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名調查報告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W

調查成功開展之後,在大家心中一定留下了很是深刻的印象,需要記錄在調查報告中,每一場調查都有值得我們寫調查報告記錄的地方,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老地名調查報告8篇,供大家參考。

老地名調查報告8篇

老地名調查報告篇1

華清池南依驪山,在西安東約30公里臨潼驪山腳下北麓,北臨渭水,西距古都西安30公里,優越地理位置,旖旎山水風光使其倍受歷代帝王垂青。古時已是長安附近旅遊勝地,自周幽王修建驪宮至唐代幾經營建,先後有“驪山湯”、“離宮”、“温泉宮”。唐玄宗李隆基詔令環山列宮殿,宮周築羅城,賜名“華清宮”,亦名“華清池”。後安史之亂,建築殘存無幾,宋、元、明、清至民國逐漸衰敗。

解放前震驚中外“西安事變”發生在這裏,這次事件直接引起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是中國抗戰史上重要轉折點。西安事變舊址五間廳被列為全國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解放後,依照唐代形制幾經擴建,始具現今規模。唐華清宮遺址是我國現存惟一一處皇家御用湯池羣與我國最早一所皇家藝術院校,在其遺址上建起了唐御湯遺址博物館、唐梨園藝術陳列館,以翔實文物資料展示出華清池6000年沐浴史與3000年皇家園林史。

現在華清池只是唐華清宮一部分,是在清代重建基礎上不斷整修擴建而成,佔地面積85560平方米。景區分為東部沐浴場所、西部園林遊覽區、南部文物保護區三部分,東部沐浴場所設有尚食湯、少陽湯、長湯、衝浪浴等高檔保健沐浴場所,西部園林遊覽區主體建築飛霜殿殿宇軒昂、宜春殿左右相稱,南部文物保護區展現發掘出土文物。

華清池不僅見證了封建統治者奢華生活,見證了中華民族同心協力抵禦入侵者團結精神,還見證了祖國飛速發展今天,當然她還能看到祖國燦爛明天。

老地名調查報告篇2

河南省南陽市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與湖北省、陝西省相鄰,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因是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馬蹄形盆地,故稱南陽盆地。南陽的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河南、湖北、陝西的交通要道,是中原經濟主體區與連南啟西的重要支點。加上雨量充足,氣候温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南陽曆史文化悠久,人傑地靈。“南陽”的意思是説它位於伏牛山之南,居漢水之北而得名。遠在幾十萬年前,人類祖先已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了,約七八千年前,先祖們以辛勤勞動與聰明智慧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明。周朝天子非常重視這片富庶的土地,曾分封了申、呂、謝、酈、蓼、曾、許等諸侯。春秋時楚設宛邑,到戰國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初置南陽郡”時,才開始使用“南陽”這個名字。至今,已有兩千二百多年的歷史,雖然朝代更迭、區劃改變,但南陽這一地名,一直被保留沿用,在歷史的長河裏,愈來愈豐富了它的`涵義,在時代的演進中,充分顯示出它的頑強的生命力。

如今,南陽是國務院第二批命名的、首批對外開放的歷史文化城,是全國漢文化最集中的旅遊區之一,是中原主要的旅遊勝地,它是一塊潛力巨大、有待繼續開發的寶地,是一方充滿希望的熱土!

老地名調查報告篇3

五朵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南陽市南召縣四棵樹鄉西部,北距南召縣城40公里,東南距南陽市75公里。

五朵山是文獻記載的歷史明山,久負勝名。

?山海經》稱其帝山,《明嘉靖南陽府志》説:“此山五峯並峙,聖女朵、禪庵朵、摩雲朵、嬌女朵、啞女朵並肩而立,故名五朵山。

五朵山又稱歪五朵。

關於歪五朵,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説:當年祖師爺要到五朵山修行,走到山根有點累就坐下休息。

當時正是正午,驕陽似火,山神和土地爺為了讓祖師爺有個蔭涼就讓五朵山向東以歪,結果祖師爺一看要倒,嚇得起來就跑,這一跑就跑到了武山,在這裏修成正果,因此就有了五朵山,這兩地都成為人們敬仰真武大帝的名勝之地。

不過,當地居民説這裏才是祖師爺開始修成正果的地方,有靈氣,因為這裏的山神和土地爺。

真正的幫助了他。

現在的五朵山上修建了許多廟宇,每當七年級和十五成羣結隊的香客就在這裏虔誠叩拜。

暴瀑峽的峽谷,風景如畫,美如仙境,潺潺流水一路歡歌奔騰着,五座吊橋高懸於流淌不息的溪水之上,走上去晃晃悠悠的,如騰雲駕霧。

五朵山風景區常常讓人們流連忘返。

老地名調查報告篇4

寶雞市在陝西關中西部,是一座古老而又充滿歷史典故城市。它是華夏始祖炎帝故鄉,周秦王朝發祥地,素有“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佛骨聖地,民間美術之鄉”美譽。

寶雞原來名字叫做陳倉,因為有陳倉山而得名。兩千多年前,秦文公在這裏修建了“陳倉城”。秦始皇統一七國後,在此設下陳倉縣。唐朝時改名寶雞縣,此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寶雞歷史可追溯到上古三皇時期。相傳,中華民族始祖之一炎帝就誕生於寶雞蒙峪。據考證,寶雞原有三個神農祠,其中以九龍泉神農祠最壯觀。九龍泉,泉出九穴,其水清澈透底,香甜甘美。此遺址在今寶雞渭河南岸神農鄉峪泉村。

寶雞自古以來,就是關中要地。漢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故事就發生在這裏。陳倉改名為寶雞是唐朝安史之亂時事情。最初,唐肅宋是改陳倉縣為鳳翔縣,後因城南雞峯山常有“寶雞啼鳴”,唐肅宋認為是吉祥之兆,於是他改“鳳翔”為“寶雞”,將陳倉縣改稱為寶雞縣。從此,寶雞這個吉祥而美麗地名就一直被沿用下來了。

現在寶雞市管轄地區有三個,即金台,渭濱與陳倉區。管轄縣有九個:鳳翔,歧山,扶風,眉縣,隴縣,千陽,麟遊,鳳縣,太白縣。市域面積1。8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75萬,其中市區人口75萬。

老地名調查報告篇5

題目

公主墳

內容來源:

查資料

報告內容:

北京的老地名非常難聽,單是叫做“墳”的地名就有很多。

在很久以前,北京城很多有錢有勢的人喜歡把自己家控制的地方叫作“某”家墳,以表示自己家財勢大。如:白家墳或李家墳等。由於缺乏治理,北京城也有很多亂墳崗。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北京的亂墳崗得到了治理。毛澤東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帶頭簽名實行火葬,原有墳地被消滅殆盡,只留下一些地名,如公主墳、八王墳、英家墳等,記述着這段歷史。

我們現在只聞公主墳其名,真正的墳早就夷為平地,修了路或蓋了樓。其實,有些以墳為名的地名,在墳地被清理平整之後,地名也漸漸被人遺忘,並且被新的地名所取代了。比如原來阜成門外有個孔王墳。孔王叫孔有德,是明末的參將。清軍入關後,孔有德在山東率軍降清,被封為恭順王,後來隨多爾袞入北京,改封定南王,入漢軍正紅旗籍。以後隨清軍攻取廣西,鎮守桂林。後被明朝遺臣李定國攻陷桂林城,孔有德自縊身亡。順治皇上感其忠烈,為他在京城修了一座挺大的墓地。説是墳地,其實孔有德的屍體已被李定國焚燬,順治皇上只是把他的遺冠玉佩放在了棺材裏。因為墓地的規模很大,當時這一片的居民取地名叫孔王墳。公主墳就在這座墳的西北。如今,孔王墳這個地名已很少有人知道。但公主墳的地名卻留了下來。公主墳原來是孔王墳的西花園,這裏葬的公主是孔有德的女兒孔四貞。孔有德在桂林被李定國包圍時,孔四貞逃出桂林回到北京,順治皇上的母后憫其幼孤,認作女兒,養育在宮中,後來,孔四貞被封為和碩公主,嫁給了大臣延齡。順治十年,皇上因孔有德沒兒子,特封孔四貞繼承他爸爸的爵位為定南王,管理廣西軍務,康熙年間,吳三桂在雲南稱帝,延齡叛清相投,四貞不從,並率兵討伐。後來,吳三桂被滅,延齡也死了,皇上覺得四貞孀居孤單,把她召回北京,孔四貞死時97歲,可謂高壽。也許是因為孔四貞的生平事蹟比她爸爸在民間流傳久遠,所以公主墳早就平了,地名卻仍保留至今。

?還珠格格》的故事就是根據孔四貞的傳聞逸事演繹而成的。因為這個電視連續劇的熱播,公主墳的名氣也大了起來。

老地名調查報告篇6

題目:

成都的寬窄巷子

內容來源:

1,實地考察、拍攝;

2,查看網上圖片和文字資料。

報告內容:

寬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條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間的四合院羣落組成。北以支磯石街與寬巷子中間劃線並納入成都畫院北牆為界,南以井巷子為界,東以長順上街與寬窄巷東街口為界,西以下同仁路與寬窄巷子西街口為界。

1659年,清軍攻佔成都,為了防止八旗兵與成都居民接觸,就修建了城中城――滿城。成都的滿城建於1718年,它以將軍衙門為中心,其主要街道的佈局極像一條巨大的蜈蚣:將軍衙門是蜈蚣頭,長順街是蜈蚣的身子,密集的街道和衚衕則如蜈蚣身上眾多的腳。其中,寬巷子窄巷子就是長順街這條蜈蚣東向的兩隻腳。當時的名字並不叫寬窄巷子,而是被分別稱為興仁衚衕和太平胡同。直到民國初年,這種明顯具有北方風格的名稱才被寬窄巷子所取代,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的寬窄巷子,古老而悠閒,漂亮又個性的商鋪裏,有美麗的手工飾品、有傳統的木製玩具、有甜美的冰淇淋、有濃郁的咖啡、有撲鼻的香茶、有精緻的特色小吃可謂應有盡有,法國梧桐掩蔽下的石板路上,人來人往,充滿了熱鬧的氣氛。這裏的四合院落灰磚青瓦,木門雕櫺,而每一扇大門的兩旁,還有一對造型各異的古樸石像有鼓,有人,也有動物。儘管今天的寬窄巷子充滿着無可忽略的現代氣息,卻並不影響它固有的本來面目,這裏的一切,依舊展現着從前的秀美和迷人的古典魅力。

xxx

20xx年xx月xx日

老地名調查報告篇7

南鑼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現在的南鑼鼓巷街區北邊是鼓樓東大街,南邊是地安門東大街,西邊是地安門外大街,東邊是交道口南大街。由這4條街圍合的這塊長方形地塊,正是元大都的兩個坊。以南鑼鼓巷為界,東面是“昭回坊”。西邊是“靖恭坊”,南鑼鼓巷是兩坊間的分界巷。(地點)

南鑼鼓巷南北走向,長約800米,東西各有8條衚衕整齊排列着,從南向北,西面的8條衚衕是福祥衚衕、蓑衣衚衕、雨兒衚衕、帽兒衚衕、景陽衚衕、沙井衚衕、黑芝麻胡同、前鼓樓苑衚衕;東邊的8條衚衕是炒豆衚衕、板廠衚衕、東棉花衚衕、北兵馬司衚衕、秦老胡同、前圓恩寺衚衕、後圓恩寺衚衕、菊兒衚衕。這些衚衕在元朝時沒有名稱,名稱是明朝以後逐漸演變來的。比如菊兒衚衕,明代叫局兒衚衕,後來改稱橘兒衚衕,清代宣統時才稱菊兒衚衕,後延續至今。整個街區猶如一條大蜈蚣,所以又稱蜈蚣街。

明朝時,將北京劃為28坊,兩坊合併稱“昭回靖恭坊”。清代屬鑲黃旗。南鑼鼓巷曾叫羅鍋巷,乾隆xx年(1750年)繪製的《全城全圖》改稱為南鑼鼓巷。

唐朝長安的裏坊早已無存,元大都裏坊構造在800多年的歷史變遷中,也已面目全非,但是,南鑼鼓巷地區卻還極為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裏坊的歷史遺存。衚衕格局那麼完整,衚衕裏各種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真可謂是北京古都風貌中一塊保存完整的“碧玉”。

南鑼鼓巷在近幾年被時尚人士和國外旅遊者關注,是因為從新世紀開始,不經意間,許多酒吧在這條古老的小街上出現。現在這裏已經成為繼三里屯、什剎海之後,北京又一條酒吧街。這裏的每一條衚衕都有豐厚的文化積澱,每一個宅院裏都訴説着老故事。

老地名調查報告篇8

在中國有許多地名,每一個地名有它的由來,只要我們多多地瞭解歷史,就能找到隱藏的無限樂趣。

地名的由來,可以分成許多種:有的以當地特產為地名,如盛產桂樹的桂林、盛產大棗的棗莊、出產鉛的鉛山;有的以實際的地理位置命名,如在貴山南面的貴陽、在黃河以南的河南、遠在北邊的北京;有的以人名命名,如張自忠路、趙一曼路、中山路。

最有意思的是以歷史故事命名的地名,從地名中可以瞭解有趣的故事。

比如新鄉以西的獲嘉縣,就是以歷史故事命名的。

在我國漢朝的時候,南嶽國的國相呂嘉叛亂了,國相相當於現在的總理。

他殺死了當時的南嶽王與王后還有許多漢朝的大臣。

漢武帝知道了,非常生氣,派了5支大軍分頭去捉拿呂嘉。

呂嘉被迫四處逃竄。

第二年,漢武帝東巡,途中有一支大軍回來稟報,已經捉拿到呂嘉,並且把呂嘉的人頭送到了漢武帝面前,漢武帝非常高興,於是下令,把得到呂嘉人頭的地方命名為“獲嘉”。

一個地名一段歷史,瞭解了歷史知道了地名,知道了地名瞭解了歷史。

同學們不要以為地名只是簡單的地名,只需查查資料,動動大腦,就會知道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