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教學反思最新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54K

伴隨社會的改革,教師使用到教學反思的次數越來越廣泛了,大家在起草的時候,需要重視內容完整,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曹劌論戰教學反思最新7篇,感謝您的參閲。

曹劌論戰教學反思最新7篇

曹劌論戰教學反思最新1

新課標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在教學《曹劌論戰》時,我提出問題:“讀了課文後,你們怎麼看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快速看書複習後,一學生回答:“曹劌能遠謀,而莊公則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話音剛落,又一學生站起發言:“對於莊公,我認為他有遠謀。”這話讓我一愣,從教參到所有見過的資料,從未提到莊公有遠謀啊!但這位學生的觀點有反傳統的意義,很值得探討。

我表揚了他敢於提出不同見解的勇氣後問全體同學:“對於莊公有無遠謀這個問題,來一場辯論如何?”大家一致同意。

生A:“曹劌不是説‘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嗎?莊公是魯國的國君,他是最大的‘肉食者’,他當然無‘遠謀’!”

師:“你對課文內容非常熟悉,好!”

生B:“我認為莊公無‘遠謀’。若有遠謀,戰前就該高瞻遠矚,作好充分的準備;若有遠謀,戰爭中就能審時度勢,抓準時機;若有遠謀,在決勝之後就不會不知勝因。長勺之戰,要不是曹劌運籌帷幄、指揮若定,説不定莊公就成了齊軍的俘虜,能説他有‘遠謀’嗎?”

師:“言之有理。”

生C:“我認為國君的遠謀與一般謀士的遠謀有所不同。縱觀歷史,許多有作為的國君,並非自己謀略過人,而是善於任用有遠謀的人才。論謀略,劉邦不及蕭何、韓信,劉備也不如諸葛亮,但誰又能説劉邦、劉備是無謀之人呢?另外,莊公以國君的身份,能與平民曹劌公平對話,並允許曹劌同乘一輛戰車,直接指揮作戰,這種超乎尋常的膽識,知人善任的眼光,從諫如流的勇氣,誰又能否認他的遠謀呢?”

生D接過話頭:“你把莊公説得如此明智,那他為何把大戰取勝的希望寄託在近臣的擁護和神靈的保佑上呢?既然他有遠謀,又為何渾然不知‘何以戰’,這可是迫在眉睫的近謀啊!”

生E慷慨陳詞:“不錯,莊公確實把近臣的擁護和神靈的保佑作為戰爭的先決條件,但憑這一點不能説他無遠謀,因為這是時代的侷限。何況‘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取信於民,這正説明他有遠謀。你只看到前面兩點,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這不是斷章取義啊?”

辯論還在繼續……

最後我為這場辯論作結:我們看人、看問題不能只從單方面看,而應從多方面加以分析。在莊公有無遠謀這一問題上,同學的話啟發了我,雖然他在戰前曾寄希望於近臣和神靈,在戰爭中他也急躁冒進,打了勝仗還不知原因,這一切都讓人覺得他不高明,但就他能大膽任用曹劌這個人才這一點來説,他是有遠謀的。現在我們不是説,人才的競爭才是最大的競爭嗎?二千多年前的莊公,能慧眼識人才,這正是他最大的遠謀啊!

課後我陷入了深思,《曹劌論戰》入選教材多年,對我來説並不陌生,我卻從未根據莊公所處的時代及他在特定的事件中的所作所為進行全面的思考。作為教師的我,總是按照教參上現成的説法,把莊公看成一個目光短淺的國君,並把這個評價毋庸置疑地灌輸給我的學生,而很多時候,學生也習慣於接受老師的觀點和意見,因為在他們心目中,老師就是知識的化身,是知識的權威。

但今天,學生卻向“權威”提出了挑戰,他們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理解和看法,而且是有理有據,這不能不讓我對自己的語文教學進行深刻的反思。

在傳統的語文閲讀教學中,我們往往無視閲讀主體思維的個性差異,對學生作出劃一的指導,使學生“臣服”於教參或教師揭示的文本意義和主題思想,學生豐富的感悟和認知便在同一化、標準化的釋義中磨滅殆盡,從而嚴重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事實上,閲讀作為一種審美再造的藝術實際活動,具有鮮明的個性差異,讀者對於文本的理解往往因人而異。這就意味着語文教師要創設課程氛圍來保護學生作為對話人的主體地位,淡化課程執行中的預定性和統一性,注重對話過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正如新課程標準所一語道出的:“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閲讀過程中“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應激發和尊重學生對課程新價值的創造。由此説來,教師就應以“對話人”的身份尊重同樣作為“對話人”的學生個體,自覺放棄傳統意義上把教師作為知識權威的觀念,這樣,才能更好地引領學生在語文學習的園地中含英咀華,採擷知識的果實。

這堂課讓我受益匪淺,因為通過魯莊公有無遠謀這場辯論,讓我看到了學生中藴藏的可貴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改革開放年代的學生已經不甘心被動地接受老師灌輸的知識,他們的敢想敢説,大膽地思維,大膽地發言,而且能言之有據,言之有理。所謂創造性,就是在閲讀中不迷信書本,敢於批判,推陳出新,能入於書而又出於書,學於書而不拘泥於書,只有這樣,才能在閲讀中始終充滿朝氣和活力,才能引爆新思想,新創見的火花。同時,它讓我深深意識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熱情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於提出不同見解的精神,更要對不同的理解予以及時中肯的評價,並引導學生在探究、碰撞的動態中求得理解的深化,使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

曹劌論戰教學反思最新2

古文學習向來是令學生厭煩、老師頭疼的一個問題。面對佶屈聱牙,生澀難懂的文言文,學生既沒興趣又沒耐心,課堂氣氛死氣沉沉,令人昏昏欲睡,老師一個人獨角戲難唱,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但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一脈傳承,古典文史知識的學習研究,又必然需要沉浸於前人抒寫的典籍之中,無法繞開幾千年的精華沉澱而一步邁入相對膚淺浮躁的白話世界。

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簡單古詩詞和文言詞彙後,在日常古文教學中積極實踐,嘗試能在前人的基礎上開拓出一片輕鬆愉快的學習天空。首先,讓學生主動學習,引進競爭機制。

把課堂還給學生。第二,創設真實情境,積極參與課堂。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課堂,自導自演。在如此真實的情境中,學生既理解了文章內容,又準確把握了人物心理。最主要的是,沒有一個學生感到無聊,無事可做,而且競爭槓桿依舊刺激着學生們的神經,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就學完了課文。如果在下課鈴響時,師生都情不自禁地説:“這麼快?”第三,多種教學方式,挖掘學生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都有表現機會。好多學生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不再懼怕古文,不再懼怕表現。

曹劌論戰教學反思最新3

一直來,我都感覺文言文教學存在兩種偏向:一是逐字逐句地串講,課堂氣氛沉悶、索然無味,教學效果事倍功半;二是全篇感悟,從整體意會,輕基礎知識的落實,學生沒有重視文言文知識的積累,對文言文篇章理解不透。其結果為:老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吃力,且教學容易走入“以教師的教代替學生的學”的誤區,課堂教學缺少探索和研究,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缺乏基本的學習方法。

為此,在《曹劌論戰》一文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我主要從培養學生良好的文言文學習習慣為教學主線,讓學生在課堂中明白學習文言文該採取什麼方法才能更好地明白文言意思,把握好文本內容,讓他們在課堂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帶着這樣的思考,在教學中我做了如下的設計:

第一環節:從“十年春,齊師伐我”的背景導入,揭示課題。

第二環節:學生聽讀、朗讀課文,分小組聽讀課文,小組同學糾正字音。學生自譯課文。

第三環節:學生根據老師給出的字譯提示以及註釋,合作理解課文,做好課文思想內容的分析,不懂之處提出疑問,特別是人物的分析,需要有自己獨到見解。第四環節:小結全文,指點學生在理解評價歷史人物時要有自己獨到、一分為二的方法,這樣才能公正地評價歷史人物。

反思本節課運用了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法設計教學,能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合作學習,重視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發現和探究學習任務,使學習過程真正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積極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和諧、自由、活潑的學習情境,學生在自主的空間裏,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維和學習,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感受並明白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且在對人物的理解評價中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將創新文言教材、創新文言教法與創新的課堂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取得了自己想要達到的一些教學的效果。

但上完課後反思自己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的語言組織以及表達等教學細節方面,自己的教學語言美化和靈動仍有待於自己今後要繼續加強和努力提高。

曹劌論戰教學反思最新4

我們之九年級語文教學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必須在近一週內學完新課。但我們之文言文按教學還要紮紮實實向前推進。本週伊始我們就上了《曹劌論戰》一課,以往傳統的教學,教學《曹劌論戰》這篇文章,就是讓同學們讀讀,譯譯,我再串講全文,把曹劌的“遠謀”充分挖掘一番,再與魯莊公的“鄙”對照一下,學生知道課文通過對比手法刻畫曹劌和魯莊公這兩個人物形象,這篇課文就算完成任務了。

但是,為了更有效的達到課標的要求,我就想讓學生有足夠多的時間思考,也有足夠多的時間討論,發現問題.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應尊重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作為一種課程理念,我心裏已經清楚明白了,但很難在教學實踐中真正貫徹實施。在一堂課中間,放手傾聽學生的感受“始”,到不知不覺將學生的感受納入自己的思維框架的“終”。每個學生都富有不同的個性,他們對文本的理解當然也不同,不能用同樣的標準去限止,學生的理解往往是原創性的東西,所以課堂氣氛雖活躍,卻收不到了意想的效果。但本節課也有一些收穫。

1、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真正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文的朗讀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學生完成的,我只是做了相應的一點點撥,充分地鍛鍊了學生的能力。學生在分析課文結構時,同學們眾説紛紜,我並沒有作過多的否定,而是給了較充分的肯定和自己的理解,並讓同學課下有意見的同我個別討論.課堂有秩序地進行着,每個同學都極力表現自己的水平,也都能尋找充分的論據,以説服別人.

2、語文課堂中沒有丟掉“朗讀”這個基本的教學手段。朗讀是眼、耳、腦並用的創造性閲讀活動,是書面語言的聲化,是化無聲的文字為有聲的語言,用聲音再現原作的一種手段。學生合作探究式的朗讀就顯得尤為重要,它可以收到多種功效。

同學的表演,雖然只是課本翻譯式的對白,但同學們能夠走上講台已經是超越自我的一次表現,他們的表演也激起的.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又達到了背誦的要求。此時我又邀請同學與我一起朗讀課文,同學們又表現出了異常的興奮,課堂氛圍越來越濃.我們讀完後,我又表揚了同學朗讀比我好,批評自己放不開手腳,沒能讀出莊公那種慌張,急進的情感,同學們這時有了更大的響應.

3、思想教育應該貫穿其中。

如果不能透過故事看到其中的本質,學習這篇課文的意義就少了一半。學習了這篇課文,學生能夠從中初步認識到戰爭的本質,並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正確面對矛盾衝突,對學生很有幫助。學習語文知識絕不能僅限於課文,課文只是一個例子。學習了課文,還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在中運用,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

曹劌論戰教學反思最新5

《左傳》主要通過人物故事來反映春秋時期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思想。而《曹劌論戰》作為書中的重要篇目,在寫作上很有特點。

我的文言文教學基本程序是:通讀全文——瞭解作者作品——翻譯全文——文章內容探究。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很容易倦怠。這一次我並沒有要求學生齊讀課文,而是在自己朗讀之後,學生自讀自譯。學生在自行的閲讀過程中完成了文章的理解。而我分別點出文章的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的重點詞語,學生用相關的符號做好標記,便於複習。

在文章內容的探究上,我集中在兩方面:魯莊公的鄙和曹劌的遠謀。學生通過細讀,找出兩個人物性格相應的地方,所謂的有理有據。在學生分享自己尋找到的論據的時候,我採取的是小組競爭比賽的形式,同時通過這樣我就可以將人物形象順道的分析出來了。最後,我在通過課後習題點出作者在詳略上安排起到的作用。

其實,文言文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理解上,而對於文中人物的感知則集中在字裏行間去尋找相應的地方。在細微處感知人物形象便是這一類文章的教法。

今天在一班上的得效果較好,學生基本都在狀態,對曹劌這個人物也十分感興趣。所以對於人物形象的分析很積極。可是在四班的時候,學生的積極性不打,故而有點走神,我只好通過方言講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今後上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把話題扯得太遠,有時自己過於天馬行空,學生不能緊跟我的腳步。慢下來,靜下來,於細微處去解讀語文!

曹劌論戰教學反思最新6

教師關注學情是貫穿教學始終的,課前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較為準確的判斷,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具體的情況指導學生突破學習的“卡殼”,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教學的效果。

教學《曹劌論戰》前,我認為學生在翻譯、理解課文存在較大的難度確定教學目標:首先通過指導學生,讀通課文;其次,通過小組合作,學生翻譯課文;第三,通過探究弱魯國戰勝強齊國的原因,進而分析曹劌的形象特點;第四,體會故事藴含的道理。在教學中,我從學情出發,在以下三方面做得比較好:

一、指導學生的朗讀,範讀課文

雖然在前置作業佈置學生按要求讀三遍課文,但在學生初讀課文時,我發現他們朗讀存在沒有讀出感情、過段停頓不明顯等問題,於是,我先讓學生體會三個重點句子的感情: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2)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3)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通過引導學生體會到朗讀這三個句子的語氣。

接着,我用抑揚頓挫的語調朗讀了課文。當我讀完,學生報以熱烈的掌聲。

最後,我請學生再次朗讀課文。學生通過老師的指導和範讀朗讀得比前次好了不少。

教師在學生朗讀中發現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指導,學生就容易讀順課文。

二、組織學生合作解決翻譯疑難句子

有效的合作學習擴大學生間的交流,促進學生髮揮學習主體性,提高教學效率。

前置作業中,我設置了讓學生在預習時找出自己不會翻譯的句子。學生在交流前已經有所思考,有所準備,這為課堂交流奠定了基礎。很多兩小組都較為積極地投入到合作學習中。在後來老師檢查“何以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等幾個句子的翻譯中都能準確説出其意思,可見學生合作學習是比較有效果的。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目標之一,我以為衡量一節語文課的品質,發展學生的思維是一個重要條件。在問題探究環節我提問學生:“曹劌認為評什麼條件可跟齊國打一仗?”有學生回答道:“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我順勢追問那個學生“為什麼曹劌認為魯莊公回答的另外兩點不能作為條件與齊國一戰?”起初,學生回答不上來,我請她再讀句子,引導她“‘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在曹劌眼裏屬於什麼?”這位學生頓悟到是“小惠”。同理,“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學生領悟到曹劌認為是“小信”。雖然在這次問答中學生沒有對答如流,課堂顯得不是很順暢,但我覺得這樣追問是有價值的,它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當然,依據學生的學情,我在這堂課的一些方面把握得還不夠到位

一、組織學生誦讀不夠充分

《曹劌論戰》是篇幅比較長的課文,學生不經過熟讀,是很難理解的。在這節課,我雖然對學生朗讀進行指導,但從頭到尾學生整體讀了三次,個別讀了兩次,朗讀次數明顯不足。雖説在課前要求最起碼讀三遍,但學生還是沒法達到熟讀的,這樣限制了學生對的深入理解。如果在教學中多用8——10分鐘組織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朗讀,比如分角色讀“戰前討論”,讀全文的翻譯,配樂誦讀全文,學生就可以熟讀成誦,而到了下面環節:“理解曹劌與魯莊公的論戰”和“分析曹劌的形象”就有了較為充分的鋪墊。

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待提高

課前,我從這個班的班主任瞭解到:這班學生總體而言回答問題反應不快,很少在大場合上公開課,也許會有畏懼心理。在教學中,我很注重鼓勵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縱觀整節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是不夠高。

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積極性不高,是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永遠值得教師探究的問題。從教師層面考慮,我認為在這節課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太高的原因在於:

1、教學目標是從教師角度考慮確定的,而不是由學情生成的。只有教師的“教”是學生的“學”所需要的,教師的“教”才能很好作用於學生的“學”。

2、教師的鼓勵還不能達到“煽情”的效果。特別在課堂中間,進入學習的難點“分析魯國戰勝齊國的原因”,更應該用鼓動性的語言去調動學生的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師上課時要始終注視着學生理解知識的過程,他用不着等到下課後再去了解學生領會了教材沒有,在課堂上就能看出學生的腦力情況。”是的,教師只有時刻關注學情,準確地把握學情,才能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促進學生的學習。

曹劌論戰教學反思最新7

《曹劌論戰》講完了,下課後剛坐到辦公室桌邊就有學生來問:“老師,你説為什麼在戰場上堂堂的魯莊公就那麼聽曹劌一個人的話呢?”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新穎,但又一時語塞,只好答應他等老師研究研究再回答,學生鬆鬆爽爽地回去了。回想自己授課,側重於對曹劌才智和作戰中成敗因素的分析,對學生提出的君臣之間和諧關係的問題卻想得很少。於是急忙翻閲資料,找老教師們請教,最終歸納出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莊公並非是個昏君,而是賢主。

在《曹劌論戰》中,戰前的莊公及其同僚確實“鄙”──目光短淺,在曹劌看來,莊公在政治上是不成熟的,因為他急於進攻,依靠的是貴族近臣和虛無縹緲的神;戰後的莊公也勝而不知其原因,處處顯得才能有限。那麼曹劌又是何許人也?從“其鄉人曰”可見他僅是普通老百姓而已,莊公卻能接見他,可見莊公的謙虛和對賢能人才的渴望;另外在長勺之戰中,莊公對曹劌指揮充分信任,言聽計從,説明他是禮賢下士,任人唯能,用人不疑;戰後,莊公確不知其勝因,但沒有藏藏掩掩,而是為求真理,不恥下問,不因勝利而沾沾自喜。聽完曹劌的分析後,更立即拜曹劌為大夫,可以説英雄不問出處。

由此看來魯莊公當是歷史上能知人善任的賢主明君。

其次,曹劌不是狂徒,而是軍事家。

曹劌在“齊師伐我”時是出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之心而請見的,但這不是輕而易舉之事,因為別人也有愛國心,但未必有敢於謁見的勇氣和才能。大兵壓境,莊公需要的是有指揮若定才智的能人,所以曹劌的“請見”是有勇有謀的。另外他對“可以一戰”的肯定,説明他深諳用兵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戰爭的決定因素在於民心。尤其是長勺之戰中,雙方實力相差很大,如果盲目應戰,定會吃虧,戰爭中曹劌卻從容鎮定,應對自如,可見他是胸有成竹是深謀遠慮的,而戰後的分析,更是可見他是有非凡謀略的。

這等有才能的人又怎能不受莊公的重用呢?

其三,春秋時期,百家爭鳴,能人有錐處囊中、脱穎而出的機會。

莊公和曹劌和諧的君臣關係是那個時代造就的。春秋時期,舊的禮制開始瓦解,人們的思想異常活躍,百家爭鳴的狀態已初現端倪。很多能人都想竭力將自己的思想推銷給各國的諸侯並希望獲得重用。像孔子、蘇秦等都曾竭力將自己的治國思想向各國諸侯推銷。甚至出現了像“毛遂自薦”這樣的成語故事,所以像曹劌那樣以平民之身自薦而受到魯莊公接見,就顯得非常正常了,而莊公對前來求見的能人顯示了君主所具有的大度。這樣平和的世風也使得他們和諧的關係成為可能。當然,如果沒有真正的才能初次的巧舌如簧並不能長久待下去,像南郭先生那樣“濫竽充數”,最後只會露馬腳倉惶而逃或丟去腦袋。曹劌卻通過“齊師伐我”這個考驗贏得了莊公的進一步信任,所以他的才能脱穎而出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