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教學設計一等獎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6W

寫教學設計是教師提高自己教學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制定教學設計是比較繁瑣的事情,我們要先明確好自己的教學目標,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曹劌論戰教學設計一等獎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曹劌論戰教學設計一等獎5篇

曹劌論戰教學設計一等獎1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能正確翻譯句子。

2、學習曹劌鐵肩擔道義,中心獻祖國的愛國精神。

學習重點:

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能正確翻譯句子。

學習難點:

學習曹劌鐵肩擔道義,中心獻祖國的愛國精神。

教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講解。

知識鏈接:

齊國在今山東省東北部,面臨大海,是周王朝開國功臣姜尚(齊太公)的封國。都城設在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疆域最初只在今山東北部,東與紀、萊,西南與魯,北與燕、衞為臨。周公旦攝政時,三監作亂,淮夷叛周,周公命令姜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齊由此有了征伐權,成為周王朝東方大國。

周代魯國都城遺址在山東省曲阜市區。周成王封周公旦長子伯禽於魯,建都於此。到魯頃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魯亡於楚,歷時900餘年,是周王朝各諸侯國中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之一。西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封子劉餘為魯王,都此,直至漢末。

一、預學思考:

1、給下列加橫線的字注意。

曹劌()又何間焉()鄙()徧()

玉帛()登軾()轍()盈()

靡()

2.翻譯下列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②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④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⑤一鼓作氣,再三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⑥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幫逐之。

3、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理清脈絡,分層並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4、在疏通文意,理清脈絡的基礎上試着背誦課文。

二、導學流程:

1.情景導入。

同學們,我們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近代史上典型的以弱勝強的戰爭。大家知道貧窮落後的中國為什麼能戰勝科技先進、經濟發達的日本嗎?我們是正義的,反侵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中國共產黨為代表的軍民團結一心,共同抗日。在春秋戰國時,也有一場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那就是齊魯長勺之戰,那麼長勺之戰魯國取勝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曹劌論戰》,從中探究它的原因。

2.聽錄音,整體感知。

首先請同學們聽錄音,注意句子的節奏。

3、同學們再讀,注意圈出不懂翻譯的字詞和句子,然後和同學交流,教師點撥。

4、在疏通文意,理清脈絡的基礎上,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①曹劌求見魯莊公的原因是什麼?

②魯莊公認為戰前的準備是什麼?曹劌又是如何評價他的準備的?

③在戰爭中,曹劌是怎樣幫助魯莊公選擇反攻時機的?

④魯國獲勝後,“公問其故”,曹劌的解釋分幾層意思?

5、細讀全文,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①本文作者是怎樣安排詳略的?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②曹劌與鄉人的對話,表現了曹劌什麼樣的品質?

③“既克,公問其故”一句在文中是否能夠刪去?(有什麼作用?)

④魯莊公的“鄙”表現在哪裏?

⑤長勺之戰取勝的兩個關鍵原因是什麼?

⑥魯莊公真的很鄙嗎?

三、點撥精講

①本文作者是怎樣安排詳略的?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本文以曹劌為中心,詳細描述了他在戰前、戰中、戰後的表現,對於戰爭雙方的交鋒對峙等略寫。這樣安排,突出了曹劌的“遠謀”】

②曹劌與鄉人的對話,表現了曹劌什麼樣的品質?

【曹劌雖身份低微,卻能關心國家大事,為國事深謀遠慮,體現了他對國家的高度責任感和愛國熱情。】

③“既克,公問其故”一句在文中是否能夠刪去?(有什麼作用?)

【不能刪。這一句在結構上承上啟下,內容上再次表明魯莊公“肉食者鄙”。】

④魯莊公的“鄙”表現在哪裏?

【①“齊師伐我”魯莊公在沒有準備下就將迎戰②在“曹劌請見”問及作戰條件時,莊公把希望寄託在大官和神靈的身上③戰中他不觀戰況,不解敵情就要進攻④戰勝後卻不知原因】

⑤長勺之戰取勝的兩個關鍵原因是什麼?

【政治上取信於民,軍事上後發制人】

⑥魯莊公真的很鄙嗎?

【“不鄙”表現在①廣開言路,禮賢下士②盡職盡責,取信於民③知人善用,用人不疑④虛心求教,不恥下問】

四、延伸拓展:

稱肥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當時中國北方的前秦欲滅南方的東晉,並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苻堅親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以弟苻融為先鋒,於八月大舉南侵。謝安臨危受命,以謝石為前線大都督,謝玄為先鋒,並謝琰、桓伊等人,領8萬兵馬,分三路迎擊前秦軍。十一月,謝玄遣劉牢之以5千精兵奇襲,取得洛澗大捷,秦軍折損10名大將,5萬主力。十二月,雙方決戰淝水,謝玄、謝琰和桓伊率領晉軍7萬戰勝了苻堅和苻融所統率的前秦15萬大軍,並陣斬苻融。淝水之戰以晉軍的全面勝利告終,然而,晉軍的勝利並非因其軍隊較秦軍精良,而是勝在秦軍過於輕敵以及傳令系統不夠完善,當時兩軍太過靠近淝水岸邊,兩方無法於陸地上作戰,恐將形長期的消耗戰,晉軍遂要求對方稍微後退以便雙方交戰,苻堅不顧將領反對下令後退,由於秦軍人數過多,導致誤傳軍令,後方軍隊一退不可收拾,軍陣渙散,晉軍這才藉機趁亂進攻取勝。

五、小結:1、翻譯2、幾個問題3、朗讀背誦

曹劌論戰教學設計一等獎2

【寫作導航】

改寫就是對原文進行內容或形式的改編,是按照要求和需要把一篇文章改變成另外一篇文章的作文方法。改寫實質上是以原作為題材進行再創作,改寫既有助於提高閲讀和寫作能力,又有助於發展思維、提高聯想和想象能力。那麼,我們該怎樣改寫《曹劌論戰》一文呢?

一、忠實原文,把握重點。

改寫此文,可以改寫整個故事,也可以改寫其中的一個片段,但一定要在準確翻譯的基礎上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認真分析重點要點、人物性格、事件的主要意義、作者的思想情感等問題,把握重點後再加以改寫。這是改寫獲得成功的前提。

二、聯想想象,合理拓展。

改寫時不必侷限於課文本身而字字落實,也不能固守原文簡單地解説,抑或把原文拋在一邊,信馬由韁地另起爐灶。要在忠於原文的基礎上,張開思維的翅膀,藉助聯想和想象對原文進行合理拓展,比如適當補充故事情節,在情節中凸顯人物性格等。這是改寫獲得成功的關鍵。

三、細膩描繪,凸顯個性。

改寫時要注意恰當地運用語言、外貌、心理、動作等描寫,尤其要善於運用典型的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這樣才會使人物性格更為突出,形象更為鮮明,思想感情更為豐富。比如曹劌與鄉人交談時的神情肯定與他和魯莊公交談時的神情不一樣,如果運用生動的文筆細膩描繪曹劌的神態和曹劌的遠見卓識,鄉人的目光短淺便凸顯出來了。當然,也可以適當地嵌入對長勺之戰的場面描寫,通過作戰場面來渲染烘托人物。這是改寫獲得成功的手段。

【例文引路】

《曹劌論戰》改寫

兵民是勝利之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當一些有關戰爭的名言警句在此碰撞的時候,那耀眼的火花中呈現出了歷史蒼穹下的戰爭成敗的壯闊場面!--題記

慶功宴上的箴言

鑼鼓喧天,馬嘶陣陣!人們載歌載舞,祝賀王者之師凱旋!葡萄美酒夜光杯,慶功宴漸入佳境!魯莊公看着眼前醉人的景象,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各位王公大臣,各位將軍勇士們,下面有請曹劌先生為我們解密本次戰爭的奧妙!”如雷的歡呼聲中,曹劌彬彬有禮地站起來,人們的眼光齊刷刷地射向了他。“此次戰爭勝利的祕訣,可用兩個字概括--‘勇氣’!”“啊,勇氣?”台下傳來一片疑惑聲。“對,各位一定清楚彼消我長的道理,敵人三鼓之後,我軍才一鼓出擊,正是很好地利用了它!”“妙哉,妙哉!”連莊公也在一旁大聲喝彩!我們的思緒也隨之飄到了幾天前的那場戰爭。

激戰前的脣劍

“大王,齊軍進犯,來勢兇猛,您肯定準備得相當充分了!”曹劌試探着問。

“哈哈,常言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各位王公大臣,黎民百姓的飲食起居,哪一樣不是我的情繫所在?我與他們分享美味佳餚,賞賜貴重財物,這些也都分明彰顯着我的聖賢之舉!”

“您的這種賞賜都發放得非常妥當嗎?他們一定會服從您嗎?”曹劌進一步追問。

“我經常祈求神靈的庇護,向神靈懺悔,到時蒼天定會睜開法眼!”莊公毫不示弱地反駁道。

“您這只是欲蓋彌彰!”曹劌一針見血地説道。

“那……那……那我就心繫百姓冷暖,和各位大臣忠於職守,為百姓營造一個温馨和睦的家園!”莊公最後無奈地説道。

“好!善哉!大王勝券在握了!”曹劌激動地説道。

沙場上的決斷

雙方陣勢如強龍對惡虎!

雙方將士都摩拳擦掌!

咚咚咚,敵軍率先擂響戰鼓,聲震藍天。敵軍將士躍躍欲試,敵軍戰馬前蹄騰空而起,塵土飛揚!莊公正要揮劍擊鼓,曹劌及時阻攔。咚咚咚,敵軍戰鼓已過三遍。敵軍將士這時已有所懈怠,兵器也紛紛放下。“大王,時機已到,擊鼓進軍!”咚咚咚,魯軍擂響戰鼓,聲震藍天。魯軍將士手握兵刃,魯軍戰馬前蹄騰空而起,塵土飛揚!強敵在瞬間灰飛煙滅!

【名師點評】

本文改寫得非常成功,不僅緊緊抓住了原文的中心,而且形式新穎。主要體現在:一是採用了小標題的形式,讓人眼前一亮。三個小標題“慶功宴上的箴言”“激戰前的脣劍”“沙場上的決斷”結構整齊,概括精練,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二是倒敍手法的成功運用。將慶功的場面放在文章開頭,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然後寫出戰爭的準備和經過。另外,本文的語言富有特色。曹劌和魯莊公的語言非常富有個性化,戰爭場面的描寫語言簡潔,但扣人心絃。

曹劌論戰教學設計一等獎3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通過人物對話塑造形象的方法,體會作品的藝術魅力,理解課文的主旨。

2、把握本文以論戰為中心組織材料、詳略得當的特點。

3、認識長勺之戰以弱勝強的原因,認識取信於民的道理,瞭解掌握戰機的重要性,學習曹劌鐵肩擔道義、忠心獻祖國的愛國精神。

教學重點

1、抓住“論”的特點來記敍戰爭;

2、理解曹劌、魯莊公的人物形象;

3、學習本文對比、襯托的寫法,把握巧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曹劌關於戰爭問題的論述。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課前聽説訓練:生講歷史故事。

二、解讀文題,探究設疑:

讀課文標題,你讀出了哪些信息?又產生了哪些疑問?

三、曹劌論戰:

1、生自由朗讀課文,點撥:讀準字音要關注文中的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

2、師配樂朗讀課文,生整體感知文意,概括主要內容。

3、本文運用對話的形式,扣住一個“論”字,以時間為序,有條不紊、逐層展開故事。

思考:曹劌從哪些方面對戰爭進行了論述?

(1)戰前準備。

①文中有兩處對話描寫,請找出來。

②根據自己的理解,表演朗讀,可用自己的話來説,也可適當加入神態、動作或其它詞語

③在朗讀中提示文言文學習的正確方法。

④學生分析後明確:什麼是決定戰爭成敗的關鍵因素?為什麼?

(2)作戰時機。

①曹劌主要從哪兩個方面展開“論戰”?

②兩個“未可”,兩個“可矣”,言語簡短卻暗藏玄機。表情朗讀課文,補充曹劌此時心中所想而未講明的話。(可以自己概括,也可在下文中尋找原句)

(3)取勝原因。

①論取勝原因部分應用怎樣的語氣、語調讀?為什麼要這樣讀?

②大聲齊讀論戰部分。

4、在個性朗讀中解讀文本。

四、我論曹劌:

1、俗話説“言為心聲”,我們從曹劌的“論戰”中可以看出曹劌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2、作者是怎樣塑造這一形象的?

五、我論《曹劌論戰》:

史學家記錄歷史,不僅僅是為了記事,他們更希望後人能夠從中得到一定的教訓。讀了本文,你有哪些收穫和啟示?

六、課堂小結:

曹劌論戰教學設計一等獎4

教學目標

1.認識取信於民是戰爭取得勝利的關鍵和指揮作戰時必須重視士氣、詳察敵情、正確運用戰略戰術、善於掌握有利戰機的道理。

2.瞭解記敍戰爭詳略得當的特點。

3.掌握文中重點實虛詞的含義及用法。

集體備課

二次備課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簡介出處

二、朗讀課文,解決讀音和停頓問題。

1.錄音範讀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然後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3.解決有關字音問題。

曹劌(gùi)又何間焉(jiàn)肉食者鄙(bǐ)

犧牲玉帛(bó)小信未孚(fú)登軾而望之(shì)

吾視其轍亂(zhé)夫戰,勇氣也(fú)望其旗靡(mǐ)

4.解決有關句子的停頓。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5.齊讀課文。

三、疏通字詞障礙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然後標記出自己感覺理解上有困難的詞語和句子。

2.結合課文註釋,學生相互討論交流,自己初步解決部分難詞難句。

3.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解決難詞難句。

4.引導學生總結虛詞“以”在課文中的用法:

“以”字在第1段出現的次數較多,主要是作介詞,表示“憑藉”“根據”等。

四、把握課文寫作思路

1.要求學生思考如下兩個問題:

(1)這篇文章有幾條線索?

(2)本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2.把握課文中心內容。

首先指名學生複述課文基本內容,然後思考:這篇文章的關鍵詞語是什麼?中心內容是什麼?請簡要概括。

五、佈置作業

1.收集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

2.整理本課的古漢語常識、字詞及句式等。

3.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指名學生背誦課文,引入新課。

二、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理解課文基本內容。

1、概括在戰爭的各個時期魯莊公和曹劌的表現,能用原文來回答嗎?

2、根據他們的表現談談你對這兩個人物的認識。

曹劌

(1)忠心愛國

眼見魯國形勢危急,不理鄉人勸阻,主動求見魯莊公,並要求同赴戰場抗敵,可見他有正義和愛國心。

(2)有政治識見

曹劌瞭解得民心才可戰勝齊國的道理。因此當魯莊公説及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時,他才説可以一戰。

(3)熟悉軍事,善用戰略。

他深明軍隊士氣是作戰取勝的關鍵,因此在戰爭一開始時,他制止莊公擊鼓進攻,到齊人三鼓,士氣竭盡,而魯軍士氣仍然旺盛時,便一鼓作氣,擊敗齊軍。

(4)處事謹慎,善審敵情

當齊軍敗走時,曹劌並不急於追擊,以防敵人詐敗,暗埋伏兵。待觀察過齊軍的車轍紊亂,旗幟東倒西歪,確定敵人是真的敗走,才讓莊公揮軍追擊,終於大獲全勝。

莊公

(1)欠缺政治識見

從第一次論戰時可知魯莊公不知道什麼才是作戰的憑藉。

(2)禮賢下士

莊公不嫌曹劌是一介平民,與他討論作戰的憑藉。

(3)知人善任

允許曹劌隨軍出戰,作戰時更聽從曹劌的意見,讓他指揮軍隊的進退。

(4)處事魯莽輕率,齊軍敗績後,莊公立即想追擊,並沒有考慮對方可能是詐敗。

有人説,魯莊公是一個昏君。魯莊公懂得軍事嗎?你同意這種説法嗎?請結合課文發表你的看法。

對於以上兩個問題,注意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要注意肯定學生答案中的合理點,逐步引導學生的回答趨向統一。

三、試分析長勺之戰中魯勝齊敗的原因:

長勺之戰,魯勝齊敗的原因如下:

同仇敵愾,上下一心,把握戰機,指揮得當,齊軍犯錯,失去戰機。

四、討論主旨和寫作特色

1.詳略剪裁詳寫論戰經過,略寫戰事過程;詳寫人物的語言,即“論戰”,略寫人物的行動,以及戰鬥的具體經過。就人物而言,詳寫了曹劌,略寫了魯莊公。突出主要人物,突出中心內容。戰爭的起因和經過寫得十分簡略,作者只寫了「擊鼓」和「逐師」兩事;出動戰車的數目,弓矢兵刃的使用以及將士奮勇殺敵的情況全部刪去;

2.運用對話突顯人物的性格,使用對話可以使人物更活靈活現。

3.襯托手法。以鄉人的置國事於不顧襯托曹劌的忠心愛國;以高官的眼光短淺襯托曹劌的深謀遠慮;以莊公的輕率襯托曹劌的冷靜沉着。

五、擴展:

1、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

2、請展開想像,再現長勺之戰場面,200字左右。

曹劌論戰教學設計一等獎5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十面埋伏”音樂響起,教師走上講台。)

師:在“十面埋伏”音樂聲中,我們一起走進春秋,走進古戰場。春秋初期,齊襄公政令無常,他的兩個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分別逃到魯國和莒國,齊襄公被殺後,公子小白搶先回到齊國奪取王位,他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公子糾也在魯國軍隊的護送下,回國搶奪王位,但被齊桓公打敗。魯莊公十年,齊桓公藉口魯國曾幫助過公子糾,舉兵攻魯,弱小的魯國在長勺打敗了入侵的齊國。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魯國史官左丘明在《左傳》中解釋了《春秋》記載的這次著名的“長勺之戰”。下面我們瞭解《左傳》。

(教師出示第一張幻燈片。)

文學常識:

《左傳》是春秋時期根據魯國的歷史寫的編年體史書,傳説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左傳》,《公羊傳》,《轂樑傳》合稱“春秋三傳”。

二、讀準音,讀順文,讀懂意

師:下面我們學習《左傳》中這篇解釋“長勺之戰”的《曹劌論戰》,我帶領大家進入第一個環節──錄音棚。

(教師出示第二張幻燈片。)

錄音棚:

讀準音,讀順文,讀懂意。

1、教師範讀,要求學生聽清句子停頓和字的發音。

2、學生互相聽讀。學生同位之間,我讀你聽,互相糾正句子停頓和字的發音錯誤。

3、師生合作朗讀。一男同學讀文章敍述性的語言,教師、女生和男生分別讀鄉人、曹劌和魯莊公的語言。

師:大家朗讀得非常準確。在朗讀過程中,我們一定發現有許多句子不會翻譯,希望同學們互相討論後提出來,我們一起嘗試用“翻譯五字法”來解決。

(教師出示第三張幻燈片,教師介紹“五字法”。學生小聲交流。)

文言翻譯五字法:

“留”:國號、年號、地名、人名、官位,書名要留,即直接寫下來。

“替”:有些古詞語與現代漢語詞義有較大的出入,要用現代漢語加以替換,例如將單音節詞換成雙音節詞。

“調”:文言詞序與現代漢語詞序不一致時,翻譯時要把它調整過來。

“補”:文言中省略的成份,翻譯時要補出。

“刪”:刪去沒有實在意義的詞。

學生1:“何以戰”怎麼翻譯?

師:這位同學帶頭提出問題了,哪位同學來試着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2:我認為可以用“五字法”的“調”和“補”來解決,翻譯時要把“以”提前,“何”置後,句前加上省略的“您”,句中加“和齊國”,翻譯成“(您)憑什麼和齊國作戰呢?”

師:這位同學“五字法”用得準確。還有哪些同學提出問題?

學生3:“弗敢加也”中的“加”怎麼解釋?

學生4:我看註釋,這裏“加”是“虛誇”的意思,和現代漢語的意思不一致。翻譯時要用“替”的方法來解決。

師:我們一起找一找本文還有哪些古今義不一致的詞語。

……

三、演角色,品人物,釋疑難

師:大家已基本疏通了文意,我想由大家推薦兩個同學來分別扮演魯莊公和曹劌,將文中人物的對話用自己的語言説出來,演一場課本劇。

教師出示第四張幻燈片:

小舞台

演角色,品人物,釋疑難。

(學生反響熱烈,推薦了一男同學和一女同學分別扮演魯莊公和曹劌。)

師:魯莊公、曹劌有禮了,這講台既是魯莊公的王宮,又是戰鬥時所乘的戰車。這場課本劇分三個片斷:請問──參戰──釋疑,每個片斷我先説幾句旁白,你們就開始演。

(兩名學生開始表演,贏得了同學們的熱烈掌聲。)

師:請同學們評一評這兩位同學的表演。

學生5:他們表演得活靈活現,人物對話表述得很準確,還自己設計了一些人物動作,例如從講台上下來察看地面的動作,對應了“下視其轍”。但我發現他們少了一個“登而望之”的動作。

師:你來表演這個動作,可以嗎?

(學生5手搭涼棚,做了一個朝遠處望的動作。)

師:動作準確,我們要注意“視”和“望”的含義區別,“視”是從近處察看的意思,“望”是朝遠處看的意思。

同學們在觀看錶演時,肯定有一些關於這兩個人物的問題,請大家互相討論,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

(學生互相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教師深入學生中間參與討論。)

學生6:曹劌為什麼僅憑魯莊公提出的第三個條件,就肯定能與齊軍作戰?

師:這位同學抓住了文中關鍵語句來提問,哪位同學回答?

學生7:魯莊公按照實情斷案,這是忠於職守,為民辦實事,能夠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擁護。我認為“取信於民”是治國的根本。

師:這位同學有自己的見解,懂治國之道。春秋時各國遇到大型戰爭時,僅憑常規部隊是不夠的,還必須大量地從老百姓中徵兵,如果老百姓不擁護君主,他們就不會跟隨君主去賣命的,正所謂:“君為舟也,民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曹劌深知這點。

(教師板書:戰前──取信於民)

學生8:曹劌為什麼要等到“齊人三鼓”後才讓魯莊公擊鼓進軍?

師:我們能不能從文中找出解釋的文字?

(學生閲讀文章,從第三段中找到了對應的解釋文字,並大聲讀了出來。)

師:這表現了曹劌善於捕捉戰機,他在戰中捕捉到哪兩個戰機?同學們能不能用文中詞語概括出來?

學生9:曹劌抓住了“彼竭我贏”之時進行進攻,抓住“齊軍敗績”之時進行追擊。

學生10:應該是抓住“轍亂旗靡”之時進行追擊,因為當“齊軍敗績”時,曹劌並未同意魯莊公開始追擊,可以看出曹劌謹慎小心,深謀遠慮。

師:分析得有依據。曹劌深謀遠慮還從哪些方面看得出來?

生11:從第四段曹劌分析勝利的原因看得出,長勺之戰能以弱勝強,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曹劌有勇有謀,成竹在胸。

教師板書:

戰中──捕捉戰機,戰後──分析勝因

師:我們能否用文中詞語來概括曹劌這個人物形象?

(學生快速閲讀,找到了“遠謀”。)

教師板書:

“曹劌遠謀”

師:同學們還有什麼問題?

學生12:魯莊公身上有哪些閃光點?

師:從這位同學的問題看出魯莊公是一位明君。

生13:我不同意他的觀點,我認為魯莊公是一位昏君。

師:有何依據?

生13:戰前魯莊公不知道憑什麼可以和齊國開戰?戰時又急躁草率,戰鬥勝利了,還不知道取勝的原因。

生12:我認為魯莊公是位明君,雖然他不懂打仗,但他能廣開言路,虛心聽取曹劌的建議,不獨斷專行,戰後虛心向曹劌請教。

師:是啊!魯莊公最大的優點是善於用人,他能聽取一個普通百姓的建議,真是了不起!想當年,孔明遇上後主劉禪,劉禪非但不侍之如父,而且在孔明伐魏關鍵之時,懷疑他,阻撓他,使孔明有“孔”難“明”啊!但作為一個處在戰事頻繁的春秋時期的君主,卻不懂治國,不懂打仗,有點説不過去。魯莊公在文中起什麼作用呢?

生14:本文主人公是曹劌,魯莊公起襯托作用。

教師板書:

魯莊公襯托

四、觀全文,談啟發,作交流

師:品完人物,我們能從曹劌身上學到什麼?希望大家來到私語軒,相互交流,暢所欲言。

(教師出示第五張幻燈片)

私語軒:

我們能從曹劌身上得到什麼啟發?

學生小聲相互交流。

生15:我要學習曹劌做事膽大。

師:何以見得曹劌膽大?

生15:曹劌一個平民百姓,竟然不顧鄉人的勸阻,執意見魯莊公,詢問開戰的條件,膽子夠大的。

師:他怎麼如此大膽進見魯莊公?表現曹劌什麼品質呢?

生15:表現曹劌關心國家命運,具有強烈的責任感。

師:你膽子怎樣?

生15:不是很大。

師:希望你覺得有責任做某事時,就要勇敢去做。該出手時就出手。但是膽大不是魯莽,我們還要學習曹劌處事謹慎。

生16:我要向曹劌學習打仗,做一個軍事家。

師:這個女生將來是個巾幗英雄,學會打仗,維護和平。有關戰爭文化的內容我們知道哪些?

生16:“取信於民”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捕捉戰機”是戰爭勝利的直接原因。

師: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熟悉的有關戰爭文化的句子還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攻心者為上,攻城者為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

師:我們最後齊讀全文,在洪亮的讀書聲中結束這堂課。

【教學反思】

本文的教學方式以誦讀法和學生問題教學法為主。

我設計了多種誦讀方式。我的示範朗讀在停頓、語速、語氣、重音和節奏等方面給學生示範,帶領學生進入了課文描繪的情境中,學生互相聽讀使他們合作學習,互相糾正朗讀時出現的錯誤,男女生分角色朗讀使學生初步感悟語言的意藴和人物形象。學生角色表演既能促使學生快速有效地背誦課文,加強對文意的理解,又能為下一環節品人物作鋪墊。

我嘗試了“學生問題教學法”。“學生問題教學法”是我校今年結題的市級語文課題研究。通過演角色創設問題情境之後,學生較積極地對這文中兩個人物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問題,由於課前我對學生的問題做了充分的預設,所以課堂上面對學生臨時生成的問題,例如圍繞魯莊公的人物形象上,我對學生的質疑進行了肯定,然後引導他們從文中找依據來爭論,這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閲讀體驗,同時又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學習文言文,文意疏通必不可少,但如果逐字逐句地串講,又不能有效地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能力。所以我在傳授“翻譯五字法”後,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字詞句,嘗試用“五字法”來解決,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這節課的教學,我有許多不足之處,尤其是面對學生課堂上臨時生成的問題,我的引導有時略顯生硬。例如,當學生提出“魯莊公身上有哪些閃光點”時,我應該順着這個問題,讓學生討論。但我繞了一個彎子,讓學生先討論魯莊公是明君還是昏君,再去找他的閃光點,有點將學生硬拽到自己預設的軌道上來的感覺。當課堂生成與教學預設不一致時,教師隨機應變,相機點撥,順勢引導的功夫,我是要千錘百煉,不斷提高的。

總之,不管是成功,還是不足,這節課給我的收穫太大了,有自信,有啟發,有冷靜的審視,有更多的思考,它將使我在語文教學藝術的探索之路上饒有興趣地走下去。

熱門標籤