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音樂《春》教學反思最新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31W

如果對個人的工作能力認識不夠徹底,這樣的教學反思是沒有意義的,教學反思是善於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中的問題,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國小音樂《春》教學反思最新6篇,供大家參考。

國小音樂《春》教學反思最新6篇

國小音樂《春》教學反思篇1

新學期開始了,第一次上音樂課,孩子們表現得很興奮,今年我任教的是五年級的幾個班,他們剛從四年級升上來,並未上過我的課,但他們都認識我,並有學生不時在隊伍裏偷偷地説:張老師,他就是張老師!

我知道孩子們是什麼心理,於是我立刻面無表情地説:“現在開始站隊!倒計時!”學生彷彿意識到了,立刻站好隊,有秩序地走向音樂樓,音樂樓門口整好隊,我讓學生腳尖輕輕踮起,靠右上樓梯,有秩序不講話,到了教室門口,再次整隊,然後讓學生有秩序地進教室,直到這時,我都沒有一個笑臉,學生用敬畏的目光看着我,其實我是一個很愛笑的人,但是第一天第一次音樂課,如果學生太隨便,常規抓不好,以後就後患無窮,所以我寧願忍受一段時間,看看效果不錯,於是我開始認真嚴肅地講起了音樂課的一些常規。

我要求學生準備上課時隊伍要快、靜、齊,行走過程上下樓梯不允許追逐打鬧和講話喧譁,到音樂樓門口特別注意安全,先站隊後上樓,因為班級太多,上課之前的坐姿要求為坐半個凳子,抬頭挺胸,坐半個凳子有精神,面帶微笑,我們的公約是不把不好的情緒帶進課堂,包括老師,快樂地上課,上發言先舉手,想好了再舉手,別人在發言時,注意傾聽,這是對別人的尊重,聽音樂時聚精會神,唱歌時身體坐直,雙手捧書,上課語言要規範,不要有口頭禪,提倡用我贊同,我不贊同,我有補充,我覺得,我認為等等。

還有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悲傷的、熱情的、高興的、深情的等等,鼓勵每一位同學積極參與發言和每次音樂活動,只要上台的就加分,因為能參與就是一種自信和勇氣,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學會客觀地恰當地評價別人,評價音樂,敢於表達自己的見解,勤于思考,我還給各小組起了名稱,四個小組分別為:月亮、太陽、星星、銀河,以後由各小組表組命名並確定小組名稱,鼓勵相互競賽競爭,既比上課表現,如參與音樂活動,又比遵守常規和紀律,更比各組的高雅風格,輸了不氣餒,勝了不驕傲,不嘲笑別人,規定每節課需帶的學習用品,做到自己的物品專人專用,自己保管,在講常規的過程,我每講一條都闡述一下為何這樣做,另外還通過學生樂於接受的方式進行正反比較加深學生的印象,到這時,我想一節真正好的預備課,除了應讓學生明確這門課的具體要求,更應該讓學生對這門課對教這門課的老師產生興趣和喜愛之情,才能真正留住學生的心,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中,我通過豐富多彩充滿樂趣的音樂活動讓學生參與,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學習慾望,培養如參與意識、競爭意識等,還露了一兩手拿手好戲,如唱歌、吹口琴等,讓學生喜歡自己,看到下課了,學生還依依不捨不肯離去,我會心地笑了,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就是我們共同努力了,孩子們,真的想對你們説:想説“愛”你卻不是很容易的事,讓我們用行動鑄就我們美好的夢吧!

上好每節課,享受每節課!

國小音樂《春》教學反思篇2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設計、運用各種方法來調動學生的情感,激活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多層次、多領域地感受音樂,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之產生強烈而濃郁的審美動力和審美慾望,培養他們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以達到審美教育目標。

經過反思,我認為這節課有以下閃光點:

1.在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我始終與學生處於平等的地位,一起討論,聽取、採納同學的建議,共同參與表演活動,當學生出現緊張情緒時能及時幫助學生調節情緒,師生間建立了親密和諧的關係,給學生增添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誘發了他們的審美情感。

2.能夠鼓勵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用各種形式表演歌曲,展現他們的音樂特長。

3.本課的問題設計比較簡明直接、通俗易懂,針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突發狀況也能及時有效地調整、解決。

4.語言簡潔、幽默,教態自然,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然,這節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1.對教材的分析雖然很透徹,但對學生學情的分析還不夠全面,只考慮到了學生在接受知識程度上與我校學生的差異,但沒有顧及學生學習、行為習慣及心理狀態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到前面表演敲鑼打鼓時由於緊張沒有發揮出他原有的水平,這是我沒有預設到的,教學反思《圓圓和彎彎教學反思》。

2.在表演這一環節上,對學生情感的激發還不夠,部分學生不敢放開胸懷,表達自己,表達音樂。

3.教師的體態語言還可以更豐富、更準確一些,如對切分節奏、連線等音樂知識的手勢提示,還有待商榷。

總體上説,本節課完成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學生能夠感受歌曲《圓圓和彎彎》表現的人們勞動豐收的喜悦之情,能夠用歌聲、自編動作,表現人們喜慶豐收的歡樂情緒;通過歌篇上字的大小、顏色等變化的暗示,唱準了歌中的切分節奏、一字多音、波音記號、跳音記號等,學生能夠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也能夠創造性地運用打擊樂器、身體動作等為歌曲伴奏;整體的教學效果較好。

從這節課中我深深領悟到:要在音樂教育中體現以審美為核心,必須從感性入手、以情動人、以美感人,儘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與音樂融為一體,在主動地探尋、領悟、體驗中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進而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

國小音樂《春》教學反思篇3

“生態課堂”提出:課堂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十分重要的場所,作為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課堂構成因素的複雜性,重視課堂建設。教師應堅持的原則是:多方面、多角度地協調課堂的多種因素,保證信息流動在課堂中的暢通無阻,保證信息能通達到每一個學生,並促使每個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最大限度地把有效的和有用的信息固定為本身的心理品質。

剛開始學習“生態課堂”教學理念,實踐“生態課堂”教學過程,我膚淺地認為:作為教師的我就是“陽光、水、空氣”,而學生就是“植物、動物”,教學方式就是“土壤、細菌”等等。然而,通過此次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交流會的研課、聽課、學習、探討,才進一步意識到“生態課堂”絕非如此簡單。下面我就以錢亞萍老師的《荷塘歡歌》為例談談我的體會。

一、走近學生,啟迪學生的音樂聽覺

都説音樂首先是“聽覺”的藝術,但在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很多時候,學生感受、體會音樂,往往是在教師的講授下再去體驗,而不是通過對音樂的直接體驗——傾聽中產生。這種學習方式能使課堂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及時完成教學流程,卻違背了音樂學習的規律。那麼,如何引導學生自覺傾聽、感受音樂又巧妙結合教學環節,進行符合音樂學習規律的教學呢?

錢亞萍老師在《荷塘歡歌》課堂教學中的一個環節對這樣的情況作了巧妙處理。錢老師在出示兒歌后,插入現代音樂家班得瑞的輕音樂《大自然的吟唱》,錢老師要求“聽音樂,用想象作畫筆,畫出傍晚時分池塘的美麗景色”。在無語、寧靜、自然的短短一分鐘音樂中,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自己感受音樂,發揮想象描繪大自然美景,環節緊湊,處理巧妙。一方面充分體現了音樂具有模糊性和多解性的特點,另一方面又充分發揮音樂自身的魅力,引領學生進入寧靜、和諧的氣氛中。這樣的課堂環節生動地詮釋了“生態課堂保證信息能通達到每一個學生,並促使每個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最大限度地把有效的和有用的信息固定為本身的心理品質”。

二、走近學生,啟發學生的節奏創造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真正的教育智慧在於教師保護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經常激發他們體驗學習快樂的願望。”音樂課堂更是培養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的舞台,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可創造因素,點燃學生創造思維的火花。在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很多時候卻是為了“創造”而創造,常常忽視孩子們的興趣,或者只在乎孩子們表面上的興趣。錢亞萍老師在《荷塘歡歌》的課堂教學中,就較好地處理了這個問題。

同樣是為熟悉歌曲節奏玩節奏遊戲這一環節,錢亞萍老師設計用圓舞板模仿“蛤蟆唱歌”。圓舞板的音色與蛤蟆的呱呱聲比較接近,老師領,學生學,一唱一和,整個教室就是一片歡快的“荷塘”,一片快樂的歌唱“蛤蟆”。在這樣一片歡快的鳴唱中,錢亞萍老師再請學生們自主選擇同學商討,共同進行節奏創編,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效果達到一致,效果凸顯,充分體現了教師和學生的智慧,更體現了“生態課堂的自然美與和諧美”。

三、走近學生,巧誘學生快樂的歌唱

音樂課堂中的歌曲教學是音樂課的“重頭戲”。音樂課堂中的歌曲演唱,不僅需要歌詞背唱,音調準確,音色優美,還要求通過演唱的速度、力度、表情投入等表現歌曲。如果在演唱時還具有個性化的表現,那是對歌曲本身的豐富,再創造,是歌曲演唱的完美演繹。而這樣的表現,只有學生具有了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創造熱情,才能在歌唱教學中表現、表達出來。在我們的教學公開課中,有聲音優美,表情投入的演唱,卻很難尋覓個性化的表現,強烈的創造熱情。那麼,怎樣激發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創造熱情呢?

錢亞萍老師在《荷塘歡歌》的課堂教學中對這樣的情況作了巧妙的處理。錢亞萍老師在教授歌曲《數蛤蟆》中,巧妙地應用了《數蛤蟆》中的“數”,用接口唱的形式,老師唱:“一隻蛤蟆幾張嘴,幾隻眼睛幾條腿?”學生接唱:“一隻蛤蟆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依此類推,分別用接口唱的形式演唱了“兩隻蛤蟆……三隻蛤蟆……”,學生強烈的創造熱情,個性化、情趣化在這樣的接口唱中被充分激發。體現了“生態課堂是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場所”。

通過學習錢亞萍老師的《荷塘歡歌》這堂課,我領悟到:真正的生態課堂是教師和學生智慧火花的碰撞、迸發;是教師和學生智慧的互動、交匯乃至昇華;它是自然和諧而產生的超乎異常的默契、協作。這樣的課堂教學充滿着靈動和智慧,這樣的課堂教學就是我所追求的理想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老師和學生都是課堂的教者、學者,他們是相互作用,無法單獨剝離的一個整體。

國小音樂《春》教學反思篇4

音樂是藝術,而音樂教學更是藝術教學中的藝術。音樂反思性教學則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為不斷優化後續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因為吸取教訓,能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識譜是打開音樂大門的鑰匙。但在我教學過程中便有着這樣的深刻的體會:音樂重視識譜教育,但學生最沒有興趣,最弱的也是識唱簡譜。對於音樂識譜教學,本人根據自己的教學,做了以下幾點反思:

一、注重音樂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反思。

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教學內容不僅具有音樂性、審美性,更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課堂教學內容只有充分利用現有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調整教材內容以適合現代學生審美需求,並根據學生的學力水平重組教材,把充滿生活情趣的內容充實到教學中去,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與審美愉悦,讓教學內容真正使學生想學、愛學、樂學。

二、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堂目標的反思。

由於學生的需要、興趣、經驗和能力是多樣化的,音樂課堂教學目標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科學的音樂教育觀,就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學生的顯示發展水平。聯繫學生的客觀實際,根據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把握,靈活設計課堂教學的音樂審美、情感態度和知識技能目標,提高教學目標設置的合適度,增強教學目標實現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學目標的導向、調控、評價作用,成為課堂教學成功的保證。

三、把握學生認知心理,進行課堂教學策略的實施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從國小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平等的融入學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教學。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心理、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感反應等,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策略,儘可能的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全身心的感知並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四、圍繞主體,緊扣主題,集體協作是反思教學必要補充。

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國小音樂的反思性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心理出發,通過對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多角度、多形式進行科學反思。從成功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為什麼成功?”“成功的理論依據是什麼?”“教學的設計與過程有什麼特色?”“如何錦上添花富有創意?”等等,從中總結規律,提煉經驗、指導實踐。從失敗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一、學會"聽"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節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聲感、結構感、形象感等等)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學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為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做為音樂老師不能剝奪學生聆聽音樂的權力,一首樂曲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聆聽去充分體會音樂中美和豐富的情感。重"聽"的教學,強化"聽"的功能。當學生進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的歌曲,讓學生有個無意識印象,但這種欣賞教師是有意指導,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輔墊,這時學生卻在無意中學會傾聽。在真正要學習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賞,這屬於誘導性的欣賞,啟發學生:"剛才你們在進音樂教學時聽到歌曲是什麼情緒的?你聽了有什麼感受?"……誘發學生聯想,指導學生欣賞,從而對歌曲的情緒、節奏、表現的內容等有初步瞭解,同時旋律、節奏,在學生腦中有一定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等作用。這也是許多老師提出的先唱歌詞再唱簡譜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學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興趣。所以在聽的時候要變化多種形式,在給學生美的感受的同時強化他們聽的感覺

二、音樂教學的多元化

為了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又不讓學生厭倦音樂課。首先就是投學生所好,從他們的興趣出發。所以音樂教學不能再是傳統的學習觀,提倡學科綜合,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入手。上音樂課時,我就從學生喜愛的一部動畫片的主題曲或影視着手,讓學生自主的去感受參與鑑賞。學生主動的參與進來從而老師學能從中,引導學生興趣的去學習瞭解音樂的不同領域。如自己很喜歡這首歌曲就,把你對這首歌的喜歡之情,容入歌曲中讓聆聽者知道你喜歡這首歌曲。以這種教學手段引領學生知道音樂不單單只是開口就唱,還要表達人內心的情感。音樂教學要多元化,所以不再是教師教,學生唱。讓學生更加喜歡音樂課就要讓音樂課堂豐富、多元。充分利用藝術之間的這種相融通關係,充分發揮與運用各種藝術門類的不同表現手段,整合成綜合合性的音樂教學方式,如用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用表演及情節表現音樂情緒,情感,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明暗、相同與不同等等。所以培養學生有正確的審美觀與審情趣,先讓學生喜歡你的音樂課堂。

音樂教學一直在不斷改革都是為了學生、學校、社會等充分肯定音樂的美育功能、社會功能和文化功能,作為音樂教師應不斷反思,努力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國小音樂《春》教學反思篇5

?蝴蝶花》是二年級第一學期的一首歌唱曲目,2/4拍,宮調式。旋律的音調接近語言的韻律,適合兒童演唱,富有童趣與生活化的歌詞朗朗上口,充滿兒童情趣,描繪了兒童的天真與無邪。

本課把複習演唱《小小牽牛花》作為歌曲導入和發聲練習,讓學生知道以形狀命名的花兒有很多,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導出課題,課題導入生動自然。

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提高學習效果的最佳手段,在歌曲《蝴蝶花》的教學中,我認真研究教材,分析歌曲,根據歌曲內容與特點,自己設計製作了課件。先出示蝴蝶花的圖片,讓孩子觀察蝴蝶花逼真的形狀,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習歌曲奠定基礎。通過聆聽歌曲旋律,讓學生感受情緒特點,想象歌曲表現的情境,熟悉歌詞,然後出示歌曲讓孩子學習。

本課以聆聽作為課堂教學的主線,通過聆聽讓學生感受歌曲的節拍和情緒,使學生能夠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歌詞,再進行演唱。

歌曲中出現了休止符和同頭換尾的樂句,是歌曲中的難點。通過課件演示,糾正難點,孩子們一目瞭然,並且在唱的過程中加以注意,知道了休止符的作用,並準確唱出歌曲。5.3|2.3|6131|20|5.3|2.3|6126|50|

在教學中,我把這句單提出來,讓孩子觀察、試唱,孩子們很快發現了不同,並在老師的幫助下準確唱出。

不同速度會引起情緒的變化,在學會後欣賞歌曲動畫,這一遍要比學生學的速度要快一些,因此,情緒就顯得輕快、活潑,這樣讓孩子進行對比,感受速度變化引起的情緒變化,同時還能鞏固這首歌曲。

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説,不太熟悉蝴蝶花,在本課中,我覺得還應該讓孩子們拓寬視野,欣賞美麗的大自然,於是,在結尾部分,我設計了圖片放映,並結合歌曲,讓孩子們一邊聽《蝴蝶花》這首歌一邊欣賞各種各樣的蝴蝶花

國小音樂《春》教學反思篇6

本學期即將過去,回顧前一時期的音樂課研究教學,下面兩個方面體會較深。

一、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的,開闊學生視野。

作為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為,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

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1、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通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二、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電子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台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下面就《少先隊員植樹造林歌》一課,談一下我的想法。

(一)、利用熟悉的歌曲欣賞,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本堂課的教學中,在《少先隊員植樹造林歌》教學中,我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積極參與音樂活動,教學效果明顯。表現在:

1、以審美為核心,注意情感育人。教學的整個過程都注意了創設音樂情境,教師情感示範,激發學生審美情感。

2、面向全體學生,強調學生為本,注重了師生情感交流,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主動獲取,主動發展。

3、結合具體的音樂實踐活動進行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學生學得輕鬆,學得愉快。

4、撕紙貼畫的藝術活動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了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情感體驗。

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通過觀察發現、感受到生活的美,並覺得學習也是一種樂趣。

(二)、弱化傳統環節及概念教學,注重體驗。

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過於強化音樂知識學習和技能的訓練,造成學生死記硬背不能靈活應用,課堂學習機械化、成人化;教學環節板塊化,教師教學感到枯燥無味,學生也覺得學習沒有了生趣,這些都與新課標的要求相違背,不利於學生的發展。在本節課教師努力突破傳統發聲、節奏練習、聽音練習的框框,將發聲、節奏、聽辨練習融於歌曲活動中。以學生為中心,努力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去體驗、感受,知道怎樣的聲音更美及二拍子節奏的特點,同時不知不覺中獲得聽辨能力的培養。

當然,有所得也有所失,主要表現在教學容量安排太飽滿,學習歌曲環節進行得比較倉促,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接受能力。第3、4段歌詞的學唱應該放在第二課時進行。

總之,這節課上完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藝術不容説教,情感不容灌輸,只要教師心中想到的首先是學生,一切教學活動都圍繞學生來設計,那麼這節音樂課就會達到“師生共同成長”的目的。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是今後教學的重點。對於音樂教師而言,除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課堂教學的能力,唯有如此,音樂課才能更有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