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桂林山水》優秀教案第一課時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5W

教案在書寫的時候,你們需要注意聯繫實際,教案是教師為了提高上課質量預先撰寫的文字載體。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最新《桂林山水》優秀教案第一課時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最新《桂林山水》優秀教案第一課時7篇

《桂林山水》優秀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重點句子.

2.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受到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愛美的情趣。

3.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力和理解、表達能力。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三、課時安排兩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圖文對照,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練習給課文分段並概括段意。

一.整體感知

觀察圖畫,説一説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你的感受?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你最喜歡哪一部分內容?為什麼?

二.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波瀾壯闊:指大海波浪翻滾,景象壯觀。

翡翠:綠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澤。

拔地而起:從地面上突起。

屏障:像屏風那樣遮擋着的東西。

危峯兀立:危,高;兀立,直立。高高的山峯聳立着。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2)通過預習,説一説你最喜歡課文的哪一部分內容?為什麼?

(3)小組交流預習後的初步感受。

(4)學生質疑問難。

2.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導入語:(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它以其高大堅固、氣魄雄偉成為世界上的一個偉大奇蹟,成為外國人到中國不能不去的旅遊區。在我們祖國的南方也有一個外國旅遊者不能不去的地方,它就是以山水清秀聞名的桂林。這節課我們就學習《桂林山水》。(板書課題)

(2)出示彩圖,同時播放課文朗讀錄音進行範讀,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引導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而後讓學生感受。

3.出示圖、結合課後題進行提問。

(1)先整體觀察,再部分觀察。分部觀察時先看水,後看山,最後把山、水和遊人結合起來進行觀察。

(2)在分別看水和山時注意它的特點,邊看邊想象,用欣賞的方法看。

(3)説説觀察內容時要説出從哪兒看出來的?(桂林山水清秀玲瓏,優美動人。灕江的水平靜、清澈;桂林的山奇峯羅列,形態萬千,有象山、老人山、駱駝山等,山圍繞着水,水倒映着山,山水交融在一起;江面上幾隻小船青山、綠水、紅花、小舟匯成一幅錦繡山河的美景。)

(4)學生試説圖意。

①請學生説説灕江的水。

(深綠色的灕江水,從眼前伸向遠方,平靜、清澈。近處漁人的竹筏和小船,兩隻貨船平穩地行駛。對岸幾條木船靜靜地停靠着。遠處有一隻大船牽引着小木船正緩緩地開來。每座山在水中的倒影都平直清晰,山形、山色、山林都一一再現於水中。)

②請學生説説桂林的山。

(近處的三座山,左邊的像駱駝,右邊像大象,中間的像老人;遠處的山拔地而起,奇峯羅列,形態萬千。這些山大小高低不一,顏色各異,色彩明麗,有的危峯兀立,有的怪石嶙峋,有的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③請學生説説山水交融的情景。

4.圖文對照,理解課文,討論分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分小組討論,課文中哪些內容與課文中的插圖配合、分別介紹了桂林山水的什麼特點?你讀懂了什麼?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介紹了灕江的水靜、清、綠和桂林山的奇、秀、險的特點。)

(3)另外幾節主要寫什麼?

(課文的第1自然段講作者盪舟灕江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課文的第4自然段講桂林的山水美,猶如一幅完整而美麗的畫卷。)

(4)討論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

第二段(第2自然段)講桂林的水。

第三段(第3自然段)講桂林的山。

第四段(第4自然段)講桂林的山水美。

(5)按分好的段落指名朗讀課文。

5.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的

聯繫課文內容,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理解灕江水的特點和桂林山的特點。

學習“總—分—總”的敍述方法,分點把特點突出來;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習新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説説你最喜歡本文中的哪一部分內容?為什麼?

2.學習課文第一段。

(1)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作者又為什麼要盪舟灕江來觀賞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第一的意思。“甲天下”是“天下第一”這句話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交待了作者盪舟灕江的原因,表達了作者嚮往桂林山水的迫切心情,起到了統領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講解“觀賞”與“欣賞”的異同。

(“觀賞”中的“賞”,就是“欣賞”的意思,“觀”就是“看”的意思,我們常説“欣賞夜景”“欣賞交響樂”這説明“欣賞”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只聽不看”。而“觀賞”卻非看不可。)

(3)指導朗讀,要讀出讚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語氣。

(4)試背這一段,指名背誦。

3.學習第二段

(1)觀察圖畫或投影、錄像中的灕江的水。輕聲讀課文問:作者用什麼和灕江的水作比較?比較的目的是什麼?

(大海的水波瀾壯闊,是動的。西湖的水平如鏡,是靜的,而灕江的水動而不覺具動。通過比較更突出灕江水有奇特的美。)

(2)朗讀第二段,瞭解每句話的意思。(分小組討論)

(第一句講灕江的水與其他地方的水不同,強調灕江的美有獨特的地方;第二句講灕江水的特點是靜、清、綠;第三句講盪舟灕江的感覺。)

(3)指名讀課文,畫出排比句,讀排比句,説説灕江的特點。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灕江的水的特點是“靜”、“清”、“綠”。)

(4)學習這個排比句的寫法

(先寫出特點,而後通過“得”後邊的文字,把這個特點以補充説明。凡是補充説明的都用“得”字相連。注意用“的”字相連每一分句中已有逗號,因此分句之間用分號。)

(5)引讀排比句,老師讀每一分句的前半句學生讀後半句。

(6)指導朗讀

①“真靜啊”一句,輕輕地拉長聲音,給人以靜的感覺。

②“真清啊”一句,讀輕聲,但比上旬的聲音稍高些,略帶驚奇之感,好像讓人看到了“江底的沙石”。

③“真綠啊”一句,聲音響亮些,飽滿些,給人以充滿生機的感覺。

(7)學生仿讀後齊讀。

(8)啟發想象灕江水“靜、清、綠”是怎樣的一種意境。

①假如我們盪舟灕江,能聽到“嘩嘩”或者“叮咚”的流水聲嗎?能看到灕江水在流動嗎?

②假如我們往江底看,可以看見什麼?

③抬起頭,向遠處看,灕江的水多綠啊!書上打了個什麼比方?這個比方用什麼比什麼?

4.學習第三段。

課文二、三段的敍述方法相似,第三段可以學生自學為主。

(1)分小組討論、自學第三段,結合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解決以下問題。

①輕聲自由讀課文,畫出描寫山的特點的詞句。

②再讀課文,想一想這一段與第二段在寫法上有什麼相似之處?

(先用名山作比,然後用一排比句寫出桂林山的特點。)

③觀察圖畫或投影、錄像中桂林的山。問: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什麼不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

a“奇”。課文從兩個方面描寫。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一般的山脈逐漸高上去,且連綿不斷,桂林的山卻是從平地崛起,互不相連。二是“奇峯羅列、形態萬千”羅列,排列。“形態萬千”各有各的樣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教師還可以補充介紹,有的像揹着娃娃的婦女,有像好鬥的公雞,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有的像捧書而立的書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羅漢……使學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態萬千,目不暇接

b“秀”。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寫出秀”的表現:鬱鬱葱葱,色彩明麗。“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本課指桂林一帶的山。

c“險”課文用“危峯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並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危峯兀立”,即高峯聳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

朗讀一首描寫桂林山的詩,加深學生對桂林山的特點的認識。

(桂林陽朔一水通,快輪看盡千萬峯,

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飛龍。

有山如軍艦,有山似芙蓉。

有山如卧佛,有山似書童。

有山如萬馬奔馳,有山似牛女相逢。

有山如五女相逢,有山似耕作的老農。

有山如將軍升帳,有山似左右侍從。)

⑤,動手畫一畫桂林的山都是什麼樣子?可自由發揮想象,比一比看誰畫的,找幾名同學到黑板演示。

⑥畫出這一段中的排比句,讀一讀。

⑦引讀排比句,老師讀每一分句的前部分,學生讀後一部分。

⑧指導朗讀

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重點指導讀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險啊”。)

(⑨啟發想象桂林山“奇”“秀”“險”是怎樣的一種意境?

A.桂林的山“奇”在哪裏,當遊客看到那些奇峯羅列、形態萬千的景象,會有怎樣的感受?他們又會發出怎樣的讚歎?

B.“翠綠的屏障”“新生的竹筍”是什麼樣的?為什麼用它來比喻桂林的山?

C.桂林的山“險”表現在哪裏?“好像一小心就會栽倒下來”這是人感覺到的,這裏指的是山栽倒下來還是人栽倒下來?

5.學習第四段

(1)剛才同學們彷彿遊了灕江的水,又觀賞了桂林的山,你們對桂林的山水一定還有總的感受。現在,讓我們先看看第四段,這一段寫作者遊覽後總的感受,文字雖少,內容卻很豐富,寫得很美。請大家自己閲讀欣賞、説説這一段為什麼寫得好。

(2)學生自學,教師點撥,認識寫得好的原因。

①桂林的山和水有什麼樣聯繫?

(水的周圍都是山,山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即山水交融,水困山而增色,山因水而添秀)

②山水交融,已經很美了,不僅如此,在這山水之間還有空中的雲霧迷茫,山間的綠樹、紅花、江水的竹筏小舟的點綴,使這幅畫顯得更美了。在這美麗的景色中行船,會有什麼感覺?為什麼?

(因為桂林山水的景色太美了,就像一大幅美麗的畫卷,因此小船在碧綠的江面上行駛,人就彷彿置身於畫卷中游覽、觀賞。形象地表達了作者盪舟灕江的深刻感受。

“畫卷”繪畫長卷,一般要捲起來收藏。“連綿不斷的畫卷”即很長很長的畫卷。從桂林到陽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綠水,美不勝收,説桂林山水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十分貼切。)

(3)學生個別朗讀,全體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盪舟灕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6.朗讀全文。

(三)總結擴展

1.根據板書,要求學生簡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是看圖學文,畫面與課文內容基本一致。寫出了桂林山和灕江水的特點,作者讚美桂林山水的秀麗,強烈的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貫穿全文,作者生動而細膩地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使我們有身臨其境之感。

3.圍繞重點學會表達。

(1)課文描寫了什麼?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課文描寫了桂林山水奇特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2)課文是怎樣一步一步描寫桂林山水的?參照板書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課文先總後分再總結的方法來描繪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是總起,然後分別介紹桂林的水和山,最後綜合桂林山水相依,互為輝映的奇異景色。)

(3)結尾的詩句與課文第一、二兩段的哪些句子有聯繫?在全文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與課文第一段中“我們乘着木船盪舟灕江,來觀賞桂林的山水”與課文第二段中“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這兩個句子緊密聯繫,可以説,結尾的詩句是這兩個句子的延續與總結,使全文的結構顯得十分緊湊完整。)

(4)課文為什麼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這是因為作者有敏鋭的觀察力,抓住了桂林山水與眾不同的特點,用比喻、聯想、想象把桂林山水的秀麗景色展現在我們眼前,所以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4.綜合訓練、發展技能。

(1)桂林的山水,只是祖國美麗的河山的一小部分,對此,你有什麼感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排比句及分號的用法。

(4)以一個小導遊的身份,結合課文內容,指圖具體介紹桂林的山水。

六、佈置作業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灕江的水的特點是()、()、()。

桂林的山的特點是()、()、()。

2.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這句話用了()的修辭方法。

把()比作了()。

《桂林山水》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詞句並積累。

過程與方法:

蒐集資料、思考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能説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感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裏去看一看、遊一遊吧!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

2、解題,瞭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為主要內容的遊記散文,選自於《天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閲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

(三)根據“閲讀提示”速讀全文,理清全文所記敍的遊覽順序,引導理解內容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閲讀: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讓學生找出地點變換的句子。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2)學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採用什麼方法寫的?(讓學生議論,然後交流)

(明確:寫了雪峯、雲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繪方法:A、襯托,如:以藍天和雲影襯托雪峯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B、比喻,如:説白雲在雪峯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4)朗讀四自然段(或放配樂朗誦)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四)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裏,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4、課外閲讀《天山景物記》

(五)拓展訓練

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寫一段特定環境下的景色,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節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徵。

《桂林山水》優秀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麗,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2.學習“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並積累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法特點

1.本課的教學思路是:先整體後部分再整體,也就是先“整體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層滲透”,最

後“再現整體,深化中心”。

2.教給學生“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以及抓關鍵詞學句的方法。

3.採用先扶後放,扶放結合的方法。第二節的教學由教師“扶”,第三節“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進行點撥引導。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充分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主要步驟: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喜歡旅遊,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裏的山水。桂林,是我國廣西的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著名的遊覽勝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參觀旅遊。為什麼呢?因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稱。

二、直接揭示學習課文的方法:“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

1、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説説作用。(學生默讀課文,找出並劃出中心句)。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用抓關鍵詞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學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

林山水天下第一。”

(3)這句話點明瞭全文的中心,寫出桂林山水的秀麗,也抒發作者讚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圍繞中心句,瞭解內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讀課文,思考:文章圍繞中心句寫了哪些內容?是怎樣一步一步寫的?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1)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灕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先總的介紹“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體描寫灕江的水是怎樣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樣的山,最後寫遊覽桂林山水總的印象和感受。(據此給課文分段,理清思路,按“總起—分述—總結”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圍繞中心句,學習詞句,領悟感情。

默讀思考:從哪些詞句能看出灕江的水“甲天下”?課文寫了灕江水的哪些特點?用什麼方法寫的?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1)大海的水“波瀾壯闊”,很美;西湖“水平如鏡”,也很美。可作者説“從沒見過灕江這樣的水”,説明灕江的水勝過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獨特,更美麗。是用“比較”的方法寫出灕江的水“甲天下”。

(2)灕江的水有“靜、清、綠”三個特點。寫“靜”,是通過人的“感覺”來寫的——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寫“清”是從“視覺”的角度寫的——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寫“綠”是用“比喻”把內容寫具體的——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結合教學比喻句,知道句中把灕江的水比作綠色的翡翠。)

(3)個別讀,引讀,要讀出感情。(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真靜啊nga.真清啊nga,真綠啊ya)

(4)書面完成課後練習第一題的第一張表格。

三、指導學生用學習第二節的方法自學第三節課文。

思考題是:從哪些詞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課文寫了桂林山的哪些特點?用什麼方法寫的?

自學後討論,教師引導,結合進行朗讀指導,明確:

(1)作者先用“比較”的方法寫出桂林的山勝過泰山和香山,説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動的比喻描寫出桂林的山“奇”。(結合看圖,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並理解“奇峯羅列,形態萬千”的詞意。)

(3)同樣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描寫桂林的山“秀”。(結合看圖解釋:翠綠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險”,抓“危峯兀立”,“怪石嶙峋”等詞語,領會山勢之險。

(5)結合學習比喻句,分別説出在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麼比作什麼?

(6)反覆誦讀課文,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險啊(na)。讀後完成課後第一題的第二張表格。

四、學習課文第四節,重點領會句子的意思和作用。

1.學習重點句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先學懂詞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綠的波浪;畫,畫卷;遊,遊覽。再學

懂句意:小船行駛在碧綠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麗的畫卷中游覽。句子形象地寫出桂林山水的無比秀美。也抒發了作者讚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2.句子的作用

與開頭“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應,並有總括全文的作用。

五、聽全文錄音。

再次領略桂林山水的奇麗體會課文中所描繪的意境,領會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讚美之情。

《桂林山水》優秀教案4

一、複習導入

⒈指名背誦二節(默寫第二節)

⒉過渡:桂林的水是美的,桂林的山更有與眾不同之處。

二、導學第三節

⒈用學習第二節的方法來自學第三節,把課文讀懂:

目的:讀出感情,理解語言文字,作者是怎樣把灕江山的特點寫具體的。

學習方式:讀讀、議議、圈圈、劃劃

還要交流一下你們是怎樣讀懂課文的方法。

⒉交流學習情況:

⑴詞義:奇峯羅列、危峯兀立、怪石嶙峋、色彩明麗

⑵分層:二層

⑶寫法:

寫法上與第2節相似,顯示了結構上的對稱。第一句用“峯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跟桂林的山作比較,突出桂林山的奇特。第二句用排比句具體地寫桂林山的奇、秀、險的特點。

奇峯羅列,形態萬千——山形

色彩明麗——山色

危峯兀立、怪石嶙峋——山勢

有形態的描摹,有聯想比喻,有親身感受,把山的形、色、勢寫得非常生動逼真。引讀。

⑷有感情地朗讀。

⑸交流學習方法:

【讀課文→分層→找特點→怎樣寫具體(讀讀議議)→有感情朗讀】

⑹背誦第三節,交流背誦方法。

三、略讀第三段

⒈師引讀:第三段從整體上寫桂林山水之美。山水一體,交相輝映,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受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⒉最後這句古詩是什麼含義?

⒊這句詩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是對全文的總結,與第一段的內容相呼應。

⒋背誦第三段。

四、總結

⒈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了桂林美麗的山水,寫下了自己觀賞桂林山水的真切感受,抒發了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讓我們齊讀課文

五、完成課後練習

⒈指導課後練習二:

例中的第一分句是概述,第二分句是用補充説明的方法寫具體,即“清得”怎麼樣。兩個小題分別要求寫出“黑得怎麼樣”和“乾淨得怎麼樣”。如:“黑得伸手不見五指”“黑得看不見屋內的陳設”;“乾淨得看不見一張紙屑”等。

⒉完成其他練習

六、佈置作業

⒈背誦課文。

⒉默寫課文。

《桂林山水》優秀教案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中優美詞句,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2.瞭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有關桂林山水的風光圖片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 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積累了許多有關祖國風光的諺語。誰能為大家背誦幾句?(1、上有天堂,下有蘇杭。2、峨眉天下秀,三峽天下雄。3、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4、桂林山水甲天下。)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現在讓我們盪舟灕江,仔細觀賞桂林山水(板書:桂林山水)

二、 品讀感悟 暢遊山水

師:在上節課的閲讀中,很多同學被桂林的美景深深吸引了。誰能説説課文的哪部分寫得最精彩?(山、水)老師贊成你的想法。

(一) 觀賞灕江的水

師:我們先來觀賞灕江的水(板書:灕江水)。播放灕江水的風光片。談談灕江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自己的話來講。

師:同學們眼中的灕江美不勝收,作者筆下的灕江水更是獨具丰韻。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並思考:“灕江的水有哪些特點?”(板書:靜、清、綠)播放灕江的水靜、清、綠特點的風光片。

師:同學們想一想,在“靜、清、綠”之間用上什麼關聯詞,就可以組成一句話?(同桌交流)(1、灕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2、灕江的水不但靜,而且清,還很綠。)

師:其實這句話就是這段的主要意思。這樣概括地寫,能使讀者感受到灕江的美嗎?

師:如果把“靜、清、綠”這三個形容詞重疊一下,句子該怎麼説?(灕江的水靜靜的。灕江的水靜靜的,清清的,綠綠的。)

師:詞語一重疊,程度加深了一些,但還不具體。我們看着灕江的水不禁讚歎起來,如果使它變成感歎句,句子該怎樣組織排列?(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

師:這樣寫,語氣是加強了,但是灕江的水靜得怎麼樣,清得怎麼樣,綠得怎麼樣,讀者能感受到嗎?課文是怎麼寫的呢?誰來讀一讀?

師:在感歎句的後面補充説明,這樣寫就很具體了,而且給我們美的感受。同學們,你能讀出那種美嗎?出示灕江的水圖。“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那是一種怎樣的意境?我們眯着眼,看着圖畫想象一下,灕江的水怎麼靜,你們看見灕江的水在流動嗎?(看不到,好靜啊!)師讀生跟讀。

師:你們往下看,彷彿看到了什麼?師讀,生讀。

師:現在讓我們抬起頭,放眼江面,灕江的水該有多綠啊!書上打了個什麼比方?“翡翠”就是綠色的玉石,這塊玉石上有斑點嗎?從哪個詞可以看出?(“無瑕”“瑕”指玉石上的斑點。)看得出同學們特別想用聲音再現灕江水的風姿。師讀前半句,女生讀後半句。

師:欣賞了你們的.朗讀,我覺得灕江水美得生動,美得具體,美得形象。為什麼會有這種效果嗎?(表達方法上:作者恰當運用了排比和比喻修辭方法。)老師為你豎大拇指。的確如此,生動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見的景物變得栩栩如生,恰當的排比讀起來語氣更加強烈。請女同學讀第一分句,男同學讀第二分句,齊讀第三分句。

師:讀了這段話,我覺得作者已經把灕江的水勾畫得淋漓盡致了,為什麼還要説“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

師:大海的雄偉壯麗,西湖的寧靜柔和。都無法與灕江水相媲美,這樣寫更突出了桂林的水甲天下。誰能讀一讀這句話?作者先説沒見過灕江這樣的水,然後抓住特點具體介紹,在今後的習作中,我們也可以這樣佈局謀篇,請同學們齊讀第二段。

師:學了這段我不禁讚歎:真靜真清真綠灕江水。(板書:三個“真”)

(二) 觀賞桂林的山

師:桂林的水美,山更美,請同學們默讀第3段,思考:桂林的山有哪些特點,還有哪些疑問?(板書:桂林山)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板書:奇、秀、險)

師:桂林山的特點,課文是怎樣寫的?(運用排比句和一連串的比喻“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寫出山的奇)還會像什麼?隨着你們的想象可以變幻成各種各樣神奇的事物。

師:你們看桂林的山,姿態各不相同,變化很多這就叫“形態萬千”。播放桂林山“奇”圖。這一座座形態萬千,奇特的山峯,分開排列叫什麼?(奇峯羅列)。奇峯羅列,各不相同,好像從地上拔起來,就叫拔地而起。作者從山形實現了“奇”。請女同學看圖片,男生齊讀這一分句。

師:可愛的男同學啊!你們太了不起,都把文字讀活了,一個個文字彷彿一個個跳躍的生命。課文是怎麼寫“秀”這個特點的?讀出秀美的感覺。女生讀。作者體現山的“秀”是從山色入手的。在桂林也有很高的山,陡峭的山峯非常險峻,書上説“危峯兀立”這個“危”是什麼意思?是“危險”的“危”嗎?字典裏有三種解釋,選擇哪一種恰當?1、不安全;2、損害;3、高的,陡的。

師:這些形態萬千的奇峯中,有許多怪石疊在一起,這就叫“怪石嶙峋”。面對這樣險峻的山峯,不用説零距離接觸,就是老遠望着它也會叫人心驚肉跳。你能讀出那份險嗎?

師:關於“山”這段還有哪句話沒有談到?“我攀登過峯巒雄偉的泰山,遊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用這句話烘托出桂林的山甲天下。我們用聲音再現這甲天下的桂林的山吧!師讀第三段的第一句,男生讀“奇、險”句子,女生讀“秀”句子。

師:這真是好奇好秀好險桂林山哪!(板書三個“好”)

三)山水合一 景色宜人

師:遊覽了桂林的山,難道你不想説點什麼嗎?(讓你感覺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師:你與作者產生了共鳴,同時也道出了大家的心聲,齊讀第4段,用心體會作者那強烈的感受。

師: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彷彿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教師一邊有感情地朗誦,一邊板畫山、水、雲霧、竹筏。(師隨手為“真靜真清真綠灕江水”和“好奇好秀好險桂林山”勾出框)這是什麼?(對聯)缺什麼?(橫批),橫批一般幾個字(四個)展示你的文采的機會到了,添橫批。

師:現在什麼都在改革,咱們對橫批也進行一次改革,幾個字都可以。

師:桂林是聞名遐邇,令人神往的遊覽勝地,老師準備了一組圖片,請同學們領略它的獨特風韻。你能不能用一句話表達你此時的心情,就一句話,發自肺俯的!( 1、桂林山水,真是人間仙境啊! 2、桂林山水,風景如畫。 3、啊!風景秀麗的桂林,我愛你! 4、的確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5、桂林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我多想永遠與你想伴哪! 6、桂林的美景,令我陶醉,令我痴迷,令我心曠神怡! 7、我愛你桂林,我讚美你桂林! 8、桂林太美了,我做夢都想去。 9、桂林山水要多美有多美! 10、桂林山水真是美不勝收! 11、桂林山水你是祖國錦繡河山的典範。我為你驕傲。)

師:讓我們牢記這副對聯,把桂林山水的美永遠留在心中(齊讀對聯)。

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

好奇好秀好險桂林山

天下第一

真靜真清真綠灕江水

《桂林山水》優秀教案6

《桂林山水》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文章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有以下兩大特點:

一、生動形象、簡潔明瞭的語言美

本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作了具體的描寫,語言簡潔明瞭。同時,大量運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把一幅如畫的桂林美景展現在讀者面前,讀來琅琅上口,令人心馳神往。

二、文章層次清楚、過渡自然、前呼後應、整齊劃一的結構美

這篇課文是按總起──分述──綜合的順序寫的,首尾呼應,結構嚴謹。層次清楚地把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展現在我們眼前。既概括説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然後,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灕江的水,桂林的山的3突出特點。最後,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繫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作者面前。採取了基本相同的結構和句式,表現了一種整齊的美。段與段之間銜接緊密,過渡自然。

因此,學習本文,應把重點放在以下兩方面:

一是藉助課文感受桂林山水的景色美,同時感受祖國的語言美。

二是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前呼後應的謀篇佈局法和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總之,本文是一篇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的得力佳作。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同學們,老師佈置大家課前收集、閲讀了有關描寫祖國自然景觀的文章,想一想:哪處景色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説出來和大家分享。

2、今天,我們來欣賞桂林山水。播放配樂多媒體課件或出示掛圖,然後讓學生談感受。

3、導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提問:

“甲天下”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説“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注重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注意培養學生收集資源的習慣、能力及資料共享的意識。

二、自讀交流,感悟語言

1、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浮現畫面,讀完後,同座交流,談談各自的感受。

2、組織交流,各自談體會。

3、結合學生的感受,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⑴ 觀察圖畫、錄象中灕江的水;先後配樂展示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和灕江的水。問: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呢?

⑵ 自由練習朗讀,然後指名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感受灕江水的靜、清、綠。

⑶ 比較閲讀,引導學生體會以下三點:

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靜”;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清”;用“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灕江的水綠的純淨可愛。

⑷這段的三個特點,排比得當。這個自然段之所以讓人充分感受到灕江水之美,與第二句三個特點的排比大有關係。描寫一個事物,抓住它的三個特點寫,既全面又具體這裏寫灕江的美,連用“真靜”“真綠”並列表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這個自然段中,三個句子各有特色,句句精彩。對比、排比和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產生了相當好的語言效果,讀起來琅琅上口,韻味十足。

4、那桂林的山又有什麼特點呢:

⑴ 自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怎麼背下來,然後指導背誦。用多媒體課件,先後播放峯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並同步配樂朗讀課文。

⑵ 自由練習朗讀,然後組織朗讀比賽,結合賽前提建議、賽後評議,教師朗讀,引導學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險。

⑶ 比較閲讀,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想象的豐富,用詞之精妙。

⑷ 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並選一座山峯,發揮想象説話。

⑸ 比較二、三兩段,找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感悟比較襯托的寫法並注意分號的用法,然後指導背誦第三自然段。

⑹ 總結:

這一段作者同樣用了一組包括三個分句的排比句,寫出了桂林山的三個特點:奇、秀、險,分別從山形、山色、山勢進行了具體的描寫。每個分句都是通過豐富的想象,使用了恰當的比喻,讀起來生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同時出現第四自然段的文字,教師由“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導讀課文。或者多媒體課件展示遊客乘竹筏暢遊桂林山水的動畫,同時出現文字:

⑴ 引導學生質疑。

⑵ 引導朗讀、感悟、解疑。重點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⑶ 再讀第四自然段,引導讀出陶醉之感。

⑷ 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並選一座山峯,發揮想象説話。

⑸ 比較二、三兩段,找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感悟比較襯托的寫法並注意分號的用法,然後指導背誦第三自然段。

6、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這段寫了什麼?

寫的是作者觀賞桂林山水後的總印象。“畫圈”是什麼?為什麼作者最後用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樣兩句詩來概括?與開頭一句關係如何?(作者把桂林的`山、水、雲霧、綠樹紅花、竹伐小舟融合在一起,用一個長句子寫出來,勾勒出一幅彩色桂林山水圖。作者泛舟灕江,如入畫中,並把讀者也領入那無限美妙的境界中去了。結尾詩句與開頭詩句前呼後應。使文章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總結:本自然段寫出桂林的山與水結合的美景。

錄象的運用把學生自然地帶到優美山水的情境中,激發起閲讀文章的熱情。學生情緒激動起來,對課文語言的感受一定會敏鋭起來。

設計意圖:師生共同品味精美詞句段,感悟語言表現力,不但體會到文中的思想感情,而且掌握讀懂一篇文章的方法,為今後的自主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落實了教學的三維目標。

三、朗讀全文,整體背誦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怎樣描寫桂林山水的:

第一段總的説人們讚美桂林山水甲天下。

第二、三兩段分別描寫灕江水、桂林山,並抓住了水靜、清、綠的特點和山奇、秀、險的特點;最後將桂林的山水聯繫起來,突出桂林的山水美如畫。

2、播放多媒體課件中桂林山水旅遊介紹。邊看邊想到文中哪些句子。學生不時發出驚歎聲。

3、練習背誦。

4、提示線索,全班背誦課文。

設計意圖:根據影片回憶、想象,然後讀出或背出與課文有關的或是正好能描述這些圖片的句子,實際上是讓學生運用語言來描述圖象,再次感受文章語言的美,又親眼觀看山水的美景,這就是學語文、用語文的最好體現。

四、轉換角色,運用語言

1、小結本課的寫作特點:

本文的層次清晰,結構嚴謹。開頭先總起“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後分述灕江的水、桂林的山,最後把山水結合起來加以概括。首尾呼應,突出了中心。本文觀察仔細,抓住景物的特點,加以具體描寫。想象豐富,比喻生動,作者又使用了詩一樣的語言,借景抒情,使文章的字裏行間充滿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眷戀之情。

2、同學們,桂林山水如此美麗,大家都很喜歡吧,遊玩桂林山水,我相信你一定也想讚美桂林山水:

喜歡書法的同學可以把讚美的話寫在書裏的插圖上,也就是題詞,別忘了簽名;喜歡説説的同學可以選擇圖上象鼻山這一景點,練練怎麼做導遊;喜歡創造的同學可以給桂林設計旅遊廣告詞;喜歡寫作的同學,仿照二,三自然段寫公園的花或校園的樹等一個片段。

3、組織交流,選派代表彙報,師生共同評點。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題詞”、“導遊詞”、“廣告詞”、“仿寫”等多種寫作方法,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學生感悟理解。

《桂林山水》優秀教案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中優美詞句,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2.瞭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有關桂林山水的風光圖片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 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積累了許多有關祖國風光的諺語。誰能為大家背誦幾句?(1、上有天堂,下有蘇杭。2、峨眉天下秀,三峽天下雄。3、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4、桂林山水甲天下。)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現在讓我們盪舟灕江,仔細觀賞桂林山水(板書:桂林山水)

二、 品讀感悟 暢遊山水

師:在上節課的閲讀中,很多同學被桂林的美景深深吸引了。誰能説説課文的哪部分寫得最精彩?(山、水)老師贊成你的想法。

(一) 觀賞灕江的水

師:我們先來觀賞灕江的水(板書:灕江水)。播放灕江水的風光片。談談灕江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自己的話來講。

師:同學們眼中的灕江美不勝收,作者筆下的灕江水更是獨具丰韻。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並思考:“灕江的水有哪些特點?”(板書:靜、清、綠)播放灕江的水靜、清、綠特點的風光片。

師:同學們想一想,在“靜、清、綠”之間用上什麼關聯詞,就可以組成一句話?(同桌交流)(1、灕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2、灕江的水不但靜,而且清,還很綠。)

師:其實這句話就是這段的主要意思。這樣概括地寫,能使讀者感受到灕江的美嗎?

師:如果把“靜、清、綠”這三個形容詞重疊一下,句子該怎麼説?(灕江的水靜靜的。灕江的水靜靜的,清清的,綠綠的。)

師:詞語一重疊,程度加深了一些,但還不具體。我們看着灕江的水不禁讚歎起來,如果使它變成感歎句,句子該怎樣組織排列?(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

師:這樣寫,語氣是加強了,但是灕江的水靜得怎麼樣,清得怎麼樣,綠得怎麼樣,讀者能感受到嗎?課文是怎麼寫的呢?誰來讀一讀?

師:在感歎句的後面補充説明,這樣寫就很具體了,而且給我們美的感受。同學們,你能讀出那種美嗎?出示灕江的水圖。“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那是一種怎樣的意境?我們眯着眼,看着圖畫想象一下,灕江的水怎麼靜,你們看見灕江的水在流動嗎?(看不到,好靜啊!)師讀生跟讀。

師:你們往下看,彷彿看到了什麼?師讀,生讀。

師:現在讓我們抬起頭,放眼江面,灕江的水該有多綠啊!書上打了個什麼比方?“翡翠”就是綠色的玉石,這塊玉石上有斑點嗎?從哪個詞可以看出?(“無瑕”“瑕”指玉石上的斑點。)看得出同學們特別想用聲音再現灕江水的風姿。師讀前半句,女生讀後半句。

師:欣賞了你們的朗讀,我覺得灕江水美得生動,美得具體,美得形象。為什麼會有這種效果嗎?(表達方法上:作者恰當運用了排比和比喻修辭方法。)老師為你豎大拇指。的確如此,生動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見的景物變得栩栩如生,恰當的排比讀起來語氣更加強烈。請女同學讀第一分句,男同學讀第二分句,齊讀第三分句。

師:讀了這段話,我覺得作者已經把灕江的水勾畫得淋漓盡致了,為什麼還要説“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

師:大海的雄偉壯麗,西湖的寧靜柔和。都無法與灕江水相媲美,這樣寫更突出了桂林的水甲天下。誰能讀一讀這句話?作者先説沒見過灕江這樣的水,然後抓住特點具體介紹,在今後的習作中,我們也可以這樣佈局謀篇,請同學們齊讀第二段。

師:學了這段我不禁讚歎:真靜真清真綠灕江水。(板書:三個“真”)

(二) 觀賞桂林的山

師:桂林的水美,山更美,請同學們默讀第3段,思考:桂林的山有哪些特點,還有哪些疑問?(板書:桂林山)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板書:奇、秀、險)

師:桂林山的特點,課文是怎樣寫的?(運用排比句和一連串的比喻“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寫出山的奇)還會像什麼?隨着你們的想象可以變幻成各種各樣神奇的事物。

師:你們看桂林的山,姿態各不相同,變化很多這就叫“形態萬千”。播放桂林山“奇”圖。這一座座形態萬千,奇特的山峯,分開排列叫什麼?(奇峯羅列)。奇峯羅列,各不相同,好像從地上拔起來,就叫拔地而起。作者從山形實現了“奇”。請女同學看圖片,男生齊讀這一分句。

師:可愛的男同學啊!你們太了不起,都把文字讀活了,一個個文字彷彿一個個跳躍的生命。課文是怎麼寫“秀”這個特點的?讀出秀美的感覺。女生讀。作者體現山的“秀”是從山色入手的。在桂林也有很高的山,陡峭的山峯非常險峻,書上説“危峯兀立”這個“危”是什麼意思?是“危險”的“危”嗎?字典裏有三種解釋,選擇哪一種恰當?1、不安全;2、損害;3、高的,陡的。

師:這些形態萬千的奇峯中,有許多怪石疊在一起,這就叫“怪石嶙峋”。面對這樣險峻的山峯,不用説零距離接觸,就是老遠望着它也會叫人心驚肉跳。你能讀出那份險嗎?

師:關於“山”這段還有哪句話沒有談到?“我攀登過峯巒雄偉的泰山,遊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用這句話烘托出桂林的山甲天下。我們用聲音再現這甲天下的桂林的山吧!師讀第三段的第一句,男生讀“奇、險”句子,女生讀“秀”句子。

師:這真是好奇好秀好險桂林山哪!(板書三個“好”)

三)山水合一 景色宜人

師:遊覽了桂林的山,難道你不想説點什麼嗎?(讓你感覺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師:你與作者產生了共鳴,同時也道出了大家的心聲,齊讀第4段,用心體會作者那強烈的感受。

師: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彷彿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教師一邊有感情地朗誦,一邊板畫山、水、雲霧、竹筏。(師隨手為“真靜真清真綠灕江水”和“好奇好秀好險桂林山”勾出框)這是什麼?(對聯)缺什麼?(橫批),橫批一般幾個字(四個)展示你的文采的機會到了,添橫批。

師:現在什麼都在改革,咱們對橫批也進行一次改革,幾個字都可以。

師:桂林是聞名遐邇,令人神往的遊覽勝地,老師準備了一組圖片,請同學們領略它的獨特風韻。你能不能用一句話表達你此時的心情,就一句話,發自肺俯的!( 1、桂林山水,真是人間仙境啊! 2、桂林山水,風景如畫。 3、啊!風景秀麗的桂林,我愛你! 4、的確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5、桂林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我多想永遠與你想伴哪! 6、桂林的美景,令我陶醉,令我痴迷,令我心曠神怡! 7、我愛你桂林,我讚美你桂林! 8、桂林太美了,我做夢都想去。 9、桂林山水要多美有多美! 10、桂林山水真是美不勝收! 11、桂林山水你是祖國錦繡河山的典範。我為你驕傲。)

師:讓我們牢記這副對聯,把桂林山水的美永遠留在心中(齊讀對聯)。

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

好奇好秀好險桂林山

天下第一

真靜真清真綠灕江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