。在學校,不打不鬧,不瘋不叫。在課堂,認真聽;在課間,看讀物。

如果我做得不好,爸爸媽媽便會依照實際情況處罰批評或教育。在3至6歲,爸爸媽媽會採取一種方案,就是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就可以換一顆星星,一顆星星很容易得到,如給媽媽揉揉背。但在這不經意間,就養成了一些基本的好習慣。在7至10歲,也就是記憶期,就必須換一種方案,不能讓你記住付出就是為了索取。總而言之,爸爸媽媽會在不同的年齡段精心製作同步的方案。

有了家規家風,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活動總結篇4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規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就像糧食一般,不可缺少。而當我呱呱落地時“愛幼、孝順、善良”就伴我隨行。

家風之愛幼,從我上幼兒園到現在,每天早晨父母都會親自送我上學。媽媽必會親親我的額頭説:“寶貝,乖,在學校要好好表現,媽媽等你回來哦。”為了激勵我的學習,爸爸在家裏顯眼的地方親手製作了成績爛,並設有“鼓勵獎”“進步獎”“成就獎”。滿滿的牆上都是成長的印記。剛上一年級爸爸媽媽為了鞏固我的漢字,每天晚飯過後,爸媽就會陪我做猜字遊戲。比如,媽媽寫、爸爸表演、我來猜。其實我最喜歡的就是背誦古詩,説實話以前這都是我的弱項,自從爸爸想出了好方法以後,我就慢慢喜歡上了背誦古詩,這種奇妙的方法就是畫畫,爸爸邊畫邊教我背誦,就這樣我現在特別喜歡背誦古詩。

家風之孝順,由於工作原因,爸爸媽媽都在外打工,我就和爸媽一起在一位親戚家生活,只能讓奶奶自己在老家。爸媽就經常給遠方的奶奶打電話問寒問暖,定時給奶奶郵生活物資,只要我們一有時間就回老家陪奶奶。漸漸的我長大了,我有時就會接替媽媽,打電話給奶奶,給她講講家裏的事,講講學校裏的事,告訴她爸媽現在很努力工作,我學習也很棒,請奶奶放心,並叮囑奶奶一定保重身體。平時我就把好吃的東西留給奶奶,等回老家時拿給奶奶吃。爸媽時常教育我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孝順父母。

家風之善良,爸媽從小就告訴我小動物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都需要愛護和關心,並教育我要善待小動物和它們做朋友。每次去動物園我和爸爸媽媽都會提前準備好多東西呢。我們要給駱駝和長頸鹿帶上玉米粒。還得提前把胡蘿蔔切成片,並用樹枝串上。讓我親自餵給它們吃。爸爸媽媽還教我多和它們説説話,每次我還會趁機摸摸它們的小腦袋。慢慢的我發現其實動物們也很温和,只要我們善待它們,它們也會對我們好的。

我愛我的家,我愛我的爸媽。希望我們家永遠保持這種好的家風,一直伴我快樂的成長。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活動總結篇5

我們家是一個十分普通的家庭,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和我。我們家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但是我們過得很快樂,很幸福。

小時候,我就知道要孝敬老人,爸爸媽媽告訴我我們家的家風是尊老愛幼。

記事起,我就知道奶奶不能動,她癱了。那時起,媽媽每天天不亮就要起牀,給奶奶換尿布,洗尿布,做飯,給奶奶梳頭,洗臉……。還要陪奶奶聊天,乃你啊癱了六年,媽媽照顧奶奶整整六年。這六年來,媽媽從沒和奶奶紅過一次臉,更沒和奶奶發過一次脾氣,抱怨過一次。記得那次媽媽出去了,奶奶把便盆打翻在了牀上,回來後,媽媽看到被尿浸濕的被子並沒有發脾氣,而是把自己的乾淨被子拿來給奶奶換上,然後把被子洗乾淨。我看到媽媽這樣很是不滿,媽媽憑什麼要蓋奶奶的臭被子呢。媽媽看出了我的小心思,告訴我:孩子,奶奶不容易,她也不想這個樣子,你怎麼能嫌棄奶奶呢?從那以後,我明白了……不只是媽媽,爸爸每天下班不管多晚,都要到奶奶房裏去看看奶奶,問問奶奶過得好不好。

從那時,“孝”的種子便播種在了我的內心深處。

幾年後,奶奶離我們而去了,還沒等我們一家人從失去奶奶的痛苦中解脱出來,不幸的是爺爺又呆了。媽媽又要開始照顧爺爺,爺爺呆了七年,媽媽伺候了爺爺七年,更是沒有抱怨一句。爺爺糊塗了,什麼也不知道,那次爺爺竟把媽媽蒸的包子裏面的餡都挖了出來,把包子皮扔的滿地都是,但媽媽回來後並沒有着急,還問爺爺渴不渴。在媽媽的感召下我和哥哥都學會了要孝敬老人。哥哥每天都會給爺爺擦澡,我會給爺爺按摩。

從那時,“孝”的種子已經在我的心中開花。

一個女人,將自己的13年美好時光奉獻在了照顧老人上,鄰里之間總會説媽媽偉大,但是媽媽總説:孝敬父母是我們子女應有的本分,有啥偉大的。媽媽照顧爺爺奶奶落下了胳膊疼的毛病。現在回到家,我總會幫媽媽按摩,因為……這時,“孝”的種子已在我的心中結果。

我一定會做一個尊老愛幼的好孩子,把我家的家風傳下去。現在,我家依然很幸福,嫂子十分孝敬我的爸爸媽媽……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活動總結篇6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每個孩子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都會像小樹苗受到春雨的滋潤,健康成長,出類拔萃。在我家尊敬老人,勤儉持家的家風陶冶下,我漸漸長大了。

記得很小的時候,逢年過節,我們一大家人總是在姥姥家聚會,飯桌上的菜擺得琳琅滿目。每當這時,看着自己喜愛的飯菜,我和妹妹總是垂涎欲滴,但我們誰也不先拿起筷子。因為從小媽媽就告訴我們:“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意思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父母的甘苦,要孝順父母。是啊!父母對我們的愛像大海一樣寬廣,説也説不完。因此,第一口飯菜一定得姥姥姥爺先來,爸爸、媽媽、姨姨、姨夫也會搶着把可口的東西夾到他們的碗裏。“百善孝為先”,在這個尊老愛幼、其樂融融的大家庭裏,我對妹妹們説:“我們要‘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於是,我們姐妹幾個時常會把自己的小零食塞到長輩們的口中,讓他們與我們一起回味童年,一同分享,做孝順的孩子是多麼快樂的一件事啊!

我的爸爸媽媽在考上師範以前也都是農民,對於以前貧困的生活深有體會,所以他們經常對我説:“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所以勤儉持家是我家家風的另一重要特點。看!爸爸身上的舊毛褲,還是迎娶媽媽時候買的呢!比我的年齡還大;媽媽的打底褲也是從星期日市場幾十塊錢淘來的;我呢,從幼兒園起就會把掉在餐桌上的米粒撿起,還會一邊撿,一邊説“粒粒皆辛苦”。那時爸爸媽媽都會欣慰地看着我,誇我是懂事的好孩子……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我從父母那裏深刻體會到了“勤儉節約光榮,鋪張浪費可恥”的道理。

有了好的家風,就會有道德;有了道德,人人有就會和諧相處;人人和諧相處,整個國家就會太平!尊敬老人,勤儉持家,良好的家風伴我快樂成長,它讓我學會了做人,這樣的家風值得我們傳承下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