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過秦論》語文教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5.46K
高中《過秦論》語文教案

賈誼在《過秦論》這篇文章裏論述了秦朝興衰的原因。在兩千多年前,秦朝國力還是那樣的不可一世,一場農民戰爭就打破了開國者千秋萬代的夢想,這一切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下面就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過秦論》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過秦論》語文教案

《過秦論》教案1

【教學目的】

1、學習運用歷史資料提煉觀點的方法。

2、瞭解本文的語言特色:排偶句的運用。

3、認識賈誼對秦代_的批判──“仁義不施”是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文是一篇史論,而大半篇幅用於敍述秦王朝興亡的歷史過程,實際上是以史實作論據,論證秦的迅速滅亡是由於“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因此,教學重點應是最後一段。

史論敍史不同於史傳,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帶有主觀色彩;本文又是用駢體寫的,這種色彩就表現得更為明顯,要講清這一點就很難。此外,還要考慮到本文的背誦量較大,要使學生既能背得順暢,又不增加他們的負擔。

2、教學方法:

課文練習只要求背誦最後三段,也是出於不增加學生負擔的考慮,但從教學的需要來看,背誦全文是大有好處的。為此,擬採用誦讀教法。

背誦應有嚴格要求,但個別地方可以放寬。如第2段列出九國的順序是“韓、魏、燕、楚、齊、趙、宋、衞、中山”,而第5段則是,“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據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東六大國置前,三小國置後,至於六大國中孰前孰後並無一定的準則。背誦時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順序不可。其次,第2段還列出20個人名,是舉例性的,不過是作此隨手拈出(例如樂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類),背誦時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順序。總之,要從總體着眼,只要不違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計較個別字眼,當然,關鍵的字眼決不容許出現錯誤,這是背誦長文(千字以上)的原則。

3、課時安排:

本文擬用3課時誦讀。

第一課時:簡介作者及《過秦論》寫作意圖,分析全文佈局,誦讀第1、2兩段。

第二課時:誦讀第3、4段。

第三課時:誦讀第5段。

【預習安排】

1、朗讀課文2~3遍,要求字音準確:

補充注音如下:

因利乘便(chéng)殽函(xiào)合從(zòng)翟景(zhái)將數百之眾(jiàng)鏃(zú)笞(chī)膏腴(yú)萬乘勢之(shèng)召滑(shào)

2、思考下列問題:

⑴本文是一篇史論,為什麼大半篇幅是敍事?作者這樣敍事有什麼目的?

⑵文章將秦統一全國的過程劃分為幾個階段?為什麼這樣劃分?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作者和《過秦論》寫作意圖

賈誼的《過秦論》共有上、中、下三篇。我們學的是上篇,文中概括敍述了秦王朝的興亡過程,揭露了秦始皇的_,最後指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是它迅速滅亡的根本原因,這是從史實中提煉觀點。到了中篇,作者對這個觀點作了分析,並進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顧“天下之嗷嗷”,繼續實行_,“重之以無道”,然後從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則:“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這是作者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責秦王朝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君主──子嬰的過失。

《過秦論》鮮明地表現了賈誼的政治立場。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政論家、文學家。洛陽人。18歲時以能讀詩書、善屬文,為郡人所稱譽,廷尉吳公薦於漢文帝,被任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嬰排擠,貶為長沙王太傅。後為樑懷王太傅。32歲時鬱郁而死。

賈誼生活在西漢初期,由於此前經過500多年的戰爭破壞,社會經濟凋敝,人口減少,所以他極力主張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評時政。《過秦論》就是為宣傳這種主張寫的。論“古”是為了説“今”,這是讀本文時首先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

二、粗略分析全文佈局

1、先按表達方式將全文分為兩部分:

⑴記敍部分:寫秦王朝的興亡過程(前四段)。

⑵議論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最後一段)。

2、再分析記敍部分的層次,可分兩大層。

⑴興起的過程(前三段)。

⑵滅亡的過程(第四段)。

三、誦讀第1段

在誦讀練習中以提問方式明確本段的內容要點:

1、秦的地理優勢;

2、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統一天下;

3、基本國策(耕戰、連衡)及成果。

史實補充:

1、“外連衡而鬥諸侯”──這是跟上文“內立法度……修守戰之具”相對應而言,其實這是後來的政策。有些“教參”上甚至把它跟連衡政策的創立人張儀聯在一起,這是不正確的,張儀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後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見,史論敍史不同於史傳,重在“會意”。

2、“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記·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將商君詐我將軍公子而襲奪其軍,破之。秦用商君,東地至河。”“東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這是秦以“詐力”奪取諸侯土地的一個突出的例子。按:這是秦取河西地的開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獻河西地少樑(今陝西韓城南)。

三、誦讀第2段

提問:本段敍述了哪幾位秦國國君時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即孝公之後,始皇之前的五位國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莊襄王死於前247年,其間長達90年,作者是怎樣敍述這90年間的歷史的?

討論後,歸納如下:

1、將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間的事情集中到一點上來寫:秦的領土日益擴大引起諸侯恐懼,以諸侯反襯秦。孝文、莊襄二朝則一筆帶過。這是從總體上看。

2、寫秦擴大領土,按南、西、東、北四個方位説,顯出其軍事力量無比強大;寫諸侯,按“合從締交”“約從離衡”“從散約解”的順序説,並極力渲染其聲勢,以反襯秦人困諸侯之易(“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這是從局部來説的。

3、統觀此段敍史,近乎藝術概括方式,本質是真實的,但客觀的歷史過程並非如此。

史實補充:“合從締交,相與為一”──蘇秦説六國從親,約在前334~前332年之間,其時蘇秦任從約長,並佩六國相印。“秦兵不敢窺函谷關十五年”。這是第一次合從。前318年,蘇秦再次約從六國共攻秦,楚懷王為從長。至函谷關,秦出兵擊六國,六國兵皆引而歸(《年表》中作“五國”)。這是第二次合從。此外,前298年,魏、齊、韓三國曾聯合攻齊。還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國兵敗秦於河外,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內了。從上述史實可以看出,所謂“九國之師”只是一種籠統的説法,這也説明史論敍史跟史傳的不同。

背誦要求:

1、可以從“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衞、中山之眾”直接過渡到“嘗以十倍之地”;

2、“於是六國之士……制其兵”這一段可略讀。

四、留作業

背誦第1、2段;準備誦讀第3、4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背誦第1、2段。

用提問過渡:本文題目是“過秦”,這兩段説到秦的過錯沒有?(沒有,雖然也表現了秦的“詐力”政策,但在鬥爭中使用“詐力”是每一方都會有的,只是看誰用得更好。)既然如此,這樣寫有什麼作用呢?(為下文作鋪墊,以統一過程中的強大跟後來的迅速滅亡做對比。)所以,下段就先説秦的過錯。

二、誦讀第3段

1、先默讀一遍,説説秦始皇的過錯是什麼。

2、找出寫過錯的那一層(“於是廢先王之道……陳利兵而誰何”)試用幾個字來概括秦始皇的對內政策。(愚民、弱民、以民為敵。)

3、劃分全段層次並答問:

⑴首句寫秦始皇統一全國,只有一個意思,卻連用四句來表達,為什麼?

這是中國空前的統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鋪排;極言秦王朝的無比強大。

⑵次寫擴大版圖,有什麼作用?

仍是極言秦王朝的強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彎弓而抱怨”一句,是用來烘托秦始皇的威勢,可算是虛寫。如要實解就會出現矛盾,前218年,張良曾僱力士刺始皇於博浪沙,誤中副車。

《過秦論》教案2

【教學目標與要求】

1、學習本文用事實作根據論證中心論點的寫法

2、瞭解議論文中議論和記敍的關係。

3、瞭解文言句子中省略成分和詞類活用現象。

4、瞭解賈誼的政治主張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佈置預習】

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作者和背景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的文學家。年少時有才,被孝文帝破格提拔為太中大夫,參與政事,深受器重。後遭權貴嫉妒排擠,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後轉為樑懷王太傅。終因懷才不遇,年僅33歲就抑鬱而死,司馬遷寫《屈原賈生列傳》。

背景:

1、戰國末期與社會歷史概況:

戰國時代,隨着宗法制度的解體,各國先後進行改革。魏,李悝的變法;楚,吳起的變法;韓,申不害的變法;秦,商鞅變法。

秦過逐漸強大,於前221年滅齊,統一天下。施用嚴刑苛法,橫徵暴斂,大興土木,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2、西漢初期的社會狀況:

西漢初年,經歷春秋戰國楚漢戰爭500多年的戰爭,社會經濟受到極大的破壞。賈誼的《過秦論》正是針對這種社會現實而主張實行“仁政”的,給百姓以休養的機會,以求經濟大發展,社會的穩定。

二、破題

“過秦”即言秦之過,是指責秦的過失的一篇政論文。

三、分析課文的一、二段

第一段:寫秦孝公統一天下的雄心和基本國策及秦開始強盛。

對內:商鞅變法,發展生產,擴充軍備。

對外:實行“連橫”,各個擊破。

第二段:寫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業。

第一層:寫三代秦君的功業。

第二層:寫列國合力對付秦國。

第三層:九國兵敗,臣服於秦。運用對比,反寸秦國的強大。

第四層:一筆帶過孝文王和莊襄王,過度到下文。

小結。

四、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3、4、5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分析課文

1、請同學朗讀第三段:

第三段:寫秦始皇的功業,即統一天下的勢如破竹和鞏固天下的各種措施。

第一層:寫秦始皇的“攻勢”。

詳細鋪敍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至高無上的皇權,並正面鋪敍中現出_的“魔影”,為下文的“仁義不施”埋下伏筆。

第二層:寫秦始皇的“守勢”。

實行愚民政策,採取嚴密的防範措施。運用排比和誇張手法,展秦盛極一時的氣勢,以反寸下段秦的迅速滅亡。

第四段:寫陳勝起義的情況和秦的結果。

極力詳述陳涉出身低微,起義倉促,士卒弱小,兵器劣鈍--平凡之極。

“然”字一轉,突出了“小”但不可忽視,正因為人們恨秦,故仁義不施而使整個天下都是秦的敵人,終使秦王朝的守勢狼狽不堪,為主題的昭彰作了鋪墊。

第五段:分析秦滅亡的原因,得出結論。

第一層:指出秦的天下並沒有縮小(呼應開頭)。

第二層:將陳涉的實力和九國對比,呼應3、4段,設問導出結論,這正表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張,即:提倡仁政,反對_。

第三層:將陳涉與秦國實力對比,得出結論“仁義之不施……”。

三、歸納

1、對比手法的運用:

⑴秦國與九國實力的對比;

⑵秦國與秦朝的實力的對比;

⑶陳涉與九國的實力的對比;

⑷陳涉與秦朝的實力的對比。

2、本文是史論,敍多於議,形象議論法。

3、語言生動形象:

⑴華麗的詞藻;

⑵鋪排的氣勢;

⑶排比的運用。

四、佈置作業:

完成本課《課課練》。

《過秦論》教案3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主張“施仁義”的進步意義侷限性。(難點)

2、瞭解先進行論證,然後得出結論以及運用對偶、排比的寫作方法。

3、掌握一些常用的多義詞,疏通文意。(重點)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瞭解作者的生平概況和他寫作本文的目的;

2、瞭解秦國日益強盛的情況;譯析一、二段。

〖教學過程〗

一、作者介紹、解題(板書課題及作者)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年青時就有才名,經人薦舉,被漢文帝召為博士,一年後,升至太中大夫。他學識淵博,很有抱負,曾針對時弊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律的主張,但遭到了守舊的貴族和大臣們的打擊和誣陷,被遷為長沙王太傅深為憂傷憤懣,四年後改為樑懷王太傅。樑懷王墮馬死,賈誼自傷未盡大夫之責,經常哭泣,以至鬱郁而死,年僅33歲。

後人輯他的文章為《賈長沙集》,另《新書》十卷。

賈誼是漢代傑出的政論家。他在政治上強調要削弱地方割據勢力,鞏固中央政權,全力抗擊匈奴的侵擾,主張重視農耕以充裕民食。

二、生朗讀一、二段,正音

三、譯析一、二段,理解文意

1、始強:

條件:

地利──據、擁。

人和──君臣固守。

政策:

內政──務、修。

外交──外、鬥。

2、日強:

文治──蒙故業,因遺策。

武功──四方攻伐。

六國──合縱締交、九國不進。

結果──縱散約敗、割地賂秦。

第二、三課時

〖教學要點〗

譯析三至五段;總結課文;完成練習;背誦三至五段。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

1、《過秦論》的寫作目的是什麼?

2、“秦有餘力而制其弊”一句中“制”字後省略了什麼?(之以)

3、注音:

崤逡笞隳鏑牖

二、講析三、四、五段(方法:讀、講、背)

1、始強。

2、日強。

3、極盛:

外交──執、御,百越俯首、北卻匈奴。

內政──執、鞭,隳城殺傑、廢道焚書。

4、滅亡:

陳涉:

人力──疲弊數百。

出身──貧苦農民。

才能──不及中人。

物力──斬木為兵。

結果──天下響應並起亡秦。

5、亡因:

秦:

國力──非弱。

餘威──震於殊俗。

地利──自若。

昔──序八州。

今──七廟隳。

陳涉(與六國比較):

地位──非尊(不可同年而語)。

武器──非銛。

實力──非抗。

戰術──非及。

結論:

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

三、總結多義詞

1、制:

制其兵:控制,統率

制其弊:_

制六合:控制)

增其舊制:規模

制禮作樂:制定

周制……:制度

2、金:

金人十二:銅

金城千里:牢固

聞金聲而止:鑼

3、勢:

萬乘之勢:權力,勢力

攻守之勢:形勢

兵勢強盛:勢頭,力量

四、析講

1、三段,秦始皇是怎樣統一天下的?統一天下後實行了什麼樣的政策?

外交上,執長策而御宇內。用武力統一中國以後,國力空前強盛。開頭用五句話寫出了“威震四海”的局面。接着又以“百越俯首”“北卻匈奴”的事例,寫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又擴展了版圖,鞏固了邊疆,國力強大之極。

第二層,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廢道焚書”、“隳城殺傑”,迅速把它的統治置於同人民敵對的地位。更有甚者,他窮兵黷武,想憑藉險要的地勢(“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仗之高,臨不測之淵以為固”),和依靠“良將勁弩”、“信臣精卒”來實現自己的統治,自以為這樣就奠定了“子孫萬世之業”。

2、課文前三段寫了什麼內容?為什麼要這樣寫?

前三段是本文的第一部分,敍述了秦國從開始強大一步步發展到統一中國以後赫赫威勢。作者這樣寫,都是為下文寫秦國的迅速滅亡做襯托文章。

4、強大的秦國是怎樣滅亡的?

這一段的第一句,對秦國的勢力的強大再揚一筆,做足文章;接着,用“然而”一詞,調轉筆頭,把整個文章轉到反面。先寫陳涉出身,次寫才能,再寫人力,後寫物力,接着,寫由陳涉起義引起的巨大反響,“天下響應並起亡秦”。這一段是本文的第二部分,寫秦國在陳涉發動的起義面前迅速滅亡的史實。

5、秦朝迅速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這一段在上述大量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對秦朝迅速滅亡的原因進行總結。(見板書)拿秦與陳涉進行比較,照應第1~3段與4段,最後用“何也”引出全文結論。

6、辯證分析:怎樣看待秦亡的原因?作者的看法是否正確?

從結論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主張“施仁義”來統治的。這種思想屬於儒家的政治思想的範疇,是對孟子“施仁政”這一思想的發揮。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秦國的逐步強大以至迅速滅亡,有着經濟的、政治的多方面原因,不能以“仁義不施”作為的原因。但是,應該看到,秦朝的統治者奉行愚民政策,激化了矛盾,的確是秦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作者“施行仁義”的主張是針對漢初的政治而提出來的,在客觀上對人民是有利的,所以有它一定的進步意義。

7、歸納主題:

本文論述了秦朝由盛到衰的變化中所犯的過失,分析總結了秦朝滅亡的原因,申述了作者關於治國應施仁義的主張。作者的目的是希望漢文帝以秦朝為借鑑,施行仁義,以免蹈秦朝的覆轍。

8、分析寫作特點:

⑴列舉大量事實進行論證:(舉例論證)

1~3段皆寫秦強,作者列舉大量史實,先寫始強,次寫日強,最後寫秦終於統一天下,建立了鞏固的統治。寫來氣勢充暢,有如江河行地一瀉千里。4段用“然而”一轉,寫出了秦國的迅速滅亡。5段對以上事實進行比較分析,最後用“何也”問句導出全文結論。

這種列舉大量事實進行論證,最後得出結論的方法,收到了水到渠成之功,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

⑵對比論證:

1~3段與4段對比;5段內比;2段內比。

⑶對偶、排比,廣泛運用。

9、本篇為何從秦孝公寫起?能否捨去一、二段?

(培養輻射思維能力、擴散思維能力。)

五、完成課後練習

《過秦論》教案4

一、緣起

戰國紛爭,羣雄逐鹿,秦以邊陲之地,縱橫征伐,百有餘年而一統天下,可謂盛極一時!可是,誰曾想這個盛極一時的王朝卻短命而亡,亡得那樣迅速,那樣悲慘,又是那樣的神祕,這不能不令世人感到震驚。自古以來,多少有識之士在震驚之餘,不懈地探索其迅速崛起而又突然滅亡的原因,以期從秦王朝的盛衰興敗中汲取有益的教訓。賈誼的《過秦論》正是這些探索文章中頗具影響的一篇,也是多年來中學教材的傳統篇目之一。

《過秦論》問世二千多年來,一直受到政治、歷史、文學等各界人們的關注。從語文教學的角度看,文章內容豐富,涵蓋博大,較之一般的文言文,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再從思想教育和思維訓練的角度,進一步討論一下作者的中心論點──“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的優劣長短,自然又增加了教學的深度和難度。筆者不想放過這樣一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機會,進行了一次有益的嘗試,在此向專家同好教正。

賈誼“仁義不施”一論,二千多年來一直是人們評價秦王朝的準繩。直到今天,提到“秦”,前面總要加一“暴”字,“殘暴”幾乎成了秦朝的代名詞。“暴”就成了秦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誠然,秦王朝的統治是殘暴的。但千百年來,殘暴的統治豈止一秦!且不説揭竿而起的陳涉、_秦朝的劉項等,就説被後人稱頌為英明君主的漢武帝、唐太宗、元始祖、明成祖、還有清代的康、雍、乾,請問,他們哪一個不殘暴呢?然而,他們的“暴”不但沒有滅亡,反而還獲得了人們的交口讚譽!莫非真是“成則王侯敗者寇”了嗎?

於是,在疏通字詞、理解文義的基礎上,筆者採用設疑問難、層層導引的方法,讓同學們暫時先把前人的定論和_的理論“放在一邊”,而以課文本身的文字為“本”,以與課文相關的歷史資料為“輔”,也來一個“過秦論”──討論一下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

二、過程

在討論課之前,我先動員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教材本身、圖書報刊、網上瀏覽、走訪專家)蒐集與秦滅亡有關的資料典故,從中篩選信息,找出有用的材料,闡述、論證自己的觀點。課堂上,我通過多媒體屏幕,逐步展示問題,設疑問難,提供資料,層層推進,引導學生思考、質疑,推理、判斷,最後得出自己的結論。大致過程如下:

問題一:作者認為,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很容易地回答: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

筆者先分析闡述了“攻守之勢異也”的意思,然後針對“仁義不施”這一觀點,我提出了下面的問題,要求同學們分組進行討論,然後回答。

問題二:兩千多年來,人們一提到“秦”,前面總要加一“暴”字,“殘暴”幾乎成了秦朝的代名詞。那麼,請同學們想一想,哪一個王朝不殘暴呢?

同學們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課堂討論十分熱烈。

在五分鐘的討論中,同學們列舉了很多王朝和的帝王,例舉最多的有漢武帝、唐太宗、宋仁宗、清康熙、乾隆等,但都遭到了另一部分同學的詰責,很難取得一致意見。最終也沒能舉出一個“不殘暴”的帝王來。

末了,筆者作了這樣的小結:封建統治是_統治,其最突出的特點是_、神祕和隨意。其最終、的目的是為了鞏固他自己和他家族的特權,因此,對於一切妨礙帝王特權的言論和行為,即使是父子之間,兄弟關係,哪怕只是“可能妨礙”,也必然會遭到嚴酷的_和無情地殺戮。所以,封建帝王的殘暴,乃是_體制的必然產物。

既然歷代帝王雖然“殘暴”但並不亡國,那麼,“殘暴”也就不一定是秦王朝亡國的原因了。如果再探究一下與秦同時的六國的治國策略,還會給人一些新的啟迪。於是,課堂討論又轉入了對課文的分析:

問題三:找出作者對六國舊貴族(以四君子為代表)的評價,聯繫六國最終不免於滅亡這一歷史事實,我們從中得出什麼樣的啟迪?

對於前一問,多數學生能很容易地找出來:“戰國四君子”“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多數同學也能明確地認識到這就是所謂的“仁義”之舉。但對於“仁義”之舉並不能挽救六國滅亡的命運這一問題,學生們就感到十分困惑了。

筆者把握並利用學生的這個“困惑”,進行適當地引導:六國舊貴族是否“仁義”,我們暫不作討論。但是,由他們“仁義”同樣亡國這一點,可以推出:國家之存亡,與國君是否仁義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因此,秦國之滅亡與“仁義不施”也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問題四:從課文中篩選信息,聯繫自己的所見所聞,列舉出秦王朝的“_”?

列舉秦王朝的“_”,大多數同學都很容易篩選出來,課文羅列的主要有:

1、廢先王之道;

2、焚百家之言;

3、隳名城,殺豪傑;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還有的同學補充了不少課外資料,主要有:

5、修築萬里長城;

6、興建阿房宮。

這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這節課師生重寫“過秦論”的關鍵環節。因此,例舉出上述“_”之後,屏幕上緊接着展示出下一個問題:

問題五:逐條分析上述“_”,指出哪些歷代王朝都共有的措施?哪些是治國安邦所必須的措施?哪些是秦王朝所獨有的新措施?

首先,筆者引導學生理解這些“_”的具體含義:

1、“廢先王之道”,指秦王朝廢除了周朝的領主分封制而實行中央集權制的政策。

2、“焚百家之言”,要具體分析,焚書的主要對象是民間流傳的儒家經典,而秦王朝的國家藏書館中(即“博士官所職”)的儒家經典並不在焚燒之例。真正把許多圖書典籍焚燒絕跡的罪魁不是秦始皇,而是項羽!項羽進關,殺秦子嬰,火燒咸陽,大火三月不息,多少文化典籍與藝術精品付之一炬。

3、“隳名城,殺豪傑”,指的拆除六國原有的都城與軍事設施,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一;殺戮六國的將士,以鞏固新生的政權。

4、“收天下之兵”,收繳民間散落的兵器,防止人民起兵造反。

5、“修築萬里長城”,其實,在秦統一之前,燕、趙、秦早已修築了各自的長城,統一後,秦所做的工作不是“修築”而是“連接”,即將三國原有的長城連接起來。這樣的工程,其耗資耗力與當初燕、趙各自修築長城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況且,這樣的工作,對於鞏固邊防,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也是十分必要的。

6、“興建阿房宮”,王朝初立,大興土木。

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引導學生對這些“_”進行分析歸納,培養學生探究學習、歸納整理、得出結論的能力。經過辯論,相對統一的意見是:

歷代王朝所共有的措施:2、“焚百家之言”;3、“隳名城,殺豪傑”;6、大興土木;

治國安邦所必須的措施:4、“收天下之兵”;5、“修築萬里長城”;

秦王朝所獨有的新措施:1、“廢先王之道”。秦以後的二千多年,所有的改朝換代,都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秦王朝的中央集權制。故前人有“千古一秦”之説。

明白了上述“_”的真實情況,筆者不失時機地指出:焚書、毀城、_、弱民,這些嚴酷統治,一則是維護新興的中央集權制所必須採取的過激措施,二則歷代王朝都曾採用而並沒亡國。這自然也不能成為秦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而“廢先王之道”這一革故鼎新的舉措,乃是唯秦獨有!“廢先王之道”──廢除分封制而建立中央集權制,既毀滅了六國舊貴族的昔日的繁華,也毀滅了秦朝新貴族的封王美夢。

為了闡明這一點,筆者在屏幕上又展示一則資料:

問題六:讀下面一則資料,從中得到什麼啟迪?

秦立國之初,始皇革除了領主分封制而實施中央集權的郡縣制。這一政策破滅了新興貴族封王立侯的美夢,引起了他們的強烈不滿。權貴們紛紛找老丞相王綰,為了敦促秦王恢復分封制,王綰煞費苦心地帶着秦始皇的兩個皇子上殿,歷數皇子的功績,要求給皇子加封。始皇洞察其_,識破了他們借分封皇子而倒退復辟的陰謀,堅決地予以嚴詞批駁。

有學生指出:秦朝的新興貴族也不理解、甚至反對秦始皇的改革舉措,由此可知,秦王朝建立新型的革命的中央集權制,任務是多麼艱鉅,阻力是多麼強大!

為了加深印象,筆者又展示了下一個問題?

問題七:以上都是秦王朝的內部原因,從課文中找找,其滅亡的外部原因是什麼:

多數同學迅速指出:陳涉起義;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

筆者又問:“山東豪俊”指的什麼人?

同學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答:六國舊貴族。

問題八:把“廢先王之道”和“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結合起來,你能得出什麼推論?

同學們的討論又一次達到了_。

“廢先王之道”,不僅毀了六國舊貴族的家園,也毀了秦朝新貴族的美夢,因而激起了新老貴族的共憤。“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充分説明了六國舊貴族_秦王朝的迫切心理。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陳涉”乃是秦朝子民,而“山東豪俊”乃是被秦所滅的六國舊貴族。“陳涉”和“山東豪俊”並起而亡秦族,也就是新、老_勾結起來,共同扼殺了新生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三、反思

經過一番討論與探究,同學們認識到,_秦王朝的迅速滅亡,並不是、起碼不僅僅是賈誼所説的“仁義不施”,而是因為秦的“廢先王之道”這一超前的革新舉措,是新老_聯合起來共同扼殺新生政權的結果。不過,我們作這一番探究,並不是為秦翻案,更不是批評賈誼,而是要明確以下幾個問題:

1、一個新生的進步的事物,總是超前的──超越當時大多數人的認識水平,因而也不能即刻被公眾理解和接受,因此,出現反覆是正常的。中央集權制取代領主分封制是這樣;資本主義取代封建集權制也是這樣的。

2、秦王朝是滅亡了,但秦王朝的典章制度並沒有滅亡,“漢承秦制”,“千古一秦”,充分説明了秦王朝開創的中央集權制在歷史前進中重要意義。

3、賈誼畢竟是兩千多年前的儒家學派的知識分子,他的“仁義不施”的錯誤結論是由於歷史和個人的認識侷限所致。但他能夠在兩千多年前向當時的漢王朝提出“仁政愛民”的政治措施,已經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了。但是,在兩千多年之後的今天,我們應該“勸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劉禹錫)如果仍然重彈古人的舊調,那可真是十分遺憾而又十分悲哀的。

《過秦論》教案5

教學目標

1.瞭解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諷今,勸諫漢文帝施仁政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進步意義。2.歸納掌握“制、亡、利、固、遺、度”等詞的一詞多義、八個通假字、三種古漢語特殊句式。3.熟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三段。

教學重點背誦課文,理解並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教學難點結合課文詞句的特點,歸納文言詞法句法知識,逐步掌握文言字詞句運用規律。

教具準備錄音機、教學磁帶、投影儀、投影膠片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引導學生了解賈誼及秦統一前後的歷史背景。放錄音範讀,以求學生準確認讀。熟讀課文,理解文意。

[教學步驟]

一、導語

請同學們欣賞兩首詩

投影(一)賈生

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學生默讀,理解。

教師提示:漢文帝渴求賢臣,坐在宣室裏徵求賈誼的意見,賈誼的政治才幹無與倫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賈誼徵求社稷大計卻問及鬼魅神仙。此詩選取宣室召見、夜半前席兩個細節,揭示出賈誼似受恩遇實則不遇的實質。

投影(二)賈誼

毛澤東

賈生才調世無倫,哭泣情懷吊屈文。

樑王墜馬尋常事,何需哀傷付一生。

學生默讀,理解。

教師提示:賈誼懷才不遇,空有抱負,曾深情吟詠出《吊屈原賦》。樑王落馬而死本是尋常之事,賈誼又何必為此自悲自責呢,抑鬱而終呢?

那麼,賈誼“才調”到底如何呢?讓我們從被魯迅稱為“西漢鴻文”的《過秦論》中尋找答案吧。

二、作者簡介

選一生讀註解①。教師稍作補充:賈誼年十八以能誦詩書、善屬文聞名於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張,表現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漢文帝的賞識,但卻因此受到守舊派的詆譭,被貶為長沙王太傅。貶謫後,雖身居閒職,仍心繫朝事,後為樑王太傅。正如毛澤東詩中所講,樑王落馬而死,賈誼以為是自己失職,哭泣歲餘,抑鬱而終,年僅33歲。一顆璀璨奪目的巨星從此長逝歷史天空。所著政論文以《過秦論》《陳政事疏》《論積貯疏》最為有名。

三、背景簡介

目的是明確賈誼“過秦”的深刻含義。

投影(三)

戰國時代,隨着宗法制度的解體,各國競相改革。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為徹底,功效卓著,秦國空前強大起來,於是以秦統一為主線的多年的兼併戰爭開始了。如齊魏馬陵之戰、秦趙長平之戰等,連年征戰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最後秦終於兼併了六國。

秦統一天下之後,對百姓橫徵暴斂,濫施嚴刑苛法;對異族大肆興伐。它的_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民怨沸騰,終於在秦二世元年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隨着人民起義的風起雲湧,中國曆第一個統一王朝也是歷時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結束了。

四、放錄音,使學生準確認讀

學生聽錄音一遍。

教師強調一些字的讀音。

投影(四)

生字:

腴(yú)軫(zhěn)鏃(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甕(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斷在具體語境中的讀音)

孝公既沒(mò)召滑(shào)俯首頸系(xì)踐華為城(huà)勁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躡足行伍(háng)將數百之眾(jiàng)

度長絜大(duó)比權量力(liàng)萬乘之勢(shèng)朝同列(cháo)

一夫作難(nàn)

通假字:(讀本字音)

約從離衡(通“橫”)合從締交(通“縱”)制其弊(通“敝”)

陳利兵而誰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通“崛”)贏糧而景從(通“影”)

百有餘年(通“又”)

五、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藉助註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識理解文意

六、佈置作業

1.掌握本課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覆誦讀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採用誦讀教學法,以指導學生誦讀為主。包括兩部分內容:①對課文內容作簡單的分析點撥,以期儘快形成背誦思路;②語氣提示

[教學步驟]一、檢查朗讀情況,採用個別朗讀與集體朗讀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況。

二、分析理解,指導誦讀。

(一)課堂問答設計

提問:讀全文後回答,這一篇史論的主要觀點是什麼?如何理解這句話?

明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句話是對秦王朝所犯過失的總結,秦王朝“仁義不施”結果導致亡國。

提問:從全文看,“攻守之勢異也”,“攻”“守”的不同形勢在課文中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學生討論後明確“攻之勢”體現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強大——鼎盛。“守之勢”體現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統一天下到覆滅。

選一學生朗讀第一段。

朗讀提示:注意語勢,體現秦王朝勢力的崛起,突出秦國地利(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政通(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等的優勢。整段以中速讀。

集體朗讀第一段。

選學生讀第二段。

朗讀提示:應注意一下兩方面:①秦國“從孝公既沒……南……西……東……北收要害之都”語調上揚,應有秦擴張領土、勢力空前增強的氣勢。②六國攻秦、賂秦、服秦三部曲:“諸侯恐懼……叩關而攻秦”眾諸侯約從締交,羅致人才,戮力攻秦,語勢上揚,以諸侯之強反襯突出強秦之不可戰勝;“秦人開關延敵……爭割地而賂秦”,強秦輕而易舉,獲得大勝,六國卻不堪一擊,語勢由強到弱;“秦有餘力而制其弊……強國請服,弱國入朝”應由低緩的語氣讀出。最後一句輕描淡寫一語帶過即可。

學生齊讀第二段,體味語意。

男生齊讀第三段。

(二)理清背誦思路

提問:研讀課文,作者總寫秦始皇的功業,從政治、軍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務五個方面來談,請用選文中的語句回答各個方面的具體內容。

學生速讀後明確:統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週而忘諸侯,履而制六合。”軍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築長城而首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

統一天下之後,採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殺豪傑,銷鋒鏑,以弱天下之民,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務上“踐華為城,因河為池,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朗讀指導:統一天下前,應由較強的語勢讀出,充分渲染塑造一個“威加海內”的帝王形象。統一天下之後,秦王朝至此已達頂峯,這意味着從此轉入守勢。這段文字義正辭嚴,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無道,故誦讀應有“聲討”之勢。末句“天下已定”總承以上內容,其後應有長停頓,然後轉入敍秦始皇的心態,用以反襯下文滅亡之速,讀時須有嘲諷意,突出“自以為”“萬世之業”等詞語。

集體朗讀第三段,背誦。

_齊讀第四段。

教師提問:第四段寫了強秦的滅亡。“陳涉起義,天下響應”有哪幾方面的鋪敍呢?選文中語句回答。用意何在?

學生明確:五個方面。出身地位:“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個人素質:“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起義軍成分:“疲弊之卒,數百之眾”。武器:“斬木為兵,揭杆為旗”。起義的影響:“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起義結果:“山東豪俊遂並起而忘秦族矣”。

這五方面的鋪敍為第五段內容作了鋪墊。

朗讀指導: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從容、沉着的語調讀出。②“然”急轉直下,稍作停頓,以下先抑(“陳涉”至“之富”)後揚(“躡足”至段末)讀出對比情調。③末句敍事結束全篇,要讀得沉着、有力。

集體誦讀一次。

教師提問:既為史論,那麼“論”自然體現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學生默讀思考。

明確:先對比論述九國之師何陳涉之眾的力量,重點是“成敗異變、功業相反”八字。然後歸納中心論點,“然秦以區區之地”以下四句照應第一二段;“以六合為家”二句照應第三段;“一夫作難”三句照應第四段,水到渠成點出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朗讀指導:“且夫”推進一層領起議論的語氣。以下連用六個“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個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別應重讀“成敗異變,功業相反”。“試使”換假設語氣,讀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語勢由弱到強,逼出“何也”,結句顯志,須用深責的語氣讀出,“仁義不施”是重點,宜一字一頓。

集體誦讀第五段。

三、全體學生齊讀課文兩遍,嘗試背誦課文三至五段

四、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三、四、五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檢查背誦。師生回顧交流西漢初的社會情形,明確作者寫《過秦論》的現實性和針對性。總結字、詞、句等文言知識,落到實處。

[教學步驟]

一、教師示範背誦,學生低和集體背誦三、四、五段

二、回顧漢初社會情形,明確作者寫作意圖

提問:作者借古諷今,強秦的速亡給後人的啟示是什麼?漢初的社會情形如何?賈誼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學生討論明確:①“施仁政,行仁政”。②賈誼生活在漢文帝時代。其時,社會經濟已漸漸恢復,人民生活也較安定,但是階級矛盾卻在不斷地滋生暗長,統治階級日益滋長“淫侈之俗”,並橫徵暴斂,加重人民負擔,以至逼迫農民賣鬻子。賈誼擔心“大命將泛,莫之振救”,於是藉此文,要求漢文帝以秦亡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轍。③從前面對賈誼的介紹可以看出,賈誼是個對政治功名有強烈願望的人,他想通過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實現其政治抱負。

教師總結引申:同學們的分析很有見地。在我國曆有過不少像賈誼一樣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如戰國時代有為楚國前途大聲呼喊“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的愛國詩人屈原;南宋有“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的憂患詩人陸游;有希望“試手補天裂”“西北洗胡沙”的愛國詞人辛棄疾……這種關心國家命運的愛國傳統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識分子身上是一脈相承的。現在請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體現了作者的憂思滿懷、語重心長?

學生思考、吟誦。

三、小結賈誼以其縱觀天下,通覽古今的博學與睿智,將熾熱的愛國之情洋溢於字裏行間,確實才調無倫。

四、分類歸納文言知識

1.教師提問:請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詞類活用現象,並初步歸納其活用的規律。

學生討論明確。

教師總結: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A.名詞的活用

例句活用類型釋義

席捲、包舉、囊括名詞作狀語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樣

天下雲集響應同上像雲一樣、像聲音一樣

贏糧而景從同上像影子一樣

內立法度,南取漢中同上在國內、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詞動用招致

履而制六合同上登上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同上用破甕作用草繩系

教師歸納:活用規律:名詞作狀語,名詞放在動詞前,1、2、3句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徵和狀態,第4句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處所或方位。

名詞活用作動詞,第5句和第7句,兩個名詞連用,表示事物的動作意義;第6句,名詞和動詞用“而”連接,這個名詞常用如動詞。

B.動詞的活用

例句活用類型釋義

追亡逐北動詞作名詞逃走的人

卻匈奴七百餘里使動用法使……退卻

約從離衡使動用法使……離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動用法使……朝拜

外連橫而鬥諸侯使動用法使……爭鬥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使動用法使……滅亡

教師歸納:活用規律:動詞用作名詞,動詞在句中充當賓語,如例1。動詞的使動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動詞帶了賓語,4、5句,動作對它的賓語含有“使它怎樣”的意思,這説明這些動詞都產生了使動用法。

C.形容詞活用

例句活用類型釋義

會盟而謀弱秦形容詞使動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形容詞使動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形容詞使動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詞動用變小,變弱

教師歸納:活用規律:形容詞後帶有賓語,且對它的賓語含有“使它怎樣”的意思,説明形容詞用作動詞,表示使動的意義,如例1、2、3。

2.提問:課後思考練習第三題中有6個實詞,歸納其一詞多義,力求在動態的語境中辨析詞義。

學生逐一明確。

教師歸納總結。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①制

例句出處釋義

一日不再食則飢,終歲不製衣則寒《齊桓晉文之事》製作、縫製

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後漢書•張衡傳》製造、製作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赤壁之戰》壓制、控制

秦有餘力而制其弊《過秦論》_

王寥、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過秦論》統率、指揮

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養足以事父母《齊桓晉文之事》規定、制定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岳陽樓記》規模

②亡

例句出處釋義

從徑道亡,歸璧於趙《廉頗藺相如列傳》逃跑、逃脱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過秦論》丟失、失去

燕雖小國而後亡《六國論》滅亡、消亡

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赤壁之戰》死亡

追亡逐北,伏屍百萬《過秦論》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通“無”,沒有

吞二週而亡諸侯《過秦論》使動用法,使……滅亡

③固

例句出處釋義

臨不測之淵以為固《過秦論》牢固、堅固(的地勢)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孟子》鞏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廉頗藺相如列傳》堅持、堅決

且遷我如振落葉耳,而固吝者何《王忠肅公翱事》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還也《信陵君竊符救趙》本來、原來

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既、已

_之心,日益驕固《阿房宮賦》固執、頑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報任安書》固然、誠然

④利

例句出處釋義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鋭利、鋒利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勸學》快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有利、條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_山河《過秦論》有利的形勢

有蔣士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説》利益、好處

商人重利輕別離《琵琶行》利潤

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孫子•謀攻》勝利

火器利襲遠,技擊利巷戰《馮婉貞》有利於

⑤遺

例句出處釋義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候已困矣《過秦論》丟失

夜不閉户,路不拾遺《封神演義》丟失的東西

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師説》遺漏、忽略

此三者,吾遺恨也《伶官傳序》死去的人遺留下來的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給予

⑥度

例句出處釋義

寧信度,無自信也《韓非子》尺碼、尺度

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論積貯疏》程度、限度

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過秦論》規章、制度

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荊軻刺秦王》風度、常態

一年一度秋風勁《採桑子•重陽》次、回、量詞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揚州慢》譜寫、創制

生無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錄)後序》考慮、思慮

試使山東諸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過秦論》量、計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問説》推測、猜測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通“渡”,過

3.提問:請分別説明下列各句的特徵。

①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③陳利兵而誰何。

④謫戌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

明確:①判斷句。②被動句。③賓語前置句。④介詞結構後置。

五、佈置作業

課外閲讀《六國論》,思考:為什麼同是、秦破六國統一天下直至滅亡這段歷史,西漢的賈誼選取“秦亡”這個角度,而北宋蘇洵卻選“六國破滅的原因”這個角度?

[板書設計]

(1)興固基業

敍史實

(2)強充國庫

(3)盛統天下

(4)亡義軍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