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設施調研報告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7W

調研報告是調研事情的文字載體,是執行一項程序的文字借鑑,優秀的調研報告可以總結調研中的不足與經驗,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農村設施調研報告8篇,供大家參考。

農村設施調研報告8篇

農村設施調研報告篇1

後奧運時代的到來,全民健身大眾化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成為羣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內容。在構建體育強國的征途中,我市羣眾體育面臨怎樣的現狀,如何推動全民健身體系建設,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帶着這個問題,按照市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求,我們從4月15日至30日,通過實地觀摩、走訪或接訪羣眾、召開懇談會、發放徵求意見函等方式,對市屬黨政機關、社區羣眾、鄉鎮農村、單項協會等羣眾體育開展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專題調研,同時考察了池州等地的體育設施建設情況。

一、我市羣眾體育總體情況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體育行政部門的指導下,“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活動得到深入開展,社區體育、協會體育、農民體育力度進一步加大,羣眾體育活動開展經常,鍛鍊人羣不斷擴大;全民健身組織建設得到不斷完善和加強;全民健身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重視和改善,“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羣眾體育工作新局面已初步形成。我市羣眾體育工作連續兩年榮獲“安徽省全民健身優秀組織獎”,並多次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表彰。

全民健身組織逐步健全。全市七縣一市政府成立了由政府領導掛帥,政府有關部門和羣眾團體負責人組成的全民健身工作領導委員會,對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進行研究部署、檢查監督和工作決策;體育社團工作向規範化、社會化、實體化方向邁進。全市成立了具備法人資格的體育社團17個,其中市級體育單項協會12個;創建省級以上青少年體育俱樂部9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

7個,國家級社區體育俱樂部1個,省級社區體育俱樂部2個,晨晚練點66個;xx市和八個縣(市)全部成立了體育總會;截至20xx年底,全市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總數達1731名。

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自《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頒佈實施後,各界聯手,市縣聯動,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主題系列活動已形成傳統,參與人羣達數十萬人次;全市連續舉辦城市職工運動會、社區運動會以及各類體育單項比賽,在宜城大地上掀起了一輪輪全民健身熱潮;我市運動員參加省級以上規模的運動會屢創佳績,“四種健身氣功”推廣工作穩步推進,健身氣功站點建設不斷擴大。

全民健身設施明顯改善。市及八縣(市)、四區,在社區的公園、綠地、廣場,用體育彩票公益金共捐建105條全民健身路徑工程,119條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1個縣級“雪炭工程”,創建了3個省級全民健身示範鄉鎮。20xx年1月,我市經過改建的體育場正式對羣眾開放,成為我市城區羣眾體育健身的重要活動場地。市體育中心和訓練綜合館已完成了選址和拆遷工作。標誌着我市體育設施建設水平有了較大水平的提升。

全民健身典型不斷湧現。桐城市、潛山縣榮獲“全國體育先進縣”稱號。“十五”期間,國家體育總局授予我市3個單位“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4名個人“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個人”稱號,2名個人被國家評為“羣眾最喜愛的社會體育指導員”,5個單位“全國全民健身周活動先進單位”稱號。

二、存在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羣眾體育意識不強,體育人口比例很低

通過對黨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問卷調查以及走訪社區羣眾,我市大多數人對體育健身的認識,還停留在“醫藥健康觀”,即“無病即健康”的層面上,很少有人對亞健康狀態足夠重視,或者採取相應的措施,既便一部分人具備體育意識,但也還只是非“體育的娛樂觀”(看電視、打麻將、聽音樂等)和“體育欣賞觀”(通過媒體觀看以足球為代表的職業聯賽等各種比賽)的水平上,通過體育活動直接參與的體育行為,在比例上仍然很少,能夠持久堅持,並且愉悦身心、取得良好的鍛鍊效果的體育健身比例更少。

每週鍛鍊三次、每次鍛鍊時間不少於半個小時、中等強度以上的,才能稱之為體育人口。全國體育人口比例28.93%,我市體育人口比例僅為23%,而學生佔總體育人口的50%以上。對不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原因的調查,結果排在前三位的是:沒有時間(佔35%);沒有活動場所和健身設施(佔22%);缺乏興趣或缺乏指導(佔16%)。參加體育鍛煉者的年齡結構排序:老年人佔36.3%,青少年、少年佔43.1%,中年人佔20.6%,隨着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老年人一般都有充足的時間和情趣,晨晚練點、公園等場所到處活躍着老年人的身影,成為我市體育鍛煉的熱點,而中年年羣體因學習、工作、生活壓力大等原因,鍛鍊比例較低,非常值得關注。

(二)體育基礎設施落後,成為全民健身活動開展的“瓶頸”

依據《體育法》、《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等法律法規,20xx年6月,市體育局與市規劃局聯合發佈了《關於加強xx市城市住宅小區體育設施規劃建設的通知》,把住宅小區體育設施建設納入城市居住規劃設計規範,新建小區由體育行政部門參與工程驗收,要求城市住宅小區的體育設施用地定額指標為每千人不低於300平方米,居住組團應配置不少於1套健身路徑,居住小區配置不少於3套健身路徑,居住區配置不少於5套健身路徑工程,由建設單位按照規劃要求與小區建設配套實施。但受我市舊城區改造難度大、歷史欠賬多、公共財政投入少等因素的影響,老城區開闢全民健身設施困難,新建小區建設健身場地設施也經常發生“欠賬”現象。全市現有體育場地面積為262.8萬平方米,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只有0.37平方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xx市區,自改革開放至今近30年來,大型場、館、池等幾乎是空白,只有一座建成於1999年的體育館和位於市中心的一座簡易體育場,縣城及鄉鎮公共體育設施欠缺情況更加嚴重,與《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羣眾體育十一五規劃》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通過考察調研瞭解到,不僅省會合肥市以及馬鞍山、蕪湖、銅陵等沿江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公共體育設施狀況大大好於我市,連六安、巢湖、宣城、池州等經濟欠發達地區體育設施建設工作均取得很大突破,池州市已斥資數億元正在建設佔地426畝的體育中心。我市體育設施已目前已處在全省十分落後的位次,

我市體育場地按系統分,體育系統建設的佔4%,教育系統建設的佔76.5%,其它在分佈在各個小區、城鎮建設的佔19.5%。學校因學校管理、場地器材消耗等原因,體育設施結構性閒置,向居民開放率低,國有體育資源難以與羣眾共享。羣眾體育鍛煉多半在公園等非體育場所進行,鍛鍊人羣的體育需求與體育資源失調的矛盾比較突出。

根據調查,我市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羣中,有56.2%的人選擇離住地或單位在1000米以內的鍛鍊場所進行鍛鍊,選擇距離在1000米~20xx米以內的為28.3%。這反映出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羣在選擇體育鍛煉場所時呈現出“就近”的特點。公共體育資源緊張嚴重製約了羣眾體育的發展,成為影響羣眾體育發展的主要矛盾。

(三)體育社團實體化、社會化建設任重道遠

我市單項體育協會的發展,走過了一段艱辛的路程。市武術協會成立之初,無經費、無辦公場所、無專職人員,舉辦活動都是靠武術愛好者自己掏腰包。近年來,武術協會走社會化的路子,以武會友,取得了民營企業的支持,現逐漸形成規模;市乒乓球協會、圍棋協會成立時,吸收愛好運動、有一定社會威望的行政在職領導參加,舉辦活動時通過影響力取得企業贊助支持,協會運作較為成功;還有的體育社團通過舉辦健康旅遊、開辦健身俱樂部、球館等壯大社團實力,走羣眾體育社會化、實體化的道路,維持協會的正常運轉。但多數協會如象棋、羽毛球、體育舞蹈、足球等,都屬於“平民化”的社團,出於共同的興趣愛好成立起來,開展活動往往四處“化緣”,不僅難成規模,而且操作起來較為困難。如籃球、信鴿等單項體育協會組織市級以上規模賽事,除去參賽隊訓練、交通、交通、食宿等費用,為了維持比賽正常的開支,還得需要參賽隊或隊員交納一定數額的參賽費,久而久之就會挫傷運動員的參賽熱情。另外,單靠個別領導的影響力去開展活動,畢竟發展空間非常受限,難以長遠持續發展。在我市體育社團向實體化、社會化逐步轉型和過渡的階段,需要政府有一定的資金投入,而這些投入目前是遠遠不夠的。

(四)農村體育、青少年體育基礎薄弱

我市是農業大市,且多半是全國貧困縣,大多農民還處於“温飽向小康”的過渡期,外出務工的人羣較多,從各縣(市)提供的數據來看,農村組織體育活動或農民體育人口比例較低,還不到農業人口的4%,顯見農村體育相當落後。大多數農民迫於生活的壓力,根本無暇顧及體育鍛煉,體育健身的意識非常缺乏,有近一半的人認為體育鍛煉沒有必要,或僅僅是利用傳統節日開展體育活動來達到娛樂、消遣的目的。因此,在我市農村經濟條件落後、體育基礎薄弱的條件下,普及和發展羣眾體育仍然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

青少年體育在我市仍然是薄弱環節,據調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實施和“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啟動後,一些學校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少開展體育活動,甚至體育課也形同虛設,多數被文化課佔用,既使在國中升高中的應試中,體育也被“擦邊球”,走走形式。很多學校很多老師和家長都認為體育鍛煉會影響文化課學習,與其讓孩子們“玩”,不與省下時間攢點考分,青少年體質總體來看不容樂觀,尤其是瘦弱、肥胖、近視的問題令人擔憂。

(五)科學化指導薄弱,國民體質測定製度亟待建立

我市在參加體育鍛煉人羣中,有36.7%的人接受過體育鍛煉方面的指導,其中接受體育教師(教練員)指導的人數比例最多,為15.3%,其次為社會體育指導員、其他相關專業人員等,所佔比例在5%左右。還有2.1%的人依照參考資料進行體育鍛煉。

我市社會體育指導員1731人,按人口平均每3800多人才有1名指導員,鍛鍊的科學指導能力較弱。多數人羣鍛鍊形式較為鬆散,來去自由,這也為羣眾體育科學的指導,帶來了困難。

在健身指導科學化的現代社會裏,經濟發達的省市已逐步建立起了國民體質監測系統。這套系統的建立,根據每個人的性別、年齡、體質、居住環境、接受醫療服務的情況以及職業特性等綜合因素,提供心臟功能、最大攝氧量、運動能力、靶心率、身體水分、蛋白質、肌肉、脂肪等多項指標科學詳細的報告,用以指導人們科學健身,建立健康檔案和開設運動處方、營養處方、心理處方,提供科學指導。對實施國民體質測定製度,定期公佈全民體質狀況,將國民體質狀況指標收人國家社會統計指標體系,起到關鍵作用。而我們目前建立這套專門系統的(專門場地、設備、人員)的條件還遠遠不能具備。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市體育局黨組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和剖析。從客觀原因來看,我市是農業大市,人口眾多、經費投入少、發展不平衡,體育基礎差,場地設施落後,制約了我市羣眾體育發展。從主觀上,也就是體育行政部門自身上找原因,可以總結概括為三句話:一是站位不高。仍然存在着就體育抓體育,就工作談工作等問題,沒有很好地樹立跳出體育看體育、立足全局抓體育、圍繞中心幹體育的意識;二是思路不寬。思想還不夠解放,爭先進位的意識還不夠強,解放思想和更新觀念的程度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不相符合,用老辦法解決問題的多,用改革創新的辦法來解決問題的少,促進發展,加快改革步伐的信心和勇氣還顯得不足;三是把握不準。對工作中存在的新問題、新情況、新矛盾,用馬克思主義辯證的思維去認識和剖析,用科學發展觀的眼光去審視和解決還不夠。

三、對策及思路

通過這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調查研究,市體育局黨組進一步明晰了羣眾體育的發展目標:經過3-5年的努力,逐步建設和完善形成覆蓋全市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實現我市體育科學、和諧發展:建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中國特色的全民健身組織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實現羣眾體育與我市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體育場地設施取得突破性進展,縮小區域間羣眾體育發展差距,基本建成多元化資金投入渠道和社會化的籌資機制,大力發展體育健身、娛樂產業,保障城鄉居民享有最基本的公共體育服務;大力發展以青少年為重點的學校體育,以社區為重點的城市體育和以小城鎮為重點的農村體育,推進羣眾體育社會化進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增幅顯著;加強羣眾體育隊伍的培養,搞好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的建設。

(一)積極宣傳,營造氛圍,在培育羣眾體育健身意識上下功夫

創新宣傳方式、注重宣傳實效,加強羣眾體育宣傳,把羣眾體育宣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過《全民健身條例》和《安徽省全民健身條例》實施這一契機,加強和新聞界的廣泛合作,通過建設科學健身科普畫廊、開放面向羣眾的專題講座等形式,做好普法宣傳;通過全民健身重大活動,做好重點宣傳;通過推廣健身知識和方法,做好普及宣傳;通過總結全民健身的經驗,做好典型宣傳;通過現代媒體手段,做好網絡宣傳;通過用體育彩票公益的公益作用,做好社會宣傳。通過集中的宣傳,引導羣眾、動員羣眾,積極參與到全民健身的隊伍中來。引導社區、鄉鎮、學校大力開展全民健身競賽表演活動,在全社會形成“我運動、我健身、我快樂“的積極向上的氛圍。

(二)完善組織,增強功能,在羣眾體育組織化、規範化上講實效

始終強化政府“增強人民體質”的職能,加快推進全民健身事業的`社會化進程,形成政府、社會、單位、學校、家庭、個人共同參與、共同興辦的格局。推動國家有關部委聯合開展的“科教、文體、法律、衞生四進社區”活動的實施,發揮社區、居委會、村委會以及工、青、婦等羣眾團體在發展羣眾體育中的組織作用,建立健全種類體育協會、文體中心、體育指導站、俱樂部等多形式、多層面的社區體育組織網絡,行使對羣眾體育的領導和管理職能。合理配置並有效利用好社區體育的各種資源,聯合醫療衞生部門,積極參與健康指導、運動處方、體育療法等服務,並逐步擴大網點,形成體育服務體系;在加大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力度的同時,發動中國小教師承擔社會體育指導工作,尤其是針對農村體育、青少年體育的薄弱環節,不斷擴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在鄉村農民、學校老師中的覆蓋面,保證社會體育活動的制度化、經常化、生活化,為羣眾體育的發展提供多方位的服務。

(三)儘快立項興建xx市體育中心,在建設體育基礎設施上求突破

面對我市體育設施十分落後的局面,我們利用國家擴大內需,我市加快皖江城市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工業化、城鎮化不斷提速的歷史機遇,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強化政府對羣眾體育事業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儘快立項開工興建xx市體育中心,近期內建設市蓮湖風景區體育中心,遠期規劃xx市秦潭湖體育中心,爭取年內開工建設市綜合訓練館工程,早日改變我市大型公共體育場館設施在全省“墊底”的落後局面;繼續加大對城區生活小區體育設施的建設規劃力度,城區新建小區按照規劃設計全民“健身路徑工程”,已建小區要儘可能想辦法對體育活動場地設施進行改建,依據法律法規把羣眾基本的體育權益保障好;多途徑擴大羣眾體育設施規模,加大體育彩票公益金對公益性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促進社會資源向羣眾體育轉移。倡導全社會共同興辦羣眾體育事業,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興辦全民健身事業的積極性;多渠道開放現有體育場地設施,針對羣眾體育健身設施不足與現有設施利用率不高並存的矛盾,堅持政府主導原則,加大體育系統的場館設施向社會開放力度,積極主動爭取教育等部門的支持和配合,打破學校、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體育設施部門所有制,緩解城鄉居民體育健身設施不足的矛盾;積極扶持規劃、園林等部門,在公園、綠地、廣場等地方建設公共體育設施,爭取十一五期間建成蓮湖風景區體育中心內各項體育設施。通過努力,為羣眾提供基本的體育場地設施,滿足健身需求。

(四)科學指導,規範運作,在深化羣眾體育改革創新上出精品

針對羣眾對體育的需求愈加科學化的趨勢,積極開展提高體育的科學化水平。通過國民體質監測和開展科學研究等方式,加強健身指導,為羣眾提供科學健身的指導方案。讓羣眾學會評價自己的身體健康,根據自己的職業狀況,身體狀況,選擇不同的體育鍛煉項目,開展涉及增強羣眾體質的保健、康復的諮詢和服務。根據城鄉差異,科學安排不同的健身方式和指導方法。讓羣眾熱愛體育,享受享受科學健身帶來的成果。不斷創新全民健身活動模式,實施全民健身活動品牌戰略。結合“山、水、人、文”做好文章,彰顯特色。挖掘我市民間傳統體育資源,擴大以武術為代表的民族傳統體育對外宣傳和國際、國內間交流。打造一批有影響、有規模、有特色、有創新、羣眾參與面廣的品牌活動,引領全民健身運動創新發展。

農村設施調研報告篇2

一、實踐背景

隨着我縣經濟建設日益加快,人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為了滿足居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阜陽市體育局通過積極爭取,現在在太和縣多個公共場所安裝了各式各樣的體育設施,並大力支持發展學校體育。這樣豐富了人民的業餘生活增加了人們身體素質,給大眾體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然而,學校體育是否真正抓起,社會體育設施分佈是否合理,設施是否完善受到了人們的關注,隨之產生的許多問題有待解決。比如:學校剝奪學生享有充分體育運動時間的權利,公共場所體育器械壞了是否有人修理;器械老化而產生了意外事故,這該由誰來負責等。為此,我在縣內做了一系列有關調查。

二、正文

(一)大眾體育發展現狀

目前我縣大眾體育取得相對較好的發展。我縣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全民健身條例》、《全民健身條例》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根據有關的規定和要求,按照“堅持標準,結合生情,突出重點,務實創新”的原則,制定相應的體育發展方案。

在現在看來,近年來逐漸發展起來的健身館便是一個好的現象。另外,我縣還進行了“雪炭工程”全民健身館奠基儀式。中國體育彩票“雪炭工程”是國家體育總局為滿足“老、少、邊、窮”地區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利用彩票公益金在全國範圍內援建綜合性公共體育設施的活動。我縣“雪炭工程”全民健身館工程總投資1060多萬元,佔地面積3612平方米,建築面積6242平方米。項目建成後,將為全縣開展體育競賽、訓練和羣眾體育活動提供良好的環境,在推進體育社會化、促進體育產業化發展、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人民身體素質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如今開工建設的“雪炭工程”全民健身館以及在我縣舉行的一系列學生體育比賽活動,都是我縣對體育事業高度重視的充分體現。希望我縣以“雪炭工程”全民健身館開工建設為契機,進一步貫徹落實好《條例》和《計劃》,不斷推動我縣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

雖然我縣體育發展小有成就,但其中的不足還是相當的明顯。首先,受制於我縣規模,我現如今只有大小5個全民健身點,健身俱樂部也相對較少,能夠提供給居民安全專業的訓練場的還在少數,地點的分配也不夠協調,小區的體育設施也不夠齊全。其次,在一些廣場的體育健身設施,由於過多的受人“光顧”,很多已經破敗不堪。有的雖然並未全損,但也是鏽跡斑斑。然而問題在於,這些體育設施並沒有專門的人員來維修和管理。再次,在一些居民區的體育設施已經被居民開發出了另一種用途,跟多的人用這些體育器材來當晾衣架,這不僅妨礙了人們的體育健身,還對市容有一定影響。

除此之外,學校體育的發展也有待改善。本地學風以應試教育最為嚴重,學校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管理相當嚴格,因此,學生體育運動時間不足的現象普遍存在。另外,學校體育老師的選拔也應更加註重老師的體育素質與人文素質。

(二)體育產業發展

體育產業作為新興的產業門類,在我縣各級政府的重視支持下,經過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全市、縣體育系統的努力工作,我省體育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從經營單位數看,體育用品批發和零售單位數已經有了明顯增多。從經營產品上看,體育用品專營製造業主要以生產健身器材產品為主,體育用品專營批發和零售業主要以銷售球類產品、體育器材、運動服裝和運動鞋為主。

從體育產業發展情況看,近年來有了新的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體育產業發展好的地區相比,差距還十分明顯。總體來説,我縣體育產業自身的價值潛力和優勢尚未充分發揮,支柱產業尚未形成,產業系統化一體化的發展還有待加強,我縣體育產業的發展還遠遠不能適應目前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需要。

除了生產製造業,以個體經營為主的體育運動服務業也推動了體育產業的發展。但是,就我縣的社會或個體體育服務設施而言,多數屬於個體經營,其場地設施比較簡陋,經營的規模普遍很小,且大多集中在棋牌、枱球、少兒武術訓練等幾個項目,真正有特點、有特色的體育經營項目,高檔次的體育健身消費場所不多,經營的效益也不顯著。體育系統目前擁有的場地設施、專門技術人才優勢也不顯著,由於機制不活,經營管理的市場化程度也比較低,其優勢未能充分發揮,所以説我縣體育產業的現狀還不能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

三、實踐總結

通過這次系統調查,我縣的未來體育發展是值得期待的。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依舊突出。隨着我縣經濟的逐步發展,社區越來越顯示出在社會生活多方面的重要性,而社區體育是大眾體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的基本途徑。社區體育和發展程度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大眾體育發展的程度。但是社區體育現象的出現在我國畢竟時間較短,大部份社區體育處於自發管理狀態。社區體育的管理體制與機制的不完善、體育設施的缺乏、政府關注對較少等。因此,在未來發展中我們必須注重加快社區體育的發展步伐,藉此來推動大眾體育的發展。對於發展體育產業,關鍵是要把本地市場培育好。拓展體育產業的新領域,關鍵是要把發展的項目選擇好。首先要着力把健身娛樂市場和競賽表演市場作為體育產業的核心市場來培育,藉此來動居民體育消費帶動發展。另外,政府通過宏觀調控,調整產業中體育產業的比重,也是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我縣的體育發展尚處於發展階段,要走的路還很長。

農村設施調研報告篇3

近年來,在省、市體育部門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我縣的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以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徑工程為重點,不斷加大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力度和投入,實現了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的較快增長。現就我縣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縣轄23個鄉鎮,357個行政村。近年來,我縣的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主要有以下幾塊:

1、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達143個:其中20xx年實施了1個,20xx年實施了4個,20xx年實施了17個,220xx-20xx年實施了21個,20xx年實施了10個;20xx年實施了29個;今年正在實施的工程點達61個。

2、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達3個:其中20xx年實施了2個,今年正在實施1個。

3、全民健身路徑工程1批:即鎮健身路徑工程。

4、在新農村建設點、“三送”點實施有大小、規模不等的體育健身工程。

實施的143個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3個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5批的健身路徑工程中已撥付場地建設補助資金達94.5萬元。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突出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

我縣成立了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領導小組,由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發改委、縣體育局、縣財政局及相關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並設立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由體育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日常事務。

(二)找準切入點,與新農村建設統籌兼顧,做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工作。

我縣將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列入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求各新農村建設點在掛點單位的支持配合下,充分發揮農民羣眾的主體作用,認真做好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工作。一是堅持節約優先、規劃優先、環保優先,把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與村容村貌整治相結合,充分利用荒地荒坡、廢棄水塘、閒置房屋,或填平,或翻修,因地制宜,綜合整治,變廢為寶。既解決了地髒水臭問題,又建成了體育健身設施,美化了村容村貌,使農民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顯著改善。二是把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與培育新農民、創建新村鎮、塑造新風貌結合起來,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不僅促進了城鄉體育、區域體育公共服務均衡化發展,增強了農民身體素質和生產經營、就業創業能力,而且帶動了村鎮的整體規劃,改善了農村發展條件和生態人居環境,提升了農村發展的軟實力。

(三)廣泛宣傳,充分調動羣眾的積極性。

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工作,與廣大農民朋友利益密切相關,涉及土地、勞力和資金。在實施過程中,着力加強了宣傳發動工作,充分利用廣播、電視、黑板板、懸掛宣傳標語、製作“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宣傳片,印製宣傳冊等形式大力宣傳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工作的意義、作用。通過宣傳,農民羣眾對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尤其是全民體育健身工程工作全面鋪開後,立即受到各鄉村的熱烈響應,出現了爭着要求實施的現象。同時我們還十分注重用典型説話,通過組織幹部羣眾到已建好的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示範村學習考察、比賽交流,讓大家相互啟發、相互促進,學有方向、幹有目標。

(四)建好管好用好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

我們在工程實施的各個環節上着力把握好以下關鍵點:

第一、在選址工作中,強調農民自主申報、鄉鎮政府推薦和嚴格考察。

第二、在日常管理中,我們要求各村委會要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各鄉鎮政府要監督到位。

第三、培養農村社會體育指導員,推廣科學健身方法,指導農民羣眾用好體育健身器材,充分發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作用。七年來,我縣累計培養農村社會體育指導員357名,做到了每個行政村配備一名農村社會體育指導員。

三、存在問題

由於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涉及面廣,單個項目資金數額較小,在實施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切實解決好。

一是經費不足。隨着物價水平的不斷提高,原定的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每個村0.7萬元的場地建設費已遠遠滿足不了項目建設,大多數行政村無資金積累和收入來源,造成建設主動性、積極性不高。

二是進度不均衡。個別鄉鎮對項目建設只做一般性安排,責任不明確,措施不到位,督促檢查不力,致使項目建設滯後。

三是部分行政村難以落實建設場地,造成項目建設進度緩慢,甚至擅自更換工程點。

四是個別行政村器材管理不善,導致器材受損現象。

四、工作建議

1、器材單一化,望上級適當增加器材的種類,以實用性為主。

2、場地建設資金不足,希望上級提高補助標準。

農村設施調研報告篇4

為進一步推進全區公共體育活動設施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其服務功能。根據區人大常委會20xx年工作安排,近日,區人大常委會社會建設工委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調研組,對全區公共體育活動設施建設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現場察看了區體育場、體育館、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小型全民健身中心、村綜合體育場等設施,聽取了區體育局關於全區體育活動設施建設情況的報告,並進行了座談和討論。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區政府把公共體育活動設施建設作為保障人民羣眾基本體育活動權益的重要內容,統籌推進各項體育惠民工程,不斷增強公共體育的供給能力。根據《省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xx-20xx年)》《省政府關於加強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建設的意見》要求,確定了全區“十三五”期間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目標任務,實行統籌規劃,持續建設,分步實施。現已建成佔地35000㎡、12000座位的體育場、26000㎡的全民健身廣場和24000㎡的體育公園;青少年户外體育活動營地,省級全民健身示範區等體育設施;實現了全民健身路徑工程全覆蓋,完成城鎮“十五分鐘健身圈”目標。基本形成區、鎮、村三級公共體育服務體系。

二、工作成效

1、強化組織領導,公共體育保障機制逐步完善。區政府高度重視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和建設推進會,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清單,強化督查指導,落實考核內容,建立健全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管理、使用的保障機制。

其中,通過招商引資方式,投資建設膜結構全民健身中心及標準游泳館,投資建設方負責運營。

2、加大資金投入,公共體育活動設施逐步健全。多方籌措資金,20xx年以來從體彩公益金和上級專項資金中專門支出資金#餘萬元,其中為全區各鎮“三個一”工程項目配置體育設施#萬元,直接補助各鎮建設達#萬元。20xx年花費#餘萬元為農村體育場地購置體育器材,投資#萬元為村建成綜合健身活動場;20xx年投資#萬元為美麗鄉村點添置體育器材,投資#萬元提升農村體育工程。

3、實施健身計劃,公共體育服務功能逐步提升。全區公共體育活動設施建設工作得到了較快發展。目前,全區共有體育場地834個,其中室內體育設施場地28個,室外體育設施場地806個;體育場地面積608418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24平米,超過國家標準24%。按體育場地種類劃分,體育場4個,田徑場4個,小運動場32個,民營游泳館3個,足球場地37個,籃球場地217個,排球場地36個,乒乓球場地231個,羽毛球場地23個,健身房14個,健身步道3個,全民健身路徑222個。

三、存在問題

1、資金投入不足,多渠道的投資運營機制尚未建立。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羣眾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越來越強,全區對公共體育活動設施建設的財政投入還不能滿足人民羣眾對參與體育活動設施的需求,在宣傳、引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方面還有待加強,營造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氛圍仍需努力。

2、公共體育活動設施建設仍顯滯後,數量不足和規模較小。目前,全區公共體育活動設施已基本完成“十三五”期間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目標任務。但總體而言,全區公共體育活動設施水平不高、規模較小、數量不足,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和游泳館尚未建成使用,城市居民小區公共體育設施配套不完善,部分器材存在老舊破損,部分村居缺少必要的公共體育設施,不能滿足羣眾就近、就便參與和開展體育活動的需要。

3、公共體育活動設施管理還不到位。管理制度急需完善、管理人員欠缺、管理經費不足,不能從根本上做到有人管理、有錢使用的問題。另外,還存在部分企業、事業單位的體育設施只滿足於自給,不能共享共建,做到對外開放,致使部分體育設施閒置,造成體育活動設施資源趨向浪費。

四、幾點建議

1、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和宣傳引導力度。建立多渠道的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投入機制,區財政要加強對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維修、管理的投入,對已列入規劃的公共體育設施建設項目,要擬定資金安排計劃,列入財政預算,以充分發揮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中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強宣傳教育和引導,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創辦公共體育設施。

2、進一步加快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步伐。要充分認識加強我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齊心協力推進區級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同時,推進鎮級體育設施建設,為城鄉居民體育活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滿足人民羣眾的體育健身需求。

3、進一步加強公共體育設施管理。要完善管理制度,落實管理經費,加強管理隊伍建設,特別要加強體育設施的日常維護管理工作,清除安全隱患。要加強指導,提高公共體育設施的利用率和參與率,推動羣眾的體育活動更加健康有序地開展。要加強社會體育資源的整合,實現公共體育資源共享。

農村設施調研報告篇5

為了解我市體育產業的運行情況,根據市政會議題安排,教文衞體委員會於20xx年6月中旬,在市政協副主席彭皓方的帶領下,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成員,就我市體育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採用聽取情況彙報、實地察看、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充分聽取各有關地區、單位和政協委員的意見建議,比較詳細地瞭解了我市體育產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xx市體育產業基本狀況

近年來,隨着我市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羣眾對體育文化的需求逐年增加,體育消費市場逐步擴大,體育產業作為第三產業中的一個新興產業,正以較快速度向前發展。我市在堅持體育事業公益性、加快發展體育事業的同時,對發展體育健身市場、開發體育競賽與表演市場、發展體育用品業及體育彩票業等方面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1、體育健身市場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假日經濟的發展,使休閒體育在我市悄然興起。為身體健康而投資,為鍛鍊身體而消費,已成為一種社會時尚和生活需要。除傳統體育活動以外,休閒與户外體育活動,如登山、高爾夫、保齡球、網球、乒乓球、健身操等日益贏得人們的青睞。目前,呼市已正規註冊的單項協會共有31個,俱樂部38個。有游泳館(池)20家、枱球廳68家、跆拳道館20家、武術館3家、輪滑培訓班9家、健身俱樂部20家。其中,英派斯健身俱樂部發展勢頭良好,已在我市開設了3個館。此外,各地區、單位和民間組織的體育活動豐富多彩,這些活動直接拉動了體育消費市場的快速發展。

2、積極培育體育競賽表演市場。我市在採用市場化方式舉辦賽事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依託聖奧文化體育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舉辦了聖奧產業杯全國曆史文化名城乒乓球賽、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與博茨瓦納國家男子足球隊比賽、中國國奧隊與敍利亞國家隊的國際男子足球賽、全國女子足球超級聯賽、體彩杯全國拔河精英邀請賽、全國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等國際、國內的大型賽事。

3、體育用品銷售市場日益繁榮。由於人民羣眾健康意識的增強和各種體育用品需求日益旺盛,促進了體育用品銷售市場的快速發展。20xx年,我市限額以上企業體育、娛樂用品的銷售額比上年增長18.5%。目前,我市有體育用品經營商户400餘家(包括各大商場體育用品銷售商户),主要以銷售體育服裝為主,體育運動器材為輔。在新華大街大統體育用品廣場和在文化宮街的體育服裝銷售網點已形成我市較為集中的體育用品銷售市場。

4、體育彩票銷售態勢良好。20xx年以來,我市體育彩票銷售收入總體上呈逐年遞增態勢。目前,全市共有體彩銷售網點474家。20xx年,在自治區銷售量整體下滑的趨勢下,呼市體育彩票銷售量達到1.33億元,全區排名第二,位列xx市之後,超越了一直在我市前面的xx市,實現了新的突破。十一五時期,全市體育彩票銷售量累計達5.5億元,提供體彩公益金近4000萬元,有效地彌補了首府體育事業發展資金的不足。

5、體育培訓業和場館運營相結合。開業運營一年的呼和浩特乒乓球訓練中心,積極探索訓練中心與俱樂部合作管理運營機制,將全民健身、後備人才培養和市場化運作賽事有機結合,為場館經營機制改革進行了有益嘗試。已舉辦各級各類賽事31次,接待健身羣眾1.8萬餘人次。

6、體育設施建設運營情況。20xx年、20xx年我市分別投資6.4億元、6500萬元新建了呼和浩特體育場和呼和浩特乒乓球訓練中心,xx區、xx縣相繼投資興建了多功能體育訓練館,託縣新建了標準丙級體育場。20xx年國家體育總局投入體彩公益金150萬元,為xx縣配套80多萬元,新建了一座建築面積1186m2的雪炭工程綜合健身館,可開展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室內運動。

近年來,我市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是經有關部門的不懈努力和人民羣眾的積極參與及旺盛的社會需求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市在發展體育產業方面的主要作法是:

1、領導重視,強化措施。市政府多次組織調研、學習,召開專題討論會,傾聽體育經營部門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研究制定我市體育產業發展的規劃,並調整機構,設立辦公室,由專人具體負責體育產業開發指導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及《xx區體育市場管理條例》精神,制定了相應的體育產業開發的辦法、措施,使我市體育市場的經營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軌道。

2、加強宣傳,不斷提升水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國家整體發展能力提高的一個標誌。我市積極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等新聞媒體,不定期進行宣傳。充分利用體育公益廣告、網站,宣傳呼市體育、公佈產業信息,以此帶動更多的人關注體育、參加運動,為體育產業發展營造濃厚的市場氛圍。

3、積極應對,規範管理。一是體育彩票作為我市體育產業的龍頭,市體育局認真研究和細分市場,對網點佈局進行了調整優化、分級管理。二是改善了市體彩管理中心的辦公環境,並配備現代化的辦公設備。三是採取措施,有效應對。重新規範和劃分了即開型彩票銷售網點,落實網點管理職責,提升服務水平檔次。四是推出了獎勵辦法,充分調動銷售人員的積極性,各項舉措取得了明顯成效。

4、引入市場機制,增強運作能力。在管理和運作上逐步改變以往主要由政府辦體育的格局,積極引入市場機制,促使市場開發和市場運作能力不斷增強,為呼市在培育體育市場、發展體育產業等方面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現已初步形成了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5、承辦賽事水平不斷提高。各體育協會在市體育總會的指導下,承辦賽事的水平有較大的提高。20xx年各單項協會自籌資金100多萬元,舉辦枱球、網球、象棋等全國及區市兩級賽事30項70次,參加人數達1.3萬人次。

6、整體規劃,合理投資。全市體育中心進行整體規劃。一是專門研究市游泳館、市體校和市體育局辦公樓新建搬遷問題。二是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抓好健身場地設施的建設。為學校翻修了田徑場、鋪設了塑膠跑道;投資近700萬元對呼和浩特體育活動中心進行改造並投入使用,該中心被命名為國家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投資30萬元對佔地面約1000㎡的沙土老年門球場等。三是加快更新改造。投資700餘萬元為人民體育場鋪設人工草坪8000多㎡,翻建塑膠跑道10600㎡;更新了已使用20年之久的燈光和音響設備。四是為百姓創造更好的健身條件。今年在市四區和五個旗縣、青城公園安裝了32套健身路徑。為烏蘭夫紀念館、xx區公園、新華公園安裝11套健身路徑。目前全市已安裝全民健身路徑220條。

二、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呼市體育產業雖然有新的起色,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總體上還是僅處於發展階段,其自身價值潛力和特色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的發揮,與發達城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還存在着一些制約發展的困難和問題。

1、對體育產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有待提高。體育產業已經成為當今社會最具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之一。政府及有關部門對體育產業在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還有待提高,對體育產業的發展規劃、用地、政策、招商引資和資金投入等方面也未能統籌規劃。二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重視體育產業。在我市的體育消費結構中,實物型體育消費,即購買運動器材、運動服裝、運動鞋、體育報刊、雜誌等佔了整個消費的重頭。人們用於購買門票,觀看各種體育比賽的觀賞型體育消費和人們花錢用於參加各種體育訓練、健身休閒的參與型體育消費明顯不足。目前,我市整體體育消費水平不高,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在體育消費水平上還存在着明顯的差異。三是消費結構不太合理。實物型消費比重過大;消費羣體比例不合理,其中青少年和老年人形成消費主體;農村人口體育消費普遍偏低。

2、人才缺乏。主要表現在呼市的體育市場中介機構不健全,體育市場管理隊伍沒有真正建立,高素質的體育市場管理人員缺乏。我市及旗縣區各相關體育部門雖然在機構上比較健全,但實際上各縣、旗、區體育市場管理機構缺編嚴重,現有人員大多身兼數職,缺少專項經費,對各地的體育市場難以實施有效管理。

3、體育產業鏈條短而無特色。我市體育產業主要侷限在體育健身娛樂、體育培訓、體育用品和體育彩票銷售等幾個傳統項目上,產業鏈條延展不夠。二是體育產業經營規模小、結構單一、檔次不高,缺乏綜合性、集團型體育經營企業,未能形成較強競爭能力和市場集聚效應。

4、體育產業市場管理不規範。體育產業市場管理涉及體育、工商、税務、公安、消防和城管等多個職能部門,但目前國家尚未頒佈有關體育產業市場管理的行政法規和配套政策,導致一些經營項目重複建設、無序競爭、甚至於惡意壓價等現象的出現,擾亂了整個體育市場秩序,對整個體育市場的培育很不利,制約着我市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

5、城鄉體育產業發展不平衡。受經濟發展條件限制,我市體育產業發展不平衡,全市以健身為主要目的的體育活動場所不僅在市區分佈不均衡,在農村更少。旗縣、區大多至今仍沒有專門的體育用品商店,有體育用品經營也是兼營,而且大多是規模小、品種少。

6、體育產業發展與旅遊、經貿、會展等行業的有機結合上還有待加強。我市體育旅遊目前基本上是空白。在經貿、會展、招商、引資、拉動旅遊發展體育產業等方面的開發上,還有待於繼續加強與開拓。

三、意見和建議

1、繼續提高思想與認識。一是從思想上樹立新理念。各級領導應把體育產業發展置於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格局中去謀劃、去思考。二是遵循市場規律與運作。我市體育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繼續轉變觀念,切實做到管辦分離,真正做好管理服務,積極引導,為體育產業的發展創造條件。

2、出台優惠政策。建議各級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出台相應的扶持政策,在税收和准入條件上給予一定的優惠扶持,鼓勵各種資本進入該產業。在當前全市第三產業發展態勢良好的基礎上,可以把體育產業作為全市優勢行業、先導先行優先發展,把體育產業發展與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更加緊密結合起來。

3、加大經費的投入。一是在十二五期間設立市級體育產業發展引導資金,資金來源主要是財政預算和體彩公益金。二是廣泛發動社會贊助和捐贈。三是進一步爭取上級體育項目投資和資金補助,實現體育經費結構的多元化。

4、探討體育與旅遊等相結合的新途徑,不斷拓寬體育產業面。一是體育產業的發展在於創新。作為首府,體育產業的發展思路還需開拓。呼市地處內蒙古高原,北靠大青山,南依土默川平原,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有利於組織大型體育賽事。內蒙古民族體育項目資源十分豐富,如田徑、球類、摔跤、柔道等項目有廣泛的羣眾基礎,其中柔道、摔跤、長跑等更是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都影響深遠。我們應立足本地特色、打造品牌,積極建設呼和浩特文化體育旅遊圈。比賽本身不一定掙錢,但靠旅遊消費卻可能贏得更多的收益。二是城市休閒體育發展勢頭迅猛。休閒體育巧打文化牌,休閒體育與文化血脈相連,彼此交融、相輔相成。如雲南的少數民族民間體育就充滿休閒、觀賞趣味,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文化的基因之一,很多民族民間體育可以植入城市休閒體育領域。如內蒙古的安代舞、賽馬、射箭、博克等傳統項目,都可以使都市人羣在練習和娛樂過程中就能瞭解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並促成傳承,讓人們獲得更多更好的內心感受並從中獲益。

5、加強人才培養。人才是推進我市體育產業發展的基礎。目前我市體育產業方面,在經營管理水平上,既懂體育,又懂市場經營管理、且善於商業化運作的人才非常匱乏,大多數企業的管理者缺乏應有的市場管理知識和技能。整個體育產業的經營、管理還處於粗放、鬆散的狀態。應加快培養、引進一批懂經營、會管理、善策劃的高層次體育經營管理人才。不斷完善人才評估體系、激勵機制。

6、建立健全體育產業信息交流機制,加強體育產業統計工作。目前我市體育經營單位和企業都以相對封閉的形式自主發展,缺乏對市場需求信息的掌握與有效利用。投資行為上存在較大的盲目性和短期行為特徵,不利於我市體育產業的發展。建議有關部門健全我市體育產業信息交流機制,在本部門網站儘快完善體育產業信息平台,增添新內容,擴大交流面。進一步提高體育產業管理水平,完善體育產業發展績效考核制度,建議統計部門加強體育產業統計工作。

7、近年來,我市用公共資金修建了許多體育場館,應堅持向廣大公眾開放。現有的體育場館周邊,多用於開辦洗車房、飯館等,應充分利用,想方設法讓周邊房產物盡其用,為發展健身、培訓等體育事業服務,使公共設施真正大眾化,並對社會開放。

8、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發展體育產業。積極鼓勵和引導國內外各種所有制的組織和個人投資體育產業,開辦各類體育競賽、健身娛樂、體育培訓、體育中介等經營性實體。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形成政府、企業、社會共同發展體育的合力。另外,體育產業在吸納社會就業方面的獨特作用不可小看。以體育產業發展吸納更多的企業、人員共同發展,讓他們開拓更新的創業天地。

農村設施調研報告篇6

根據市政協調研要求,對照《全民健身條例》、《河南省體育發展條例》和《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現將我市全民健身設施建設及活動情況向各位領導及委員彙報如下:

一、加大投入力度,公共體育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近幾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政協的大力支持下,我局認真貫徹執行《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在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新形勢下,高度重視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工作,加快體育場地基礎建設步伐,為全民健身工作奠定牢固基礎。創新發展思路,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成功創建省全民健身示範縣(市),取得了明顯成效。截止目前,我市現有各類體育場地xx33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1.61平方米,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一是高度重視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工作。按照《全民健身條例》、《河南省體育發展條例》和《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市政府把體育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寫入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把體育事業發展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並隨財政收入的增加逐步增加。全市中心城區規劃體育用地45.72公頃,15個鄉鎮規劃體育用地60公頃。

二是持續加大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全市體育場地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主要以省、市體彩公益金投入為主渠道,市政府注入配套資金,三年來共投入資金1378萬元,用於體育設施及器材的普及。

三是紮實推進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步伐。抓住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和省全面直管這個機遇,加快我市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進度。在“十二五”期間規劃建設了市體育文化中心,預算投資6億元,實際投資8億元,佔地面積310畝,包括主體育場、綜合辦公樓、籃球館、游泳館、綜合訓練館、會議中心等設施。目前,整個工程進入驗收階段。近三年在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鄉鎮體育健身工程全覆蓋的基礎上,共完成新型農民體育工程140個,新建多功能運動場7個,健身路徑30條,健身步道3萬餘米。借力百城提質工程,圍繞打造“10分鐘”健身圈,利用城市公園、遊園、綠地廣場安裝健身器材90餘處。持續發力,提升體育健身設施,爭取省資金500萬,政府配套500萬元,在萬匯城三期以東、新華書店以北建設市室內全民健身中心,已基本完成選址、規劃、論證、徵地等前期工作,另外為解決城區健身設施不均衡問題,在煤山公園建設市老年體育公園。建立公共體育設施管理長效機制。對於已建成的全民健身場地,制定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管理、維護制度。先後出台了《xx市鄉鎮體育健身工程場地建設標準》、《xx市體育健身設施管理辦法》等制度,為全市體育場地正常運行提供製度保障。

二、突出活動載體,全民健身工作紮實開展

我們緊緊圍繞地方傳統體育文化,引進高水平體育賽事,以省全民健身評價體系為基礎,以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範縣(市)等為抓手,推動全民健身工作紮實開展。

一是以傳統體育項目為載體,促進民間特色體育蓬勃發展。全市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市直各單位、企業、學校利用五月“全民健身月”,八月八日“全民健身日”,元旦、春節、老人節,開展富有當地民俗和傳統體育文化特色的健身活動。已普及到各村、居委會和社區,年參與羣眾40萬人次,形成了“一鄉一特色,一村一亮點”的羣眾體育格局。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達到35%以上。積極支持教育系統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切實保障xx多萬在校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學生體質健康優秀達標率21.65%,學校體育工作再上新台階。xx中心校大力普及花樣跳繩活動,多次參加全國性花樣跳繩比賽,並取得優異成績。

二是引進高水平體育賽事,提升我市體育工作知名度。由政府牽頭,企業參與,協會融資,近三年堅持開展“中睿速遞杯”全國冬泳邀請賽、“河濱公園杯”全省摩托車越野賽、市文明單位籃球賽、“江山杯”籃球邀請賽、市老年門球值班賽、“xx農商銀行杯”乒乓球邀請賽,逐漸形成了在全國、全省和當地叫得響的六大體育活動品牌。先後承辦省品牌賽事“環中原”自行車公開賽,全省健身氣功站點總決賽,中美男籃對抗賽,“龍府杯”全國大學生男籃邀請賽,“戴爾建生杯”友好城市羽毛球邀請賽,全省“公僕杯”乒乓球賽等重大賽事。

三是舉全市之力組織市第六屆運動會,引領公共體育新氣象。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在時間短、任務重的情況下,歷時x年成功舉辦第六屆運動會,實現了“隆重、熱烈、精彩、節儉、圓滿”的辦會目標;省體育局局長、市四大班子領導、市拔尖人才以及來自全市的113個參賽代表團、文體表演參演人員等2萬多人蔘加了盛大的開幕式。項目設置、參加人員均創歷史新高,特別是開幕式受到市領導和全市人民的讚揚。

四是組織參加省第十三屆運動會和省農民體育工作現場會,增強我市體育工作影響力。我市代表團總積分在全省18個省轄市和10個直管縣綜合排名中,名列第15,被授予“優秀組織獎”、“體育道德風尚獎”等榮譽稱號,是十個直管縣(市)中獲得“優秀組織獎”的縣(市),圓滿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10月23日,在夏邑縣政府會議中心,我局作為省體育系統的代表,在全省農民體育工作現場會上做典型發言。我市全民健身工作得到了省體育局和省農業廳領導的充分肯定。

五是開展機關幹部系列體育活動,發揮領導幹部示範引領作用。20xx年我市舉辦科級幹部籃球、乒乓球、登山、自行車、健步走等體育活動,處級幹部100餘人次登頂九峯山,科級以上幹部1000餘人次參加了籃球、自行車、健步走等系列活動。領導幹部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動了全民健身的熱潮。

近年來,我市體育工作繼續保持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武術之鄉、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等榮譽,20xx年再次榮獲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連續四年榮獲河南省全民健身活動一等獎、全民健身評價體系考評位居十個直管縣第一。20xx年9月,我市積極申報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範縣(市),第一階段申報材料已上報省體育局和國家體育總局,待國家體育總局測評標準出台後,我局將嚴格按照測評標準準備創建條件,力爭完成創建任務。

三、加大服務保障,全民健身網絡逐步形成

一是充分發揮體育場地優勢,不斷激發全民健身活力,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20xx年修訂出台《xx體育產業發展獎補辦法》,對組織場地建設、開展健身活動、青少年業餘訓練的相關單位給予補助。通過加大獎補力度,充分調動了全市人民的健身熱情。二是着力構建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配備體育專幹,各行政村、社區設置文體協管員。

農村設施調研報告篇7

為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瞭解我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摸清存在的問題,探索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新路子,更好地推動全鎮農村經濟發展。近日,按照縣委統一安排和部署,我鎮成立專題調研組,通過收集資料、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調查、發放問計於民徵求意見書和調查問卷等形式,對我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通過深入細緻的調查和研究,作為一名鄉鎮領導幹部,本人對實踐科學發展觀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對通過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生,造福百姓,進而推動新農村建設步伐產生了新的認知和看法,進一步增強了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信心。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我鎮農村基礎設施的基本情況

金溝河鎮距離縣城3公里,交通便利,312國道、烏奎高速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屬典型城郊鄉鎮。全鎮下轄15個行政村,總人口1.4人,實際耕地面積14萬畝,人均耕地10畝,由漢、回、哈、維等10個民族組成,其中少數民族佔47%。近年來,國家、自治區和地縣各級黨委、政府對“三農”問題日益重視,不斷加大農業投入力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相繼出台並得到貫徹落實,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鎮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2008年我鎮完成工農

業生產總值3.23億元,同比增長17%;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680元,同比增長16%。在國家政策和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項目,近年來,先後投資2000餘萬元實施了林業生態建設、農網改造、人畜飲水改造、鎮村道路建設、鎮村環境整治等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農村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近年來,投資2000餘萬元修柏油路91公里,修農田砂石路34公里,修建防滲渠43.8公里,共修建抗震安居房1201棟;完成14個村“三室一場”配套建設。新建沼氣池近100個,新修衞生廁所600户,新修磚牆28公里。投資25萬元完成北頭道河子村、興奮村標誌性大門建設,完成了南吾宮2.5公里防洪壩工程建設;投入400餘元,完成了學校宿舍樓等工程;有10個村均設立衞生點,配備鄉村醫生,農民的醫療衞生條件明顯提高。

(一)農村道路

全鎮現有道路200餘公里。其中15個村“通達工程”已全部完成,客運通車率達100%,建成了城鄉一體的道路網絡。村村通柏油路工程:全鎮投資500餘萬元修柏油路91公里,修農田砂石路34公里,佔全鎮道路的70%,目前只有北頭道河子村、沙河子村、興奮村、宋聖宮村4個村完成了村內巷道攤鋪,佔全鎮的26%,農村道路能基本滿足農户的生產生活需求。

(二)農田水利設施

近年來,我鎮積極加大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力度,現擁有機井 144 眼,修建防滲渠43.8公里,有效灌溉面積83000畝;安裝實施節水滴灌50000畝,佔全鎮總耕地的54%;安全飲用水方面,近兩年,完成11個村自來水改造和鎮區改水工程建設,基本解決了居民飲水困難問題。

(三)信息化

金溝河鎮正逐步建立起縣、鎮、村三級信息聯網服務平台,努力為廣大農民羣眾提供完善的農村經濟信息服務網絡,農村信息化建設成績較為突出。電視和電話的普及率都相當的高,每百户農村居民家庭擁有電視機124.8台,安裝電話66.7部,電視和電話在農民獲取信息和進行信息交換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

二、當前我鎮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金溝河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整體推進中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

(一)問題

1、農村道路質量不高,規劃相對滯後。從調查情況來看,農村道路的硬化率僅為47%,硬化率相對不足。硬化的道路主要是連接相對集中居住村落的村道,而沒有硬化的道路多是通往農田機耕道。大型農機一般無法通過2米-2.5米寬的未硬化機耕道進入農田作業。特別是遇上雨天,道路泥濘現象非常突出,通行不方便,影響了我鎮農業機械化生產活動,農户對此頗有怨言。此外,多數農村道路是由村組織農户進行修建的,隨意性較強,缺乏統一的規劃,道路多蜿蜒曲折,堵塞問題突出,通行效率低下。

2、部分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超期運行、設備老化、效率降低。許多河道淤積,防洪排澇能力減弱,保障能力明顯下降。比如泉水溝村,機井運行時間超過10年。機井老化,渠系長,有加之有些渠道堵塞、污染問題較為突出,影響了農田灌溉用水。

3、信息化建設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我鎮農民羣眾現在接受和交換信息的主要方式是通過電視和電話,獲取信息的渠道較為單一。電視通光纖率較低,電視信號質量不高,電視傳播的信息有限。另外,通過報紙在農村傳播信息進展緩慢,一是農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二是農民也不願承擔經常買報紙的費用。互聯網用户還是很少。農民普遍認為寬帶費用高,對於一般家庭來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4、農村電網改造需要繼續完善。目前,我鎮農網改造工程進展順利,大部分村已經完成了農網改造,僅有部分村由於資金、施工安排等方面的原因改造沒有完全完成。但是,現在農網的負荷在農村用電高峯時期(晚上7-9點)已經不能完全滿足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隨着農村經濟條件的改善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家用電器進入廣大農户家中,農村的用電也將呈上升趨勢,農村電網的壓力也會也來越大。

(二)主要原因

1、資金投入不足。與國家、自治區、縣委、縣政府每年投資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相比較,投資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的資金則相對較少,遠遠不能滿足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另外,農民投工投勞下降也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的原因之一。過去,“義務工”等措施曾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揮過積極作用。但是現在,規定的“義務工”形式已經全部取消,“一事一議”籌資籌勞也有很多困難,存在“有事不議、有事難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等問題,農民對農村公益事業的勞務投入總量下降。

2、缺乏管理,效益低下。農村基礎設施“重建輕管”, 隨着基礎設施的增多,其運行管理工作不足日益顯現。農村教師、

醫務、科技人員待遇低,人才流失日趨突出,嚴重製約着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建成的公共設施由於管護責任不落實,缺乏後續投入和維護管理,老化失修嚴重,難以長期發揮效益。農村基礎設施多是由政府、村集體建設,村級管理,產權不明晰,管理主體缺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效益低下。

3、缺乏統籌規劃,設計不盡科學,佈局不夠合理。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沒有納入發展統籌規劃,建築設計水平低下,隨意性突出,亂搭亂建、擠佔農用地、公共用地現象比較普遍。

三、建議及對策

為使我鎮村級基礎設施建設與全鎮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充分發揮基礎設施在推進城鄉一體化中的重要作用,應採取有效措施,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基礎設施運行效率。

努力探索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

通過“三清一包”、“林權制度改革”、“土地整合”、“機井折舊”等方式壯大村集體經濟,更好服務於農村基礎設施。只有村級集體經濟有了發展,集體收入有了提高,公益事業投入力度才會加大。沙河子村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在村幹部選擇方面,要優先於一些有頭腦、有幹勁、有能力、有集體觀念的人,好的領導才能找準發展的方向。

其次,要完善村集體資產的管理機制,制定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加強村集體事務的監督,讓村民對村委會和集體經濟樹立信心,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最後,找準本村優勢,發展適宜經濟。地質資源豐富的村可以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形成規模化的經營,提高農業效益;如北頭道河子村通過“以地生財,築巢引鳳”招商引資,大力招商引資辦廠,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上面內容就是一祕為您整理出來的7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情況調研報告》,希望對您的寫作有所幫助。

農村設施調研報告篇8

體育在打造健康xx,激勵幹部羣眾拼搏與合作精神,增強人民自信心和凝聚力,提升xx知名度與美譽度,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歷史時期,xx體育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要抓住xx大開放的機遇乘勢而上,做大做強。

一、xx體育業發展狀況

(一)羣眾體育持續發展

1、城市化起步前(1985年前):傳統活動,學校為主

從上世紀50年代初期至1985年,原江北縣羣眾性體育組織僅有江北縣鐘聲體育協會、xx市信鴿協會江北縣分會、江北縣釣魚協會、xx市老年人體育協會江北縣分會和江北縣棋類協會。羣眾體育以學校體育為主體,以農民體育、職工體育、老年體育為補充。在毛澤東“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號召下,學校開展廣播體操、眼保健操和其他各類體育活動,按照“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開展達標活動。農民、職工、老年人和婦女兒童,則因地制宜地進行球類、棋類、武術、體操、田徑等鍛鍊活動。各級政府和企事業單位通過舉辦各類運動會或比賽選拔體育人才,推動着羣眾體育蓬勃發展。1958年,江北縣獲四川省體委、團省委授予的“全省農村體育紅旗縣”,獲國務院周恩來總理簽發的“體育紅旗縣”獎匾。

2、城市化起步期(建區前):推廣武術,建設場地

1986年至1994年,羣眾體育除原有協會外,新建立了江北縣武術協會、江北縣氣功研究會、江北縣門球協會。各個協會數百人或數千人不等。縣鐘聲體協1994年的會員達到5000餘人。在這一時期,職工體育活動和老年體育活動較為活躍;除繼續開展傳統體育活動外,門球運動日趨活躍,門球協會會員到1994年達到350人。尤其是在創建四川省武術之鄉和全國武術之鄉的熱潮中,學校、農村和企事業單位興起了羣眾性武術活動熱潮,武術活動得到較快較好推廣和普及。

隨着城區面積的擴大和城市功能的完善,羣眾體育的活動場地建設隨之加強。1994年底,全縣有小運動場、籃球場、排球場、游泳池、門球場等體育場所190個。

3、城市化加速期(建區後):全民健身,豐富多彩

1995年以來,xx城市進入城市發展的加速期。隨着兩路城區和龍溪城區的崛起,全民健身運動的場地日漸增多,體育運動形式更加多樣。據統計,至xx年底,全區各類健身場所583個,面積443962平方米,人均0.53平方米。籃球場、足球場、網球場、保齡球館、卡丁車場、速滑、蹦極跳、健身路徑等新興體育場地不斷增加。全區建立起了一支69人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球類活動、長跑散步、武術、健身舞、游泳騎車等羣眾體育日趨活躍,早晚隨處可見市民健身熱潮。農民健身活動在建區後也有進一步發展。xx年,統景鎮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羣眾體育先進單位,鴛鴦鎮和雙龍湖、龍溪、回興街道被中國農民體協評為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xx年,xx區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

(二)競技體育武術領先

自1958年武術名師趙子虯獲江津地區拳械第一名後,江北縣每次在地、市武術比賽中均居領先地位。進入70年代以後,趙子虯、曹科潤、歐陽全等多次獲全國武術比賽一等獎。江北縣運動員在四川省和xx市田徑比賽中,曾9次破省市紀錄。1976年設立江北縣兒童業餘體校,設武術、女籃、田徑3個班,其中武術班為xx市體委重點班,成為江北縣競技體育人才的主要搖籃。

進入80年代後,設立了江北縣武術館。中國小校在田徑、武術、籃球、排球、擊劍等項目上形成一定優勢,1988年參加全國、省、市級比賽中,獲團體和個人金牌53枚、銀牌42枚、銅牌23枚。1986年至1994年,江北縣向高等學校、省體工隊分別輸送體育人才104人和17人。在這一時期,江北縣女籃曾獲全國少年乙組第4名;男排獲四川省“四人制”排球賽第1名;武術獲全國3個第1名,5個第2名,在四川省和xx市獲取獎牌(杯)數百個,向專業體工隊、體育院校輸送武術人才15名。

xx區建立以來,以武術、籃球、排球、田徑為重點的體育競技水平不斷提高。1995年至xx年,xx區參加全國和國際性武術大賽共獲金牌130枚,銀牌187枚,銅牌119枚,奪取金盃13座。其中,xx年在河南鄭州第二屆世界傳統武術節上摘取金牌16枚,並獲集體項目冠軍;xx年在香港國際武術大獎賽上獲總分第1名、單項金牌43枚。這一時期,xx區女籃、男排曾多次代表xx市參加全國比賽。在xx年xx市第二屆運動會上,收穫獎牌75.5枚,xx獲全市區縣成年組金牌總數第1名。在同年xx市第三屆農民運動會上,xx區參加了所有的項目比賽,並取得了團體總分第一、金牌總數第一的驕人成績。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xx選手周子菊在跳高比賽中,以1.39米破世界紀錄的優異成績,讓世界刮目相看。在此期間,xx區向市以上輸送各類體育人才890人。

(三)武術之鄉鞏固發展

xx武術起步於清乾隆年間,到建國初期已形成賀家拳等5個流行拳種。在政府和民間的推動下,羣眾習武風氣濃厚,武術在羣眾中較為普及。為此,1975年,江北縣第一次提出建設武術之鄉。1983年開始武術之鄉創建活動。1987年2月,四川省體委、四川省武術協會命名江北縣為四川省武術之鄉。1991年底,國家體委對江北縣創建全國武術之鄉工作進行初檢。1992年12月,國家體委命名江北縣為首批全國武術之鄉,同時第二次全國武術之鄉工作會議也在江北縣召開。庚即,區委、區政府提出 “鞏固成果,發揮優勢,突出特色,爭創一流武術之鄉”的更高目標。在後來的鞏固武術之鄉活動中,領導更加重視,組織機構更加健全,骨幹隊伍進一步壯大,活動影響逐步擴大,xx年,xx區又一次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國武術之鄉建設工作先進單位”。xx年9月,全國青少年武術錦標賽將在xx舉行,屆時,xx將組隊代表xx市參加比賽。

(四)武術文化出手不凡

1978年,江北縣體委突擊整理老武術家趙子虯的武術成果,編著出《三十六閉手—四川南拳》書稿,填補了四川武術著作一項空白。1982年整理出《中國武術管窺錄》書稿。1983年按國家體委要求,由江北縣體委負責,趙子虯牽頭,撰寫出38萬的《巴渝武術史》稿。1983年在全縣範圍開展了武術工作普查,蒐集武術手抄本68件,歷代武術史料書刊880冊,初步掌握流行縣內5大拳派74個傳統拳、械、功法。1984年,縣體委又編寫了《江北縣武術拳械錄》。1987年以後,xx武術與文化融合力度加大。經常在市以上運動會開、閉幕式上表演和給外賓及外國代表團表演。1994年,縣武術隊參加了大型電視劇《魂斷釣魚城》的拍攝。xx年,xx區把武術與舞蹈相結合,將失傳多年的巴渝武舞整理出“巴渝武舞ⅰ”、“巴渝武舞ⅱ”,在第二屆香港國際武術大獎賽暨國際健身氣功展示會上表演,分獲“大獎特別金獎”和最佳創意獎。之後,區體育局將其改編為《巴渝武韻》多次演出並取得成功,現擬申報《巴渝武韻》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五)體育產業緩緩起步

體育產業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截止xx年6月底,全區已有體育市場21家。體育健身娛樂及體育表演企業11 個,經營性體育健身娛樂門點10個。從目前看,絕大多數體育門點和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從xx年開始,xx區通過體育彩票發行籌措體育事業發展資金,體育彩票銷售由最初的30萬元增加到xx年近1000萬元。此外,區體育局擬設立體育園區和體育與旅遊業聯姻等方式,盡力推動xx體育產業發展。

二、xx體育業發展的機遇與困難

(一)xx體育業發展面臨難得機遇

1、經濟社會發展向好形成體育業發展強大動力

改革開放以來,xx經濟社會持續高速發展,城市化和工業化發展迅猛,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加速改善,羣眾閒暇時間增多,追求健康、參與體育、享受體育已成為內在需求。羣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為體育業發展創造出強大內動力。

2、xx直轄為xx體育業發展搭建了新平台

xx作為xx直轄市的主城區,代表xx參與國內外體育賽事和體育交流的機會增多,xx創造條件舉辦國家級和國際體育賽事已成為可能,這為xx體育發展拓展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3、“健康xx”為羣眾體育加油升温

中共xx市委提出建設“健康xx”,要求xx年國民體質抽樣合格率達到88%,居民人均壽命、青少年平均身高等各項指標在西南地區名列前茅,這為羣眾體育更好更快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4、武術之鄉底藴蓄勢待發

xx武術底藴厚重,巴渝武術蜚聲海內外,倍受國際國內關注。目前,xx正在規劃建設“巴渝武術中心”,國家體育局擬在xx建立“全國高水平武術人才訓練基地”,區體育總局正在積極爭取在xx成立世界峨嵋武術聯合總會,這使巴渝武術在開放中走向世界成為可能。

(二)xx體育業發展遭遇的困難

1、幹部認識不到位

在各級領導幹部中,對體育給民族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產生的強大正效應缺乏必要的理解,重經濟輕體育、重工作輕鍛鍊的觀念和作法較為普遍,重視體育、支持體育、參與體育、享受體育的氛圍不濃。

2、大型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滯後

xx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單項規劃缺失,體育基礎設施在城市建設總規和控規中缺項,導致大型體育場館建設用地難,xx區體育館xx年拆除後,遷建歷時7年、五易其址是最好的佐證。目前,xx區沒有一個投入運營的大型體育場館,並亟待建設一批大型體育基礎設施。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是xx體育業發展最大的瓶頸。

3、體育事業發展不平衡

羣眾體育在城區和學校開展較普遍,在農村和企業存在薄弱環節;中老年人體育活動開展較好,青少年體育活動開展較差。競技體育中武術一枝獨秀,傳統優勢項目缺少優勢,新興優勢項目尚未形成。體育基礎設施在城鄉的分佈差別太大,農村體育缺乏必要硬件。

4、體育產業亟待破題

我區的體育產業,只是在體育彩票和體育用品銷售及健身娛樂市場上做了一些文章,而在體育競技表演業、體育培訓和諮詢業、體育用品製造業、體育服務業、體育旅遊業等產業發展上,目前基本上是空白。

5、政策支持乏力

財政對體育事業發展的經費預算,缺少象教育和科技那樣的剛性政策;對社會力量支持體育事業發展缺失政策鼓勵;對體育產業的發展,缺乏強有力的政策引導;沒有留住和引進體育尖子人才的優惠政策。政策支持乏力,導致投入嚴重不足和人才匱乏,是整個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發展的重大制約因素。

6、管理體制欠穩欠順

區體育主管部門在機構改革中,經歷了幾度分分合合,給體育業發展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1972年恢復江北縣體委,到1984年機構改革時,縣體委與縣文化局合併成立縣文化體育局,1986年,縣體委又與縣文化局分設,但到xx年機構改革時,區體委與區文化局合併組建區文體局,xx年,區體育局又一次與區文化局分開獨立運行。此外,在鎮街文化服務中心沒有明確體育管理功能,使體育工作難以落實到基層。xx區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缺失,使全民健身運動難以實現個性化科學指導。區業餘體校和武術館事業編制偏少,優秀專業人才難以進入,競技項目水平難以提高。

三、做大做強xx體育事業的建議

(一)科學定位,清晰思路

xx體育發展,應用大開放的理念來思考,要站在xx直轄市乃至更大的空間去審視。根據xx體育業發展現有基礎和機遇,通過若干年的努力,在xx乃至西部有可能名列前茅,因而可將xx體育業發展的目標,鎖定為西部體育強區。

xx體育業發展,要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建設健康xx、一流武術之鄉為重點,認真抓好體育規劃、體育政策、體育人才、體育設施建設四項基礎性工作,全力推動羣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快速健康發展,通過xx年或更長一個時期的努力,爭取把xx建設成為中國西部的體育強區。

(二)健全規劃,加強配套

應根據“健康xx”的目標要求和xx體育業發展的新定位,重新制定xx區體育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同時,應配套編制xx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總體規劃、“健康xx”發展規劃、xx競技體育發展規劃、xx體育產業發展規劃、xx區體育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等。要把體育設施建設規劃納入xx城鄉建設總體規劃、控制性詳規及各項建設性單項規劃,並通過法定程序確保這些規劃得到認真實施,充分發揮規劃對xx體育業發展的導向保障作用。

(三)統籌兼顧,突出重點

xx體育業發展,應堅持城鄉統籌、區域統籌、軟件硬件建設統籌、項目統籌等原則,做到羣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三位一體”的xx體育業持續、快速、協調發展。針對目前體育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應切實解決好xx體育館建設資金不到位形成的鉅額缺口,以及二期工程抓緊上馬等問題,使其早日竣工投入使用。要加快體育園區和巴渝武術中心等一批新的體育場館的規劃定點和建設進程,防止已徵用土地被其他項目擠佔。儘快解決xx國民體質監測中心機構設置及相關問題,早日實現全民健身運動的個性化科學指導。及時解決區業餘體校和武術館編制不足問題,為引進和留住優秀體育人才創造條件。精心籌備和全力辦好在我區首次舉辦的全國青少年武術錦標賽,積極籌建全國高水平武術人才訓練基地和世界峨嵋武術聯合總會,夯實xx武術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基礎。

(四)完善政策,保障發展

要儘快完善有利於xx體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投入政策和人才政策。如要完善區級財政對體育場館設施建設和體育競賽活動的投入政策;體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要有行政事業費和城市建設配套費減免、土地出讓金及税款返還等支持政策;出台通過特許、指定、專營、冠名等多種方式的企業贊助體育賽事的鼓勵政策;要有企業和個人出資辦運動隊、體育俱樂部、體育運動學校、建體育場館比照捐贈公益事業規定執行政策,以及出資辦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興建校外體育場所按社會力量辦學予以支持的優惠政策;要允許體育行政主管部門在確保資金用途不變的前提下,可以將體育彩票公益金作為資本金,按照股份制方式運作或以貼息方式,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資於體育產業和體育設施建設。要完善培養、引進和留住體育管理人才和優秀運動人才的政策,尤其要在安置優秀運動員就業等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方面出台實用政策。

(五)優選載體,活動推動

做大做強xx體育業,需要一些好的活動載體。要從不同層面、不同領域、不同人羣的實際出發,選擇適合各自強身健體的活動方式。如在機關幹部中可實施“太極拳普及工程”,在市民中可開展“健康杯”體育活動,在學校、機關、農村和社區可倡導“我愛巴渝武術”的羣眾健身活動和開展武術人才選拔活動。推動武校、巴渝武術中心、武術館等建設基礎上,可推進大規模高質量的武術人才訓練活動。在大型體育基礎設施建成後,可爭辦國內外相關大型體育賽事活動。總之,通過相應的載體,加快健康xx和一流武術之鄉建設進程,推動其他競技體育優勢項目和體育產業破題發展。

(六)加強領導,狠抓落實

各級領導要樹立體育也是生產力的觀念,高度重視、切實支持、帶頭參與、共同推動xx體育業發展。保持體育行政管理體制的穩定性,把鎮街文化服務中心更名為文化體育服務中心,並明確體育管理服務職能。要加大體育園區開發建設、大型體育場館設施建設、健康xx、一流武術之鄉等重點工程的領導和協調力度。要細化體育業發展目標責任制,加強督辦和考核,用好的體制機制和優良的作風,推動xx體育業又好又快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