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冊語文《過秦論》課文及教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5.76K

賈誼在《過秦論》這篇文章裏論述了秦朝興衰的原因。他這樣做,是希望漢文帝以秦朝為借鑑,施行仁義,以免蹈秦朝的覆轍。這是賈誼站在封建統治階級的立場,為他們謀畫“長治久安”之道,事實上只能是一種幻想。但是這篇文章表現出賈誼對農民起義的力量和意義有所認識,寫出了他反對統治者施暴政於人民。這些地方都有一定的進步意義。本站小編準備了高二上冊語文《過秦論》課文及教案,供大家參考!

高二上冊語文《過秦論》課文及教案

課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衞、中山之眾。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師,扣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qūn)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已困矣。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以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強國請服,弱國入朝。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huī)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dí),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méng)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yī)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之君也;鋤耰(yōu)棘矜(qín),非銛於鈎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duó)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nàn)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譯文(上)

秦孝公佔據着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地勢,擁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衞着,謀取周王室(的權力),有併吞天下的意圖。在那時候,(有)商鞅輔佐他,對內建立法規制度,大興耕作紡織,修造防守和進攻的器械;對外實行連橫策略,使山東諸侯自相爭鬥。於是,秦人毫不費力地奪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孝公死後,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後)繼承已有的基業,沿襲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漢中,向西攻取巴、蜀,向東割取肥沃的地盤,向北佔領非常重要的地區邑。諸侯恐慌害怕,開會結盟,謀求削弱秦國的辦法。不吝惜奇珍貴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饒的土地,用來招納天下的優秀人才,採用合從的策略締結盟約,互相援助,成為一體。在這個時候,齊國有孟嘗君,趙國有平原君,楚國有春申君,魏國有信陵君。這四位封君,都見事明,有智謀,心地誠而講信義,待人很寬厚,對賢能之士很敬重,(他們)以合從之約擊破秦的連橫之策,將韓、魏、燕、楚、齊、趙、宋、衞、中山的部隊結成聯軍。在這時,六國士人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等人為他們出謀劃策,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等人(為各國)溝通意見,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等人統率他們的軍隊。他們曾經以十倍於秦的土地,上百萬的軍隊,開往函谷關去攻打秦國。秦人大開關門引敵深入,九國的軍隊(卻)遲疑起來,不敢入關。秦人沒有丟失一支箭那樣的消耗,天下的諸侯(卻)已陷入狼狽不堪的境地了。這樣一來,縱約失敗了,各諸侯國爭着割地來賄賂秦國。秦有富餘的力量趁他們睏乏來制服他們,追趕(九國的)敗兵,百萬敗兵橫屍道路,血流(成河),大盾牌也漂浮得起。(秦國)憑藉這有利的形勢,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劃分山河的區域。強國主動表示屈服,弱國(按時)入秦朝拜。待到孝文王、莊襄王依次繼位,他們統治的時間不長,秦國並沒有什麼大事(發生)。

到始皇的時候,發展六世遺留下來的功業,以武力來統治各國,將東周、西周和各諸侯國統統消滅,登上寶座來控制天下,用嚴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風震懾四海。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劃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頭,頸上捆着繩子,性命聽憑秦的下級官吏處理。於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築長城,守衞邊境,擊退匈奴七百多裏;胡人(再)不敢到南邊來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來報仇。

接着就廢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為的是使百姓變得愚蠢;毀壞高大的城牆,殺掉英雄豪傑;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陽,銷燬刀刃和箭頭,用來鑄成十二個銅人,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後憑着華山當作城,就着黃河當作池(護城河),佔據着華山,面對着黃河,認為是險固的地勢。好的將領手執強弩守衞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員、精鋭的士卒拿着鋒利的兵器,盤問過往行人。天下已經安定,始皇心裏自以為倚仗這關中的險固地勢、方圓千里的銅牆鐵壁,就可以成就子孫萬代的帝王基業。

秦始皇去世之後,他的餘威(依然)震懾着邊遠地區。可是,陳涉不過是個破甕做窗户、草繩做户樞的貧家子弟,是氓、隸一類的人,(後來)做了被遷謫戍邊的兵卒;才能不如平常的人,更沒有孔子、墨子那樣的賢德,也不像陶朱公、猗頓那樣的富有。(他)躋身於戍卒的隊伍中,從田野間突然奮起發難,率領着疲憊無力的士兵,指揮着幾百人的隊伍,掉轉頭來進攻秦國,折斷樹枝作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天下豪傑如同煙般聚攏起來(如雲般聚集起來,如回聲般響應),紛紛響應他,(許多人)都擔負着糧食,如影隨行般地跟着他。崤山以東的英雄豪傑於是一齊起事,結果消滅了秦的王朝。

再説,一統天下的秦王朝並沒有被削弱,雍州的地勢,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還是與從前無異。陳涉的地位並不比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的國君更加尊貴;鋤頭木棍並不比鈎戟長矛更鋒利;那遷謫戍邊的卒子的(作戰能力)並不能和九國部隊匹敵;(陳涉)深謀遠慮,行軍用兵的策略,也比不上先前九國的武將謀臣。可是條件好者失敗而條件差者成功,功業完全相反,為什麼呢?假使拿東方諸國跟陳涉比一比長短大小,量一量權勢力量,那簡直是天淵之別了。然而秦憑藉着它的區區之地,發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招致八州來歸,而是六國諸侯都來朝見,已有一百多年曆史;然後將天下歸己所有,用崤山、函谷關作為自己的內宮;一個戍卒發難國家就滅亡了,皇子皇孫都死在人家手裏,被天下人恥笑,是什麼原因呢?不施行仁義,攻和守的形勢就不同了。

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瞭解作者反對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張在當時條件下的進步意義及其歷史侷限。教育學生不應只着眼於秦之興衰,而應學習作者把研究歷史與指導現實相結合的可貴精神,從而明白“以史為鑑”、“古為今用”的意義,達到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目的。

(二)學習課文從史實對比中引出結論的寫作方法;理解課文中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並結合單元知識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譯中恰當處理修辭格的知識。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從註釋中我們知道,“席捲”、“包舉”、“囊括”都有“吞併”的意思,“宇內”、“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麼,我們把課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換成“有吞併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為什麼要舍簡就繁呢?

分析:意在突出秦孝公吞併六國、獨佔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對諸侯各國虎視眈眈的情態。咄咄逼人的氣勢。同時也為後文寫孝公之後的歷代秦君的赫赫功業張本,為後文寫秦一統天下之後的頃刻覆亡形成對比並作了鋪墊。總之,根據表達的需要,這裏的繁筆增加了氣勢;同義短語的疊用,又使敍述生動形象。

(二)文章從秦孝公寫起,為什麼不從孝公以前的一國君(如秦穆公)寫起?從本段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這點?

分析:材料是為中心服務的。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而秦的攻奪天下正是從秦孝公開始的。關於這點,本段課文已經明白論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窺周室”告訴我們,孝公在攝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對“周室”亦只是暗中“窺伺”。後來由於“商君佐之”,才開始有了“席捲天下”的行動,雖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條件。

(三)秦孝公在“攻”天下時,是否施行了“仁義”?

分析;賈誼所謂“仁義”,仍然是孔孟所説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內立法度”及縱橫家們的“鬥諸侯”。對後者,賈誼在《過秦論》中稱為“酷刑法”、“高詐力”,可見在賈誼看來,這並不是“仁義”。賈誼認為“夫兼併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之術也。”這也告訴我們,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賈誼的“仁義”的基礎上。

(四)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譯文,其中有些地方譯得不正確,請指出來,並説説理由。

譯文:秦孝公死後,他的兒子惠文王,孫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業,沿襲前代的政策,在南邊奪取了漢中,在西邊攻取了巴、蜀,在東邊割佔了肥沃的土地,在北邊收復了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分析:好的譯文標準是“信”、“達”、“雅”,即準確、通暢、優美生動。上面譯文在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個別語詞不準確:“蒙故業”的“故”,譯為“原有(的)”為好;“因遺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東”、“北”譯成“在南邊”之類不能準確表現秦的擴張行徑,譯成“向南”、“向西”等為好;“收”不是“收復”,和“取”同義。其二,不“達”、不“雅”:對於專名,直接“搬”過即可,不必把註釋當譯文抄在譯文中。譯文對“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處理就有這方面的不足,結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義。

(五)第2自然段的層次劃分有下面幾種意見,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四層:“孝公既沒……要害之郡”是第一層,“諸侯恐懼……已困矣”是第二層,“於是從散……弱國入朝”是第三層,其餘是第四層。

(2)分二層:“孝公既沒……弱國入朝”是第一層,其餘是第二層。

(3)“弱國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層,分法如第一種意見前三層的劃分;“延及……國家無事”應單列一段。

分析:把孝公之後五位國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這隻要聯繫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寫秦孝公,這是秦攻奪天下的開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國君有共同的特點——“蒙故業,因遺策”,繼續執行孝公攻奪天下的既定國策,雖然孝公、莊襄因“享國之日淺”,無所建樹,但不等於放棄攻天下的“遺策”。總的説來,五位國君是在發展吞併天下的業績。第3自然段寫秦始皇,是秦攻奪天下雄心的實現,即標誌“攻”的階段的結束,下面轉入“守”天下的階段。所以第三種意見似不可取。第二種意見基本合理。作者按時間先後和建樹狀況把五位國君分為兩類來寫:前者評寫,後者略寫,但不管詳略,二者的關係是並列的。為了學習方便,我們可以對第一層再分三個小層(分法如第一種意見前三層的劃分)。第一種分法實際上是把第一層的三個小層與第二大層並列,這在邏輯上是有毛病的。

(六)在第2自然段第一大層中,三個小層是否都是寫秦的?有人説,第一小層寫秦攻各國,第二小層寫各國攻秦,第三小層寫雙方戰爭結果。這種説法對不對?結合課文加以説明。

分析:還可以有一種理解,三個小層都是寫秦的。第一小層,寫秦對諸侯各個擊破的“攻”。“南取”、“西舉”、“東割”、“北收”,既説明了這點,又説明這種進“攻”所向披靡,任何一個諸侯都難於單獨與之抗衡,從而也説明了諸侯之所以“會盟而謀弱秦”的原因。第二小層,還是寫秦攻諸侯,“攻”取合起來的九國諸侯。九國之師的“叩關攻秦”不過是以攻為守,其實質還是守。面對九國聯軍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時的“君臣固守”,而是“開關延敵”,以“攻”對“攻”。第三小層寫秦擊潰九國之師後的影響,説明其席捲天下之勢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莊襄“享國之日淺”,那麼一統天下的宏圖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實現。

(七)提問:第3自然段講了秦始皇“攻”天下的業績和“守”天下的措施。試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寫其“攻”的,哪些是寫其“守”的。

分析:“士不敢彎弓以報怨”句之後為“守”,“報怨”句和其前為“攻”。“南取百越”、北“卻匈奴”仍屬其“併吞八荒”之舉。

(八)提問:第3自然段在寫秦由“攻”轉為“守”時從哪些方面寫了其“守”的措施,為什麼要寫這些?

分析:從政治、軍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寫其以暴政來作為“守”的措施。寫這些是為突出中心論點服務的。

(九)如何評價作者關於秦滅亡的結論?

分析:(1)從科學性看這一結論是否嚴密,有無侷限性?戰國四君(孟嘗君、平原君等)“寬厚而愛人”,但結果如何?(2)從“仁政”的階級內容看有無侷限性?(3)從作者主張的客觀效果看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看其是否有進步性。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毛澤東同志批評了那種“割斷歷史,只懂得希臘,不懂得中國,對於中國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團”的主觀主義學風,教導我們要“認真地研究歷史”,“不但要懂得中國的今天,還要懂得中國的昨天和前天”。為什麼要“認真地研究歷史”?一句話,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古為今用。對於這個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漢賈誼就説過:“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他的史論《過秦論》就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寫的,通過總結秦不施仁義二世而亡的教訓,來諷諫漢朝統治者。雖然由於歷史侷限,作者不可能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分析和找出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針對當時現實而論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們學習。

(二)預習指導。

印發預習提綱,以學生自學為主。

1.關於作者: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西漢政論家、文學家,最早的漢賦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眾著稱。20多歲時漢文帝召為博士,不久提升為大中大夫。後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議,觸犯權貴,被謫為長沙王太傅。四年後被召回,為文帝寵子樑懷王太傅。死時僅33歲。他的政論散文《過秦論》、《陳政事疏》(也稱《治安策》)、《論積貯疏》等,體現了新興地主階級政治家的遠見卓識、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改革現實的堅決態度。他的文章峻拔鋒利,鍼砭時弊,淋漓酣暢,對後世散文創作很有影響。其文章,明人輯有《賈長沙集》,另傳有《新書》十卷。他的為人,很為司馬遷推崇,司馬遷把他和不同時代的屈原相提並論,撰寫了《屈原賈生列傳》。

2.時代背景:

春秋以來,戰亂頻仍,加之秦統一後的暴政、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之爭,社會經濟遭受了五百年來的特大破壞。農民大量流亡異鄉,不得耕作;還有些為生計所迫,賣妻鬻子或自賣為奴。戰亂使人口鋭減,商業蕭條。奸商囤積居奇,物價昂貴,米一石值萬錢,馬一匹達百金。新建立的西漢政權,府庫空虛,財政困難。史載當時:“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人民很需要休養生息。針對這種現實,為鞏固西漢政權,賈誼借“過秦”以“規漢”,主張施行仁政,“與民休息”。當然,賈誼所説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統治階級立場上的,不可能包括消滅剝削、消滅階級壓迫等內容,這是歷史的侷限、階級的侷限,我們不能苛求。

3.自讀課文及註釋,結合課文前“預習提示”疏通課文,並完成下面練習:

(1)給下面加粗字注音:

①合從()締交贏()糧而景從()

因利乘()便萬乘()之勢

②寧()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寧()靜樂()毅安樂()

③翟()景墨翟()召()滑

累召()不應蒙恬()銛()

④逡()巡鉏耰棘矜()矜()持

度()長絜()大度()德量力內立法度()

(2)根據以前學過的知識或查字典(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給課本上沒有註釋的下列加粗字詞作解釋:

①務耕織()守戰之具()

②會盟()重寶()

③明智忠信()尊賢而重士()

④兼韓、魏……之眾()杜赫之屬()

⑤於是六國之士()於是從散約敗()

⑥開關延敵()天下諸侯已困矣()

⑦因利乘便()延及孝文王()

⑧享國之日淺()陳利兵而誰何()

⑨鑄以為金人十二()自以為關中之固()

⑩斬木為兵()同年而語()

天下非小弱也()為天下笑者()

(3)説明下列加粗詞的用法:

①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②外連衡而鬥諸侯

③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下面句中加粗的詞語各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①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②秦無亡矢遺鏃之費()

③伏屍百萬,流血漂櫓()

④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

⑤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5)在橫線上填空:

①“內立法度,務耕織”句省略了主語______。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句中“以”後省略了賓語______。

③“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句,“一夫作難”指______;“身死”後面省略了______詞______;“為天下笑者,何也?”是______修辭句。

(6)選出對“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粗詞的運用解釋正確的一種:

A.句中加粗詞的意義都不一樣,體現了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B.加粗詞的意義都不一樣,體現了作者語彙豐富。

C.加粗詞的意義都一樣,體現了作者用詞富於變化,避免雷同,讀來無呆板之感。

D.加粗詞的意義都一樣,體現了作者語彙豐富。

(説明:預習提綱部分印發給學生,特別是作者和時代背景部分,教師不必再贅述。課本“預習提示”部分對本文結構、中心及文采已有簡要説明,要引導學生結合“提示”基本掌握課文的內容和主旨。)[附]練習答案:

(1)①z^ongy0ngc$ngch6ngsh8ng

②n@ngn@ngn0ngyu8l8

③zh2idosh4ozh4oti2nxi1n

④q&nq0nj9ndu$du$d)

(2)①致力,從事;防禦和進攻②諸侯間聚會而結盟;貴重③懂事理,有遠見;尊重④同時並有;類⑤介賓短語,在那時;介賓短語,從此⑥迎接;困窘,困厄⑦憑藉有利的形勢;延續⑧享有;時間短暫;陳列;鋒利;兵器⑨以,連詞;為,做;認為⑩樹木;兵器;論國家;變小,縮小;削弱,變弱;介詞,被;天下的人

(3)①名詞作狀語②使動用法③名詞作狀語④使動用法

(4)①誇張②誇張③誇張④比喻⑤借代

(5)①秦孝公②之③陳涉起義;介;於;設問

(6)C

(三)研習新課。

1.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在誦讀練習中以提問方式明確本段的內容要點:

①秦的地理優勢;②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統一天下;③基本國策(耕戰、連衡)及成果。

史實補充:①“外連衡而鬥諸侯”——這是跟上文“內立法度……修守戰之具”相對應而言,其實這是後來的政策。有些“教參”上甚至把它跟連衡政策的創立人張儀聯在一起,這是不正確的,張儀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後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見,史論敍史不同於史傳,重在“會意”。②“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記·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將商君詐我將軍公子而襲奪其軍,破之。秦用商君,東地至河。”“東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這是秦以“詐力”奪取諸侯土地的一個突出的例子。按:這是秦取河西地的開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獻河西地少樑(今陝西韓城南)。

2.誦讀第2段。

提問:本段敍述了哪幾位秦國國君時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即孝公之後,始皇之前的五位國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莊襄王死於前247年,其間長達90年,作者是怎樣敍述這90年間的歷史的?

討論後,歸納如下:

①將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間的事情集中到一點上來寫:秦的領土日益擴大引起諸侯恐懼,以諸侯反襯秦。孝文、莊襄二朝則一筆帶過。這是從總體上看。

②寫秦擴大領土,按南、西、東、北四個方位説,顯出其軍事力量無比強大;寫諸侯,按“合從締交”“約從離衡”“從散約解”的順序説,並極力渲染其聲勢,以反襯秦人困諸侯之易(“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這是從局部來説的。

③統觀此段敍史,近乎藝術概括方式,本質是真實的,但客觀的歷史過程並非如此。

史實補充:“合從締交,相與為一”——蘇秦説六國從親,約在前334~前332年之間,其時蘇秦任從約長,並佩六國相印。“秦兵不敢窺函谷關十五年”。這是第一次合從。前318年,蘇秦再次約從六國共攻秦,楚懷王為從長。至函谷關,秦出兵擊六國,六國兵皆引而歸《年表》中作“五國”)。這是第二次合從。此外,前298年,魏、齊、韓三國曾聯合攻齊。還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國兵敗秦於河外,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內了。從上述史實可以看出,所謂“九國之師”只是一種籠統的説法,這也説明史論敍史跟史傳的不同。

背誦要求:①可以從“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衞、中山之眾”直接過渡到“嘗以十倍之地”;③“於是六國之士……制其兵”這一段可略讀。

3.誦讀第3段。

先默讀一遍,説説秦始皇的過錯是什麼。

找出寫過錯的那一層(“於是廢先王之道……陳利兵而誰何”),試用幾個字來概括秦始皇的對內政策。(愚民、弱民、以民為敵。)

劃分全段層次並答問:

①首句寫秦始皇統一全國,只有一個意思,卻連用四句來表達,為什麼?(這是中國空前的統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鋪排;極言秦王朝的無比強大。)

②次寫擴大版圖,有什麼作用?(仍是極言秦王朝的強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彎弓而抱怨”一句,是用來烘托秦始皇的威勢,可算是虛寫。如要實解就會出現矛盾,前218年,張良曾僱力士刺始皇於博浪沙,誤中副車。

③寫秦始皇的對內政策這一層的要害是什麼?(“不施仁義”,為結論張本。)補充解釋:“誰”“何”都是疑問代詞用做動詞,由此引申出“呵問他是誰”的意思。

以上二小層可合併為一層:寫秦始皇對內、對外的政策。

④末句寫始皇的設想,有什麼作用?(反襯秦王朝滅亡之迅速。)

説明:以上內容可以在分層誦讀中依次討論。誦讀和討論是交叉進行的。在全班學生基本成誦之後,再提出下面的問題:

本段在全文結構中有怎樣的作用?(上文寫秦日益強大,為統一奠定了基礎,本段寫統一後的措施説明秦已從攻勢轉為守勢;正因為措施不當,才導致了它的迅速滅亡,所以下段接着寫它的滅亡,作者“過秦”之意盡在其中。)

4.誦讀第4段。

默讀一遍後概括本段大意:陳涉起義,天下雲集響應,並起亡秦。

提問:開頭寫始皇餘威,有什麼作用?(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作者寫陳涉起義的一段話中,要害是哪一句?(“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這説明了什麼?(全國人民不滿秦王朝的統治。)它為下文哪一句作鋪墊?(“仁義不施”。)

再問“將數百之眾”跟上文哪一句相照應?(“百萬之師”——秦人能打敗九國“百萬之師”,而不敵陳涉“數百之眾”,可以發人深思。)“斬木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應?(“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這説明了什麼?(“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在學生基本成誦後,還可以問:你怎樣看待賈誼對陳涉的評價?

教師小結時主要談兩點:①賈誼是對陳涉起義作出高度評價的第一人;③階級的偏見也是有的。

5.誦讀第5段。

補充註釋:①“且夫天下非同小弱也”——意謂秦有天下,非同地方性政權,其力量是不小的。②“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雍州的地勢、殽函的險固,還是原來那個樣子,意謂秦地的優越地形並未發生變化。③棘——課本注,“棘”通“戟”。此與上文“斬木為兵”矛盾。按:“棘矜”應合解,即伐棘為矜,矜仗也。“鉏耰”又作:“耰鉏”,是一種農具,類似今之長柄大鋤。這樣解釋,正好跟下文“鈎戟長鎩’對應成文。④同年而語——又可以寫作“同日而語”,相提並論之意。⑤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這句説的是秦統一全國以前的事。萬乘,戰國時的大國也稱“萬乘”。同列,秦與山東各國皆諸侯,故稱“同列”、“序”、“朝”為互文。這句話的意思是,當時秦很強大,所以八州諸侯都來朝拜它。按:從秦孝公到秦統一全國之前,共有140年,所以下文接着説“百有餘年矣”。至“以六合為家,殽函為宮”,才説到秦統一天下。⑥攻守之勢——“攻”,指統一六國以前;“守”,指統一六國之後。

劃分層次:第一層(開頭至“則不可同年而語矣”)對比論述九國之師和陳涉之眾的力量。開頭指出秦王朝的優勢仍然存在,這是對比論述的前提。對比則表明陳涉的地位和農民軍的武器及素質遠不如九國之君及其部隊。要害是“成敗異變,功業相反”這八字,是為全文的結句設伏的。第二層(“然秦以區區之地”至結句)照應全篇,歸納中心論點。“然秦”以下四句照應第1、2段,“然後”二句照應第3段,“一夫”三句照應第4段。“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為全文中心論點。

誦讀指導: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説秦之過,一定要讀得有氣勢,表達出作者“過秦”的深意。

①且夫——推進一層,領起議論的口氣。

②以下連用六個“也”,用極其肯定的語氣讀。

③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屬(於)”、“非銛(於)”、“非抗(於)”和“非及”。(“非及”後其實也可加“於”)

④“向時之士也”後作一頓,為下句轉折蓄勢。

⑤“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也”後有較長停頓。如去掉“也字”,再增“何也”一句,答案即是全文結句,可見作者有意為下文蓄勢,所以述而不問。

⑥“試使”三句,重複上文之意,換假設口氣,再作一鉏。

⑦“然秦”三句作低迴之勢,以下節節升高,至“為天下笑者”達於頂峯,稍作一頓,再逼出“何也”一句。

⑧“仁義不施”是一篇綱領,用深責語氣讀;“攻守之勢異”用解釋語氣讀,寓“不知天下之勢”之意。

以上內容都穿插在誦讀過程中説明。

6.總結全文。

(1)本文的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其目的是提供給漢文帝作為改革政治的借鑑。

注意對“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中心論點的正確理解。特別是第5自然段對比分析處應認真理解。其幾項力量的對比是:陳勝<九國<秦國<秦朝。但“一夫作難而七廟隳”,強秦亡於陳涉,這種對史實進行對比、評論,從中引出教益,以匡時政之弊的寫法,借古喻今,借古諷今極具有説服力,值得王朝與契丹、西夏的關係作對比,從爵位的高下、實力的強弱、地盤的大小、勝負的趨勢幾個方面對比,説明宋王朝如果賂敵而亡國,實在是最下策的做法了。

(2)分析本文的論證方法。

本文運用了反覆對比的論證手法。

強大統一的秦帝國從它強盛的峯端,一下子跌落到塵埃,強大之勢與敗亡之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正是這種對比,給讀者以極為強烈而深刻的印象,引發人們去思考,去尋求答案:秦為什麼會迅速滅亡呢?

作者用全篇對比到底的手法寫出了他的結論。對比在四個方面展開:秦國本身先強後弱、先盛後衰、先興旺後滅亡的對比;秦與六國的對比;秦與陳涉的對比;陳涉與六國的對比。幾種對比交織在一起,使主客觀形勢的不同,強弱盛衰難易的不同,都得到極盡顯現。其結構的宏偉,氣勢的磅礴,使結論的推出分外有力。

僅以課文第五層為例,就可以看到這一點。陳涉之位和九國之君比,尊卑懸殊;陳涉武器和九國之械比,利鈍大別;陳涉之眾和九國之軍比,從寡極異;陳涉之謀和九國之士比,智愚徑庭,陳涉和山東之國“度長絜大,比權量力”,不可同年而語,可是“成敗異變,功業相反”。換句話説,就是陳涉<九國<秦朝,卻最終*了秦朝。這樣對比,激起讀者急切地追尋原因,也為作者揭示答案蓄積了語勢。最後是總比,總括前文兩極對比,從而揭示題旨。

(3)文章的語言特色。

本文的語言獨具特色。從語言的運用看,文章如辭賦一般,詞采華麗,千變萬化;多用對偶句與排比句,又多用對偶與排比混成糅合的長句,句子短長相間,讀來琅琅上口。處處重複卻不給人以累贅之感,句句相似卻又沒有雷同之嫌。

《過秦論》與《六國論》的異同?

《過秦論》與《六國論》雖然出自不同時代不同作家之手,但卻有同曲異工之妙,堪稱中學語文教材中又一的姊妹篇。

就文章的體裁來説,兩文同屬歷史評論。一評秦國滅亡的緣由,一評六國破滅的原因。就文章的主旨來説,兩文均意在借古諷今,勸誡後人要吸取前人教訓,勿重蹈覆轍,悲劇重演。就文章的表現手法來説,兩文均採用了評述結合。這是兩文的相同之處,但它們同中有異,異中見妙。具體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一、結構安排不同

《過秦論》與《六國論》雖是史評,同屬議論文,但兩文的論證結構安排卻不同。《過秦論》採用兩段式結構;《六國論》採用三段式結構。《過秦論》第一大段詳細具體而又簡潔生動地記述了秦自孝公始至秦二世由弱及強,由強到弱而亡的過程;第二大段通過對比分析,指出了秦亡的原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六國論》第一大段指出了六國破滅的原因——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第二大段運用韓、魏、楚賂秦而亡,齊、燕、趙因它國賂秦而亡的具體事實,證明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第三大段在第二大段的基礎上,引出教訓,警戒後人。

二、組材順序不同

《過秦論》組材以時間為序;《六國論》組材以事物類別為序。《過秦論》從秦孝公寫起,歷經惠文、武王、昭襄王,延及孝文王、莊襄王,及至始皇,具體記述了秦國由弱變強,由強及弱而亡的歷史。《六國論》則將六國中直接賂秦而亡,因他國賂秦而亡,分別加以歸類,進行具體分析闡述,進而得出: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的結論。

三、表現手法側重點不同

《過秦論》和《六國論》雖然都運用了述評結合的手法,但兩文表現手法的側重點不同。《過秦論》側重於記述,因為本文主要是運用大量的事實來進行對照比較,讓事實説話,從而證明秦亡的原因。《六國論》主要在分析闡述六國破滅的原因,賂秦弊端所在,所以全文側重點放在議論分析上。《過秦論》採用先述後評,以述為主;《六國論》採用先評後述,邊述邊評,以評為主。

四、評論點位置不同

《過秦論》與《六國論)的評論點都非常明確,但兩文所放的位置不同。(過秦論》的評論點放在文章的最後。卒章顯志。(六國論》的評論點放在文章的篇首,開門見山。(過秦論》在前面述評的基礎上,收束作結,發人深思,令人回味;(六國論》開篇點旨,一目瞭然,鮮明突出,引人入勝。

明確兩篇文章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不僅有利於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同時,對指導學生寫評論練習,也會大有幫助的。

(一)重點內容圖示。

(二)譯文。

秦孝公佔據殽山與函谷關的險固地勢,擁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衞着(它)來窺視周王室(的權力),有席捲天下,征服列國,控制海內的意願,併吞遠地的雄心。在那時候,商君輔佐他,國內確立法度,從事耕種和紡織,修制防守與出戰的器械,對外推行連衡之策而使諸侯自相爭鬥。於是秦國不費力而奪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孝公死後,惠文王、惠武王、昭襄王承接原有的基業,沿襲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漢中,向西攻佔巴、蜀,向東割來肥沃的土地,向北收來要害的郡邑。諸侯都很恐懼,聚會結盟而謀求削弱秦國的辦法,不再吝惜珍奇的祭器和貴重的寶物以及肥沃富饒的土地,用來招納天下的士人,訂立合縱的盟約,結為盟國,合為一體。在這個時候,齊國有孟嘗君,趙國有平原君,楚國有春申君,魏國有信陵君。這四位,都英明有智而又忠誠信義,寬容仁厚而且愛惜人民,尊敬賢才而重視士人,約為合縱之盟而離散連橫之策,兼有韓、魏、燕、楚、齊、趙、宋、衞、中山等國的兵力。於是,六國的士人,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等人為他們謀劃;有齊明、周最、陳珍、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等人(與各國國君〕溝通意見;有吳起、孫腹、帶陀、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等人統率他們的軍隊。他們曾經以十倍(於秦國)的土地,以百萬(甲土)的軍隊,開往函谷關而攻打秦國。秦人打開函谷關想引入敵軍,九國的軍隊猶豫、徘徊而不敢進關。秦人沒有丟掉一支箭那樣的消耗,天下的諸侯已經困厄不堪了。於是合縱的盟約解散了,諸侯們爭着割讓土地而賄賂秦國。秦國也就有了充足的力量從他們這一弱點入手製服他們,追逐散逃的敗兵,倒下上百萬的屍體,流成河的血水甚至能漂浮起盾牌來;乘襲這樣的便利形勢,(秦人)任意割取天下的土地,劃分了山河的區域。強大的國家自願稱臣歸服,弱小的國家甘心成為屬國。發展到孝文王、莊襄王,統治國家的時間短,國家沒有(什麼大)事(可寫)。

到秦始皇的時候,他振興六代君王遺留的事業,揮起長長的鞭子來驅趕着各國人民,吞併了東周、西周和各諸侯國,登上了最尊上的寶座而制限了天下,用暴力鞭笞天下的百姓,威風震撼四海。於是,他向南攻取了百越的土地,把它劃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頭,頸上捆着繩子表示歸順,任憑小官支配。(秦始皇)於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築長城而守衞邊境,擊退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再敢南下來牧馬,士人不敢動武來報復仇怨,於是(秦始皇)廢除了先王的治世之道,焚燬了百家的著作,用這種辦法來愚化百姓;毀掉的城池,殺掉英雄豪傑;收繳天下的兵器,集聚到咸陽,銷燬了刀和箭頭,用它鑄成十二個金人,來削弱天下的百姓。然後,利用華山為城牆,黃河為護城河,在億丈的高山之上,下視不可測度的深淵,以此來取得穩固。優良的將領以強勁的弓弩守衞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精鋭的士卒、陳列着堅利的兵器,盤問來往行人。天下已經平定,秦始皇的心意,自以為有關中的穩固地勢,無數的堅固城池,正是子孫萬代的帝王基業呀。

始皇去世,他的餘威還震懾着遠方各地。然而,陳涉不過是個用破甕遮住窗户,用繩子繫住户樞(這樣貧窮人家)的子弟,是甿、隸一類的(耕田)人,而且是被遷徙戍邊的征夫;(他的)才能不如中等人,又沒有仲尼、墨翟那樣的賢德,沒有陶朱、猗頓那樣的財富;(他)出身於戍卒的隊伍,露面於阡陌縱橫的田間,(他)率領疲弊的士卒,統率數百名的部隊,一轉變就進攻秦朝;砍下樹木作為兵器,舉起竹竿作為旗幟,天下人卻如同陰雲一樣聚集起來,如同回聲那樣應和他,揹着糧食,如同影子那樣跟隨着他。此後,山以東的豪傑於是紛紛起事而滅亡了秦國。

那麼,(由此看來,秦的)天下並不小不弱,雍州的地勢,殽山與函谷關的險固,自然與以前相同,陳涉的社會地位,不比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的國君更尊貴;(他的)農具木棍並不比鈎戟長矛更鋒利;(他的那些)適戍的部卒,並不能與九國的軍隊相抗衡;(他的)深謀遠慮,行軍用兵的戰術,又不及九國的士人。然而成功與失敗卻發生了不同的變化,功業恰恰呈現出相反的情況。假使以山東的國家與陳涉比比長短,較量一下極勢與力量,簡直是差得太多了。然而,秦卻以其區區之地,達到萬乘兵車的國勢,重新排列八州的位次而使同列諸侯歸服,已有一百多年了;然後以天下為私產,以殽函作宮殿;一個平民起事而天子的七廟被毀壞,本人又死在人家的手裏,被天下人嘲笑的原因是什麼呢?——不施行仁義的政策而使攻守的形勢發生了變化。

特殊句式

【判斷句】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

2、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3、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4、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倒裝句】

1、定語後置:

鑄以為金人十二

2、賓語前置: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3、介詞短語後置:

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之君也;鋤耰棘矜,非銛於鈎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

【省略句】

1、南取百越之地以(之)為桂林、象郡

2、臨不測之淵以(之)為固

3、鑄以(之)為金人十二

4、委命(於)下吏

5、聚之(於)咸陽

6、躡足(於)行伍之間,而倔起(於)阡陌之中

7、身死(於)人手

8、威振(於)四海

【被動句】

1、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

2、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